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tensive application of rate transient method in performance analysis for low permeability gas reservoirs
1
作者 WANG Shao-jun HE Shun-li TIAN Shu-bao ZHANG Jun-jing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2009年第3期29-33,共5页
Rate transient method is a recently-developed performance analysis tool specially designed for low-permeability or tight gas reservoirs. This method, theoretically based on pressure transient analysis, integrates mate... Rate transient method is a recently-developed performance analysis tool specially designed for low-permeability or tight gas reservoirs. This method, theoretically based on pressure transient analysis, integrates material balance principle and the concept of material balance pseudo-time proposed by Blansingame. With daily production data of gas well, it could be used to calculate OGIP, current formation pressure, permeability, skin factor, to identify complex geologic boundaries, to determine whether drainage boundary has been reached, to calculate drainage area and drainage radius for single well and to predict performance. It has been extensively employed in more than ten low-permeability gas fields. It proves that most problems in performance analysis for low permeability gas reservoirs could be solved by this method. Field practices show great economical benefits could be achieved by employing this method in gas field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permeability gas reservoir performance analysis rate transient method
下载PDF
EFFECT OF A MOVING BOUNDARY ON THE FLUID TRANSIENT FLOW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S 被引量:3
2
作者 LUO Wan-Jing WANG Xiao-dong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2年第3期391-398,共8页
In a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the existence of a moving boundary is considered in the study of the transient porous flow with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moving boundary directly indicates ... In a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the existence of a moving boundary is considered in the study of the transient porous flow with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moving boundary directly indicates the size of the drainage area as well as the apparent influences on the pressure behavior. The nonlinear transient flow mathematical model in which the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and the moving boundary are incorporated is solved by advanced mathematical methods. This paper presents some new analytical solutions describing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at a constant rate and the production decline in a constant pressure production with the boundary propagation. It is shown that the greater the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the slower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moving boundary, the larger the pressure loss will be, and there is no radial flow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phases of the wellface pressure for a well at a constant rate. We have the the maximum moving boundary at a specific drawdown pressure for a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The greater the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the smaller the maximum moving boundary distance, the quicker the production decline for a well in a constant pressure production will be. The type curve charts for the modern well test analysis and the rate transient analysis with a moving boundary are obtained and the field test and the production data are interpreted as examples to illustrate how to use our new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moving boundary well test analysis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rate transient analysis
原文传递
The effect of physical property change on the water flooding development in Changqing oilfield Jurassic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被引量:1
3
作者 Yangnan Shangguan Yongqiang Zhang Weiliang Xiong 《Petroleum》 2015年第4期300-306,共7页
Changqing old oilfield Jurassic reservoir's average calibration recovery is 24.7%,with geological reserves recovery of 16.6%,water cut of 65.2%.And most of Jurassic reservoirs are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field lif... Changqing old oilfield Jurassic reservoir's average calibration recovery is 24.7%,with geological reserves recovery of 16.6%,water cut of 65.2%.And most of Jurassic reservoirs are in the middle and later field life,part of them has entered the high water cut and high recovery stage.Traditional water flooding way for improving oil recovery becomes more difficult,and new method has to be considered.Maling oilfield BS district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with high water cut of 90.8%,high recovery percent of 26.1%and low oil recovery rate of 0.25%.To explore the new way to improve oil recovery,the polymer and surfactant(SP for short)important pilot test has been developed.The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ndoor core data in high water cut stage and inspection wel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eservoir permeability,pore combin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ore type changed greatly after long-term water flooding development.These changes bring more difficulties to the continue development,especially the high injection pressure,which can cause other problems for well pattern infilling and EOR.This paper takes the high injection pressure problem of Maling BS district Jurassic reservoir for example,analyzes the physical property change law on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development mode in the past,core analysis,formation sensitivity,interstitial matter,well test interpretation results,in order to help to further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provide important parameters for tertiary oil recovery technique for similar reservoirs and oth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urassic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change Water flooding Core analysis EOR low permeability
原文传递
Feasibility of Gas Drive in Fang-48 Fault Block Oil Reservoir 被引量:3
4
作者 Cui Lining Hou Jirui Yin Xiangwe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3期51-56,共6页
The Fang-48 fault block oil reservoir is an extremely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and it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such a reservoir by waterflooding. Laboratory analysis of reservoir oil shows that the minimum miscibili... The Fang-48 fault block oil reservoir is an extremely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and it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such a reservoir by waterflooding. Laboratory analysis of reservoir oil shows that the minimum miscibility pressure for CO2 drive in Fang-48 fault block oil reservoir is 29 MPa, lower than the formation fracture pressure of 34 MPa, so th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is miscible drive. The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for gas injection is less than that for waterflooding, and the recovery by gas drive is higher than waterflooding. Furthermore, the threshold pressure gradient for carbon dioxide injection is smaller than that for hydrocarbon gas, and the oil recovery by carbon dioxide drive is higher than that by hydrocarbon gas displacement, so carbon dioxide drive is recommen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ang-48 fault block oil reservo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gas drive FEASIBILITY laboratory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下载PDF
“一点法”产能评价方法的内涵、矿场应用及改进
5
作者 蔡珺君 彭先 +6 位作者 李隆新 刘微 甘笑非 邓庄 李玥洋 王蓓 胡怡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3,共11页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气井产能评价实践中发现,针对低渗强非均质性和中高渗储层,常规“一点法”适用性差。为探索并解决该问题,文中系统梳理并总结了“一点法”产能评价方法的不同形式,揭示了其内涵。“一点法”的内涵主要包括均质储层、...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气井产能评价实践中发现,针对低渗强非均质性和中高渗储层,常规“一点法”适用性差。为探索并解决该问题,文中系统梳理并总结了“一点法”产能评价方法的不同形式,揭示了其内涵。“一点法”的内涵主要包括均质储层、可靠的稳定经验数、气井现场测试达到拟稳定渗流状态3个方面,围绕这3个方面的内涵,指明了“一点法”的矿场应用偏差。在此基础上,首先深入剖析了“一点法”计算参数的敏感性;其次对矿场应用提出了改进和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稳定经验数与试井地层系数的经验关系式及不同层系试井地层系数与测井储能系数拟合关系式;再次,提出了不同类型气井测试数据评价方法及试油建议;最后应用文中建立的“一点法”改进方法对四川盆地不同气田的31口气井进行了计算对比,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该改进方法不仅适用于常规“一点法”的应用领域,也适用于具有低渗强非均质性、中高渗地质特征的气田,弥补了特定地质条件下常规“一点法”确定气井稳定产能误差大的不足,对于气田的开发设计、规模调整和现场生产组织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点法” 产能 稳定经验数 低渗强非均质性 中高渗储层 测井资料 地层系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特低渗砂岩油藏水平井产能预测——以子长油田长6油藏为例
6
作者 强璐 任宇飞 +3 位作者 马焕焕 李刚 白婷 李书琴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63-67,共5页
为明确子长油田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水平井产能主控因素,并提高BP神经网络产能预测模型准确率,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厘定影响子长油田长6油藏水平井压后产能的主控因素,并建立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以... 为明确子长油田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水平井产能主控因素,并提高BP神经网络产能预测模型准确率,运用灰色关联方法厘定影响子长油田长6油藏水平井压后产能的主控因素,并建立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模型,以子长油田长6油藏92口压裂水平井数据进行训练和验证,对比分析标准BP神经网络与G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结果和误差。结果表明,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对特低渗砂岩油藏水平井产能影响程度最大,尤其是压裂段数、渗透率和孔隙度影响最为明显;GA-BP模型各项参数的预测误差均远小于标准BP模型的预测误差,平均绝对误差仅为0.76 t/d,比标准BP模型降低了75.00%;GA-BP神经网络模型具有预测结果准确度高、高效可行的特点。利用G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特低渗砂岩油藏水平井产能,为制定合理开发决策提供依据,可以有效地指导现场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特低渗油藏 产能预测 灰色关联分析法 遗传算法
下载PDF
东胜致密低渗产水气藏水平井一点法产能模型研究
7
作者 罗懿 刘瑞 +1 位作者 孔浩 王志彬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为进一步提升气藏产能预测的精度,针对东胜气田锦30井区作了水平井产能模型研究。借鉴Giger、Joshi、Borisov、陈元千等人提出的油藏水平井产能公式推导过程,并遵循渗流规律建立了气藏水平井产能公式;基于气相渗透率与含水率的拟合关系... 为进一步提升气藏产能预测的精度,针对东胜气田锦30井区作了水平井产能模型研究。借鉴Giger、Joshi、Borisov、陈元千等人提出的油藏水平井产能公式推导过程,并遵循渗流规律建立了气藏水平井产能公式;基于气相渗透率与含水率的拟合关系分析水气比对气井流入动态曲线的影响规律,发现不同水气比条件下的无因次流入动态曲线重合且为直线,但无阻流量受水气比的影响较大;提出产水气井无因次无阻流量新理念,建立了无因次无阻流量与水气比的关系式,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一点法产能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胜气田 致密低渗气藏 水平井 流入动态 一点法产能 水气比
下载PDF
注CO_(2)改善河南双河油田低渗储层注水能力机理研究
8
作者 孙宜丽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3,共9页
针对双河油田低渗储层注水能力差、注水水质不达标和高凝原油蜡沉积等问题,通过自主设计的水-CO_(2)储层注入能力评价装置,开展流动性实验、CO_(2)驱油实验,结合岩心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明确双河低渗储层注水能力差的主要机制,探索CO_(2... 针对双河油田低渗储层注水能力差、注水水质不达标和高凝原油蜡沉积等问题,通过自主设计的水-CO_(2)储层注入能力评价装置,开展流动性实验、CO_(2)驱油实验,结合岩心扫描电镜等测试手段,明确双河低渗储层注水能力差的主要机制,探索CO_(2)改善低渗储层注入能力的主要机理。结果表明,产出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油中蜡晶等组分的沉积可导致孔隙堵塞,从而降低储层的注水能力。CO_(2)对产出水中无机悬浮颗粒及岩石碱性矿物、碳酸盐岩矿物有明显溶蚀作用,是显著提高储层注水能力的主要机理。CO_(2)可溶解在岩石表面的原油蜡质组分沉积,有效改善储层注水能力。同时,CO_(2)驱提高采收率效果明显,采收率提高13.01%~21.51%,后续水驱进一步提高5.40%~6.04%。研究表明:注CO_(2)可显著改善双河油田低渗储层注入能力,为CO_(2)增注驱油技术在现场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储层 高凝原油 蜡沉积 注水水质 CO_(2)增注技术
下载PDF
海上低渗砂岩储层酸压可行性及酸液体系研究
9
作者 林科雄 陈霄 +3 位作者 舒福昌 任坤峰 罗刚 胡墨杰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2期401-405,409,共6页
采用常规基质酸化作业无法对海上低渗砂岩储层实施整体改造,并且由于部分储层渗透率较低,酸液无法顺利进入地层。因此,以涠洲X低渗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适合海上低渗砂岩储层的酸化压裂可行性分析研究,并优选了相应的酸液体系,评... 采用常规基质酸化作业无法对海上低渗砂岩储层实施整体改造,并且由于部分储层渗透率较低,酸液无法顺利进入地层。因此,以涠洲X低渗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适合海上低渗砂岩储层的酸化压裂可行性分析研究,并优选了相应的酸液体系,评价了酸液体系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目标油田储层段含有一定量的碳酸盐岩矿物,储层的脆性较好,并且储层段水平主应力差异系数在0.114~0.130之间,具备酸化压裂施工的物质基础,压裂施工可使储层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采用有机酸HCW-1、有机酸盐HCF和高温缓蚀剂HSJL-3为主要处理剂,构建了一套适合海上低渗砂岩储层酸压施工的酸液体系,该酸液体系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和腐蚀速率,同时具有较强的铁离子稳定能力和防膨能力。另外,储层段天然岩心采用酸压工作液酸蚀作用后裂缝导流能力大幅度提高,并且岩心表面完整,未出现微粒脱落的现象。研究结果认为目标海上低渗砂岩储层具备酸压施工的条件,可以采取酸压施工对其进行增产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油田 低渗砂岩储层 酸压 可行性分析 酸液体系
下载PDF
油田低渗透油藏防漏堵漏钻井液技术分析
10
作者 何斌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114-116,共3页
低渗透油藏,指地层渗透率较低的油藏,通常渗透率小于0.1mD。这类油藏储层孔隙度低、孔隙连通性差,使得油井在注入钻井液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漏失现象。此外,低渗透油藏地层岩石力学性质较差,易发生漏失、溢流等问题,钻井液在防漏堵漏过程... 低渗透油藏,指地层渗透率较低的油藏,通常渗透率小于0.1mD。这类油藏储层孔隙度低、孔隙连通性差,使得油井在注入钻井液的过程中容易发生漏失现象。此外,低渗透油藏地层岩石力学性质较差,易发生漏失、溢流等问题,钻井液在防漏堵漏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其参数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防漏堵漏工艺的有效性。主要的影响因素包括钻井液的粘度、密度、流变性能以及过滤性能等。通过对这些参数进行详细分析和优化,可以提高防漏堵漏钻井液的性能和效果。本文主要针对油田低渗透油藏防漏堵漏钻井液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研究不同类型的低渗透油藏特性及钻井液的各种参数,分析了防漏堵漏钻井液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为油田低渗透油藏的钻井作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防漏堵漏钻井液 技术分析
下载PDF
渤海C油田注水井欠注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11
作者 刘宁 张彩旗 +2 位作者 吴东明 白瑞婷 杨美华 《复杂油气藏》 2024年第2期194-200,共7页
渤海C油田东营组东三段为厚层复杂强非均质性断块油藏,储层物性差异大,具有中低孔、中低渗特征,部分注水井存在高压欠注问题。为了改善注水开发效果,从储层物性、储层敏感性、注入水配伍性、注采动态连通性等方面分析欠注原因,并针对主... 渤海C油田东营组东三段为厚层复杂强非均质性断块油藏,储层物性差异大,具有中低孔、中低渗特征,部分注水井存在高压欠注问题。为了改善注水开发效果,从储层物性、储层敏感性、注入水配伍性、注采动态连通性等方面分析欠注原因,并针对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理对策。研究表明:欠注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结垢污染堵塞储层;二是低渗注水层段渗流阻力大、注采动态连通性差。因此,研发了适用于该油田的低渗强溶酸液、耐高温防垢剂以及纳米活性体系,进行除垢、防垢及提高低渗注水层段的渗流能力,达到降压增注的目的。现场实施取得了显著的降压增注效果,且有效期长,对应油井注水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注原因分析 注入水配伍性 低渗储层 降压增注
下载PDF
气井产能快速评价新方法研究及应用
12
作者 李琳 刘军 +1 位作者 谢姗 焦扬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5期49-51,共3页
气井的无阻流量是产能评价中最为重要的指标。现有的气井产能测试方法对测试资料要求高,针对上下古气藏复合开采的M气田,低渗、致密气藏气井压力恢复慢,评价周期长以及气田新区开采测试资料少的情况,本文提供了一种低渗、致密气藏气井... 气井的无阻流量是产能评价中最为重要的指标。现有的气井产能测试方法对测试资料要求高,针对上下古气藏复合开采的M气田,低渗、致密气藏气井压力恢复慢,评价周期长以及气田新区开采测试资料少的情况,本文提供了一种低渗、致密气藏气井产能评价新方法,基于对历年试气测试资料的修正,探索不同气藏条件下气井产能与压力、产气量的耦合关系。该方法简单可靠且方便快捷,对气井产能准确快速评价、节约气田生产管理成本、指导新区气井合理生产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致密气藏 气井产能 “一点法”试井 无阻流量 提质增效
下载PDF
致密油藏大量注入CO_(2)驱油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徐锐 沈瑞 +4 位作者 周体尧 李海波 孙盈盈 邹新源 罗燕 《天然气与石油》 2023年第4期55-66,共12页
基于松辽盆地砂岩油藏岩样,进行CO_(2)驱替饱和原油岩心实验,结合核磁共振和油组分分析,研究CO_(2)驱油机理。选取松辽盆地中渗、低渗、特低渗和致密岩样,分析渗透率对CO_(2)驱替的影响效果;分成三个阶段进行驱替实验,分析注入量对CO_(2... 基于松辽盆地砂岩油藏岩样,进行CO_(2)驱替饱和原油岩心实验,结合核磁共振和油组分分析,研究CO_(2)驱油机理。选取松辽盆地中渗、低渗、特低渗和致密岩样,分析渗透率对CO_(2)驱替的影响效果;分成三个阶段进行驱替实验,分析注入量对CO_(2)驱替的影响效果。以特低渗岩样和致密岩样的大注入量CO_(2)驱替作为研究重点,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松辽盆地特低渗致密油藏大注入量CO_(2)驱油机理。实验表明,对于特低渗致密油藏,大注入量CO_(2)驱替可以获得很好的驱油效果。小注入量驱替后,低渗和中渗样的平均采出程度为30.56%,特低渗岩样和致密岩样的平均采出程度为26.21%;在大注入量驱替后,低渗和中渗样的平均采出程度为55.92%,特低渗岩样和致密岩样的平均采出程度为67.00%。说明大注入量CO_(2)驱替可以有效提高油藏采出程度,且提高幅度对于特低渗致密油藏更为明显。大注入量完全混相的CO_(2)驱替可以获得很好的最终采出程度,最高可达到67.49%;完全混相驱替可以很好驱替出原油中包含重质组分在内的各种组分,不同驱替阶段的油样族组分区别很小,但仍存在明显的抽提轻质组分的效果,油样组分峰值从前期C_(12)附近逐步偏移到后期C_(17)附近。CO_(2)的抽提作用会使得原油中重质组分滞留于孔喉表面,在小注入量时滞留现象在特低渗致密油藏中更为明显,低渗与中渗油藏滞留现象较弱;在大注入量CO_(2)驱替后,特低渗致密油藏中的重质组分被很好采出,其重质组分最终采出程度和低渗及中渗油藏相当,说明大注入量CO_(2)驱替更适用于特低渗致密油藏。研究结果很好地补充了特低渗致密油藏CO_(2)驱油理论,可为松辽盆地后续的CO_(2)驱油工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油藏 CO_(2) 特低渗致密 核磁共振 组分分析
下载PDF
低渗气藏修正等时试井曲线异常处理新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树平 姜超 +2 位作者 孙华超 严谨 郑荣臣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5期46-49,共4页
为解决低渗气藏气井压降快、压恢缓慢而导致的修正等时试井二项式产能曲线异常问题,通过分析修正等时试井测试数据解释方法原理,在不改变测试制度的前提下,对测试过程中开关井压力进行校正,建立压降和时间关系式,使关井后的压力都校正... 为解决低渗气藏气井压降快、压恢缓慢而导致的修正等时试井二项式产能曲线异常问题,通过分析修正等时试井测试数据解释方法原理,在不改变测试制度的前提下,对测试过程中开关井压力进行校正,建立压降和时间关系式,使关井后的压力都校正到初始地层压力值,从而避免了采用等时试井产能方法解释修正等时试井资料带来的不足。文章结合实际井测试资料进行现场分析,分别校正得到新的压降和压恢数据点,二项式产能曲线斜率为正,得到气井产能。结果表明:需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才能准确评价气井产能。本文提出的新方法满足产量、时间不变的要求,该方法通过对气井实际生产数据拟合后进行压力校正,可弥补理论的不足,同时处理方法简单,较以往方法更便捷可行。文中提出的低渗气藏修正等时试井产能二项式曲线异常处理方法,实现了对二项式产能异常曲线的有效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气藏 产能评价 修正等时试井 产能测试资料处理 气井
下载PDF
某油田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加密及跟踪调整提产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佳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7-582,共6页
某油田储集层物性差,纵向上层数少,厚度小,小断层发育且展布方向复杂,直井开发效果差,现有井网难以建立有效驱替体系。在老水平井和2014年先导试验加密水平井开发效果均较好的基础上,在注水受效差的直井区及断层附近未动用区,开展加密... 某油田储集层物性差,纵向上层数少,厚度小,小断层发育且展布方向复杂,直井开发效果差,现有井网难以建立有效驱替体系。在老水平井和2014年先导试验加密水平井开发效果均较好的基础上,在注水受效差的直井区及断层附近未动用区,开展加密水平井及跟踪调整技术研究。通过井震和动静态结合分析,优选储集层发育稳定、水淹风险小且剩余油富集的加密区;通过水平井方位和水平段长度优化,压裂加密布缝及优化缝长,提高水平井产能;通过早期间注及隔强临弱的注水跟踪调整,优化注采方式。按照以上方法,该油田2019年加密水平井19口,砂岩钻遇率达到83.0%,初期单井日产油量为7.4 t,综合含水率为28.8%,建立了有效驱替体系,油田的采油速度由0.8%提高到1.5%,提高了油田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精细描述 剩余油 井震结合 动静态结合 加密水平井 压裂 注水调整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的低产低效井主控因素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付雨萱 谭成仟 +3 位作者 侯斌 郑晓梅 杨雨希 潘景宇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23-28,51,共7页
根据动静态数据分析资料将研究区低产低效井分为4类,即投产初期即高含水型、含水快速上升型、投产即低产液型和液量持续下降型,并对其主控因素进行评价分析。首先,应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剖析16项动静态参数的相关性,对形成低产低... 根据动静态数据分析资料将研究区低产低效井分为4类,即投产初期即高含水型、含水快速上升型、投产即低产液型和液量持续下降型,并对其主控因素进行评价分析。首先,应用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剖析16项动静态参数的相关性,对形成低产低效井的主控因素进行排序,并将其中相关系数大于0.70的参数定义为主控因素;然后,筛选出部分主控因素用于主成分分析,进而运用灰色关联法进一步判别其中引起低产低效的主控因素。通过分析,确认这4类低产低效井的主控因素分别为渗透率非均质性、动态裂缝条数、改造参数大小、压力保持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产低效井 主成分分析 灰色关联法 低渗透油藏
下载PDF
华池地区长8段致密油储层品质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超超 张颜伊 刘立蒙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1期79-85,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8段属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致密油储层,其复杂的孔隙结构使得储层参数计算精度低,定性的储层品质分类方法不能满足精细解释需求,需要开展储层品质定量评价,提高致密油储层解释符合率。通过岩石物理实验资料与试油...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地区长8段属于低孔隙度低渗透率致密油储层,其复杂的孔隙结构使得储层参数计算精度低,定性的储层品质分类方法不能满足精细解释需求,需要开展储层品质定量评价,提高致密油储层解释符合率。通过岩石物理实验资料与试油资料建立储层品质分类标准,基于岩石物理实验资料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建立孔隙度、渗透率、中值孔喉半径、排驱压力、分选系数、孔喉半径均值的测井解释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测井解释参数的权重系数,经归一化处理后构建储层品质综合评价指数。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定量评价致密油储层品质级别,储层品质定量计算结果与试油产量吻合,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低孔隙度低渗透率 主成分分析法 储层品质 孔隙结构 华池地区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压前不稳定试井数据与压裂效果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超 《油气井测试》 2023年第1期74-78,共5页
为进一步优化低渗透油藏不稳定试井压裂设计方案,增强压裂措施可行性,充分了解试井解释结果与压裂措施效果之间的关系,从统计学角度出发,分析X油田典型的低渗透油藏B区402口井压裂前不稳定试井数据解释结果,得出有效渗透率、表皮系数、... 为进一步优化低渗透油藏不稳定试井压裂设计方案,增强压裂措施可行性,充分了解试井解释结果与压裂措施效果之间的关系,从统计学角度出发,分析X油田典型的低渗透油藏B区402口井压裂前不稳定试井数据解释结果,得出有效渗透率、表皮系数、末点压力等参数与不同压裂方式累积增油之间的关系。分析认为,单井累计增油量提高概率最大的情况分别为:平均地层压力增加且有效渗透率降低;有效渗透率增大且弹性储能系数降低;关井压力增大且表皮系数下降。该分析为有效制定压裂设计、采取合理压裂措施取得良好的增产效果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不稳定试井 相关性分析 平均地层压力 有效渗透率 弹性储能系数 关井压力 累积增油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铎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8期50-52,共3页
针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问题,首先对低渗透油藏开发作业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进行研究,以此推动我国低渗透油藏开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表明:在对低渗透油藏进行开发作业的过程中... 针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问题,首先对低渗透油藏开发作业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进行研究,以此推动我国低渗透油藏开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研究表明:在对低渗透油藏进行开发作业的过程中,主要面临天然能量不足、产量下降速度快、储层敏感性强、储层非均质性强等问题。因此,需要引入聚合物驱技术、复合驱技术、微生物驱技术以及深部调驱技术等多种类型的技术,进而使得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提高采收率 问题分析 技术研究 聚合物驱
下载PDF
灰色关联法在储层改造效果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坤杰 《油气井测试》 2023年第6期29-33,共5页
桩23北区储层低孔、低渗,自然投产效果差,需进行高效压裂改造提高产能。从储层和施工参数两个方面确定了影响该区压裂改造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及权重。采用灰色关联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了影响该区块改... 桩23北区储层低孔、低渗,自然投产效果差,需进行高效压裂改造提高产能。从储层和施工参数两个方面确定了影响该区压裂改造效果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及权重。采用灰色关联模糊层次分析法评价影响因素,进一步明确了影响该区块改造效果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该区块储层改造效果的主控因素为支撑剂和压裂液总量;灰色关联模糊层次分析法能对该区10口井储层改造效果进行预测分析,偏差率在10%以内。灰色关联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桩23北区储层改造参数预测和后期投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23北区 灰色关联 储层改造效果 模糊层次分析法 高效压裂 影响因素 低孔低渗 预测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