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dside cardiopulmonary ultrasonography evaluates lung water content in very low-weight preterm neonates with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被引量:2
1
作者 Li-Fang Yu Chen-Ke Xu +3 位作者 Min Zhao Lin Niu Xian-Mei Huang Zhi-Qun Zhang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1年第8期1827-1834,共8页
BACKGROUND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is a common congenital heart abnormality in preterm neonates with a high incidence in neonates with very low birth weights.When PDA persists,interstitial lung water content incr... BACKGROUND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is a common congenital heart abnormality in preterm neonates with a high incidence in neonates with very low birth weights.When PDA persists,interstitial lung water content increases,which could lead to abnormal circulation hemodynamics and pulmonary edema.It is important to perform early and reliable assessment of lung water content in very low-weight preterm neonates with persistent PDA.AIM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bedside cardiopulmonary ultrasonography in the lung water content assessment in very low-weight preterm neonates with persistent PDA.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March 2020,69 very low-weight preterm neonates with echocardiography-confirmed PDA were selected as the PDA group.At the same time,89 very low-weight preterm neonates without PDA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ll neonates underwent echocardiography and 6-segment lung ultrasonography on the fourth day after birth.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ain ultrasonography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Pearson’s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ung ultrasonography score(LUS)and other related clinical and ultrasonography results in all neonates.In the PDA group,PDA diameters were recorded,and the correlation with LUS and left atrium to aortic(LA/AO)dimension ratio were also analyzed.LA/AO ratio is one of the ultrasonic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hemodynamically significant PDA.When the ratio is≥1.5,it suggests the possibility of hemodynamic changes in persistent PDA.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was established using the sensitivity of LUS to predict the hemodynamic changes in neonates with PDA as the ordinate and 1-specificity as the abscissa.RESULTS A total of 158 neonates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including 69 in the PDA group and 89 i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in sex,gestational age,birth weight,ventilator dependence,hospitalization length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LUS and LA/AO ratio in the PDA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bu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of LUS in neonates with or without use of the ventilator(t=0.58,P=0.16).In all cases,LU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gestational age(r=-0.28,P<0.01)and birth weight(r=-0.36,P<0.01),whil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A/AO ratio(r=0.27,P<0.01).In the PDA group,PDA diameter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A/AO ratio(r=0.39,P<0.01)and LUS(r=0.31,P<0.01).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esults showed that LUS had the moderate accuracy for predicting hemodynamic changes in PDA(area under the curve=0.741;sensitivity=93.75%;specificity=50.94%).CONCLUSION Bedside cardiopulmonary ultrasonography can evaluate lung content in neonates with PDA and predict the possibility of hemodynamic changes in persistent P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CARDIOPULMONARY ULTRASONOGRAPHY Lung ultrasound score Very low-weight neonates PRETERM
下载PDF
出生缺陷与出生体重、胎龄的相关性
2
作者 于敏 潘小民 +2 位作者 杨瑾 刘飞 周哲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4-209,共6页
目的分析不同出生体重及胎龄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和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西安市各级开设产科的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的孕28周~生后7 d所有围产儿进行... 目的分析不同出生体重及胎龄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发生率,为进一步完善出生缺陷监测系统和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供新的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年10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西安市各级开设产科的医疗保健机构出生的孕28周~生后7 d所有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并收集相关资料。结果2003至2015年共监测围产儿1236937例,其中出生缺陷儿10619例,出生缺陷发生率为8.59‰。2003至2015年西安市出生缺陷医院监测系统共收集出生体重<2500 g出生缺陷患儿3306例,出生孕周≥28周且<37周的出生缺陷患儿3473例,出生孕周≥42周的出生缺陷患儿共224例。2003至2015年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缺陷率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χ^(2)=37097.79,P<0.001)。2003至2015年早产儿(<37周)出生缺陷率显著高于正常产期儿(χ^(2)=24998.24,P<0.001),过期产儿出生缺陷率(≥42周)显著高于正常产期儿(χ^(2)=196.40,P<0.001)。低体重儿出生缺陷常见缺陷类型前5位依次是先天性脑积水、脊柱裂、先天性心脏病、无脑畸形、唇裂合并腭裂。正常体重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以活产为主(占68.60%),而低体重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以死胎为主(占54.72%),低体重儿出生缺陷与正常体重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59,P<0.001)。正常产期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以活产为主(占77.38%),过期产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以活产为主(占83.93%),而早产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以死胎为主(占57.79%)。早产儿与正常产期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5.08,P<0.001),早产儿与过期产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39,P<0.001),正常产期儿与过期产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8,P=0.001)。结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过期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产期儿,低体重儿与正常体重儿、早产儿与正常产期儿、早产儿与过期产儿、正常产期儿与过期产儿出生缺陷出生结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低出生体重 早产 过期产 出生结局
下载PDF
≤10 kg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期治疗
3
作者 吕瑛 于丁 +3 位作者 刘凌 于洁 王军 黄建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519-523,共5页
目的评估低体重(≤10 kg)婴幼儿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心外科低体重(≤10 kg)婴幼儿先心病1382例的临床资料。男性665例,女性717例;年龄6 d~3岁,平均(9.58±1.84)个月;体重1.6~10.0 kg,平均(8.82±... 目的评估低体重(≤10 kg)婴幼儿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心外科低体重(≤10 kg)婴幼儿先心病1382例的临床资料。男性665例,女性717例;年龄6 d~3岁,平均(9.58±1.84)个月;体重1.6~10.0 kg,平均(8.82±1.13)kg。其中1305例在全身麻醉下行心脏畸形根治术,77例行姑息手术。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术后死亡13例,占0.94%。死亡原因:低心排综合征7例,恶性心律失常1例,低氧血症5例(其中严重肺部感染2例)。结论低体重婴幼儿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是安全可行且有价值的,临床效果肯定,但必须正确掌握手术时机,缩短手术时间,严格进行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婴儿 出生时低体重 外科手术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按压与出血发生率的效应研究
4
作者 季梅丽 吴琪 +1 位作者 夏佩佩 李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是否按压与皮下出血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3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注射后是否按压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64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流程均按照本院已纳入规范的“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法护理质量督查标准”执行,其中观察组要求注射完毕后按压穿刺点3~5 min,力度以皮肤下陷1cm为准,比较两组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下瘀斑发生率(9.0%)与对照组(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下硬结发生率(4.5%)与对照组(1.6%)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年龄、性别、腹围以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发生皮下出血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腹部皮脂厚度与皮下出血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是预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发生皮下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按压与出血发生率无相关性,无需按压。患者的腹部皮脂厚度是预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发生皮下出血的独立预测因子,应通过规范操作来避免皮下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按压 皮下出血 老年 冠心病
下载PDF
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在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分析
5
作者 傅日斌 郑欣鹏 +2 位作者 林劲松 覃基政 夏春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期93-96,共4页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在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老年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 目的分析利伐沙班和低分子肝素在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于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就诊的老年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预防血栓,观察组采用利伐沙班口服预防血栓。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2周的凝血指标,术后2周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的发生率,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术后1 d炎症相关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前、术后2周组间和组内凝血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6%(3/65)比15.4%(1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8,P=0.041)。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 d观察组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0.17±0.02)μg/L比(0.22±0.01)μg/L、(20.2±2.3)mg/L比(23.9±3.6)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利伐沙班与低分子肝素在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均有良好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但利伐沙班预防术后下肢DVT发生的效果更显著且口服用药更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隆间骨折 利伐沙班 低分子肝素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老年不稳定心绞痛及伴有衰弱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6
作者 吴琪 季梅丽 +2 位作者 张蓉 王丹蕾 夏佩佩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目的 分析老年不稳定心绞痛伴有衰弱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与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伴衰弱患者,按照是否发生皮下... 目的 分析老年不稳定心绞痛伴有衰弱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3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老年医学科与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伴衰弱患者,按照是否发生皮下出血将其分为皮下出血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比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等一般资料,以及合并疾病及注射方法等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后发生皮下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皮下出血组患者BMI、注射低分子肝素后进行注射点按压的患者比例及皮下脂肪厚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皮下脂肪厚度低、BMI较低及拔针后未进行注射点按压均是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发生皮下出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皮下脂肪厚度低、BMI较低及拔针后未进行注射点按压是老年不稳定心绞痛及伴有衰弱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后发生皮下出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应用低分子肝素时应注意控制血压或增加按压时间,进而降低患者皮下出血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心绞痛 衰弱 低分子肝素 皮下出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双嘧达莫与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凝血功能、肾功能、内皮功能及β_(2)糖蛋白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复合物的影响
7
作者 林勇 孟立锋 +2 位作者 覃柳菊 李鹏 许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108-112,共5页
目的 研究双嘧达莫与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凝血功能、肾功能、内皮功能及β_(2)糖蛋白Ⅰ(β_(2)-GP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复合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肾病综合征患... 目的 研究双嘧达莫与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凝血功能、肾功能、内皮功能及β_(2)糖蛋白Ⅰ(β_(2)-GP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复合物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肾病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A组(30例)、对照B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A组给予甲泼尼龙+低分子肝素治疗,对照B组给予甲泼尼龙+双嘧达莫治疗,观察组行甲泼尼龙+低分子肝素+双嘧达莫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30 d。比较三组治疗效果;比较三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胱抑素C(CysC)、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定量],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及β_(2)-GPⅠ/ox-LDL复合物;观察组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A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B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APTT、PT水平长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D-D、FIB、BUN、Cys C、Scr、24 h尿蛋白定量、ET-1、vWF、β_(2)-GPⅠ/ox-LDL复合物水平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B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嘧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可提高肾病综合征患儿临床疗效,改善凝血功能及肾功能,且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嘧达莫 低分子肝素 肾病综合征 β2糖蛋白Ⅰ/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复合物
下载PDF
不同抗凝治疗启动时间对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手术结局的影响
8
作者 蔡成杰 叶敏 +1 位作者 庞文广 刘帝涵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71-375,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抗凝治疗启动时间对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与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23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1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启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术前给药组(n=52)和术... 目的 探讨不同抗凝治疗启动时间对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与手术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8年3月至2023年5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1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启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的时间将患者分为术前给药组(n=52)和术后给药组(n=59)。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下肢DVT的发生率、D-二聚体水平、凝血功能以及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下肢DVT。复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的D-二聚体水均较本组术前升高,但术前给药组患者术后D-二聚体水平及D-二聚体水平升高(﹥500μg/L)的比例均低于术后给药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查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的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术后启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相比,术前启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能够降低术后D-二聚体水平,不影响凝血功能,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可更好地预防肺癌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深静脉血栓 预防 低分子肝素 抗凝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
9
作者 李伟 陈占 +2 位作者 鲁磊 王冰涛 尚宏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发生PICC相关上肢DVT的1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 目的总结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上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发生PICC相关上肢DVT的13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低分子肝素组(n=65)和利伐沙班组(n=69)。比较两组患者的乳腺癌专科信息和启动抗凝治疗后3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分期、肿瘤部位、手术情况、放疗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导管功能失用率、上肢DVT复发率、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发生了轻微出血。治疗前,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周,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利伐沙班治疗乳腺癌患者PICC相关上肢DVT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但利伐沙班可能更方便患者出院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 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 利伐沙班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保胎灵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CRP与HO-1的影响
10
作者 邱春萍 曹爱娥 +1 位作者 钟威达 王婷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59-263,275,共6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保胎灵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C-反应蛋白(CRP)与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复发性流产(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联...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钠联合保胎灵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C-反应蛋白(CRP)与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复发性流产(RS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54)和传统组(n=54),传统组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组患者加用保胎灵。比较两组患者激素水平、凝血功能、细胞相关因子水平、血清水平的变化、妊娠结局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雌二醇(E 2)和孕酮(P)、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HO-1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1(PAI-1)、白细胞介素-17(IL-17)、CRP均下降,且联合组低于传统组;联合组流产率显著低于传统组,活产率则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的足月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分娩周数显著长于传统组(P<0.05);两组患者妊娠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MWH联合保胎灵能有效改善RSA患者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及凝血功能,提升保胎成功率改善妊娠结局,同时可调节细胞平衡,且对并发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低分子肝素 保胎灵 血栓前状态
下载PDF
母乳喂养质量改进在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蓓蓓 孙兴 +4 位作者 徐微 徐业芹 李金洋 王倩倩 石秦川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质量改进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7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质量改进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NICU收治的70例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作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母乳喂养管理和宣教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母乳喂养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增设人力资源、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加大产妇及家属的宣教力度及加强院感监测共五个方面进行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比较两组VLBWI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情况、生长发育情况、静脉营养时长、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亲母母乳喂养时间、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较对照组提前,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体质量增长速率较对照组有所提升,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及总住院时长较对照组有所缩短,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视网膜病变(ROP)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乳喂养质量改进措施可提升NICU住院VLBWI纯母乳喂养率,促进其体质量的增长,缩短静脉营养持续时间及总住院时长,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母乳 母乳喂养 质量改进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12
作者 陈春娇 陈春芳 陈冬霞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113-114,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NS)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542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将其中发生NS的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NS的5368例新生儿临床资料纳入未发生组。... 目的分析新生儿败血症(NS)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542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将其中发生NS的5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纳入发生组,将未发生NS的5368例新生儿临床资料纳入未发生组。查阅资料记录新生儿围产期情况及实验室相关指标情况;收集并记录52例NS患儿的临床表现及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分析NS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结果52例NS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以体温改变、反应差、黄疸等症状为主;NS患儿的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两组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极早产儿(OR=3.594,95%CI:1.997-6.468)、极低出生体重儿(OR=3.724,95%CI:2.071-6.698)、超早产儿(OR=2.244,95%CI:1.158-4.346)、超低出生体重儿(OR=15.111,95%CI:8.286-27.557)是发生N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NS患儿临床表现主要以体温改变、反应差、黄疸等症状为主,致病菌以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极早产儿、超早产儿、极低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是NS发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临床特征 极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重儿 超早产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检测在复发性流产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13
作者 任颖 赵蓉 何玉洁 《实用医技杂志》 2024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检测在复发性流产(RSA)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是在确认宫内妊娠后...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检测在复发性流产(RSA)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在本院生殖医学科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40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是在确认宫内妊娠后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片治疗,服用至妊娠20周;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用至妊娠12周。对比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凝血五项指标,血栓弹力图指标、血常规指标。同时筛选本院健康体检育龄期女性80名为对照组,并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的凝血5项指标,血栓弹力图指标,血常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前观察组(常规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凝血指标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升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下降(FIB、APTT始终在正常参考区间范围内),血栓弹力图参数反应时间(R)值下降,最大振幅(MA)及综合凝血指数(CI)值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常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种治疗方法比较,在治疗前凝血5项指标,血栓弹力图,血常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2组方法中均表现为D-二聚体下降,血栓弹力图R值增加,MA及CI值下降,并且联合治疗组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APTT变化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变化并不超过参考区间。2种治疗方法均随访至妊娠28周,联合组治疗方法流产发生率7.5%(3/40),常规组流产发生率15.0%(6/40),联合治疗低于常规治疗。结论血栓弹力图检测可以更灵敏地反映RSA患者非妊娠期是否处于血栓前状态,能够更有效地指导用药,经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RSA患者流产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描记术 肝素 低分子量 流产 习惯性 阿司匹林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治疗股腘深静脉反流的疗效对比
14
作者 杜建青 张弘 +2 位作者 吴忠隐 李荣华 汪立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485-488,501,共5页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治疗股腘深静脉反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股腘深静脉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低分子肝素或利伐沙班治疗股腘深静脉反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股腘深静脉反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100,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低分子肝素治疗)和观察组(n=100,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利伐沙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静脉临床严重程度(VCSS)、手术前后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生活质量及术后和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劳动能力丢失评分(VDS)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CIVIQ)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利伐沙班治疗股腘深静脉反流的临床疗效优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低分子肝素,安全性较高,可显著改善患者治疗后劳动力、生活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静脉腔内激光术 低分子肝素 利伐沙班 股腘深静脉反流
下载PDF
适于胎龄与小于胎龄的极低出生体重儿身长增长对PICC尖端移位的影响及比较
15
作者 黄美霞 林云云 +2 位作者 苏平 庄春玲 李玉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中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和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身长增长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very low birth weight,VLBW)中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和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身长增长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尖端移位的影响,并横向比较影响程度,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把握导管尖端位置监测的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医院NICU住院并使用PICC的VLBW,按出生体质量和胎龄关系分为AGA组45例和SGA组19例,记录首次置管当日身长(Ht_(1))以及PICC尖端位置、置管期间胸片检查当日身长(Ht_(n))以及PICC尖端位置,并计算相应的身长增长率。身长增长率与PICC尖端移位的相关性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将AGA和SGA的身长增长率分别与PICC尖端移位进行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构建回归模型,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两组回归直线。结果VLBW中AGA组97.8%患儿出现移位,SGA组所有的患儿都出现移位,占比最多的均为移位3个椎体。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身长增长率与PICC尖端移位均具有相关性(AGA组rs=-0.719,P<0.001;SGA组rs=-0.769,P<0.001),随着VLBW身长增长,PICC尖端逐渐移位远离心脏。简单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GA组回归模型(R^(2)=0.517,调整后R^(2)=0.513,F=129.487,P<0.001),SGA组回归模型(R^(2)=0.591,调整后R^(2)=0.585,F=95.385,P<0.001)。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由于回归系数检验没有统计学意义,两条直线平行,说明身长增长率对两组患儿位移的影响一致。截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F=9.265,P=0.003),说明两组患儿位移的起点不同(即增长率为零时的位移位置),说明位移与是否为AGA、SGA有关。结论随着VLBW中AGA和SGA身长增长,PICC尖端逐渐移位远离心脏,但相同的身长增长率,SGA引起的导管尖端移位幅度更大。建议AGA身长增长率12.4%、SGA身长增长率9.5%可作为监测导管尖端位置的重要时机,以免导管尖端进一步移位至非中心静脉,导致相关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适于胎龄儿 小于胎龄儿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身长增长率 尖端位置
下载PDF
超早产儿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检测及分析
16
作者 张燕 张虹 王彦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在超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科2023年7月1日至9月15日送检的1072例新生儿血清样本的巨细胞病毒相关抗体检测结果。结果1072例样本中有2例患儿确诊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该2例... 目的探讨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在超早产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新生儿科2023年7月1日至9月15日送检的1072例新生儿血清样本的巨细胞病毒相关抗体检测结果。结果1072例样本中有2例患儿确诊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该2例患儿均为超早产儿(胎龄24~27+6周)、超低出生体重儿(750~999 g),均以血小板降低为首发表现,1例为输血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另1例为母乳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结论在超早产儿这类特殊人群中,输血治疗时需警惕输血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同时也要谨防母乳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必要时经巴氏消毒后再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输血获得性巨细胞病毒感染 辐照红细胞 超早产儿 超低出生体重儿
下载PDF
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在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围出院期管理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静 王平 《临床护理杂志》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FICare)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围出院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NICU接收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FICare)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围出院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我院NICU接收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10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围出院期FICare模式管理。比较两组体格发育水平、临床各项指标及患儿家长焦虑程度,出院30 d内喂养下降率及再入院率。结果实验组出院后30d体重、身长、头围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院后30d内喂养率下降率及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达全胃肠内喂养日龄、总氧疗时间短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家长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FICare在NICU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围出院期管理中应用,可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改善喂养情况,降低再入院率,缓解患儿家长焦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参与式综合管理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超低出生体重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评估
18
作者 席富强 常昕 董向力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1期100-103,共4页
目的 讨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治... 目的 讨论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的效果,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无手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分表(Padua)评分]、不良反应(血小板减少、注射部位皮肤变化、肝肾功能异常、出血)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2%,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7.08±1.29)分低于对照组的(11.24±1.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Padua评分(2.28±1.02)分低于对照组的(4.40±1.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7/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2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可以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中取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下肢深静脉血栓 低分子肝素钙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寿胎丸加减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的临床研究
19
作者 方芳 陈晓勇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29-32,36,共5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寿胎丸加减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SCH)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早期先兆流产合并SCH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寿胎丸加减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联合寿胎丸加减方治疗早期先兆流产合并绒毛膜下血肿(SCH)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早期先兆流产合并SCH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寿胎丸加减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血清指标以及药物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血清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联合疗法效果确切,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血清指标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先兆流产 绒毛膜下血肿 低分子量肝素钙 寿胎丸加减方
下载PDF
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的儿童Dent病一例
20
作者 李华荣 陈朝英 +1 位作者 涂娟 万灵 《罕见病研究》 2024年第1期114-117,共4页
本文报道1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的Dent病患儿诊疗过程。患儿男性,3岁1个月,常规体检时发现有大量蛋白尿,无低白蛋白血症,尿蛋白电泳提示以小分子量蛋白为主,同时伴高钙尿症,有阴离子间隙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无糖尿,无氨基酸尿,肾脏超声未... 本文报道1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的Dent病患儿诊疗过程。患儿男性,3岁1个月,常规体检时发现有大量蛋白尿,无低白蛋白血症,尿蛋白电泳提示以小分子量蛋白为主,同时伴高钙尿症,有阴离子间隙正常的代谢性酸中毒,无糖尿,无氨基酸尿,肾脏超声未见肾脏钙质沉着。患儿无生长发育落后及肾脏疾病家族史。完善全外显子组基因检测到OCRL1基因第15号外显子存在1处错义变异c.1477C>T(p.Arg493Trp)。诊断Dent病明确后,限制高钙、高钠及高草酸盐饮食摄入,同时加用枸橼酸钾颗粒及氢氯噻嗪口服。目前随访2个月,尿钙水平下降,肾功能稳定。本文通过典型病例报道及既往文献回顾,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并为该疾病的诊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量蛋白尿 高钙尿症 Dent病 基因 罕见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