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w resistivity oil(gas)-bearing reservoir conductive model——Dual water clay matrix conductive model in the north area of Tarim Basin, Xinjiang,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潘和平 王家映 +3 位作者 樊政军 马勇 柳建华 李明强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1年第4期346-355,共10页
Shaly sands reservoir is one of the most distributive types of the oil(gas)-bearing reservoirs discovered in China, and low resistivity oil(gas)-bearing reservoirs are mostly shaly sands reservoirs. Therefore, shaly s... Shaly sands reservoir is one of the most distributive types of the oil(gas)-bearing reservoirs discovered in China, and low resistivity oil(gas)-bearing reservoirs are mostly shaly sands reservoirs. Therefore, shaly sands reservoir conductive model is the key to evaluate low resistivity oil(gas)-bearing reservoirs using logging information. Some defects were found when we studied the clay distribution type conductive model, dual-water conductive model, conductive rock matrix model, etc. Some models could not distinguish the conductive path and nature of microporosity water and clay water and some models did not consider the clay distribution type and the mount of clay volume. So, we utilize the merits,overcome the defects of the above models, and put forward a new shaly sands conductive model-dual water clay matrix conductive model (DWCMCM) in which dual water is the free water and the microporosity water in shaly sands and the clay matrix(wet clay) is the clay grain containing water. DWCMCM is presented here, the advantages of which can tell the nature and conductive path from different water (microporosity water and freewater),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clay distribution type and the mount of clay volume in shaly sands. So, the results of logging interpretation in the oil(gas)-bearing reservoirs in the north of Tarim Basin area, China with DWCMCM are better than those interpreted by the above mode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ging evaluation the north area of Tarim Basin low resistivity oil(gas)-bearing reservoir DUAL WATER MATRIX CLAY conductive model.
原文传递
淡水泥浆侵入引起的低阻油气层实例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龙 鲍志东 +2 位作者 张文瑞 骆垠山 邓南涛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8,共5页
针对淡水泥浆侵入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分析了造成油气层高侵的成因。认为在淡水泥浆打井时,泥浆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由于泥浆大量侵入地层,造成冲洗带混合液淡化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大于含油饱和度降低对地层电阻率的... 针对淡水泥浆侵入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分析了造成油气层高侵的成因。认为在淡水泥浆打井时,泥浆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差异较大的情况下,由于泥浆大量侵入地层,造成冲洗带混合液淡化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大于含油饱和度降低对地层电阻率的影响,越靠近井壁现象越明显,从而在油气层段表现出高侵特征。指出用淡水泥浆打井,在井况差、泥浆比重大的情况下,由于泥浆大量侵入地层,而在油气层段形成高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泥浆 低阻油气层 泥浆侵入 油气层段高侵 测井响应
下载PDF
分析测井相预测歧50断块沙三段低电阻率油层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浩 刘双莲 +1 位作者 郑宽兵 刘智荣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7-59,共3页
歧50断块是大港油田南大港构造带的富含油断块,主要含油层系沙三段发育岩性油藏且存在低电阻率油层,可划分为5套砂体单元,测井曲线对其沉积特征有清晰反映。高束缚水成因的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双组孔隙系统,其形成与沉积微相... 歧50断块是大港油田南大港构造带的富含油断块,主要含油层系沙三段发育岩性油藏且存在低电阻率油层,可划分为5套砂体单元,测井曲线对其沉积特征有清晰反映。高束缚水成因的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双组孔隙系统,其形成与沉积微相关系密切,砂体的坝体边部水动力变弱且不稳定,形成薄互层的岩性结构,导致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化,具备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的地质条件;而砂坝主体的岩性结构与孔隙结构相对简单,油层电阻率较高。根据测井相准确认识砂体沉积微相的平面分布规律,有助于预测低电阻率油层分布。歧50-10井的3个小层因泥质含量高而电阻率较低被解释为干层,用此方法进行分析,认为它们具有低电阻率油层的特征,试油获得较高产量。通过测井相分析预测低电阻率油层分布,对老油田的进一步挖潜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性油藏 低电阻率油层 沉积相 测井分析
下载PDF
陇东地区长_8~1低阻油层与高阻水层识别标准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吴应忠 段毅 +2 位作者 赵阳 曹喜喜 苏维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2,共5页
运用测井、录井、试油试采、分析测试等资料,对陇东地区长_8~1储层低阻油层与高阻水层的识别与差异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邻近常规水层,低阻油层电阻增大率小于3,高阻水层电阻增大率大于3。同时,分析了低阻油层与高阻水层... 运用测井、录井、试油试采、分析测试等资料,对陇东地区长_8~1储层低阻油层与高阻水层的识别与差异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邻近常规水层,低阻油层电阻增大率小于3,高阻水层电阻增大率大于3。同时,分析了低阻油层与高阻水层岩性和物性方面的差异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水层综合识别标准,明确了油水层识别方法。该研究为陇东地区长_8~1储层勘探及增储上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标准 低阻油层 高阻水层 长8^1 陇东地区
下载PDF
低电阻率油层研究的3个尺度及其意义 被引量:26
5
作者 李浩 刘双莲 +1 位作者 吴伯福 刘伟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3-125,共3页
在拉张的地质背景下,高束缚水成因的低电阻率油层形成于弱水动力变化带,水动力的强弱变化形成特殊的储集层岩性叠置结构(即不同的岩性按一定比例关系形成薄互层),形成由微孔隙与大孔隙构成双组孔隙系统的油层微观组构,油层高含束缚水因... 在拉张的地质背景下,高束缚水成因的低电阻率油层形成于弱水动力变化带,水动力的强弱变化形成特殊的储集层岩性叠置结构(即不同的岩性按一定比例关系形成薄互层),形成由微孔隙与大孔隙构成双组孔隙系统的油层微观组构,油层高含束缚水因而电阻率低,但其中较大孔隙储集可动油气,具备产能。以沉积相研究为指导,从沉积相、储集层岩性结构及储集层微观组构这3个尺度进行研究,有助于在弱水动力变化带寻找高束缚水成因的低电阻率油层。运用这一方法研究了大港油田港东开发区某断块,数口井见到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缚水 低电阻率油层 沉积相 储集层岩性结构 微观组构
下载PDF
浅论低电阻率油气层与地质背景因素的内在联系 被引量:6
6
作者 李浩 刘敬玲 +1 位作者 刘双莲 薛建军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前低电阻率油气层研究面临的问题是微观机理分析较深入,地质背景因素与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内在联系探讨不多,缺乏对生产的预测性和指导性。论述了地质背景因素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盆地的演化过程中应力机制、... 目前低电阻率油气层研究面临的问题是微观机理分析较深入,地质背景因素与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内在联系探讨不多,缺乏对生产的预测性和指导性。论述了地质背景因素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在盆地的演化过程中应力机制、沉积相展布及物源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性,都或多或少地影响或控制了低电阻率油层的最终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 油气层 成因 地质背景 关联因素
下载PDF
尼日尔Termit盆地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及综合识别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早红 程小岛 +5 位作者 姜虹 郑凤云 袁圣强 刘邦 刘计国 王玉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9-111,共13页
尼日尔Termit盆地地层水矿化度低(矿化度为200×10-6~1 500×10-6),油气水系统和流体类型非常复杂,不仅发育多套油气水系统,而且正常油气层、低阻油层均存在。实践证明,应用单一的资料和相同的方法很难评价如此复杂的流体类型,... 尼日尔Termit盆地地层水矿化度低(矿化度为200×10-6~1 500×10-6),油气水系统和流体类型非常复杂,不仅发育多套油气水系统,而且正常油气层、低阻油层均存在。实践证明,应用单一的资料和相同的方法很难评价如此复杂的流体类型,尤其是低阻油层的识别。通过已钻井证实,该盆地古近系Sokor1组和白垩系Yogou组普遍存在低阻油层,其电阻率特征主要表现为两类,一是同一沉积时期内油层电阻率与相邻水层电阻率相近,二是油层的电阻率与邻近泥岩的电阻率相近。根据薄片、扫描电镜、黏土X-衍射、压汞等资料,考虑岩石粒度、孔隙结构、黏土矿物含量及类型、油层厚度、导电矿物等,分析研究了该盆地低阻油层成因的微观机理和宏观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岩石颗粒细、黏土含量高及微孔隙发育导致束缚水含量高是目标盆地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微观机理。宏观影响因素主要是油层薄和咸水泥浆侵入。根据低阻油层成因及其测、录井资料的响应特征分析研究认为,综合利用电阻率和自然伽马、电阻率和自然电位相对值交会图,将录井油气显示定量化得到的录井油气显示级别的综合指数GEOFI与气测总烃TG交会图,RFT压力资料计算的流体密度可以有效识别该盆地低阻油层。研究还揭示了低阻油层在Termit盆地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平面上分布在Dinga地堑、Fana低凸起和Yogou斜坡的各油田中,纵向上主要集中在第三系Sokor1组的E1、E2小层河流相沉积及白垩系三角洲和湖相沉积的砂泥岩互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日尔 Termit盆地 低阻油层 成因机理 综合识别技术
下载PDF
灰色综合评判法在低阻油气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施冬 张春生 郭甲世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1998年第1期73-78,共6页
常规的测井方法不能有效地反映低含油饱和度、低电阻率的油气层.本文根据五里湾地区长6油层组出现的低阻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结合地质和测试资料,采用灰色综合评判方法来研究和识别此类油气层,具有较高的标准化、自动化和速度,且... 常规的测井方法不能有效地反映低含油饱和度、低电阻率的油气层.本文根据五里湾地区长6油层组出现的低阻油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结合地质和测试资料,采用灰色综合评判方法来研究和识别此类油气层,具有较高的标准化、自动化和速度,且适用于非线性、非指数或非对数分布,计算工作量小.依此方法编制了相应的处理软件,处理了一些原来被解释为水层而实际上是低阻含油的井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灰色综合评判 低阻油气层 地层评价 油气田
下载PDF
沉积界面变化对大港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双莲 邓军 +1 位作者 李浩 宫志强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67-468,共2页
大港油田是我国东部渤海湾油气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低电阻率油层分布与沉积界面转换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预测低电阻率油层分布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渤海湾盆地的油气挖潜有指导意义。尝试以沉积相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为线索,探讨2... 大港油田是我国东部渤海湾油气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低电阻率油层分布与沉积界面转换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预测低电阻率油层分布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渤海湾盆地的油气挖潜有指导意义。尝试以沉积相在空间上的变化规律为线索,探讨2个重要沉积界面变化对低电阻率油层形成的影响,其中上第三系辫状河向曲流河转换界面之上分布以束缚水和泥质附加导电成因的低电阻率油层;下第三系冲积相向浅湖相转换界面之上分布以束缚水成因为主的低电阻率油层。沉积水动力的强弱变化、油气运移的充分性以及构造的继承性,是预测低电阻率油层分布与富集的3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引用实例给予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沉积相 第三系 油层分布 分布规律 界面转换 大港油田
下载PDF
曲堤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形成机理及S-B电导率模型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耿生臣 耿斌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77-379,共3页
对曲堤油田沙河街组低电阻率油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 ,认为主要成因是粘土的附加导电性和粘土吸附水和自由水之间的离子交换的影响 ;利用 S- B电导率模型对该油田低电阻率油层含水饱和度进行了解释处理 。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形成机理 S-B电导率模型 含水饱和度 含油饱和度 曲堤油田
下载PDF
印尼G区块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机理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双莲 李浩 《测井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2-46,共5页
印尼G区块地处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3个巨型岩石圈板块交汇处,历经复杂构造-沉积演化。运用测井地质研究手段,根据构造-沉积演化的研究成果,以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性认识作为预测依据,成功预测并发现印尼G区块发育3类... 印尼G区块地处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3个巨型岩石圈板块交汇处,历经复杂构造-沉积演化。运用测井地质研究手段,根据构造-沉积演化的研究成果,以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性认识作为预测依据,成功预测并发现印尼G区块发育3类低电阻率油气层,即构造成因、沉积成因及复合成因的低电阻率油气层。并从构造、沉积等角度,结合测井信息的响应特征,对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阐述。岩心铸体薄片分析资料、试油与生产等表明,该预测成果真实可靠。统计表明,低电阻率油气层占整个研究区油气层的23.1%,数量丰富,具有较大的挖潜空间,为研究区下步的产能接替提供了依据,扩大了研究区的储量规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低电阻率 油气层 成因 预测 印尼G区块
下载PDF
水淹层混沌频谱特征识别方法探索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任一 杨凯雷 刘向汉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4年第6期518-521,共4页
储层孔隙度和电阻率曲线间微差形态波形的复杂程度隐含着储层含油气性的信息 ,可以用混沌动力学系统加以刻划。油层相空间庞加莱截面明显具有自相似结构 ,呈现混沌特性 ;而水淹层和水层的相空间庞加莱截面显示其混沌性呈显著减弱之势 ,... 储层孔隙度和电阻率曲线间微差形态波形的复杂程度隐含着储层含油气性的信息 ,可以用混沌动力学系统加以刻划。油层相空间庞加莱截面明显具有自相似结构 ,呈现混沌特性 ;而水淹层和水层的相空间庞加莱截面显示其混沌性呈显著减弱之势 ,系统趋于简单有序。频谱特征在低频段 ,主要反映岩性和流体耦合综合响应部分 ,频谱随水淹程度逐渐减弱 ,某些频率成份被吸收削弱 ,由光滑状逐渐演变成锯齿起伏状。在高频段部分主要反映流体部分 ,频谱随水淹程度逐渐减弱 ,功率谱整体能量成逐渐均匀增高趋势。信号的混沌动力学特性仅取决其复杂程度而与其绝对值的大小无关 ,基于测井信息的混沌频谱特征识别水淹层的方法 ,对利用传统测井解释理论判别比较困难的低电阻率油层和高电阻率水淹层 (水层 )有较强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淹层 混沌动力学 频谱 特征识别 低电阻率油层L……^—………
下载PDF
应用地化录井技术判别低电阻率油层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剑锋 张文正 +2 位作者 卢燕 李明瑞 孙林 《录井工程》 2007年第2期32-34,49,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纽储集层为低渗透、特低渗透储集层。该盆地姬塬地区长2段、长4+5段地层由于受储集岩中黏土矿物赋存状态、层间水、束缚水含量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因素的影响,局部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给常规录井、测井带来一定的...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纽储集层为低渗透、特低渗透储集层。该盆地姬塬地区长2段、长4+5段地层由于受储集岩中黏土矿物赋存状态、层间水、束缚水含量和地层水矿化度等因素的影响,局部形成低电阻率油层,给常规录井、测井带来一定的困难。储集岩热解技术作为成熟的地化录井技术,在储集层含油性判别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热解烃总量主要反映储集岩油气充注程度,是有效的储集岩含油性判别指标。应用地化录井技术,通过对实际资料进行分析,认为研究区长2段、长4+5段油层段储集岩热解烃总量大于10.0mg/g,油水同层段储集岩热解烃总量为5.0~10.0mg/g,含油水层段储集岩热解烃总量为2.5~5.0mg/g,水层段储集岩热解烃总量小于2.5mg/g。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该指标对低电阻率油藏的判别效果相对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岩 低电阻率油藏 地化录井 热解烃总量 含油性 判别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的低阻油层灰色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施冬 张春生 施斌全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11-2517,共7页
在进行低阻油层识别的过程中,影响判别的测井参数众多,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从而影响判别的精度和速度.而常规的识别方法又不能有效地识别低阻油层,为此,本文提出了将粗糙集(RS)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信息优化,并应用于低... 在进行低阻油层识别的过程中,影响判别的测井参数众多,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从而影响判别的精度和速度.而常规的识别方法又不能有效地识别低阻油层,为此,本文提出了将粗糙集(RS)理论与灰色系统理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信息优化,并应用于低阻油层的识别.在剖析粗糙集理论和灰色关联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的低阻油层灰色识别过程.首先选取反映该类油层特征的识别参数,然后采用粗集理论的属性重要性方法,对这些判别参数进行约简,剔除冗余信息,再将约简后的参数作为低阻油层的最终评价标准,输入灰色系统,最后利用灰色关联法对低阻油层进行识别.通过对某油田18口有测试资料的井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粗集理论的属性重要性方法可以有效地约简判别参数,将约简后的参数作为灰色系统的初始值对研究区低阻油层进行识别,通过降维大大提高了判别的运算速度,处理了原来被解释为水层和油水层而实际上是低阻油层的井段,与测试结果相比,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 属性约简 属性重要性 灰色关联 低阻油层
下载PDF
姬塬-白豹地区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分析及解释方法 被引量:20
15
作者 麻平社 张旭波 韩艳华 《测井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4-87,共4页
以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机理及精细解释为目的,利用该区岩性薄片分析资料、地层水分析资料及测井解释成果图,对该区延安组和延长组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进行了较详细的剖析,认为地层水矿化度高、储层物性的变... 以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姬塬-白豹地区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机理及精细解释为目的,利用该区岩性薄片分析资料、地层水分析资料及测井解释成果图,对该区延安组和延长组低电阻率油层的成因进行了较详细的剖析,认为地层水矿化度高、储层物性的变化、储层孔隙结构的变化、储层岩石颗粒的变细是延安组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成因。储层物性的变化、储层孔隙结构的变化、储层岩石颗粒的变细、储层泥质含量的相对增高是延长组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成因,进而总结出该区低电阻率油层3种解释方法,即交会法、可动水分析法和核磁共振测井差谱法。实践表明,这3种解释方法对该区低电阻率油层解释是完全适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低电阻率 油层 成因分析 矿化度 孔隙结构 可动水 差谱法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东濮凹陷低电阻率油层显示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建民 惠卓雄 +1 位作者 吴作义 吴联合 《录井工程》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国内大部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寻找低电阻率油气层在内的隐蔽性油气藏是增储上产的一种有效途径。以东濮凹陷低电阻率油层为例,针对低电阻率油层的显示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从黏土矿物含量、孔喉半径和微孔隙发育、岩石润湿... 国内大部分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寻找低电阻率油气层在内的隐蔽性油气藏是增储上产的一种有效途径。以东濮凹陷低电阻率油层为例,针对低电阻率油层的显示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从黏土矿物含量、孔喉半径和微孔隙发育、岩石润湿性等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指出岩石骨架颗粒粒径小、泥质含量偏重、地层水矿化度高、油藏高度低是形成东濮凹陷低电阻率油层的主要原因,高矿化度钻井液侵入和含导电矿物的影响也是值得重视的因素。该研究对现场录井解释评价低电阻率油层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低电阻率 油层 显示特征 成因 黏土矿物 岩石湿润性 油藏高度
下载PDF
盐水钻井液侵入条件下低幅度-低电阻油层的测井识别与评价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长喜 许坤 史卜庆 《中国海上油气》 CAS 2008年第6期373-378,共6页
F区块白垩系AG组F4构造油气藏圈闭幅度低,多为低电阻油层。研究了盐水钻井液侵入条件下低电阻油层的成因,提出了低幅度-低电阻油层测井识别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应用本文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研究区含油饱和度的计算精度和低电阻油气层识... F区块白垩系AG组F4构造油气藏圈闭幅度低,多为低电阻油层。研究了盐水钻井液侵入条件下低电阻油层的成因,提出了低幅度-低电阻油层测井识别方法与定量评价方法。应用本文方法,有效地提高了研究区含油饱和度的计算精度和低电阻油气层识别与定量评价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水钻井液侵入 低幅度油气藏 低电阻油层 测井识别 定量评价
下载PDF
中扬子区壳内低阻层的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雁 《地质科技情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4-58,共5页
中扬子区广泛发育多套壳内低阻层,它们具有特殊的地质特征,在油气成藏方面显示重要作用。根据国内外油气勘探实例和经验,认为中扬子区壳内低阻层与构造关系密切,探讨了壳内低阻层的解释方法。
关键词 低阻层 油气勘探 扬子板块 构造解释
下载PDF
港中浅层低电阻率油层成因及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东立 马建英 +3 位作者 于长华 侯国文 刘娟霞 唐慕石 《录井工程》 2010年第4期55-59,共5页
针对港中浅层存在的低电阻率油层现象开展研究,分析了构造、岩性、地层水性质及钻井液性能等影响地层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探讨了评价低电阻率油层的技术对策。通过综合利用测井、测试及地质资料开展精细地层对比,分析各套油水系统的分布规... 针对港中浅层存在的低电阻率油层现象开展研究,分析了构造、岩性、地层水性质及钻井液性能等影响地层电阻率的主要因素,探讨了评价低电阻率油层的技术对策。通过综合利用测井、测试及地质资料开展精细地层对比,分析各套油水系统的分布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油水层综合评价,突破传统油层评价观念束缚,充分挖掘各类油气信息,重新制定了该区的油气层解释图板,现场实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为该区类似油气层的重新评价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电阻率油层 油层综合评价 多井对比 地层水矿化度 识别 评价
下载PDF
低阻油层成因机理评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白薷 李渭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19期18-19,共2页
低阻油层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由于其在石油勘探寻找新油藏或油田开发中后期寻找剩余油潜力层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各油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从低阻油层的沉积分布特征着手,总结了低阻油层地质与测井方面的成因机理,具有... 低阻油层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由于其在石油勘探寻找新油藏或油田开发中后期寻找剩余油潜力层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各油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文章从低阻油层的沉积分布特征着手,总结了低阻油层地质与测井方面的成因机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沉积分布特征 成因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