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of coal bed methane control in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Liang Yuan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2011年第4期343-351,共9页
Coal bed methane control with low permeability is a hot issue at present.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al bed methane control in China is introduced. The government-support policies on coal bed methane control are presente... Coal bed methane control with low permeability is a hot issue at present. The current status of coal bed methane control in China is introduced. The government-support policies on coal bed methane control are presented.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theories of methane control in depressurized mining, including methane extraction in depressurized mining, simultaneous mining technique of coal and methane without coal pillar, and circular overlying zone for high-efficiency methane extraction in coal seams with low permeability. The techniques of methane control and related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s in China are introduced. On this basis,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coal bed methane control are addressed and further studies are pointed ou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bed methane control depressurized mining low permeability coal seams simultaneous mining technique ofcoal and methane without coal pillar circular overlying zone
下载PDF
Swelling Measurements of a Low Rank Coal in Supercritical CO<sub>2</sub>
2
作者 Ferian Anggara Kyuro Sasaki Yuichi Sug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3年第5期863-870,共8页
Coal swelling in the presence of water as well as CO2 is a well-known phenomenon, and these may affect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Quantifying swelling effects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issue to verify the suitability of... Coal swelling in the presence of water as well as CO2 is a well-known phenomenon, and these may affect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Quantifying swelling effects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issue to verify the suitability of particular coal seams for CO2-enhanced coal bed methane recovery projects. In this report, coal swelling experiments using a visualization method in the CO2 supercritical conditions were conducted on crushed coal samples. The measurement apparatus was designed specifically for the present swelling experiment using a visualization method. Crushed coal samples were used instead of block coal samples to shorten equilibrium time an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limited availability of core coal samples. Dry and wet coal samples were used in the experiments because there is relatively limited information about how the swelling of coal by CO2 is affected by water saturation. Moreover, some coal seams are saturated with water in initial reservoir conditions. The maximum volumetric swelling was around 3% at 10 MPa for dry samples and almost half that at the same pressure for wet samples. The wet samples showed lower volumetric swelling than dry ones because the wet coal samples were already swollen by water.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for swelling were comparable with other reports. Our visualization method using crushed samples has advantages in terms of sample preparation and experimental execution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methods used to measure coal swelling using block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SWELLING Experiments Visualization Method CO2-Enhanced coal bed methane Recovery low RANK coal
下载PDF
碎软低渗煤储层强化与煤层气地面开发技术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桑树勋 皇凡生 +7 位作者 单衍胜 周效志 刘世奇 韩思杰 郑司建 刘统 王梓良 王峰斌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6-210,共15页
我国碎软低渗煤储层分布广泛,然而由于其煤体松软、破碎、渗透性差,常规的直井/水平井煤储层直接压裂技术应用于碎软低渗煤储层强化及其煤层气地面开发的效果并不理想,碎软低渗煤储层煤层气的高效开发是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大规模发展以... 我国碎软低渗煤储层分布广泛,然而由于其煤体松软、破碎、渗透性差,常规的直井/水平井煤储层直接压裂技术应用于碎软低渗煤储层强化及其煤层气地面开发的效果并不理想,碎软低渗煤储层煤层气的高效开发是制约我国煤层气产业大规模发展以及煤矿瓦斯高效治理的重要技术瓶颈。在系统分析我国碎软低渗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地面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以水平井为基础井型,围绕间接压裂、应力释放和先固结后压裂3种不同的技术方向,梳理了目前碎软低渗煤储层强化与煤层气地面开发技术进展。归纳评述了以顶板间接压裂、夹矸层间接压裂以及硬煤分层间接压裂为内涵的间接压裂煤层气开发技术,以水力喷射造穴、气体动力造穴、扩孔+水力喷射+流体加卸载诱导失稳造穴、水力割缝为不同应力释放方式的应力释放煤层气开发技术,以及先微生物诱导碳酸钙固结碎软煤储层再进行水力压裂的先固结后压裂煤层气开发技术。间接压裂技术的工程实践探索已有较多积累,在地质条件适宜地区对碎软低渗煤储层强化取得了较好效果,而以应力释放为代表的碎软低渗煤储层强化新技术探索已取得重大进展,并进入工程试验和验证阶段。水平井应力释放技术针对碎软低渗煤储层特性和新的开发原理,其对储层改造潜力更大、煤层气开发效果会更好。基于水平井应力释放技术,围绕扩大应力释放范围、提高煤层气开发效果以及实现煤与煤层气共采3个方面,对碎软低渗煤储层强化及煤层气地面开发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改善我国碎软低渗煤储层增产改造效果以及提高煤层气单井产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碎软低渗煤储层 储层强化技术 地面开发 水力压裂
下载PDF
低浓度含氧煤层气净化控制系统设计
4
作者 肖正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2期45-50,共6页
低浓度含氧煤层气直接含氧液化精馏制液化天然气(LNG),在充分利用低浓度煤层气的同时又避免了煤矿瓦斯气直接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首先,分析了含氧煤层气制LNG工艺中净化工段的工艺流程,结合工艺要求设计了可靠的控制系统。然后,根据低... 低浓度含氧煤层气直接含氧液化精馏制液化天然气(LNG),在充分利用低浓度煤层气的同时又避免了煤矿瓦斯气直接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首先,分析了含氧煤层气制LNG工艺中净化工段的工艺流程,结合工艺要求设计了可靠的控制系统。然后,根据低浓度含氧煤层气净化控制的工艺要求和系统规模,构建了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的总体架构。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硬件系统功能的选型及配置,以及对DCS软件的组态设计。最后,实现了DCS在工程实例中的一体化应用。该系统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工艺流程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煤层气 净化工艺 控制系统 硬件设计 组态设计 深冷
下载PDF
低渗煤层瓦斯抽采钻孔注浆封堵技术研究
5
作者 许胜军 王迪 +1 位作者 何伟 张志康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1期188-192,共5页
为解决低渗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封孔质量差,导致的瓦斯抽采效率降低等问题,提出适用于低渗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封孔材料及注浆压力的研究。通过对瓦斯抽采钻孔封孔参数的确定,选取合适的注浆材料配比,并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封... 为解决低渗煤层瓦斯抽采钻孔封孔质量差,导致的瓦斯抽采效率降低等问题,提出适用于低渗煤层瓦斯抽采钻孔的封孔材料及注浆压力的研究。通过对瓦斯抽采钻孔封孔参数的确定,选取合适的注浆材料配比,并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封孔压力参数对注浆效果的影响。得到封孔注浆材料封孔水泥浆液配比为1:2;注浆压力应介于1.2~1.8 MPa。经现场跟踪和抽采效果分析,在注浆压力为1.8 MPa时,在孟津煤矿12070底抽巷试验了8个钻孔,发现采用所提出的注浆材料配比和注浆压力能够产生很好封孔效果,瓦斯抽采浓度有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煤层 封孔注浆 注浆材料 注浆压力
下载PDF
低渗煤层大直径钻孔瓦斯抽采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文豪 崔崇斌 +2 位作者 张智 魏明尧 马晓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95-199,共5页
针对低渗煤层瓦斯抽采存在预抽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大直径钻孔预抽能够降低低渗煤层瓦斯含量的方法。但由于低渗煤层对气固耦合效应影响敏感,抽采中渗透率变化过程不明确,导致大直径钻孔抽采参数设计依据不足。首先分析了低渗煤体渗透率... 针对低渗煤层瓦斯抽采存在预抽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大直径钻孔预抽能够降低低渗煤层瓦斯含量的方法。但由于低渗煤层对气固耦合效应影响敏感,抽采中渗透率变化过程不明确,导致大直径钻孔抽采参数设计依据不足。首先分析了低渗煤体渗透率演化的主控因素,建立了煤层瓦斯运移理论模型,模拟研究了大直径钻孔不同工况下对低渗煤体的瓦斯抽采效果,对比分析不同孔径、负压、孔间距下煤层瓦斯渗流规律。结果表明钻孔孔径越大造成的煤体卸压区越大,瓦斯抽采量越高,瓦斯残余含量也越小,但抽采效果增加幅度逐渐降低。负压越大瓦斯抽采量越大,但差别较小,因此负压对提升抽采效率影响较小。受渗透率演化的影响,不同钻孔间距下瓦斯抽采总量差别较大,在间距为3 m时,40~120 d阶段内抽采量最高,后期抽采量缓慢下降。间距5 m时抽采总量最高,抽采范围内的瓦斯残余含量降低较多。现场优化抽采后的瓦斯抽采纯量与模拟结果一致,表明了研究结论可靠。该研究结果可为煤矿井下大直径钻孔瓦斯抽采参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低透气性煤层 大直径钻孔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拓扑图论的煤岩裂隙网络分形渗透率模型
7
作者 罗亚飞 朱永建 +1 位作者 黄飞 夏彬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561-3570,共10页
错综复杂的裂隙网络为煤层气渗流提供了主要通道,其结构特征显著影响着煤层气产能。针对现有煤层气渗流模型未考虑裂隙网络连通性这一不足,基于拓扑图论分析了煤岩裂隙网络的连通性,推导了裂隙分支长度的幂律关系表达式。结合分形几何,... 错综复杂的裂隙网络为煤层气渗流提供了主要通道,其结构特征显著影响着煤层气产能。针对现有煤层气渗流模型未考虑裂隙网络连通性这一不足,基于拓扑图论分析了煤岩裂隙网络的连通性,推导了裂隙分支长度的幂律关系表达式。结合分形几何,在经典立方定律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裂隙网络结构特征的渗透率模型,模型表明裂隙网络渗透率是分形维数、裂隙率、迂曲度分形维数、比例系数、连通性、最大裂隙分支长度、方位角、倾角以及特征长度的函数。开展了真三轴应力条件下煤岩裂隙网络渗流试验,分析了真三轴应力条件下煤岩裂隙网络渗透率演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主应力σ_(1)、σ_(2)和σ_(3)的升高,煤岩中的裂隙逐渐被压缩,气体的渗流通道变窄,裂隙网络渗透率随着主应力σ_(1)、σ_(2)和σ_(3)的升高均呈现出了负指数降低的趋势。从试验规律和结果出发,将构建的煤岩裂隙网络分形渗透率模型和S&D模型(Shi-Durucan)相结合,建立了真三轴应力条件下煤岩裂隙网络渗透率计算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获得的渗透率变化趋势与加载3个主应力的过程相吻合,能够体现出三向应力的变化对渗透率的影响趋势,相比S&D模型更能反映煤岩裂隙网络渗透率的各向异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网络 渗透率 拓扑连通性 真三轴 煤层气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采空区充填材料配比优化研究
8
作者 张嘉勇 邱艳兵 +4 位作者 崔啸 郭立稳 郑庆学 武建国 关联合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33,共8页
为解决采空区垮落和瓦斯扩散问题,分别选用矿渣、粉煤灰和水泥作为充填材料的骨料、细料和胶结剂,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设计配比试验,以质量浓度、材料比例和矿渣粒径作为单因素影响因子,材料流动性、抗压强度和... 为解决采空区垮落和瓦斯扩散问题,分别选用矿渣、粉煤灰和水泥作为充填材料的骨料、细料和胶结剂,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RSM)设计配比试验,以质量浓度、材料比例和矿渣粒径作为单因素影响因子,材料流动性、抗压强度和渗透率为响应目标值,分析料浆质量浓度、材料比例和矿渣粒径对充填材料流动性、抗压强度和渗透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建立非线性回归方程,优化多目标条件下的充填材料配比。研究结果表明:①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会影响充填材料的水化反应进程,随着粉煤灰比例增大,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各龄期的渗透率增大;②矿渣表面粗糙,密度变化较大,在养护后期,随着矿渣粒径增大,材料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材料渗透率减小;③充填材料的最佳材料配比为水泥∶粉煤灰∶矿渣=1∶3∶5,其中料浆质量浓度为80%,矿渣粒径为5~10 mm;④该配比条件下的充填材料浆体流动度为20.5 cm,14 d渗透率为0.021×10^(-14)m^(2),14 d抗压强度为22.2 MPa。研究成果为采空区减沉与瓦斯封存协同治理提供了基础参数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材料 采空区减沉 瓦斯封存 力学性能 渗透特性 响应面法
下载PDF
深部煤层注气强化开采的流-固-热耦合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姚文军 邓存宝 +3 位作者 范楠 申文迈 张林峰 张鹏莉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38,共8页
为研究温度效应对深部煤层注CO_(2)增抽瓦斯的影响规律,根据煤体变形特征和瓦斯渗流特性基本理论,建立了同时考虑非等温吸附、二元气体竞争吸附、气体渗流和扩散、热传递和热对流的注CO_(2)强化煤层抽采的流-固-热耦合模型,探究了温度... 为研究温度效应对深部煤层注CO_(2)增抽瓦斯的影响规律,根据煤体变形特征和瓦斯渗流特性基本理论,建立了同时考虑非等温吸附、二元气体竞争吸附、气体渗流和扩散、热传递和热对流的注CO_(2)强化煤层抽采的流-固-热耦合模型,探究了温度效应对煤储层参数和产气演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煤层温度降低引起的煤基质收缩促进了CH_(4)解吸,忽略温度效应的流-固耦合模型会低估瓦斯产气量;在初始渗透率为3.95×10^(-17) m^(2),CO_(2)注气压力为8 MPa时,对于韩城矿区3#煤层埋深1400 m的深部煤体而言,考虑温度效应(319.5 K)的流-固-热耦合模型相比流-固耦合模型,瓦斯抽采3650 d,煤层平均瓦斯压力下降0.69%,A点渗透率增幅11.02%,产气速率增幅13.51%,累计产气量增幅13.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流-固-热耦合 煤层注CO_(2)气体 煤层气 绝对渗透率
下载PDF
煤层气储层的不同多相流因素对渗透率影响
10
作者 徐舜 杨菲菲 《粘接》 CAS 2024年第11期128-131,共4页
针对勘察过程中对气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的分析不够全面。以渗流机理分析结果为基础,分析煤层气储层勘察中不同因素对渗透率影响。以煤层气储层渗流的密度、饱和度与速度特征为基础计算渗透率;以有效围压、气体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因素为指... 针对勘察过程中对气储层渗透率影响因素的分析不够全面。以渗流机理分析结果为基础,分析煤层气储层勘察中不同因素对渗透率影响。以煤层气储层渗流的密度、饱和度与速度特征为基础计算渗透率;以有效围压、气体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因素为指标,分析煤层气储层不同因素指标对渗透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有效围压逐渐增大,煤层气储层的渗透率呈现下降趋势,当气体压力大于1 MPa时,渗透率变化程度较为缓慢;15℃下煤层气储层渗透率普遍更高,表明了温度因素可以改变煤层气储层渗流能力。可为煤层气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勘察 储层地质 渗透率 特征分析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低压低渗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以沁水盆地郑庄区块15号煤层为例
11
作者 简阔 马斌 +3 位作者 许晓晨 陈召英 茹忠亮 刘晓 《钻探工程》 2023年第6期99-106,共8页
沁水盆地太原组15号煤层总体低压低渗低饱和,煤储层相对较薄,地质条件复杂,煤层气井产量普遍偏低。以沁水盆地郑庄区块为研究对象,依据本区15号煤层LDP-22H多分支水平井的成功开发经验,全面论述低压低渗煤储层煤层气钻完井工艺、标志层... 沁水盆地太原组15号煤层总体低压低渗低饱和,煤储层相对较薄,地质条件复杂,煤层气井产量普遍偏低。以沁水盆地郑庄区块为研究对象,依据本区15号煤层LDP-22H多分支水平井的成功开发经验,全面论述低压低渗煤储层煤层气钻完井工艺、标志层判定、井眼轨迹控制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采用钻井-录井-测井一体化地质导向技术可以有效卡准目的煤层,同时实时修正钻头轨迹,煤层平均钻遇率在97%以上,极大地提升了煤层有效进尺。865 d的排采实践表明,LDP-22H多分支水平井日产气量突破15万m^(3),日产气量稳定在8万m^(3)左右,全程累计产气量为2091.5469.3万m^(3),实现了超高产和稳产,标志着多分支水平井在低压低渗煤储层煤层气高效开发上有较好的适用性。另一方面,多分支水平井要优化井位,加强水平井底部位排采能力,稳定压降速率,减小对煤储层渗透率敏感性伤害,提高排采的连续性,减少停泵和检修作业频次,保证产能的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支水平井 钻完井工艺 排采实践 低压低渗煤储层 煤层气 沁水盆地
下载PDF
低透气煤层中定向长钻孔瓦斯抽采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豆尧尧 《山西冶金》 CAS 2023年第1期185-186,198,共3页
针对低透气煤层采用顺层钻孔抽采煤层瓦斯存在的抽采效率低、钻孔工程量大、工程周期长等不足,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某矿1208工作面瓦斯抽采工况为例,提出了应用定向长钻孔技术进行工作面瓦斯抽采的策略,具体介绍了定向长钻孔施工技术的优... 针对低透气煤层采用顺层钻孔抽采煤层瓦斯存在的抽采效率低、钻孔工程量大、工程周期长等不足,以晋能控股煤业集团某矿1208工作面瓦斯抽采工况为例,提出了应用定向长钻孔技术进行工作面瓦斯抽采的策略,具体介绍了定向长钻孔施工技术的优点,主要用到的设备及钻孔的布置。应用结果表明:与煤层顺层钻孔瓦斯抽采技术相比,采用定向长钻孔施工技术抽采瓦斯,可缩短钻孔长度4500 m,可使钻孔成孔率提升1.5倍,瓦斯抽采效率提高1.7倍,瓦斯抽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透气煤层 顺层钻孔 定向长钻孔 瓦斯抽采 效果
下载PDF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boundaries and sealing mechanism 被引量:1
13
作者 SU Xianbo LIN Xiaoying +1 位作者 LIU Shaobo SONG Y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5年第S1期130-134,共5页
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boundarie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ypical coalbed methane ... It is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boundarie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ypical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in the world, the boundarie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hydrodynamic boundary, air altered boundary, permeability boundary, and fault boundary. Hydrodynamic and air altered boundaries are ubiquitous boundaries for every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The four types of the fault sealing mechanism in the petroleum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diagen- esis, clay smear, juxtaposition and cataclasis) are applied to the fault boundary of the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The sealing mechanism of the open fault boundary is the same with that of the hydrodynamic sealing boundary. The sealing mechanism of the permeability boundary is firstly classified into capillary pressure sealing and hydrocarbon concentration sealing. There are different controlling boundaries in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s that are in different geological backgrounds. Therefore, the coalbed methane reservoir is diversifor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bed methane reservoir BOUNDARY SEALING mechanism HYDRODYNAMIC SEALING fault BOUNDARY permeability SEALING CAPILLARY pressure.
原文传递
煤层气综合利用现状与实践
14
作者 周营振 张小宁 +2 位作者 王李平 杨飞 刘乐 《当代化工研究》 2023年第2期132-134,共3页
为了积极响应新形势下节能减排政策,总结归纳大佛寺煤层气抽采与综合利用,在实验研究基础上采用“瓦斯抽采+低浓度瓦斯发电+锅炉余热利用”的综合利用方式,结合实际对大佛寺煤层气的高效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出4#煤层裂隙宽度较大,平... 为了积极响应新形势下节能减排政策,总结归纳大佛寺煤层气抽采与综合利用,在实验研究基础上采用“瓦斯抽采+低浓度瓦斯发电+锅炉余热利用”的综合利用方式,结合实际对大佛寺煤层气的高效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出4#煤层裂隙宽度较大,平均10~38μm,渗透率为3.06~5.73mD,主煤层渗透率较大,渗透性较好。煤层气综合利用率较高,实现了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煤层气 瓦斯综合利用 渗透性
下载PDF
推动煤层气高效利用高质量发展研究
15
作者 靳杰 靳政莹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第6期174-175,177,共3页
煤层气开发利用不仅是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抓手,也是山西省低碳绿色发展的资源支撑,更是助力碳中和的现实途径,有望成为山西省打造世界名片的王牌之一。从煤层气概述、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以及山西省煤层气产业概述等方面... 煤层气开发利用不仅是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重要抓手,也是山西省低碳绿色发展的资源支撑,更是助力碳中和的现实途径,有望成为山西省打造世界名片的王牌之一。从煤层气概述、煤层气开发利用的重要意义以及山西省煤层气产业概述等方面展开论述,指出推动煤层气高效利用、高质量发展对山西省深化拓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内涵、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山西省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高效利用 高质量发展 绿色低碳发展
下载PDF
低渗透煤储层煤层气开采有效技术途径的研究 被引量:199
16
作者 赵阳升 杨栋 +3 位作者 胡耀青 段康廉 冯增朝 赵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5-458,共4页
概括地介绍了通过实验揭示的三维应力作用下 ,煤体基质岩块与裂缝的渗流物性规律 ,据此提出三维地层压力是导致煤层渗透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基于实验、理论与数值分析 ,论述了水力压裂技术在改造低渗透煤层中的局限性 ,其机理是水力压裂... 概括地介绍了通过实验揭示的三维应力作用下 ,煤体基质岩块与裂缝的渗流物性规律 ,据此提出三维地层压力是导致煤层渗透性降低的主要因素 .基于实验、理论与数值分析 ,论述了水力压裂技术在改造低渗透煤层中的局限性 ,其机理是水力压裂技术仅能在煤层中产生极少量的裂缝 ,而且在压裂裂缝周围还会产生应力集中区 ,该区事实上成为煤层气开采的屏障区 ;本煤储层割缝 ,使煤层卸压的同时 ,还产生大量裂缝 ,是改造低渗透煤储层的最有利的技术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开采 低渗透储层 水力压裂 卸压开采 赋存方式
下载PDF
中国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模式研究 被引量:53
17
作者 孙平 王勃 +5 位作者 孙粉锦 郑贵强 李贵中 王红岩 刘洪林 邓泽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48-653,共6页
借鉴国外煤层气成藏理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开展了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藏的地质特征和成藏模式研究。研究表明,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藏具有煤储层厚度大、含气量低、渗透率易改造、吸附时间短和两个解吸峰值的特征;存在深部承压式超压成藏模式... 借鉴国外煤层气成藏理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开展了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藏的地质特征和成藏模式研究。研究表明,中国低煤阶煤层气藏具有煤储层厚度大、含气量低、渗透率易改造、吸附时间短和两个解吸峰值的特征;存在深部承压式超压成藏模式、盆缘缓坡晚期生物气成藏模式及构造高点常规圈闭水动力成藏模式3种低煤阶煤层气成藏模式。在目前技术条件下,构造高点常规圈闭水动力煤层气藏和盆缘缓坡晚期生物煤层气藏是勘探开发的首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煤阶煤层气 渗透率 含气量 解吸 成藏模式
下载PDF
煤层气井排采初期合理排采强度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65
18
作者 倪小明 王延斌 +1 位作者 接铭训 吴建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1-104,共4页
为了提高煤层气井产气稳定期和采收率,用微分几何学理论结合达西定律计算了沁南地区煤层气井初始排采强度。根据沁水盆地东南部单排3#煤层的排采井实测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实际初始产气压力与临界解吸压力关系,确定动液面下降高度;... 为了提高煤层气井产气稳定期和采收率,用微分几何学理论结合达西定律计算了沁南地区煤层气井初始排采强度。根据沁水盆地东南部单排3#煤层的排采井实测数据,用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实际初始产气压力与临界解吸压力关系,确定动液面下降高度;用微分几何理论结合达西定律计算了初始产气时的平均压力、影响体积,用于确定初始产气时的最佳影响半径;根据最佳影响半径与排采时间的联系,结合动液面下降高度计算出排采初期的排采强度。计算结果与现场实践吻合较好,初期合理排采强度的确定,既可防止储层激励,又可防止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具有较好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排采强度 煤层气井 渗透率
下载PDF
含气量和渗透率耦合作用对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的控制 被引量:71
19
作者 宋岩 柳少波 +4 位作者 琚宜文 洪峰 姜林 马行陟 卫明明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7-426,共10页
煤层气的产量主要来自含煤盆地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但目前对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形成的控制因素、形成机制与模式认识不清,制约了煤层气的勘探和工业化进程。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和淮北地区煤层气富集区地质特征的分析... 煤层气的产量主要来自含煤盆地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但目前对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形成的控制因素、形成机制与模式认识不清,制约了煤层气的勘探和工业化进程。通过对沁水盆地南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和淮北地区煤层气富集区地质特征的分析,明确了煤层含气量和渗透率的耦合作用是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形成的机制。煤层的含气量受水动力条件和煤层顶、底板条件的影响;变质程度、构造变形和地应力是控制渗透率大小的关键因素。在结合实际地质特征和物理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2种中高煤阶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形成模式,即斜坡区含气量和渗透率优势叠合富集模式和脆韧性叠加带煤层气富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丰度煤层气富集区 含气量 渗透率 耦合作用 富集模式
下载PDF
构造抬升对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储集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30
20
作者 陈振宏 贾承造 +1 位作者 宋岩 王红岩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1-464,共4页
构造抬升对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低煤阶煤层主要为基质型孔隙,高煤阶煤层主要为裂隙型孔隙。煤岩储集层原地受力分析表明,构造抬升使得基质承受的压力降低。构造抬升模拟实验及煤基质、裂隙渗透率应力敏感... 构造抬升对高、低煤阶煤层气藏储集层物性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低煤阶煤层主要为基质型孔隙,高煤阶煤层主要为裂隙型孔隙。煤岩储集层原地受力分析表明,构造抬升使得基质承受的压力降低。构造抬升模拟实验及煤基质、裂隙渗透率应力敏感性实验表明,构造抬升后煤层压力传导加速,割理开启,渗透率变大;基质渗透率比裂隙渗透率的应力敏感性弱。分析认为:构造抬升对高煤阶煤储集层物性影响明显,地层压力降低,割理、裂缝开启,裂隙渗透率显著增强;高煤阶煤层强烈抬升会使其渗透率增大,造成气体大量散失,对煤层气聚集不利;低煤阶煤层储集层物性受构造抬升影响较弱,由于构造抬升,压力降低,煤层气运移速率增大,对煤层气开采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高煤阶 低煤阶 构造抬升 储集层物性 渗透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