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近45年江淹赋研究综述 |
钱峥浩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2
|
对称与现代政治抒情诗的诗体探索 |
高健
|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福州瓠社词人“赋比兴”抒情方式探析 |
杨祖望
|
《闽江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汉代抒情赋的人性回归 |
王洲明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3 |
3
|
|
5
|
从赋比兴到叙抒议——考察诗歌叙事传统的一个角度 |
董乃斌
|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7
|
|
6
|
论张衡在诗赋形制表现上的创新 |
郭建勋
李慧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7
|
论陆机赋 |
刘运好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8
|
元杂剧中赋体的运用——以《元刊杂剧三十种》为考察对象 |
杨正娟
|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6 |
1
|
|
9
|
姚华题画词平议 |
黄海
|
《贵州文史丛刊》
|
2017 |
1
|
|
10
|
时代的“零余者” 灵与肉的冲突——谈郁达夫小说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深层内涵 |
张立群
张蔚里
|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
|
2001 |
1
|
|
11
|
刘歆《遂初赋》抒情象征系统的特殊性与时代必然性 |
陈丽平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1
|
|
12
|
郁达夫小说的情感化叙事 |
俞超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3
|
东汉抒情赋文化精神溯源 |
常先甫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4
|
论汉代述志抒情赋中士人的情感流变 |
王征
|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5
|
崔氏赋中的言志赋 |
李芸华
|
《职大学报》
|
2015 |
0 |
|
16
|
从抒情寄意到述行序志——浅析汉代抒情言志赋的意义转换 |
蒋文燕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7
|
寂寂寥寥扬子居 年年岁岁一床书——抒情小赋与扬雄后期著述心态探微 |
卢毅
|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8
|
东汉抒情赋的悲情背景 |
常先甫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9
|
潘岳抒情赋探析 |
梁雅阁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
20
|
诗意枝头花果香——论杜甫诗歌的花果式结尾艺术 |
刘忠洋
|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