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1mg/kg纳布啡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术后疼痛及寒战的影响
1
作者 林小玲 杨丽萍 陈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64-68,共5页
目的:探讨0.1 mg/kg纳布啡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术后疼痛及寒战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接收的拟行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中采取腰-硬联合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探讨0.1 mg/kg纳布啡对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术后疼痛及寒战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4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接收的拟行剖宫产产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中采取腰-硬联合麻醉,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夹闭脐带即刻静注0.1 mg/kg纳布啡,对照组注入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麻醉前、用药即刻、用药30 min及用药6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Ramsay镇静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寒战发生情况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用药即刻,两组HR、MAP、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麻醉前相比,用药即刻两组HR、MAP、SpO2均明显降低(P<0.05);与用药即刻比较,用药30 min、6 h时观察组HR、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O2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HR、MAP均明显升高(P<0.05),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0 min、6 h时观察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情况和VAS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寒战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1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胎儿娩出后即刻静注0.1 mg/kg纳布啡维持产后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并可进一步提高镇静、镇痛效果,有效预防和减轻术后寒战,而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纳布啡 血流动力学 疼痛 寒战
下载PDF
Bilateral papilloedema associated with lumbo-sacral intraspinal tumor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移 劳远琇 +1 位作者 郭颖 过慧君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3期9-13,共5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bilateral papilloedema associated with intraspinal tumor at the lumbo sacral level Methods Three cases were reported Detailed clinical history was evaluated Patien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bilateral papilloedema associated with intraspinal tumor at the lumbo sacral level Methods Three cases were reported Detailed clinical history was evaluated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2, 3 and 5 months after resection of the tumor Related literature was reviewed Results Papilloedema was soon resolved and the level of protein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resection of tumor These indicated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pilloedema, CSF protein and intraspinal tumor Conclusio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f papilloedema associated with a lumbo sacral intraspinal tumor in Chinese literature The high level of protein in CSF may be the cause of both papilloedema and increased intracranial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papilloedema, if no intracranial cause could be found, lumbo sacral intraspinal tumor should be 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PILLOEDEMA lumbo sacral tumor cerebrospinal fluid
原文传递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向琴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3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拟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人民医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 目的:观察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拟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瓮安县人民医院行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生命体征、谵妄程度及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10 min、麻醉30 min,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降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意识模糊评估量表评分升高,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术中生命体征指标,减轻术后谵妄,且不影响手术指标与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4
作者 张鹏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8期14-16,共3页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0例剖宫产孕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65例。对照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起...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0例剖宫产孕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65例。对照组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研究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研究组麻醉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剖宫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物用量、手术中输液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中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高于对照组,手术中心率(H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5min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4.24%低于对照组的12.73%(P<0.05)。结论剖宫产孕妇予以腰-硬联合麻醉,可作为剖宫产手术中的首选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腰髂固定联合经皮骨盆前环固定治疗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
5
作者 赵清斌 李祖涛 +3 位作者 殷剑 肖伟 孙俊刚 周文正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52-55,61,共5页
目的 探讨腰髂固定联合经皮骨盆前环固定治疗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不稳定型骨盆环损伤并接受前路皮下内固定(INFIX)联合后路腰椎-骨盆内固定治疗... 目的 探讨腰髂固定联合经皮骨盆前环固定治疗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8年9月至2022年1月接诊的不稳定型骨盆环损伤并接受前路皮下内固定(INFIX)联合后路腰椎-骨盆内固定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Matta标准对骨盆复位质量进行评估,Majeed评分对患者临床结果进行评估。进一步评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随访平均时间为12.6个月(6~18个月),其中前路皮下INFIX联合后路腰椎-骨盆内固定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17.6 min(96~162 min)和203.6 mL(146~280 mL),复位质量优良率86.8%(优25例,良好8例,一般5例,差0例),无异位骨化迹象。末次随访时,Majeed评分的临床结果:优良率84.2%(优28例,良好4例,一般4例,差2例)。骶神经根损伤患者共6例,并进行术中减压,5例患者症状改善;2例前路INFIX术后感染,4周取内固定后好转;3例股外侧皮神经刺激。结论 腰髂固定联合经皮骨盆前环固定治疗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中软组织损伤降低等优点,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环 腰髂固定 前路固定 微创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中对骨科手术麻醉效果及血压的影响评价
6
作者 黄奇龙 池玉林 马逸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6期105-108,共4页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可行性以及对患者血压以及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莆田滨海医院收治的62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中的可行性以及对患者血压以及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莆田滨海医院收治的62例骨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与血压值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给药30 min与给药60 min的血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30 min和术后3、6、12 h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为(3.01±0.41)分、(4.24±0.35)分、(4.11±0.37)分、(3.76±0.25)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38、5.194、5.747、8.697,P均<0.05);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骨科疾病患者外科干预阶段,选择正确的麻醉具有可行性,而腰硬联合麻醉阶段采用右美托咪定成为提升麻醉效果的关键,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右美托咪定 麻醉效果 血压
下载PDF
全身麻醉与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刘杨 惠康丽 张继刚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年第18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4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2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64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2例。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研究组给予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全麻用药量及麻醉后应激反应指标。结果研究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全麻用药量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麻醉诱导前(T_(0))时,两组血浆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开始后30 min(T_(1))、手术开始后1 h(T_(2))、麻醉苏醒拔管后20 min(T_(3))时,研究组Cor、E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全身麻醉相比,全麻复合腰-硬联合麻醉能降低麻醉后应激反应,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剂量,提高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瑚月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9期166-168,共3页
骨质疏松与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骨折手术需要结合老年人的特点来选择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强的持续镇痛效果、用药剂量较少、可完全肌松、较完善的神经阻滞效果、起效迅速等诸多优势。本文简述了椎管内麻醉在老年人中应用具有... 骨质疏松与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骨折手术需要结合老年人的特点来选择麻醉方式。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较强的持续镇痛效果、用药剂量较少、可完全肌松、较完善的神经阻滞效果、起效迅速等诸多优势。本文简述了椎管内麻醉在老年人中应用具有肺部并发症较少、经济便捷等优势,也介绍了蛛网膜下腔麻醉在老年人中应用具有麻醉剂量较大、平面扩散迅速、广泛,对循环的影响较大等诸多不足,同时介绍了腰硬联合麻醉具有操作便捷、镇痛起效快速、迅速达到麻醉效果等诸多优势,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效果 下肢骨折手术 高龄 腰硬联合麻醉
下载PDF
腰骶神经节的形态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9
作者 夏玉军 徐朋 +2 位作者 郭云良 陈伯华 周秉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7-179,共3页
在15例30侧成人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腰骶神经节的形态,位置及毗邻结构。根据神经节膨大的近端与椎弓根的位置关系将神经节分为三型:①椎间孔型:神经节完全位于椎间孔内;②侧隐窝型:神经节膨大的近端位于椎弓根内缘上端的连线以... 在15例30侧成人标本上,解剖观察了腰骶神经节的形态,位置及毗邻结构。根据神经节膨大的近端与椎弓根的位置关系将神经节分为三型:①椎间孔型:神经节完全位于椎间孔内;②侧隐窝型:神经节膨大的近端位于椎弓根内缘上端的连线以外:③中央管型:神经节膨大的近端越过推弓报内缘上端的连线突向中央椎管。讨论了神经节位置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 形态 位置 腰背痛
下载PDF
单纯一期后路手术联合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技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 被引量:11
10
作者 阿不都乃比·艾力 张宏其 +4 位作者 唐明星 郭超峰 王昱翔 吴建煌 刘金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13-1319,共7页
目的:探讨椎体间多枚分网的异形钛网植骨技术应用于单纯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腰骶段(腰5/骶1)脊柱结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植骨技术一期后路手术治疗的腰骶段结核患者共25例。比较25例患... 目的:探讨椎体间多枚分网的异形钛网植骨技术应用于单纯一期后路手术治疗腰骶段(腰5/骶1)脊柱结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2年6月,采用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植骨技术一期后路手术治疗的腰骶段结核患者共25例。比较25例患者术前术后ASIA分级、腰骶角度、椎间隙高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红细胞沉降率,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为90~180(128±24)min,术中失血量100~800(310±125)m L。术后随访24~59(43±7)个月。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25例患者术后6个月红细胞沉降率均恢复正常;终末随访时腰骶角和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01)。术后2周患者VAS较术前降低;植骨融合时间为4~8(平均6)个月。术后1例患者伤口延迟愈合。无窦道形成和结核复发,亦无感染性脑脊髓膜炎和钛网沉降发生。结论:对于腰骶段结核患者,单纯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联合多枚分网异形钛网植骨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且更好地重建脊柱前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段脊柱结核 单纯后路 钛网
下载PDF
L5/S1和骶髂关节对腰-髂固定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潘鹤海 王丽冰 +5 位作者 于滨生 魏富鑫 黄阳亮 梁春祥 韩国伟 张旭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7-841,共5页
目的:探讨L5/S1和骶髂关节对腰-髂固定稳定性的影响,为腰-髂稳定性理想重建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7具成年新鲜尸体L2-骨盆标本,先行L3~L5椎弓根螺钉固定,并将此结构定义为腰-髂部稳定初始状态。初始状态测试后,在同一标本上实施连续... 目的:探讨L5/S1和骶髂关节对腰-髂固定稳定性的影响,为腰-髂稳定性理想重建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7具成年新鲜尸体L2-骨盆标本,先行L3~L5椎弓根螺钉固定,并将此结构定义为腰-髂部稳定初始状态。初始状态测试后,在同一标本上实施连续性操作如下:使用髂骨钉的L3-髂骨固定(A组)、L5/S1双侧关节突关节切除(B组)、L5/S1椎间盘切除(C组)、左侧骶髂关节切除(D组)。在MTS材料实验机上,给标本头侧分别施加600N轴向压缩和7Nm轴向扭转载荷,计算并比较各组结构压缩和扭转刚度。结果:初始状态组的压缩刚度值为(332±103)N/mm,A^D组腰-髂固定结构的压缩刚度分别为初始状态组的(122±15.5)%、(118.3±10.5)%、(81.1±7.7)%和(59.2±8.6)%。A和B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压缩刚度均显著高于初始状态组(P<0.05);C组和D组的压缩刚度均显著低于A、B组及初始状态组(P<0.05),C组和D组间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初始状态组的扭转刚度值为(2.47±0.88)Nm/deg,A^D组固定结构的扭转刚度分别为初始状态组的(128±14.3)%、(120±12.6)%、(78.4±13.2)%和(62.9±11.3)%,A组和B组获得同等的扭转刚度(P>0.05),而且此两组的扭转刚度均显著高于初始状态、C组和D组(P<0.05),C、D组和初始状态三组彼此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L5/S1椎间盘切除和单侧骶髂关节切除均显著降低腰-髂固定结构的稳定性,在腰-髂稳定性重建中,获得脊柱前方支撑和恢复骨盆环完整性是提高腰-髂固定结构稳定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失稳 骶髂关节切除 髂骨钉固定 腰-髂固定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髂腰韧带的MRI形态研究及其在腰骶部椎体节段定位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自明 丁永生 +2 位作者 田芳 鲍虹 袁军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4-78,共5页
目的:利用MRI对髂腰韧带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对于腰骶部椎体节段定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接受腰椎MRI检查的495例成年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图像观察髂腰韧带的形态、走行。研究其与腰椎节段的关... 目的:利用MRI对髂腰韧带的形态学特点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其对于腰骶部椎体节段定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接受腰椎MRI检查的495例成年患者的影像资料。利用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图像观察髂腰韧带的形态、走行。研究其与腰椎节段的关系。结果:985侧髂腰韧带,其髂腰韧带主要部分均起自L5横突。研究发现髂腰韧带形态学特点及走行等方面差异均相当显著。通过观察髂腰韧带水平,将其作为椎体分段定位标志,所有46例移行椎病例均能准确定位。结论:髂腰韧带的形态和走行尽管变异明显,但其解剖定位相对恒定,MRI横断面及冠状面扫描能清晰显示其形态。临床利用其进行腰骶部移行椎节段定位是较为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腰韧带 腰骶部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Legacy cMAS腰髂固定系统治疗腰骶部骨折脱位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雷 肖黎 +3 位作者 章洪喜 袁即山 丁华 姚翔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Legacy c MAS腰髂固定系统治疗腰骶部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egacy c MAS腰髂固定系统治疗12例腰骶部骨折脱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腰髂固定手术,术前存在骶神经损伤症状者同时行骶管减压术。记录术后并发症,测量术... 目的探讨Legacy c MAS腰髂固定系统治疗腰骶部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Legacy c MAS腰髂固定系统治疗12例腰骶部骨折脱位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腰髂固定手术,术前存在骶神经损伤症状者同时行骶管减压术。记录术后并发症,测量术后双下肢长度,摄X线片及重建CT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及融合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后残余疼痛进行评估,按照Majeed骨盆功能调查表对患者术后骨盆功能进行评估,采用功能独立性测量(FIM)进行行走能力评估。结果 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患者疼痛及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VAS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评分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jeed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IM评分:术后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例在术后6个月骨折愈合,3例术后9个月骨折愈合。无压疮及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2例出现切口感染,予以清创、VSD引流及敏感抗生素治疗后愈合;3例术前有骶神经损伤表现,2例术后症状明显改善,1例术后出现骶神经损伤症状加重,予以脱水、激素及营养神经治疗,手术3个月后逐渐好转。结论 Legacy c MAS腰髂固定系统是一种坚强的三维固定系统,能够重建腰骶段稳定性,是治疗腰骶部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初期随访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骶部骨折 腰髂固定 骨折脱位
下载PDF
骶管减压髂腰固定治疗复杂DenisⅢ型骶骨骨折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南翔 林宏 李伟 《西部医学》 2017年第1期110-112,116,共4页
目的探讨髂腰固定、骶管减压治疗DenisⅢ型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5年5月收治作髂腰固定、骶管减压治疗的DenisⅢ型骶骨骨折患者20例,术后定期随访并行相关影像学检查,应用Gibbons标准和Majeed标准进行临床评分... 目的探讨髂腰固定、骶管减压治疗DenisⅢ型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5月~2015年5月收治作髂腰固定、骶管减压治疗的DenisⅢ型骶骨骨折患者20例,术后定期随访并行相关影像学检查,应用Gibbons标准和Majeed标准进行临床评分。结果 20例患者随访12~25个月,平均16.3个月。无切口感染、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Gibbons评分由术前至末次随访逐渐减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jeed评分由术前至末次随访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次随访Majeed功能评定:优11例、良4例、中5例,优良率75.0%。结论经后路骶管减压、髂腰固定治疗DenisⅢ型骶骨骨折,临床疗效肯定,神经功能恢复较好,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isⅢ型骶骨骨折 髂腰固定 神经损伤
下载PDF
Ⅰ期后路病灶清除联合腰髂间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骶椎结核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飞 石仕元 +3 位作者 郑琦 沈健 汪翼凡 曹天一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66-172,共7页
目的:探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联合腰髂间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1例腰骶椎结核患者,均采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联合腰髂间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病变范围为L4-S2,其中男18例,... 目的:探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联合腰髂间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31例腰骶椎结核患者,均采用Ⅰ期后路病灶清除联合腰髂间固定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病变范围为L4-S2,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18~77(45.9±9.1)岁。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脊髓损伤神经功能分级(ASIA分级):B级2例,C级17例,D级12例。分析手术前后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ASIA分级、腰骶角及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并观察手术并发症、内植物稳定性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3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0~24(16.0±3.1)个月。1例患者术后出现局部感染、皮下积液,经换药治愈。余30例患者均Ⅰ期愈合,无窦道形成及结核复发。所有患者获治愈,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植骨融合均成功,平均融合时间(4.7±1.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ESR、CRP均正常,VAS评分为(1.92±0.57)分,低于术前的(6.13±1.21)分;ASIA分级C级2例,D级6例,E级23例。末次随访时腰骶角为(27.21±3.12)°,较术前的(21.42±3.75)°增大;椎间隙高度为(9.80±0.38)mm,高于术前的(7.84±0.41)mm。结论:Ⅰ期后路病灶清除联合腰髂间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骶椎结核是一种切实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在临床中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内固定 腰髂固定 脊柱结核 腰骶段 脊柱融合术
下载PDF
腰大池腹腔分流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正压性脑积水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赵永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第9期73-75,共3页
目的比较对正压性脑积水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正压性脑积水共90例患者,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VP治疗,观察组给予LP治疗,对两组疗... 目的比较对正压性脑积水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VP)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的疗效。方法临床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正压性脑积水共90例患者,采取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VP治疗,观察组给予LP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手术疗效、治疗前、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是4.44%,明显较对照组的15.56%低,差异显著(P <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和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对正压性脑积水的疗效相当,但后者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颅内压 腰大池腹腔分流 脑室-腹腔分流术 神经功能缺损 并发症
下载PDF
经后上腰腹膜后引流及灌洗治疗胰腺感染坏死65例报告
17
作者 蒙炜 胡伟明 +2 位作者 罗泽铃 赁可 罗传兴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230-231,共2页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我院2001~2004年收治的65例胰腺感染患者。采用经后上腰腹膜后引流及灌洗方法治疗的资料。结果:术后并发症:残余脓肿7例,消化道出血3例,肠漏3例。胰漏4例;死亡2例...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继发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总结我院2001~2004年收治的65例胰腺感染患者。采用经后上腰腹膜后引流及灌洗方法治疗的资料。结果:术后并发症:残余脓肿7例,消化道出血3例,肠漏3例。胰漏4例;死亡2例。结论:该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感染 后上腰腹膜后引流术 灌洗
下载PDF
1~14岁正常儿童胫后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正常值及其特点
18
作者 王昕 杨健 +5 位作者 杨文民 王立文 陈倩 李尔珍 朱彦丽 徐光芝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13年第6期348-350,354,共4页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胫后神经(PTN)体感诱发电位(SEP)的特点及正常值。方法:对121名正常儿童进行PTN—SEP检测,分析各波的特点及各波参数随年龄变化规律。结果:PTN—SEP随年龄增长,波幅增高,使波容易辨认,波幅在个体问变异较... 目的:探讨正常儿童胫后神经(PTN)体感诱发电位(SEP)的特点及正常值。方法:对121名正常儿童进行PTN—SEP检测,分析各波的特点及各波参数随年龄变化规律。结果:PTN—SEP随年龄增长,波幅增高,使波容易辨认,波幅在个体问变异较大。左右双侧对应波的潜伏期(PL)和峰间期(IPL)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各组男女间PL和IPL无性别差异(P〉0.05)。外周神经电位的腰髓电位(LP)、马尾电位(cE)、胭窝电位(PF)等3个波的潜伏期随年龄增长PI。延长,而P40和N45等皮层电位的PL在8岁前变化则不明显(相邻组间P〉0.05),8岁后延长明显。PF-T12的IPL也随年龄增长而延长(相邻组间P〈0.05);而T12-P40IPL3岁组较1岁组延长,但差异不明显,以后随年龄增长而缩短,6岁组达成人值。结论:儿童PTN—SEP的正常值按年龄组划分是完全必要的。由于各波PL受身长的影响大,因此绝对PL不宜作为PTN—SEP的异常标准。PTNSEP是评价小儿躯体感觉通路、脊髓、脑干和大脑功能的客观指标,具有较大的临床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胫后神经(PTN) 体感诱发电位(SEP) 腰髓电位(LP) 马尾电位(CE) 腘窝电位 (PF) 潜伏期(PL) 峰间期(IPL)
下载PDF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疗效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1
19
作者 解虎涛 程宏伟 +4 位作者 李长元 洪文明 单明 包明月 吴炳山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5-390,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NKI、Wan Fang Data、CBM及VIP数据库,检索时限自1990年5月至2016年5月,收集关于LPS与VPS比较治疗... 目的系统评价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NKI、Wan Fang Data、CBM及VIP数据库,检索时限自1990年5月至2016年5月,收集关于LPS与VPS比较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利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篇文献,共计132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手术疗效方面,LPS组与VPS组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手术有效率之间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但LPS手术一次成功率高于VPS;在并发症方面,LPS的术后出血并发症、感染性并发症、分流管相关并发症及术后癫痫的发生率更低,两种术式术后出现分流异常的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LPS与VPS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相当,但LPS一次手术成功率更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整体而言,LPS优于V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大池-腹腔分流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交通性脑积水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不同振动条件对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 被引量:14
20
作者 董煜琳 王惠芳 +6 位作者 郑依粒 刘晓晨 胡浩宇 恭迪 张娟 宋歌 王雪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的:通过施加不同条件下的振动刺激,探讨振动训练对于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利用表面肌电分析的方法,寻求最佳的振动频率和运动方式。方法:采用Myo Research XP Master Software Version 1.07.17表面分析系统测... 目的:通过施加不同条件下的振动刺激,探讨振动训练对于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群表面肌电信号的影响。利用表面肌电分析的方法,寻求最佳的振动频率和运动方式。方法:采用Myo Research XP Master Software Version 1.07.17表面分析系统测试21例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肉的肌肉电信号。所有受试者分别在振动频率为0Hz、5Hz、10Hz、15Hz下完成平板支撑、侧撑、V字支撑三个动作。结果:(1)竖脊肌的表面肌电值:在不同动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平板支撑和V字支撑的情况下,不同频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腹外斜肌的表面肌电值:在四种频率的情况下,不同动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平板支撑和侧撑的情况下,不同频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腹直肌的表面肌电值:在0Hz和5Hz的情况下,不同动作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三组动作的情况下,不同频率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振动条件的刺激,对慢性下背痛患者腰腹部肌群影响不同。竖脊肌最佳的振动频率为15Hz,最佳的振动动作为侧撑;腹外斜肌最佳的振动频率为15Hz,最佳的振动动作为V字支撑;腹直肌的振动动作为V字支撑,就不同频率而言,虽然腹直肌随着频率的增高,放电量逐渐增加,但是不会对肌肉产生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 全身振动 腰腹部肌群 慢性下背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