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实验的碳酸盐岩气藏储量计算——以X气藏为例
1
作者 杨学峰 闫伟林 +1 位作者 周聪 殷树军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3期12-22,共11页
四川盆地X气藏为碳酸盐岩储层,储层层间及层内都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是气藏储量计算面临的困难之一。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实验方法支撑储量计算,首先通过实验测量得到气藏各小层岩心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基础物性参数,将小层渗透率校正为... 四川盆地X气藏为碳酸盐岩储层,储层层间及层内都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是气藏储量计算面临的困难之一。针对此问题,本文采用实验方法支撑储量计算,首先通过实验测量得到气藏各小层岩心的孔隙度、渗透率等基础物性参数,将小层渗透率校正为克氏渗透率,并根据物性差异将储层分类为孔隙型储层、孔隙-孔洞型储层,再通过产能模拟实验计算得到气藏工业产能对应的有效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储层物性下限。继而通过液膜厚度实验测得各目标储层的液膜厚度,并结合压汞实验测得的孔径分布曲线,得到有效储层中含烃孔隙体积比例,最后通过地质储量计算公式得到气藏储量。研究结果表明:①利用基础物性测试实验、产能模拟实验、水膜厚度实验等实验方法,确定储层物性下限以及有效孔隙体积比例,为气藏储量计算奠定基础,X气藏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为1.21%~1.56%;②气藏有效储层中含烃孔隙体积比例范围在42.62%~67.73%,通过地质储量计算公式可得到该气藏的有效储量;③该方法对于非均质性较强的碳酸盐岩储层气藏的储量确定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强非均质性 产能模拟实验 液膜厚度实验 孔隙度下限 渗透率下限 有效储层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临兴中区盒7—盒8段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及主控因素
2
作者 赵霏 王令波 +1 位作者 吴鹏 徐延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6-75,共10页
针对临兴地区盒7—盒8段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不明确的问题,基于物性数据、测井解释成果、试气资料、沉积相、铸体薄片等,综合累积频率法、采气指数法、交会图分析法开展了有效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研究表明:盒7、盒8段孔隙度下限值分别为... 针对临兴地区盒7—盒8段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不明确的问题,基于物性数据、测井解释成果、试气资料、沉积相、铸体薄片等,综合累积频率法、采气指数法、交会图分析法开展了有效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研究表明:盒7、盒8段孔隙度下限值分别为6.0%、5.5%,渗透率下限值分别为0.05、0.04 mD。有效储层受沉积、成岩、构造作用综合控制,沉积作用控制了储层的空间展布和发育规模,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为复杂,其中,压实作用加剧了储层致密化程度,溶蚀作用产生的次生溶孔有利于有效储层的形成,胶结作用对有效储层发育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后期构造作用有利于形成构造成因微裂缝且促进矿物溶蚀,对改善局部储层的连通性具有积极意义。该研究对于临兴地区有效储层预测以及煤系地层油气勘探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储层 物性下限 主控因素 下石盒子组 临兴中区
下载PDF
天赐湾地区长4+5油层组薄油层有效储层下限测井评价
3
作者 李鹏勃 周冕 +1 位作者 高路遥 张佳磊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30-239,共10页
为实现鄂尔多斯盆地天赐湾地区长4+5油层组薄油层的精细刻画,需要开展系统的有效储层下限综合评价。利用该地区主力油层长4+5^(2)亚段大量地质、实验、测井、生产资料,系统研究了致密油藏储层特征并提出有效储层下限标准。研究结果表明... 为实现鄂尔多斯盆地天赐湾地区长4+5油层组薄油层的精细刻画,需要开展系统的有效储层下限综合评价。利用该地区主力油层长4+5^(2)亚段大量地质、实验、测井、生产资料,系统研究了致密油藏储层特征并提出有效储层下限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工区长4+52亚段储层的岩性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砂岩粒度曲线具有2段式特征。孔隙度主要分布在8%~16%,峰值区间分布在10%~13%;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2~5.6 mD^(*),存在2个峰值区间,分别为0.3~0.4 mD及1.4~5.6 mD。渗透率高于1.0 mD的相对高渗优质储层的平均孔喉半径大于0.14μm且分选系数大于2.5。长4+52亚段有效储层的含油级别为油迹级及油斑级,物性下限标准为孔隙度9.0%、渗透率0.3 mD。此外,储层有效厚度电性参数,包括测井孔隙度、含油饱和度、电阻率及声波时差的下限分别为9.0%、40.0%、15Ω・m及225μs/m。结合岩心、测试、测井及试油资料构建的致密油油水层识别标准在薄油层应用中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评价 鄂尔多斯盆地天赐湾地区 长4+5^(2)亚段 有效储层下限 评价标准
下载PDF
辽河坳陷雷家地区沙四段页岩油储层分级评价
4
作者 李宗亮 王延山 +3 位作者 杨庆宁 黄双泉 徐建斌 侯拓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66-71,76,共7页
针对雷家地区沙四段页岩油储层需要分级评价的问题,应用扫描电镜、氮气吸附、高压压汞等技术及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开展了页岩储层孔喉特征分析及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雷家地区沙四段页岩油储层孔隙分为大孔、中孔、小孔三类,可将碳酸... 针对雷家地区沙四段页岩油储层需要分级评价的问题,应用扫描电镜、氮气吸附、高压压汞等技术及储层分级评价方法,开展了页岩储层孔喉特征分析及分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雷家地区沙四段页岩油储层孔隙分为大孔、中孔、小孔三类,可将碳酸盐岩页岩油储层分为三个级别五种类型;结合水力流动单元划分,明确了雷家地区不同级别储层平面分布特征,其中,杜三层Ⅰ级储层厚度中心主要分布于中部,高升层Ⅰ级储层厚度中心分布于东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家地区 页岩油 物性下限 分级评价 储层分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气藏充注成藏以及充注物性下限分析
5
作者 郭雷 张承洲 +2 位作者 冷捷 杨龙 丁歌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55-157,共3页
目前东海西湖凹陷的充注成藏机理以及充注物性下限研究在致密砂岩中缺少研究成果及应用,通过气体充注模拟、毛管压力曲线测定以及核磁共振成像驱替等实验,对东海某气田开展致密砂岩气藏充注成藏机理以及充注物性下限分析。研究表明,在... 目前东海西湖凹陷的充注成藏机理以及充注物性下限研究在致密砂岩中缺少研究成果及应用,通过气体充注模拟、毛管压力曲线测定以及核磁共振成像驱替等实验,对东海某气田开展致密砂岩气藏充注成藏机理以及充注物性下限分析。研究表明,在气体充注过程中,存在成藏门限压力,主要为非达西渗流。其充注成藏的孔隙度的下限值为6.2%,渗透率的下限值为0.05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物性下限值 孔隙度 渗透率 充注成藏
下载PDF
川中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储层特征及有效物性下限
6
作者 徐诗雨 曾乙洋 +5 位作者 林怡 祝怡 肖雪薇 赵春妮 何开来 李怡雯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24年第4期38-45,共8页
储层有效物性下限是识别有效储层、确定储层有效厚度的关键参数,是提交天然气地质储量的一项必要研究内容。川中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储层有效物性下限常类比川东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上二叠统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但其区域地质条件、沉... 储层有效物性下限是识别有效储层、确定储层有效厚度的关键参数,是提交天然气地质储量的一项必要研究内容。川中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储层有效物性下限常类比川东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上二叠统长兴组碳酸盐岩储层,但其区域地质条件、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岩石类型等均存在明显差异,严重影响了地质储量估算的精度,制约着该区茅口组气藏的勘探开发。本次研究基于钻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系统分析川中地区茅口组气藏储层特征,综合利用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产能模拟法、单层试气法确定储层有效物性下限。研究结果表明:(1)川中地区茅口组储集岩类包括细晶云岩、少量砂屑云岩、灰质云岩以及云质灰岩;(2)研究区储集空间以各类溶蚀孔洞为主,裂缝和喉道是重要的渗流通道,储渗空间类型多、几何形态复杂,具较强的非均质性;(3)受溶蚀孔洞及微裂缝发育等因素影响,采用全直径样品实验结果反映研究区物性水平,总体表现为低孔低渗、局部发育高孔渗段的特征;(4) 3种方法综合确定储层有效孔隙度下限为1.97%,渗透率下限0.009 0 mD,为识别有效储层、确定有效储层厚度、估算地质储量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地区 茅口组 储集岩类型 储渗空间 物性特征 有效物性下限
下载PDF
致密油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以高尚堡油田G区块Es_(3)^(3)Ⅴ油组为例
7
作者 李春霞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致密油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是划分储层、确定有效厚度、合理开展储量计算的重要参数。高尚堡油田G区块Es_(3)^(3)Ⅴ油组为近源准连续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物性参数的不确定性给后续开发工作和钻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带来困难。基于区块岩心分析和... 致密油有效储层物性下限是划分储层、确定有效厚度、合理开展储量计算的重要参数。高尚堡油田G区块Es_(3)^(3)Ⅴ油组为近源准连续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物性参数的不确定性给后续开发工作和钻采工艺技术的应用带来困难。基于区块岩心分析和生产测试资料,采用含油产状法、经验统计法、孔渗关系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和压汞参数法等五种方法,并通过相渗实验、试油投产结果进行验证,确定了区内储层的物性下限孔隙度为7.7%、渗透率为0.16×10^(-3)μm^(2)。研究成果可为高尚堡油田致密油有效储层的产能计算、储层评价以及开发选层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物性下限 有效储层 压汞 相渗实验
下载PDF
Classification of microscopic pore-throats and the grading evaluation on shale oil reservoirs 被引量:2
8
作者 LU Shuangfang LI Junqian +5 位作者 ZHANG Pengfei XUE Haitao WANG Guoli ZHANG Jun LIU Huimin LI Zheng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3期452-460,共9页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copic pore-throats in shale oil reservoirs by high-pressure mercury intrusion technique, a grading evaluation standard of shale oil reservoirs and a lower limit for reserv... On the basis of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microscopic pore-throats in shale oil reservoirs by high-pressure mercury intrusion technique, a grading evaluation standard of shale oil reservoirs and a lower limit for reservoir formation were established. Simultaneously, a new method 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shale oil flow units based on logging data was established. A new classification scheme for shale oil reservoirs was proposed according to the inflection points and fractal features of mercury injection curves: microscopic pore-throats(less than 25 nm), small pore-throats(25-100 nm), medium pore-throats(100-1 000 nm) and big pore-throats(greater than 1 000 nm). Correspondingly, the shale reservoirs are divided into four classes, I, II, III and IV according to the number of microscopic pores they contain, and the average pore-throat radii corresponding to the dividing points are 150 nm, 70 nm and 10 nm respectively. By us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meability and pore-throat radius, the permeability thresholds for the reservoir classification are determined at 1.00× 10^(-3) μm^2, 0.40×10^(-3) μm^2 and 0.05×10^(-3) μm^2 respectively. By using the exponent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the same hydrodynamic flow unit, a new method was set up to evaluate the reservoir flow belt index and to identify shale oil flow units with logging data. The application in the Dongying sag shows that the standard proposed is suitable for grading evaluation of shale oil reservoi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E oil MICROSCOPIC pore-throat high pressure mercury injection lower limit of reservoir formation GRADING EVALUATION Bohai Bay Basin Dongying SAG
下载PDF
致密砂岩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储层下限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王庄区长6油层组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春艳 王波 龚建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6775-6784,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王庄区长6油层组为致密砂岩储层,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明确其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储层参数下限对甜点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测录井以及物性分析资料,明确了王庄区长6储层“四性”关系。其中细砂岩物性整体...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王庄区长6油层组为致密砂岩储层,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明确其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储层参数下限对甜点预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岩心、测录井以及物性分析资料,明确了王庄区长6储层“四性”关系。其中细砂岩物性整体相对较好,声波时差与储层物性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深感应电阻率则对含油性具有较好的指示性,油水层的深感应电阻率平均值为20~40Ω·m,水层为12~16Ω·m。在此基础上综合岩心、测录井、试油试采及多种分析化验资料,采用多种方法,最终确定王庄区长6油层组有效储层各项参数下限,分别为:孔隙度为8.0%,渗透率为0.2 mD,岩性下限为细砂岩,含油级别下限为油迹,含油饱和度为38.0%,深感应电阻率为20.0Ω·m,声波时差为215μ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性关系 有效储层下限 致密砂岩储层 长6油层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Y井区延8段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储层下限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博 赵永刚 王印章 《中外能源》 CAS 2023年第3期51-57,共7页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开发程度不断增强,研究区已进入中高含水期,为提高储层评价精度及完成储量复算,需重新确定有效厚度下限。本文通过对岩心、铸体薄片、压汞实验等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测井、录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Y井区延8段储... 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勘探开发程度不断增强,研究区已进入中高含水期,为提高储层评价精度及完成储量复算,需重新确定有效厚度下限。本文通过对岩心、铸体薄片、压汞实验等资料进行分析,并结合测井、录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Y井区延8段储层的四性关系进行研究并确定有效储层下限。结果表明:Y井区延8段主要发育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储集空间以粒间孔为主,整体表现为中孔、中渗储层。储层岩性对物性有显著影响,粒径与物性呈正相关性,物性越好,含油级别越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储层岩性、物性及含油饱和度测井解释模型,并运用该模型结合实验分析、试油结论等资料,确定了Y井区延8段有效储层下限标准。其中岩性为中—细砂岩,孔隙度为13%,渗透率为12.9×10^(-3)μm^(2),声波时差为228μs/m,电阻率为17Ω·m,含油饱和度为50%,岩心含油级别为油迹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8段 四性关系 测井解释模型 有效储层下限
下载PDF
神木地区解家堡区块山西组储层“四性”关系及有效储层下限
11
作者 牛艳伟 吴鹏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3-524,550,共13页
针对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差、“四性”关系复杂使得气水层识别难度大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解家堡区块山西组为例,通过薄片、试气、岩心以及测井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比分析,研究储层四性关系并确定有效下限。结果表明:山西组储层... 针对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差、“四性”关系复杂使得气水层识别难度大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解家堡区块山西组为例,通过薄片、试气、岩心以及测井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比分析,研究储层四性关系并确定有效下限。结果表明:山西组储层岩性以中细粒岩屑砂岩为主,属于致密储层,储层的岩性与物性、含气性,电性有较好的响应。建立了测井解释模型,确定了山1段与山2段孔隙度下限值均为5%;山1段渗透率下限值为0.07×10^(-3)μm^(2),山2段渗透率下限值为0.06×10^(-3)μm^(2);山1段含气饱和度下限值为39%,山2段含气饱和度下限值为47%;山1段与山2段深感应电阻率下限值均为12Ω·m;山1段声波时差下限值为65μs/ft(1 ft=30.48 cm),山2段声波时差下限值为67μs/ft。山西组储层电性复杂主要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黏土矿物与岩石矿物、孔隙流体4个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组 储层“四性”关系 鄂尔多斯盆地 致密砂岩 储层下限
下载PDF
宜宾地区嘉陵江组有效厚度下限研究
12
作者 卢嘉勋 杨辉廷 +2 位作者 李子渊 张瑜繁 包攀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2期55-57,共3页
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研究对于宜宾地区嘉陵江组的储量评价及开发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7种方法建立了宜宾地区嘉陵江组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结果表明,宜宾地区嘉陵江组孔隙度下限值为2.0%,渗透率下限值为0.01mD,电阻率下限为85Ω... 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研究对于宜宾地区嘉陵江组的储量评价及开发部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7种方法建立了宜宾地区嘉陵江组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结果表明,宜宾地区嘉陵江组孔隙度下限值为2.0%,渗透率下限值为0.01mD,电阻率下限为85Ω·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储层 有效储层下限 宜宾气田 孔隙度
下载PDF
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混积型页岩油可动性实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海平 吴承美 +3 位作者 张金风 徐田录 肖佃师 郭雪燚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确定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藏储集层孔喉结构及其原油可动性,利用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划分储集层;通过驱替与核磁共振联测实验,开展页岩油可动性评价,揭示可动油占比、孔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建立页岩油可动性定量评... 为确定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藏储集层孔喉结构及其原油可动性,利用薄片、扫描电镜、高压压汞等划分储集层;通过驱替与核磁共振联测实验,开展页岩油可动性评价,揭示可动油占比、孔径变化规律及其控制因素,建立页岩油可动性定量评价模型。芦草沟组发育粒间孔型、粒间-溶蚀-晶间孔型、溶蚀孔型、溶蚀-晶间孔型和晶间孔型5类储集空间。粒间孔型发育在粉—细砂岩相和砂质白云岩相中,可动性最好;溶蚀孔型主要发育在白云质粉砂岩相中,可动性中等;其他类型主要发育在泥岩相、泥质白云岩相和石灰质砂岩相中,可动性稍差。厘定页岩油可动孔喉下限为20 nm,可动性明显提高的孔喉界限为60 nm和150 nm,试油产能与之对应较好。页岩油赋存特征和孔喉结构共同影响页岩油可动性,粉—细砂岩相和白云质粉砂岩相的孔喉及页岩油赋存均最佳,为芦草沟组页岩油最有利开发岩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木萨尔凹陷 芦草沟组 混积型页岩 储集层 可动油占比 孔隙组合类型 可动孔喉下限 原油可动性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古近系砂岩储层渗透率和埋深下限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月霞 丁琳 +1 位作者 周凤娟 李晓艳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1-322,共12页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古近系砂岩埋深大,储层非均质性强,有效储层及其下限受构造位置、粒度、填隙物、埋深及地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综合物性、地温、DST等资料,在古近系砂岩储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古近系砂岩埋深大,储层非均质性强,有效储层及其下限受构造位置、粒度、填隙物、埋深及地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利用岩石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分析,综合物性、地温、DST等资料,在古近系砂岩储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产能相关的平面径向流计算法得出有效储层的渗透率下限;并基于孔隙型碎屑岩储层物性随埋深的演化关系,系统研究不同粒度砂岩储层渗透率随埋深变化的规律,预测有效储层埋深下限特征。结果表明:①恩平组、文昌组岩石类型以长石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储集空间以原生孔为主。②不同地区经济产能(40m^(3)/d)有效储层渗透率下限值不同:陆丰、西江地区约为5×10^(-3)μm^(2),惠州地区为10×10^(-3)μm^(2)。③对于较纯净(泥质、胶结物含量均小于5%)的砂岩,粒度越粗,埋深下限越大。如LF2构造粗砂岩的中产渗透率下限(10×10-3μm^(2))对应的埋深比细砂岩深约500m。④地温梯度越低,有效储层埋深下限越大。如地温梯度较低的西江地区粗砂岩的中产(100m^(3)/d)约束的储层埋深下限约为4500 m,而地温梯度较高的陆丰和惠州地区约为4300 m。⑤有效储层埋深下限还受到泥质含量的影响。泥质含量每升高5%,埋深下限变浅约300~5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储层 产能 渗透率下限 埋深下限 古近系 珠一坳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志丹油田顺宁油区长6油藏分布规律研究
15
作者 宜海友 白惠文 仇复银 《自动化应用》 2023年第8期171-173,176,共4页
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顺宁油区长61油藏分布规律,认真分析长61油藏试采生产数据同电测曲线的对比标定,建立了长61油层含油下限标准,确定油藏含油性及小层有效厚度,分析研究了长61油藏特征分布规律,为该区延长组注水开发提供了重要依据。
关键词 沉积特征 油藏特征 有效厚度 含油下限
下载PDF
基于气水相渗曲线的低渗气藏有效厚度下限方法研究——以东海西湖凹陷HY区为例
16
作者 潘威 何贤科 +2 位作者 刘志霞 鹿克峰 汪文基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1期70-75,共6页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低渗砂岩气藏规模巨大,目前已逐渐成为开发主力。由于低渗气藏具有储层致密、物性差、孔渗关系复杂、电性响应不明显的特点,利用常规统计方法研究有效厚度下限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有必要针对低渗气藏的特点进行下限研...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低渗砂岩气藏规模巨大,目前已逐渐成为开发主力。由于低渗气藏具有储层致密、物性差、孔渗关系复杂、电性响应不明显的特点,利用常规统计方法研究有效厚度下限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有必要针对低渗气藏的特点进行下限研究。以测试层、生产层产能资料为基础,依据气水两相渗流理论,提出了利用相渗曲线评价下限的方法,通过建立产气量与气层厚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生产水气比的函数关系,综合储量起算标准、生产水气比临界值确定各个参数的下限值,建立一个多参数综合表征下限的有效厚度下限标准。结果表明,西湖凹陷HY区气层厚度主要分布在20~30 m,渗透率3×10^(-3)μm^(2)及以上气藏含气饱和度下限为50%;渗透率(1~3)×10^(-3)μm^(2)气藏含气饱和度下限为60%,在含气饱和度低于60%时需要采用水平井开发;对于渗透率110^(-3)μm^(2)以下、含气饱和度低于50%的气藏,需要进行储层改造才具有开发价值。实际生产井验证表明,该方法确定的有效厚度下限合理,更能综合表征产能及其影响因素,对储量评价中有效厚度下限的确定及探井测试选层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渗透率曲线 低渗气藏 有效厚度下限 西湖凹陷 东海
下载PDF
沙家沟裸眼井区长6储层四性特征及测井二次解释
17
作者 张亮 刘庆海 +3 位作者 蔺建武 丁磊 王伟 王涛 《国外测井技术》 2023年第6期21-28,2,共9页
为解决油田早期裸眼井地层砂体特征认识不足、油层识别紊乱及储层采出程度低等问题,为二次挖潜工作提供理论指导,选取甘谷驿油田沙家沟裸眼井区长6油层作为目的层。以岩心实验数据及测井数据为基础,结合《低渗-特低渗砂岩油(气)层有效... 为解决油田早期裸眼井地层砂体特征认识不足、油层识别紊乱及储层采出程度低等问题,为二次挖潜工作提供理论指导,选取甘谷驿油田沙家沟裸眼井区长6油层作为目的层。以岩心实验数据及测井数据为基础,结合《低渗-特低渗砂岩油(气)层有效厚度解释技术要求》标准(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 1177-2018)要求,开展小层砂体四性特征分析,确定储层有效厚度下限,进行测井二次解释及储量计算工作。研究结果表示:长6储层砂体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为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含油受沉积微相及物性控制;有效厚度下限为岩性—细砂岩以上,含油性—油斑以上,物性—Ф≥8.0%,K≥0.2×10^(-3)μm^(2),电性—Sw<58%,Rt≥38Ω·m,Δt≥220μs/m,并以此建立了测井解释图版;长6小层剩余地质储量1454.79×10^(4)t,长6_(1)^(3)、长6_(2)^(2)小层累产油量和剩余技术可采地质储量都相对较高。研究明确了研究区二次开发以长6_(1)^(3)、长6_(2)^(2)小层为主力层位,中南部及西南部井区为挖潜重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井 油层识别 四性特征 二次解释 有效厚度下限 剩余油
下载PDF
沙家沟裸眼井区长6储层四性特征及测井二次解释
18
作者 张亮 刘庆海 +3 位作者 蔺建武 丁磊 王伟 王涛 《国外测井技术》 2023年第5期34-41,2,共9页
为解决油田早期裸眼井地层砂体特征认识不足、油层识别紊乱及储层采出程度低等问题,为二次挖潜工作提供理论指导,选取甘谷驿油田沙家沟裸眼井区长6油层作为目的层。以岩心实验数据及测井数据为基础,结合《低渗-特低渗砂岩油(气)层有效... 为解决油田早期裸眼井地层砂体特征认识不足、油层识别紊乱及储层采出程度低等问题,为二次挖潜工作提供理论指导,选取甘谷驿油田沙家沟裸眼井区长6油层作为目的层。以岩心实验数据及测井数据为基础,结合《低渗-特低渗砂岩油(气)层有效厚度解释技术要求》标准(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 1177-2018)要求,开展小层砂体四性特征分析,确定储层有效厚度下限,进行测井二次解释及储量计算工作。研究结果表示:长6储层砂体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为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含油受沉积微相及物性控制;有效厚度下限为岩性—细砂岩以上,含油性—油斑以上,物性—Ф≥8.0%,K≥0.2×10^(-3)μm^(2),电性—Sw<58%,Rt≥38Ω·m,Δt≥220μs/m,并以此建立了测井解释图版;长6小层剩余地质储量1454.79×10^(4)t,长613、长622小层累产油量和剩余技术可采地质储量都相对较高。研究明确了研究区二次开发以长长613、长622小层为主力层位,中南部及西南部井区为挖潜重要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眼井 油层识别 四性特征 二次解释 有效厚度下限 剩余油
下载PDF
低孔渗砂岩储层临界物性确定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41
19
作者 刘震 黄艳辉 +4 位作者 潘高峰 刘静静 吴迅达 王菁 张胜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15-1825,共11页
随着油气勘探领域的不断扩展,以现今储层特征为依据的传统储层评价体系越来越不适应低孔渗砂岩储层成藏条件动态评价。由于成藏期后储层物性通常会发生变化,现今储层含油物性下限已不能客观反映成藏期的储层质量下限,储层物性下限的应... 随着油气勘探领域的不断扩展,以现今储层特征为依据的传统储层评价体系越来越不适应低孔渗砂岩储层成藏条件动态评价。由于成藏期后储层物性通常会发生变化,现今储层含油物性下限已不能客观反映成藏期的储层质量下限,储层物性下限的应用意义变得十分局限。笔者提出运用"储层临界物性"概念评价储层的新思路,将成藏机制与储层评价相结合,重新认识低孔渗砂岩储层的成藏能力。本文提出了3种砂岩"储层临界物性"的确定方法,即①录井资料分析法、②试油资料分析法和③砂岩烃类充注临界条件实验分析法。显然常规储层由于成藏期后成岩作用较弱,物性特征变化很小,利用录井资料分析法和试油资料分析法中求得的现今含油物性下限即可确定储层临界物性;而低孔渗砂岩储层由于成藏期后成岩作用较强,孔隙度、渗透率的大幅降低,则需要将现今含油物性下限恢复到成藏期相应的临界物性。"储层临界物性"的应用是对传统储层评价体系的补充,只有与成藏结合,动态地评价储层质量,才能客观地区分不同储层的含油气性。在低孔渗砂岩储层评价中引入储层临界物性参数分析,能够更有效地评价和预测该领域的储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评价 有效储层 储层含油物性下限 储层临界物性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迪北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物性下限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张宝收 鲁雪松 +3 位作者 孙雄伟 芦慧 卢玉红 田华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88,共8页
塔里木盆地迪北气藏侏罗系阿合组为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复杂。针对研究区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不清的问题,基于储层物性、录井、试油与压汞资料,结合核磁共振和低温吸附实验测试结果,综合运用最小流动孔喉半... 塔里木盆地迪北气藏侏罗系阿合组为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油气分布复杂。针对研究区有效储层物性下限不清的问题,基于储层物性、录井、试油与压汞资料,结合核磁共振和低温吸附实验测试结果,综合运用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排驱压力法、束缚水饱和度法、含油产状法、试油法和分布函数曲线法等6种方法,对迪北气藏阿合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迪北气藏阿合组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为2.6%,渗透率下限为0.08 m D;砂砾岩夹泥岩段(J1a1)→上砂砾岩段(J1a2)→下砂砾岩段(J1a3)储层物性逐渐变差,相应的储层物性下限也逐渐变低;J1a1,J1a2和J1a3有效储层孔隙度下限分别为3.1%,2.65%和2.3%,渗透率下限分别为0.14 m D,0.09 m D和0.065 m D。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的研究对迪北气藏的储层评价、储量计算和开发方案设计等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有效储层 物性下限 阿合组 迪北气藏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