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dwelling, Mix-dwelling and Dis-dwelling: The Diversity Among Three Human and Livestock Dwelling Forms in Rural 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TANG Guorong ZHANG Jinhe +2 位作者 ZHU Shunshun PENG Hongsong HU Hua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8年第4期555-570,共16页
Humans and livestock have always dwelling together,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Based on a multi-method approach of ethnographic fieldwork, grounded theory and one-way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this paper expl... Humans and livestock have always dwelling together, especially in rural areas. Based on a multi-method approach of ethnographic fieldwork, grounded theory and one-way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variance, this paper explores human and livestock dwelling. The findings show that human and livestock dwelling form a special type of human dwelling place, with forms defined as co-, mix-and dis-dwelling. Then, from co-, mix-to dis-dwelling constructed a story line to the evolution of human and livestock dwelling forms, which further explains the entire dwelling situation of humans and livestock, including the dimensions of human dweller, livestock dweller, the rural environment and special events. Among co-, mix-and dis-dwell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between human and livestock individuals, the nature of rural environment, vernacularity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Between co-and dis-dwell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seventeen aspects; between mix-and dis-dwell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eleven aspects; meanwhil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between co-and mix-dwelling. Accordingly, this suggested that human and livestock dwelling forms can be divided into mix-and dis-dwelling. This study on humans and livestock dwelling relationship offer a new perspective on rural and animal geography. This paper is an exploratory foray into rural dwelling geography as part of the Anthrozoology study and broadens the scope of extant scholarship on human dwelling morphology, as well as analyses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and livestock dwe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elling human and livestock dwelling co-dwelling mix-dwelling dis-dwelling DIVERSITY rural areas
下载PDF
Dwelling Houses In Rural
2
《China's Tibet》 2002年第2期26-28,共3页
People who canafford it have theirbeams and pillarscarved and painted,and have the upper part ofinner walls painted withthree colorful stripes andlower part with yellow oriight green color. On thewall are paintings,su... People who canafford it have theirbeams and pillarscarved and painted,and have the upper part ofinner walls painted withthree colorful stripes andlower part with yellow oriight green color. On thewall are paintings,such asHarmony and Longevity.The corridor walls behindthe front gate are pastedwith portraits showing peo-ple subduing tigers and theGod of Wealth driving aneleph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dwelling Houses In rural
下载PDF
Dwelling Houses IN RURAL TIBET(Ⅰ)
3
《China's Tibet》 2002年第1期32-34,共3页
Atotal of 28house founda-tions werefound in theKarub Ruins in Qamdo.They take the shape of acircle,half underground.They are dwelling housesbuilt as early as some 5,000years ago when Tibet wasexperiencing the New Ston... Atotal of 28house founda-tions werefound in theKarub Ruins in Qamdo.They take the shape of acircle,half underground.They are dwelling housesbuilt as early as some 5,000years ago when Tibet wasexperiencing the New Stone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welling Houses IN rural TIBET In
下载PDF
Study on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rural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winter in the Guanzhong region of Shaanxi
4
作者 WEI Na GUO Yue +2 位作者 FENG Xin-ya CAO Xiao-ying SU Ling-jun 《Ecological Economy》 2023年第1期77-88,共12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rural dwellings in cold areas,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rural dwellings in the Guanzhong region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thermal environment parameters,such a... In order to study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rural dwellings in cold areas,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of rural dwellings in the Guanzhong region wa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thermal environment parameters,such as indoor and outdoo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wall surface temperature of existing dwellings were measured,recorded,and analysed using physical environment measurements and numerical software simulations.By using Ecotect Analysis software to optimize the building envelope of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the therm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optimized building envelope reduces th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increases thermal insulation,reduces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by 59%,and increases the human comfort PMV from-2.01 to-1.40.These findings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data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dwellings in cold regions and for research into thermal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dwellings thermal environment ENVELOPE Ecotect Analysis software
下载PDF
浙江省乡村书院空间探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陶伦 《浙江建筑》 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宗族社会的发展需求催生了乡村书院的兴起。乡村书院是具有典型民居特征的文教空间,具有文化与教育合一的功能属性,它通过空间、装饰、象征、场景强化其文教意义,形成了乡村文教系统的核心,并在演化中保持了强韧的生命力,成为基层传统... 宗族社会的发展需求催生了乡村书院的兴起。乡村书院是具有典型民居特征的文教空间,具有文化与教育合一的功能属性,它通过空间、装饰、象征、场景强化其文教意义,形成了乡村文教系统的核心,并在演化中保持了强韧的生命力,成为基层传统社会中知识与思想的孵化器。在此,系统梳理浙江乡村书院的形态特征与演化现象,以推动文教空间在地性研究的深化与细化,旨在丰富浙江地域的文化格局和文明语境内涵,为社会文明全面提升提供时代定义与精神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书院 文教空间 浙江民居 人文流脉
下载PDF
基于实地抽样调查的区域农村民居抗震性能评价
6
作者 廖顺宝 孙樾 +1 位作者 李峰 王艳萍 《四川地震》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针对目前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研究主要面向单体房屋而非区域这一现状和不足,本文以四川省德阳市为研究区域,基于实地抽样调查数据、谷歌影像和影响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其他相关数据建模,得到了一种乡镇区域尺度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指数的计算... 针对目前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研究主要面向单体房屋而非区域这一现状和不足,本文以四川省德阳市为研究区域,基于实地抽样调查数据、谷歌影像和影响农村民居抗震性能的其他相关数据建模,得到了一种乡镇区域尺度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指数的计算方法。具体方法为:(1)选取研究区6个县(市、区)119个乡镇中30个乡镇的代表性农村民居作为抽样调查点,进行逐户实地查看、现场仪器测量及询问当地村民。调查内容包括房屋结构类型、建造时有无采取抗震措施以及所处的场地条件等。(2)以抽样乡镇的人口密度、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自变量,砖混结构房屋面积占比为因变量,构建农村民居砖混结构面积占比模型。(3)以抽样乡镇的砖混结构房屋面积占比、平均坡度、地质灾害点密度为自变量,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指数为因变量,构建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指数模型。(4)根据抗震性能指数模型计算整个研究区119个乡镇的抗震性能指数。计算结果显示:(1)构建的砖混结构面积占比模型和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指数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度。(2)研究区抗震性能计算结果直观反映了农村民居的抗震性能。相较于前人的工作,本文的方法大大减少了大面积调查所需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民居 抗震性能 抽样 调查 评价 德阳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小型装配式建筑在乡村民居中的应用前景
7
作者 杨继清 杨继华 +3 位作者 邱雁 张秀琼 葛子尧 谢凤玉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3期25-28,共4页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民居的更新改造及建设逐年增加,但普遍存在着建筑质量差、缺乏规范设计、抗震性能差、布局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不节能环保、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为打造高质量的乡村民居,以大...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民居的更新改造及建设逐年增加,但普遍存在着建筑质量差、缺乏规范设计、抗震性能差、布局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不节能环保、功能不完善等问题。为打造高质量的乡村民居,以大理白族乡村民居为例,通过对目前乡村民居更新改造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BIM技术及小型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和特点。分别从乡村民居场地规划、方案优化设计、施工与运维管理、成本控制、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BIM及小型装配式建筑在乡村民居更新改造中的如何应用以及应用前景的论述。解决了目前乡村民居中普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为乡村传统民居更新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助力乡村振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技术 小型装配式建筑 乡村民居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川西传统民居民宿化改造策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子君 刘艳梅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以川西嘉绒藏族传统民居在民宿化改造再利用中的地域性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相关概念的解读,川西嘉绒藏族传统民居地域性特征的分析,探讨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背景下,川西传统民居民宿化改造设计的策略。据以往民居进行民宿化成功经验表明... 以川西嘉绒藏族传统民居在民宿化改造再利用中的地域性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对相关概念的解读,川西嘉绒藏族传统民居地域性特征的分析,探讨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背景下,川西传统民居民宿化改造设计的策略。据以往民居进行民宿化成功经验表明,传统民居改造后在乡村旅游中具有良好的角色定位和价值实现,不仅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增加当地村民经济收入,保护原有村落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同时促进了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传统民居 民宿化 嘉绒藏族
下载PDF
积石山6.2级地震村镇民居震害调研与分析
9
作者 兰官奇 陈涛 +2 位作者 代建波 朱熹育 孙杲辰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0-213,共14页
探明积石山6.2级地震中村镇民居的震害情况,归纳总结了灾区村镇民居的主要结构特征、建造习惯和施工工艺,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村镇民居的倒塌情况和典型震害特征,评析了传统建造习惯对民居抗震防灾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民居结构体系多... 探明积石山6.2级地震中村镇民居的震害情况,归纳总结了灾区村镇民居的主要结构特征、建造习惯和施工工艺,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村镇民居的倒塌情况和典型震害特征,评析了传统建造习惯对民居抗震防灾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民居结构体系多为“虎抱头”式砖木结构房屋,占调研总数的50.9%,生土结构和砖混结构较少,分别占调研总数的28.2%、20.9%;调研区域内大量生土结构民居发生整体倒塌,砖木结构民居出现整体倒塌案例较少,砖混结构未发现整体倒塌案例;砖木结构民居震害主要表现为山墙转角开裂、梁柱节点处脱榫、局部山墙倒塌、屋盖搭接处开裂,生土结构民居震害主要表现为山墙转角破损、山墙歪闪倒塌和屋盖塌陷,砖混结构民居震害主要表现为墙体开裂、歪闪倒塌和楼(屋)盖破坏;泥浆砌墙、厚覆黄土屋盖、大重量门盖装饰等不良建造习惯加剧了民居的震害,在后续恢复重建工作中应予以改进。针对不同结构体系震害特征和建造习惯提出了提高村镇民居抗震防灾能力的措施和建议,以期为灾区村镇民居的建设、加固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地震 震害调查 村镇民居 砖木结构 建造习惯
下载PDF
川东北山地农村夯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解析
10
作者 曾志群 潘永刚 王成明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9期110-117,共8页
川东北夯土民居拥有强烈的山地地域特色和浓厚的山水环境乡土气息,体现了巴蜀传统建筑文化品格,民居建筑空间是巴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川东北山地农村地区夯土民居建筑空间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巴蜀文化特征的典型性空间... 川东北夯土民居拥有强烈的山地地域特色和浓厚的山水环境乡土气息,体现了巴蜀传统建筑文化品格,民居建筑空间是巴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川东北山地农村地区夯土民居建筑空间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巴蜀文化特征的典型性空间范式和巴蜀历史文化特征元素,但未被系统地分析和归纳。通过对川东北山地农村夯土民居70余户进行调研和测绘,本文从民居建筑不同尺度层级下分别分析夯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特征,总结川东北山地农村夯土民居建筑空间形态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农村 夯土民居 空间形态 川东北
下载PDF
鲁西北地区传统民居夏季室内热环境测试及分析
11
作者 侯万钧 赵时 席晖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8期65-68,共4页
现代化进程给传统民居带来了巨大冲击,乡村民居建筑同质化问题突出,建筑选材方面未充分考虑建筑的地域性特色。针对这一现状,文章通过建筑调查与测绘、热湿环境测试等方法,选取鲁西北地区夯土、草泥、砖三种传统墙体的民居建筑,研究夏... 现代化进程给传统民居带来了巨大冲击,乡村民居建筑同质化问题突出,建筑选材方面未充分考虑建筑的地域性特色。针对这一现状,文章通过建筑调查与测绘、热湿环境测试等方法,选取鲁西北地区夯土、草泥、砖三种传统墙体的民居建筑,研究夏季不同天气工况下建筑墙体类型对传统民居室内空间热湿环境的影响规律,归纳总结传统墙体性能的优缺点,并进一步得出传统地域性建材对民居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影响规律,对传统建材的延续与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西北地区 传统民居 室内热环境 地域性
下载PDF
湾里村窑洞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12
作者 张笑堃 安靖雯 +1 位作者 王俊 贾新新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8期135-137,共3页
乡村窑洞景观作为一类乡村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文章主要探讨了乡村窑洞景观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以及其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的推进使乡村窑洞景观、传统农耕景观也在逐渐转化为现代乡村景观。为了保护... 乡村窑洞景观作为一类乡村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文章主要探讨了乡村窑洞景观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以及其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的推进使乡村窑洞景观、传统农耕景观也在逐渐转化为现代乡村景观。为了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针对窑洞老旧、布局混乱、交通不便、安全性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如明确文化定位、挖掘当地资源和系列化设计等,针对性地提出了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对湾里村的改造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改造窑洞景观,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洞景观 改造设计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乌江寨景区山地村落的民居利用与建造
13
作者 刘冬烨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3期16-19,共4页
传统村落是乡村居民生活的载体,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符号,也是推动乡村旅游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对乌江寨高山区乡村开发,探究旧民居利用、新民居建造的结合方式,总结文旅适应性开发经验,为旅游扶贫、活化古村提供实践示... 传统村落是乡村居民生活的载体,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符号,也是推动乡村旅游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对乌江寨高山区乡村开发,探究旧民居利用、新民居建造的结合方式,总结文旅适应性开发经验,为旅游扶贫、活化古村提供实践示范,推动贵州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民居 传统村落 改造利用 乡村文旅 乌江寨
下载PDF
福建九龙江河口平原传统民居的朝向问题研究
14
作者 罗彤卉 钟振坤 《福建建筑》 2024年第6期29-34,共6页
以闽南地区传统民居为例,对比淮北平原以及太湖流域的聚落发现,传统上中国民居以“坐北朝南”为主要朝向的概念,实际上会依据民居所处的、不同的地理特征而转变。不同于淮北平原以“坐北朝南”为主要朝向,位于九龙江河口平原的研究区域,... 以闽南地区传统民居为例,对比淮北平原以及太湖流域的聚落发现,传统上中国民居以“坐北朝南”为主要朝向的概念,实际上会依据民居所处的、不同的地理特征而转变。不同于淮北平原以“坐北朝南”为主要朝向,位于九龙江河口平原的研究区域,仅35.9%的传统民居朝向为“坐北朝南”。经进一步分析发现,闽南民居与山脉的距离和民居是否采用“坐北朝南”的朝向有密切的关联性。通常情况下,民居与山脉的距离越近,则更倾向于以山脉的方位为坐向;距离越远,则更倾向于“坐北朝南”的方位。研究结果表明,地理环境是影响闽南传统民居朝向选择的关键因素,民居的朝向选择与地理环境的关联,蕴含了聚落与环境的脉络。此脉络的厘清,将对传统聚落保护、传承与有机更新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朝向 传统民居 乡村聚落 九龙江河口平原 太湖流域
下载PDF
幸福何以可能的符号表征:元阳县箐口村哈尼族家屋图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翀炜 王琳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54,共9页
哈尼族蘑菇房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社会空间,蘑菇房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社会生活变迁导致的家屋变化不仅体现在建筑材质、结构布局、空间大小等方面,而且还体现在表达社会关系以及呈现文化意义的各... 哈尼族蘑菇房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社会空间,蘑菇房具有丰富的文化意义。社会生活变迁导致的家屋变化不仅体现在建筑材质、结构布局、空间大小等方面,而且还体现在表达社会关系以及呈现文化意义的各种符号方面。哈尼族传统家屋内的中柱和神龛显示出人们关于幸福本原的传统性理解。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图像文化符号开始进入哈尼族新的家屋。中柱和神龛以及新近涌现的家庭成员图像和国家领导人图像等符号的并置,表征的是幸福泉源在于慎终追远,承继懿德,家庭成员共同努力,国家帮扶振兴乡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 符号表征 图像 家屋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中国传统火炕非均质设计与性能优化
16
作者 李洪强 毕名达 +4 位作者 阳小华 刘丽芳 周彦 徐峰 张国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65-175,共11页
针对中国传统火炕(Heated Kang)设计不合理导致的炕面温度不均、热舒适性差、热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传统火炕的非均质设计方法.为更好地揭示新型火炕设计原理与分析火炕热均衡性、热舒适性等性能,通过CFD模拟平台建模,研究火炕的竖... 针对中国传统火炕(Heated Kang)设计不合理导致的炕面温度不均、热舒适性差、热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传统火炕的非均质设计方法.为更好地揭示新型火炕设计原理与分析火炕热均衡性、热舒适性等性能,通过CFD模拟平台建模,研究火炕的竖洞率(竖洞区域占火炕整体区域的比例)、炕板蓄热层厚度以及入口烟气温度、出入口相对位置等关键参数对炕板表面温度均衡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竖洞率为83%,炕板蓄热层厚度为80-50-20 mm(Ⅰ区80 mm,Ⅱ区50 mm,Ⅲ区20 mm),入口烟气温度为275℃,出入口形式为倒卷帘时炕面温度最为均匀,此时炕面温度标准差为5.6℃,而且具有较高的平均温度,为36.4℃.通过采用内部结构非均质设计方法,火炕的表面热均衡性显著提高50%.倒卷帘形式的出入口相对位置在优化炕面温度均匀性的同时,显著提高炕面最低温度9.1℃.该研究结果为传统火炕节能、提高热效率提供新思路,对传统火炕的创新改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供暖 乡村振兴 中国传统民居 热舒适性
下载PDF
延边地区民居建筑形态及空间行为演变研究——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为例
17
作者 金日学 侯迎曦 +2 位作者 洪瑶 王曦莹 李春姬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3期188-190,共3页
延边地区是东北地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其建筑文化丰富,传统民居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文章以居于延边地区文化中心的安图县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对农村居民的生活实态和建筑形态进行客观记录,以分析特殊文化语境影响下的居住行... 延边地区是东北地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其建筑文化丰富,传统民居有一定的研究意义。文章以居于延边地区文化中心的安图县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研,对农村居民的生活实态和建筑形态进行客观记录,以分析特殊文化语境影响下的居住行为对建筑形态产生哪些影响,为以后新式民居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地区 乡村民居 建筑形态
下载PDF
鄂西北地区农村住宅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调查分析——以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农村住宅为例
18
作者 周春艳 朱学慧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1期32-34,共3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低碳化发展迫在眉睫,农村住宅的碳排放不容忽视。鄂西北地区位于夏热冬冷分区偏北部,与三省毗邻,在住宅建设和用能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文章以襄阳市老河口市农村住宅为例,针对当地农村住宅全生命周期建设情况进行实... 随着双碳目标的确立,低碳化发展迫在眉睫,农村住宅的碳排放不容忽视。鄂西北地区位于夏热冬冷分区偏北部,与三省毗邻,在住宅建设和用能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文章以襄阳市老河口市农村住宅为例,针对当地农村住宅全生命周期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总结该地区农村住宅的建设特点和碳排特点,为后续研究适宜本地的低碳化策略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北 农村住宅 碳排放 调查分析
下载PDF
中国农村民居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潜力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Charlie Dou 左冲 +2 位作者 贾彦 姜露 郑丽娜 《太阳能》 2023年第1期5-16,共12页
农村社区有充足的空间和较大的能源消费,应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许多关于能源转型的预测分析都未给予农村社区足够的关注。分析了中国大陆农村人口、家庭户数及能源消费的基本情况,从各具特色的农村民居出... 农村社区有充足的空间和较大的能源消费,应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许多关于能源转型的预测分析都未给予农村社区足够的关注。分析了中国大陆农村人口、家庭户数及能源消费的基本情况,从各具特色的农村民居出发,归纳了中国农村民居屋顶的主要类型,推算出农村民居屋顶面积的基本量;然后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影响农村民居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应用的主要因素,包括:屋顶基本形式、屋顶大小、屋顶强度、阴影、坡屋顶平面的倾斜度、屋顶平面的方位角、屋顶面积的可利用性等;并分别针对基本情景和积极情景,对中国农村民居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装机容量潜力和发电量,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以说明发展农村民居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在促进中国能源转型和助推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作用。结果表明:基本情景下,中国农村民居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装机容量潜力为348 GW;积极情景下,装机容量潜力为696 G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民居 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 装机容量潜力 乡村振兴
下载PDF
海口火山石民居气候适应性设计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孙倩倩 龙昱斐 +1 位作者 齐琰 张浩杰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1期57-63,共7页
“火山石”民居以火山石为主要建造材料,是海口当地一种典型代表性的乡土民居,是宝贵的民居历史遗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为了解海口市当地乡村民居夏季热环境差异,分析当地火山石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策略、营建方法和生态经验,研究选取... “火山石”民居以火山石为主要建造材料,是海口当地一种典型代表性的乡土民居,是宝贵的民居历史遗存,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为了解海口市当地乡村民居夏季热环境差异,分析当地火山石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策略、营建方法和生态经验,研究选取海口市典型火山石村落中的传统火山石传统民居,从空间布局、平面形制、墙体、门窗、屋顶等方面通过空间和构造解析,并采用热成像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从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和围护结构内外壁面温度等热环境参数,与现代住宅作对比研究,进行实地热环境测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所测参数定性与定量分析,发现传统火山石民居的夏季室内热环境优于现代民居,其轴线式建筑布局、厚重的外围护结构、通透轻质材料的门窗、双层瓦屋面等设计策略均对当地热湿气候环境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现代乡村住宅在进行更新设计时,应当传承传统民居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能够起到优化室内热环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火山石民居 现代乡村住宅 夏季室内热环境 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