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lymphedema of the lower limbs after endometrial cancer surgery and sugges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1
作者 Qian ZHANG Li-Xiu LIU 《Journal of Integrative Nursing》 2021年第2期67-71,共5页
Objective: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lower limb lymphedema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after surgery and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tre... Objective: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lower limb lymphedema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after surgery and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Materials and 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clinical data of 135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trea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an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9 and analyzed the risk factors of lower limb lymphedema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after surgery using single factor analysis and multi-factor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lower limb lymphedema in 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was 11.11%.The results of one-way Chi-square test analysis showed that body mass index(BMI),surgical method,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and radiotherapy were related to the occurrence of lower limb lymphedema,and multi-factor logis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BMI(odds ratio[OR]=6.207),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OR=4.223),and radiotherapy(OR=8.081)were the risk factors for lower limb lymphedema after endometrial cancer surgery.Conclusion:Patients with endometrial cancer with BMI≥≥25 kg/m^(2),high number of lymph node dissection,and postoperative radiotherapy are more likely to develop lower limb lymphedema,and they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attention and timely preventive and curative measur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metrial cancer lower extremity lymphedema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risk factors
下载PDF
Lymphovenous anastomosis and complex decongestive therapy for severe deformed lymphedema with recurrent infection:A case report
2
作者 He-Jun Wang Qing-Qing He +2 位作者 Chang-Rui Liu Ying-Ying Wang Xun-Wei Li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4年第22期5159-5167,共9页
BACKGROUND Lower extremity lymphedema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following treatment for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Its incidence rate can reach up to 70%,affecting~20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However,specialized treatm... BACKGROUND Lower extremity lymphedema is a common complication following treatment for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Its incidence rate can reach up to 70%,affecting~20 million people worldwide.However,specialized treatment centers are scarce,and there is a lack of consensus on treatment approaches.Furthermore,there are even fewer reports on the systematic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of severe lymphedema with malformations.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his condition remain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for clinicians.CASE SUMMARY A 40-year-old woman developed bilateral leg swelling 6 years after receiving treatment for endometrial cancer.Since August 2018,she experienced>30 episodes of lymphangitis.Upon presentation,she exhibited bilateral leg swelling and deformation,with four large swellings in the posterior thigh that impeded movement,and pain in the limbs.Skin manifestations included lichenoid lesions and features of deep sclerosis.Radionuclide lymphoscintigraphy confirmed the diagnosis of lower limb lymphedema.After 6 mo of complex decongestive therapy(CDT)and three lymphaticovenous anastomosis(LVA)treatments,the patient lost 49 kg in weight.She also experienced a maximum circumference reduction of 35.2 cm in the left lower limb and 37.5 cm in the right lower limb.The leg pain disappeared,her swelling significantly decreased,and she regained the ability to walk,cycle,and run normally.CONCLUSION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CDT and LVA therapy demonstrates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deformed stage III lymphede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wer extremity lymphedema Endometrial cancer Lymphaticovenous anastomosis Complex decongestive therapy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Recurrent infection Case report
下载PDF
上海市护理学会《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综合消肿疗法》团体标准解读
3
作者 王霞 蔡慧媛 +2 位作者 饶琳 张易 丁焱 《上海护理》 2024年第12期1-4,共4页
上海市护理学会于2024年5月发布了《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综合消肿疗法》团体标准,从手法淋巴引流、压力治疗、功能锻炼和皮肤护理等方面规范了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综合消肿疗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文章... 上海市护理学会于2024年5月发布了《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的综合消肿疗法》团体标准,从手法淋巴引流、压力治疗、功能锻炼和皮肤护理等方面规范了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综合消肿疗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文章对该团体标准涉及的要求及建议进行解读,以期帮助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及康复技师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该标准,为进一步规范相关专科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恶性肿瘤 下肢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疗法 团体标准 解读
下载PDF
中医防治宫颈癌术后和(或)放疗后下肢淋巴水肿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于俊 张立德 +1 位作者 王建波 李明珠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2期6-10,共5页
宫颈癌是全球第四大最常被诊断的癌症,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下肢淋巴水肿是治疗宫颈癌过程中常见且棘手的一种并发症,由于其慢性和不可治愈的性质,下肢淋巴水肿以功能和美学缺陷以及心理后遗症的形式给妇科肿瘤幸存者带来问题... 宫颈癌是全球第四大最常被诊断的癌症,也是女性癌症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下肢淋巴水肿是治疗宫颈癌过程中常见且棘手的一种并发症,由于其慢性和不可治愈的性质,下肢淋巴水肿以功能和美学缺陷以及心理后遗症的形式给妇科肿瘤幸存者带来问题,从而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未来临床上应对此并发症予以重视,并可从中医方面对其进行防治,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淋巴水肿 宫颈癌 发病机制 中医防治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子宫颈癌下肢淋巴水肿的治疗现况及进展
5
作者 汪雨婷 李晓兰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子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常见的疾病,其中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为根治性手术的主要方法,大部分患者需要术后补充放化疗,随访发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其中下肢淋巴水肿(lower-limb lymphedema,LLL)为较常见的并发症,... 子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常见的疾病,其中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为根治性手术的主要方法,大部分患者需要术后补充放化疗,随访发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并发症,其中下肢淋巴水肿(lower-limb lymphedema,LLL)为较常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肢体无痛性肿胀、下肢沉重、紧绷感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子宫颈癌生存率逐渐升高,患者想提高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因此对子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治疗刻不容缓。目前对子宫颈癌下肢淋巴水肿的治疗包括非手术[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 drainage,MLD)综合消肿治疗(complex decongestion therapy,CDT)、中医治疗、电生理]和手术治疗[淋巴管-静脉吻合术(lymph venous anastomosis,LVA)、血管化淋巴结移植术(vascularized lymph node transfer,VLNT)],本文对目前的治疗现况展开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下肢淋巴水肿 治疗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预防宫颈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评价
6
作者 周玲瑞 王秀英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58-160,共3页
目的 观察宫颈癌患者术后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妇科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入院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遵循自愿参与及同意知情原则,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集束化护理... 目的 观察宫颈癌患者术后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妇科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入院的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00例,遵循自愿参与及同意知情原则,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集束化护理干预),每组50例。结果 研究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ADL评分高于常规组,SDS抑郁心态评分以及SAS焦虑心态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疾病认知评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更好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其自觉规避不良行为,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负性情绪,缩短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赢得患者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集束化护理干预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效果
下载PDF
肺癌手术患者个体化全链式护理管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瑞娟 朱康宁 +2 位作者 张亚琴 谢箐 解欢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37,共6页
目的帮助肺癌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加快康复进程。方法将120例肺癌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组构建和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就诊-预住院(居家)-住院-居家康复(社区)”的个体化全... 目的帮助肺癌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加快康复进程。方法将120例肺癌拟行胸腔镜手术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组构建和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就诊-预住院(居家)-住院-居家康复(社区)”的个体化全链式护理管理方案;干预至患者出院后3个月评价效果。结果对照组48例、干预组47例完成全程研究。干预组住院时间,术后肺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出院时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出院3个月期间返院就诊率及频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个体化全链式护理管理方案的实施有利于患者院前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时手术及术后持续康复支持,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腔镜手术 居家康复 全链式护理管理 个体化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根据“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理论探讨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辨治思路
8
作者 石智尧 房致永 +3 位作者 任少键 刘津婧 任文俊 王晞星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3期78-82,共5页
下肢淋巴水肿(lower limb lymphedema,LLL)是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理论,脾虚失司被认为是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核心病机。本文从脾主升清的生理特性、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脾主四肢的生理联系三方... 下肢淋巴水肿(lower limb lymphedema,LLL)是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根据“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理论,脾虚失司被认为是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核心病机。本文从脾主升清的生理特性、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脾主四肢的生理联系三方面认识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提出以益气健脾、温补脾阳、调理中焦气机为主要治法,并从脾经循行角度配合中药外敷、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外治与功能锻炼之法,起到改善下肢微循环、促进淋巴液回流的作用。本文为拓展从脾论治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内外合治提供思路,以期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术后 下肢淋巴水肿 脾虚失司 内治法 外治法 治脾
下载PDF
早期宫颈癌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的变化及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曹敏华 冯冠男 周冬梅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动态变化,并分析INR对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接受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22... 目的观察早期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动态变化,并分析INR对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接受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治疗的122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15 d内LEDVT发生情况分组,分为LEDVT组和N-LEDVT组。检测患者术前(T_(1))及术后第1天(T_(2))、第2天(T_(3))、第3天(T_(4))时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NR],分析早期宫颈癌患者围术期INR对术后发生LEDVT的预测价值。结果自T_(2)开始,两组患者TT、PT、APTT均缩短,血浆FIB、D-D升高,INR降低(P<0.05)。两组不同时间TT、PT、APTT动态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DVT组T_(2)~T_(4)血浆FIB、D-D均高于N-LEDVT组,INR低于N-LEDVT组(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早期宫颈癌患者围术期血浆FIB、D-D、INR预测术后LEDVT发生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1、0.671、0.816。结论早期宫颈癌患者自术后第1天开始INR即开始下降,且其可提示术后LEDVT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宫颈癌 改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
下载PDF
综合消肿疗法联合芒硝、大黄外敷对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干预效果
10
作者 王佳春 郭明星 韩永红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470-2473,共4页
目的 探讨综合消肿疗法(CDT)联合芒硝、大黄外敷对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LLL)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8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LLL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 目的 探讨综合消肿疗法(CDT)联合芒硝、大黄外敷对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LLL)的干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80例宫颈癌根治术后LLL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和标准国际四步CDT,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芒硝、大黄外敷。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比较2组患者淋巴水肿分期、下肢周径以及生命质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4周后,试验组淋巴水肿程度较对照组减轻,且试验组大腿周径、小腿周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生命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等维度得分以及生命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T联合芒硝、大黄外敷治疗,可有效缓解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下肢淋巴水肿 综合消肿治疗 芒硝 大黄
下载PDF
子宫颈癌根治术后继发会阴淋巴水肿患者运动恐惧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余娟彩 陶欣慧 林丽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30期166-171,共6页
目的:调查子宫颈癌根治术后继发会阴淋巴水肿患者的运动恐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干预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20例子宫颈癌根治术后继发会阴淋... 目的:调查子宫颈癌根治术后继发会阴淋巴水肿患者的运动恐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关干预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肿瘤临床医学院收治的120例子宫颈癌根治术后继发会阴淋巴水肿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评估简表(TSK-11)、心理痛苦温度计(DT)、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子宫颈癌根治术后继发会阴淋巴水肿患者运动恐惧的影响因素。结果:120例子宫颈癌根治术后继发会阴淋巴水肿患者的运动恐惧平均(34.85±3.67)分。DT和VAS与子宫颈癌根治术后继发会阴淋巴水肿患者的运动恐惧均呈正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术后携管数量均是子宫颈癌根治术后继发会阴淋巴水肿患者运动恐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子宫颈癌根治术后继发会阴淋巴水肿患者的运动恐惧处于较高水平,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术后携管数量均是子宫颈癌根治术后继发会阴淋巴水肿患者运动恐惧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根治术 运动恐惧 会阴淋巴水肿
下载PDF
桂枝茯苓汤加味治疗宫颈癌并发下肢淋巴水肿的研究
12
作者 冯璇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0期49-52,共4页
探讨对宫颈癌并发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运用桂枝茯苓汤加味治疗的效果。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贵州省盘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宫颈癌并发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 探讨对宫颈癌并发下肢淋巴水肿患者运用桂枝茯苓汤加味治疗的效果。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贵州省盘州市中医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宫颈癌并发下肢淋巴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运用桂枝茯苓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患侧下肢周径、淋巴水肿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显示,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患侧下肢周径、淋巴水肿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患侧下肢周径、淋巴水肿评分以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对于宫颈癌并发下肢淋巴水肿患者采取桂枝茯苓汤加味治疗干预,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患侧下肢水肿程度,缩小患侧下肢周径,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下肢淋巴水肿 桂枝茯苓汤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控措施分析
13
作者 宋青青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8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控措施。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7月于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4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控措施。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3年7月于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4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治疗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分析子宫内膜癌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控措施。结果342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静脉血栓发生组38例,未发生组304例,发生率为11.11%(38/342)。两组的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合并高血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合并高血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子宫内膜癌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OR>1,P<0.05)。结论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合并高血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是子宫内膜癌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经腹腔镜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四子封包热敷涌泉穴护理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
14
作者 钟燕飞 黄金 +2 位作者 黎苗 刘丽平 邱锡坚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2期120-122,共3页
目的:研究四子封包热敷涌泉穴护理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98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9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 目的:研究四子封包热敷涌泉穴护理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98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9例。对照组围术期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四子封包热敷涌泉穴护理。对比两组LEDVT发生率、住院时间、股总静脉血流速度、D-二聚体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LE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股总静脉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两组股总静脉血流速度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1、3、5 d,研究组D-二聚体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结论:四子封包热敷涌泉穴护理能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静脉血流速度和凝血功能,预防LEDVT,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下肢深静脉血栓 四子封包热敷 涌泉穴 凝血功能 满意度
下载PDF
便携步态分析量化评价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步态特征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艳成 夏群 +4 位作者 胡永成 张继东 白剑强 吉宁 张宽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774-1779,共6页
背景:步态改变是脊髓型颈椎病重要的诊断依据和手术指征;传统的三维步态实验室因操作复杂和耗时费力等原因,无法真正应用于临床前沿。近些年,基于微型传感器的便携式步态分析设备逐渐兴起和发展,部分经过了临床应用验证,使患者在病房里... 背景:步态改变是脊髓型颈椎病重要的诊断依据和手术指征;传统的三维步态实验室因操作复杂和耗时费力等原因,无法真正应用于临床前沿。近些年,基于微型传感器的便携式步态分析设备逐渐兴起和发展,部分经过了临床应用验证,使患者在病房里进行步态分析成为现实。目的:以便携式步态分析仪量化评估脊髓型颈椎病的步态特点。方法:选择2013年3至11月连续住院治疗的15例伴有步态异常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纳入患者组,同期30例健康受试者纳入对照组。受试者佩戴便携式步态分析仪在30 m的平地上来回自由行走120 m进行检测,共12个步态参数纳入研究,包括7个常用步态参数:单腿站立时间、双腿站立时间、步态周期时间、速度、步频、步长、跨步长及5个新定义的步态参数:拔腿强度、摆腿强度、地面反冲、足落地控制和摆动前期角度。3例患者接受常规颈椎减压,治疗后1周佩戴颈托下地后再次进行步态测试。结果与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患者的双腿站立时间和步态周期明显延长(P<0.05),速度、步频、步长、跨步长、摆腿强度、地面反冲、足落地控制和摆动前期角度明显减小(P<0.05),而单腿站立时间和拔腿强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例手术患者治疗后日本骨科学会评分改善率32.5%,摆腿强度在图形上可见明显改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日本骨科学会评分与所有12项检测的步态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说明便携式步态分析仪能够有效检测测量伴有步态异常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病理步态,可协助客观量化评估下肢神经功能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脊髓型颈椎病 便携式步态分析仪 步态异常 步态 下肢神经功能 日本骨科学会评分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下肢中度淋巴水肿延迟治疗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佳佳 张易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3-306,共4页
[目的]了解宫颈癌病人术后下肢中度水肿后的体验,采取应对方式的原因以及延迟治疗的原因,为提高宫颈癌病人术后下肢水肿的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1例宫颈癌术后下肢中度淋巴水肿的病人进行半... [目的]了解宫颈癌病人术后下肢中度水肿后的体验,采取应对方式的原因以及延迟治疗的原因,为提高宫颈癌病人术后下肢水肿的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11例宫颈癌术后下肢中度淋巴水肿的病人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Nvivo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癌术后下肢中度淋巴水肿病人延迟治疗的原因可归纳为3个主题:认知方面、态度方面、行为方面。[结论]对下肢淋巴水肿认知不足和消极态度是延迟治疗的主要原因;需要将下肢淋巴水肿的相关宣教贯穿整个围术期,对不同病人的具体病情和理解度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下肢淋巴水肿 远期并发症 应对方式 质性研究 延迟治疗 护理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凝血、纤维蛋白溶解指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韩磊 武雪亮 +6 位作者 薛军 屈明 郭飞 孙弟波 马力丰 郝剑 章燕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42-147,共6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凝血、纤维蛋白溶解指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凝血、纤维蛋白溶解指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62,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和开腹组(n=60,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 d及术后1、3 d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D-二聚体(D-D)水平及血栓弹力图(TEG)参数。术前1 d及术后1、3、7 d行下肢静脉多普勒超声检查,确定有无LEDVT。结果 术后1、3 d,腹腔镜组患者的APTT均短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腹腔镜组患者的PT、TT均长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患者术后1、3d的Fib水平均高于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d的D-D水平高于腹腔镜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腹腔镜组患者的α角和MA值均低于开腹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LEDVT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均会对结直肠癌患者的凝血、纤溶功能造成影响,均存在导致术后发生LEDVT的风险,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开腹手术小,且不会提高LEDV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弹力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下载PDF
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霞 丁焱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4年第9期3209-3212,共4页
介绍了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病率、评估方法、危险因素,从复合理疗、微波热疗、药物治疗、中医护理、手术疗法5方面阐述了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治疗及护理研究,并介绍了围术期预防措施。提示,医护人员应掌握下肢淋巴水肿发生... 介绍了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病率、评估方法、危险因素,从复合理疗、微波热疗、药物治疗、中医护理、手术疗法5方面阐述了宫颈癌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的治疗及护理研究,并介绍了围术期预防措施。提示,医护人员应掌握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做好对病人的出院指导,教会病人自我识别淋巴水肿的症状和体征,以期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下肢 淋巴水肿
下载PDF
按摩联合康复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下肢淋巴水肿和膀胱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吕亚 葛永勤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0年第12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按摩联合康复护理对其下肢淋巴水肿和膀胱功能的应用效果和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92例宫颈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6例。常...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实施按摩联合康复护理对其下肢淋巴水肿和膀胱功能的应用效果和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于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92例宫颈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46例。常规组患者予术后常规护理,联合组患者予按摩联合康复护理。对两组术后的下肢淋巴水肿、膀胱功能和临床护理效果等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实施临床护理后,在大腿中段平均周径方面,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缩小,且联合组显著小于常规组(P值均<0.05);在拔管后残余尿量和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时间方面,联合组均显著少于常规组(P值均<0.05);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联合组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将按摩联合康复护理方案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干预中,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下肢淋巴水肿症状,促进膀胱功能恢复,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根治术 按摩 康复护理 下肢淋巴水肿 膀胱功能
下载PDF
宫颈癌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孙小红 孔为民 《实用癌症杂志》 2015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分析宫颈癌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宫颈癌患者的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宫颈癌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总发生率为19.3%。手术联合放疗的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最... 目的分析宫颈癌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宫颈癌患者的资料,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淋巴水肿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宫颈癌治疗后下肢淋巴水肿总发生率为19.3%。手术联合放疗的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最高,为29.3%;单纯放疗组发生率为16.3%,单纯手术治疗组发生率为8.9%,三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0.05)。术中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下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27.9%,术中无淋巴清扫者为5.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5)。体外照射B点剂量>45 Gy的患者下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为26.8%,体外照射B点剂量≤45 Gy者发生率为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结论下肢淋巴水肿是宫颈癌患者治疗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不同治疗方式淋巴水肿发生率不同,淋巴水肿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术后联用放疗及放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下肢淋巴水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