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新型骨钻应用于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效果
1
作者 赵阳阳 范东娇 +3 位作者 樊格林 张健 李博文 聂志红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10-613,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中应用自制新型骨钻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2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术中均使用自制新型...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中应用自制新型骨钻治疗L_(5)/S_(1)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2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术中均使用自制新型骨钻行椎间孔成形。记录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疼痛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前后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均未出现复发。术后3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患者VAS、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自制新型骨钻可明显提高椎间孔成形效率,保证手术安全性,早期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孔成形术 自制骨钻 镜下环锯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巩陈 吴建明 +3 位作者 张文志 刘向阳 石志伟 段端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68-675,共8页
目的探讨采用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virtual surgery system,3DVVSS)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intervertebral foramen positioning puncture device,IFPPD)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rcu... 目的探讨采用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 virtual surgery system,3DVVSS)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intervertebral foramen positioning puncture device,IFPPD)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2年2月我科70例LDH接受PET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通道建立方法,35例采用3DVVSS联合IFPPD建立通道(可视化组),35例采用传统徒手方法建立通道(传统组),通道建立后采用经椎间孔内镜脊柱系统(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TESSYS)完成椎间盘切除和神经根减压。比较2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70例顺利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可视化组穿刺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14.7±4.0)min vs.(19.1±3.7)min,t=-4.765,P=0.000],穿刺次数明显少于传统组[(3.8±1.9)次vs.(7.3±2.4)次,t=-6.898,P=0.000],透视次数明显少于传统组[(8.3±3.1)次vs.(14.5±4.0)次,t=-7.370,P=0.000],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78.3±9.2)min vs.(88.4±14.3)min,t=-3.528,P=0.001]。2组术后VAS评分和ODI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PTED治疗LDH采用3DVVSS联合IFPPD可以明显减少穿刺次数、透视次数,缩短穿刺时间和手术时间,穿刺准确性高,手术效果满意,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手术 椎间孔成形 经椎间孔减压 腰椎间盘突出症 透视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下L_5/S_1椎间盘突出伴高髂嵴髓核摘除术的技术改进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丰平 赵红卫 +3 位作者 董军峰 陈海丹 刘扬 罗茗刈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后外侧入路完成L5/S1椎间盘突出伴高髂嵴的髓核摘除术操作技巧。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4月,对148例L5/S1椎间盘突出伴高髂嵴,实施经后外侧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采用导杆再置和偏心环锯等改良方法。结果手术...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后外侧入路完成L5/S1椎间盘突出伴高髂嵴的髓核摘除术操作技巧。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4月,对148例L5/S1椎间盘突出伴高髂嵴,实施经后外侧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采用导杆再置和偏心环锯等改良方法。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即刻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由术前(7.27±0.73)分降为(1.88±0.28)分,无感染、硬脊膜损伤及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26个月,平均16.2月。椎间盘突出复发或下肢疼痛加重9例。术后3个月[(1.82±0.32)分]、末次随访[(1.80±0.32)分]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00),术后各时点腿痛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2.28±1.62)分]、末次随访[(11.88±1.50)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较术前[(31.13±2.45)分]显著降低(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优、良、可、差分别为118、16、5、9例,优良率90.5%(134/148)。结论 L5/S1椎间盘突出伴高髂嵴患者通过后外侧椎间孔入路行椎间孔镜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在导杆再置和偏心环锯等改良方法的基础上是可行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高髂嵴 椎间孔成形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单纯腰椎管侧方出行区狭窄 被引量:7
4
作者 罗科锋 蒋国强 +3 位作者 卢斌 蔡凯文 岳兵 陆继业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20-425,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椎间孔成形术治疗单纯腰椎管侧方出行区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单纯腰椎管侧方出行区狭窄症患者36例,入院行选择性神经根管造影及阻滞术,根据症状及患方意愿,22例行Ⅰ期经皮椎间孔镜...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行椎间孔成形术治疗单纯腰椎管侧方出行区狭窄的治疗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单纯腰椎管侧方出行区狭窄症患者36例,入院行选择性神经根管造影及阻滞术,根据症状及患方意愿,22例行Ⅰ期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孔成形术治疗(Ⅰ期手术组),另14例出院后因症状复现而再次入院手术治疗,设为延迟手术组。记录治疗前、阻滞后1d、再入院前(延迟手术组)、手术后1d、3个月、6个月的患侧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术后各个时期的VAS和ODI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且维持良好并呈持续下降趋势;VAS术后6个月较术后1 d改善明显(P<0.05);ODI术后1 d与术后3个月、术后1 d与术后6个月、术后3个月与6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手术组阻滞后1 d的VAS和ODI优于Ⅰ期手术组。延迟手术组再入院前VAS和ODI较自身阻滞后有显著升高。两组术后各个时期的VAS评分和ODI指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自身治疗前和(或)再入院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病例未出现神经损伤,仅2例出口根刺激症状者于短期保守治疗后缓解。结论:单纯腰椎管侧方出行区狭窄使用选择性神经根管阻滞治疗效果持续性可能欠佳,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侧方出行区狭窄 经皮椎间孔镜术 椎间孔成形术
下载PDF
基于骨锉系统的椎间孔成形术在腰椎内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祝斌 刘晓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评估一种基于骨锉系统的椎间孔成形技术在经皮腰椎内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基于骨锉系统椎间孔成形技术的经皮腰椎内镜手术,手术技术采用THESSYS(thomas hoogland endoscopic spinal system... 目的:评估一种基于骨锉系统的椎间孔成形技术在经皮腰椎内镜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基于骨锉系统椎间孔成形技术的经皮腰椎内镜手术,手术技术采用THESSYS(thomas hoogland endoscopic spinal system)技术,以下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者自评手术满意度、再次接受同类手术意愿、手术时间、有效透视次数、操作相关并发症来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患者术前下肢痛VAS评分6.7±2.2分,术后6小时下肢痛VAS评分1.1±0.8分,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出口根损伤1例,术后24 h内即刻复发1例,并发症发生率1.9%。术后出院前患者自评手术满意度满意者84.9%(90/106),较满意者13.2%(14/106),一般者0.9%(1/106),不满意者0.9%(1/106)。术后1月门诊复查问询再次接受同类手术意愿者98.1%(104/106)。结论:基于骨锉系统的椎间孔成型技术应用于经皮腰椎内镜手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腰椎内镜 骨锉系统 椎间孔成形术
下载PDF
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联合椎间孔定位穿刺器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6
作者 巩陈 吴建明 +2 位作者 张文志 胡伟 刘向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087-3094,共8页
目的初步研究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评价这种方法建立通道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选取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从2021... 目的初步研究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评价这种方法建立通道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手术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选取在亳州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从2021年1-12月期间接受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手术治疗的64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27例,女37例,年龄(57.1±6.45)岁(范围50~77岁)。其中32例采用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方法建立通道(可视化组),32例采用传统常规方法建立通道(常规组)。分析两组住院天数、穿刺次数、穿刺时间、透视次数、手术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和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间一般资料、住院天数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化组在穿刺时间、穿刺次数和透视次数方面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均优于术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ODI均优于术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可视化虚拟手术系统联合自制椎间孔定位穿刺器在经皮内镜下经椎间孔减压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可以明显减少穿刺次数、透视次数和穿刺时间,穿刺准确性高、安全,手术效果满意,这种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手术 椎间孔成型 经椎间孔减压 腰椎管狭窄症 透视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椎间孔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张绍波 楼娅妮 +4 位作者 杨蕴华 金家琰 张钰扬 吴辛娜 占恭豪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675-679,共5页
目的:对比经皮脊柱内镜术中是否进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40例在我科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病人,其中62例进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术(transforaminal percutane... 目的:对比经皮脊柱内镜术中是否进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140例在我科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接受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病人,其中62例进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术(transforamin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with foraminoplasty group, PELF组)、78例未进行椎间孔成形(transforaminal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without foraminoplasty, PELD组,即"漂移组")。记录病人年龄、性别、手术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等。所有病人术后随访2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分别评估病人术前、术后1天、术后7天、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6月、术后1年和术后2年腰痛、下肢痛和生活质量,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病人术后2年手术疗效。结果: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构成、疼痛持续时间、手术时间、住院天数等均无显著差异(P> 0.05)。PELF和PELD组病人术后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和ODI指数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1),但各时间点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PELF组中2例病人发生硬膜囊撕裂,PELD组中1例病人发生神经根损伤,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PELF组中6例、PELD组中3例病人失访,共有131例病人完成Macnab评估,两组病人手术满意率分别为87.5%和90.7%(P> 0.05)。结论:经皮脊柱内镜术中采用椎体扩大成形术和"漂移"穿刺法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脊柱内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成形 微创
下载PDF
腰椎经皮内镜双侧椎间孔一次成形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董江 赵斌 +3 位作者 王永峰 徐朝健 苏军强 原杰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1期146-150,共5页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分析腰椎经皮内镜双侧椎间孔一次成形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通过腰椎CT三维重建检查获取腰椎CT数据,通过Solidworks 15.0软件建立椎间盘及关节软骨模型,建立正常L4,5椎体三维有限... 目的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分析腰椎经皮内镜双侧椎间孔一次成形对腰椎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1例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通过腰椎CT三维重建检查获取腰椎CT数据,通过Solidworks 15.0软件建立椎间盘及关节软骨模型,建立正常L4,5椎体三维有限元模型(A模型)。模拟双侧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过程,在A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软件上圆柱体切割工具模拟环锯作用,切除上关节突部分骨质行椎间孔扩大成形术,建立双侧椎间孔一次成形模型(B模型)。比较两种模型在左旋、右旋、左屈、右屈、前屈、后伸等运动状态下的最大位移变化和椎间盘受力情况。结果与A模型相比,在前屈、后伸、左屈、右屈、左旋、右旋运动状态下,B模型的最大位移和椎间盘受力均增大。侧屈、旋转取左侧和右侧平均值时,B模型最大位移变化为前屈>侧屈>旋转>后伸;椎间盘受力变化为侧屈>前屈>旋转>后伸。结论通过建立有效的腰椎经皮内镜双侧椎间孔一次成形的有限元模型,发现在6种运动过程下,L4,5节段的运动幅度均增大,椎间盘的应力均增加,推测双侧关节突损伤可造成脊柱的活动范围增大,加重脊柱不稳的趋势,增加腰椎椎间盘退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经皮内镜双侧椎间孔一次成形 有限元分析 L4 5椎体三维有限元模型 椎间盘应力 运动幅度
下载PDF
经皮内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8
9
作者 余洋 谭彪 +1 位作者 杨世鹏 樊效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9-782,78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其中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42例(观察组),经典TESSYS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椎间孔入路经皮内镜髓核摘除术,其中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42例(观察组),经典TESSYS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29例(对照组)。2组年龄、性别、突出类型及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记录治疗前、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62.0±15.1)min vs.(87.3±18.9)min,t=-6.257,P=0.000],术中透视次数少[(9.0±3.1)次vs.(22.5±6.3)次,t=-11.971,P=0.000]。2组术后住院时间、随访时间、末次随访VAS评分和ODI无统计学差异(P>0.05)。依据改良Mac Nab标准,观察组优31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2.9%,对照组优22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3.1%,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Z=-0.185,P=0.853)。结论经皮内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较经典TESSYS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放射暴露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
下载PDF
选择性椎间孔成形在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蒲俊刚 范伟力 +2 位作者 晁瑞 刘鹏 赵建华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7期553-557,共5页
目的明确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为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是否行椎间孔成形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52例采用经侧后方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椎间盘突出位置的不同将其... 目的明确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为椎间孔镜手术治疗是否行椎间孔成形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我科收治的52例采用经侧后方入路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椎间盘突出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为A组(不行椎间孔成形)和B组(行椎间孔成形)。Ⅱ型患者(21例)选择A组手术方案;Ⅰ型、Ⅲ型、Ⅳ型患者(31例)选择B组手术方案。记录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别于术前、术后3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腰骶部及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功能障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术后感染、术中神经根损伤、硬膜囊撕裂等严重并发症。A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1±2.3)个月。术后3d、3个月和末次随访VAS腰痛、VAS腿痛和腰椎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Macnab疗效评定结果:优41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为94.65%。结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对认识该病的病理变化及椎间孔镜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应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性行椎间孔成形,即Ⅱ型患者无需椎间孔成形,Ⅰ、Ⅲ、Ⅳ型患者宜选择行椎间孔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外侧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手术 临床分型 椎间孔成形
下载PDF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老年侧隐窝型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史册 高运 +5 位作者 朱爱祥 杨春 杨光辉 朱裕成 郑红兵 王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956-96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老年侧隐窝型腰椎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诊断为侧隐窝型腰椎狭窄症的老年患者共54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将其分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组(可视化组)28例和标准TES...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老年侧隐窝型腰椎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诊断为侧隐窝型腰椎狭窄症的老年患者共54例,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将其分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组(可视化组)28例和标准TESSYS椎间孔成形术组(TESSYS组)26例,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透视次数、椎间孔成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前后VAS、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疗效评定。结果可视化组术中透视次数、椎间孔成形时间和手术时间少于TESSY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术后2 d、3个月、6个月的VAS以及术后6个月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和标准TESSYS椎间孔成形术治疗老年侧隐窝型腰椎狭窄症的近期疗效相近,但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椎间孔成形时间及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术 经皮椎间孔镜 侧隐窝型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 老年患者 神经根减压
下载PDF
靶向椎间孔成形技术与常规穿刺置管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峰 伍搏宇 +4 位作者 熊承杰 魏坦军 席金涛 赵东东 黄壁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0年第8期503-505,509,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靶向椎间孔成形技术与常规穿刺置管技术进行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行PTED治疗的91例单节段LDH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采用靶向椎间孔... 目的比较经皮内镜靶向椎间孔成形技术与常规穿刺置管技术进行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行PTED治疗的91例单节段LDH的临床资料,其中43例采用靶向椎间孔成形技术穿刺置管(靶向成形组),48例采用常规穿刺置管(常规组)。术前、术后1 d、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腿痛改善情况及功能恢复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结果与常规组相比,靶向成形组透视次数明显减少、通道建立时间和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ODI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改良MacNab评分:靶向成形组优28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02%;常规组优27例,良17例,可4例,优良率为91.67%。两组优良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靶向椎间孔成形技术可有效降低PTED的学习曲线,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及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靶向椎间孔成形技术 常规穿刺置管技术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可视化环锯技术在椎间孔镜关节突成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军 李青松 李勇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5期594-597,共4页
目的 总结可视化环锯技术在椎间孔镜关节突成型中应用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4~48个月,平均病程12个月;发病节段,腰椎4、5(L)11例,腰椎5骶椎1(LS)9例。行可视... 目的 总结可视化环锯技术在椎间孔镜关节突成型中应用的短期疗效。方法 选择2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21~55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4~48个月,平均病程12个月;发病节段,腰椎4、5(L)11例,腰椎5骶椎1(LS)9例。行可视化环锯技术治疗,记录术前及术后1 d、3 d、1个月、6个月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腰腿痛程度。记录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腰椎功能。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分标准,对手术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并发症。手术的疗效评定:优18例,良2例。VAS评分、JOA评分、ODI评分,手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评分与术前相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JOA评分、ODI评分术后6个月与术后1 d比较[JOA评分:(28.3±0.7)分vs (19.8±2.5)分;ODI评分:(13.2±4.5)分vs (48.6±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VAS评分与术后1 d、3 d比较[(1.3±0.1)分vs (2.6±0.3)分、(1.3±0.1)分vs (2.6±0.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明显。结论 可视化环锯技术具有局部麻醉创伤小、精准化治疗、透视少、出血少、费用低、恢复快等优点。在后续研究中将扩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LDH) 椎间孔镜技术(PETD) 可视化环锯技术 关节突成型
下载PDF
椎间孔镜术中骨钻与环锯关节突成形的比较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杰 张杰锋 +3 位作者 李益明 马超 拾坤 宋通渠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597-601,共5页
[目的]比较骨钻和环锯关节突成形术在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科内镜手术治疗的单节段单侧LDH的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骨钻关节突成形29例,环锯成... [目的]比较骨钻和环锯关节突成形术在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科内镜手术治疗的单节段单侧LDH的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骨钻关节突成形29例,环锯成形25例。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以及MacNab评价标准进行两组临床疗效评价。摄腰椎椎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测量腰椎过屈和过伸位时的水平位移及角位移,评估腰椎稳定性。[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骨钻组通道建立时间显著长于环锯组[(44.90±3.95) min vs(32.00±3.20) min,P<0.05],但镜下处理时间骨钻组少于环锯组[(32.07±4.20 min) vs(42.96±5.10 min),P<0.05]。两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钻组有3例成形挤压行走根,环锯组有2例损伤出口根,致一过性感觉障碍,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年,均未发生椎间盘突出复发。术后3、12个月两组VAS、ODI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改良MacNab评价疗效优良率均相近(P>0.05)。影像评估方面,两组患者术后3、12个月水平位移及角位移角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钻成形和环锯成形均为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关节突成形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间盘切除术(PETD) 关节突成形 骨钻 环锯
原文传递
可视化环锯在椎间孔镜侧路关节突成形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杰 刁文博 +4 位作者 李益明 孙中仪 林浩 汪海滨 田纪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242-2246,共5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在侧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单节段单侧LDH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组(... [目的]探讨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术在侧路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确诊为单节段单侧LDH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组(直视组) 31例,透视引导下逐级环锯关节突成形组(透视组) 30例。比较两组通道建立时间及透视次数,以及临床的影像评定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除透视下引导环锯组有2例患者伤及行走神经根,致一过性感觉障碍外,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直视组通道建立时间显著短于透视组[(34.13±5.32) min vs (44.43±6.14) min,P<0.05],直视组术中透视次数显著少于透视组[(3.23±0.81)次vs (9.80±1.19)次,P<0.05]。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年,均未发生椎间盘突出复发。两组患者VAS、ODI及JOA评分均随时间推移显著改善(P<0.05),但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直视组和透视组患者改良MacNab评价疗效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10%vs 86.67%,P>0.05)。影像测量方面,两组患者水平位移及角位移角较术前与术后不同时间点无显著变化(P>0.05),相同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侧路椎间孔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可视化环锯关节突成形可显著提升手术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经皮椎间孔镜间盘切除术(PETD) 关节突成形 可视化环锯
原文传递
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椎间盘突出致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29
16
作者 汤锋武 符锋 +3 位作者 蒋显锋 韩广 云晨 张赛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34-1238,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椎间盘突出致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的椎间盘突出致LSS患者,共35例。... 目的评价应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椎间盘突出致腰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采用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治疗的椎间盘突出致LSS患者,共35例。术后3个月应用改良Maenab标准评定手术疗效,术后6个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u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手术疗效;根据MRI轴位参数,应用MxLiteViewDICOMViewer软件测量手术前后椎管面积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手术平均用时(89.1±8.7)min。术前、术后6个月的VAS分别为(7.9±0.8)、(2.1±0.5)分,ODI分别为(61.5±3.7)、(21.3±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5例患者术后3个月Macnab疗效评定结果显示,优19例(54.4%),良13例(37.1%),可2例(5.7%),差1例(2.9%),优良率为91.4%。与术前比较,术后L3-4、L4-5、L5-S1的椎管面积分别增加(35.7±8.5)mm2、(40.9±4.1)mm2、(42.5±9.1)mm2。术后无硬脊膜破裂,无神经、血管、肠管损伤,无感染病例。最常见的并发症为神经根瞬时感觉异常。结论经皮椎间孔镜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致LSS短期疗效好,术后腰椎管的稳定性、再狭窄的风险,以及再狭窄后是否需要再次手术需要进一步的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腰椎 减压术 外科 经皮椎间孔镜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
原文传递
关节突定位滑移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9
17
作者 宋兴华 王翀 +5 位作者 吴蓍妍 王腾飞 徐磊磊 史黎 姜飞 李世达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guiding and sliding)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2016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计30例,均采用侧方椎间孔入路,上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椎间孔成形术。把后纵韧带后缘线以上部分称为... [目的]探讨经皮脊柱内镜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guiding and sliding)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方法]2016年8月~2016年11月收治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计30例,均采用侧方椎间孔入路,上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椎间孔成形术。把后纵韧带后缘线以上部分称为"up",以下部分称之为"down",采用"up-down-up"的顺序分区域减压。随访时间3个月,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并统计透视定位次数、手术时间,与既往上关节突尖部定位的30例患者及文献资料对比。[结果]手术时间(55.00±14.60)min,术中透视(8±1.30)次,较本科原来[(90.00±15.00)min和(16±2.30)次]及其他作者报道的[(86.00±15.40)min和(37.50±7.50)次]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腿痛VAS评分从术前(5.43±1.24)分降至术后1 d的(1.88±0.49)分、术后3个月的(1.58±0.46)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ODI评分术前(43.40±18.11)分,术后1 d降至(34.87±16.02)分,术后3个月时降至(15.67±7.54)分(P<0.05)。术后3个月随访时,依据改良的Mac Nab标准评估,优良率达93.33%。[结论]经皮脊柱内镜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近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脊柱内镜术 关节突定位滑移技术 椎间孔成形术
原文传递
椎间孔镜术中可视与透视椎间孔成形的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继芾 陈燕 +3 位作者 孙焱 孟晨 左华 黄永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101-2104,共4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中可视和透视椎间孔成形治疗伴有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46例患者,... [目的]比较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中可视和透视椎间孔成形治疗伴有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本院行椎间孔镜手术治疗46例患者,其中23例采用可视椎间孔成形椎管减压,另23例为采用透视椎间孔成形后椎管减压。[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可视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均少于透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可视组腿痛VAS、J0A和0DI评分均显著优于透视组(P<0.05)。[结论]可视椎间孔成形具有透视次数少,手术时间短的优势,且近期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侧隐窝狭窄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孔成形
原文传递
椎间孔镜处理L_5S_1椎间盘突出症S_1上关节突成形的指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海波 王宇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240-2243,共4页
[目的]探讨L_5S_1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手术时处理S_1上关节突的临床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Choi对髂棘高度的划分标准和McCulloch对腰椎间盘突出三层楼的定位理论,对是否行S_1上关节突成形进... [目的]探讨L_5S_1椎间盘突出症应用椎间孔镜手术时处理S_1上关节突的临床标准。[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采用Choi对髂棘高度的划分标准和McCulloch对腰椎间盘突出三层楼的定位理论,对是否行S_1上关节突成形进行分析。采用VAS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评分及MacNab评级系统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48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突出的间盘位于第3层,需要行S_1上关节突的处理;按照Choi的髂棘高度的划分,在34例椎间盘突出位于第3层的患者中,有17例患者属于第5型或第6型,需要行S_1上关节突的处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VAS评分腰痛评分由术前(7.22±2.63)减少至末次随访的(1.69±1.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腿痛评分由术前(7.92±1.25)减少至末次随访(2.11±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由术前(67.10±18.67)减少至末次随访时(56.08±25.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L5S_1椎间盘摘除术时,如果突出的间盘位于第3层或髂棘的高度属于第5或第6型,则需要处理S_1的上关节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L5S1椎间盘 S1上关节突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摘除术 关节突成形术
原文传递
偏心导杆结合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在腰椎间盘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宪正 李佳奇 +5 位作者 孙亚彭 张飞 李泽阳 崔浩 高原 张为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年第5期464-469,共6页
目的探讨偏心导杆结合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采用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9~61(48.5... 目的探讨偏心导杆结合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采用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39~61(48.57±5.91)岁.病变部位:L4~517例,L5~S113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TESSYS组和I see组:采用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系统技术15例纳入TESSYS组,采用偏心导杆结合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15例纳入I see组.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置入时间、术中放射线暴露时间、减压操作时间、上关节突切除率,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3、6、12个月腰、腿部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r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以及术后12个月MacNab标准评定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I see组的导管置入时间和术中放射线暴露时间分别为(16.73±2.46)min、(38.15±5.72)s,均少于TESSYS组的(19.87±3.79)min、(49.79±7.40)s;I see组上关节突切除率为32.25%±1.12%,大于TESSYS组的12.02%±0.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82、4.820、38.890,P值均<0.05).两组术中减压操作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术后不同时间腰、腿痛的VAS以及ODI均比术前减少,JOA评分均比术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 see组=167.298、268.815、7271.864、316.342,FTESSYS组=168.759、341.300、1368.354、141.090,P值均<0.01).I see组与TESSYS组比较:术后不同时间腰、腿痛的VAS、ODI、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2个月采用MacNab评定标准评定疗效,I see组优8例、良4例、可3例,TESSY组优7例、良6例、可6例,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14,P>0.05).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偏心导杆结合可视化椎间孔成形技术是一个有效且安全的椎间孔成形方法;采用该技术行PELD,可获得与TESSYS技术相同的疗效,同时减少术中导管置入时间、放射线暴露时间、上关节突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移位 腰椎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内窥镜 椎间孔成形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