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sertion/deletion, alpha adducin (ADD1) G460W, and IL-10 gene polymorphisms, and determination of prognostic effects in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1
作者 Vural Akın Mehmet Emre Sivrice +4 位作者 Kuyas¸Hekimler Oztürk¨ Hasan Yasan Mustafa Tüz Erdogan˘Okur YusufÇagdas˘¸Kumbul 《Journal of Otology》 CAS CSCD 2024年第2期97-105,共9页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insertion/deletion,alpha adducin,and interleukin-10(IL-10)gene polymorphisms(GPs)in terms of both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 Objective: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insertion/deletion,alpha adducin,and interleukin-10(IL-10)gene polymorphisms(GPs)in terms of both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ISSNHL)risk and their potential prognostic effects.Methods:The study group consisted of 70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50 patients.Venous blood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relevant GPs via 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ge,sex,affected side,tinnitus,and vertiginous symptom status,number of days between symptom onset and hospital admission,pure tone audiometry results at admission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Data were compared statistically.Results:The D allele of ACE insertion/deletion GP was significantly more frequent in patients with ISSNHL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32).II genotype was associated with a reduced risk of ISSNHL(p=0.036).The amount of hearing los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the TT genotype(p=0.027)and T allele of the IL-10 GP(p=0.035)than in the patients without this allele.Severe hearing loss was a poor prognostic factor(p=0.008).Conclusions:The D allele of ACE insertion/deletion GP may be involved in the ISSNHL etiology.Due to the association of this allele with occlusive vascular pathologies,ischemia is believed to be a common pathway in the etiopathogenesis of ISSNH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pha adducin Idiopathic 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gene polymorphism interleukin-10
下载PDF
Interleukin-10 gene polymorphism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usceptibility:A meta-analysis 被引量:3
2
作者 Yong-Gang Wei, Fei Liu, Bo Li, Xi Chen, Yu Ma, Lv-Nan Yan, Tian-Fu Wen, Ming-Qing Xu, Wen-Tao Wang, Jia-Yin YangYong-Gang Wei, Fei Liu, Bo Li, Xi Chen, Yu Ma, Lv-Nan Yan, Tian-Fu Wen, Ming-Qing Xu, Wen-Tao Wang, Jia-Yin Yang, Department of Liver and Vascular Surgery, West China Hospital,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41, Sichuan Prov- ince, China Author contributions: Wei YG and Liu F designed the study,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data and wrote the manuscript Li B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data and wrote the manuscript +4 位作者 Chen X and Ma Y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data Yan LN analyzed the data and contributed to the discussion Wen TF and Xu MQ revised the manuscript Wang WT and Yang JY contributed to the discussion Wei YG and Liu F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work.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34期3941-3947,共7页
AIM: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leu-kin-10 (IL-10) gene IL-10-1082 (G/A), IL-10-592(C/A), IL-10-819 (T/C) polymorphism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susceptibility.METHODS: Two investigators independ... AIM: To asses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leu-kin-10 (IL-10) gene IL-10-1082 (G/A), IL-10-592(C/A), IL-10-819 (T/C) polymorphisms an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susceptibility.METHODS: Two investigators independently searched the Medline, Embase, 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and Chinese Biomedicine Database. Summary odds ratios (ORs) and 95% conf idence intervals (95% CIs) for IL-10 polymorphisms and HCC were cal-culated in a fixed-effects model (the Mantel-Haenszel method) and a random-effects model (the DerSimonian and Laird method) when appropriate. RESULTS: This meta analysis included seven eligiblestudies, which included 1012 HCC cases and 2308 controls. Overall, IL-10-1082 G/A polymorphism was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HCC (AA vs AG + GG, OR = 1.11, 95% CI = 0.90-1.37). When stratifying for ethnicity, the results were similar (Asian, OR = 1.12, 95% CI = 0.87-1.44; non-Asian, OR = 1.10, 95% CI = 0.75-1.60). In the overall analysis, the IL-10 polymorphism at position -592 (C/A) was identified as a genetic risk factor for HCC among Asians; patients carrying the IL-10-592*C allele had an increased risk of HCC (OR = 1.29, 95% CI = 1.12-1.49). No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IL-10-819 T/C polymorphism and HCC susceptibility (TT vs TC + CC, OR = 1.02, 95% CI = 0.79-1.32).CONCLUSION: This meta-analysis suggests that IL-10-592 A/C polymorphism may be associated with HCC among Asians. IL-10-1082 G/A and IL-10-819 T/C polymorphisms were not detected to be related to the risk for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terleukin-10 gene polymorphism Meta-analysis
下载PDF
Association of interleukin-10 polymorphisms with risk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A meta-analysis 被引量:8
3
作者 Shan-Yu Qin Hai-Xing Jiang +1 位作者 Dong-Hong Lu You Zho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13年第48期9472-9480,共9页
AIM:To clarify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leukin-10(IL-10)polymorphisms and the risk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METHODS:We searched for studies in any language recorded in PubMed,E... AIM:To clarify the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leukin-10(IL-10)polymorphisms and the risk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METHODS:We searched for studies in any language recorded in PubMed,Embase and Cochrane library before August 2013.The associations under allele contrast model,codominant model,dominant model,and recessive model were analyzed.The strengths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L-10 polymorphisms and IBS risk were estimated using odds ratios(OR)with 95%confidence interval(CI).Fixed effects model was used to pool the result if the test of heterogeneity was not significant,otherwise the random-effect model was selected.RESULTS:Eight case-control studies analyzing three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rs1800870(-1082 A/G),rs1800871(-819C/T),and rs1800872(-592A/C)of the IL-10 gene,which involved 928 cases and 1363 controls,were eligible for our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s1800870 polymorphisms were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d risk of IBS(GG+GA vs AA:OR=0.80,95%CI:0.66-0.96),(AA+GA vs GG:OR=0.68,95%CI:0.52-0.90).Subgroup analysis revealed such association only existed in Caucasian ethnicity(AA+GA vs GG,OR=0.70,95%CI:0.55-0.89).The rs1800872 polymorphisms we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IBS in Asian ethnicity(CC vs GG:OR=1.29,95%CI:1.01-1.16).There were no associations between rs1800871 polymorphisms and the IBS risk.CONCLUSION: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IL-10 rs1800870confers susceptibility to the risk of IBS in Caucasian ethnicity,and the rs1800872 may associate with IBS risk in Asians.However,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s are found between rs1800871 and IBS ri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leukin-10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gene polymorphism CASE-CONTROL META-ANALYSIS
下载PDF
白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朱丽晶 刘志红 +3 位作者 曾彩虹 陈朝红 余晨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0 (IL 10 )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 (LN)的发病和临床病理损害的联系及其在LN分子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提取 10 0例健康志愿者及 2 4 6例LN患者全血DNA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检测IL 10基因 5 92位点A/C单核苷... 目的 :探讨白介素 10 (IL 10 )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 (LN)的发病和临床病理损害的联系及其在LN分子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提取 10 0例健康志愿者及 2 4 6例LN患者全血DNA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检测IL 10基因 5 92位点A/C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正常人群和LN患者总体及不同病理亚型组的分布 ,比较不同基因型组的临床表现、病理损害的差异 ,并研究其对血清IL 10水平的影响。  结果 :IL 10基因 5 92A/C多态性在正常人群和LN患者的分布无显著差别 ,IL 10高表达基因型AC&CC患者的疾病活动性指数、尿蛋白、尿沉渣红细胞和肾小球袢内血栓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IL 10低表达基因型AA患者 ;结合肾活检病理分型进行分析发现 ,IL 10高表达相关的基因型 (AC&CC)在Ⅳ型LN患者的分布显著高于Ⅱ型和Ⅴa型患者。LN患者各基因型组血清IL 10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但AA型 <AC型 <CC型逐渐增高的趋势。  结论 :IL 10基因 5 92位点多态性不仅与LN疾病活动性相关 ,还对临床和免疫病理损害产生影响。携带IL 10高表达相关C等位基因的患者 ,肾小球弥漫增殖损害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表明个体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0 基因多态性 狼疮性肾炎 IL-10 LN 病理学
下载PDF
IL-10R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凤毛 李丽 +6 位作者 张庆瑞 李莉 陈洋 陈东 都殊妍 王若梅 姜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86-789,792,共5页
目的:确定SLE模型小鼠IL-10RA基因变异及其与SLE表现型是否存在关联。方法:用微卫星遗传标记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方法确定SLE模型小鼠B/W F1的SLE易感基因精确染色体定位并选取候选易感基因,对候选易感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选取有基因... 目的:确定SLE模型小鼠IL-10RA基因变异及其与SLE表现型是否存在关联。方法:用微卫星遗传标记及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方法确定SLE模型小鼠B/W F1的SLE易感基因精确染色体定位并选取候选易感基因,对候选易感基因进行测序分析,选取有基因序列异常的候选易感基因进行PCR-SSCP分析,确定候选易感基因碱基序列变异位点与抗染色质抗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蛋白尿等SLE表现型的相关关系。结果:QTL分析结果表明B/W F1×NZB小鼠抗染色质抗体易感基因与NZW型IL-10RA基因紧密连锁;测序分析发现IL-10RA基因编码区有18处碱基变异,其中7处碱基变异将导致编码氨基酸的变异;抗染色质抗体、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及蛋白尿等SLE表现型与NZW型IL-10RA基因密切相关。另一种SLE模型小鼠MRL的IL-10RA基因存在相同变异。结论:NZW小鼠IL-10RA基因编码区碱基序列存在变异,B/W F1×NZB小鼠SLE表现型与NZW小鼠第9染色体IL-10RA编码区碱基变异相关,提示IL-10RA可能是SLE模型小鼠的一个SLE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细胞介素10受体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人类白细胞介素10基因-592C/A多态性与SLE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任小英 李燕 +2 位作者 任丽玲 王莉 武永康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4期24-27,共4页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与遗传密切相关的免疫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而人类白细胞介素10(human interleukin-10,IL-10)被认为是体内最重要的抑炎细胞因子,其对炎性反应的调控起非常重要的作用,IL-10在SLE患者体内显著升高...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复杂的与遗传密切相关的免疫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而人类白细胞介素10(human interleukin-10,IL-10)被认为是体内最重要的抑炎细胞因子,其对炎性反应的调控起非常重要的作用,IL-10在SLE患者体内显著升高。本研究主要针对IL-10基因-592C/A多态性与SLE发病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方法抽取145例SLE患者和80例健康对照者全血标本,提取患者DNA,采用PCR和酶切、电泳的方法得到IL-10基因-592C/A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结果 SLE患者IL-10基因-592C/A位点基因型分布和基因型频率分布与健康对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0基因-592C/A多态性与SLE易感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0 基因多态性 SNP SLE
下载PDF
湖南汉族人群IL-10启动子和IL-1ra基因多态性与SLE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王芙艳 李官成 +3 位作者 谢红付 罗奇志 查国章 余平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研究湖南汉族人群IL-10启动子和IL-1受体拮抗剂(IL-1ra)的基因多态性,探讨IL-10启动子和IL-1ra基因多态性与SLE疾病的关系。方法: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SLE患者(n=83)和正常对照人群(n=125)IL-10启动子和IL-1ra基因多态性,对... 目的:研究湖南汉族人群IL-10启动子和IL-1受体拮抗剂(IL-1ra)的基因多态性,探讨IL-10启动子和IL-1ra基因多态性与SLE疾病的关系。方法:PCR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SLE患者(n=83)和正常对照人群(n=125)IL-10启动子和IL-1ra基因多态性,对基因频率进行分析。结果:湖南汉族人群IL-1ra及IL-10启动子基因具有多态性;SLE患者IL-1RN*1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RR=5);SLE患者IL-10启动子区-597位*A、-824位*T和ACC亚型的基因频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SLE患者IL-1RN*1的基因频率、IL-10启动子区-597位和-824位的基因多态性与正常人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以上基因可能与SLE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BLK基因多态性与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患儿易感性关联分析
8
作者 潘艳艳 孙永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患儿易感性与BLK基因多态性关联。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本院SLE患儿2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按照与疾病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原则选取来自济南市儿童医院健康体检患儿20例。统计... 目的:分析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患儿易感性与BLK基因多态性关联。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本院SLE患儿2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按照与疾病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原则选取来自济南市儿童医院健康体检患儿20例。统计分析两组rs2248932C/T多态性等位基因与基因型分布情况,并统计分析研究组不同SLE性质患儿的临床表现。结果:研究组患儿rs2248932C/T多态性等位基因T比率低于对照组,C比率高于对照组(P<0.05),基因型TT比率低于对照组,CT、CC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隐性模型(C/CvsC/T+T/T)、主导模型(C/C+C/TvsT/T)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SLE(+)患儿的ANA、血液学异常、关节炎、蝶形红斑、光敏感、抗-dsDNA抗体比率均高于SLE(-)(P<0.05),Sm-抗体、口腔溃疡、盘状红斑、浆膜炎、神经系统紊乱比率均低于SLE(-)(P<0.05)。结论: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狼疮性肾炎患儿易感性与BLK基因多态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易感性 BLK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MBL基因多态性及血清MBL浓度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王艾丽 周春红 +4 位作者 马玉茜 齐名 罗冰 熊华 方蓉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与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第一外显子54位密码子和启动子序列多态性及血清MBL浓度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和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PCR)技术分析对照组(n=40)...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与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基因第一外显子54位密码子和启动子序列多态性及血清MBL浓度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和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PCR)技术分析对照组(n=40)和LN组(n=49)MBL第一外显子54位密码子及启动子区-550的H/L和-221的X/Y多态性。用ELISA法测定血清MBL浓度。结果LN组MBL第54位密码子GA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0.173vs0.112),但无显著性差异;启动子单倍型LX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GGC/GGC基因型和启动子HY/HY型的血清MBL浓度显著高于LN组(P<0.05~0.01)。LN组和对照组中血清MBL浓度低于1000μg/L者分别为40.8%和17.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LN患者血清MBL浓度显著降低与MBL基因启动子LX型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基因多态性 血清水平 狼疮性肾炎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的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肾小球的微血栓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如军 刘志红 +3 位作者 周虹 陈惠萍 曾彩虹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PAI 1)基因启动子区 - 6 75bp4G/ 5G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 (LN)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关系。 方法 :选取 10 1例LN患者 ,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肾活检。其中 46例患者伴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微血栓 (T组 ) ,5 ...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1(PAI 1)基因启动子区 - 6 75bp4G/ 5G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 (LN)肾小球微血栓形成的关系。 方法 :选取 10 1例LN患者 ,所有患者均行经皮肾活检。其中 46例患者伴有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内微血栓 (T组 ) ,5 5例患者不伴血栓 (non T组 )。应用PCR SLP法分析基因型。同时收集肾活检时各患者的临床资料。正常对照组包括 12 8名健康成人。  结果 :①T组血清肌酐 (SCr)水平显著高于non T组 ,蛋白尿和血尿也较non T组严重 ;但两组间血清抗心磷脂抗体阳性率无差异 ;②PAI I基因 4G/ 4G基因型及 4G型等位基因与T组显著相关 ;LN中 4G/ 4G型患者形成袢内血栓的相对风险率为OR =2 96 ,95 %CI:1 2 6~ 6 92。  结论 :LN肾小球微血栓的形成与PAI I基因 4G/ 5G多态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狼疮性肾炎 肾小球微血栓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干扰素调节因子5基因rs2004640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遗传易感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覃莲香 吕继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9-242,250,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干扰素调节因子5基因(IRF5)rs200464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在不同种族的相关关系。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发表的有关IRF5 rs200464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SLE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干扰素调节因子5基因(IRF5)rs200464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易感性在不同种族的相关关系。方法: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NKI数据库发表的有关IRF5 rs2004640单核苷酸多态性与SLE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应用review manager5软件,采用Mantel-Haenszel-Peto法荟萃分析IRF5 rs2004640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不同种族中的研究。结果:荟萃分析包括亚洲、欧洲-美洲高加索人群、墨西哥印欧混血、美国黑人等不同人群的IRF5 rs2004640单核苷酸多态性14个研究,共11 725例样本。亚洲人群IRF5 rs2004640 T等位基因频率26.3%45.5%,高加索人群IRF5rs2004640 T等位基因频率44%56%。分别荟萃分析亚洲和高加索人群与该多态性位点关联,均提示这两种人群IRF5rs2004640 T等位基因与狼疮发病密切相关(亚洲人群OR值1.35,95%CI 1.221.50;高加索人群OR值1.42,95%CI 1.321.54;P〈10-6)。荟萃分析总的结果表明IRF5 rs2004640 T等位基因与狼疮发病密切相关(OR=1.42,P〈10-6)。结论:IRF5rs2004640基因多态性在不同种族人群中的荟萃分析肯定了IRF5 rs2004640 T等位基因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性肾炎 干扰素调节因子5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患者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浩 刘志红 +2 位作者 刘栋 陈朝红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6期517-521,共5页
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 基因多态性在女性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 患者中的分布以及不同基因型携带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通过PCR限制性酶切方法对18... 目的:了解雌激素受体(estrogenreceptor,ER) 基因多态性在女性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 患者中的分布以及不同基因型携带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方法:通过PCR限制性酶切方法对187 例女性LN 患者及71 名正常女性ER基因型进行检测,并将两组人群中ER 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进行了比较,同时还对3 种主要的ER 基因型携带者的临床和肾脏病理特征进行了比较。 结果:ER基因多态性在女性LN患者中的分布与其在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不显著,但不同基因型的女性LN 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显著:ppxx 型患者中高血压和血液系统受损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PpXx 型患者,并且肾小球袢内血栓形成、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等肾脏病理改变也最为严重,而Ppxx 型患者的肾间质血管炎、间质纤维化在3 种基因型携带者中最为严重。 结论:ER 基因多态性作为特定的基因背景与LN临床病理表现多样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狼疮性肾炎 病理
下载PDF
FcγR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克春 潘发明 叶冬青 《国际遗传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03-306,共4页
FcγR家族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三群,其中FcγRⅡa、Ⅱb、Ⅲa和Ⅲb存在基因多态性,并因此影响FcγR和IgG各亚型的亲和力,被认为与SLE发病过程中免疫复合物清除有关,导致SLE和狼疮肾炎的发生。FcγR基因多态性与SLE发病关系在不同种... FcγR家族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分三群,其中FcγRⅡa、Ⅱb、Ⅲa和Ⅲb存在基因多态性,并因此影响FcγR和IgG各亚型的亲和力,被认为与SLE发病过程中免疫复合物清除有关,导致SLE和狼疮肾炎的发生。FcγR基因多态性与SLE发病关系在不同种族人群中的研究结果不一致,但仍可认为FcγR基因是某些种群SLE发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CΓR 基因多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下载PDF
汉族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肾炎与IL-22受体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14
作者 鄢海波 赵令 +1 位作者 马宁 姜振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4-48,共5页
目的对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白细胞介素22(IL-22)受体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肾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60例和健康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 目的对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白细胞介素22(IL-22)受体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探讨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肾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6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360例和健康者3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A组(系统性红斑狼疮组)和B组(对照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C组(狼疮肾炎组)和D组(无狼疮肾炎组)。观察IL-22R1基因rs379529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肾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 A组与B组IL-22R1基因rs379529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GG基因型所占比例高于D组患者(P<0.05),CG和CC基因型所占比例低于D组患者(P<0.05);C组患者等位基因G频率低于D组(P<0.05),等位基因C频率高于D组(P<0.05)。IL-22R1基因rs3795299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有关节炎、面部红斑、光敏感和口腔溃疡患者中的分布与无关节炎、面部红斑、光敏感和口腔溃疡患者中的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IL-22R1基因rs3795299位点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易感性无关,与狼疮肾炎的易感性有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IL-22受体 基因多态性 狼疮肾炎
下载PDF
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592(A/C)和-1082(A/G)位点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佳婧 江峰 +2 位作者 刘霄宇 崔员霞 孟炜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819-826,共8页
目的评价白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592(A/C)及-1082(A/G)位点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方法通过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 目的评价白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592(A/C)及-1082(A/G)位点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关系。方法通过电子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维普等常用的中外文数据库,采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检索方法,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3-04—15。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后,利用Meta分析(荟萃分析)对IL-10基因启动子区域592(A/C)、-1082(A/G)位点基因多态性与SLE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使用基因频率对比、显性及隐性等遗传模式,对比两位点基因型或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该两位点合格文献10篇,其中6篇文献同时涉及两个位点。在文献研究和资料检索中未发现两个位点有连锁不平衡现象,按照独立的基因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其中-592(A/C)位点纳入文献8篇,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总人群中,3种模型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人群按照人种进行亚组分析后发现,欧洲人群A/C等位基因频率分布(OR=1.21,95%CI=1.011~1.456,P=0.040)及显性模型下(OR=2.53,95%CI=1.642~3.904,P〈0.01)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亚裔人群中3种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us C:OR=0.84,95%CI=0.739~0.962,P〈0.01;隐性:OR=0.56,95%CI=0.472~0.662,P〈0.01;显性:OR=0.65,95%CI=0.481~0.870,P〈O.01),且在欧裔中A等位基因相对C为危险因素,在亚洲人群中则是保护因素。另外,-1082(A/G)位点纳入文献8篇,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总人群的3个模型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且有较大的异质性;因此按人群亚组分析后,欧裔人群中A/C等位基因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30,95%CI=1.101~1.547,P〈0.01);亚裔人群中显性模型(OR=0.35,95%CI=0.199-0.607,P〈0.01)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0启动子区域的-592(A/C)、-1082(A/G)位点多态性可能与SLE的易感性相关,但是有种族人群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介素-10 基因多态性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狼疮肾炎的关系
16
作者 徐安平 吕军 +5 位作者 白婕 梁艳仪 赖德源 李劲高 宛霞 黄湖辉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9-433,共5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3575和-2763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肾炎(LN)的关系。方法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SLE诊断标准的SLE患者103例,包括男13例,女90...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区-3575和-2763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狼疮肾炎(LN)的关系。方法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SLE诊断标准的SLE患者103例,包括男13例,女90例,其中62例为LN。健康对照组110例,其中男21例,女89例。全部对象均为无血缘关系的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上述对象进行IL-10基因启动子区-3575和-2763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IL-10基因启动子区-3575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普遍存在。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LE患者IL-10基因启动子区-3575位点TT基因型频率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降低(P〈0.05)。与同性别健康对照者比较,女性SLE患者IL-10基因启动子区-3575位点TT基因型频率、T等位基因频率和携带者频率分布均明显降低(P〈0.05)。LN患者和健康对照组IL-10基因启动子区-3575位点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和携带者频率分布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SLE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均未发现IL-10基因启动子区-2763位点多态现象,均为AA基因型。结论IL-10基因启动子区-3575位点多态性与SLE有关,而与LN无关。IL-10基因可能是中国南方汉族人SLE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基因 白细胞介素10 多态性
原文传递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临床病理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浩 刘志红 +2 位作者 陈朝红 刘栋 黎磊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 了解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ER)基因多态性在狼疮性肾炎 (lupus nephritis,L N)患者中的分布特点 ,以及不同 ER基因型 L 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对 2 45例 L N患者 (... 目的 了解雌激素受体 (estrogen receptor,ER)基因多态性在狼疮性肾炎 (lupus nephritis,L N)患者中的分布特点 ,以及不同 ER基因型 L 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酶切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 ,对 2 45例 L N患者 (男 5 8例 ,女 187例 )基因组 DNA中 ER基因多态性进行观察 ,并比较了不同性别 L N患者与正常对照间 E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性别狼疮患者中 3种常见 ER基因型携带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ER基因多态性在男女性狼疮患者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 ,男性 L N患者中 ER基因 Pp Xx型的出现频率较女性患者及正常男性显著增多。女性 L N患者中 ER基因各型出现频率与正常女性的差异无显著性 ,但 3种常见基因型携带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却具有一定差异。结论  E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在不同性别的 L N患者中具有显著差异 ,男性 L N患者 Pp Xx基因型的携带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和正常男性对照。提示该基因型与男性 L N的易感性相关 ,且不同 ER基因型的 L N患者在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上有一定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狼疮性肾炎
原文传递
TNIP1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的关联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吴小冬 朱学雷 +1 位作者 方修移 杨沿浪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2297-2302,共6页
目的探究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相互作用蛋白1(TNIP1)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L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为LN的患者105例,并募集同期体检正常者56名作为对照组,采集受... 目的探究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相互作用蛋白1(TNIP1)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L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经肾活检确诊为LN的患者105例,并募集同期体检正常者56名作为对照组,采集受试者肘部静脉血5 ml,选取位于TNIP1基因区域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7708392、rs10036748及rs13168551),采用连接酶检测反应(LDR)检测患者基因类型,分析TNIP1基因多态性与LN易感性、临床特征、免疫制剂疗效及感染风险的关系。结果LN组和对照组TNIP1基因多态性rs7708392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型、是否有血液系统损伤、抗ds-DNA是否阳性、抗心磷脂抗体是否阳性的患者rs7708392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有血液系统损伤患者rs10036748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治疗效果、感染情况的LN患者rs7708392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IP1基因rs7708392位点多态性可能参与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发展,与其易感性、临床表现、免疫制剂疗效及感染风险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TNIP1 基因多态性 易感性 免疫制剂疗效 感染风险
原文传递
环磷酰胺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难治性狼疮肾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君 杨侦 《中华肾病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3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难治性狼疮肾炎(LN)和环磷酰胺(CTX)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132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LN组88例,非LN组44例;LN组中难治性LN 46例,非难治性LN 4...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难治性狼疮肾炎(LN)和环磷酰胺(CTX)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海口市人民医院初发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132例患者进行分析,其中LN组88例,非LN组44例;LN组中难治性LN 46例,非难治性LN 42例。比较各组临床指标差异。采用PCR-RELP检测CTX代谢酶基因,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CYP2C19*2、CYP2C19*3、CYP2B6*4、CYP2C9*3和CYP3A5与LN及难治性LN、非难治性LN的相关性。结果(1)CYP2C19*2、CYP2C19*3、CYP2B6*4和CYP3A5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分布;(2)LN组较非LN组,血肌酐(Scr)(t=2.68,P=0.008)和SLEDAI明显升高(t=4.07,P≤0.001),血红蛋白(Hb)(t=-2.368,P=0.019)和血白蛋白(ALB)(t=-4.514,P=0.000)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LN组CYP2C19*3 GC携带者与CC、GG携带者比较血尿素氮(BUN)显著升高[(13.3±13.02)mmol/L与(6.57±5.22)mmol/L与(7.08±6.11)mmol/L,F=5.770,P=0.004];难治性LN组中,GC携带者较CC、GG携带者Scr显著升高:[(436.22±286.38)μmol/L与(161.7±144.33)μmol/L与(66±19.02)μmol/L,F=8.41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CYP3A5*3 GG携带者肾脏受累明显增多(χ^2=6.991,P=0.03);在难治性LN组中CYP3A5*3 GG基因型Scr较高(F=0.213,P=0.8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X代谢酶CYP2C19*3基因多态性对中国汉族难治性LN的疗效可能有影响,GC携带者疗效更差;CYP3A5*3GG基因型携带者的肾脏受累更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代谢酶 基因多态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狼疮肾炎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 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关天俊 刘志红 +4 位作者 陈朝红 沈克勤 俞雨生 唐政 黎磊石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多态性被认为与血浆IL-1ra浓度有关,为探讨IL-1ra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LN)之间的关系,应用PCR方法对98例LN患者和98名正常人的IL-1ra基因多态性的分...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因多态性被认为与血浆IL-1ra浓度有关,为探讨IL-1ra基因多态性与狼疮性肾炎(LN)之间的关系,应用PCR方法对98例LN患者和98名正常人的IL-1r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进行了观察,并结合临床病理特点和随访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1)LN患者与正常对照组IL1RN*2等位基因携带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2)LN患者携带IL1RN*2者与不携带IL1RN*2者相比,前者光敏感发生率高(P<0.05),活动性病变明显。但二者在高血压、蛋白尿、血清肌酐(Scr)和自身抗体方面无统计学差异,肾小球硬化和中-重度间质小管损害也无统计学差异;(3)在64例平均随访57.9月的LN患者中,肾功能稳定组(37例)与肾功能恶化组(27例)IL1RN*2携带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LN患者IL-1r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LN患者IL1RN*2携带者活动性血管炎样病变突出,但与患者肾功能损害的发展速度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受体拮抗剂 基因多态性 狼疮性肾炎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