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rgeting PPARαin low ambient temperature exposure-induced cardiac dysfunction and remodeling
1
作者 Xi-Yao Chen Yang Jiao Fu-Yang Zhang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2年第3期382-384,共3页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down-regulat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results in chronic low ambient temperature(LT)exposure-induced cardiac dysfunction and remodeling,emphasi...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down-regulation of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results in chronic low ambient temperature(LT)exposure-induced cardiac dysfunction and remodeling,emphasizing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PPARαactivation strategies(e.g.,fenofibrate treatment)in LT-associated cardiac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ambient temperature cardiac dysfunction REMODELING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 Fatty acid metabolism
下载PDF
Effects of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on Transformation of Valvular Myofibroblasts to Osteoblast-like Phenotype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娣 沈迎念 +2 位作者 胡伟林 陈正平 李永胜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5年第3期362-367,共6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Wnt signal pathway in transformation of cardiac valvular myofibroblasts to the osteoblast-like phenotype, the primary cultured porcine aortic valve myofibroblasts were incubated wi...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oles of Wnt signal pathway in transformation of cardiac valvular myofibroblasts to the osteoblast-like phenotype, the primary cultured porcine aortic valve myofibroblasts were incubated with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LDL, 50 mg/L), and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x-LDL treatment time: control group, ox-LDL 24-h group, ox-LDL 48-h group, and ox-LDL 72-h group. Wnt signal pathway blocker Dickkopf-1(DDK-1, 100 μg/L) was added in ox-LDL 72-h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 alkaline phosphatase(ALP), and osteogenic transcription factor Cbfa-1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and that of β-catenin, a key mediator of Wnt signal pathway by immunocytochemical staining method. The Wnt/β-catenin was observed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yofibroblasts to the osteoblast-like phenotype was examined. The expression of α-SMA, BMP2, ALP and Cbfa-1 protei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weaker than in the ox-LDL-treated groups. In ox-LDL-treated groups,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α-SMA, BMP2, ALP, and Cbfa-1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e three ox-LDL-treated groups(P〈0.05 for all); β-catenin protein was also up-regulated in the ox-LDL-treated groups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a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d its transfer from cytoplasm to nucleus and accumulation in the nucleus were increased in the same fashion(P〈0.05). After addition of DKK-1, the expression of α-SMA, bone-related proteins and β-catenin protein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s compared with ox-LDL 72-h group(P〈0.05). The Wnt/ β-catenin signaling pathway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formation of valvular myofibroblasts to the osteoblast-like phenoty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ardiac valve calcification MYOFIBROBLASTS WNT/Β-CATENIN OSTEOBLASTS
下载PDF
Investiga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es of VLDLR Subtype in Fibrotic Cardiac Muscles 被引量:1
3
作者 杨光田 鲍力 +1 位作者 赵金平 屈伸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0年第4期297-300,共4页
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VLDLR) is the major receptor with which cells can uptake the triacylglycerol from blood. It is divided into two subtypes according to presence of O- linked sugar domain located ... 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VLDLR) is the major receptor with which cells can uptake the triacylglycerol from blood. It is divided into two subtypes according to presence of O- linked sugar domain located in the VLDLR receptor immediately outside of the membrane. Type Ⅰ VLDLR contains the O-link domain, while type Ⅱhas no such domain. The type ⅠVLDLR are mainly found on the surface of human myocardial cells. The result of our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on the normal and fibrotic cardiac muscles showed that both subtypes and expression level of VLDLR on the myocardial cell surface did not vary significantly between the normal and the fibrotic cardiac muscles despite the presence of malfunction due to fibrosis.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fibrosis doesn't exer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subtype and the expression of VLDLR on the sur- face of myocardial cells. Such inconsistence with the changes found in other fibrotic tissues is awaiting further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al cells cardiac muscle fibrosis 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VLDLR)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后低心排血量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温萌 张伟华 +4 位作者 马宁 李明 孙晓柯 刘洋 张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6期2914-2922,共9页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行体外循环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外循环术后是否出现低心排血量,将病人分为低...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行体外循环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外循环术后是否出现低心排血量,将病人分为低心排血量组(52例)和非低心排血量组(102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影响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混杂变量,分析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性。GRACE风险评分探讨支链氨基酸和传统标志物结合后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Cox回归评价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建立回归方程y=1-1/(1+e-z)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脑钠肽、肌钙蛋白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是低心排血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脑钠肽、肌钙蛋白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水平的升高,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效应也更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结合,会提高GRACE风险评分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异亮氨酸联合脑钠肽前体对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效应最高。经Bootstrap自抽样,预测模型区分度、准确度较好。结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低心排血量密切相关。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加入传统标志物中,会提高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改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支链氨基酸代谢物 低心排血量 体外循环 脑钠肽
下载PDF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王金龙 吴学艳 +1 位作者 李琨 龚茂迪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121-124,129,共5页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脏瓣膜置换术后LCOS发生情况,将发生LCOS与未发生LCOS者分别纳入LCO...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脏瓣膜置换术后LCOS发生情况,将发生LCOS与未发生LCOS者分别纳入LCOS组和非LCOS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CO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1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术后发生LCOS患者33例,发生率18.33%。单因素分析显示,LCOS组与非LCOS组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后心律失常占比及术前体重指数、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动脉阻断(ACC)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肾功能不全(β=1.312,OR=3.714,95%CI:1.602~8.609)、术前LVEF(β=-1.364,OR=0.256,95%CI:0.113~0.577)、ACC时间(β=0.529,OR=1.697,95%CI:1.138~2.532)、CPB时间(β=1.382,OR=3.983,95%CI:1.366~11.613)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β=0.975,OR=2.651,95%CI:1.234~5.694)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生LC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前LVEF、ACC时间、CPB时间及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LCO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应针对上述因素加强术前评估与围手术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低心排综合征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Alterations in Low-Z Elements Distribution in Heart Tissue after Treatments to Breast Cancer Using LEXRF Technique
6
作者 Andrea Mantuano Regina Cely Barroso +8 位作者 Liebert Parreiras Nogueira Marcos Vinicius Colaço Carla Lemos Mota Arissa Pickler Delson Braz Camila Salata Samara Ferreira-Machado Carlos Eduardo de Almeida Alessandra Gianoncelli 《American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6年第11期754-771,共18页
Data from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show that breast cancer (BC)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cancer among women, leading the number of deaths caused by cancer. The development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chniques for ... Data from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show that breast cancer (BC) is the most common type of cancer among women, leading the number of deaths caused by cancer. The development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chniques for the BC, including chemotherapy and/or radiotherapy, increased the survival rates for this type of cancer. One late complication induced by BC treatment is the cardiotoxicity. This term comprises different cardiotoxic side effects, which include blood pressure alterations, myocardial ischemia,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nd other damages. This study aimed to evaluate the cardiac alterations induced by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simulating a treatment for BC in Wistar rats. It is, therefore,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involved in the cardiotoxicity, in order to prevent women from this late effect, when they undergo BC treatments. The major interests in this work are in Low atomic weight elements as Sodium, because it is strongly related to cardiomyocyte contraction;Magnesium, because it is important in the cardiac metabolism;and Iron, because BC treatment induced cardiotoxicity can be associated to the oxidative stress. Changes that occur in unhealthy tissues in case to cardiovascular damages can be better understood when elemental compounds and structures of healthy tissues are known. Low Energy X-ray Fluorescence (LEXRF) technique was used to obtain elemental maps of low Z-elements providing a 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tissues evaluated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hrough the technique LEXRF we obtained elemental and absorption maps. The results showed more damages when associating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in comparison to myocardium healthy. Those images taken together with light microscopy, X-ray absorption and phase contrast images, satisfactorily characterize the cardiac tissue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structural and morphological points of view. LEXRF was carried out at TwinMic beamline in the ELETTRA Synchrotron Fa-cility, at the beamline TwinMic, in Trieste, Ita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X-Ray Fluorescence low-Z Elements Distribution MYOCARDIAL cardiac Tissue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7
作者 曹烨 王书鹏 +1 位作者 王磊 孟树萍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423-430,437,共9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LCOS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行CABG手术的23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为研究...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LCOS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行CABG手术的23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HD)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62)和验证集(n=69)。比较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的各项参数,以明确训练集与验证集患者的可比性。根据CABG术后是否发生LCOS,将训练集患者分为LCOS组(n=33例)和非LCOS组(n=129例),并对训练集中的样本参数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CABG术后发生LCOS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CABG术后LCOS发生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结果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LCOS发生率分别为20.37%(33/162)和18.84%(13/69)。训练集和验证集患者的各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集中非LCOS组与LCOS组患者的年龄、心率、血尿素氮、血清肌酐、估测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血清肌钙蛋白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反流面积、合并心肌梗死史、纽约心脏病学会分级Ⅲ~Ⅳ级占比、体外循环手术占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心静脉压、肺动脉舒张压、肺动脉搏动指数(PA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LVEF降低[比值比(OR)=0.891,95%置信区间(CI):0.832~0.954,P=0.001]、术前eGFR降低(OR=0.963,95%CI:0.934~0.994,P=0.018)、术前NT-proBNP升高(OR=1.001,95%CI:1.000~1.001,P=0.006)、手术时间增加(OR=1.013,95%CI:1.003~1.022,P=0.008)及术后PAPI降低(OR=0.094,95%CI:0.028~0.319,P=0.000)是CABG术后发生LCO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构建列线图模型。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中预测LCOS发生风险的曲线下曲积为0.931(95%CI:0.890~0.972),灵敏度为82.20%,特异度为90.90%;在验证集中预测LCOS发生风险的曲线下曲积为0.907(95%CI:0.813~1.000),灵敏度为96.40%,特异度为84.60%;说明该模型具有很高的区分度;校准曲线显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具备良好的一致性(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38、0.026);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预测LCOS发生概率和实际发生概率的预测偏差均无统计学意义(χ^(2)=6.381、6.907,P>0.05),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结论术前LVEF降低、术前eGFR降低、术前NT-proBNP升高、手术时间增加和术后PAPI降低是CABG术后CAHD患者发生LCO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5个因素建立的预测LCOS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区分度、良好的校准度和较好的临床适应性,可有效预测CABG术后LCO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行心包剥脱术后的心功能维护
8
作者 王咏琳 黄海东 +2 位作者 王芳 李嘉欣 宋亚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56,共4页
目的促进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行心包剥脱术后心功能恢复。方法针对33例行心包剥脱术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术后出现的心功能不全甚至急性心力衰竭,以及困难脱机等临床表现,实施精细化管理出入量,合理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及机械装置,保持气道通畅... 目的促进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行心包剥脱术后心功能恢复。方法针对33例行心包剥脱术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术后出现的心功能不全甚至急性心力衰竭,以及困难脱机等临床表现,实施精细化管理出入量,合理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及机械装置,保持气道通畅,加强急性心功能不全的救护等措施。结果术后发生右心功能不全12例,低心排综合征10例,再次气管插管4例。本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4~943 h(中位数45 h),ICU停留时间1~42 d(中位数4 d)。31例康复出院,2例因再次心脏手术后并发严重并发症自动转院。结论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心包剥脱术后易并发心功能不全,术后全方位综合护理有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剥脱 低心排综合征 心功能不全 房颤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机械通气 外科护理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器官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雷登 郑宝石 周军庆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0-155,共6页
体外循环(CPB)主要应用于心脏手术,CPB会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产生相关的并发症。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受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全部变化的代谢产物的科学,CPB后机体的代谢物成分会发生变化。研究心脏手术围术期的代谢变化,可以... 体外循环(CPB)主要应用于心脏手术,CPB会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产生相关的并发症。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受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全部变化的代谢产物的科学,CPB后机体的代谢物成分会发生变化。研究心脏手术围术期的代谢变化,可以为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见解,并有潜力识别新的生物标志物。本综述主要介绍代谢组学的现状,以及其在CPB心脏手术对脑、心、肾、肺等重要脏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并就代谢组学在该领域的未来做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代谢组学 先天性心脏病 脑损伤 急性肾损伤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对心肺转流心脏手术中静脉淤血和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影响
10
作者 刘佳聪 胡兰鑫 +4 位作者 陈利海 程怡 史宏伟 赵雅梅 葛亚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04-808,共5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对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中静脉淤血和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于全麻CPB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137例,男73例,女64例,年龄18~70岁,BMI 20~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CLCVP)对心肺转流(CPB)心脏手术中静脉淤血和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于全麻CPB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137例,男73例,女64例,年龄18~70岁,BMI 20~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组(CL组,n=68)和对照组(C组,n=69)。CL组在CPB停机后20 min,通过泵注硝酸甘油应用CLCVP将CVP降低至10 mmHg以下,直至手术结束,必要时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维持MAP≥65 mmHg。C组采用标准化麻醉管理。分别在麻醉诱导前、术后12 h采集尿液标本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浓度。分别在麻醉诱导前、术后2 h采集尿液标本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浓度。使用CVP高于10、12、16、20 mmHg的累计时间和时间加权平均CVP评估静脉淤血。记录术后AKI发生情况、2期及以上AKI发生情况、肾脏替代治疗(CRRT)、术后低心排综合征(LCOS)发生情况、到达ICU时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AKICS)评分、住院死亡情况、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C组比较,CPB后CL组CVP高于10、12、16、20 mmHg的累计时间明显缩短,时间加权平均CVP明显降低(P<0.05)。术后CL组发生AKI 9例(13.2%),C组15例(21.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L组发生2期及以上的AKI 1例(1.5%),C组2例(2.9%),C组有1例需行CRRT。与C组比较,CL组术后12 h KIM-1浓度和术后2 h NGAL浓度明显降低(P<0.05)。两组LCOS、AKICS评分、住院死亡率、ICU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肺转流心脏手术中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通过减轻静脉淤血,减少术后肾损伤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 静脉淤血 心肺转流 心脏手术
下载PDF
宽探测器CT联合小剂量测试法在四腔心增大胸痛三联征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科鑫 秦文恒 +4 位作者 尹思远 李冲冲 王培洁 万小辉 陈月芹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90-395,共6页
目的:探讨宽探测器CT联合小剂量测试法对四腔心增大胸痛三联征(TRO)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60例四腔心增大TRO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宽探测器CT联合小剂量测试法,对照组采用阈值触发法,并对图像质量... 目的:探讨宽探测器CT联合小剂量测试法对四腔心增大胸痛三联征(TRO)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60例四腔心增大TRO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宽探测器CT联合小剂量测试法,对照组采用阈值触发法,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分析。主观分析由2位高年资影像医师采用4分制评分法完成,2位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检验。结果:观察组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干、左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近中段、左冠脉回旋支近中段、右冠脉近中段的CT值、SNR和CN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冠脉的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肺动脉及主动脉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位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好(K>0.75)。结论:对四腔心增大TRO患者行宽探测器CT联合小剂量测试法检查,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剂量测试 四腔心增大
下载PDF
体外膜氧合成功救治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患儿1例
12
作者 王波 陶文鸿 +3 位作者 张黔 宋扬 刘达兴 田仁斌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left coronary artery origin from pulmonary artery,ALCAPA)是一种发病率低、预后较差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常在婴儿期需要外科手术矫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排出量降低的一种病...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left coronary artery origin from pulmonary artery,ALCAPA)是一种发病率低、预后较差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常在婴儿期需要外科手术矫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心排出量降低的一种病理异常表现,是心脏术后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体外膜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是一种可以临时替代心肺功能的装置,在重症及急救领域应用广泛,但在ALCAPA术中及术后应用相关经验报道较少,本文分享一例ECMO成功救治ALCAPA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氧合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 心肌损伤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下载PDF
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性
13
作者 文章 吴文 +3 位作者 李思柔 黄强 葛星峰 王剑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9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观察组(n=40)。对照... 目的:探讨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收治的76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学指标,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心力衰竭 低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酒石酸美托洛尔 心功能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CI术后LOX-1变化在社区综合管理中的作用
14
作者 薛红梅 陆军 张庆勇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47-50,共4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的动态变化情况,评估综合管理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门诊60例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和1...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6个月和12个月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的动态变化情况,评估综合管理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门诊60例冠心病患者PCI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的血清样本。患者平均年龄59.4岁,被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干预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检测LOX-1含量,并统计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在6个月和12个月时LOX-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以及术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在6个月时效果最为显著。12个月时干预组患者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与干预组中无MACE患者的LOX-1水平显著低于有MACE的患者。结论:LOX-1的水平与CHD患者PCI术后及远期MACE发生率密切相关,社区综合管理需要加强LOX-1的干预,减少MACE的发生,因此LOX-1的动态水平可作为综合管理康复治疗疗效评估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基于迷走神经调控效应的中医药防治心房颤动研究进展
15
作者 汤嘉慧 王新东 董其美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9期45-48,共4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自主神经系统机制作为触发和维持房颤的重要因素受到界内广泛重视,临床实践发现长期药物干预、射频消融及侵入性手术操作带来了难以忽视的副作用,因此围绕自主...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近年来自主神经系统机制作为触发和维持房颤的重要因素受到界内广泛重视,临床实践发现长期药物干预、射频消融及侵入性手术操作带来了难以忽视的副作用,因此围绕自主神经系统探索非药物非消融的新型房颤治疗方法是学界探索的前沿热点,研究发现中医通过干预自主神经功能在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房颤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临床上仍缺乏个体化的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治疗方案,因此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的方案仍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文从自主神经与房颤的关系、自主神经治疗房颤的临床证据及中医药通过自主神经干预房颤3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 低强度迷走神经刺激 低强度耳屏刺激 中医药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的效果
16
作者 李涛 张进进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0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以PC...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予以PCI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 Tn I、CK-MB、NT-pro 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2/50),低于对照组的14.0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和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优于单纯替罗非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低分子肝素 替罗非班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心功能 心肌损伤 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不同氧疗措施对肺源性心脏病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
17
作者 阿斯满 禹刚 +2 位作者 吴红艳 雷秋霞 王瑾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36-42,共7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鼻导管低流量氧疗对肺源性心脏病(PH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34...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和鼻导管低流量氧疗对肺源性心脏病(PH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心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该类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34例PH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鼻导管低流量氧疗,观察组患者接受HFNC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凝血功能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脑利尿钠肽(BNP)]、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流量峰值(PEF)]、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4%(62/67),高于对照组的77.61%(5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77,P=0.015)。治疗前,2组患者SpO_(2)、PaO_(2)、PaCO_(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pO_(2)、P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PT、APTT及Fg、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T、APTT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Fg、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LVESD、LVEF及BN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LVESD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FEV1、FVC及PEF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FEV1、FVC及P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CRP及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RP及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H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相较于鼻导管低流量氧疗,HFNC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促进患者心功能和凝血功能恢复等方面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源性心脏病 Ⅱ型呼吸衰竭 经鼻高流量氧疗 鼻导管低流量氧疗 心功能 血气指标 肺功能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换瓣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8
作者 钱鹏 石开虎 +4 位作者 陶辉 代晨 秦润禾 汪裕琪 徐盛松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36-1439,共4页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LCO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87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根据术后是否发生LCOS将其分为观察组(发生LCOS)和对照组(未发生LCOS)。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发生低心排综合征(LCO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87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根据术后是否发生LCOS将其分为观察组(发生LCOS)和对照组(未发生LCOS)。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心功能Ⅳ级、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主动脉阻断时间>70min、失血比>20%(失血量/总血容量>20%)、高血压、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术前心律失常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016、0.048、0.019、0.013、0.017、0.029);进一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患者术前心功能Ⅳ级、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失血比>20%、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是术后发生LC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35、0.030、0.019、0.014)。结论患者术前心功能Ⅳ级、体外循环时间>100 min、失血比>20%、术前合并肾功能不全为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后发生LCOS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病 瓣膜置换术 低心排综合征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死亡原因分析:附20例死亡报告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晓武 张卫达 +3 位作者 袁彬彬 梅汝刚 王晓莉 李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分析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早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改善疗效的方法。方法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从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心肌保护、术后处理等方面总结近3年356例根治术后早期20例死亡患者的可能高危因素... 目的分析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早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改善疗效的方法。方法常规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从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法、心肌保护、术后处理等方面总结近3年356例根治术后早期20例死亡患者的可能高危因素。结果11例死于早期低心排综合征,4例死于呼吸衰竭(1例因窒息死亡),3例死于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衰竭,1例死于急性左心衰竭,1例死于脑血管意外。结论年龄小、肺血管及左室发育差是术后低心排发生的高危因素;手术技巧及畸形矫治方法是导致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良好的体外循环转流及心肌保护是根治术成功的基本保障;正确的术后治疗处理及严密的监护是降低术后死亡的重要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根治术 死亡原因 心肌保护 低心排综合征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临床应用时机的选择与效果分析 被引量:31
20
作者 段大为 李彤 +4 位作者 张文芳 赵成秀 胡晓旻 张强 吴鹏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23-225,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危重心脏病患者中应用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48例危重心脏病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或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低心排)时应用IABP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48例患者在应用I...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危重心脏病患者中应用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分析48例危重心脏病患者并发心源性休克或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低心排)时应用IABP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48例患者在应用IABP后血流动力学均有一定的改善;其中早期安装IABP的31例患者,死亡3例,病死率9.7%;手术或介入治疗后常规药物治疗(晚期)12~24 h后安装IABP的17例患者中有8例死亡,病死率47.1%。结论:IABP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循环辅助手段,对危重心脏病患者改善血流动力学有一定效果,但安装时机的选择对治疗效果有明显的影响。IABP的安装应宁早勿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脏外科手术 急性心肌梗死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