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gral precession calibration method of PIGA on linear vibration table
1
作者 Chuang SUN Shun-qing REN +1 位作者 Jun-wei CAO Ru HUO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19-236,共18页
Linear vibration table can provide harmonic accelerations to excite the nonlinear error terms of Pendulous Integrating Gyro Accelerometer(PIGA).Integral precession calibr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calibrate PIGA on a... Linear vibration table can provide harmonic accelerations to excite the nonlinear error terms of Pendulous Integrating Gyro Accelerometer(PIGA).Integral precession calibration method is proposed to calibrate PIGA on a linear vibration table in this paper.Based on the precise expressions of PIGA’s inputs,the error calibration model of PIGA is established.Precession angular velocity errors of PIGA are suppressed by integer periodic precession and the errors caused by non-integer periods vibrating are compensated.The complete calibration process,including planning,preparation,PIGA testing,and coefficient identification,is designed to optimize the test operations and evaluate the calibration results.The effect of the main errors on calibration uncertainty is analyzed and the relative sensitivity function is proposed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test positions.Experiment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verify that the proposed 10-position calibration method can improve calibration uncertainties after compensating for the related errors.The order of calibration uncertainties of the second-and third-order coefficients are decreased to 10^(-8)(rad.s^(-1))/g^(2)and 10^(-8)(rad.s^(-1))/g3,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the other two classical calibration methods,the calibration uncertainties of PIGA’s nonlinear error coefficients can be effectively reduced and the proportional residual errors are decreased less than 3×10-6(rad.s^(-1))/g by using the proposed calibr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GA linear vibration table vibration measurement CALIBRATION Error analysis Uncertainty analysis
原文传递
High-static-low-dynamic stiffness isolator based on an electromagnetic negative stiffness spring with long linear stroke
2
作者 YUAN ShuJin WU YaJun +8 位作者 SONG DaiPing PU HuaYan MOU LiSheng HOU Lei ZHAO JingLei LI XuePing LUO Jun WU Jie HUANG XiaoXu 《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740-752,共13页
Negative stiffness mechanisms can improve low-frequency vibration isolation performance and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of precision equipment. However, the negative stiffness mechanism usually in... Negative stiffness mechanisms can improve low-frequency vibration isolation performance and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of precision equipment. However, the negative stiffness mechanism usually introduces a nonlinear stiffness,resulting in a nonlinear response and worsening the vibration isolation performance, especially under large amplitude vibration.In this paper, an electromagnetic spring with linear negative stiffness(ESLNS)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antagonistic ampere forces of the energized coils are used to generate negative stiffness within a long linear stroke. The magnetic field distribution is improved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thereby increasing the stiffness generation efficiency. The stiffness can be adjusted bidirectionally by current within the range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tiffness. An electromagnetic stiffness mode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equivalent magnetic circuit metho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verified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and proved the linearit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spring. A vibration isolator with high static and low dynamic stiffness(HSLDS) based on the ESLNS is designed and tes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prove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ESLNS can effectively expand the isolation frequency band without changing the equilibrium position. Moreover, the vibration isolator with ESLNS does not produce nonlinear response. The proposed electromagnetic spring with linear negative stiffness extends the application range of HSLDS isolators to a large amplitude vibration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ear negative stiffness mechanism low-frequency vibration isolation electromagnetic spring vibration control
原文传递
不确定性线性系统的H_∞输出反馈鲁棒重复控制 被引量:3
3
作者 苏宝库 赵富 刘雨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96-1701,共6页
为了抑制乘性不确定性线性系统中的外部扰动,提出了一种重复控制器与输出反馈控制器参数同时优化的方法.引入一个假想摄动将系统的扰动抑制问题归结为具有结构型摄动的系统鲁棒稳定性问题.根据小增益定理得到该结构型摄动系统鲁棒稳定... 为了抑制乘性不确定性线性系统中的外部扰动,提出了一种重复控制器与输出反馈控制器参数同时优化的方法.引入一个假想摄动将系统的扰动抑制问题归结为具有结构型摄动的系统鲁棒稳定性问题.根据小增益定理得到该结构型摄动系统鲁棒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引入一个稳定的定标阵,得到该结构型摄动系统低保守性的鲁棒稳定性充分条件.基于该充分条件和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LMI)、锥补线性化方法(CCL),提出的迭代算法可以同时计算出重复控制器中低通滤波器剪切频率的最大值及其对应的输出反馈控制器的参数.最后,低频线振动台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棒重复控制 低频线振动台 LMI方法 锥补线性化方法 位置周期扰动
下载PDF
低频线振动台加速度失真非线性补偿控制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富 于志伟 +1 位作者 曾鸣 苏宝库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98,共8页
为了抑制低频线振动台中存在的模型不确定性及外部扰动,基于模糊基函数网络(FBFN)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重复学习控制方法。利用FBFN逼近低频线振动台的模型不确定性及外部扰动,将对模型不确定性和扰动的辨识问题转化为对FBFN权系数的辨识问... 为了抑制低频线振动台中存在的模型不确定性及外部扰动,基于模糊基函数网络(FBFN)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重复学习控制方法。利用FBFN逼近低频线振动台的模型不确定性及外部扰动,将对模型不确定性和扰动的辨识问题转化为对FBFN权系数的辨识问题。所提出的控制律由自适应控制和重复学习控制组成。自适应律用来估计FBFN权系数;为了有效地减弱抖振,使用自适应PI控制结构逼近非连续控制。由于非连续控制的界是未知的,利用自适应律估计这个未知的界。重复学习控制用来提高系统对周期性输入信号的跟踪性能。采用Lyapunov理论设计的自适应重复学习控制律保证了低频线振动台的渐近稳定性和位置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重复学习控制律改善了系统的跟踪性能和加速度失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电机 低频线振动台 重复学习控制 自适应控制 模糊系统 跟踪性能 加速度失真度
下载PDF
抑制线振动台扰动的鲁棒自适应重复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富 刘雨 +1 位作者 姚秀明 苏宝库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7-122,共6页
针对线振动台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动态摩擦力及周期性纹波推力扰动,为获得线振动台较高的跟踪精度及鲁棒性能,提出了鲁棒自适应重复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控制律包含参数自适应控制、等效PID控制、重复控制和滑模控制。滑模控制用来镇定不... 针对线振动台系统中存在的非线性动态摩擦力及周期性纹波推力扰动,为获得线振动台较高的跟踪精度及鲁棒性能,提出了鲁棒自适应重复控制方法。该方法的控制律包含参数自适应控制、等效PID控制、重复控制和滑模控制。滑模控制用来镇定不确定性系统和保证自适应重复学习过程收敛,参数自适应律用来估计未知模型参数并予以补偿,重复控制用来抑制周期性扰动,提高周期性位置信号的跟踪性能。Lyapunov理论证明该控制律保证了闭环系统渐近稳定性。通过对线振动台系统仿真研究表明该控制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振动台 重复控制 自适应控制 滑模控制 跟踪性能 扰动抑制
下载PDF
改善低频线振动台加速度失真度的自适应重复学习控制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富 于志伟 苏宝库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68-874,共7页
为了抑制低频线振动台系统中存在的摩擦力、推力波动及死区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重复学习控制方法。利用函数逼近技术将死区不确定性表示成正交基函数的线性组合。所设计的控制律由自适应构件、等效PID构件、重复学习构件组成。自... 为了抑制低频线振动台系统中存在的摩擦力、推力波动及死区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重复学习控制方法。利用函数逼近技术将死区不确定性表示成正交基函数的线性组合。所设计的控制律由自适应构件、等效PID构件、重复学习构件组成。自适应构件用于在线估计线性组合中的未知参数及摩擦力数学模型的参数;PID构件用来镇定低频线振动台系统,抑制非周期性扰动;重复学习构件在未知对象模型的情况下抑制周期性推力扰动,并提高对周期性输入信号的跟踪能力。采用Lyapunov理论设计的自适应重复学习控制律保证了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和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提高了低频线振动台的跟踪性能,并改善了加速度失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 低频线振动台 重复学习控制 自适应控制 跟踪性能 加速度失真度
下载PDF
低频线振动台系统的鲁棒自适应重复学习控制
7
作者 赵富 于志伟 +1 位作者 曾鸣 苏宝库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4-689,共6页
由于没有传动机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作为低频线振动台的驱动部件对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性很敏感,摩擦力及纹波推力扰动等非线性因素严重影响了PMLSM的运动精确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鲁棒自适应重复学习控制方法,用于提高低频线... 由于没有传动机构,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MLSM)作为低频线振动台的驱动部件对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性很敏感,摩擦力及纹波推力扰动等非线性因素严重影响了PMLSM的运动精确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鲁棒自适应重复学习控制方法,用于提高低频线振动台系统的精度。所设计的控制律由参数自适应控制、积分滑模控制、重复学习控制组成。参数自适应控制用来估计未知的模型参数并予以补偿;积分滑模控制用来镇定低频线振动台系统,抑制非周期扰动;重复学习控制用来抑制周期性扰动,提高对周期性位置信号的跟踪性能。采用Lyapunov理论设计的鲁棒自适应重复学习控制律能够保证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和位置跟踪性能。仿真结果表明,鲁棒自适应重复学习控制方法明显提高了系统的跟踪性能,改善了加速度失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线振动台 永磁直线同步电机 重复学习控制 鲁棒自适应控制 跟踪性能 加速度失真度
下载PDF
精密线振动台输出误差建模与分析(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邹仲贤 于志伟 +1 位作者 曾鸣 刘雨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2-848,共7页
精密线振动台作为惯性元件的专用测量设备,用来生成惯性元件测试所需的高过载加速度。精密线振动台的设备误差会影响测试精度,为了在现有设备条件下进一步提高测试精度,对振动台输出误差进行了建模。通过对振动台误差源的分析和误差传... 精密线振动台作为惯性元件的专用测量设备,用来生成惯性元件测试所需的高过载加速度。精密线振动台的设备误差会影响测试精度,为了在现有设备条件下进一步提高测试精度,对振动台输出误差进行了建模。通过对振动台误差源的分析和误差传递的研究,建立了振动台输出误差模型,并通过对实测数据的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提出了使用误差模型提高振动台测试精度的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线振动台 输出误差 误差建模 数据分析
下载PDF
重选—筛分工艺分选高炉除尘灰试验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志明 周显瑞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6-189,共4页
某高炉除尘灰-0.074 mm占70.30%,有价成分为铁、炭、锌,铁在-0.074 mm粒级有明显的富集现象;锌主要分布于-0.065 mm粒级;试样粒度越粗炭分布率越高。试验对该试样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5%的情况下,采用螺... 某高炉除尘灰-0.074 mm占70.30%,有价成分为铁、炭、锌,铁在-0.074 mm粒级有明显的富集现象;锌主要分布于-0.065 mm粒级;试样粒度越粗炭分布率越高。试验对该试样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5%的情况下,采用螺旋溜槽粗选、环形摇床精选、螺旋溜槽粗选尾矿筛分工艺处理试样,可获得铁品位达57.40%、回收率达47.08%的铁精粉,固定碳含量达67.18%、回收率达63.09%的炭精粉,以及锌含量为6.04%、回收率达74.47%富锌料。以试验流程为基础建设的生产工艺系统处理铁含量为31.50%、碳含量为25.20%、锌含量为2.46%的高炉除尘灰,在磨矿细度为-200目占85%的情况下,获得的铁精粉铁品位达55.30%、回收率达53.72%;炭精粉固定碳含量达67.81%、回收率达60.76%;富锌料锌含量为5.81%、回收率达74.18%。铁精粉、炭精粉和富锌料品质均满足返厂或作为产品销售的要求。该工艺是高炉除尘灰处理的低成本、高效率工艺,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选 筛分 螺旋溜槽 环形摇床 直线振动筛
下载PDF
陀螺加速度计交叉二次项的线振动台测试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闯 任顺清 《导航定位与授时》 2017年第5期105-110,共6页
为了提高陀螺加速度计的标定精度,有必要对交叉二次项进行精确的标定。提出了一种陀螺加速度计交叉二次项在精密线振动台上的测试方法,通过分析陀螺加速度计的测试原理建立了包含交叉二次项的误差模型。利用分度头将陀螺加速度计翻滚到... 为了提高陀螺加速度计的标定精度,有必要对交叉二次项进行精确的标定。提出了一种陀螺加速度计交叉二次项在精密线振动台上的测试方法,通过分析陀螺加速度计的测试原理建立了包含交叉二次项的误差模型。利用分度头将陀螺加速度计翻滚到不同的位置,测量陀螺加速度计进动整周期的相关时间参数和输出数据。通过计算加速度计模型输出与平均角速率积分之间的关系,准确辨识出陀螺加速度计误差模型中的各误差项系数。该方法可以有效抑制陀螺加速度计的输出误差,提高标定的精度。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可以准确辨识出陀螺加速度计的二次项、交叉二次项等高阶误差项系数,辨识精度达到了10^(-7),进一步提高了陀螺加速度计在线振动台上的标定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陀螺加速度计 精密线振动台 误差模型 交叉二次项
下载PDF
线振动台台面对运动直线的垂直度误差测试技术
11
作者 师少龙 董春梅 任顺清 《机械工程师》 2015年第9期104-106,共3页
为了测量线振动台的工作台面对运动直线的垂直度误差,分析了检测系统的各误差源,包括运动直线的三维移动误差、测试工具直角方尺的垂直度误差、寄生转动误差等。推导了测微仪读数与这些误差源以及移动位移之间的关系,并设计了误差测量方... 为了测量线振动台的工作台面对运动直线的垂直度误差,分析了检测系统的各误差源,包括运动直线的三维移动误差、测试工具直角方尺的垂直度误差、寄生转动误差等。推导了测微仪读数与这些误差源以及移动位移之间的关系,并设计了误差测量方法,该方法补偿了直角方尺垂直度误差、振动台的寄生转动误差和径向偏移误差,分离出线振动台台面与运动直线的垂直度误差,提高了测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振动台 垂直度 误差分离技术 齐次变换 谐波分析
下载PDF
高频角振动台变负载的模型跟随自适应控制系统设计
12
作者 朱亚辉 闵斌 余祖铸 《上海航天》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52,共4页
以高频角振动台为研究对象,考虑负载变化对系统响应的影响,根据高频角振动系统确定参考模型,给出了线性模型跟随控制(LMFC)和自适应模型跟随控制(AMFC)系统的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在负载变化时AMFC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LMFC。
关键词 高频角振动台 自适应模型跟随系统 负载变化 线性模型跟随系统
下载PDF
低频线振动台系统的离散重复控制
13
作者 苏宝库 赵富 杨振利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 2010年第6期17-20,25,共5页
分析离散重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位置误差收敛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离散重复控制器参数选择的依据。在离散重复控制器的时滞环节中串联一个超前补偿环节,分析所得的离散重复控制系统对周期性外部信号的跟踪/抑制性能,而且给出超前补偿环... 分析离散重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位置误差收敛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离散重复控制器参数选择的依据。在离散重复控制器的时滞环节中串联一个超前补偿环节,分析所得的离散重复控制系统对周期性外部信号的跟踪/抑制性能,而且给出超前补偿环节参数选择的依据。并通过低频线振动台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线振动台 离散重复控制 跟踪性能 加速度失真度
原文传递
高动态精度线振动台设计和实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雨琴 夏长安 +2 位作者 岳义 韦宝探 赵现朝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3-179,共7页
线振动台是进行惯性元件测试的重要设备,随着惯性元件性能指标的提高,对振动测试设备动态精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高动态精度要求,设计了一种直驱式线振动台,提出了新的直线电机驱动结构方案,通过轻量化设计和结构优化,设计了... 线振动台是进行惯性元件测试的重要设备,随着惯性元件性能指标的提高,对振动测试设备动态精度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高动态精度要求,设计了一种直驱式线振动台,提出了新的直线电机驱动结构方案,通过轻量化设计和结构优化,设计了高频响、高精度的机械系统,为振动台的静态和动态性能提供了基础.为提高振动台的动态性能指标,满足波形畸变的要求,在现有的电机控制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将PID三环控制与自适应动态前馈结合的运动控制方法。在完成样机研制的基础上,设计了静态和动态性能指标测试的实验方案,进行了线振动台的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达到了预期的静态和动态精度指标,验证了机械系统设计和控制系统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振动台 动态精度 直线电机 PID 自适应动态前馈
原文传递
基于TRIZ的多振动形式阻尼器设计
15
作者 刘玉龙 易海亮 +1 位作者 张燕 陈耿彪 《工业技术创新》 2021年第2期54-58,共5页
在机械制造领域,阻尼器具有吸能减振作用,但鲜有同时对直线振动和扭转振动实现减振的阻尼器。应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提出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创新设计一种多振动形式阻尼器。一是建立以通用工程参数"适应性及多用性"和&q... 在机械制造领域,阻尼器具有吸能减振作用,但鲜有同时对直线振动和扭转振动实现减振的阻尼器。应用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提出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创新设计一种多振动形式阻尼器。一是建立以通用工程参数"适应性及多用性"和"系统的复杂性"为技术矛盾的模型,通过阿奇舒勒矩阵表查询,筛选出提高系统灵活性的解决方案;二是将技术矛盾转化为物理矛盾,通过空间分离原则,得到空间维数变化的解决方案;三是设计多振动形式阻尼器整体结构,分别通过旋转运动安装法兰和可调力臂多孔直线振动减振杆实现直线振动和扭转振动的减振。经性能评测,设计的多振动形式阻尼器最大等效应力小于40Cr材料屈服点785 MPa,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适应性强等优势。该设计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振动形式阻尼器 TRIZ 直线和扭转振动 等效应力 阿奇舒勒矩阵表 40Cr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