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广东罗浮山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组分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
11
1
作者
秦海龙
贾重建
+5 位作者
卢瑛
郭彦彪
姜坤
李先霞
杨奇青
温志滔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对广东罗浮山不同海拔有代表性的10个土壤采样点进行剖面挖掘,采集0~20 cm、20~40cm、40~60 cm、60~8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土壤活性有机碳(POXC)含量、土壤有机碳的各组分含量及土壤基本理化指...
对广东罗浮山不同海拔有代表性的10个土壤采样点进行剖面挖掘,采集0~20 cm、20~40cm、40~60 cm、60~8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土壤活性有机碳(POXC)含量、土壤有机碳的各组分含量及土壤基本理化指标进行分析,探讨罗浮山不同海拔各土壤剖面有机碳储量及组分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罗浮山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均集中分布在0~40 cm深度的土壤中,且0~20 cm SOC含量及储量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随着海拔的升高,SOC含量及储量、POXC含量以及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均呈增加趋势;随土层深度增加,SOC含量及储量、POXC含量、CF1和CF2含量均呈降低趋势,而CF3和CF4含量则反之;POXC含量、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与SOC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增加SOC积累是提高SOC各组分含量的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组分
活性有机碳
垂直分布
罗浮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罗汝芳人本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沈玲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2-96,共5页
罗汝芳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只有先重视人的存在,才能去追求道与心。在求道的过程中,人是自由的,道内在于人自身,是人规定了道的性质,人可以让自己超出感觉的限制,从而达到精神的解放,最终完成道的规定。求道的过程就是人自身的生发过程...
罗汝芳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只有先重视人的存在,才能去追求道与心。在求道的过程中,人是自由的,道内在于人自身,是人规定了道的性质,人可以让自己超出感觉的限制,从而达到精神的解放,最终完成道的规定。求道的过程就是人自身的生发过程。而道在于人,人的本性的具备与完足就更重要。它让人的存在成为一种带有美的愉悦的存在。罗汝芳要求人们将自身活动同自然和生命的自觉发展相联,在日用之中、在生活之中完成道,让平静心灵和自然本性的自足完善代替求富求仕成为人生最高的追求,这样的生活是审美的生活,人的存在都是自由的存在,也是审美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汝芳
人本主义
存在
自由
审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融合与嬗变:罗鲁民俗的文化变迁与现代适应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甫旺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7-22,共6页
南华县五街彝族罗鲁人主要是"武"支的后裔,在其定居、发展的过程中,各宗族、各姓氏迁徙频繁,相互混居、融合,发展成为罗鲁人。罗鲁文化是土著与外来民族不断迁徙、流动,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合形成的,同时吸纳整合了部分汉族移...
南华县五街彝族罗鲁人主要是"武"支的后裔,在其定居、发展的过程中,各宗族、各姓氏迁徙频繁,相互混居、融合,发展成为罗鲁人。罗鲁文化是土著与外来民族不断迁徙、流动,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合形成的,同时吸纳整合了部分汉族移民与当地土著彝族的文化,使五街彝族地区成为多元文化共存区。这些文化对彝族罗鲁文化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促使彝族罗鲁文化不断发生变迁并与现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街彝族
罗鲁民俗
文化变迁
融合发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清华简“奴卢之戎”试考
4
作者
史党社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0,154,共9页
清华简《系年》所记商周之际的"奴卢之戎",与秦封泥中的"奴卢"、《汉书》所记河西"罗虏"可以对读,本属于西北地区的羌系人群。从先秦到秦代的"奴卢"、汉代的"罗虏",再到唐代作为彝...
清华简《系年》所记商周之际的"奴卢之戎",与秦封泥中的"奴卢"、《汉书》所记河西"罗虏"可以对读,本属于西北地区的羌系人群。从先秦到秦代的"奴卢"、汉代的"罗虏",再到唐代作为彝族先民的西南乌蛮一部的"卢鹿",以及近代的"罗罗"(彝族),可能存在源流关系。结合秦封泥及其他历史资料分析,"奴卢之戎"是秦奴婢的重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奴卢之戎
罗虏
卢鹿
罗罗
羌
彝族
原文传递
题名
广东罗浮山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组分垂直分布特征
被引量:
11
1
作者
秦海龙
贾重建
卢瑛
郭彦彪
姜坤
李先霞
杨奇青
温志滔
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广东罗浮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广东省惠州市罗浮山林场
出处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08-115,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1233)资助
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项目(2008FY110600
2014FY110200)资助
文摘
对广东罗浮山不同海拔有代表性的10个土壤采样点进行剖面挖掘,采集0~20 cm、20~40cm、40~60 cm、60~8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采用化学分析方法对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土壤活性有机碳(POXC)含量、土壤有机碳的各组分含量及土壤基本理化指标进行分析,探讨罗浮山不同海拔各土壤剖面有机碳储量及组分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罗浮山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均集中分布在0~40 cm深度的土壤中,且0~20 cm SOC含量及储量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随着海拔的升高,SOC含量及储量、POXC含量以及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均呈增加趋势;随土层深度增加,SOC含量及储量、POXC含量、CF1和CF2含量均呈降低趋势,而CF3和CF4含量则反之;POXC含量、土壤有机碳各组分含量与SOC含量均呈极显著相关,增加SOC积累是提高SOC各组分含量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
土壤
有机碳组分
活性有机碳
垂直分布
罗浮山
Keywords
soil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active organic carbon
vertical distribution
luolu
Mountain
分类号
S714.5 [农业科学—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罗汝芳人本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沈玲
机构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
出处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2-96,共5页
文摘
罗汝芳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只有先重视人的存在,才能去追求道与心。在求道的过程中,人是自由的,道内在于人自身,是人规定了道的性质,人可以让自己超出感觉的限制,从而达到精神的解放,最终完成道的规定。求道的过程就是人自身的生发过程。而道在于人,人的本性的具备与完足就更重要。它让人的存在成为一种带有美的愉悦的存在。罗汝芳要求人们将自身活动同自然和生命的自觉发展相联,在日用之中、在生活之中完成道,让平静心灵和自然本性的自足完善代替求富求仕成为人生最高的追求,这样的生活是审美的生活,人的存在都是自由的存在,也是审美的存在。
关键词
罗汝芳
人本主义
存在
自由
审美
Keywords
luolu
-fang
Human-oriented Existentialism
freedom
esthetic
分类号
B83-06 [哲学宗教—美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融合与嬗变:罗鲁民俗的文化变迁与现代适应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甫旺
机构
楚雄师范学院
出处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7-22,共6页
基金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项目
项目编号:JD2010ZD24
文摘
南华县五街彝族罗鲁人主要是"武"支的后裔,在其定居、发展的过程中,各宗族、各姓氏迁徙频繁,相互混居、融合,发展成为罗鲁人。罗鲁文化是土著与外来民族不断迁徙、流动,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合形成的,同时吸纳整合了部分汉族移民与当地土著彝族的文化,使五街彝族地区成为多元文化共存区。这些文化对彝族罗鲁文化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促使彝族罗鲁文化不断发生变迁并与现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应,从而形成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
五街彝族
罗鲁民俗
文化变迁
融合发展
Keywords
the Yi people living in Wujie, the
luolu
folk custom, cultural evolution, amalgamation, development
分类号
K281.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清华简“奴卢之戎”试考
4
作者
史党社
机构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0,154,共9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秦统一及其历史意义再研究”(项目编号:14ZDB028)子课题“秦国的崛起与秦的统一”阶段性成果.
文摘
清华简《系年》所记商周之际的"奴卢之戎",与秦封泥中的"奴卢"、《汉书》所记河西"罗虏"可以对读,本属于西北地区的羌系人群。从先秦到秦代的"奴卢"、汉代的"罗虏",再到唐代作为彝族先民的西南乌蛮一部的"卢鹿",以及近代的"罗罗"(彝族),可能存在源流关系。结合秦封泥及其他历史资料分析,"奴卢之戎"是秦奴婢的重要来源之一。
关键词
清华简
奴卢之戎
罗虏
卢鹿
罗罗
羌
彝族
Keywords
Tsinghua Bamboo Slips
Rong people from Nulu
luolu
lulu
luolu
o
Qiang people
Yi people
分类号
K87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广东罗浮山土壤有机碳储量与组分垂直分布特征
秦海龙
贾重建
卢瑛
郭彦彪
姜坤
李先霞
杨奇青
温志滔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罗汝芳人本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
沈玲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融合与嬗变:罗鲁民俗的文化变迁与现代适应
杨甫旺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清华简“奴卢之戎”试考
史党社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2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