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asibility Demonstrations of Liquid Turbine Power Generator Driven by Low Temperature Heats 被引量:2
1
作者 Seiichi Deguchi Norifumi Isu +1 位作者 Hidenori Kato Saeko Miwa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16年第8期59-67,共9页
Lower temperature waste heats less than 373 K have strong potentials to supply additional energies because of their enormous quantities and ubiquity. Accordingly, reinforcement of power generations harvesting low temp... Lower temperature waste heats less than 373 K have strong potentials to supply additional energies because of their enormous quantities and ubiquity. Accordingly, reinforcement of power generations harvesting low temperature heats is one of the urgent tasks for the current generation in order to accomplish energy sustainability in the coming decades. In this study, a liquid turbine power generator driven by lower temperature heats below 373 K was proposed in the aim of expanding selectable options for harvesting low temperature waste heats less than 373 K. The proposing system was so simply that it was mainly composed of a liquid turbine, a liquid container with a biphasic medium of water and an underlying water-insoluble low-boiling-point medium in a liquid phase, a heating section for vaporization of the liquid and a cooling section for entropy discharge outside the system. Assumed power generating steps via the proposing liquid turbine power generator were as follows: step 1: the underlying low-boiling-point medium in a liquid phase was vaporized, step 2: the surfacing vapor bubbles of low-boiling-point medium accompanied the biphasic medium in their wakes, step 3: such high momentum flux by step 2 rotated the liquid turbine (i.e. power generation), step 4: the surfacing low-boiling-point medium vapor was gradually condensed into droplets, step 5: the low-boiling-point medium droplets were submerged to the underlying medium in a liquid phase. Experiments with a prototype liquid turbine power generator proved power gener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ssumed steps at a little higher than ordinary temperature. Increasing output voltage could be obtained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cooling temperature among tested ranging from 294 to 296 K in contrast to normal thermal engines. Further improvements of the direct current voltage from the proposing liquid turbine power generator can be expected by means of far more vigorous multiphase flow induced by adding solid powders and theoretical optimizations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quid Turbine power generator low temperature Heats Recovery Phase Changes Biphasic Medium Energy Harvesting technology
下载PDF
Proposal of a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 at Low Temperature Using Solar Thermal Collectors
2
作者 Patrick Lindecker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CAS 2022年第8期343-386,共44页
To this day, only two types of solar power plant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built: high temperature thermal solar one and photovoltaic one. It is here proposed a new type of solar thermal plant using glass-top flat surfa... To this day, only two types of solar power plants have been proposed and built: high temperature thermal solar one and photovoltaic one. It is here proposed a new type of solar thermal plant using glass-top flat surface solar collectors, so working at low temperature (i.e., below 100°C). This power plant is aimed at warm countries, i.e., the ones mainly located between -40° and 40° latitude, having available space along their coast. This land based plant, to install on the seashore, is technologically similar to the one used for OTEC (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This plant, apart from supplying electricity with a much better thermodynamic efficiency than OTEC plants, has the main advantage of providing desalinated water for drinking and irrigation. This plant is designed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and desalinated water) night and day and all year round, by means of hot water storage, with just a variation of the power delivered depending on the s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wer Plant Solar Thermal Solar Energy Renewable Energy low temperature Solar Collectors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Desalinated Water
下载PDF
动力电池低温热管理系统评价技术研究
3
作者 黄珂睿 鲁锐华 +2 位作者 余庆华 李致远 颜伏伍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3期479-490,共12页
电动汽车的普及对动力电池相关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电池保持在合适温度区间工作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的核心技术需求。由于锂离子电池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性能下降、寿命衰减尤为明显,低温热管理技术更是近年来动力... 电动汽车的普及对动力电池相关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电池保持在合适温度区间工作的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各大厂商的核心技术需求。由于锂离子电池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性能下降、寿命衰减尤为明显,低温热管理技术更是近年来动力电池研究的重点。从锂离子电池在低温环境中的性能劣化机理出发,对低温热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一套电动汽车低温热管理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电池 锂离子电池 低温热管理 评价技术
下载PDF
低温燃料电池在汽车工程中的供储能特性分析
4
作者 李淼 盖克荣 +2 位作者 周凤颖 黄欢 杨永强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83-2485,共3页
低温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技术,其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首先,低温燃料电池技术可以直接将燃料(如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无须经过燃烧过程,因此其能量转换效率远高于传统的内燃机。这种高效性使得低温燃料电池汽车... 低温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技术,其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首先,低温燃料电池技术可以直接将燃料(如氢气)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无须经过燃烧过程,因此其能量转换效率远高于传统的内燃机。这种高效性使得低温燃料电池汽车能够在保证动力性能的同时,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行驶里程。其次,低温燃料电池在反应过程中主要产生水和热,不产生有害的尾气和颗粒物,从而实现了零排放。此外,低温燃料电池可以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产生的氢气作为燃料,从而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综上,针对低温燃料电池在汽车工程中的供储能特性展开分析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燃料电池 汽车工程 供储能特性 能源技术 能量转换 动力性能
下载PDF
基于LoRa和振弦式传感器的低功耗钢轨温度力监测技术
5
作者 徐玉坡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33,共6页
为解决钢轨温度力监测设备体积大、现场传感器安装和线缆防护施工作业工作量大、信号线缆影响养护维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LoRa(Long Range Radio)的低功耗弦振式钢轨温度力监测技术方案,改进了数据采集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方式,设计了数据... 为解决钢轨温度力监测设备体积大、现场传感器安装和线缆防护施工作业工作量大、信号线缆影响养护维修等问题,提出了基于LoRa(Long Range Radio)的低功耗弦振式钢轨温度力监测技术方案,改进了数据采集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方式,设计了数据采集模块,实现了钢轨温度力自动监测。数据采集模块以低功耗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针对振弦模组、LoRa模组和锂亚硫酰氯电池进行了硬件设计,配合特殊的通信策略和机制,实现了系统的低功耗。试验结果表明:在精度试验中,温度力实测值与模拟值最大相差13 kN,精度达到2.2%;在-20~70℃的高低温试验中,数据采集模块工作正常,温度测量值与实际设定值最大相差0.4℃,钢轨温度力测量最大误差为7.4 kN。监测系统的环境适应性、精度和续航时间均满足铁路现场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功耗 LoRaWAN 钢轨温度力 监测技术 振弦式传感器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梦颖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23年第1期44-49,共6页
低温余热高效利用对耗能较高的工业过程实现节能降碳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4类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包括应用较广泛的热功转换技术、吸收式制冷技术和热泵技术,以及目前研究较多的吸附式余热利用技术,概述了不同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的工艺... 低温余热高效利用对耗能较高的工业过程实现节能降碳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4类低温余热利用技术,包括应用较广泛的热功转换技术、吸收式制冷技术和热泵技术,以及目前研究较多的吸附式余热利用技术,概述了不同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的工艺特点及研究进展,并从余热温度、余热量、余热性质、热用户需求和余热之比等特性,分析了选择合适低温余热利用技术的方法,提出了低温余热利用技术与换热网络的集成方法,并对低温余热高效回收利用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展望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余热利用 热功转换技术 吸收式制冷 热泵技术 集成方法
下载PDF
360 m^(2)烧结机的余热高效利用技术改造
7
作者 李靖 景涛 +1 位作者 张思平 章裕东 《节能》 2023年第1期52-55,共4页
针对新钢360 m^(2)烧结环冷机中低温烟气外排造成的余能浪费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有动力热风烧结余热高效利用技术改造。在烧结机料面上引入热风,代替传统的自然冷风参与烧结过程,从而降低固体燃耗,改善环冷机周边环境,提高烧结矿品质... 针对新钢360 m^(2)烧结环冷机中低温烟气外排造成的余能浪费及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有动力热风烧结余热高效利用技术改造。在烧结机料面上引入热风,代替传统的自然冷风参与烧结过程,从而降低固体燃耗,改善环冷机周边环境,提高烧结矿品质。结果显示:余热高效利用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烧结矿环冷过程中热废气的无组织排放,年处理热废气排放量约25 800万m^(2),改善了烧结矿冶金性能指标。烧结利用系数提高0.01~0.02 t/(m^(2)·h),固体燃耗降低2.33~2.35 kg/t,烧结矿转鼓强度提高0.50%~0.54%,筛分指数降低0.12%~0.14%,FeO含量降低0.32%~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动力热风烧结技术 环冷机 低温热废气
下载PDF
军用电源车低温试验技术研究
8
作者 张岭 陈立华 《移动电源与车辆》 2023年第1期57-59,5,共4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某军用电源车低温试验前、中、后全阶段所采用的低温试验技术,希望总结的低温试验技术对同行们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军用电源车 低温试验技术
下载PDF
我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综述 被引量:247
9
作者 连红奎 李艳 +1 位作者 束光阳子 顾春伟 《节能技术》 CAS 2011年第2期123-128,133,共7页
节能减排主要依靠工业领域,工业余热利用是重要内容。本文从余热利用过程能量转换情况角度,概述了国内用于余热利用的热交换技术、热功转换余热发电技术及余热制冷制热技术及其设备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概况,分析了工业余热利用中的存在的问... 节能减排主要依靠工业领域,工业余热利用是重要内容。本文从余热利用过程能量转换情况角度,概述了国内用于余热利用的热交换技术、热功转换余热发电技术及余热制冷制热技术及其设备的技术特点及应用概况,分析了工业余热利用中的存在的问题,认为需进一步推广余热锅炉及低温汽轮机余热发电技术,提高中高温余热的利用率,需要强化研究并掌握有机朗肯循环等300℃以下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积极向工程应用推广,提高低品位余热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余热利用 热交换技术 热功转换余热发电技术 余热制冷制热 低温有机朗肯循环
下载PDF
地热发电技术及其关键影响因素综述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李健 武江元 +2 位作者 杨震 段远源 俞自涛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共8页
为促进中国地热发电的大规模发展,收集、整理了我国的地热资源数据,总结了我国地热资源的特点和地热发电的相关政策及发展现状,综述了水蒸气朗肯循环、闪蒸循环、有机朗肯循环、卡林那循环和全流发电系统五种典型的地热发电技术,探究并... 为促进中国地热发电的大规模发展,收集、整理了我国的地热资源数据,总结了我国地热资源的特点和地热发电的相关政策及发展现状,综述了水蒸气朗肯循环、闪蒸循环、有机朗肯循环、卡林那循环和全流发电系统五种典型的地热发电技术,探究并总结了影响地热发电利用的关键因素。我国的地热资源是以150℃以下的中低温地热为主,有机朗肯循环和卡林那循环在地热发电领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地热的温度越高、流量越大、干度越高、水质条件越好,当地的环境气温越低、成井率越高,地热发电的开发潜力越大;丰沛的水资源及高的上网电价和投资补贴也有利于地热发电行业的发展壮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发电 中低温地热 发电技术 有机朗肯循环
下载PDF
基于热伏材料中低温地热发电原理与技术构想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和平 昂然 +5 位作者 李碧雄 邓建辉 莫思特 陈志禹 唐明静 尹聪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共12页
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国中低温地热发电的现状和技术瓶颈,提出了热伏材料概念,以大尺寸单晶热伏材料及其相应的热伏器件等为关键技术切入点,系统提出了高效、稳定的中低温地热热伏发电以及基于冷、热、电联供一体化的工程实施和精准对接的... 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国中低温地热发电的现状和技术瓶颈,提出了热伏材料概念,以大尺寸单晶热伏材料及其相应的热伏器件等为关键技术切入点,系统提出了高效、稳定的中低温地热热伏发电以及基于冷、热、电联供一体化的工程实施和精准对接的技术原理和构想。该技术构想突破了传统中低温地热发电通过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局限性,利用大尺寸单晶热伏材料将热能直接高效转化为电能,这一创新技术研发对保持中国在地热发电领域尤其是中低温区领域的国际核心竞争力、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实现地热能高效利用和规模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同时,该战略性技术构想有望引领全球地热发电新的技术革命,以奠定中国在中低温地热发电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从而实现地热资源的清洁绿色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温地热发电 热伏材料 大尺寸单晶 温差发电 工程化对接技术
下载PDF
电厂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的优化利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迅 李宇曦 +3 位作者 李想 高建强 冯玉珠 刘文师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0,共6页
提出利用温差发电技术进行电厂燃煤炉烟气余热回收的优化应用方式.在应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河南某2×300,MW电厂燃煤锅炉的实际运行参数和煤质分析,利用温差发电技术,针对不同排烟温度和冷却水出口温度,在布片面... 提出利用温差发电技术进行电厂燃煤炉烟气余热回收的优化应用方式.在应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河南某2×300,MW电厂燃煤锅炉的实际运行参数和煤质分析,利用温差发电技术,针对不同排烟温度和冷却水出口温度,在布片面积、冷却水流量等方面对电厂燃煤锅炉烟气余热回收进行了优化分析计算.计算表明,若合理降低排烟温度,年可回收约1.4×10~8 kW·h的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余热回收 电厂烟气余热利用 温差发电技术
下载PDF
连续式石墨化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文仲 李小坤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2-825,共4页
高纯散状人造石墨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等行业,但高纯散状人造石墨存在生产周期长、单耗较高、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不均匀等问题.根据高纯散状人造石墨应用前景与石墨化机理,提出了连续石墨化技术,并依据该原理开发出了连续式... 高纯散状人造石墨广泛应用于冶金、化工、机械等行业,但高纯散状人造石墨存在生产周期长、单耗较高、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不均匀等问题.根据高纯散状人造石墨应用前景与石墨化机理,提出了连续石墨化技术,并依据该原理开发出了连续式石墨化电炉和高效的能源回收利用系统.经工业试验证明:连续式石墨化技术不仅可以根据不同的用途生产出不同石墨化程度的高纯人造石墨,而且可实现能源回收与循环利用,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及环保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式石墨化电炉 能源循环利用 超低电耗 高纯散状石墨 高温技术与工艺
下载PDF
无动力氨回收技术的新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任小坤 张武 《化肥设计》 CAS 2007年第2期49-51,共3页
无动力氨回收技术采用低温分离方法,利用尾气自身所带压力膨胀制冷,弛放气通过换热器逐级冷却分离出液氨。论述了无动力氨回收技术在流程、设备、工艺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和进展,总结了该技术近期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无动力氨回收技术 低温分离 技术进展 应用
下载PDF
600MW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改方案及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程永新 《电力科学与工程》 2016年第7期73-78,共6页
为实现某600 MW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排放达到超低排放的目标,结合技改前烟气系统配置及布置情况,采用以低低温为核心的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路线,提出了"锅炉燃烧器低氮改造+脱硝装置(备用层加装催化剂)+烟气冷却器+低低温静电除尘器+... 为实现某600 MW燃煤电厂烟气污染物排放达到超低排放的目标,结合技改前烟气系统配置及布置情况,采用以低低温为核心的烟气协同治理技术路线,提出了"锅炉燃烧器低氮改造+脱硝装置(备用层加装催化剂)+烟气冷却器+低低温静电除尘器+脱硫装置(交互式喷淋及托盘)+湿式电除尘器+烟气再热器+干烟囱"的技改方案。通过提效改造后,烟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浓度分别为36.8mg/Nm^3、21.6mg/Nm^3、1.7mg/Nm^3,性能指标优于燃机排放限值。利用低低温烟气余热系统中多余的热量加热凝结水,由此可节约标煤耗0.59 g/k W·h。该项目超低排放技改方案的成功应用,可为后续类似工程技改时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超低排放 协同治理 低低温静电除尘器 湿式静电除尘器 低氮燃烧器
下载PDF
PC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评价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唐金泉 沈新(校对) 《水泥工程》 CAS 2007年第3期76-84,共9页
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水泥工业的节能、低耗、高效发展,PC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已得到足够重视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文章概要介绍了目前已在推广应用的二种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0.69~1.27MPa—280~340℃的低压低温系统和1.57~2.47... 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水泥工业的节能、低耗、高效发展,PC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已得到足够重视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文章概要介绍了目前已在推广应用的二种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0.69~1.27MPa—280~340℃的低压低温系统和1.57~2.47MPa—325~400℃的次中压中温系统的热力系统模式(前者为三种,后者为二种)及其技术要点;重点关注了在这一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中必须注意的几个原则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PC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评价方法初探。作者认为其评价指标应综合考核"每kg熟料热耗-吨熟料余热发电量"和"混合热效率";并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评价举例。在实际应用中,对新建线方案评价,对已建线自我考核评价和对不同线技术水平评价,则可视具体情况采用一种指标或综合多种指标进行合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干法技术 纯低温余热发电 低压低温系统 次中压中温系统 吨熟料余热发电量 热效率 评价方法
下载PDF
纯低温余热发电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廖家平 潘卫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87-89,共3页
根据系统动力循环原理及工质循环发电的特点,组建了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模型,并对EHD蒸发器,冷凝器等进行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综合考虑"吨熟料余热发电量"和"混合热效率"来评价纯低温余热发电效率,该模型在... 根据系统动力循环原理及工质循环发电的特点,组建了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模型,并对EHD蒸发器,冷凝器等进行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综合考虑"吨熟料余热发电量"和"混合热效率"来评价纯低温余热发电效率,该模型在纯低温余热发电工程中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低温余热发电 EHD 混合热效率
下载PDF
深亚微米工艺下SoC多点温度低功耗测试调度方法 被引量:2
18
作者 焦铬 范双南 《电子测量技术》 2015年第7期67-70,共4页
在深亚微米技术实现的片上系统中,为了解决由于制程变异引起的温度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多点温度测量的SoC低功耗测试调度方法。该方法采取在芯片中内建多个温度传感器,通过内建的温度传感器来感应温度,在SoC的核心部位进行多点采集,取... 在深亚微米技术实现的片上系统中,为了解决由于制程变异引起的温度不确定性,提出了一种多点温度测量的SoC低功耗测试调度方法。该方法采取在芯片中内建多个温度传感器,通过内建的温度传感器来感应温度,在SoC的核心部位进行多点采集,取温度的最高值反馈到控制系统,进行温度的调节控制。在测试过程中,在温度、功耗和总线带宽都满足条件的情况下进行调度,避免出现由制程变异引起的芯片局部过热的现象。在ITC’02基准电路上的实验结果表明,与文献[2]比较,该方法在保证芯片热安全的同时,使CPU使用时间平均多减少10.33%,使测试应用时间平均多减少11.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亚微米工艺 多点温度 片上系统 低功耗测试调度
下载PDF
闪蒸技术纯低温余热发电的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严伯刚 刘峰 《江西科学》 2012年第6期802-805,共4页
介绍了江西瑞金万年青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8 MW(2×9 M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阐述了技术方案、主机设备及参数、节能分析,探讨了项目的节能和环境保护意义。
关键词 闪蒸技术 低温 余热发电 余热锅炉
下载PDF
低温共烧陶瓷基板表面精密图形激光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束平 王娜 +1 位作者 张刚 杨宇 《电子工艺技术》 2018年第4期195-197,211,共4页
低温共烧陶瓷结合了多层厚膜陶瓷电路和高温共烧陶瓷技术的优点,是一种优异的多层布线基板技术。阐述了现有LTCC表面图形加工方法及其优缺点。常规热加工激光去除技术会损伤陶瓷表面玻璃,因而不适合加工LTCC表面图形。在分析了紫外激光... 低温共烧陶瓷结合了多层厚膜陶瓷电路和高温共烧陶瓷技术的优点,是一种优异的多层布线基板技术。阐述了现有LTCC表面图形加工方法及其优缺点。常规热加工激光去除技术会损伤陶瓷表面玻璃,因而不适合加工LTCC表面图形。在分析了紫外激光加工的原理后,提出用紫外激光对LTCC产品表面金属去除加工精密图形的方法。通过试验方案设计和数据分析,优化的激光工作频率为60 kHz、加工功率为3.0 W,并设计了不同关键尺寸图形进行加工,得到了紫外激光技术可以加工的图形极限尺寸为30μm,加工精度±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共烧陶瓷 工激光去除技术 紫外激光加工 激光频率 加工功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