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itoneovenous shunt for intractable ascites due to hepatic lymphorrhea after hepatectomy 被引量:3
1
作者 Yoshihiro Inoue Michihiro Hayashi +2 位作者 Fumitoshi Hirokawa Atsushi Takeshita Nobuhiko Tanigaw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CIE CAS 2011年第1期16-20,共5页
A peritoneovenous shu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effi cient procedures for intractable ascites due to liver cirrhosis.A case of intractable ascites due to hepatic lymphorrhea after hepatectomy for hepatocellular car... A peritoneovenous shu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effi cient procedures for intractable ascites due to liver cirrhosis.A case of intractable ascites due to hepatic lymphorrhea after hepatectomy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at was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the placement of a peritoneovenous shunt is presented.A 72-year-old Japanese man underwent partial resection of the liver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ssociated with hepatitis C viral infection.After hepatectomy,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ascites ranging from 800-4600 mL per day persisted despite conservative therapy,including numerous infusions of albumin and plasma protein fra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diuretics.Since the patient's general condition deteriorated,based on the diagnosis of intractable hepatic lymphorrhea,a subcutaneous peritoneovenous shunt was inserted.The patient's postoperative course was uneventful and the ascites decreased rapidly,with serum total protein and albumin levels and hepatic function improving accordingly.For intractable ascites due to hepatic lymphorrhea after hepatectomy,we recommend the placement of a peritoneovenous shunt as a procedure that can provide immediate effectiveness without increased surgical ris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itoneovenous SHUNT Surgical procedure INTRACTABLE ASCITES HEPATIC lymphorrhea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下载PDF
胃癌术后肝性淋巴漏伴蛛网膜下隙出血1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勃 蔡慧 +3 位作者 卢正茂 王在标 胡瑞贞 马立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39-1041,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29岁,因“反酸半年余”于2013年4月6日就诊查胃镜示胃体上部后壁见一大小约2.5cm×3cm溃疡(BorrmannⅢ型),活检病理示胃体印戒细胞癌。上腹部增强CT示胃癌伴肝门、贲门及小网膜囊内多发淋巴结转移可能(图1... 1病例资料患者,女,29岁,因“反酸半年余”于2013年4月6日就诊查胃镜示胃体上部后壁见一大小约2.5cm×3cm溃疡(BorrmannⅢ型),活检病理示胃体印戒细胞癌。上腹部增强CT示胃癌伴肝门、贲门及小网膜囊内多发淋巴结转移可能(图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肝性淋巴漏
下载PDF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策略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家权 朱耀 叶定伟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2年第5期278-281,共4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后淋巴漏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策略。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6例在我院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的阴茎癌患者。清扫手术的范围以腹股沟韧带上2cm为上界,缝匠肌内侧缘为外侧界,长收肌外侧缘为内侧界,股三角尖端为下界... 目的探讨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后淋巴漏的危险因素和治疗策略。方法本研究共纳入56例在我院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的阴茎癌患者。清扫手术的范围以腹股沟韧带上2cm为上界,缝匠肌内侧缘为外侧界,长收肌外侧缘为内侧界,股三角尖端为下界,清除该范围内的淋巴脂肪组织。淋巴漏在本研究中的定义:自术后第3天起,引流管引流>100ml的淡黄色液体,连续2d。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淋巴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56例阴茎癌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1岁,腹股沟清扫区平均每天引流量为63.65ml,而淋巴漏的发生率为36.0%(40/111),同时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是淋巴漏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1.03。经过适当处理后,出现淋巴漏的腹股沟伤口区的置管时间均<4周。结论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的发生率较高,但术中对淋巴组织残端进行充分结扎,同时术后给予适当的治疗能减少淋巴漏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肿瘤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淋巴漏
下载PDF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在阴茎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吴上超 李再尚 张学齐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19年第2期235-240,共6页
阴茎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其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具有较低的发病率,然而,在非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部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阴茎癌的发病率较高。目前,阴茎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保留阴茎的治疗(微... 阴茎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具有显著的地域差异性,其中,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具有较低的发病率,然而,在非洲、南美洲以及亚洲的部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阴茎癌的发病率较高。目前,阴茎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保留阴茎的治疗(微小病灶切除术);阴茎部分切除术;阴茎根治性切除术。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转移程度、能否根治切除是影响阴茎癌患者生存率的决定性因素。阴茎癌最早和最常见的区域淋巴结转移部位为腹股沟淋巴结,本文主要阐述了传统开放手术、改良的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腹腔镜与机器人辅助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在阴茎癌治疗中的应用及各手术方式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癌 腹股沟淋巴结清扫 淋巴漏 并发症
下载PDF
胃手术后淋巴漏和乳糜漏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17
5
作者 曹晖 赵恩昊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5-358,共4页
淋巴漏和乳糜漏是胃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区域淋巴循环途径被破坏引起淋巴液外漏所引起,术中未能正确地处理离断的淋巴管造成医源性损伤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预防淋巴漏和乳糜漏的重点。非手术治疗在淋巴漏和乳糜漏的治疗中成... 淋巴漏和乳糜漏是胃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区域淋巴循环途径被破坏引起淋巴液外漏所引起,术中未能正确地处理离断的淋巴管造成医源性损伤是重要的原因之一,也是预防淋巴漏和乳糜漏的重点。非手术治疗在淋巴漏和乳糜漏的治疗中成为首选,严格的饮食控制、保持引流通畅、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给予全肠外营养和生长抑素是治疗的关键。手术治疗则主要用于保守治疗失败的病人,确切地结扎或缝扎淋巴管漏口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介入治疗和腹腔镜手术用于淋巴漏和乳糜漏将成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 淋巴漏 乳糜漏
原文传递
淋巴显像及术中γ探测结合专利蓝Ⅴ染色预防腹股沟区切口淋巴瘘
6
作者 张居文 陈萍 +5 位作者 杨牟 孙林 车海杰 勇俊 李鲁滨 宋富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73-2075,共3页
目的应用淋巴显像及术中1探测结合专利蓝V染色探测切口内淋巴结与淋巴管,能在术中及时避免并发现切口内淋巴结及淋巴管的损伤,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术后切口淋巴瘘的发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均... 目的应用淋巴显像及术中1探测结合专利蓝V染色探测切口内淋巴结与淋巴管,能在术中及时避免并发现切口内淋巴结及淋巴管的损伤,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术后切口淋巴瘘的发生。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实验组均应用核素扫描并专利蓝V示踪技术进行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而对照组不施行该项技术,比较两组术后切口淋巴液日均引流量和总引流量、拔管时间以及淋巴瘘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4d切口淋巴液总引流量为(125.1±23.7)ml,对照组为(369.9±31.7)ml,两者比较总引流量减少59.6%(P〈0.05);实验组无1例发生淋巴瘘,对照组有2例发生淋巴瘘;发生淋巴瘘患者引流管留置天数为(10.2±2.5)d,术后住院天数为(19.5±4.5)d,伤口并发症1例(50%),无淋巴瘘患者引流管留置天数为(3.5±0.8)d,术后住院天数为(7.6±1.2)d,伤口并发症人数为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核素扫描并专利蓝V示踪技术处理的患者较对照组淋巴瘘的发生率低(P〈0.05),且切口淋巴引流量明显减少,拔管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扫描 专利蓝V 示踪 预防 淋巴瘘
原文传递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和淋巴囊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谢进林 陈南辉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淋巴漏和淋巴囊肿是泌尿外科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定义不明确,治疗方案多样而效果不确切,相关研究较少,无相关诊疗指南。本文主要对泌尿外科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和淋巴囊肿的发生机制、高危因素、临床诊断、治疗方... 淋巴漏和淋巴囊肿是泌尿外科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定义不明确,治疗方案多样而效果不确切,相关研究较少,无相关诊疗指南。本文主要对泌尿外科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淋巴漏和淋巴囊肿的发生机制、高危因素、临床诊断、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淋巴漏和淋巴囊肿发生机制包括淋巴液漏出和渗出;高危因素有高龄、开放手术和围手术期使用抗凝药物等;大部分患者通过营养管理、经皮导管硬化治疗等保守治疗可治愈;预防措施以封闭淋巴管及残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切除术 盆腔 淋巴漏 淋巴囊肿 经皮导管硬化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