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淋巴管生成与肿瘤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俊辉 李洋 +2 位作者 杨怀才 海健 胡铁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VEGFR-3染色标记89例原发性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淋巴管生成,但以肿瘤间质组织中淋巴管生成为主,癌巢中未见明显的成形淋巴管。肿瘤... 目的:探讨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进行VEGFR-3染色标记89例原发性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结果: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淋巴管生成,但以肿瘤间质组织中淋巴管生成为主,癌巢中未见明显的成形淋巴管。肿瘤淋巴管密度与乳腺癌临床分期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临床分期越晚,肿瘤淋巴管密度越高(P<0.05);腋淋巴结转移组的肿瘤淋巴管密度比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结论:乳腺癌淋巴管密度与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淋巴管生成主要发生在肿瘤间质组织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VEGFR-3 淋巴管生成 转移
下载PDF
罗勒多糖对HLECs中VEGFR-2/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庆均 连松刚 +2 位作者 李兰 张成博 张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2-346,共5页
目的研究罗勒多糖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s)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3(VEGFR-2/3)表达的影响,揭示罗勒多糖抗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乏氧条件下体外培养HLECs,实验分为3组,A组为不加罗勒多糖处理的空白对照组,B组(罗勒多糖,200... 目的研究罗勒多糖对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s)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3(VEGFR-2/3)表达的影响,揭示罗勒多糖抗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乏氧条件下体外培养HLECs,实验分为3组,A组为不加罗勒多糖处理的空白对照组,B组(罗勒多糖,200μg·m L^(-1)),C组(罗勒多糖,400μg·m L^(-1)),观察各组HLECs体外成管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罗勒多糖处理的HLECs中VEGFR-2/3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分析VEGFR-2/3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 HLECs体外成管数目分别为:29.6±5.47(A组),23.6±3.68(B组),19.2±2.00(C组);与A组比较,B、C组均能减少HLECs的体外成管数目(P<0.05)。VEGFR-2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A组),0.59±0.25(B组),0.90±0.13(C组);与A组比较,B、C组VEGFR-2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VEGFR-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A组),0.52±0.19(B组),0.19±0.09(C组);与A组比较,B、C组VEGFR-3 mRNA相对表达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R-2蛋白表达累积光密度分别为:2.51±0.03(A组),2.42±0.03(B组),2.12±0.03(C组);与A组比较,B、C组VEGFR-2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VEGFR-3蛋白表达累积光密度分别为:3.72±0.28(A组),2.91±0.26(B组),2.82±0.20(C组);与A组比较,B、C组VEGFR-3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勒多糖可降低HLECs体外成管能力和并显著下调VEGFR-3的表达,这可能是罗勒多糖抑制淋巴管新生,抗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勒多糖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3 淋巴管生成 肿瘤转移
下载PDF
VEGFC/D-VEGFR3/NRP2轴通路相关分子在肿瘤及其淋巴道转移时的变化与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王静文 唐建武 赵君怡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7期2808-2811,共4页
本文综述VEGFC/D-VEGFR3/NRP2轴通路相关分子Furin-like酶、CNTN1、Prox1、LYVE-1、Podoplanin、SOX18、SDF1、CXCR4等的结构功能,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肿瘤及其淋巴道转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细胞内外信号系统转导、执... 本文综述VEGFC/D-VEGFR3/NRP2轴通路相关分子Furin-like酶、CNTN1、Prox1、LYVE-1、Podoplanin、SOX18、SDF1、CXCR4等的结构功能,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肿瘤及其淋巴道转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和细胞内外信号系统转导、执行、合成等网络调控特点以及肿瘤细胞-淋巴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及其生物学行为影响,特别是在肿瘤发生发展和淋巴道转移分子机制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C/D-VGFR3/NRP2轴 通路相关分子 肿瘤 淋巴管生成 淋巴道转移
下载PDF
淋巴管生成与肿瘤转移间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东 付稳 贺建业 《医学与哲学(B)》 2008年第6期51-53,共3页
肿瘤淋巴管生成是肿瘤转移过程的必要环节,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表达淋巴管生成的调控因子VEGF-C和VEGF-D诱导淋巴管生成,并且促进肿瘤细胞的淋巴道转移。肿瘤淋巴管生成及其对抗研究是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并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淋巴道转移... 肿瘤淋巴管生成是肿瘤转移过程的必要环节,肿瘤细胞可以通过表达淋巴管生成的调控因子VEGF-C和VEGF-D诱导淋巴管生成,并且促进肿瘤细胞的淋巴道转移。肿瘤淋巴管生成及其对抗研究是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并有可能成为治疗肿瘤淋巴道转移的靶点。两者之间关系密切,并且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生成 肿瘤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肿瘤细胞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交互作用及转移 被引量:3
5
作者 刘颖蕾 谢静燕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35-38,共4页
肿瘤淋巴转移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以往研究多集中在肿瘤细胞本身,难以全面阐释淋巴转移的发病机制。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与肿瘤微环境中其他细胞发生交互作用,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LEC)是肿瘤微环境... 肿瘤淋巴转移是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以往研究多集中在肿瘤细胞本身,难以全面阐释淋巴转移的发病机制。近年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与肿瘤微环境中其他细胞发生交互作用,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LEC)是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一员,与肿瘤的淋巴转移密切相关。鉴于此,深入研究肿瘤细胞与LEC的交互作用可能会为肿瘤淋巴转移的病因研究及传统抗癌治疗带来新的曙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肿瘤浸润 内皮细胞 内皮生长因子 淋巴管生成 淋巴转移
下载PDF
Effects of HLEC on the secreted proteins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cells prone to metastasize to lymph nodes 被引量:2
6
作者 Xin-Ying Zhang Fu-Qiang Yin +5 位作者 Li Liu Ting Gao He-Yun Ruan Xiao Guan Ying-Xin Lu Dan-Rong Li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21-226,共6页
Objective: To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 of HLEC on the secreted proteins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EOC) cells (SKOV3-PM4) with directional highly lymphatic metastasis. Methods: Supernatants of four groups of... Objective: To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 of HLEC on the secreted proteins of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EOC) cells (SKOV3-PM4) with directional highly lymphatic metastasis. Methods: Supernatants of four groups of cultured cells, namely, SKOV3 (A), SKOV3+HLEC (B), SKOV3-PM4 (C), SKOV3-PM4+HLEC (D), were collected, and their proteins were detected by antibody arrays and iTRAOcZD-LC-MALDI- TOF/TOF/M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ial proteins were further analyzed via bioinformatics and validated in human serums and cell media via ELISA. Results: Results of antibody arrays and mass spectrometry demonstrated that GRN and VEGFA were upregulated in group C (compared with group A), whereas IGFBP7 and SPARC were downregulated in group D (compared with group C). Comprehensive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IGFBP7 and VEGFA were closely linked to each other. Further validation with serums showe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VEGFA and IGFBP7 levels among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ovarian cancers, benign tumors, and control groups. Two proteins were upegulated in the first group. VEGFA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downregulated. For IGFBP, upregul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down-regulation in the first group were also observed. Conclusion: The HLEC microenvironment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directional metastasis to lymph nodes and with differential proteins including cell stromal proteins and adhesion factors. The upregulation of VEGFA and GRN and the downregulation of SPARC and IGFBP7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directional metastasis to lymph nodes in EOC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varian cancer tumor microenvironment lymphatic metastasis human lymphatic capillary endothelial cells secretedproteins
下载PDF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对卵巢癌淋巴结定向转移细胞分泌蛋白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新颖 尹富强 +5 位作者 刘丽 高婷 阮和云 冠潇 卢迎新 黎丹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1155-115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对卵巢癌淋巴结定向转移细胞(SKOV3-PM4)分泌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细胞体系分为4组(A组:SKOV3;B组:SKOV3+HLEC;C组:SKOV3-PM4;D组:SKOV3-PM4+HLEC),采用抗体芯片和iTRAQ-2D-LC-MALDI-TOF/TOF/MS方法... 目的:初步探讨人淋巴管内皮细胞(HLEC)对卵巢癌淋巴结定向转移细胞(SKOV3-PM4)分泌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细胞体系分为4组(A组:SKOV3;B组:SKOV3+HLEC;C组:SKOV3-PM4;D组:SKOV3-PM4+HLEC),采用抗体芯片和iTRAQ-2D-LC-MALDI-TOF/TOF/MS方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基中的蛋白,筛选出差异明显的分泌蛋白,对其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ELISA方法在人血清标本和细胞培养基中进行验证。结果:抗体芯片与质谱分析结果提示,C组与A组相比、D组与C组相比Progranulin(GRN)、VEGFA表达上调,SPARC、IGFBP7表达下调。经过综合生物信息学分析,IGFBP7和VEGFA联系紧密,相互影响。与正常组血清相比,VEGFA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最高,IGFBP7表达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淋巴结定向转移与淋巴管内皮细胞微环境关系密切,共培养后的差异蛋白涉及到基质细胞蛋白、细胞黏附作用因子等方面。其中VEGFA、GRN的表达上调及SPARC、IGFBP7的表达下调与卵巢癌淋巴结定向高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肿瘤微环境 淋巴转移 人淋巴管内皮细胞 分泌蛋白
下载PDF
淋巴管生成与非小细胞肺癌淋巴转移的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刁夏尧 郭超 李单青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74-880,共7页
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肿瘤发生转移往往预示患者预后不良。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淋巴转移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淋巴管生成是促进肿瘤淋巴转移的重要环节。本文综述肿瘤... 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肿瘤发生转移往往预示患者预后不良。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淋巴转移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淋巴管生成是促进肿瘤淋巴转移的重要环节。本文综述肿瘤相关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探讨肿瘤微环境与淋巴管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并总结了目前关于非编码RNA对于肿瘤相关淋巴管生成调控机制的研究及进展,以期为NSCLC相关淋巴管生成的研究与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转移 淋巴管生成 肿瘤微环境 非编码RNA
下载PDF
EBV阳性人鼻咽癌细胞外泌体促进淋巴管新生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星睿 李登科 +2 位作者 黄仲曦 钟水生 蔡林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776-1783,共8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阳性鼻咽癌细胞外泌体对淋巴管新生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超速离心获得细胞外泌体,对外泌体进行Western blot与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TA)鉴定。利用Dio染料吞噬实验,验证外泌体可以被淋巴管内皮细胞摄取... 目的探讨EB病毒(EBV)阳性鼻咽癌细胞外泌体对淋巴管新生与鼻咽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方法利用超速离心获得细胞外泌体,对外泌体进行Western blot与纳米颗粒追踪分析(NTA)鉴定。利用Dio染料吞噬实验,验证外泌体可以被淋巴管内皮细胞摄取。离体条件下,分别利用等体积培养基以及20μg/mL鼻咽上皮细胞(NP69)、HK1-EBV、C666-1细胞外泌体和除去外泌体的HK1-EBV与C666-1上清蛋白预处理淋巴管内皮细胞,检测淋巴管内皮细胞成管与迁移情况;在体实验,首先建立裸鼠腘窝淋巴结转移模型,负瘤裸鼠被随机分成4组,3只/组。对照组:腘窝处注射生理盐水(30μL);NP69外泌体组:10μg/30μL NP69外泌体;HK1-EBV除去外泌体上清组:10μg/30μL HK1-EBV除去外泌体上清蛋白;HK1-EBV外泌体组:10μg/30μL HK1-EBV外泌体。每2 d注射1次,共4次。结果超速离心获得外泌体富含外泌体特异性蛋白,同时NTA鉴定表明其粒径范围正常;鼻咽癌细胞与NP69外泌体可以被淋巴管内皮细胞摄取;HK1-EBV与C666-1外泌体较空白对照组与NP69外泌体可显著促进淋巴管内皮细胞成管与迁移(P<0.05),HK1-EBV与C666-1外泌体组与对应除去外泌体上清蛋白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腘窝淋巴结转移实验发现:HK1-EBV外泌体较空白对照组、NP69外泌体以及除去外泌体的HK1-EBV上清蛋白可显著促进鼻咽癌细胞淋巴结转移以及局部淋巴管新生(P<0.05)。结论EBV阳性鼻咽癌细胞外泌体能促进鼻咽癌淋巴管新生与淋巴结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鼻咽癌 外泌体 淋巴结转移 肿瘤微环境 淋巴管新生
下载PDF
肿瘤微环境在肿瘤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罗玉妍 何正飞 戴小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337-1340,共4页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分泌某些淋巴管生长因子,在肿瘤周围或内部形成新生淋巴管,肿瘤细胞侵入管腔并通过淋巴液顺次流入各站淋巴结,逐渐形成淋巴结转移病灶。正常细...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是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肿瘤生长到一定程度,分泌某些淋巴管生长因子,在肿瘤周围或内部形成新生淋巴管,肿瘤细胞侵入管腔并通过淋巴液顺次流入各站淋巴结,逐渐形成淋巴结转移病灶。正常细胞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按正常的程序进行着增殖、分化、凋亡以及相关因子的分泌和表达,而肿瘤发生、发展则不断打破这一平衡,逐渐形成一个适于自己生长的组织外环境,即肿瘤微环境。而肿瘤微环境中的众多促淋巴管生成因子、炎性条件、组织缺氧、酸性微环境以及间质高压形成等病理生理特性能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进而促进肿瘤淋巴结转移病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 肿瘤微环境 肿瘤淋巴管生成
下载PDF
小鼠口腔癌不同时期淋巴结和骨髓的VEGF表达情况及其微环境对淋巴道转移的影响
11
作者 路莹 程立 +4 位作者 颜启璋 陈念 李晶 郭梦竹 于大海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1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口腔癌不同时期淋巴结和骨髓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及其微环境对口腔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入40只6周龄雄性健康Balb/c小鼠,将其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8只。采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法... 目的探讨小鼠口腔癌不同时期淋巴结和骨髓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及其微环境对口腔癌淋巴道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入40只6周龄雄性健康Balb/c小鼠,将其随机分为A、B、C、D、E组,每组8只。采用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饮水法构建小鼠口腔癌淋巴道转移模型。其中A组为正常小鼠;B组小鼠舌部黏膜尚未出现病理改变,但已经存在4-NQO药物影响;C组小鼠舌部黏膜已经出现异常增生表现,但未形成癌症;D组小鼠已经形成舌癌,但尚未发生转移;E组小鼠口腔癌已经形成,并伴有下颌淋巴结转移。采用免疫组化法及液相芯片法检测不同组小鼠淋巴结和骨髓VEGF的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观察A、B、C、D组的淋巴结、骨髓微环境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AS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结果VEGF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5组淋巴结均可见VEGF表达,胞浆染色阳性;但不同视野下,同一骨髓切片差异较大,难以进行分析。液相芯片法检测结果显示,对于淋巴结组织,A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E组显著高于C组(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骨髓组织,A组和B组VEG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D组和E组(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小鼠骨髓组织的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淋巴结组织(P<0.05)。共培养实验结果显示,在A组、B组和C组时期的淋巴结和骨髓微环境中,SAS细胞在24~72 h时段内的VEGF表达呈上升趋势。而在D组时期淋巴结微环境中,SAS细胞在24~72 h时段内的VEGF的表达呈下降趋势,但在D组时期骨髓微环境中,SAS细胞在24~72 h时段内的VEGF的表达呈上升趋势。结论淋巴结及骨髓微环境可能会影响播散肿瘤细胞VEGF的表达,从而实现口腔癌淋巴道转移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播散肿瘤细胞 淋巴道转移 微环境
下载PDF
Foxp3^+调节性T细胞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6
12
作者 曾繁余 刘文慧 +3 位作者 周心怡 张秋瑾 张杰 骆耐香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02-1607,共6页
目的:探讨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D4和Foxp3(调节性T细胞标志)的表达,以42例女性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组织为对照,分析Tregs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乳... 目的:探讨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s)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增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6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D4和Foxp3(调节性T细胞标志)的表达,以42例女性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组织为对照,分析Tregs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乳腺癌组织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表达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D4^+T细胞与Foxp3^+T细胞(Tregs)的数量均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CD4^+T细胞与Foxp3^+T细胞数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但仅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Tregs的浸润数量与Ki-67表达之间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微环境存在免疫抑制,Tregs浸润数量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但与肿瘤增殖无关,提示Tregs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微环境 T淋巴细胞 调节性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淋巴管生成因子在肿瘤淋巴管生成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林凯煌 陈维荣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75-278,共4页
淋巴结转移是肿瘤分期的重要内容和预后指标,而淋巴管生成对肿瘤淋巴结转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多种淋巴管内皮标记物的发现和淋巴管生成模型的建立,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淋巴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和分子调控,以及其受体在促进肿瘤... 淋巴结转移是肿瘤分期的重要内容和预后指标,而淋巴管生成对肿瘤淋巴结转移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多种淋巴管内皮标记物的发现和淋巴管生成模型的建立,使得人们逐渐认识到淋巴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和分子调控,以及其受体在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过程中的地位。淋巴管生成因子正逐渐成为肿瘤淋巴道转移机制和抗肿瘤研究的新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生成因子 淋巴管生成 肿瘤 淋巴道转移
原文传递
促淋巴管生长因子与NSCLC淋巴管新生及转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宋小刚 赵洪文 《国际呼吸杂志》 2017年第4期285-290,共6页
淋巴结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其他恶性肿瘤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研究表明,NSCLC及癌旁组织中存在大量淋巴管新生,并且在促进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NSCLC淋巴管新生及转移受多种促淋巴管生长相... 淋巴结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其他恶性肿瘤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之一.研究表明,NSCLC及癌旁组织中存在大量淋巴管新生,并且在促进肿瘤细胞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NSCLC淋巴管新生及转移受多种促淋巴管生长相关因子的调节,现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淋巴管新生 淋巴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