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与其倾斜角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夏永华 尚姝环 李成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438-439,共2页
目的:3年随防观察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与其倾斜角度的关系.方法:72名在校本科生,年龄18~20岁,共108颗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研究开始和观察3年后分别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检查下颌第三磨牙倾斜程度和萌出水平.结果:在3年... 目的:3年随防观察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萌出情况与其倾斜角度的关系.方法:72名在校本科生,年龄18~20岁,共108颗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研究开始和观察3年后分别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检查下颌第三磨牙倾斜程度和萌出水平.结果:在3年观察结束时,71.4%(30/42)最初倾斜角度在5°~10°之间的下颌第三磨牙变为直立.33.3%(6/18)最初倾斜角度在15°~20°之间的下颌第三磨牙变为直立.25%(3/12)最初倾斜角度在25°~30°之间的下颌第三磨牙变为直立.最初倾斜角度在35°及以上的下颌第三磨牙没有一颗变为直立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根据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近中倾斜的角度来预测第三磨牙日后的萌出状况.有些近中阻生,倾斜角度小于35°的下颌第三磨牙经过一定时间是有可能完全萌出而不必预防性拔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 阻生角度 萌出水平
下载PDF
改良T型法在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祯灏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0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T型法在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术前均予以影... 目的:探究改良T型法在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中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术前均予以影像学检查,局麻,对照组采用传统拔除法,观察组予以改良T型法。比较两组手术状况,术后14 d时牙槽窝损伤程度、张口受限评分、肿胀程度评分、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满意度、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评分及术后14 d内牙齿不适状况。结果:观察组去骨时间、阻生牙脱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内,观察组牙齿不适状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4 d时,观察组张口受限、NRS、MDAS、牙槽窝损伤程度、肿胀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改良T型法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不适,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T型法 下颌第三磨牙 拔除术 并发症 近中阻生牙
下载PDF
CBCT应用于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元 梁羽 +1 位作者 岳朝晖 周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686-1688,共3页
目的探讨CBCT研究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相关解剖应用。方法对65例(84侧)拟行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患者CB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全口曲面断层片比较并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对比分析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CBCT和全口曲... 目的探讨CBCT研究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相关解剖应用。方法对65例(84侧)拟行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患者CB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全口曲面断层片比较并作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经对比分析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CBCT和全口曲面断层片后,对于相关解剖应用及风险的评估二者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BCT相较于全口曲面断层片能更精准更全面地分析下颌低位阻生第三磨牙解剖位置与评估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曲面断层 低位阻生 下颌第三磨牙
下载PDF
2种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手术切口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建 白晓峰 卢利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手术切口对拔除低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8~30岁未萌出的双侧低位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患者35例,随机选取患者的一侧磨牙列,采用信封切口的手术方案(A组),另一侧采用角形切口(B组)。采用同... 目的:观察和比较不同手术切口对拔除低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8~30岁未萌出的双侧低位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患者35例,随机选取患者的一侧磨牙列,采用信封切口的手术方案(A组),另一侧采用角形切口(B组)。采用同种拔牙方法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的反应(局部肿胀、疼痛和术后开口受限)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结果:手术后第2天,B组术后重度肿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术后开口受限程度及术后疼痛发生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手术切口设计与术后肿胀程度相关,信封切口术后肿胀发生程度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低位阻生 信封切口 角形切口
下载PDF
近中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矫治探索 被引量:5
5
作者 姜世同 刘军 +4 位作者 陈玉长 王作君 马德庆 焦广军 姜良坤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730-732,735,共4页
目的探索保存和利用近中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矫治方法,以期保留更多的近中水平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磨牙面正轴装置及磨牙远中正轴装置,配合下颌固定矫治器,对近中水平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进行矫治。结果利用本... 目的探索保存和利用近中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矫治方法,以期保留更多的近中水平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磨牙面正轴装置及磨牙远中正轴装置,配合下颌固定矫治器,对近中水平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进行矫治。结果利用本研究方法对10例11颗近中水平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进行17~26个月矫治,均取得第三磨牙直立、稳定、覆覆盖关系正常的预期目标。结论利用磨牙面正轴装置及磨牙远中正轴装置,可快速、安全、高效地完成对近中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矫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中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 固定正畸 磨牙正轴
下载PDF
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方法与神经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孙蕾 赵其荣 郑浩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41-444,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牙槽骨缺损及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500例口腔门诊顺利完成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 目的:调查分析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牙槽骨缺损及下牙槽神经(inferior alveolar nerve,IAN)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500例口腔门诊顺利完成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随访资料等,对比分析发生与未发生牙槽骨缺损及神经损伤患者的资料,明确危险因素。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生牙槽骨缺损及神经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00例患者中,52例(10.40%)发生IAN损伤。经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年龄、手术切口、拔牙器械、拔牙术方案、术后其他并发症(血肿、感染、干槽症)均为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牙槽骨缺损及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充分考虑患者年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阻生形态、解剖结构、牙根和下颌管位置关系,进而评估拔除风险、个性化拟定手术方案并选择最佳的手术器械,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 牙槽骨缺损 下牙槽神经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患者垂直向咬合状况与TMD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海涛 余敏 +2 位作者 王增全 涂少勤 吴斯媛 《口腔疾病防治》 2016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患者垂直向咬合情况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的关系。方法选取37例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20例非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的口腔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 目的探讨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患者垂直向咬合情况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的关系。方法选取37例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20例非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的口腔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评估其垂直向、颊舌向、近远中向咬合状况,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下颌牙列Spee曲线测量。结果观察组TMD患病率(51.4%)显著高于对照组(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4,P=0.007);观察组垂直向咬合异常率(40.5%)高于对照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P=0.056),观察组和对照组颊舌向、近远中向咬合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Spee曲线平均深度分别为(2.41±0.26)mm、(2.05±0.18)mm,观察组Spee曲线深度较对照组有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1,P=0.009)。结论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患者TMD发生率高于非近中阻生患者;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引发垂直向咬合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 颞下颌关节紊乱 Spee曲线 垂直向咬合异常 咬合指数
下载PDF
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对第二磨牙牙根外吸收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陈虎 李旭 +1 位作者 徐倩 李中武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分析探讨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对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吸收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省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的下颌第三磨牙相关患者的CBCT,共381例(728颗牙)患者纳入...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分析探讨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对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吸收的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和江苏省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的下颌第三磨牙相关患者的CBCT,共381例(728颗牙)患者纳入研究。CBCT确认下颌第二磨牙是否有牙根吸收。并将患者性别、年龄、第三磨牙阻生深度与第二磨牙牙根是否吸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年龄≥34岁组牙根吸收率高于18~25岁组(P<0.05),而患者年龄≥34岁组与25~33岁组、18~25岁组与25~33岁组牙根吸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阻生牙组牙根吸收率高于中位阻生牙组(P<0.05),而高位阻生牙组与中位阻生牙组、高位阻生牙组与低位阻生牙组牙根吸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性别间牙根吸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下颌第三磨牙引起的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吸收较为少见,其影响因素与年龄及下颌第三磨牙阻生深度密切相关,因此,及早预防性拔除第三磨牙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 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吸收 锥形束CT
下载PDF
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外吸收的CBCT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天平 王荣 杨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68-971,共4页
目的:通过CBCT观测研究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ird molar,MTM)的临床特征与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外吸收(mandibular second molar external root resorption,MSMERR)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6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于北京市... 目的:通过CBCT观测研究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ird molar,MTM)的临床特征与下颌第二磨牙牙根外吸收(mandibular second molar external root resorption,MSMERR)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6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于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口腔科就诊的近中阻生MTM患者的CBCT影像资料为研究对象,观察同侧MSMERR存在与否,对患者的性别、年龄、MTM的阻生角度、MTM萌出高度、MTM近中以及MSM远中釉牙骨质界之间的距离(MTMMCEJ-MSMDCEJ)以及接触点位置等进行记录,并分析各个因素对下颌第二磨牙ERR的影响。结果:(1)MSMERR的概率为15.89%;(2)MSMERR与年龄、MSM咬颌平面与MTM咬颌平面夹角(a)°以及MTMMCEJ-MSMDCEJ距离有关;(3)当患者年龄≥35岁,MSM咬颌平面与MTM咬颌平面夹角(a)°为45°~60°以及MTMMCEJ-MSMDCEJ大于6 mm时,MSMERR危险程度增加。结论:当年龄大于35岁、影像学检查发现MTM与MSM夹角在45°~60°、或者MTMMCEJ-MSMDCEJ大于6 mm时,可视为预防性拔除MTM的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 近中阻生 下颌第二磨牙 牙根外吸收 CBCT
下载PDF
改良T型法治疗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旭 陈虎 施六霞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T型法治疗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T型法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对照组采用T型法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比... 目的:观察改良T型法治疗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的疗效。方法:将80例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T型法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对照组采用T型法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比较两组患者拔牙所需时间、术后疼痛、肿胀及张口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所需平均时间[(41.25±6.13)min]低于对照组[(45.47±6.49)min](P<0.05)。观察组拔牙术后24 h数字疼痛分级法(NRS)疼痛评分[(4.13±1.52)分]低于对照组[(5.25±1.26)分](P<0.05);且观察组患者拔牙术后24 h疼痛、面部肿胀程度及张口受限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T型法相比,改良T型法在拔除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牙时,具有操作时间短,术后疼痛、肿胀轻,张口功能恢复快等优势,值得重视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 近中阻生牙 拔除术 T型法 改良T型法
下载PDF
磨牙竖直矫治器竖直下颌阻生第二磨牙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宁 杨柳 +1 位作者 王洪宁 王铁军 《口腔疾病防治》 2020年第10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磨牙竖直矫治器辅助矫治下颌阻生第二磨牙的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16例下颌第二磨牙阻生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磨牙竖直簧矫治阻生磨牙,分别测量治疗前后磨牙角度及其远颊尖高度、支抗磨牙远颊尖高度、牙周袋深度、... 目的探讨使用磨牙竖直矫治器辅助矫治下颌阻生第二磨牙的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16例下颌第二磨牙阻生患者,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联合磨牙竖直簧矫治阻生磨牙,分别测量治疗前后磨牙角度及其远颊尖高度、支抗磨牙远颊尖高度、牙周袋深度、牙槽骨相对高度,同时比较分析拔除第三磨牙组、拔除前磨牙组与非拔牙矫治组对磨牙竖直治疗周期差异。结果所有纳入矫治的阻生磨牙均得到良好的矫治。拔除第三磨牙组、拔除前磨牙组与非拔牙矫治组阻生磨牙竖直时间分别为(1.34±0.45)个月、(2.20±0.57)个月、(2.30±0.45)个月,拔除第三磨牙组治疗时间比其他两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阻生第二磨牙倾斜度平均增加(25.94±8.85)°;伸长的远颊尖平均被压低(1.00±1.48)mm;阻生第二磨牙近中牙周袋深度减少(1.21±1.03)mm;阻生第二磨牙近中邻面牙槽骨高度相对增加(4.57±1.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支抗第一磨牙远颊尖高度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磨牙竖直矫治器辅助矫治阻生下颌第二磨牙高效、可靠、方便,能够缩短治疗周期。拔除拥挤的第三磨牙利于阻生第二磨牙的竖直及牙周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 阻生牙 磨牙竖直簧 下颌第二磨牙 近中倾斜 倾斜度 远颊尖高度 近中牙周袋探测深度 近中牙槽骨高度
下载PDF
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牙生理微创的观察 被引量:6
12
作者 林展葱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8期241-243,共3页
目的研究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牙生的生理微创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月来我院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牙的3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2例,研究组采取微创拔牙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拔牙... 目的研究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牙生的生理微创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1月来我院拔除下颌近中阻生牙的32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62例,研究组采取微创拔牙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拔牙,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看出,研究组优良率94.44%较对照组81.48%提高(P <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5.43%比对照组56.17%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拔牙法在下颌近中阻生牙拔除中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生理微创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病率,安全性较高,为预后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微创 下颌近中阻生牙 微创拔牙 牙阻力
下载PDF
简易装置纠正下颌近中阻生第二磨牙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峰 王彦男 《转化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由于下颌第二磨牙倾斜所造成的食物嵌塞以及咬合功能不全,会对第一磨牙牙根以及颌面部功能造成潜在的损害。本研究拟利用简单的生物力学原理在短时间内将埋伏的第二磨牙直立,恢复咬合。方法选择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阻生的患者共7例,其... 目的由于下颌第二磨牙倾斜所造成的食物嵌塞以及咬合功能不全,会对第一磨牙牙根以及颌面部功能造成潜在的损害。本研究拟利用简单的生物力学原理在短时间内将埋伏的第二磨牙直立,恢复咬合。方法选择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阻生的患者共7例,其中双侧下第二磨牙近中阻生5例,单侧下第二磨牙近中阻生2例。分别制作并戴用自制简易型直立装置进行矫正。结果所有患者的患牙都获得了扶正,平均疗程4.5个月,未出现支抗丧失的情况。结论简易型磨牙竖直器可以高效地矫正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 近中阻生 简易型装置
下载PDF
下颌第二磨牙近中阻生的病因及正畸治疗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晔 王雪东 《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 2020年第2期96-100,共5页
下颌第二磨牙在牙弓后段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受到第三磨牙以及牙弓后段拥挤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阻生受到广泛关注。下颌第二磨牙阻生常表现为近中阻生,影响咀嚼效率,与下颌第一磨牙邻接不良而继发龋病、牙周病及牙根吸收。由于下颌第二... 下颌第二磨牙在牙弓后段中扮演重要角色,由于受到第三磨牙以及牙弓后段拥挤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阻生受到广泛关注。下颌第二磨牙阻生常表现为近中阻生,影响咀嚼效率,与下颌第一磨牙邻接不良而继发龋病、牙周病及牙根吸收。由于下颌第二磨牙位于牙弓末端,传统正畸治疗方法难以施加矫治力,是正畸治疗的难点。本文就其病因及正畸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磨牙 正畸治疗 牙根吸收 第三磨牙 咀嚼效率 阻生 继发龋 牙弓
原文传递
年轻人拔除无症状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术后下颌第二磨牙远端的牙周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娟 张栋 +3 位作者 刘玉东 牛帅 米欢 谷建琦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20-323,共4页
目的评估年轻人无症状的完全埋伏阻生下颌第三磨牙(M3)采用微创拔除12个月内下颌第二磨牙(M2)远端牙周状况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在69名健康年轻患者(24.42±2.20岁)中抽取69个完全阻生未暴露于口腔的M3。在术前和术后3、6、9和12个月... 目的评估年轻人无症状的完全埋伏阻生下颌第三磨牙(M3)采用微创拔除12个月内下颌第二磨牙(M2)远端牙周状况的变化。方法本研究在69名健康年轻患者(24.42±2.20岁)中抽取69个完全阻生未暴露于口腔的M3。在术前和术后3、6、9和12个月随访。记录口内M2远端5个位点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探诊深度(PD)和附着水平。结果初始PD为(5.82±3.53)mm,最深的平均PD在远中中点。12个月时,PD平均值为(3.69±2.91)mm,平均恢复高度为(2.13±2.57)mm(P<0.05),3个月时较高为(1.70±2.61)mm(P<0.05)。并且从术前到术后12个月M2远端的5个位点PD的改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M25个位点附着丧失比率为80.2%,术后12个月64.0%附着丧失等级降低,29.3%未改变,6.7%程度加重。术后12个月M2的菌斑指数和牙龈指数均改善。结论邻近M2的无症状完全阻生M3导致牙周缺损,在远中中点最深,拔除后12个月5个位点均不同程度恢复。前3个月被认为是牙周愈合的重要时期。年轻人的完全埋伏阻生M3导致的邻牙牙周组织缺损在M3拔除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生下颌第三磨牙 下颌第二磨牙 牙周缺损 微创拔牙
原文传递
下颌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和第二磨牙远中骨丧失情况的相关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溪 杨宁 +4 位作者 范戌辉 杨威 贾志宇 屈鹏飞 赵云转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54-258,共5页
目的探讨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MTM)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丧失(MSMDBL)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74例近中阻生MTM的CBCT资料,测量MTM与MSM牙长轴夹角、MTM近中釉牙骨质界至MSM远中釉牙骨质界距离(MTMMCEJ-MSMDCEJ)和MSMDBL,并统计年龄、性... 目的探讨近中阻生下颌第三磨牙(MTM)和第二磨牙远中牙槽骨丧失(MSMDBL)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74例近中阻生MTM的CBCT资料,测量MTM与MSM牙长轴夹角、MTM近中釉牙骨质界至MSM远中釉牙骨质界距离(MTMMCEJ-MSMDCEJ)和MSMDBL,并统计年龄、性别,分析各因素对MSMDBL的影响及相关关系。结果MTM与MSM牙长轴夹角与MSMDBL呈正相关关系,当角度大于22.5°时,MSMDBL明显加重;当MTMMCEJ-MSMDCEJ距离大于6mm,MSMDBL明显加重,在9~12mm时最严重。结论可将近中阻生的MTM与MSM牙长轴夹角超过22.5°或者MTMMCEJ-MSMDCEJ超过6mm视为预防性拔除MTM的指导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三磨牙 近中阻生 下颌第二磨牙 骨丧失 CBCT
原文传递
气动式手机与电动式微动力系统手术拔除下颌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对患者术后肿胀及张口受限程度的影响
17
作者 邓晓姝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24期7-9,共3页
目的:对比气动式手机与电动式微动力系统两种手术方式下患者术后面部肿胀及张口受限程度,探究两种手术方式在拔除下颌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IMTI)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6例下颌低位近中阻生第... 目的:对比气动式手机与电动式微动力系统两种手术方式下患者术后面部肿胀及张口受限程度,探究两种手术方式在拔除下颌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IMTI)患者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6例下颌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用电动式微动力系统进行手术拔除,对照组采用气动式手机进行手术拔除。对不同治疗方式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面部肿胀程度及张口受限程度、术后第3天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面部肿胀程度、张口受限程度及术后第3天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气动式手机相比,电动式微动力系统手术拔除下颌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更加方便快捷,对于减轻手术对患者造成面部肿胀及张口受限等不利影响以及降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式手机 电动式微动力系统 下颌低位近中阻生第三磨牙 术后肿胀 张口受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