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融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于蕾 李萌姣 +1 位作者 倪冬贝 杨毅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5期2282-2285,2290,共5页
目的 探究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融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行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 620例,通过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2例,未感染... 目的 探究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脊柱融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行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 620例,通过术后切口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32例,未感染组1 588例。检测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水平;微生物鉴定药敏分析仪来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对相关变量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未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患者PCT、CRP、ESR、WBC水平均升高(P<0.05);感染组患者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为16例(50.00%),其次为粪肠球菌8例(25.00%)、大肠埃希菌6例(18.75%)、阴沟肠杆菌2例(6.25%)。单因素分析显示,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在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2 h、切口长度≥4 cm是影响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多节段手术、手术时间>2 h、切口长度≥4 cm为影响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应对以上因素及时评估并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不稳伴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VBE)用于LDH伴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胡廷欢 王志华 +6 位作者 赵双林 刘富睿 陈丽琼 袁义文 陈方经 樊云山 杨建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3-100,共8页
目的以常规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为对照,分析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V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伴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LDH伴腰椎不稳患者,以随机... 目的以常规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为对照,分析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V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伴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LDH伴腰椎不稳患者,以随机分组软件分为TLIF组(予以TLIF术,n=51)、VBE组(予以VBE手术,n=51)。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围手术期疼痛程度(VAS评分)、手术前后腰痛与下肢痛程度(VAS评分)、腰椎稳定性(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减压效果(硬膜囊横断面积、椎间孔面积)、功能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VBE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LIF组,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TLIF组(P<0.05);VBE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的VAS评分低于TLIF组(P<0.05);术后3、6个月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术后6个月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硬膜囊横断面积、椎间孔面积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功能预后优良率(98.04%、94.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BE组无并发症发生,TLIF组1例出现切口渗出。结论VBE与TLIF治疗LDH伴腰椎不稳患者,可增强腰椎稳定性,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确保安全性,而VBE切口小,可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早期疼痛,加快早期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 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腰椎稳定性 疼痛程度 减压效果 预后
下载PDF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李俊 张军 +4 位作者 黄干 卢士学 许有智 朱斌 方士英 《皖西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9-74,共6页
为了比较UBE-TLIF术和传统T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早期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住院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21名患者,其中12名患者接受UBE-TLIF术治疗,9名患者接受传统TLIF术。记录... 为了比较UBE-TLIF术和传统TLIF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早期临床疗效,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住院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21名患者,其中12名患者接受UBE-TLIF术治疗,9名患者接受传统TLIF术。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和并发症情况。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腰背部、腿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显示:UBE-TLIF组和传统TLIF组术后1周时腰背部VAS评分和ODI有显著性差异(P<0.05),UBE-TLIF组的平均手术时长明显长于传统TLIF组(P<0.05),UBE-TLIF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和住院天数少于传统TLIF组(P<0.05),UBE-TLIF组出现1例并发症为脑脊液漏,而传统TLIF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结论:UBE-TLIF术不失为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一种有效的方式,相对于传统TLIF术,UBE-TLIF在术后早期即可大幅度减轻腰背痛症状,早期临床效果较好,可大幅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并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 腰椎不稳症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摘除融合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疗效
4
作者 马祖宁 李要争 +1 位作者 章鑫 陈国豪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73-176,193,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摘除融合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伴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116例LDH伴腰椎不稳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实验组(n=65)。对照组行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实验组行腰椎间盘突出摘除融合钉棒...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摘除融合钉棒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伴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116例LDH伴腰椎不稳症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和实验组(n=65)。对照组行传统腰椎间盘摘除术;实验组行腰椎间盘突出摘除融合钉棒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手术评分、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腰椎影像学参数(椎间盘腹侧高度、椎间盘背侧高度、椎间孔间最大高度、棘突顶距)、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植骨融合率。结果:实验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3、6、12个月,实验组JOA评分及椎间隙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12个月的腰椎影像学参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3、6、12个月的植骨融合情况较好73.31%、81.54%、90.7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摘除融合钉棒固定治疗LDH伴腰椎不稳症的疗效良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症 钉棒固定 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 疗效
下载PDF
PE-TLIF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患者腰椎功能和远期退变的影响
5
作者 胥世凡 石新成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PE-TLIF)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患者腰椎功能和远期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PE-TLIF)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患者腰椎功能和远期退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许昌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PE-TLIF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髓核摘除术治疗,PETLIF组采用PE-TLIF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腰椎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半年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腰椎远期退变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PE-TLIF组患者的各项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PE-TLIF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PE-TLIF组患者治疗疗效为76.67%,对照组为6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PE-TLIF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00%,对照组为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PE-TLIF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00%,对照组为8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LIF治疗术可以更快地减轻患者疼痛,使患者的腰椎功能可以更快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 髓核摘除术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节段性不稳
下载PDF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联合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固定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腰椎功能恢复的效果对比
6
作者 邹浩 谢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0期138-140,151,共4页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联合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固定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伴腰椎不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宜昌长航医院收治的74例LDH伴腰椎不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 目的比较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联合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固定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伴腰椎不稳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宜昌长航医院收治的74例LDH伴腰椎不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行PLIF联合双侧椎弓根固定,观察组行PLIF联合单侧椎弓根固定。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脊柱稳定性、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与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各个维度评分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椎前凸角、胸椎后凸角、矢状面平衡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IF联合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固定均可改善LDH伴腰椎不稳患者腰椎功能,提高脊柱稳定性,提升生活质量,而PLIF联合单侧椎弓根固定存在更小的创伤、更短的术式时间,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单枚cage和单枚cage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症 被引量:30
7
作者 张建华 李新志 +5 位作者 周宏斌 王光勇 李菲霰 陈文瑶 王宪伟 余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57-461,共5页
目的:观察减压后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和单枚cage植骨融合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收治6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28例减压... 目的:观察减压后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cage)植骨融合术和单枚cage植骨融合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收治6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患者。其中28例减压后采用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A组),34例减压后采用单枚cage植骨融合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B组)。手术前后按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15分法(包括主观症状、客观体征、膀胱功能)评定神经功能,计算改善率和优良率。随访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和与cage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JOA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2~30个月,平均24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改善率平均为78.12%,B组为94.32%;A组优良率为82.14%,B组为97.06%;A组植骨融合率为78.57%,B组为97.06%。两组间改善率、优良率、植骨融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与cage相关并发症(cage脱出、移位和沉降各2例)的发生率为21.43%(6/28),B组cage移位1例(1/34,2.9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减压后采用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和单枚cage植骨融合加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都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症,但后者植骨融合率较高,融合器相关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症 椎弓根螺钉 椎间融合器 单侧固定
下载PDF
小切口下膨胀性椎间融合器在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李玉伟 王海蛟 +6 位作者 崔巍 王玉记 王齐超 张生 周鹏 石建伟 李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9-145,共7页
目的 :评价后路小切口下应用膨胀性椎间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3月确诊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资料,将采用膨胀性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的病例归为A组,共28例;将... 目的 :评价后路小切口下应用膨胀性椎间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4年3月确诊为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资料,将采用膨胀性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的病例归为A组,共28例;将采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行腰椎融合术的病例归为B组,共29例。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腰痛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肢疼痛的改善情况;采用腰椎前凸角评价手术节段腰前凸的变化;椎间植骨融合按照Suk标准判定,同时观察过伸过屈位时置入物的稳定性。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A组切口长度4.1±0.4cm、手术时间73.0±28.6min、出血量159.0±50.4ml、引流量180±88.6ml、住院时间7.5±1.2d;B组切口长度12.3±1.6cm、手术时间131.0±26.8min、出血量358.0±46.7ml、引流量360±78.6ml、住院时间16.6±1.5d,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随访时间均为12~26个月,A组平均12.9±7.8个月,B组平均13.7±6.9个月,两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并发症:A组3例出现脑脊液漏,B组2例出现脑脊液漏,两组均无感染、神经根损伤及内置物松动、移位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植骨均获得融合或可能融合。末次随访时,A组JOA评分由术前的4.52±1.87分提高为12.57±2.95分、改善率(76.81±7.2)%,VAS评分由术前的4.45±1.66分降为1.92±0.64分,腰椎手术节段前凸角由术前的16.82°±1.78°变为21.9°±1.59°;B组JOA评分由术前的4.71±1.62分提高为12.31±2.86分、改善率(73.86±8.6)%,VAS评分由术前的4.68±1.13分降为2.13±1.92分,腰椎手术节段前凸角由术前的17.33°±2.61°变为15.9°±3.26°。两组间JOA评分、改善率及VAS评分同时间点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间腰椎手术节段前凸角术前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末次随访时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后路小切口下应用膨胀性融合器行腰椎融合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与应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一样的临床疗效和融合效果,同时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能够维持腰椎曲度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发性 微创性 脊柱融合术 腰椎曲度
下载PDF
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临床研究——204例中、长期随访分析 被引量:23
9
作者 王子平 陆耀刚 +2 位作者 王秀会 夏胜利 吴佩蓉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髓核切除术式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椎板开窗,半椎板、全椎板减压行髓核摘除,分析中、长期腰椎的稳定性。结果中、长期随访,发生腰椎不稳14例。其中采用全椎板切除术式24例,有10...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髓核切除术式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椎板开窗,半椎板、全椎板减压行髓核摘除,分析中、长期腰椎的稳定性。结果中、长期随访,发生腰椎不稳14例。其中采用全椎板切除术式24例,有10例发生腰椎不稳,占全部腰椎不稳的71.4%。单一节段一侧椎板开窗术式119例,无腰椎不稳发生,椎间隙狭窄发生率为21.0%。结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无动力性不稳者,仅行开窗髓核切除即可获得满意疗效,不必使用内固定融合以预防远期腰椎运动节段的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摘除术 腰椎不稳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原因分析与手术方式选择 被引量:8
10
作者 赵兵 崔易坤 +2 位作者 宋晋刚 尹振宇 羊刚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592-596,601,共6页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并探讨其诊疗策略。方法对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价其再手术的疗效。结果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有:诊断及定位错误2例,术后椎间盘炎2例,复发性椎间盘突出13例,椎管...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并探讨其诊疗策略。方法对3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再手术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总结,评价其再手术的疗效。结果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有:诊断及定位错误2例,术后椎间盘炎2例,复发性椎间盘突出13例,椎管内瘢痕形成和神经根粘连4例,节段性失稳5例,椎管狭窄9例,节段性失稳伴椎管狭窄2例。随访6个月~4.5年,28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8例症状部分改善,1例无改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5.7%(28/37)。再手术前JOA评分为(12.5±2.7)分;再手术后末次随访时为(24.3±4.9)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手术后恢复率为71.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较多,正确分析再手术原因,严格把握手术指征,针对不同病因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仍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再手术 失稳 原因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继波 李江龙 +3 位作者 谢大伟 周鹏 熊飞龙 龚光耀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9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常规开放和微创改良经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ODI评分及椎间融合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 目的探讨常规开放和微创改良经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ODI评分及椎间融合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分别采用常规开放和微创改良TLIF术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以及手术前后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椎间融合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首次下地活动时间均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和12个月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B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评分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和12个月JOA评分、ODI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3和12个月JOA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椎间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开放和微创改良TLIF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具有接近的临床疗效,但微创改良TLIF术式应用在降低手术创伤程度、促进术后康复及减轻术后腰腿疼痛程度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 微创 TLIF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失稳
下载PDF
后路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椎体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30
12
作者 刘凤松 王凯 +3 位作者 景成伟 张亮 刘宾 杨亚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53-558,共6页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重要方法是椎间盘切除,但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现象。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cage植入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的脊柱稳定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重要方法是椎间盘切除,但有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现象。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联合cage植入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后的脊柱稳定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6例,应用后路减压cage植入椎间融合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再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缓解情况以及腰椎稳定性。通过数据库文献检索的方法分析后路钉棒内固定椎间融合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体稳定性。结果与结论:2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后腰腿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椎间融合良好,优良率96.2%。未出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裂,椎间不融合现象。后路减压cage椎间融合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症状缓解快、内固定坚强、椎间融合确切等优点,是目前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弓根螺钉 骨钉 椎体稳定性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CAGE 内固定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髓核摘除联合动态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的3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包肇华 杨惠林 +2 位作者 张志明 季一鸣 梅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85-1089,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髓核摘除联合应用Isobar半限制性动态固定系统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3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的腰腿痛患者,均有相应节段神经受压引起的... 目的:探讨单纯髓核摘除联合应用Isobar半限制性动态固定系统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2010年12月共收治32例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的腰腿痛患者,均有相应节段神经受压引起的腿痛、麻木、无力,均行保守治疗3~6个月治疗无效。责任节段分别为L3/4节段2例,L4/5节段16例,L5/S1节段14例。均在全麻下行后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Isobar半限制性动态固定系统固定手术。采用VAS和ODI评价临床疗效,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行X线正侧位片、动力位片检查及CT扫描观察内固定情况和固定节段活动度。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3年临床随访,平均手术时间70±16min,平均出血量150±42ml。术前VAS评分平均为7.3±2.2分;术后3个月时为2.2±1.0分,末次随访时为1.8±0.9分,均较术前显著减轻(P〈0.05)。ODI术前为(59.7±13.2)%;术后3个月时为(32.6±11.4)%,末次随访时为(30.8±10.6)%,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责任节段术前活动度14°±2.5°,术后3个月时为2.8°±1.5°,末次随访时为2.6°±1.3°,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无钉棒断裂,固定节段无再发椎间盘突出。结论:髓核摘除联合Isobar半限制性动态固定系固定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性不稳能够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同时保留了责任节段部分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症 ISOBAR 动态固定系统
下载PDF
单侧椎弓根螺钉联合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曹海云 邹吉锋 +2 位作者 姬永琴 万峰格 赵兰兰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0期1590-1593,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定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拟实施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定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侧组(单侧椎弓根...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定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拟实施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定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单侧组(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LIF)和双侧组(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PLIF),每组3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腰椎功能恢复、疼痛程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单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分别为(95.8±11.7)min、(304.8±55.7)mL,均低于双侧组患者的(110.4±17.0)min、(482.6±84.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单侧组患者的ODI指数分别为(22.04±6.95)%、(12.87±4.03)%、(13.16±4.76)%,均低于双侧组的(25.59±7.80)%、(16.48±5.52)%、(16.42±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患者术后骨性融合平均时间为(7.9±1.7)个月,与双侧组的(8.2±1.9)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单侧组患者完全骨性融合率为100.00%,双侧组97.3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P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定患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更好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不稳定
下载PDF
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邵擎东 江峰 +3 位作者 蒋贵成 段俊 严旭 张明河 《河北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931-93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共80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均予椎板切除减压同时行腰椎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按照...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共80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患者,均予椎板切除减压同时行腰椎内固定加椎间植骨融合术,按照手术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其中行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40例(A组),全椎板切除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40例(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材料,比较其术中表现及术后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卧床时间均显著小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治疗后,A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术后6个月ODI指数改善35分以上的人数显著高于B组,神经根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轻、融合率高、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 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不稳
下载PDF
腰椎内固定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梁冬波 覃智斌 +3 位作者 王继 王润生 门志涛 关威 《颈腰痛杂志》 2014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患者采用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弓根钉内固定和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2—3年,按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退变不稳患者采用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弓根钉内固定和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随访2—3年,按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68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疗效评价,优38例、良25例、可5例,术后2年时进行影像学检查发现椎间植骨融合骨性愈合68例,所有椎弓根钉均无松动,cage未见下沉移位,患者腰腿疼痛症状均有改善。结论腰椎间盘摘除、腰椎弓根钉内固定和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不稳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法,术中的规范操作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内固定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退变不稳
下载PDF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杜怡斌 裴少保 +1 位作者 刘艺明 马力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PLIF+PLF)和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TLIF+PL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经3~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的患者采用手术... 目的探讨采用后路椎体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PLIF+PLF)和经椎间孔入路椎间植骨融合加后外侧融合术(TLIF+PL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经3~6个月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PLIF+PLF 22例,TLIF+PLF 12例。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7~60个月。患者腰痛及下肢痛症状明显缓解,均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VAS评分:术前为7.47分±0.71分,术后为3.21分±0.69分,随访6个月时为1.21分±0.59分。两组术后及随访6个月时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DI评分:术前为19.35分±3.73分,随访6个月时为3.85分±1.97分。两组随访6个月时的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失稳症,PLIF+PLF与TLIF+PLF均是治疗的有效选择,两种方法的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失稳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隐性腰椎不稳的治疗 被引量:4
18
作者 武士清 王坤正 +1 位作者 程斌 熊明月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9期645-647,共3页
目的 :评价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融合器在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隐性腰椎不稳定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 2 1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隐性腰椎不稳定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融合器 (cage)治疗。结果 :2 1例患者手术后临床... 目的 :评价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融合器在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隐性腰椎不稳定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 2 1例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隐性腰椎不稳定患者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与椎间融合器 (cage)治疗。结果 :2 1例患者手术后临床疗效评价 ,优 14例 ,良 6例 ,融合区均骨性愈合 ,未见假关节形成和根性疼痛复发 ,椎间高度及复位程度无丢失。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螺钉系统 椎间融合器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隐性腰椎不稳定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寅良 王强 朱和平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1期5-7,10,共4页
目的 比较Quadrant通道下与非通道下行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患者中,21例采用Quadrant通道下改良TLIF(通道组),44例采用非通道改良TLIF(... 目的 比较Quadrant通道下与非通道下行改良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患者中,21例采用Quadrant通道下改良TLIF(通道组),44例采用非通道改良TLIF(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评分及改善率.结果 65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VAS和JOA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道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及改善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uadrant通道下与非通道下改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节段不稳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前者具有椎旁肌损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腰痛发生率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外科手术 微创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
下载PDF
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0
作者 汤国庆 张征石 +2 位作者 陈吉 钱红兵 陈勇 《临床骨科杂志》 2017年第6期665-667,672,共4页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单侧组(26例)和双侧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ODI、VAS评分...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单侧组(26例)和双侧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ODI、VAS评分和JOA评分,评估临床疗效。影像学检查:采用Bridwell方法评价腰椎融合情况;测量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腰椎Cobb角,评价脊柱侧凸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8~30个月。单侧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明显少于双侧组(P<0.05)。术后各时间段两组ODI、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Bridwell腰椎融合评价标准,单侧组和双侧组融合率分别为88%(23/26)和93%(53/57),单侧组融合率小于双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侧凸改变:单侧组为38.5%(10/26),双侧组为12.3%(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不稳,单侧固定TLIF发生腰椎脊柱侧凸的风险更高,双侧固定TLIF是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定 单侧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