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亚VHF雷达的场向不规则体观测研究:2.东亚低纬电离层E区准周期回波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国主 宁百齐 +1 位作者 胡连欢 李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141-2151,共11页
中低纬电离层E区不规则体准周期雷达回波现象,在地球不同经度区被观测到并开展了有关研究.本文利用三亚(109.6°E,18.4°N)VHF相干散射雷达2011年2月6日的观测,第一次给出了中国低纬电离层E区准周期回波的发生和变化特征.观测... 中低纬电离层E区不规则体准周期雷达回波现象,在地球不同经度区被观测到并开展了有关研究.本文利用三亚(109.6°E,18.4°N)VHF相干散射雷达2011年2月6日的观测,第一次给出了中国低纬电离层E区准周期回波的发生和变化特征.观测结果表明:准周期回波发生在地方时夜间2100—2200LT的110km高度上,与连续性回波可同时发生;准周期回波斜纹在雷达探测的高度-时间-强度(HTI)图上可延伸5~20km,持续时间为5~15min,回波斜纹高度随时间以20~30m/s下降,斜纹在HTI图上彼此间隔10km和10min左右.此外,雷达回波多普勒谱和雷达干涉分析显示不同高度准周期回波的多普勒速度随高度-时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与回波条纹斜率无明显联系,不同高度准周期回波对应的不规则体在东西方向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运动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三亚电离层E区准周期回波的发生可能并不是由散块Es随着中性风周期性的经过雷达探测区域所致,而可能和Es中的扰动结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电离层e 准周期回波 场向不规则体 VHF相干雷达
下载PDF
基于三亚VHF雷达的场向不规则体观测研究:1.电离层E区连续性回波 被引量:15
2
作者 宁百齐 李国主 +1 位作者 胡连欢 李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9-730,共12页
基于三亚(109.6°E,18.4°N)VHF电离层相干散射雷达观测,分析了我国低纬电离层E区场向不规则结构连续性回波的发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天,E区连续性回波的多普勒速度范围为-50至25m/s,多普勒宽度主要分布在20至70m/s;连续性回... 基于三亚(109.6°E,18.4°N)VHF电离层相干散射雷达观测,分析了我国低纬电离层E区场向不规则结构连续性回波的发生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天,E区连续性回波的多普勒速度范围为-50至25m/s,多普勒宽度主要分布在20至70m/s;连续性回波的高度大约以1km/h的速度缓慢下降,与偶发E层(Es)底部所在高度(hbEs)有很好的相关性,表明在背景电场影响下,Es经梯度漂移不稳定性产生场向不规则结构,引起E区连续性回波.夜间,E区连续性回波的多普勒速度范围为-50至50m/s,多普勒宽度为20至110m/s,回波在时间-高度-强度图上常呈现多层结构,可能与潮汐引起的多个离子层相关;而E区连续性回波的短暂中断,以及120km以上高E区连续性回波的发生,则可能归因于赤道扩展F极化电场的影响.此外,对E区连续性回波多普勒速度与全天空流星雷达风场观测的比较发现,在100km以下,多普勒速度与子午风场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电离层e 场向不规则结构 连续性回波 VHF相干雷达
下载PDF
低纬(海南)地区电离层偶发E层的潮汐类周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国军 史建魁 王霄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1-508,共8页
基于低纬(海南)台站(19.5°N,109.1°E)电离层测高仪在2004年观测到的偶发E层(Es)临界频率(f_oE_s)和虚高(h′E_s)数据,利用谱分析方法,给出了中国低纬地区Es层在全年和不同季节内的短周期变化特性.对全年数据谱分析表明,Es层... 基于低纬(海南)台站(19.5°N,109.1°E)电离层测高仪在2004年观测到的偶发E层(Es)临界频率(f_oE_s)和虚高(h′E_s)数据,利用谱分析方法,给出了中国低纬地区Es层在全年和不同季节内的短周期变化特性.对全年数据谱分析表明,Es层除具有非常强的24h周期外,还具有显著的12h和8h周期.对不同季节内两个参数的谱分析进一步表明,8 h周期主要出现在f_oE_s参数的春秋分季和夏末及在h′E_s参数的几乎所有季节;6h周期主要出现在f_oE_s参数的11-12月.海南低纬Es层中具有显著的6h和8h周期特性,特别是这两个周期还能同时出现在冬季,这是以往研究中不曾发现的新结果.初步分析认为,Es层的6 h和8 h周期极可能是分别由1/4日和1/3日潮汐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电离层 偶发e 周期变化 潮汐
下载PDF
太阳活动高年海南地区电离层Es临界频率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国军 史建魁 +1 位作者 王霄 王胜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996-1998,共3页
利用海南站数字测高仪在2002年太阳活动高年观测到的偶发E层(Es)临界频率(foEs)数据,统计分析了Es层foEs的逐日分布、日中值日变化和日发生率分布特性。结果表明(1)绝大部分临界频率foEs值小于10 MHz,foEs大于10 MHz的情况仅在夏季出现... 利用海南站数字测高仪在2002年太阳活动高年观测到的偶发E层(Es)临界频率(foEs)数据,统计分析了Es层foEs的逐日分布、日中值日变化和日发生率分布特性。结果表明(1)绝大部分临界频率foEs值小于10 MHz,foEs大于10 MHz的情况仅在夏季出现较多;(2)foEs日中值从7点左右开始迅速升高,在10点左右达到极大值,并一直维持到14点左右,之后缓慢下降;(3)Es层发生率在夏季最高,其次是秋冬季,最低为春季。分析表明,风剪切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Es日中值日变化,但却不能充分解释Es发生率及foEs大于10 MHz的分布特性。还需考虑太阳辐射水平等因素对foEs分布的影响。这些结果对于低纬电离层Es不规则体的变化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纬电离层 不规则体 偶发e
下载PDF
北京上空热层钠层的激光雷达观测
5
作者 吴方 徐亦萌 +7 位作者 吴佛菊 焦菁 杜丽芳 郑浩然 王继红 程学武 李发泉 杨国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39-3649,共11页
热层金属层位于电离层E层和F层的过渡区域,为研究105~200 km之间的中性和电离成分的相互作用过程提供了独特的示踪剂.为更好地了解热层金属层的来源和形成机制,本文基于北京延庆台站(40.42°N, 116.02°E)的高精度钠荧光共振激... 热层金属层位于电离层E层和F层的过渡区域,为研究105~200 km之间的中性和电离成分的相互作用过程提供了独特的示踪剂.为更好地了解热层金属层的来源和形成机制,本文基于北京延庆台站(40.42°N, 116.02°E)的高精度钠荧光共振激光雷达的数据,根据观测到的热层钠原子层的形态特征和出现规律等以及参考先前的研究报道,将该台站上空的热层钠层主要归类为四种:低热层突发钠层、天亮前热层-电离层钠层、午夜热层-电离层钠层和中纬度热层-电离层钠层.我们对最后一种热层钠层进行了仔细研究,基于2018—2020年415个观测夜共约3914 h的数据,找到了17个该事件(出现率仅4.1%,且多发于冬季).在14个完整事件中,仅约35.7%(5/14)的事件出现时间与附近地基台站观测到的电离层突发E层相似,但均早于电离层突发E层;剩下的9次事件与最近的突发E层的时间相差范围为2.5~8.6 h.因此,我们认为中纬度热层-电离层钠层与电离层突发E层相关性较弱,它应该有着其他可能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层钠层 天亮前热层-电离层钠层 午夜热层-电离层钠层 中纬度热层-电离层钠层 电离层突发e
下载PDF
2010年海口上空突发钠层事件观测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铁民 王继红 刘汉军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6-573,共8页
使用钠荧光激光雷达观测2010年低纬度地区海口(20.0°N,110.3°E)上空突发钠层事件.2010年总计观测时间为458 h,观测到突发钠层事件38次,即每观测12 h有1次突发钠层事件发生.结合武汉上空突发钠层数据,对比巴西低纬度地区数据,... 使用钠荧光激光雷达观测2010年低纬度地区海口(20.0°N,110.3°E)上空突发钠层事件.2010年总计观测时间为458 h,观测到突发钠层事件38次,即每观测12 h有1次突发钠层事件发生.结合武汉上空突发钠层数据,对比巴西低纬度地区数据,揭示低纬度地区突发钠层频发现象.观测到2010年12月30日突发钠层峰值时刻钠层密度廓线具有很好的空间对称性.分析了距海口激光雷达西南约160km中国海南澹州(19.5°N,109.1°E)的测高仪数据,检测了13对突发钠层和电离层偶发事件,结果表明突发钠层与Es有很强的相关性.通过分析低纬度地区上空突发钠层峰值径迹平均速度发现,大多数突发钠层峰值向下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突发钠层 电离层偶发 低纬度地区
下载PDF
基于掩星观测的全球低纬地区电离层不均匀体形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於晓 王妍 +2 位作者 甄卫民 刘钝 蔡红涛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7-698,共12页
基于气象、电离层和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nstellation Observing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 and Climate,COSMIC)掩星闪烁指数观测数据,将遮掩点的位置作为电离层不均匀体出现的位置,对比分析了电离层E区不均匀体和F区不均匀体... 基于气象、电离层和气候星座观测系统(Constellation Observing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 and Climate,COSMIC)掩星闪烁指数观测数据,将遮掩点的位置作为电离层不均匀体出现的位置,对比分析了电离层E区不均匀体和F区不均匀体随时间、空间、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的变化.发现E区闪烁主要出现于夏季半球的中纬地区;而F区闪烁主要出现于春秋季的磁赤道和低纬地区,受到地磁场的强烈控制.除季节因素外,太阳活动对E区闪烁的影响并不是基本的,而赤道异常和赤道附近的F区闪烁受到太阳活动的显著控制:相比太阳活动低年,高年的F区闪烁强度更大,且扩展至更高的纬度.地磁扰动时,中低纬地区电离层E区闪烁的全球分布与地磁平静时相似,但是闪烁的强度总体上略有增加,尤其是凌晨时段(00:00—06:00LT);中低纬地区电离层F区闪烁的全球分布也与地磁平静时相似,但是闪烁强度明显增加,且扩展至更高的纬度,尤其是00:00—06:00LT及18:00—24:00LT的太平洋扇区.两者对比表明,电离层F区闪烁对地磁活动更为敏感.将COSMIC掩星与天基原位观测的闪烁出现率结果进行对比,发现掩星手段不仅可以反映全球尺度的电离层不均匀体变化特征,包括它随季节/经度、地方时、太阳活动和地磁纬度的变化,而且可以反映电离层不均匀体随高度的变化,这是以往的观测手段难以拥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闪烁 电离层不均匀体 偶发e 扩展F GNSS掩星
下载PDF
基于2007-2013年COSMIC掩星数据的电离层振幅闪烁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迪 王瑞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55-662,共8页
利用2007-2013年的COSMIC掩星数据,分析了E区与F区电离层闪烁的变化特征.发现用闪烁出现频次、闪烁发生率以及闪烁强度来表征的电离层闪烁出现规律比较相似.E区电离层闪烁在夏季半球的中纬地区最强,其次是春秋季的低纬地区和冬季半球.... 利用2007-2013年的COSMIC掩星数据,分析了E区与F区电离层闪烁的变化特征.发现用闪烁出现频次、闪烁发生率以及闪烁强度来表征的电离层闪烁出现规律比较相似.E区电离层闪烁在夏季半球的中纬地区最强,其次是春秋季的低纬地区和冬季半球.就经度分布来说,春秋季E区电离层闪烁呈四波结构.对F区电离层闪烁来说:南美-大西洋扇区在12月至点最为显著;非洲和太平洋扇区在6月至点最为显著;大西洋扇区在春秋分季最为显著.极区也出现中等强度的闪烁,尤其在南半球的90°E^180°E扇区较为显著.高纬E区电离层闪烁强度随太阳活动的增强而增强,而低纬和南半球的中纬E区闪烁随太阳活动的增强而减弱.高纬和低纬F区闪烁随太阳活动的增强而增强,而中纬F区电离层闪烁对太阳活动无显著依赖关系.对于赤道区来说,北半球60°W^60°E经度区闪烁强度随太阳活动的变化最为显著,其次是南半球60°E^210°E附近;而对于高纬地区来说,F区闪烁强度随太阳活动的变化最为显著的区域在南半球60°E^210°E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电掩星 电离层闪烁 电离层不规则体 赤道F区不规则体 偶发e
下载PDF
The possibility of using all-sky meteor radar to observe ionospheric E-region field-aligned irregularities 被引量:3
9
作者 XIE HaiYong LI GuoZhu +5 位作者 NING BaiQi REID Iain HU LianHuan WU BaoYuan YU You YANG SiPeng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8期1431-1437,共7页
All-sky meteor radars are primarily used for meteor observation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first observations of ionospheric Eregion field-aligned irregularities(FAIs) from a conventional all-sky meteor radar located at... All-sky meteor radars are primarily used for meteor observations. This paper reports the first observations of ionospheric Eregion field-aligned irregularities(FAIs) from a conventional all-sky meteor radar located at Wuhan(31°N, 114°E) for the period of March–June 2018. E-region FAI echoes evident in range-time intensity(RTI) maps show quasiperiodic striations wi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slopes, which are consistent with multiple FAI structures moving across the wide beam of the meteor radar. A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out of a total of 111 d, there are 73 d with E-region FAI echoes detected by the meteor radar. The FAI events correspond well with the presence of sporadic-E layers which provide the necessary plasma density gradi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radient drift instability producing FAI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capability of conventional meteor radars to make simultaneous routine observations of meteors and ionospheric E-region FAIs through incorporating RTI and spectral analysis into the online realtime data processing. Meteor radar observations could potentially address the limitations of ionospheric radars, which cannot provide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of neutral winds and irregularity structures, and thereby contribute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ynamical processes producing E-region irregular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eOR radar IONOSPHeRIC irregularities sporadic e laye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