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mpaired consciousness caused by injury of the lower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evaluation by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被引量:2
1
作者 Sung Ho Jang Seong Ho Kim Han Do Lee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52-352,共1页
A 34-year-old male patient underwent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for traumatic hemorrhage in the right frontal lobe(Figure 1A).The patient lost consciousness for approximately 4 weeks and experienced post-traumatic amne... A 34-year-old male patient underwent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for traumatic hemorrhage in the right frontal lobe(Figure 1A).The patient lost consciousness for approximately 4 weeks and experienced post-traumatic amnesia continuously from the time of the accident.The patient’s Glasgow Coma Scale score(Teasdale et al.,1974)was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AS Impaired consciousness caused by injury of the lower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evaluation by 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 Figure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 of lemongrass oil against dexamethasone 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possible role of decreased lecithin cholesterol acetyl transferase activity 被引量:8
2
作者 VR Santhosh Kumar Md Naseeruddin Inamdar +1 位作者 Nayeemunnisa GL Viswanatha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11年第8期658-660,共3页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nti-hyperlipidemic activity of lemongrass oil against in dexamethasone 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Methods:Administration of dexamethasone was given at 10 mg/kg,sc.to the adult rats for 8...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anti-hyperlipidemic activity of lemongrass oil against in dexamethasone induced hyperlipidemia in rats.Methods:Administration of dexamethasone was given at 10 mg/kg,sc.to the adult rats for 8 d induces hyperlipidemia characterized by marked increase in serum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 levels along with increase in atherogenic index.Results:Lemongrass oil(100 and 200 mg/kg,po.) treatment has showed significant inhibition against dexamethasone hyperlipidemia by maintaining the serum levels of cholesterol, triglycerides and atherogenic index near to the normal levels and the antihyperlipidemic effect of the lemongross oil was comparable with atorvastatin 10 mg/kg,po.The possible mechanism may be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 in lecithin cholesterol acetyl transferase(LCAT) activity.Conclusions: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Lemon gross oil possess significant antihyperlipidemic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MONGRASS OIL Hvperlipidemia Dexametliasone LIPID-lowerING activity
下载PDF
Restoration of an injured lower dorsal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in a patient with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被引量:1
3
作者 Sung Ho Jang Sang Seok Yeo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2022-2024,共3页
The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ARAS)plays a key role in the control of arousal and awareness for consciousness(Paus,2000;Zeman,2001;Van der Werf et al.,2002;Weiss et al.,2007;Siposan and Aliu,2014).It i... The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ARAS)plays a key role in the control of arousal and awareness for consciousness(Paus,2000;Zeman,2001;Van der Werf et al.,2002;Weiss et al.,2007;Siposan and Aliu,2014).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ARAS originates from the reticular formation(RF)of the brainstem,and connects to the cerebral cortex via intralaminar to the cerebral cortex (Paus, 2000; Zeman, 2001; Van der Werf et al., 2002; Yeo et al., 2013; Jang and Kwon, 2015). The hypothalamus is involved in the regulation of sleep and awareness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main timekeeper of consciousness (Lin, 2000; Lin et al., 2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toration of an injured lower dorsal ascending 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in a patient with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下载PDF
A Systematic Review of Uric Acid Transporter 1(URAT1)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and Gout and an Insight into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AR)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文卿 刘巍 +2 位作者 刘长鹰 王建武 赵桂龙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7年第6期897-910,共14页
Gout is cau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uric acid as monosodium urate(MSU). Chronic hyperuricemia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MSU deposition, which arises from over-production and/or under-excretion of uric acid. Ren... Gout is caused by the deposition of uric acid as monosodium urate(MSU). Chronic hyperuricemia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MSU deposition, which arises from over-production and/or under-excretion of uric acid. Renal under-excretion of uric acid accounts for greater than 90% of the patients with hyperuricemia, making URAT1 inhibitors, which act through uricosuric effect a promising class of urate-lowering therapy(ULT). This review aims at the summary and discussion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URAT1 inhibitors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uricemia and gout and providing an insight into their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AR), which will be helpful to the design of URAT1 inhibitors for both academic research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pipeline of URAT1 inhibitors is promising and encoura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UT HYPERURICEMIA urate-lowering therapy uricosuric URAT1 inhibitor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SAR)
下载PDF
Effects of astronomical orbital cycle and volcanic activity on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during Late Ordovician–Early Silurian in the Upper Yangtze area, South China
5
作者 ZHANG Xi ZHANG Tingshan +6 位作者 ZHAO Xiaoming ZHU Haihua MIHAI Emilian Popa CHEN Lei YONG Jinjie XIAO Qiang LI Hongjiao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CSCD 2021年第4期850-863,共14页
Based on field outcrop data,the effects of cyclic change of astronomical orbit and volcanic activity on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during the Late Ordovician-Early Silurian in the Upper Yangtze area were studied usin... Based on field outcrop data,the effects of cyclic change of astronomical orbit and volcanic activity on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during the Late Ordovician-Early Silurian in the Upper Yangtze area were studied using cyclostratigraphic and geochemical methods.d13 C and chemical index of alteration(CIA)were used to filter the astronomical orbit parameters recorded in sediments.It is found that the climate change driven by orbital cycle controls the fluctuations of sea level at different scales,obliquity forcing climate changes drive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THC)of the ocean,and THC-induced bottom currents transport nutrient-laden water from high latitude regions to the surface water of low-latitude area.Hence,THC is the main dynamic mechanism of organic-carbon supply.The marine productivity indexes of Ba/Al and Ni/Al indicate that volcanic activities had limited effect on marine productivity but had great influences on organic carbon preservation efficiency in late Hirnantian(E4).Paleo-ocean redox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U,V/Cr and V/(V+Ni)show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volcanism and oxygen content in Paleo-ocean,so it is inferred that volcanisms controlled the organic carbon preservation efficiency by regulating oxygen content in Paleo-ocean,and the difference in volcanism intensity in different area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the differential preservation efficiency of organic carbon.The organic carbon input driven by orbital cycle and the preservation efficiency affected by volcanisms worked together to control the enrichment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Middle–Upper Yangtze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OSTRATIGRAPHY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geochemical weathering index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 volcanic activity Upper Ordovician Wufeng Formation lower Silurian Longmaxi Formation
下载PDF
Development of TNU-SuperSID Teaching Module for Observing the Effects of Solar Activities on the Lower Ionosphere
6
作者 Le Minh Tan 《Journal of Physical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2015年第2期116-122,共7页
关键词 低电离层 教学模块 太阳能 观测活动 开发 空间天气监测 斯坦福大学 空间物理学
下载PDF
近136年(1885~2020年)长江中下游伏旱期划分及其演变分析
7
作者 徐群 赵亮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2-1094,共23页
少雨高温的伏旱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水利和人体健康等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缺乏对该地区伏旱期的历史划分,对其长期变化规律也缺乏充分认识。本文利用1885年以来已划定的长江中下游沿江五站(上海、南京、芜湖、九江和汉口)梅雨期和... 少雨高温的伏旱期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水利和人体健康等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缺乏对该地区伏旱期的历史划分,对其长期变化规律也缺乏充分认识。本文利用1885年以来已划定的长江中下游沿江五站(上海、南京、芜湖、九江和汉口)梅雨期和夏季日气温、降水资料,对出梅后的少雨高温时段分别确定了少雨和高温的定量标准,划定出1885~2020年长江中下游伏旱期,并用统一气温标准结合伏旱期长度,综合确定了近136 a(1885~2020年)伏旱期强度指数。这136 a(包含有16个无伏旱年及10个入秋伏旱年)里伏旱期的年平均长度为21.6 d,呈现出3~6 a、36 a和84 a周期。1951年以来,1959~1978年是伏旱期长度的主要峰期,1980~1987年是伏旱期长度的下降谷期,之后缓慢增加;1980年代之后虽然大于30 d的长伏旱期有减少趋势,但是15~30 d且高强度的伏旱期频现;1995年之后秋伏旱明显增多,夏季延迟。136 a里最长且强的伏旱期依次出现于1934、1967、1978和2013年;最早的伏旱期出现在6月中旬,最晚在9月中下旬。近40 a来,伏旱期高温(≥35.0°C)日数大幅提高,伏旱期高温发生率从1980年代的30%左右上升到近年的50%以上,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长(强)伏旱期的副热带环流特征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长江中下游区,而短(弱)伏旱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多偏东或偏南,入秋伏旱与副热带高压稳定西伸有关。伏旱期内高温日数的演变受到双重人类活动的制约,它不仅与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海陆升温有关,并且因地而异,即受到局地生态环境演变和城市热岛效应增减的人为作用影响。印度—太平洋季风区陆海温差对长江中下游伏旱期长度年代际变化有重要调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伏旱期 准周期演变 人类活动 高温
下载PDF
滩羊尾脂共轭亚油酸微胶囊的理化性质及其潜在生物活性评估
8
作者 裴慧敏 李亚蕾 +3 位作者 曹松敏 罗瑞明 毕永昭 伏棋画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6,共9页
以滩羊尾脂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为芯材,乳清分离蛋白、麦芽糊精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理化特性进行表征,同时通过加速贮藏实验和体外... 以滩羊尾脂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为芯材,乳清分离蛋白、麦芽糊精为壁材制备的微胶囊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理化特性进行表征,同时通过加速贮藏实验和体外模拟消化实验对其氧化稳定性、体外模拟消化释放行为进行分析,并评估其抗氧化活性和降胆固醇活性。结果表明,滩羊尾脂CLA微胶囊颗粒完整、表面相对光滑,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氧化稳定性和缓释性能;微胶囊化滩羊尾脂CLA经胃肠道消化后的抗氧化稳定性和降胆固醇活性均显著高于未微胶囊化的滩羊尾脂CLA;体外模拟消化结束时,滩羊尾脂CLA微胶囊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0.84±3.97)%、(78.53±4.28)%、(59.88±2.58)%,对胆固醇胶束抑制率为(73.48±2.53)%,与牛磺胆酸钠、甘氨胆酸钠和胆酸钠3种胆酸盐的结合率分别为(40.62±3.14)%、(66.79±3.01)%、(55.43±2.39)%。综上,微胶囊化不仅显著提升了滩羊尾脂CLA的氧化稳定性,还有益于其抗氧化和降胆固醇活性的提升,研究可为滩羊尾脂CLA的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亚油酸微胶囊 理化特性 抗氧化活性 降胆固醇活性
下载PDF
降尿酸化合物的活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9
作者 祁丹辉 史晓雨 +1 位作者 刘新泳 展鹏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80,共14页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由于体内尿酸升高所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和肾脏并发症风险升高密切相关。活性评价是降尿酸药物研发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降尿酸药物的活性筛选方法大致分为体外和体内两种,体... 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由于体内尿酸升高所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与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和肾脏并发症风险升高密切相关。活性评价是降尿酸药物研发至关重要的环节。目前,降尿酸药物的活性筛选方法大致分为体外和体内两种,体外筛选主要是基于黄嘌呤氧化酶、尿酸转运蛋白、嘌呤核苷磷酸化酶等靶点建立模型,而体内降尿酸筛选则通过啮齿类、禽类动物及类器官等模型实现。因此,从体内、体外两个方面全面综述了降尿酸化合物的活性评价方法,旨在为降尿酸药物的研发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 降尿酸 活性评价 药物研发
下载PDF
虾壳源蛋白水解物降糖降脂活性评价及肽序分析
10
作者 韩鹏薇 易彤 +3 位作者 李虹辉 吴昊 李彦 褚武英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157,共10页
目的:采用酶解法制备克氏原螯虾壳蛋白水解物(Procambarus clarkii shell protein hydrolysates,PCSPHs),并分析其体外降糖降脂活性及肽序。方法:分别采用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制备不同虾壳蛋白... 目的:采用酶解法制备克氏原螯虾壳蛋白水解物(Procambarus clarkii shell protein hydrolysates,PCSPHs),并分析其体外降糖降脂活性及肽序。方法:分别采用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制备不同虾壳蛋白水解物,分析其体外降糖降脂活性和肽序列;运用Peptide Ranker及BIOPEP-UWM网站在线分析,再以核受体PPARγ配体结合区域的晶体结构作为靶点,使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模拟,获得具有潜在降糖降脂活性的虾壳肽。结果:胃蛋白酶水解物(PEP-PCSPHs)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IC 50值分别为(5.42±0.05),(7.11±1.01)mg/mL;胰蛋白酶水解物(TRY-PCSPHs)对胰脂肪酶活性具有最强的抑制能力,IC 50值为(4.71±1.12)mg/mL,且对甘氨胆酸钠表现出最好的体外结合效果。此外,经质谱鉴定PEP-PCSPHs和TRY-PCSPHs中分别得到3391,2086条肽序;通过在线网站预测和分子对接筛选出多条均能与PPARγ结合的降糖降脂虾壳活性肽(PCSAPs)。结论:酶解克氏原螯虾壳制备的虾壳蛋白水解物具有潜在的降糖降脂活性,可能改善糖脂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原螯虾壳 蛋白水解物 PPARΓ 分子对接 降糖降脂活性
下载PDF
两种细菌发酵豆粉粗多糖体外降血糖、降血脂活性比较
11
作者 屈雅宁 李慧 +3 位作者 向大松 郭瑞 曾长立 王红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50,共11页
枯草芽孢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常用于发酵豆制品的生产。为研究这两种细菌发酵对豆粉粗多糖降血糖、降血脂生物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制备了8种不同的两种细菌发酵豆粉的粗多糖样品,比较分析了发酵前后豆粉粗多糖的组成、水溶能力和体外降血糖... 枯草芽孢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常用于发酵豆制品的生产。为研究这两种细菌发酵对豆粉粗多糖降血糖、降血脂生物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制备了8种不同的两种细菌发酵豆粉的粗多糖样品,比较分析了发酵前后豆粉粗多糖的组成、水溶能力和体外降血糖降血脂活性变化差异。结果表明:两种细菌发酵豆粉的粗多糖中糖醛酸含量均增加,且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粉的粗多糖糖醛酸含量(4.05%~22.46%)显著(P<0.05)高于干酪乳杆菌发酵豆粉的粗多糖(2.63%~10.72%)。两种细菌发酵可以改善豆粉粗多糖的水溶性。两种细菌发酵均能增加豆粉粗多糖体外降血糖和降血脂的生物活性。干酪乳杆菌发酵大豆、豇豆和蚕豆豆粉的粗多糖对α-淀粉酶抑制能力显著(P<0.05)高于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豇豆、红豆、绿豆、蚕豆、菜豆、扁豆和豌豆豆粉的粗多糖结合甘氨脱氧胆酸钠能力高于干酪乳杆菌发酵。两种细菌发酵绿豆、蚕豆、菜豆、扁豆和豌豆豆粉的粗多糖对牛磺脱氧胆酸钠的结合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本研究为开发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功能的富含活性多糖的发酵豆类食品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粉 发酵 多糖 降糖活性 降脂活性
下载PDF
黄花倒水莲花的化学成分及体外降胆固醇活性研究
12
作者 薛佳丽 李连春 +2 位作者 潘争红 谭兰芳 宁德生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40-44,共5页
为了研究黄花倒水莲花的化学成分及其降胆固醇活性,本文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黄花倒水莲花的95%乙醇提取物低极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11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及文献比对,分别鉴定为3,4-二甲氧基肉... 为了研究黄花倒水莲花的化学成分及其降胆固醇活性,本文采用硅胶、MCI、Sephadex LH-20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对黄花倒水莲花的95%乙醇提取物低极性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共得到11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及文献比对,分别鉴定为3,4-二甲氧基肉桂酸(1)、1,3,6-三羟基-2,7-二甲氧基口山酮(2)、7-羟基-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3)、1,7-二羟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4)、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5)、1,3-二羟基-2-甲氧基口山酮(6)、(2S,3S,4R,10E)-2-[(2R)-2-羟基-二十四烷酰氨基]-10-十八烷-1,3,4-三醇(7)、楤木脑苷脂(8)、波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9)、棕榈酸(10)、硬脂酸(11),其中化合物7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采用试剂盒法测定所获得化合物对HepG2细胞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8具有良好的降胆固醇活性,半抑制浓度(IC_(50))为40.3µmol/L,可作为降胆固醇药物研发的候选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倒水莲 化学成分 降胆固醇活性
下载PDF
基于“补肾活血、降浊排毒法”的CRF疾病管理方案研究
13
作者 何亚鑫 樊威伟 +2 位作者 朱媛媛 高垒 褚明妍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旨在观察应用“补肾活血、降浊排毒法”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疾病管理方案,对CRF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纳入2019—2021年门诊及住院CRF患者,选取该院收治的237例CRF患者,将入组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旨在观察应用“补肾活血、降浊排毒法”的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疾病管理方案,对CRF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纳入2019—2021年门诊及住院CRF患者,选取该院收治的237例CRF患者,将入组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37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肾活血、降浊排毒法”的CRF疾病管理方案,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尿素氮、肌酐、尿酸、肾小球滤过率、内生肌酐清除率等临床指标和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症状积分方面总有效率达64.23%,高于对照组的39%(P<0.05);同时,观察组在实验室指标和症状积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改善(P<0.05)。[结论]“补肾活血、降浊排毒法”的CRF疾病管理方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除了能有效改善肾功能等相关临床指标外,还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为慢性肾脏病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 疾病管理方案 补肾活血降浊排毒
下载PDF
农业耕作和外来植物入侵对金沙江下游库区新生消落带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影响
14
作者 张月华 张凤英 +4 位作者 邓鑫欣 于江 肖欣怡 潘开文 张林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5-1325,共11页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新生消落带上农业耕作较为普遍,同时广泛存在外来植物入侵,这可能会对其土壤养分状况产生潜在影响。基于此,以乌东德电站库区新生消落带为研究区域,以淹水后自然形成的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群落为对照,选择典...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站新生消落带上农业耕作较为普遍,同时广泛存在外来植物入侵,这可能会对其土壤养分状况产生潜在影响。基于此,以乌东德电站库区新生消落带为研究区域,以淹水后自然形成的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群落为对照,选择典型农作物玉米(Zea mays)与入侵植物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群落下0~10 cm和10~20 cm深度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差异,探讨农业耕作和外来植物入侵对消落带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玉米和银胶菊群落下0~10 cm土层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狗牙根群落(P<0.05),增幅为24.58%~136.98%;10~20 cm土层的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也较狗牙根群落显著高出16.67%~141.68%(P<0.05)。②相较狗牙根群落,玉米和银胶菊群落下0~10 cm和10~20 cm土层的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增幅为5.60%~378.65%。3个群落中,银胶菊群落土壤酶指数最高,较狗牙根群落显著高出23.49%(P<0.05)。③消落带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与脲酶、蔗糖酶、硝酸还原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上述酶活性可作为消落带土壤养分状况变化的有效表征。总的来看,农耕活动和银胶菊入侵促进了落干期金沙江下游新生消落带土壤养分的积累和有效性的增加。因此,应加强消落带农业耕作的管控并尽快开展入侵植物防治,以减少淹水期消落带土壤养分流失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消落带 农业耕作 植物入侵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金沙江下游
下载PDF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动力学及自抗扰控制研究
15
作者 陈超 卢绍田 +1 位作者 王成军 张祥瑞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5期11-15,共5页
为增强下肢障碍人群在被动训练阶段,使用下肢康复外骨骼时的轨迹跟踪控制精度及系统的抗干扰性,设计了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策略,可将未建模部分和外部不确定性干扰视作总扰动,并设计了补偿环节进行... 为增强下肢障碍人群在被动训练阶段,使用下肢康复外骨骼时的轨迹跟踪控制精度及系统的抗干扰性,设计了自抗扰控制(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ADRC)策略,可将未建模部分和外部不确定性干扰视作总扰动,并设计了补偿环节进行补偿以抑制干扰的影响。根据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推导出了动力学方程,并根据方程设计了自抗扰控制器的各个环节。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来观察所设计控制器的效果,并与传统PID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所设计的ADRC控制方案具有更高的控制精度和更好的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外骨骼 自抗扰控制 轨迹跟踪
下载PDF
血清水平预测老年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研究
16
作者 杨颖 尹茯颐 +1 位作者 冷嫄娴 李国红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索血清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预测老年髋关节术后... 目的:探索血清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血小板(platele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水平预测老年髋关节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65例老年髋关节术患者,男89例,女76例;年龄60~75(66.43±5.48)岁;股骨颈骨折102例,股骨头坏死63例。所有患者入院24 h内均进行血清D-D、FIB、PLT、CRP、PAI-1检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DVT分为DVT组和非DVT组。结果:DVT组患者的D-D、FIB、PLT、CRP、PAI-1水平均高于非DVT组(P<0.001);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DVT与PLT、CRP、D-D、FIB、PAI-1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0.382,0.213,0.410,0.310,0.353,均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PLT是影响DVT发生的独立因素(OR=0.038,0.960,P=0.032,0.011);D-D、FIB、PLT、CRP、PAI-1及五项联合预测DVT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43、0.692、0.871、0.780、0.819、0.960,五项联合预测的AUC均高于单项预测(P<0.05)。结论:D-D、FIB、PLT、CRP、PAI-1在预测老年髋关节术后发生DVT中具有一定效能,五项联合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C反应蛋白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髋关节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下扬子中二叠统孤峰组热液硅质岩地球化学约束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邹怡 韦恒叶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99-811,共13页
【目的】下扬子地区中二叠世沉积了一套富含有机质的孤峰组黑色硅质岩,热液硅质岩的分析是该区硅质岩与异常高有机质富集关系研究的关键,进而为该区页岩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结合岩相学特征分... 【目的】下扬子地区中二叠世沉积了一套富含有机质的孤峰组黑色硅质岩,热液硅质岩的分析是该区硅质岩与异常高有机质富集关系研究的关键,进而为该区页岩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结合岩相学特征分析,安徽铜陵叶山和巢湖平顶山地区孤峰组硅质岩的成因及其构造背景。【结果】巢湖地区孤峰组黑色薄层硅质岩中富含硅质海绵骨针以及放射虫,而铜陵地区孤峰组青灰色硅质岩中几乎不含硅质生物,由微晶石英组成。热液活动指标Al/(Al+Fe+Mn)、Eu/Eu^(*)、Al-Fe-Mn三角图、Lu_(N)/La_(N)比值指示铜陵地区孤峰组青灰色硅质岩为热液成因,巢湖地区孤峰组黑色薄层硅质岩为生物成因。微量和稀土元素La-Th-Sc三角图以及La/Sc与Ti/Zr交会图指示铜陵地区孤峰组沉积期为洋岛弧构造背景,而巢湖地区为陆岛弧和主动大陆边缘背景。【结论】铜陵地区孤峰组硅质岩为原生热液硅质沉积,是斜坡带活跃的构造裂陷活动带来的热液硅酸沉积而成。下扬子地区孤峰组黑色层状硅质岩虽然为生物成因,但其硅的来源与斜坡带的热液活动有关。下扬子地区孤峰组富有机质沉积可能与热液活动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造成浮游生物的繁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峰组 热液活动 硅质岩 下扬子地区 中二叠世 有机质富集
下载PDF
基于神经-肌骨-外骨骼耦合仿真框架的平地和上坡行走动力学分析
18
作者 靳葳 刘佳奇 +1 位作者 张琦炜 方虹斌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7-831,共15页
评估人体穿戴外骨骼后的运动性能是指导外骨骼硬件迭代和控制策略优化的重要依据.与传统的基于实验的评估相比,基于人-外骨骼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的评估避免了平台搭建和实地测试、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巨大人力和时间成本.此外,如将人体... 评估人体穿戴外骨骼后的运动性能是指导外骨骼硬件迭代和控制策略优化的重要依据.与传统的基于实验的评估相比,基于人-外骨骼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的评估避免了平台搭建和实地测试、实验数据分析处理的巨大人力和时间成本.此外,如将人体神经肌骨动力学纳入人-外骨骼耦合系统,动力学仿真还能够生成肌肉激活、肌肉力和关节力矩等实验中难以测量的生理学和生物力学信息,从而可以从肌肉发力的层面评估不同环境下穿戴外骨骼对人体运动的影响.本研究以人体肌骨-髋关节外骨骼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考虑人体神经肌骨动力学、足地接触和人-外骨骼交互作用的完整神经-肌骨-外骨骼耦合正向动力学仿真框架,对系统在平地和上坡(5.71°,10%)两种场景以0.8 m/s步速行走的动力学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给定模型中的神经肌肉反射参数,综合考虑系统运动状态、肌肉收缩动力学、肌骨运动学、肌肉代谢、不同环境下的地反力和人机交互力等因素,并采用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进化策略进行分阶段多目标优化,可以在不需要实验数据输入的条件下,高效完成全系统的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所提仿真框架不仅能够生成包括肌肉激活、肌肉力、关节力矩和关节角度在内的完整生理学和生物力学信号,还能够反映和解释不同肌肉的激活模式随步行环境的适应性变化.此外还在与仿真情况一致的步行条件下进行了人体穿戴外骨骼行走测试,并进一步将肌肉激活数据与测得的肌电信号对比.结果表明,仿真与实验的肌肉激活结果保持了较高的相关性,并呈现出相对于地形坡度基本一致的变化规律;在上坡行走时,腘绳肌、臀大肌、髂腰肌和比目鱼肌的肌肉激活程度的RMS值均显著高于平地行走的情况,而股直肌与胫骨前肌的肌肉激活程度的RMS值则有所下降.上述结果表明,提出的动力学仿真框架可以在无实验数据输入的条件下有效且准确地捕捉在不同地形中行走时肌肉激活模式的定性差异.本研究为人体肌骨-外骨骼耦合系统在多场景下的行走仿真与性能评估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外骨骼设计与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和仿真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力外骨骼 动力学建模 人机动力学 肌肉骨骼模型 肌肉激活
下载PDF
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设计与性能分析
19
作者 常佳辰 韩亚丽 +2 位作者 孙翰 史传棋 赵天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20,共11页
为了更好地辅助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设计了一种基于盘式电机驱动的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并通过助力效果可视化研究与性能分析来验证其不同康复训练模式的有效性。首先,对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利用OpenSim软件... 为了更好地辅助偏瘫患者的康复训练,设计了一种基于盘式电机驱动的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并通过助力效果可视化研究与性能分析来验证其不同康复训练模式的有效性。首先,对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利用OpenSim软件进行了人机耦合的生物力学分析。然后,开展了基于位置跟踪控制的被动康复训练实验以及抗阻康复训练实验并采集表面肌电信号,验证了所设计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在不同模式下辅助患者康复训练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穿戴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能使人体膝关节的力矩减小50%左右;在被动康复训练实验中,跟随误差为-4°~8°,且人体下肢目标肌群的肌肉激活度呈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在抗阻康复训练实验中,人体下肢目标肌群的肌肉激活度随负重的增加而提高。所设计的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具有良好的灵敏性和跟随性,其被动及抗阻康复训练模式均有助于偏瘫患者下肢的康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 康复训练 生物力学分析 位置跟踪控制 肌肉激活度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人体单腿落地稳定性的影响
20
作者 林秦兆 魏梦力 +3 位作者 钟亚平 吴倩 周博韬 王海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209-4215,共7页
背景: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脑刺激技术可即时提高人体肌肉力量,或可即时提升人体单腿落地稳定性,但尚未有相关研究进行论证。目的:验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人体单腿落地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武汉体育学院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按... 背景: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非侵入脑刺激技术可即时提高人体肌肉力量,或可即时提升人体单腿落地稳定性,但尚未有相关研究进行论证。目的:验证经颅直流电刺激对人体单腿落地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武汉体育学院男性大学生为受试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6)和B组(n=5),A组受试者先接受假刺激,随后经过3 d的清洗期,再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B组受试者先接受经颅直流电刺激,随后经过3 d的清洗期,再接受假刺激,刺激后即刻进行单腿落地测试,采集并分析受试者单腿落地时的生物力学参数。将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的数据汇总为试验组数据,假刺激干预的数据汇总为对照组数据。结果与结论:①核心稳定性: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与落地高度对躯干最大屈曲角具有交互效应(P<0.05),在30 cm落地高度条件下,相较于假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后受试者躯干最大屈曲角显著降低;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躯干最大侧屈角、躯干侧屈角速度具有主效应(P<0.05),相较于假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后受试者躯干最大侧屈角、躯干侧屈角速度显著降低;②下肢关节稳定性: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踝关节最大外翻角具有主效应(P<0.05),相较于假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后受试者踝关节最大外翻角显著降低;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腓肠肌外侧头的峰值激活水平具有主效应(P<0.05),相较于假刺激,真刺激后腓肠肌外侧头的峰值激活水平显著提升;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与落地高度对胫骨前肌的峰值激活水平具有交互效应(P<0.05),在60 cm落地高度条件下,相较于假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后受试者胫骨前肌峰值激活水平显著升高;③压力中心稳定性: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与落地高度对压力中心横向平均位移距离、压力中心横向平均位移速度、压力中心纵向平均位移距离、压力中心纵向平均位移速度等指标均无交互作用(P>0.05),经颅直流电刺激干预对各压力中心指标均无主效应(P>0.05);④结果表明:经颅直流电刺激可即刻改善人体单腿落地时的核心稳定性与下肢关节稳定性,可将其作为运动前的重要热身手段,提高人体单腿落地稳定性、降低下肢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直流电刺激 稳定性 单腿落地 身体控制 肌肉激活 核心稳定性 下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