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轨悬吊减重康复训练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许燕飞 叶俏慧 +1 位作者 付敏玲 李丽萍 《护理与康复》 2024年第10期11-15,共5页
目的 探讨天轨悬吊减重康复训练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杭州市中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楼层病房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常... 目的 探讨天轨悬吊减重康复训练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杭州市中医院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期间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楼层病房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天轨悬吊减重康复训练模式,均干预20 d。干预前后使用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Berg平衡量表、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表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结果 观察组干预前后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差值为(14.61±2.59)分,大于对照组的(10.17±2.50)分;观察组干预前后Berg平衡量表评分差值为(13.81±2.72)分,大于对照组的(8.80±2.94)分;观察组干预前后Sheikh躯干控制能力评分表评分差值为(21.19±11.65)分,大于对照组的(12.94±7.11)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天轨悬吊减重康复训练模式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高平衡功能及躯干控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悬吊 减重 下肢运动 平衡
下载PDF
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婷婷 周娃妮 +2 位作者 张叶熙 苏莉 韩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699-703,共5页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青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两组... 目的探讨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力、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青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6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等速肌力训练,观察组采取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经颅磁刺激,持续治疗8周。在治疗前1 d及治疗结束后1 d,进行下肢肌力检测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HFAC)、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TGA)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峰值流速(Vs)、平均流速(Vm)、血管阻力指数(RI)],根据下肢Brunnstrom分级提高情况,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120°/s时膝关节伸肌和屈肌的峰力矩体重比分别为(72.73±6.89)%、(33.51±5.47)%,均大于对照组[(65.41±5.06)%、(30.17±3.8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BI评分、下肢FMA评分分别为(69.98±10.23)、(28.23±6.74)分,均高于对照组[(55.35±6.79)、(22.45±4.3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BS评分、HFAC评分、TGA评分分别为(46.91±7.27)、(3.99±0.71)、(10.25±3.99)分,均高于对照组[(35.71±5.56)、(2.91±0.54)、(7.81±1.78)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5%,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的Vs、Vm分别为(47.96±7.95)、(35.71±6.89)cm/s,均大于对照组[(41.23±6.12)、(31.59±4.35)cm/s],RI为(37.56±2.07),小于对照组(73.59±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速肌力训练联合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增强下肢肌力、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运动功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等速肌力训练 经颅磁刺激 下肢肌力 生活质量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陈创 李姗 +4 位作者 唐朝正 陈昌成 张晓莉 吴毅 贾杰 《中国康复》 2016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7)。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TEA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脑卒中患者患侧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33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6)和对照组(n=17)。2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下肢TEAS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E)、Holden功能性步行分级(HFAC)、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FMA-LE、HFAC、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仅MB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LE、M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HF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EAS能进一步促进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脑卒中 下肢 运动功能
下载PDF
优秀青少年击剑运动员功能性动作能力与下肢爆发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21
4
作者 周志雄 王琛 +1 位作者 王泳超 苏亚斌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8-351,共4页
主要探讨优秀青少年击剑运动员功能动作能力与下肢爆发力之间的相关性,为击剑运动员科学化运动训练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国家队优秀青少年击剑运动员33人(15女,18男),年龄(14.66±1.10)岁,身高(174.80±6.51)cm,BMI(20.57... 主要探讨优秀青少年击剑运动员功能动作能力与下肢爆发力之间的相关性,为击剑运动员科学化运动训练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选取国家队优秀青少年击剑运动员33人(15女,18男),年龄(14.66±1.10)岁,身高(174.80±6.51)cm,BMI(20.57±2.61)kg/m2;对运动员进行功能性动作筛查(FMS),采用Bosco纵跳方案测试了蹲跳和下蹲跳。研究结果:青少年击剑运动员FMS总分为14.02分,蹲跳的重心上升高度为41.30cm,下蹲跳(SJ)的重心上升高度为49.62cm,下蹲跳(CMJ)的重心上升高度显著高于蹲跳(P<0.001);蹲跳和下蹲跳成绩与FMS总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509,P<0.01;r=0.372,P<0.05)。结论:我国优秀青少年击剑运动员FMS总分与蹲跳和下蹲跳成绩显著相关,FMS总分处于运动风险高发生率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蹲跳 下蹲跳 FMS 青少年击剑运动员 下肢爆发力 功能性动作 动作能力
下载PDF
MOTO—med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及平衡功能恢复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怡 吴莹 +3 位作者 李雨峰 徐丽 杨玉龙 肖宗欣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0期1203-1205,共3页
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方法、推拿技术、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物理治疗、电针等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脑卒中患者90例... 目的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结合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方法、推拿技术、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物理治疗、电针等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改善的作用。方法脑卒中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接受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运动再学习方法、推拿技术、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物理治疗、电针等综合康复训练,治疗组在综合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训练。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评定两组患者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下肢功能和平衡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结合综合康复训练可改善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及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MOTO-med 下肢运动功能 平衡功能
下载PDF
投掷铁饼旋转过程中下肢动作不同走向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骆建 罗刚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67,共5页
通过对投掷铁饼技术采用不同下肢动作所出现的增长或缩短旋转半径特点的分析得出:采用增长旋转半径的摆动技术,必然延长人体的旋转到位的时间,对超越器械动作的形成速度和人体在旋转过程中的加速旋转移动距离都具有限制作用。相反,则具... 通过对投掷铁饼技术采用不同下肢动作所出现的增长或缩短旋转半径特点的分析得出:采用增长旋转半径的摆动技术,必然延长人体的旋转到位的时间,对超越器械动作的形成速度和人体在旋转过程中的加速旋转移动距离都具有限制作用。相反,则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饼 下肢动作 旋转半径 作用
下载PDF
头颈部训练在提高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江兴妹 庄晓鹏 张维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35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训练在促进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Bobath技术为主的常规... 目的探讨头颈部训练在促进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2016年9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Bobath技术为主的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头颈部训练,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ery平衡量表(BBS)、Tinetti步态评估量表(TGA)及10 m步行速度评价两组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平衡及运动功能与康复前比较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FMA量表、BBS量表、TGA量表及10 m步行速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头颈部训练对促进偏瘫患者平衡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训练 偏瘫 平衡及下肢运动 功能恢复
下载PDF
我国北欧两项运动员运动功能特征对跳台滑雪专项技术和运动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刘钰 张栋 +2 位作者 陈聪航 郭丞 曹春梅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151,共11页
探讨北欧两项运动员运动功能特征对跳台滑雪专项技术的影响,以期为设计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率提供参考。以中国6名北欧两项国家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测试其身体形态、功能性动作、平衡性、关节活动度、肌力以及运动员训练比... 探讨北欧两项运动员运动功能特征对跳台滑雪专项技术的影响,以期为设计合理的体能训练方法、提高训练效率提供参考。以中国6名北欧两项国家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测试其身体形态、功能性动作、平衡性、关节活动度、肌力以及运动员训练比赛过程中跳台滑雪动作姿态和成绩,分析运动功能和肌力参数与成绩的相关性,总结其相互作用的机制。结果:1)我国优秀北欧两项运动员身体形态和运动功能具有较大个体差异,躯干稳定性和肩关节灵活性较差,髋关节内旋角度、伸髋肌力左右侧差异较大,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和肌力普遍较好。2)与跳台滑雪运动表现和稳定性具有正相关性的因素为年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和肌力、直线弓箭步、肩关节灵活性、下肢Y-平衡后内侧伸出距离、髋屈伸和内旋活动度;具有负相关性的因素为FMS总分、躯干俯卧撑、躯干旋转稳定性、髋内外旋肌力。3)结合跳台滑雪动作姿态分析发现,良好的踝关节背屈活动度和肌力可以增加起跳飞行过程中提压板技术的流畅稳定性,使运动员更容易在空中飞行时重心前移,有更小的身体与雪板夹角;髋外旋肌力过大容易导致蹬伸动作过紧和空中飞行时身体与雪板夹角增大。结论:长期专项训练会导致北欧两项运动员出现运动功能对称性、稳定性和关节活动度下降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跳台滑雪的起跳和空中飞行技术。建议以跳台滑雪技术特征为依据,设计更科学合理的功能性训练动作,加强关节活动度和核心稳定性的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欧两项 下肢功能 动作模式 生物力学 技术特征、竞技表现
下载PDF
神经松动术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施加加 孙莹 李周 《中国康复》 2013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松动术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偏瘫患者随机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下肢周围神经松动技术。治疗前后测定10m最大步行速度、患肢运动功能(FMA)及腘绳肌... 目的:探讨神经松动术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偏瘫患者随机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2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下肢周围神经松动技术。治疗前后测定10m最大步行速度、患肢运动功能(FMA)及腘绳肌、胫前肌最大等长收缩时的肌电信号值(iEMG)。结果:治疗12周后,2组10m最大步行速度、FMA及腘绳肌、胫骨前肌iEMG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对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松动术 偏瘫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大范围运动过程中人体下肢动作捕捉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平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91,共4页
传统的人体下肢动作捕捉系统能够对人体进行快速的动作捕捉,但是由于动作幅度较大不能在大范围的运动过程中对下肢关节进行动作捕捉。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大范围运动过程中人体下肢动作捕捉系统。在硬件处理上采用新型的BOT-6765连... 传统的人体下肢动作捕捉系统能够对人体进行快速的动作捕捉,但是由于动作幅度较大不能在大范围的运动过程中对下肢关节进行动作捕捉。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大范围运动过程中人体下肢动作捕捉系统。在硬件处理上采用新型的BOT-6765连续动作捕捉系统,使用待换机的层次运行结构改变传统的捕捉选定的结构过程,提升了动作捕捉过程的测量范围,同时减小了捕捉过程中背景虚设的帧,有效地提高了人体下肢动作捕捉过程的清晰度。软件上建立了简化模型,保证捕捉过程中的准确性,同时能够提高捕捉范围,优化了人体关节角的运算,人体下肢关节是捕捉过程的关键所在,优化后的关节运算存储量小、捕捉准确,避免计算误差的产生。为了验证设计的大范围运动过程中人体下肢动作捕捉系统的有效性,设计了对比仿真实验,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有效地验证了设计的大范围运动过程中人体下肢动作捕捉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范围运动 人体下肢动作 简化模型 三角函数 关节角 动作捕捉系统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髋部骨折围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敏 陈美君 +1 位作者 傅晓婷 张亮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第8期159-162,共4页
目的分析对髋部骨折使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配合本研究的髋部骨折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研究组采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分析对髋部骨折使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择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杭州市中医院配合本研究的髋部骨折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研究组采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肢体功能评分(FAM)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生活质量、骨折复位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DS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FA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骨折复位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髋部骨折使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有效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骨折复位,缓解疼痛,改善关节运动功能,减轻患者焦虑、忧郁等负面情绪,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围术期 临床护理路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生活质量 关节运动功能
下载PDF
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成年男性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辛坤宗 马传奇 《当代体育科技》 2022年第18期36-39,共4页
目的:研究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成年男性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实验测试等研究方法,以成年男性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30min的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比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和功能训练... 目的:研究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成年男性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实验测试等研究方法,以成年男性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每次30min的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对比本体感觉强化训练和功能训练对成年男性下肢运动、平衡能力干预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组不同训练对平衡能力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下肢运动功能灵敏素质有所提高,但不明显;对改善立定三级跳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体感觉强化训练比功能训练更有利于平衡能力提升和关节活动度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 功能训练 下肢运动 平衡能力
下载PDF
基于5E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岳梦甜 孟银芝 刘静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6期753-755,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5E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基于5E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对预防下肢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9年6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治疗的8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n=44)与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5E康复模式护理。记录两组患者下肢DVT、疼痛及肿胀发生率差异;比较两组患者肢体活动功能(Lysholm)评分标准、证候积分及生活质量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下肢DVT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及肿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1、4.789、4.402,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证候积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5E康复模式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患者发生DVT发生率,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强化其下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5E康复模式 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肢体活动功能
下载PDF
平衡针联合磁热疗和微波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荣祥 蒋华忠 陈四有 《智慧健康》 2022年第7期118-120,127,共4页
目的探究平衡针联合磁热疗和微波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病例数:6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磁热疗和微波组)和实验组(平衡针+磁热... 目的探究平衡针联合磁热疗和微波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诊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2021年1月-2021年12月,病例数:60例,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磁热疗和微波组)和实验组(平衡针+磁热疗+微波组),比较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膝关节疼痛程度(VAS评分)与骨性关节炎积分。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与骨性关节炎积分均减少,且实验组VAS评分与骨性关节炎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平衡针联合磁热疗和微波治疗疗效确切,有助于患者膝关节疼痛减轻、消除肿胀,并促进患者疾病症状改善,恢复膝关节正常活动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应用,并做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平衡针 磁热疗 微波 疗效 膝关节功能
下载PDF
SFMA动作评估对大学生身体下肢功能干预训练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胡浪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2年第10期164-167,共4页
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SFMA)可以用于下肢的功能性测试,通过简单实用并且可以快速确定功能性问题的位置,从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运动干预训练。本研究将SMFA运用于普通大学生群体,选取30名大学生测试其下肢功能并进行为期8周的运动干预... 选择性功能动作评估(SFMA)可以用于下肢的功能性测试,通过简单实用并且可以快速确定功能性问题的位置,从而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运动干预训练。本研究将SMFA运用于普通大学生群体,选取30名大学生测试其下肢功能并进行为期8周的运动干预训练,并在干预训练前后分别进行测试,之后对干预训练前后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存在单腿独立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有40%的学生出现左右躯干稳定性不足的情况,约65%的学生在四点支撑的测试中存在功能性问题;双臂上举深蹲一半以上学生出现功能性问题,三分之一的学生需要建立正确的下蹲模式,大部分学生左右两侧存在平衡性不足的问题。干预训练主要以整合神经肌肉训练为主、对学生进行下肢针对性运动干预训练,增强了大学生的下肢肌肉力量与伸展性,强化了弱侧链的肌肉力量与核心腰腹的稳定性,起到预防运动损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MA动作评估 大学生 下肢功能 干预训练
下载PDF
关键肌运动点针刺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16
作者 孙茁 刘凯 +2 位作者 马舒婷 何舜霞 高潇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4期2776-2779,2761,共5页
目的:观察关键肌运动点针刺对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SCI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和传统针刺治疗,n=49)和研究组(... 目的:观察关键肌运动点针刺对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12月至202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SCI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和传统针刺治疗,n=49)和研究组(常规康复训练和关键肌运动点针刺治疗,n=49)。对比两组神经电生理指标[股直肌与胫前肌的均方根值(RMS)及中位频率(MF)]、下肢运动功能[下肢运动评分(LEMS)、改良Ashworth分级(M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MBI)]。结果:与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相比,研究组MAS评分更低,股直肌RMS、股直肌MF、胫前肌RMS、胫前肌MF、LEMS评分、MBI评分更高(P<0.05)。结论:关键肌运动点针刺用于SCI患者,可改善神经电生理指标,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肌运动点针刺 脊髓损伤 神经电生理指标 下肢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关节CPM机应用于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甘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期86-88,92,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关节功能恢复器(CPM)应用于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90例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关节功能恢复器(CPM)应用于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90例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关节CPM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联合关节CPM机应用于下肢骨折后膝关节活动功能障碍患者中的效果理想,可促进其关节功能恢复,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治疗 关节功能恢复器 膝关节活动功能 下肢骨折
原文传递
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早期踝泵运动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8
作者 王云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3期69-72,共4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早期踝泵运动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早期踝泵运动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72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早期踝泵运动,两组均持续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下肢血流动力学、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情况及髋关节功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股静脉血流峰速、血流平均速度分别为(60.62±7.25)cm/s、(32.78±5.50)cm/s,均快于对照组的(55.56±6.30)cm/s、(29.25±5.46)cm/s,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TE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量表评分为(88.05±6.92)分,高于对照组的(80.89±6.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联合早期踝泵运动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利于改善患者下肢血流动力学,预防VTE的发生,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医护一体化护理 早期踝泵运动 下肢血流动力学 静脉血栓栓塞症 髋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细节护理干预与踝泵运动改善下肢骨折病人术后下肢功能评分及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体会
19
作者 辛欣 《中国伤残医学》 2023年第21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在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并进行踝泵运动对其术后下肢功能的影响及其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一2021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72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2019年... 目的:探讨在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细节护理并进行踝泵运动对其术后下肢功能的影响及其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一2021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下肢骨折72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2019年3月一2020年3月入院,观察组2020年4月一2021年3月入院,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后者实施细节护理干预,观察2组下肢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护理质量。结果:经过干预后,观察组的联合反应、肌群收缩、分离运动速度测定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基础护理、病房护理、危重症护理、综合护理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术后,予以患者细节护理干预,并引导其进行踝泵运动,能够提高其下肢活动能力与护理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深静脉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干预 踝泵运动 下肢骨折 下肢功能评分 深静脉血栓 预防
原文传递
康复指导在瘫痪后下肢运动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自我效能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白雪梅 《双足与保健》 2019年第15期50-51,共2页
目的 探讨康复指导在瘫痪后下肢运动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2月治疗的下肢瘫痪患者7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治疗,... 目的 探讨康复指导在瘫痪后下肢运动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12月治疗的下肢瘫痪患者76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康复治疗,4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肢体功能、自我效能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1、2、3及4个月肢体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15 d日常生活、健康行为、遵医行为、情绪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4个月护理方法 、康复指导形式、指导内容、护理服务态度及总体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指导用于瘫痪后下肢运动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功能,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指导 瘫痪后下肢运动 肢体功能 自我效能 护理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