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10m)Ag在农作物和土壤中的转移、积累与分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传昭 赵文虎 徐世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30-234,共5页
盆栽春小麦、油菜、菜豆、莴苣、西红柿、元白菜,苗期随灌水施入比活度分别为3.73Bq/g土、37Bq/g土、370Bq/g 土的放射性核素(110m) ̄Ag,常规管理,成熟期一次性收获,取根、茎、叶、果实等不同器官及... 盆栽春小麦、油菜、菜豆、莴苣、西红柿、元白菜,苗期随灌水施入比活度分别为3.73Bq/g土、37Bq/g土、370Bq/g 土的放射性核素(110m) ̄Ag,常规管理,成熟期一次性收获,取根、茎、叶、果实等不同器官及不同层次土红测定放射性。结果表明,由土壤进入作物中的(110m) ̄Ag量随土壤中(110m) ̄Ag比活度的增大而增多.其中粮增加幅度最大,(110m) ̄Ag的含量最高;地上部主要积累在茎和叶中;某些果实内也有较高积累.栽培作物的土壤中,约80%的(110m) ̄Ag滞留在表层2cm土壤内,越往深处(110m) ̄Ag分布越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mag 农作物 土壤 积累 分布
下载PDF
重茬烤烟的烟碱积累和分配规律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吉立 关鑫 +2 位作者 王晓也 焦峰 王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60-764,共5页
烟叶生产中普遍存在重茬现象,连续重茬对烟株发育和烟叶品质带来不良影响。为了给烟叶生产中合理选择种植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深入研究烤烟重茬的障碍机理和合理解决烤烟重茬问题奠定基础,本试验在黑龙江省烤烟重茬较普遍的肇州... 烟叶生产中普遍存在重茬现象,连续重茬对烟株发育和烟叶品质带来不良影响。为了给烟叶生产中合理选择种植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深入研究烤烟重茬的障碍机理和合理解决烤烟重茬问题奠定基础,本试验在黑龙江省烤烟重茬较普遍的肇州县永胜乡,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自然肥力和常规施肥条件下不同重茬年限烤烟的烟碱含量、积累与分配的关系。结果表明,重茬烤烟移栽后3~11周为烟碱缓慢积累期,11~17周为快速积累期,比新茬两个积累期晚2周。收获时新茬烟碱积累量达到87.56 kg.hm-2(自然肥力)和128.31 kg.hm-2(常规施肥),相同肥力下重茬烤烟积累量随重茬年限增加而显著降低。重茬烤烟根茎内烟碱分配比例随重茬年限增加而降低,叶片中分配比例增加,中下部烘烤烟叶烟碱含量升高,上部叶烟碱含量降低;重茬烤烟烟碱的变化规律不因土壤肥力改变而发生变化。烤烟重茬栽培5年后,所有部位烟叶均未达到卷烟厂规定的优质烟叶烟碱含量标准。综合分析认为,烤烟重茬栽培后,烟碱积累、分配及烘烤烟叶中烟碱含量均会发生显著变化,使烤烟烟叶质量降低,重茬栽培不宜超过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烟碱 土壤肥力 积累和分配规律 重茬年限
下载PDF
作物根系对土壤中老化HCH-DDT的富集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福金 何江 +5 位作者 吕昌伟 侯德坤 张婷瑜 张敏 呼日乐达瓦 张欣昕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65-1272,共8页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小麦和玉米作物根系对自然污染土壤中不同水平老化HCH、DDT的富集作用及其影响机制。通过连续提取,将根系富集的有机氯农药分为弱吸着、强吸着和吸收3种不同形态。结果表明,作物对老化HCH、DDT... 在室温条件下,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小麦和玉米作物根系对自然污染土壤中不同水平老化HCH、DDT的富集作用及其影响机制。通过连续提取,将根系富集的有机氯农药分为弱吸着、强吸着和吸收3种不同形态。结果表明,作物对老化HCH、DDT的富集存在选择性。在60d的试验周期内,玉米根系富集的HCH、DDT中55.4%~62.2%为根表强吸着,23.3%~36.9%为根内吸收;而小麦根系中HCH,DDT的73.8%-76.9%被根表强吸着,仅15.4%-20.5%可以进入根系组织内部。不同形态组分中异构体及代谢物的组成比例差异化明显,其中吸收态以β-HCH为主,强吸着态以P,p'-DDT、p,p'-DDE和P,p'-DDD为主。随着土壤污染水平的增加,小麦和玉米根系对HCH、DDT的富集总浓度增加,而生物蓄积系数逆浓度梯度增加,小麦根系的富集能力强于玉米。在控制污染水平的条件下,作物根系对土壤老化HCH、DDT的富集量与其根系比表面积大小和总脂含量极显著正相关,而向根系深层组织运移的过程主要受总脂含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HCH-DDT 根系 土壤 富集作用 连续提取
下载PDF
土壤耕作方式对双季稻镉积累分配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易镇邪 崔璨 +4 位作者 帅泽宇 谷子寒 王元元 陈基旺 陈平平 《湖南生态科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1-19,共9页
为探讨镉污染稻田双季稻最优土壤耕作方式,于2015年~2017年,以陵两优211与威优46为材料,在湖南湘潭中度镉污染稻田开展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双季免耕(G1)、双季翻耕(G2)、双季旋耕(G3)、早旋晚免(G4)、早翻晚免(G5)等5种土壤耕作方式下... 为探讨镉污染稻田双季稻最优土壤耕作方式,于2015年~2017年,以陵两优211与威优46为材料,在湖南湘潭中度镉污染稻田开展定位试验,比较研究了双季免耕(G1)、双季翻耕(G2)、双季旋耕(G3)、早旋晚免(G4)、早翻晚免(G5)等5种土壤耕作方式下双季稻镉积累分配特性.结果表明:(1)晚稻根镉含量以成熟期最高,但早稻规律不明显.土壤耕作方式明显影响根镉含量,免耕处理最高,翻耕处理最低,(2)翻耕可降低早稻成熟期茎镉含量,但晚稻成熟期茎镉含量的处理间差异存在年际间差异,(3)早、晚稻叶镉含量随生育进程推进表现持续增长趋势,不同土壤耕作方式间叶镉含量差异显著,多年免耕可降低叶镉含量,而多年旋耕可提高叶镉含量,(4)水稻齐穗至成熟期穗镉含量一般呈持续增长趋势,其增幅以翻耕处理最大,免耕处理最小,(5)3年早稻地上部镉累积量均以G5处理最高,而晚稻地上部镉累积量2015年以G5处理最高,2016和2017年以G2处理最高,3年均以G1、G4、G5处理较低.可见,土壤耕作方式对双季稻镉积累分配有明显影响,翻耕促进水稻地上部镉积累,而免耕可降低水稻穗部镉含量和地上部镉累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镉污染 土壤耕作方式 积累与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