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河油田9区下油组块状叠置厚油层渗流屏障研究
1
作者 刘学利 郑小杰 +2 位作者 屈兴勃 张小军 蔡玥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0-271,共12页
塔河油田9区三叠系阿克库勒组下油组储层为典型的块状叠置辫状河三角洲储层,夹层分布及连通性极其复杂,封闭断层和泥质屏障、钙质胶结帯等不同级次渗流屏障控制着油藏内部油水运动。为深化储层空间非均质表征,在储层构型分析基础上,笔... 塔河油田9区三叠系阿克库勒组下油组储层为典型的块状叠置辫状河三角洲储层,夹层分布及连通性极其复杂,封闭断层和泥质屏障、钙质胶结帯等不同级次渗流屏障控制着油藏内部油水运动。为深化储层空间非均质表征,在储层构型分析基础上,笔者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动静态相结合,对渗流屏障类型及其级次进行划分,分析泥质屏障、钙质胶结帯形成机理及其受控因素,建立块状厚油层渗流屏障分布地质模型。研究表明:塔河油田9区下油组主要渗流屏障为封闭断层屏障和层间、层内发育的泥质及钙质隔夹层;依据渗流阻挡作用分为4个级次,东北向封闭性断层及复合河道顶部6级界面是1级渗流屏障,3~5级构型界面控制了2~4级泥质、钙质渗流屏障的发育,建立完全不遮挡型、部分遮挡型及完全遮挡型等3种渗流屏障模式。通过分级次定量表征渗流屏障的空间分布,深化储层空间非均质性研究,为基于流动单元的精细地质建模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构型 渗流屏障 辫状河三角洲 库勒组下油组 塔河油田
下载PDF
辽河东部凹陷茨榆坨低位潜山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查明 郝琦 吴孔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10,共6页
根据潜山区域构造、断层活动期、油气生成期、成藏期的配置关系及断层封闭性特点 ,对辽河东部凹陷茨榆坨低位潜山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茨榆坨潜山为一典型的低位潜山构造带 ,其构造形态是一平行型背向传递带 ;储集层为太古界花岗... 根据潜山区域构造、断层活动期、油气生成期、成藏期的配置关系及断层封闭性特点 ,对辽河东部凹陷茨榆坨低位潜山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茨榆坨潜山为一典型的低位潜山构造带 ,其构造形态是一平行型背向传递带 ;储集层为太古界花岗岩 ,储集空间主要为构造裂缝及溶蚀孔隙 ,其发育程度受断层控制。采用原油族组成、类异戊二烯烃和萜烷等地化参数 ,对牛居长滩洼陷和茨榆坨地区的油气进行了油源对比 ,并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w(甾烷C2 9ααα2 0S) /w(2 0S +2 0R)和w(C2 9ββ) /w(ββ +αα)、正构烷烃主峰碳数、原油物性等指标 ,对油气运移过程中的运移效应进行了分析 ,确定潜山的油气来自牛居长滩洼陷。对油气运移通道条件与运移过程分析认为 ,茨东、茨西断层控制了油气在潜山内的运移和聚集 ,断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 ,油气向茨榆坨潜山的运聚具有氧化型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 茨榆坨低位潜山 油气成藏 太古界 油气运移
下载PDF
小型油藏群概念的提出及对油气勘探开发的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萍 夏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4-17,共4页
对松辽盆地中浅层岩性油藏聚集带的油藏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小型油藏群概念。岩性油藏油水分布复杂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小型油藏群特征。像葡西油田、东辛油田及文明寨油田等都是由多个规模较小的油气藏组成,它可能是纵向不同的油层... 对松辽盆地中浅层岩性油藏聚集带的油藏特征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小型油藏群概念。岩性油藏油水分布复杂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小型油藏群特征。像葡西油田、东辛油田及文明寨油田等都是由多个规模较小的油气藏组成,它可能是纵向不同的油层组或同一油层组错叠的不同砂体,或者是平面上的不同小断块。具有小型油藏群特征的勘探区计算油气地质储量时,原始含油饱和度及有效孔隙度取值应采用井点及有效孔隙体积权衡法,含油边界要根据每个相连的小油藏类型分段圈定。开发这样的油田要按小型油藏群的特点制定适合小油藏块注水开发的井网,达到最大效益开发。因为油气勘探开发的直接对象是油藏,所以小型油藏群概念的提出有助于指导油气勘探和油田开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中浅层 油气藏聚集带 低丰度油气藏 小型油藏群 开发井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