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constructing historical forest fire risk in the non-satellite era using the improved forest fire danger index and long short-term memory deep learning-a case study in Sichuan Province,southwestern China
1
作者 Yuwen Peng Huiyi Su +1 位作者 Min Sun Mingshi Li 《Forest Ecosystems》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87-99,共13页
Historical forest fire risk databases are vital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ast forest management approaches,enhancing forest fire warning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ies,and accurately budgeting potenti... Historical forest fire risk databases are vital for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ast forest management approaches,enhancing forest fire warnings and emergency response capabilities,and accurately budgeting potential carbon emissions resulting from fires.However,due to the unavailability of spati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such databases are extremely difficult to build reliably and completely in the non-satellite era.This study presented an improved forest fire risk reconstruction framework that integrates a deep learning-based time series prediction model and spatial interpolation to address the challenge in Sichuan Province,southwestern China.First,the forest fire danger index(FFDI)was improved by supplementing slope and aspect information.We compared the performances of three time series models,namely,the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Prophet and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in predicting the modified forest fire danger index(MFFDI).The bestperforming model was used to retrace the MFFDI of individual stations from 1941 to 1970.Following this,the Anusplin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map the distributions of the MFFDI at five-year intervals,which were then subjected to weighted overlay with the distance-to-river layer to generate forest fire risk maps for reconstructing the forest fire danger database.The results revealed LSTM as the most accurate in fitting and predicting the historical MFFDI,with a fitting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R^2)of 0.709,mean square error(MSE)of0.047,and validation R^2 and MSE of 0.508 and 0.11,respectively.Independent validation of the predicted forest fire risk maps indicated that 5 out of 7 historical forest fire events were located in forest fire-prone areas,which is higher than the results determined from the original FFDI(2 out of 7).This pro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roved MFFDI and indicates a high level of reliability of the historical forest fire risk reconstruction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 fire risk reconstruction MFFDI Time series models LSTM ARIMA PROPHET Anusplin
下载PDF
Meshless Surface Wind Speed Field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2
作者 Nian LIU Zhongwei YAN +6 位作者 Xuan TONG Jiang JIANG Haochen LI Jiangjiang XIA Xiao LOU Rui REN Yi FANG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721-1733,共13页
We propose a novel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to reconstruct meshless surface wind speed fields,i.e.,to reconstruct the surface wind speed at any location,based on meteorological background fields and geographical info... We propose a novel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 to reconstruct meshless surface wind speed fields,i.e.,to reconstruct the surface wind speed at any location,based on meteorological background fields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The random forest method is selected to develop the machine learning data reconstruction model(MLDRM-RF)for wind speeds over Beijing from 2015-19.We use temporal,geospatial attribute and meteorological background field features as inputs.The wind speed field can be reconstructed at any station in the region not used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to cross-validate model performance.The evaluation consider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in the 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of the reconstructed wind speed field across Beijing.The average RMSE is 1.09 m s^(−1),considerably smaller than the result(1.29 m s^(−1))obtained with inverse distance weighting(IDW)interpolation.Finally,we extract the important feature permutations by the method of mean decrease in impurity(MDI)and discuss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model prediction results.MLDRM-RF is a reasonable approach with excellent potential for the improved re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surface wind speed fields with arbitrary grid resolutions.Such a model is needed in many wind applications,such as wind energy and aviation safety assess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ta reconstruction MESHLESS machine learning surface wind speed random forest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模拟模型的林木冠层太阳短波辐射定量分析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宇 张怀清 +2 位作者 安锋 蒋玲 云挺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30,共15页
【目的】定量模拟和刻画林木冠层太阳短波辐射的分布和截获情况,于时空变换下反演太阳短波辐射在不同林木冠层内的辐射通量变化,为林木培育经营和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以公共数据集和真实扫描的校园内林木激光点云数据为... 【目的】定量模拟和刻画林木冠层太阳短波辐射的分布和截获情况,于时空变换下反演太阳短波辐射在不同林木冠层内的辐射通量变化,为林木培育经营和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首先,以公共数据集和真实扫描的校园内林木激光点云数据为例,结合设计的机器视觉算法,对林木激光点云进行枝叶分离和单叶分割,并用合适大小的椭圆形和圆柱体几何单元分别拟合每片叶片和骨架,开展林木真实模型重建;其次,运用计算机图形学方法,结合研究地点的经纬度和时刻,模拟太阳入射光线,并引入物理学的双向反射和透射分布函数及蒙特卡洛光线追踪算法,开展反射和透射光线与冠层内叶片的碰撞模拟;最后,根据仪器测量得到的不同树种叶片平均粗糙度和折射率,结合光线追踪算法,实现林木冠层内短波辐射分布计算和木林冠层光截获效率评估。【结果】利用本研究方法计算时空变换下不同树种(芒果、橡胶、紫薇、樱花)4株树冠及一片香樟树林的直射、反射和透射太阳辐射通量,其中直射辐射通量占比约86%、反射辐射通量占比约5%、透射辐射通量占比约9%。叶面积指数高的树冠会拦截更多直射和透射光线;在太阳高度角较小时刻(上午或下午),斜射的太阳光线反射后易与树冠中其他叶片发生二次求交,产生较多反射辐射通量。同时,由于林木的趋光性,中午树冠光线拦截率高于上午和下午10%左右。比对采用本研究方法计算的树冠辐射通量拦截比值和样地手持光电仪器实测结果,绝对误差小于6%。【结论】在测绘科学、计算机图形学及林学多学科视角融合下,本研究基于激光点云重建树木真实表观形态结构,并将蒙特卡洛光线追踪算法与物理学的双向反射和透射分布函数相融合,真实模拟光线在树冠中的传播过程,可准确获取林木冠层内太阳短波辐射分布与树冠辐射通量拦截值,对研究时空变换下林木太阳辐射吸收、光强与树冠形态结构的耦合关联及不同表型参数的林冠辐射传输模型均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短波辐射 激光点云 计算机模拟模型 树木三维重建 林木辐射传输
下载PDF
基于数据集重构与Logistic回归的林火预测研究
4
作者 白海峰 牛树奎 +1 位作者 陈锋 梁丽壮 《火灾科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67,共7页
以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为例,采用过采样、欠采样、混合采样以及人工合成等数据平衡方法对林火数据集进行重构,然后分别应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拟合。选择平均预测效果最佳的数据平衡方法,对全样本数据进行重构和建立模型,同时利用... 以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为例,采用过采样、欠采样、混合采样以及人工合成等数据平衡方法对林火数据集进行重构,然后分别应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拟合。选择平均预测效果最佳的数据平衡方法,对全样本数据进行重构和建立模型,同时利用标准化回归系数法对各气象因子的相对重要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综合随机划分的10个样本共计40个平衡数据集,就拟合优度来说,过采样、混合采样和人工合成数据集差别不大,三者略大于欠采样数据集;就预测精度来说,过采样数据集﹥混合采样数据集﹥人工合成数据集﹥欠采样数据集,其中前三者差别不大,但明显大于欠采样数据集。计算各气象因子的标准化回归系数结果,FFMC、日最小相对湿度、DC绝对值最大,分别为0.771、0.720、0.527。本文通过过采样、混合采样及人工合成数据方法所得平衡数据集的拟合效果较好,其中以过采样数据集平均预测准确率最高,可用于该地区林火数据集重构及建立模型,各气象因子中,FFMC、日最小相对湿度、DC是影响研究区林火发生的主要驱动气象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火灾 气象因子 数据集重构 逻辑斯蒂模型
下载PDF
基于激光点云的橡胶树参数反演与数字孪生构建
5
作者 胡云帆 张怀清 +1 位作者 安锋 云挺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基于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数据重建树体三维模型并精准获取林木空间枝干结构参数对林木性状评价、森林动态经营管理与可视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骨架细化提取的树木模型重建方法。首先,采用Focus... 基于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数据重建树体三维模型并精准获取林木空间枝干结构参数对林木性状评价、森林动态经营管理与可视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骨架细化提取的树木模型重建方法。首先,采用FocusS350/350 PLUS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3块不同树龄橡胶树的样地数据。然后,作为细化建模的重点,将枝干点云从原始树点中分离出来,再将其过度分割为若干点云簇,通过相邻点云簇判断是否有分枝以及动态确定骨架点间距,并将其运用在空间殖民算法以此来生成树的三维骨架点和骨架点连通性链表,根据连通链表结构自动识别树木中的主枝干和各个一级分枝,再通过广义圆柱体生成树干完成树木三维重建。最后,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对这3块不同树龄样地树木进行三维实景建模,使其穿越时空在同一空间中重现,以便更为直观地观察树木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该算法得到的橡胶树胸径与实测值比对为,决定系数(R^(2))>0.91,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1.00 cm;主枝干与一级枝干的分枝角为,R^(2)>0.91,RMSE<2.93;一级枝干直径为,R^(2)>0.90,RMSE<1.41 cm;将3个树龄放在一起计算其生长参数,并与实测值进行对比,发现该算法同样适用于异龄林样地的各个生长参数计算。同时发现橡胶树的一级枝条的直径越大,其相对应的叶团簇体积就越大。运用人工智能的理论模型来处理林木的激光点云数据,旨在为森林的可视化以及树木骨架结构的智能化分析与处理等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激光点云 点云簇过分割 空间殖民算法 树木骨架重建 林木参数提取 数字孪生
下载PDF
低产林改造措施对毛竹生长及其经济效益的影响
6
作者 向继红 向宇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64-69,共6页
以怀化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低产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浅垦+林分结构调整(处理Ⅰ)、深垦+施肥+林分结构调整(处理Ⅱ)、带垦+压青+林分结构调整(处理Ⅲ)、撩壕+深施肥+林分结构调整(处理Ⅳ)等4种措施进行改造。2016—2020年连续监测毛竹... 以怀化市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低产毛竹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浅垦+林分结构调整(处理Ⅰ)、深垦+施肥+林分结构调整(处理Ⅱ)、带垦+压青+林分结构调整(处理Ⅲ)、撩壕+深施肥+林分结构调整(处理Ⅳ)等4种措施进行改造。2016—2020年连续监测毛竹林的发笋、成竹、秆质量、鲜笋质量、毛料质量、总产值、净产值以及新生鞭生长、新竹生长等因子。结果表明:不同低产林改造措施下毛竹的新生鞭长度、直径、分布深度以及单位面积鲜笋质量、壮芽数、新生竹净产值和增收、经济效益等均呈现为处理Ⅳ的>处理Ⅲ的>处理Ⅱ的>处理Ⅰ的。4种改造措施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毛竹低产林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其中处理Ⅳ的投入最高,增产幅度最大;新生鞭数量最多、质量最大、芽最多。低改4年后,处理Ⅳ的发笋数和成竹数均最多,分别达76725.0个·hm^(-2)和30780.0株·hm^(-2);新竹平均胸径、净产值、增收均最大,分别达12.13 cm、135701.0元·hm^(-2)、107420.0元·hm^(-2)。由此可见,毛竹林的经济效益与垦复深度和施肥量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怀化市加强毛竹资源开发、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低产林改造 生长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基于OCO-2卫星重构的中国地区高覆盖XCO_(2)时空分布特征
7
作者 陆婋泉 李波 +2 位作者 方凯杰 周雨奇 程含渺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卫星遥感技术是深入了解大气二氧化碳(CO_(2))时空分布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探测技术的限制,目前基于卫星遥感观测数据反演的CO_(2)产品的空间覆盖度较低,数据缺失严重,不足以反映CO_(2)浓度的空间分布情况。现基于轨道碳观测卫星-2(... 卫星遥感技术是深入了解大气二氧化碳(CO_(2))时空分布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探测技术的限制,目前基于卫星遥感观测数据反演的CO_(2)产品的空间覆盖度较低,数据缺失严重,不足以反映CO_(2)浓度的空间分布情况。现基于轨道碳观测卫星-2(OCO-2)、哨兵5P(Sentinel-5P)、美国CO_(2)同化模拟系统(Carbon Tracker)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5代(ERA-5)气象再分析数据,结合时间序列拟合估算模型和随机森林算法,重构了2019—2022年中国地区高精度(0.05°×0.05°)大气CO_(2)平均干空气混合比(XCO_(2)),分析了中国地区CO_(2)时空变化特征。与OCO-2和Carbon Tracker对比结果显示,重构得到的XCO_(2)与OCO-2的观测结果一致性更高,均方根误差为1.05×10^(-6),决定系数高达0.96,可以在较高空间分辨率上体现中国地区XCO_(2)的时空分布情况。基于重构的XCO_(2)数据得知,中国地区XCO_(2)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XCO_(2)呈冬春高、夏秋低的特征;2019—2022年,中国地区XCO_(2)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增长率达到(2.41±0.01)×10^(-6)/a,但近年来增长速率有所降低;从空间分布来看,中国东部、北部、中部地区的XCO_(2)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且增长率也较高;进一步分析中国典型经济区的XCO_(2)发现,杭州、天津、成都的XCO_(2)在各经济区内的增长最为迅速。研究成果可为碳监测研究、碳排放清单验证、碳排放管理、温室气体减排等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平均干空气混合比 重构 分布特征 随机森林
下载PDF
罗甸县油茶低效林改造技术措施及效益分析
8
作者 吴永祝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44-46,共3页
分析罗甸县油茶低效林改造技术措施,总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油茶低效林改造提供理论支撑。本次研究选择罗甸县油茶低效林为样地,根据低效林改造技术差异分组,共设置3组,T1组土壤管理+水肥管理、T2组土壤管理+水肥管理+林分结构优化... 分析罗甸县油茶低效林改造技术措施,总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油茶低效林改造提供理论支撑。本次研究选择罗甸县油茶低效林为样地,根据低效林改造技术差异分组,共设置3组,T1组土壤管理+水肥管理、T2组土壤管理+水肥管理+林分结构优化、T3组土壤管理+水肥管理+林分结构优化+良种改造,分析不同改造技术措施内容,总结整体效益。研究结果得知T3组的平均单果质量和平均单株产量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其次是T2组,整体呈T3>T2>T1的趋势。T3组的树高、冠幅、地径均高于T1组和T2组(P<0.05),T2组的各项指标优于T1组(P<0.05)。T3组的果高、果径、果实体积均高于T1组和T2组(P<0.05),果实指数和T2组无明显差异(P>0.05)。T2组的果实各项指标优于T1组(P<0.05)。T3组的鲜出籽率、干籽含油率、鲜果含油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因此得出在油茶低效林改造中采用土壤管理+水肥管理+林分结构优化+良种改造效果最好明显,改造后能提升油茶低效林的收益,综合性评价分析证明T3组处理效果最好,能带动该区域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低效林 改造技术 改造措施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基于彩色-深度传感器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方法
9
作者 张剑 高云 何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88-1793,共6页
工业过程层析成像使用非干扰传感器获取过程容器、反应器等内部状态的二维或三维图像,因在工业应用中获取的电容层析成像资料和信息量有限,难以对影像进行精准、稳定的重构。为此,设计基于彩色-深度(Red Green Blue-Depth,RGB-D)传感器... 工业过程层析成像使用非干扰传感器获取过程容器、反应器等内部状态的二维或三维图像,因在工业应用中获取的电容层析成像资料和信息量有限,难以对影像进行精准、稳定的重构。为此,设计基于彩色-深度(Red Green Blue-Depth,RGB-D)传感器的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重建方法。利用RGB-D传感器采集电容层析成像图像,采用非局部均值-权重法剔除图像中的噪声后,将图像输入到随机森林分类器中,提取图像的轮廓特征。通过快速投影Landweber算法对轮廓特征求解后,利用电容物质分布的重组完成电容层析成像图像的重建。实验结果显示:所提方法的峰值信噪比数值在35 dB附近波动,结构相似性数值在0.89~1.03之间,重建耗时在4.1 s以下,具有较好的重建效果、质量和结构相似性,能够有效提高重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图像重建 彩色-深度传感器 非局部均值权重 轮廓提取 随机森林决策树 物质分布 快速投影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方法的L1点处太阳风速度重构与预测
10
作者 陈伟鑫 付松 +6 位作者 郭德宇 童湘源 郭英杰 曹兴 马新 王市委 倪彬彬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850-4862,共13页
太阳风是由太阳大气膨胀形成的等离子体流,它能够将太阳的物质和能量传递到地球空间环境中.剧烈的太阳风暴能够引起地球空间天气中灾害性事件,而太阳风参数作为表征太阳活动的重要指标,对太阳风关键参数进行重构和预测,有助于理解地球... 太阳风是由太阳大气膨胀形成的等离子体流,它能够将太阳的物质和能量传递到地球空间环境中.剧烈的太阳风暴能够引起地球空间天气中灾害性事件,而太阳风参数作为表征太阳活动的重要指标,对太阳风关键参数进行重构和预测,有助于理解地球空间天气演化的重要机理和规避或减轻灾害性空间天气.本文以1963—2018年的地面观测数据(Kp指数、Dst指数、AE指数、F10.7和太阳黑子数)作为输入,通过特征选取技术对输入参数进行筛选,然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两种算法分别对日地L1点处(第一拉格朗日点)的太阳风速度进行重构和提前3小时预测.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均能在测试集中有效重构和预测太阳风速度的变化情况,其中人工神经网络的性能更好,重构结果与观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58 km·s^(-1)和~0.84,预测结果与观测值之间的均方根误差和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61 km·s^(-1)和~0.82,而随机森林的性能分别为~63 km·s^(-1)和~0.81以及~64 km·s^(-1)和~0.80.我们进一步利用所训练的模型对2015年3个强磁暴事件期间的太阳风速度变化进行定量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在预测中表现出了较好性能.本文建立的太阳风速度重构和预测模型可以被用于以太阳风参数作为驱动的空间天气建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风速度 重构与预测 神经网络 随机森林 特征选取
下载PDF
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基质的保水保肥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宏达 李建安 +4 位作者 廖科 熊利 张乐 张雯琪 周乃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3-72,共10页
【目的】在全国大力推进油茶低产林改造的背景下,提高剩余物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以及减少剩余物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探索剩余物保水、保肥功能性轻型育苗基质的育苗效果。【方法】以油茶木屑、泥炭、珍珠岩、SAP 4种轻型基质材料,按L... 【目的】在全国大力推进油茶低产林改造的背景下,提高剩余物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以及减少剩余物处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探索剩余物保水、保肥功能性轻型育苗基质的育苗效果。【方法】以油茶木屑、泥炭、珍珠岩、SAP 4种轻型基质材料,按L_(9)(3^(4))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表以不同比例(体积比)混合配置出轻型育苗基质培育3年生油茶容器苗,并分析基质的保水保肥性能,筛选出最优的基质配方。【结果】从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分析来看,处理T1、T5、T9(总孔隙度>60%,通气孔隙度15%~30%,持水孔隙度45%~60%,容重0.2~0.5 g/cm^(3),pH值4.0~6.5,EC值0.1~2.0 mS/cm,总养分(N+P_(2)O_(5)+K_(2)O)≥1.0%),完全符合林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育苗标准;保水保肥性试验发现,随着因素B(泥炭)、C(珍珠岩)、D(SAP)在混配基质配方中所占比例的提高,基质的保水保肥性能也逐渐上升。育苗试验发现处理T1、T5、T9的苗高增量、地径增量、叶片增量、成活率均显著优于其他6个处理,并且在混配基质的理化性质、保水保肥性能上得到了相似的规律。综合评分后得出最优的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的轻型育苗基质配方组合为A_(2)∶B_(2)∶C_(1)∶D_(1)。【结论】基于油茶低产林改造剩余物发酵后的混配基质,在理化性质、保水保肥性、育苗生长等各项指标上均有较好的表现,因此在实际育苗生产中可以降低泥炭的使用量,甚至完全替代泥炭培育油茶苗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低产林改造 轻基质 保水性 保肥性 正交试验设计 排队评分法
下载PDF
一种基于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的心室颤动识别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晨沁 林高藏 +1 位作者 叶继伦 张旭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3年第4期396-401,共6页
心室颤动是导致心搏骤停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心搏骤停若能得到及时救助,就能大幅度提高患者存活率,因此,快速准确识别心室颤动极为重要。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的心室颤动自动检测算法。将心电信... 心室颤动是导致心搏骤停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心搏骤停若能得到及时救助,就能大幅度提高患者存活率,因此,快速准确识别心室颤动极为重要。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的心室颤动自动检测算法。将心电信号通过6 s的移动窗口,根据信号的时频域信息,计算出6种特征参数,将这6种特征参数作为分类器的输入,进行分类和测试,并以数据库中权威专家给定的标签作为参考输出,共使用了44例相关数据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估。十折交叉验证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CU数据库(Creighton University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 Database)和AHA数据库(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Database)中心室颤动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6.38%和99.45%,具有一定的可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颤动 波形复杂度 RationSTD 相空间重构 室颤滤波器 随机森林
下载PDF
PSF估计与随机森林特征增强的超分辨率重建
13
作者 郑艳 白旭 +1 位作者 金鑫 陈克海 《测绘工程》 2023年第6期60-67,共8页
光学遥感影像在形成、传输和记录过程中存在模糊、失真、噪声等降质现象,且图像缺少细节信息,提出一种基于PSF估计和细节特征增强的多帧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针对POCS方法重建的影像纹理细节信息、边缘保持不足的问题,采用比值稀疏约束模... 光学遥感影像在形成、传输和记录过程中存在模糊、失真、噪声等降质现象,且图像缺少细节信息,提出一种基于PSF估计和细节特征增强的多帧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针对POCS方法重建的影像纹理细节信息、边缘保持不足的问题,采用比值稀疏约束模型估计影像的点扩散函数,采用Lucas-Kanade(LK)光流法配准,利用随机森林方法进行边缘特征、细节特征的增强。以序列“珠海一号”影像为数据源,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文中方法的信息熵可提升0.06~0.5 dB,平均梯度提升0.03~2.0 dB,提高重建影像的纹理细节信息和边缘清晰度,可获得更高质量的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重建 凸集投影 随机森林 图像边缘
下载PDF
大同市云冈林场油松低效林改造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冯嵚 《防护林科技》 2023年第6期19-21,共3页
为探讨油松低效林改造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选取大同市云冈林场油松近熟低效林,设置3个处理,对比分析低效林改造后各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各处理间0~20 cm土层土壤pH、全磷含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T1组(抚育... 为探讨油松低效林改造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选取大同市云冈林场油松近熟低效林,设置3个处理,对比分析低效林改造后各处理0~20 cm土层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各处理间0~20 cm土层土壤pH、全磷含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T1组(抚育间伐)土壤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T2组(林下清理)和对照组(P<0.05);T2组土壤有机质、全钾、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T1组和对照组(P<0.05)。在进行油松低效林改造过程中,抚育间伐有助于提高土壤氮磷含量,林下清理则有助于提高钾素和有机质含量。所以,为进一步改善油松低效林土壤养分状况,应采用抚育间伐与林下清理相结合的改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林改造 土壤养分 油松 云冈林场
下载PDF
基于时空重建的森林林木形态监测算法研究
15
作者 梁轩 王耀力 +1 位作者 常青 翟银枝 《电子设计工程》 2023年第22期26-31,共6页
精准林业是森林生态监测的重要手段,高时空分辨率的林木自主监测有助于精准林业的实现,基于视觉的运动推断结构(SFM)算法可以重建林木三维结构,却无法记录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林木形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ORB特征的森林林木形态时空重建... 精准林业是森林生态监测的重要手段,高时空分辨率的林木自主监测有助于精准林业的实现,基于视觉的运动推断结构(SFM)算法可以重建林木三维结构,却无法记录随时间不断变化的林木形态。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ORB特征的森林林木形态时空重建方法,实现了林木四维重建;该方法通过鲁棒的数据关联算法,解决了时空重建实现时,从不同时间点与不同角度点观察同一场景时图像关联的关键问题。通过时空重建检测林木状态的变化,得到量化数据。通过采集实际林木数据评估该时空重建方法。实验结果显示,该数据视觉特征的几何数据测量误差小于5%,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B特征 数据关联 时空重建 森林林木形态
下载PDF
闽江源杉木退化人工林修复改造效果
16
作者 黄卫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0期122-123,137,共3页
通过对福建省建宁县闽江源多代连栽的杉木退化人工林进行修复改造试验,分析不同技术措施对杉木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择伐+林下套种(Ⅰ)、疏伐+施肥(Ⅱ)和割灌除草+修枝+施肥(Ⅲ)3种修复改造技术措施,对闽江源杉木退化人工林有较... 通过对福建省建宁县闽江源多代连栽的杉木退化人工林进行修复改造试验,分析不同技术措施对杉木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择伐+林下套种(Ⅰ)、疏伐+施肥(Ⅱ)和割灌除草+修枝+施肥(Ⅲ)3种修复改造技术措施,对闽江源杉木退化人工林有较好的促进生长和修复作用。通过3种技术措施,杉木林分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生长情况和生物量较CK相比均有明显增长。采用割灌除草+修枝+施肥(Ⅲ)的杉林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较CK增加最大,分别达到18.22 cm、17.47 m和0.150 1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退化人工林 修复改造 闽江源 生长效果
下载PDF
将乐国有林场松林改造提升方式及效益研究
17
作者 郑祖贵 《绿色科技》 2023年第7期203-207,共5页
为科学防治马尾松松材线虫病,为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松林改造提升项目提供科学参考,针对不同松林改造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为例,在2016、2018和2021年分别设置了18块样地,分别采取不同的改造提升措施,并采取科学的... 为科学防治马尾松松材线虫病,为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松林改造提升项目提供科学参考,针对不同松林改造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以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为例,在2016、2018和2021年分别设置了18块样地,分别采取不同的改造提升措施,并采取科学的抚育管理措施,定期连续对样地的各项生长指标进行跟踪调查,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改造提升对改善马尾松林分质量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而适当的抚育管理对马尾松林分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因此,在福建省将乐县国有林场松林经营管理中,通过改造提升,能有效阻断松材线虫的传播,提升林分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松林改造 效益 福建省
下载PDF
长江上游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刍议 被引量:40
18
作者 李贤伟 罗承德 +1 位作者 胡庭兴 张健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117-2124,共8页
通过对国内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研究进展的综述 ,论述了我国长江上游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特征和森林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 ,分析了长江上游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相应对策。在此基础上 。
关键词 长江上游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 恢复 重建
下载PDF
常绿阔叶林植被动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9
作者 丁圣彦 宋永昌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765-1775,共11页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 ,是亚热带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十年来 ,中国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对常绿阔叶林的区系成分、物种组成、外貌和结构、动态以及作为生态系统成员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积累了丰富... 常绿阔叶林是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植被 ,是亚热带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几十年来 ,中国的植物学家、生态学家对常绿阔叶林的区系成分、物种组成、外貌和结构、动态以及作为生态系统成员的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同时也在四川缙云山、浙江天童山、广东省鼎湖山和黑石顶、云南哀牢山、福建武夷山逐步形成了中国各具区域特色的常绿阔叶林研究基地 ,为常绿阔叶林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常绿阔叶林的演替方面 ,研究内容从研究常绿阔叶林群落演替的过程、群落组成变化、结构动态及模型逐步向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发展 ,但对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种动态、生理生态和群落演替机理等方面深入不够。在常绿阔叶林的更新动态研究方面 ,不但进行了通过研究种子雨和种子库的动态、种子的萌发、幼树生长的时空动态研究群落的更新 ,而且还通过研究林窗的形成、特征及其在森林动态中的作用来研究群落的更新 ,还进一步通过对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更新植株的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来解释群落更新的原因。在常绿阔叶林退化和恢复重建研究方面 ,研究了常绿阔叶林各种退化生态系统的特征和恢复过程等 ,并将已有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即是以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植被动态 演替 更新 恢复和重建
下载PDF
马尾松林恢复为常绿阔叶林的研究 被引量:39
20
作者 王希华 宋永昌 王良衍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High coverage of Pinus massoniana forest on low mountains in Eastern China at present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is forest is threatened by plant diseases, especially pines wilt, and needs to be restored urgently. S... High coverage of Pinus massoniana forest on low mountains in Eastern China at present wa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is forest is threatened by plant diseases, especially pines wilt, and needs to be restored urgently. Species of later successional stage or climax communities were retained or introduced to the forest through reconstruction according to vegetation ecology theory, so as to restore it quickly to zon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t formed an evergreen broad-leaved sub-tree layer of 2~3m high dominated by Schima superba from a shrub layer of 57m high after 3 years of reconstruction. The questions of restoration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林 常绿阔叶林 生态 恢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