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 rectal cancer:Sphincter preserving techniques-selection of patients,techniques and outcomes 被引量:13
1
作者 Nikoletta Dimitriou Othon Michail +1 位作者 Dimitrios Moris John Griniatso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7期55-70,共16页
Low rectal cancer is traditionally treated by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new techniq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very low rectal cancer patients aiming to preserve the gastrointestinal continuity... Low rectal cancer is traditionally treated by abdominoperineal resection. In recent years, several new techniques for the treatment of very low rectal cancer patients aiming to preserve the gastrointestinal continuity and to improve both the oncological as well as the functional outcomes, have been emerged. Literature suggest that when the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 is applied in T1-3 tumors located within 30-35 mm from the anal verge, is technically feasible, safe, with equal oncological outcome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surgery and acceptable quality of life. The Anterior Perineal Plan E for Ultra-low Anterior Resection technique, is not disrupting the sphincters, but carries a high complication rate, while the reports on the oncological and functional outcomes are limited. Transanal Endoscopic Micro Surgery(TEM) and Trans Anal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AMIS) should represent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T1 rectal tumors, with specific criteria according to the NCCN guidelines and favorable pathologic features. Alternatively to the standard conventional surgery, 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 followed by TEM or TAMIS seems promising for tumors of a local stage T1sm2-3 or T2. 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should be performed only when a board approved protocol is available by colorectal surgeons with extensive experience in minimally invasive and transanal endoscopic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 rectal cancer SPHINCTER preservingsurgery Intersphincteric RESECTION ANTERIOR PerinealPlanE for Ultra-low ANTERIOR RESECTION of the rectum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RANSANAL Minimally InvasiveSurgery TRANSANAL 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Quality oflife Oncological OUTCOME Functional OUTCOME
下载PDF
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超 张继业 雷彬花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6期990-992,共3页
目的分析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采用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和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均显著优于对... 目的分析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对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采用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和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血清相关的胃肠动力指标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P<0.05);术后两组肛门功能及预后情况比较均无差异(P>0.05)。结论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更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下直肠低位前切除术 直肠经肛门拖出切除术 低位直肠癌 肛门功能 预后
下载PDF
DWI对低位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评估价值及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3
作者 敖炜群 茅国群 +3 位作者 包向东 杨光钊 张宏霞 魏福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8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所得ADC值对低位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评估价值及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两周内完成MRI检查,并获得ADC值。分析ADC值与手术病理T分期...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所得ADC值对低位直肠癌术前T分期的评估价值及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低位直肠癌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两周内完成MRI检查,并获得ADC值。分析ADC值与手术病理T分期的相关性。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标本的Ki-67表达,分析ADC值与Ki-67增殖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直肠癌病灶ADC值范围为(0.6-1.2)×10^-3mm^2/s,肿瘤组织Ki-67增殖指数平均为(55.3±20.2)%;肿瘤ADC值与病理T分期呈负相关(r=-0.68,P<0.01);ADC值与Ki-67增殖指数也呈负相关(r=-0.63,P<0.01)。结论 ADC值与低位直肠癌术前T分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对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判定有较高的价值,可以作为直肠癌侵袭性的潜在影像生物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T分期 弥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术式的选择及其疗效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熊治国 张克亮 夏和顺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25-426,共2页
目的比较保肛与非保肛的几种低位直肠癌手术术后局部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的差异,探讨术式的选择。方法收集我院19942000收治254例低位直肠癌病例资料,按局部切除术、TME+Dixon术、TME+Miles术分成三组,对其术后局部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进行... 目的比较保肛与非保肛的几种低位直肠癌手术术后局部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的差异,探讨术式的选择。方法收集我院19942000收治254例低位直肠癌病例资料,按局部切除术、TME+Dixon术、TME+Miles术分成三组,对其术后局部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局部切除组32例,行TME+Dixon术192例,TME+Miles术30例,总手术保肛率88.2%(224/254)。其中局部切除术组2年内局部复发5例,复发率15.6%,5年生成率100%;TME+Dixon术组2年内局部复发32例,复发率16.7%,5年生成率75.5%(145/192);TME+Miles术组2年内局部复发6例,复发率20%,5年生存率46.7%(14/30)。三组病例的2年局部复发率接近,统计学数据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病例下缘距肛缘37cm的低位直肠癌可根据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及Dukes分期等把握术式选择的适应症,保肛术式为首选,Miles术应视为最后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术式 疗效
下载PDF
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治疗大型超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18例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思德 张亚历 +7 位作者 周丹 万田谟 陈村龙 潘德寿 张振书 智发朝 周殿元 姜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1545-1548,共4页
目的研究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retroflex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REMR)对大型超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适应症、并发症和操作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方法选择直径大于3.0cm,肿瘤下缘距肛缘齿状线小于2cm,有内镜治... 目的研究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retroflex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REMR)对大型超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适应症、并发症和操作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方法选择直径大于3.0cm,肿瘤下缘距肛缘齿状线小于2cm,有内镜治疗适应证的18例超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应用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REMR)进行肿瘤切除,术后3~24个月行内镜随访确认有无残留,以评价切除效果,记录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证及处理情况,并分析切除标本的病理组织学结果。结果接受REMR治疗的18例,平均手术时间为46.4min,其中16例经首次或再次REMR治疗病变完整清除,肛门功能完好,保肛治愈率为88.9%,术后病理报告浸润癌(SM癌)再追加外科根治手术者1例(5.6%);因病变残留转外科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手术者1例(5.6%)。并发症:本组18例术中平均出血20ml,最大出血160ml,均无需输血治疗,无穿孔发生,无术后并发症。结论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内镜治疗手段,对大多数接近齿状线的超低位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能达到完全切除效果,并可完美保全肛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反转黏膜切除术 低位直肠 侧向发育型肿瘤
下载PDF
减少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吻合口瘘的手术策略 被引量:6
6
作者 廖忠 马小平 +1 位作者 廖国庆 张光全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6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有效减少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吻合口瘘的手段。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年至2005年58例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瘘4例,发生率6.9%,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缩短手术时间、良好的血供、双吻合器... 目的探讨术中有效减少低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吻合口瘘的手段。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年至2005年58例低位直肠癌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吻合口瘘4例,发生率6.9%,无再次手术病例。结论缩短手术时间、良好的血供、双吻合器、加强缝合、有效盆腔引流是减少吻合口瘘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吻合口瘘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直肠栓剂的研制及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翟光喜 臧恒昌 钟远军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19-120,共2页
目的研制低分子肝素直肠栓剂。方法用热融法制备低分子肝素栓剂 ,以体外溶出试验考察其药物释放规律 ,以家兔血液凝固时间的变化证明药物的体内吸收。结果该栓剂体外药物释放符合Fick′s扩散方程 ,低分子肝素能从直肠部位吸收进入体内... 目的研制低分子肝素直肠栓剂。方法用热融法制备低分子肝素栓剂 ,以体外溶出试验考察其药物释放规律 ,以家兔血液凝固时间的变化证明药物的体内吸收。结果该栓剂体外药物释放符合Fick′s扩散方程 ,低分子肝素能从直肠部位吸收进入体内。结论直肠给药是低分子肝素的又一给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直肠 栓剂 药理 研制
下载PDF
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9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明 于泉波 +3 位作者 赵辉 吴爱宁 朱晓波 何楠楠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8-890,共3页
目的:总结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1/2011-10行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1例,随访4mo-3年,局部复发2... 目的:总结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1/2011-10行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的3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1例,随访4mo-3年,局部复发2例,术后排便频率2-7次/d,平均为3次/d,远期效果仍在跟踪随访.结论:经会阴平面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是低位直肠癌行保肛手术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超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保肛手术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147例外科治疗 被引量:2
9
作者 连正杰 杜伟生 +1 位作者 张文莉 李力军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0年第3期41-42,共2页
目的 为使低位直肠癌手术切除范围更合理 ,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 ,减少因人工肛门所造成的痛苦。方法 对 14 7例低位直肠癌外科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各种方式的保肛手术 79例 ,行Mile′s手术 68例。Duke′s分期 :A期 17例 ,B期 72例 ,... 目的 为使低位直肠癌手术切除范围更合理 ,降低术后局部复发率 ,减少因人工肛门所造成的痛苦。方法 对 14 7例低位直肠癌外科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行各种方式的保肛手术 79例 ,行Mile′s手术 68例。Duke′s分期 :A期 17例 ,B期 72例 ,C期 5 8例。结果 本组无瘤生存 3年以上 93例占 72 .1% ;五年以上 71例占 63 .4%。术后局部复发 42例占 2 8.9%。其中盆腔内复发 2 7例占 64 .3 % ( 2 7/42 ) ,坐骨直肠窝内复发 5例占 11.9% ( 5 /42 ) ,吻合口复发 4例占 9.5 % ( 4 /42 )。局部复发与肿瘤病理类型及Duke′s分期有关 ,而与手术方式无关。结论 对低位直肠癌肿瘤分化程度高 ,Duke′s分期为B期、C期患者应适当扩大手术切除范围。对于肿瘤下缘距齿状线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外科治疗
下载PDF
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与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智永 尚卿 杜太平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76-378,共3页
目的比较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与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腹... 目的比较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与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3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6例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观察组患者47例给予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对2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5、0.359,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t=4.309,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4.349、3.235、5.991,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38%(3/47)、21.74%(10/46),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6.323,P<0.05)。结论与腹腔镜下直肠前切除术比较,经肛拖出式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癌 直肠前切除术 腹腔镜手术
下载PDF
回肠预防性造瘘在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文斌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3期55-56,共2页
目的探讨回肠预防性造瘘在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3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预防性应用末端回肠造瘘患者,并与另一组36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与未造瘘... 目的探讨回肠预防性造瘘在低位直肠癌手术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30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预防性应用末端回肠造瘘患者,并与另一组36例患者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情况。结果与未造瘘组相比,造瘘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短,(1.2±0.8)h vs.(5.2±0.6)h,进食时间早,(1.8±0.4)h vs.(5.6±0.4)h,盆腔引流管拨除时间早,(6.3±1.3)h vs.(8.2±3.9)h,吻合漏发生率低,0%vs.13.89%,术后住院时间短,(8.1±1.4)d vs.(15.1±1.2)d。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施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可以降低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及缩短术后排气及进食时间、盆腔引流管拨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 预防性末端回肠造瘘 吻合口漏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永庆 赵臣 曹巍子 《医学信息(手术学分册)》 2008年第6期541-544,共4页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复习了近年来有关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的文献,综合叙述成文。结果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近二十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生命和生活质量"双重"标准;全直肠系切除术已成为低位... 目的总结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复习了近年来有关低位直肠癌外科治疗的文献,综合叙述成文。结果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近二十年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追求生命和生活质量"双重"标准;全直肠系切除术已成为低位直肠癌根治性切除的操作新标准;双吻合器技术正在广泛应用,微创外科的发展,腹腔镜技术日渐成熟并显现出优点。结论目前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可达到提高保肛率的要求,全直肠系切除术把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推到了一个新阶段,吻合器和腹腔镜手术也是低位直肠癌治疗的理想方法,具有很多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外科治疗 全直肠系切除术 吻合器 腹腔镜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低位前切除的合理性及技巧 被引量:4
13
作者 卢崇亮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1997年第1期1-4,共4页
1992年7月至1996年8月对13例低位直肠癌施行低位Dixon术,其中属超低位吻合者8例,除2例使用EEA吻合器外,其余6例均经手法缝合获得成功。全组封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以上者8例,其中3例已超过3年,未发现复发或转移,排便功能基本... 1992年7月至1996年8月对13例低位直肠癌施行低位Dixon术,其中属超低位吻合者8例,除2例使用EEA吻合器外,其余6例均经手法缝合获得成功。全组封无手术死亡和术后并发症,随访1年以上者8例,其中3例已超过3年,未发现复发或转移,排便功能基本良好。结果表明,低位直肠癌施行低位、超低位Dixon术是合理的、可行的。选择合适病例、注重手术技巧以及辅以必要综合治疗,是低位、超低位直肠前切除端端吻合术(Dixon术)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切除 DIXON术 端端吻合术 排便功能 手术死亡 手术技巧 吻合器 随访 缝合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直肠肛管向量测压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丛进春 戴显伟 +2 位作者 张宏 陈春生 刘恩卿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634-638,共5页
目的应用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技术评估低位直肠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方法对16例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并选择同期30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及30例肛门功能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 目的应用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技术评估低位直肠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方法对16例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肛管向量测压,并选择同期30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及30例肛门功能正常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研究。结果根据临床症状将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患者分为污便组和排便功能良好组,其肛管最大压力、向量容积及对称指数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及低位前切除术对照组(P<0.001);污便组的最大收缩压、收缩向量容积及对称指数明显低于排便功能良好组(P<0.001);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25.0%(4/16)的患者出现直肠肛门抑制反射,明显低于行低位前切除术患者的93.3%(28/30),P<0.001。结论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患者肛管最大压力及向量容积下降,肛门功能不如行低位前切除术者。直肠肛管向量测压技术是评估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较客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 经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 直肠肛管向量测压
下载PDF
高气压并低水温环境下大白兔直肠温度、脑电图和心电图的变化
15
作者 毕钢 姚健 +5 位作者 李斌 杨涛 王世峰 虞春 蔺世龙 刘景昌 《海军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研究高气压并低水温环境下大白兔直肠温度、脑电图和心电图的变化。方法:在常压低水温、高气压常温和高气压低水温模拟潜水条件下对大白兔直肠温度、脑电图和心电图进行实时监测。结果:常压低水温时直肠温度降低,心率加快,心电图中... 目的:研究高气压并低水温环境下大白兔直肠温度、脑电图和心电图的变化。方法:在常压低水温、高气压常温和高气压低水温模拟潜水条件下对大白兔直肠温度、脑电图和心电图进行实时监测。结果:常压低水温时直肠温度降低,心率加快,心电图中T波倒置,脑电图无明显变化;高气压常温条件下直肠温度无明显变化,心率减慢,脑电图慢波增多;高气压低水温环境下直肠温度降低,心率减慢,心电图中S-T段抬高,脑电图慢波增多。结论:高气压低水温对脑功能和心功能抑制较其他两种情况严重,机体耐受性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气压 低水温 直肠温度 脑电图 心电图
下载PDF
11例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16
作者 吴淼 李娜 +1 位作者 赵琳 刘洋 《现代临床护理》 2010年第12期9-10,共2页
目的总结11例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切除术(anterior perineal plane for ultra-low anterior resection of the rectum,APPEAR)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11例APPEAR的手术配合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 目的总结11例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切除术(anterior perineal plane for ultra-low anterior resection of the rectum,APPEAR)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11例APPEAR的手术配合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3 h、平均(2.22±0.50)h;住院时间10-49 d,平均(21.25±10.20)d;其中术后并发会阴伤口感染3例(27.30%),经换药后痊愈。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和严格的无菌操作是APPEAR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前会阴超低位直肠切除术 手术配合 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下垂直切割闭合直肠远端在直肠低位双吻合中的作用和意义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少骥 吴云云 +3 位作者 韩善亮 莫秦良 马远明 赵宏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30-835,共6页
背景与目的: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行直肠低位双吻合,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及"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等并发症,如何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仍处于探索之中。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探讨腹腔镜下垂直切割闭合直肠远端在... 背景与目的: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行直肠低位双吻合,术后易发生吻合口瘘及"直肠低位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等并发症,如何降低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仍处于探索之中。本研究的目的是观察、探讨腹腔镜下垂直切割闭合直肠远端在改进直肠低位双吻合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将2010年2月—2014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完成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12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以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下缘离齿状线距离及肿瘤分期等为指标,逐一配对。其中A组(观察组)55例,在进行"第一吻合"时,将常规的直肠远端切割闭合,由水平方向改为垂直方向;行"第二吻合"时,行肠-肠"端-角"吻合,去除直肠远侧闭合线上端角部("狗耳");血管夹夹闭去除下端"狗耳";加强缝合"端-角"吻合后形成的一处钉合线"T"形交汇处("危险三角")。B组(对照组)65例,按直肠低位双吻合常规操作完成手术,两只"狗耳"及两处"危险三角"不作任何处理。将两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在垂直切割闭合直肠远端后,"狗耳"及"危险三角"均位于同一垂直线上,便于观察和处理。"端-角"吻合后远近端肠管轴线形成一定交角,远端直肠腔形成类似"壶腹"样膨隆;无"狗耳"存在,一处"危险三角"得以缝合加强。B组完成"端-端"吻合后远近端肠管在同一轴线上,留有两只"狗耳"及两处"危险三角"。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吻合口出血、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耗时、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数、排便次数、里急后重、术后再次手术造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低位双吻合时垂直切割闭合远侧直肠,使双吻合后肠管的走行和形态更接近直肠的生理弯曲和形态;同时方便了术中去除"狗耳"和"危险三角"的加强缝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位直肠癌 直肠低位双吻合 垂直切割闭合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中下段腺瘤性息肉恶变
18
作者 王正光 曾庆良 +1 位作者 郑兴斌 龚芸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 探讨腺瘤性恶变的特点 ,局部切除术手术指征 ,Kraske后入路局部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 1999年 18例距肛门 5~ 9cm直肠腺瘤性息肉恶变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 14例 ,2例于术后 8~ 1... 目的 探讨腺瘤性恶变的特点 ,局部切除术手术指征 ,Kraske后入路局部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5~ 1999年 18例距肛门 5~ 9cm直肠腺瘤性息肉恶变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经肛门局部切除术 14例 ,2例于术后 8~ 12mo局部复发。经Krashe后入路局部切除术 4例 ,近期随访无局部复发。结论 腺瘤性息肉恶变局部切除术指征为恶变局限于粘膜内的粘膜癌。Kraske后入路局部切除术治疗直肠中下段腺瘤性息肉恶变具有损伤小 ,显露良好 ,操作简便 ,病灶清除彻底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瘤性息肉恶变 局部切除术 直肠肿瘤
下载PDF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低位直肠早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灿 邢洁 +2 位作者 张希 孙秀静 张澍田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低位直肠早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ESD治疗且病理诊断为结直肠早癌的4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低位直肠早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内镜中心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ESD治疗且病理诊断为结直肠早癌的4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63.90±9.99)岁,其中男性269例(59.9%),病变大小的中位数为20(14,27)mm。根据病变的不同位置分为低位直肠组(n=48)和对照组(n=401),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时间、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低位直肠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性别构成比及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直肠组病变大小的中位数为20.5(15,34.5)mm,对照组病变大小的中位数为19(13,27)m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直肠组患者中位手术时间为60(33.25,88.75)min,对照组患者中位手术时间为40(25,60.5)min,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直肠组黏膜下层及以上浸润深度的比例为22.9%,高于对照组的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SD治疗低位直肠早癌较其他部位病变的手术时间更长,肿瘤黏膜下深浸润的可能性更高。在术前充分评估适应证的前提下,ESD是低位直肠早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消化道肿瘤 低位直肠
下载PDF
经肛门外翻直肠切除的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前切除术临床应用分析
20
作者 贾勇 杨得振 +1 位作者 董明 田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6期10-11,共2页
目的 分析经肛门外翻直肠切除的腹腔镜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LAR)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标本经肛门外翻切除后重建技术行腹腔镜下LAR 1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5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2±0.8)h,术中出血量(65±25)m L... 目的 分析经肛门外翻直肠切除的腹腔镜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LAR)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标本经肛门外翻切除后重建技术行腹腔镜下LAR 1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15例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2±0.8)h,术中出血量(65±25)m L。术后平均排气时间(38±6)h,根据引流情况3~5 d拔除引流管,平均住院时间(9±2)d;肠系膜淋巴结平均检出(16±2)枚,肿瘤平均直径(2.8±0.6)cm,全组无死亡病例,无术后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肠梗阻等并发症,肺部感染2例,戳卡孔感染2例,经非手术治疗7 d后愈合。结论 经肛门外翻直肠切除的腹腔镜下LAR对于直肠良性肿瘤及直肠癌T1-T3b期、肿瘤环周直径〈3 cm或累及肠腔〈1/2周、BMI为23~24的患者,可选择性地实施该术式。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还需大样本临床病例进行多中心前瞻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经肛门外翻 腹腔镜 低位直肠前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