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thermal coupling model for bearing rotor system of high-speed train 被引量:1
1
作者 Yongqiang LIU Baosen WANG +2 位作者 Shaopu YANG Yingying LIAO Tao GUO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English Edition)》 SCIE EI CSCD 2022年第9期1381-1398,共18页
Based on Newton’s second law and the thermal network method,a mechanical thermal coupling model of the bearing rotor system of high-speed trains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earing vibration a... Based on Newton’s second law and the thermal network method,a mechanical thermal coupling model of the bearing rotor system of high-speed trains is established to stud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bearing vibration and temperature.The influence of lubrication on the vibration and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ystem is considered in the model,and the real-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built up by using the transient temperature field model.After considering the lubrication,the bearing outer ring vibration acceleration and node temperature considering grease are lower,which shows the necessity of adding the lubrication model.The corresponding experiments for characteristics of vibration and temperature of the model are respectively conducted.In the envelope spectrum obtained from the simulation signal and the experimental signal,the frequency values corresponding to the peaks are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s,and the error is very small.In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temperature characteristic experiment,the node temperature change of the simulation model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xperiment.The good agreement between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s 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odel.By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bearing angular and fault size on the system node temperature,as well as the change law of bearing lubr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temperature,it is found that the worse the working condition is,the higher the temperature is.When the ambient temperature is low,the viscosity of grease increases,and the oil film becomes thicker,which increases the sliding probability of the rolling element,thus affecting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bearing,which explains the phenomenon of frequent bearing faults of high-speed trains in the low-temperature area of Northeast China.Further analysis shows that faults often occur in the early stage of train operation in the low-temperature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rain coupling dynamic model thermal network method track irregularity(TI) low temperature
下载PDF
碳酸钙还原低热耦合与二氧化碳绿色原位转化
2
作者 王正义 唐美 +2 位作者 张冰姿 蔡正宇 何国强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6期39-45,共7页
碳酸钙(CaCO_(3))是水泥和钢铁生产等行业常见的矿产资源。然而,其高温分解产生的能源损失和二氧化碳(CO_(2))排放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利用甲烷(CH_(4))、氢气(H_(2))、碳(C)和乙醇(C 2H 5OH)与亚微米级CaCO_(3)的耦合反应以... 碳酸钙(CaCO_(3))是水泥和钢铁生产等行业常见的矿产资源。然而,其高温分解产生的能源损失和二氧化碳(CO_(2))排放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提出了利用甲烷(CH_(4))、氢气(H_(2))、碳(C)和乙醇(C 2H 5OH)与亚微米级CaCO_(3)的耦合反应以降低分解温度并实现CO_(2)原位转化,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热力学和耦合产物的分析,同时在经济层面上展开了对比。研究表明,CH_(4)对CaCO_(3)分解温度的降低最显著,H_(2)次之;C被用作还原剂时副产物最少;C 2H 5OH与CaCO_(3)的耦合反应中H_(2)和一氧化碳(CO)的产率最高。通过还原剂耦合不仅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再生氧化钙(CaO),还可将CO_(2)原位转化为高值产物,如H_(2)和CO,从而减少CO_(2)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_(3)分解 耦合反应 低热还原 CO_(2)原位转化 CO_(2)排放
下载PDF
纳米CaCO_(3)与碳粉低热固固耦合原位制备纳米CaO和CO
3
作者 陆子煊 叶献民 +2 位作者 蔡正宇 张冰姿 唐美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18-6223,共6页
高温条件下固相CaO可直接与CO_(2)反应生成CaCO_(3),CO_(2)捕集率达78.57%(质量分数),是解决碳排放的高效手段。钙循环技术中如何降低CaCO_(3)分解温度、CaO再生和CO_(2)利用是关键问题。研究通过纳米CaCO_(3)和碳粉的低热固固耦合反应... 高温条件下固相CaO可直接与CO_(2)反应生成CaCO_(3),CO_(2)捕集率达78.57%(质量分数),是解决碳排放的高效手段。钙循环技术中如何降低CaCO_(3)分解温度、CaO再生和CO_(2)利用是关键问题。研究通过纳米CaCO_(3)和碳粉的低热固固耦合反应同时实现纳米CaO再生和CO_(2)原位转化为CO,使纳米CaCO_(3)分解温度下降46℃,分解速率提高约50%,再生的多孔纳米CaO粒径小而均匀,可再次捕集CO_(2)实现钙循环利用,由CO_(2)转化的CO可应用于工业合成气。纳米CaCO_(3)和碳粉具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安全性高、运输便捷等优点,该低热固固耦合反应在低成本前提下具有提高CO_(2)捕集和利用效率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CaCO_(3) 低热固固耦合 钙循环技术 纳米CaO再生 CO_(2)原位转化CO
下载PDF
典型石油热加工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4
作者 刘文津 张玉明 +2 位作者 李家州 张炜 陈哲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534-3550,共17页
石油热加工技术是在热量作用下使石油及其产物发生热裂化和缩合反应生成不同产品,涉及石油炼制与化工生产的绝大多数加工过程,属于“热化学反应工程”分支之一。随着第三次能源转型持续推进,石油炼制行业正面临“油转化”的重大生产结... 石油热加工技术是在热量作用下使石油及其产物发生热裂化和缩合反应生成不同产品,涉及石油炼制与化工生产的绝大多数加工过程,属于“热化学反应工程”分支之一。随着第三次能源转型持续推进,石油炼制行业正面临“油转化”的重大生产结构调整,促使以热化学反应为核心的石油热加工技术不断发展,包括以重油轻质化为主要目标的减黏裂化、延迟焦化、重油流化热裂化技术以及以低碳烯烃为主要目标的蒸汽裂解技术。为了更为高效地将石油转化为低碳烯烃,将热化学反应进一步与催化反应耦合,发展出含催化热载体的轻油催化热裂解和重油催化热裂解两类热化学-催化耦合热加工技术。本文对上述六种典型石油热加工技术的演变历程、技术特点、发展现状与前景进行了纵向梳理,并从不同维度对其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对比发现,热加工中热载体循环再生能够有效解决工艺过程焦炭处理问题,且能与催化反应相耦合,使得重油流化热裂化、轻油催化热裂解和重油催化热裂解等热加工技术在原料适应性、产物灵活性、环保性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此外,将电气化技术进一步与蒸汽裂解及以外的其他热加工技术相结合,可有效提升石油热加工领域未来的整体环保性和节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热加工 重油轻质化 低碳烯烃 热化学-催化耦合热加工
下载PDF
介质物态变化对超低温阀门降温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孙晶 夏春文 +5 位作者 王新昊 尚玉琳 王帅帅 王守真 王帅 刘新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11-1518,共8页
深入研究超低温阀门的关键技术,对提高我国特种阀门技术具有深远影响。在仿真模拟超低温阀门温度分布时,采用的分析方式忽略了低温介质吸收热量发生相变后,所产生的低温气体与阀门之间的热量传递。为此,以Class300-DN65超低温截止阀为例... 深入研究超低温阀门的关键技术,对提高我国特种阀门技术具有深远影响。在仿真模拟超低温阀门温度分布时,采用的分析方式忽略了低温介质吸收热量发生相变后,所产生的低温气体与阀门之间的热量传递。为此,以Class300-DN65超低温截止阀为例,研究了稳态工作过程中介质物态变化及相变产生的低温气体对阀门降温效果的影响。首先,对绝热状态下介质流动的过程进行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仿真模拟,并建立了其传热学模型,以解释热量的传递过程;然后,研究了发生热量传递时阀盖内部间隙、以及阀体内流场介质物态分布规律;最后,根据稳态流-热耦合分析了阀门的温度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由液化天然气闪蒸以及汽化产生的低温气体会在阀盖内部空腔底部流动,不断与阀盖、阀杆对流换热,从而对其进行降温。未考虑低温气体对阀门结构温度场的影响时,填料函底部温度为10.6℃;考虑低温气体时,填料函底部温度仅为-0.2℃。因此,设计超低温阀门时需要考虑低温气体对阀门的降温效果,否则容易导致密封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控制阀 超低温截止阀 低温介质 相变 热量传递 流-热耦合 汽化 温度分布
下载PDF
基于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的电感分断放电电极热-电耦合的数值研究
6
作者 成福群 吴疆 +1 位作者 赵永秀 王瑶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3年第6期1-7,共7页
研究基于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的电感分断弧前金属液态桥的形成是研究低压、小电流感性电路分断电子产生机制及电弧形成机理的关键。考虑镉盘电极微观表面形貌,基于流体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真空环境下钨丝-镉盘电极热-电耦合的几何与数学... 研究基于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的电感分断弧前金属液态桥的形成是研究低压、小电流感性电路分断电子产生机制及电弧形成机理的关键。考虑镉盘电极微观表面形貌,基于流体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真空环境下钨丝-镉盘电极热-电耦合的几何与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极间金属液桥的形成过程,得出了液桥的温度分布、固-液相变过程和电压特性;探究了电路串联电感、初始电流及电极初始接触压力对金属液桥形成的影响。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模型最高温度出现在接触区域中心,金属液桥形变受热膨胀力与马兰格尼效应共同作用;当接触区域温度均达到镉材料的沸点时,金属液桥完全断裂,此时电极两端电压与实验测量得到的最小建弧电压相符;电路电感大小对金属液桥形成基本无影响,而增大初始电流或减小电极初始接触压力会缩短电极熔化、金属液桥蒸发及完全断裂所需时间。这为进一步探究低压、小电流感性电路分断放电电弧形成及引燃机理提供了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EC安全火花试验装置 电感分断放电 热-电耦合 金属液桥 低压小电流
下载PDF
基于IGDT理论的电-热耦合系统低碳扩展规划
7
作者 张帅泽 王丹 +5 位作者 贾宏杰 周天烁 曹逸滔 李宜哲 刘浩 张帅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5期512-528,共17页
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促进低碳产业发展,国家采取一系列碳减排政策推动能源系统低碳转型。构建了考虑碳减排收益的电-热耦合系统低碳扩展规划模型,同时考虑到系统中具有的大量源-荷不确定性,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为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简称“双碳”)目标,促进低碳产业发展,国家采取一系列碳减排政策推动能源系统低碳转型。构建了考虑碳减排收益的电-热耦合系统低碳扩展规划模型,同时考虑到系统中具有的大量源-荷不确定性,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nformation gap decision theory,IGDT)构建鲁棒低碳规划模型与机会低碳规划模型。采用IEEE-13节点配网和32节点热网组成的能源系统测试算例对模型进行对比验证,分析了鲁棒模型的风险规避特点以及机会模型的寻求收益特点,验证了IGDT方法在不确定信息并不充足时仍然能够量化不确定性,且能根据规划决策者不同的风险偏好在预期的投资成本范围内求得相应的最优规划结果。同时,对比了碳减排收益对两种低碳规划模型的影响,分析了两种模型的不确定性与碳减排收益的关系。最后,分析了储能配置对低碳规划的影响。算例结果证明了储能配置可有效降低两类规划模型的投资成本,即储能投资对规划决策者的风险偏好选择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耦合系统 信息间隙决策理论 不确定性规划 低碳规划 储能优化配置
下载PDF
热氧老化和应力耦合作用对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陈兴元 张晓奇 +2 位作者 汪登 孙凯利 葛洋洋 《新型建筑材料》 2023年第7期118-121,共4页
按照保温上人防水屋面设计,对防水构造做法中3 mm+4 mm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上的恒定载荷进行模拟配重,制作双层防水卷材与混凝土板的复合构件,研究了热氧老化和应力耦合作用对其低温柔性和剥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防水卷材的... 按照保温上人防水屋面设计,对防水构造做法中3 mm+4 mm双层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上的恒定载荷进行模拟配重,制作双层防水卷材与混凝土板的复合构件,研究了热氧老化和应力耦合作用对其低温柔性和剥离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防水卷材的低温极限随老化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卷材与混凝土板的剥离强度随老化时间的延长大致呈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卷材与卷材之间的粘结强度高于卷材与混凝土板的粘结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热氧老化 应力耦合作用 低温柔性 剥离强度
下载PDF
计及负荷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低碳经济调度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铂航 李宏仲 张民元 《综合智慧能源》 CAS 2023年第8期72-79,共8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为改善电-热园区综合能源系统(IES)供需矛盾,平抑负荷波动及降低碳排放量,提出了计及电热负荷特性的IES低碳经济调度策略。采用能源集线器模型对园区IES进行建模,体现用户侧电热柔性负荷的特性。目标函数为... 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为改善电-热园区综合能源系统(IES)供需矛盾,平抑负荷波动及降低碳排放量,提出了计及电热负荷特性的IES低碳经济调度策略。采用能源集线器模型对园区IES进行建模,体现用户侧电热柔性负荷的特性。目标函数为碳交易成本及IES运行成本之和最小,采用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得到2种场景下的IES日前运行成本及碳交易成本,通过对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电热柔性负荷在碳交易机制下降低IES日前运行成本及碳交易成本的作用。电热柔性负荷参与调度的结果,柔性负荷特性能够减少IES日前运行成本,起到平滑负荷曲线、减小负荷峰谷差的作用,还能够改善源荷矛盾,减少碳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综合能源系统 低碳经济 电热耦合 柔性负荷 碳交易 调度策略
下载PDF
高低温工况下船舰表面复合涂层与基底钢板匹配性的研究
10
作者 高志远 侯占威 +2 位作者 邢永海 魏建宝 李松梅 《橡胶工业》 CAS 2023年第3期170-176,共7页
基于非线性粘弹性理论和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法,研究高低温工况下船舰表面环氧树脂基细粒复合涂层(简称复合涂层)与基底钢板的匹配性。结果表明:高低温工况下复合涂层与基底钢板都能保持良好的匹配性;高温工况下复合涂层的温度和热流密... 基于非线性粘弹性理论和热力耦合有限元分析法,研究高低温工况下船舰表面环氧树脂基细粒复合涂层(简称复合涂层)与基底钢板的匹配性。结果表明:高低温工况下复合涂层与基底钢板都能保持良好的匹配性;高温工况下复合涂层的温度和热流密度差值均较大,低温工况下复合涂层的温度传递梯度有所减小;相对于高温工况,复合涂层更容易在低温工况下失效。本研究也为其他复合涂层与基底钢板在高低温工况下的匹配性分析和复合涂料的配方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 船舰涂层 基底钢板 匹配性 高低温工况 非线性粘弹性 热力耦合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特种储能方舱电池系统低温快速预热研究
11
作者 谭伟 马克 +2 位作者 徐伟晶 米林 陈楷翼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69-3378,共10页
针对高原高寒环境无外界供能条件下,特种储能方舱电池系统冷启动困难,启动时间长,供电性能衰减严重导致的应急支援保障能力下降问题,进行特种储能方舱低温快速预热自启动方法研究。通过分析储能方舱电池系统容量需求、温度边界条件与低... 针对高原高寒环境无外界供能条件下,特种储能方舱电池系统冷启动困难,启动时间长,供电性能衰减严重导致的应急支援保障能力下降问题,进行特种储能方舱低温快速预热自启动方法研究。通过分析储能方舱电池系统容量需求、温度边界条件与低温启动时间需求,计算储能电池组和低温启动电池组的容量配比;建立电池组三维产热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确定热管最佳布置方式。通过正交试验法探究预热结构中各因素对电池系统升温性能的影响,并进行参数选优。设计了采用闭环液体预热耦合加热管的预热系统并建立仿真分析模型,对热管对流换热下的电池系统升温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在-20℃的环境温度下,储能方舱电池系统可在10 min内快速预热至5℃以上的正常工作温度,满足应急支援保障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方舱 锂离子电池 低温预热 闭环热耦合
下载PDF
多芯片LTCC基板微通道进出口结构散热性能数值仿真分析
12
作者 廖志平 罗冬华 陈婕 《电子测试》 2023年第3期29-33,共5页
微通道结构作为多芯片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板的主流散热渠道,其相关结构因素如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流体进出口半径等会影响其散热性能。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建立多芯片LTCC射频组件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热-流... 微通道结构作为多芯片低温共烧陶瓷(LTCC)基板的主流散热渠道,其相关结构因素如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流体进出口半径等会影响其散热性能。本文采用ANSYS有限元数值仿真软件建立多芯片LTCC射频组件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进行热-流耦合分析,研究了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流体进出口半径、流体进口流速对组件散热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不同结构因素的参数水平设计了9组模型,获取相应的温度数据并进行极差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半径对多芯片LTCC射频组件散热性能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布局结构,流体进水口流速的影响最小。在保持边界条件一致的情况下,进出口布局结构中“I”型布局结构散热效果最好,增大微通道流体进出口半径与流体进口处流速有助于提高组件的散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低温共烧陶瓷 微通道 流体进出口结构 热-流耦合 正交试验
下载PDF
吸附法芳烃联合装置低温热回收和高效利用
13
作者 远战红 张方方 +1 位作者 王天宇 高中金 《炼油与化工》 CAS 2023年第4期41-44,共4页
结合新建150×10^(4)t/a吸附法芳烃联合装置的特点,根据其低温热分布和能量使用等级,经全流程能量优化和热终端耦合分析,在抽出液塔顶副产低压蒸汽89 t/h(1.2 MPa),抽余液塔顶副产低低压蒸汽约250 t/h(0.6 MPa),重整油塔顶副产热水6... 结合新建150×10^(4)t/a吸附法芳烃联合装置的特点,根据其低温热分布和能量使用等级,经全流程能量优化和热终端耦合分析,在抽出液塔顶副产低压蒸汽89 t/h(1.2 MPa),抽余液塔顶副产低低压蒸汽约250 t/h(0.6 MPa),重整油塔顶副产热水600 t(70~105℃,用于热水制冷),回收总能量约240 MW。其中89 t/h的低压蒸汽和120 t/h低低压蒸汽可在装置内直接消化使用,剩余150 t/h低低压蒸汽(含20 t/h凝结水闪蒸汽)通过整体齿轮压缩机增压到1.8 MPa(300℃),升级后的蒸汽可匹配到更多终端用户,实现能量的高效回收。这种高压比、大温升和大流量整体齿轮式压缩机是国内同类装置的首次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法 芳烃联合装置 低温热耦合分析 热泵 水蒸汽压缩 整体齿轮式压缩机
下载PDF
注热联合井群开采煤层气运移采出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新乐 秘旭晴 +4 位作者 张永利 李惟慷 戴文智 王亚鹏 苏畅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0-1108,共9页
为总结注热联合井群开采低渗透储层煤层气运移采出规律,基于传热学、弹性力学、渗流力学、岩石力学理论,建立了注蒸汽开采低渗透储层煤层气藏过程的热固流耦合数学模型。结合潞安矿区山西组3#煤层地质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注热联... 为总结注热联合井群开采低渗透储层煤层气运移采出规律,基于传热学、弹性力学、渗流力学、岩石力学理论,建立了注蒸汽开采低渗透储层煤层气藏过程的热固流耦合数学模型。结合潞安矿区山西组3#煤层地质参数,利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注热联合井群开采煤层气藏运移规律的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布井方式下注热10d、开采100d过程中煤层温度场、应力场及煤层气渗流场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煤层平均传热速度为1.57m/d,注热10d后,中心井35m范围内为有效注热区;随井筒数量的增加和井间距的减小,井间干扰作用增强,煤储层压力下降加快,煤层气供气及解吸区域增加,累积产量显著增加。七井模型20m井间距注热开采累积产气量是五井模型30m井间距未注热开采累积产气量的2.01倍。模拟结果显示了注热和井间干扰开采优势,为低渗透储层煤层气井群注热联合工业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储层煤层气 注热开采 热固流耦合 井间干扰 数值模拟
下载PDF
BaCO_3/La_2O_3催化剂低温甲烷氧化偶联及床层热点效应 被引量:6
15
作者 丁大为 季生福 +3 位作者 王开 孙思 唐晶晶 李成岳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12,共7页
以BaCO3和不同的镧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组分,分别采用干混法和湿混法制备了BaCO3质量含量为2.5%~15%的BaCO3/La2O3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床层中的... 以BaCO3和不同的镧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组分,分别采用干混法和湿混法制备了BaCO3质量含量为2.5%~15%的BaCO3/La2O3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催化剂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床层中的热点效应,采用XRD和TPR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BaCO3/La2O3催化剂在较低炉温的条件下都具有好的甲烷氧化偶联反应性能,其中湿混法制备的10%BaCO3/La2O3催化剂性能最好,在烷氧比为2,反应气体空速为36000 mL.g-1.h-1的条件下,反应炉温在125℃时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仍能平稳进行。存在于催化剂床层的热点是维持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关键。不同方法制备的BaCO3/La2O3催化剂其物相和氧化还原性能也有一定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αCO3/Lα2O3催化剂 甲烷氧化偶联 低温 热点效应
下载PDF
高镍铸铁排气歧管低周热疲劳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袁守利 王超 +1 位作者 刘志恩 李雪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CAS 2014年第2期190-193,202,共5页
针对某新开发的车用高镍铸铁排气歧管进行了低周热疲劳寿命预测研究,为获取准确的热边界条件,采用STAR-CCM+与有限元软件进行基于疲劳寿命试验条件的非稳态耦合传热分析,得到了排气歧管的对流换热系数和温度场,建立了具有真实装配关系... 针对某新开发的车用高镍铸铁排气歧管进行了低周热疲劳寿命预测研究,为获取准确的热边界条件,采用STAR-CCM+与有限元软件进行基于疲劳寿命试验条件的非稳态耦合传热分析,得到了排气歧管的对流换热系数和温度场,建立了具有真实装配关系并施加螺栓预紧力的排气歧管有限元模型,在对等效塑性应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Coffin-Manson公式进行寿命预测。结果表明,在排气歧管开发过程中,采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对其热疲劳寿命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气歧管 低周热疲劳 流固耦合 螺栓预紧力
下载PDF
MgO/La_2O_2CO_3催化剂上的低温甲烷氧化偶联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军 王峰 +4 位作者 彭伟才 赵宁 肖福魁 魏伟 孙予罕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47-451,共5页
共沉淀法制备的MgO/La2O2CO3催化剂使甲烷氧化偶联(OCM)在炉温460℃时开始反应,且使反应在50℃炉温下至少24 h。助剂Ni的加入降低了起始和最低反应温度,使催化剂在380℃的炉温下开始反应,之后在无热源的情况下可使反应至少24 h。助剂Zn... 共沉淀法制备的MgO/La2O2CO3催化剂使甲烷氧化偶联(OCM)在炉温460℃时开始反应,且使反应在50℃炉温下至少24 h。助剂Ni的加入降低了起始和最低反应温度,使催化剂在380℃的炉温下开始反应,之后在无热源的情况下可使反应至少24 h。助剂Zn的加入提高了反应活性,使C2的选择性提高了6%,但同时对低温反应不利,反应在炉温100℃下6 h后自动停止。OCM体系中的强放热反应为OCM温和反应提供了热源。催化剂中的La2O2CO3是维持低温甲烷氧化偶联反应的关键H活性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 甲烷氧化偶联 低温 La2O2CO3 热效应 催化
下载PDF
冷却流道布局对铣槽喷管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程诚 王一白 +2 位作者 刘宇 刘达伟 李波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57-1265,共9页
为了研究不同的冷却流道布局对大面积比铣槽喷管三维再生冷却槽道在循环工作条件下的热结构响应和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采用有限体积流—热耦合计算方法、非线性有限元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和局部应变法对比分析了冷却剂单向逆流、单向... 为了研究不同的冷却流道布局对大面积比铣槽喷管三维再生冷却槽道在循环工作条件下的热结构响应和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采用有限体积流—热耦合计算方法、非线性有限元热—结构耦合分析方法和局部应变法对比分析了冷却剂单向逆流、单向顺流和先顺向流动再逆向流动的来回流三种流道布局方案。计算结果表明,铣槽喷管内衬最严重的节点应变主要发生在喷管前部内衬燃气侧壁面与肋条对称面及槽道对称面相交的危险区域,这也是节点低周疲劳寿命最小的位置;铣槽内衬节点的应变时间历程主要由塑性应变决定,肋条与槽道对称面上内衬节点的热结构响应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冷却剂单向逆流布局的铣槽喷管内衬节点应变幅和残余应变最大,导致喷管疲劳使用寿命最短;采用冷却剂单向顺流布局的铣槽喷管内衬节点应变幅和残余应变最小,导致喷管低周疲劳寿命最长;采用冷却剂来回流布局的再生冷却喷管铣槽内衬的热结构响应和疲劳使用寿命均处于上述两者之间,但取消了喷管尾部集合器和外置冷却剂供给管路等易失效的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冷却喷管 冷却剂流道 低周疲劳寿命 非线性有限元 热结构耦合
下载PDF
LNG卧式储罐拉带式支撑应力分析及结构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卫义 李星波 +4 位作者 姚欣 赵杰 宇波 李伟 徐江英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40-49,共10页
为了解决拉带式支撑结构在燃料储罐工作载荷作用下应力超标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低温双层真空绝热容器进行了热-结构耦合计算,得到了拉带式支撑结构处的内、外容器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原设计一字型横向拉带结构产生的温差应力... 为了解决拉带式支撑结构在燃料储罐工作载荷作用下应力超标的问题,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该低温双层真空绝热容器进行了热-结构耦合计算,得到了拉带式支撑结构处的内、外容器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原设计一字型横向拉带结构产生的温差应力较大,最大Mises应力远超强度极限。对原结构进行了改进设计,主要考虑了三种结构,分别是U型结构、Ω型结构以及双Ω型结构,针对这三种改进型结构重新进行了有限元热-结构耦合计算。结果表明,双Ω型拉带结构为最优结构,最大Mises应力减小80.33%,降低到屈服极限以内。对双Ω型拉带式结构进行了优化计算,主要对结构中半径R_(1),R_(2),结构厚度δ_(1),δ_(2)以及双Ω间的距离L_(0)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尺寸设计,双Ω型结构最高点的内表面上的Mises应力值最小,其值为202.19 MPa,小于屈服极限值。通过对双Ω型结构主要尺寸进行优化计算,确定了燃料罐横向拉带支撑最优化结构的尺寸比例,可以满足该燃料储罐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双层罐 热-固耦合应力 拉带 结构优化
下载PDF
应用有限元法对某热试验支架进行热-结构耦合变形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朱凼凼 冯咬齐 向树红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05年第6期327-329,共3页
文章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某热试验支架在常温纯静力环境下及低温热-结构耦合环境下(100K)的变形分布情况,分析在这两种环境下热试验支架上试件的绝对变形量和相对变形量,从而研究低温环境对试件结构变形分布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得... 文章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某热试验支架在常温纯静力环境下及低温热-结构耦合环境下(100K)的变形分布情况,分析在这两种环境下热试验支架上试件的绝对变形量和相对变形量,从而研究低温环境对试件结构变形分布的影响。通过仿真计算得知:低温环境下,试验支架结构整体产生了收缩;试件的相对变形量与其约束状况有一定的关系,不对称约束可能会使试件在低温下的相对变形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低温 热-结构耦合 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