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南槽5.5m航道维护特点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文燕 赵德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2-86,共5页
利用2013—2015年南槽航道疏浚现场资料,分析南槽5.5 m航道维护特点,并探讨南槽5.5 m航道维护形势。结果表明,近3年来南槽5.5 m航道整体保持易于维护的良好局面,其维护特点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航道疏浚部位主要处于九段灯船附近局部浅... 利用2013—2015年南槽航道疏浚现场资料,分析南槽5.5 m航道维护特点,并探讨南槽5.5 m航道维护形势。结果表明,近3年来南槽5.5 m航道整体保持易于维护的良好局面,其维护特点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航道疏浚部位主要处于九段灯船附近局部浅区;2)航道回淤呈现洪淤枯冲的年内季节性差异;3)航槽目前水深不易受台风骤淤影响。鉴于现阶段5.5 m航道维护特点,南槽航道仍将保持整体易于养护的良好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南槽5.5 m航道 维护特点 疏浚
下载PDF
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6.0m航道基建期回淤分布及原因初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珍珍 刘杰 《中国水运》 2021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分析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6.0m航道基建期(2019年11月~2020年3月)回淤量、疏浚量以及成槽率等情况,并对回淤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江亚南沙沙尾附近的S4-S6单元回淤量相对较大,疏浚量亦主要集中于此;S4-S6单元的成槽率较低,处于... 分析南槽航道治理一期工程6.0m航道基建期(2019年11月~2020年3月)回淤量、疏浚量以及成槽率等情况,并对回淤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江亚南沙沙尾附近的S4-S6单元回淤量相对较大,疏浚量亦主要集中于此;S4-S6单元的成槽率较低,处于0.42-0.51范围,且正对江亚南沙沙尾的S6单元最低,仅为0.42,成槽难度较大;南槽高回淤段与高含沙段并不一致,悬沙输移应不是基建期航道回淤的主要因素;2018年11月以来,江亚南沙沙尾5m独立沙包紧贴南槽6.0m航道北边线,且基建期(2019年11月-2020年3月)江亚南沙沙尾稍有淤积,故基建期回淤主要集中在S4-S6单元可能与江亚南沙沙尾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槽一期工程6.0m航道 回淤量 疏浚量 成槽率
下载PDF
通州沙西水道整治对12.5m深水航道影响研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杜德军 夏云峰 +3 位作者 吴道文 闻云呈 徐华 张世钊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106,118,共7页
为分析通州沙西水道整治工程对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整治一期工程的影响,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西水道整治工程实施后,西水道开挖至-8 m或不开挖,东水道分流比增加,对深水航道影响较小,但会造成深水航道左侧通... 为分析通州沙西水道整治工程对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整治一期工程的影响,通过物理模型试验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表明,西水道整治工程实施后,西水道开挖至-8 m或不开挖,东水道分流比增加,对深水航道影响较小,但会造成深水航道左侧通州沙滩地窜沟的冲刷;随着开挖深度增加,其对深水航道影响逐渐增加,开挖至-12 m、-14.7 m时,航道沿程会出现一定淤积,营船港下航道浅区有淤积的趋势,不利于航道维护,但通州沙滩地窜沟略有淤积。建议:通州沙西水道整治时,西水道疏浚深度不宜过深;尽快实施通州沙潜堤下延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12.5 m深水航道 通州沙 西水道整治 模型试验 疏浚
下载PDF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口岸直河段选槽数学模型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建军 张明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共7页
采用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的技术手段,配合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口岸直河段选槽专题研究,选取典型的水沙计算条件,进行了选槽方案实施前后潮流泥沙运动的对比计算分析及设计航槽内疏浚位置回淤量计算,为鳗鱼沙河段选... 采用平面二维潮流泥沙数学模型的技术手段,配合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口岸直河段选槽专题研究,选取典型的水沙计算条件,进行了选槽方案实施前后潮流泥沙运动的对比计算分析及设计航槽内疏浚位置回淤量计算,为鳗鱼沙河段选槽方案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数学模型计算表明:方案1具有护滩和增加航道浅区段水流动力的效果,对周边水域影响较小,同时考虑航道的可维护性、与交通组织适应性、与沿岸港口的适应性几个方面,推荐方案1(左右汊单向航道)作为口岸直鳗鱼沙河段12.5 m深水航道选槽方案,但建议该方案左槽中段航线位置稍向左岸调整,以适应深槽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 5 m深水航道 鳗鱼沙选槽 数学模型
下载PDF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口岸直水道整治工程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付桂 《水道港口》 2020年第5期564-570,共7页
为达到长江口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的目标,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在口岸直水道实施航道整治工程,主要包括落成洲头部潜堤及丁坝、右汊护底带;鳗鱼沙潜堤和护滩带。文章根据口岸直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的实测数据,与设计阶... 为达到长江口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的目标,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在口岸直水道实施航道整治工程,主要包括落成洲头部潜堤及丁坝、右汊护底带;鳗鱼沙潜堤和护滩带。文章根据口岸直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的实测数据,与设计阶段数模物模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工程前后在河势变化、流场变化、汊道分流比变化、航道维护量等方面的实现情况。结果表明:工程实施以后,达到了预期的航道整治目标,工程治理方案合理,航道整治效果符合预期,可为长江中下游潮汐分汊河段航道整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 口岸直水道 航道整治 整治工程 效果分析
下载PDF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福姜沙水道整治工程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付桂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为达成长江口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的目标,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在福姜沙水道实施航道整治工程,主要包括福姜沙左缘丁坝、双涧沙头部潜堤、潜堤北侧丁坝及南侧丁坝。根据福姜沙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的实测数据,与设计阶段... 为达成长江口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的目标,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在福姜沙水道实施航道整治工程,主要包括福姜沙左缘丁坝、双涧沙头部潜堤、潜堤北侧丁坝及南侧丁坝。根据福姜沙水道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的实测数据,与设计阶段数物模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工程前后在河势变化、流场变化、航道维护量等方面的实现情况。结果表明:1)工程实施以后,双涧沙沙头冲刷趋势得到较好的控制,上游侧沙头及潜堤北侧丁坝附近淤积明显,沙体体积明显增大。2)福姜沙左缘中上段冲淤相对稳定且总体呈现淤积态势,下段局部存在冲刷。福姜沙左缘沙体体积及面积总体有所增大,整治工程护滩固沙效果较好。3)福姜沙水道整体分流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仅整治建筑物周边水域流场存在调整。4)航道维护量有所增加。工程达到了预期的航道整治目标,工程治理方案合理,航道整治效果符合预期,可为长江中下游潮汐分汊河段航道整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 福姜沙水道 航道整治 整治工程 效果分析
下载PDF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运行初期的疏浚效益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德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116,共6页
构建疏浚货运比、疏浚单方经济效益2个相对指标,同时结合疏浚土的综合利用,评价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运行初期的疏浚效益。结果表明:2011—2015年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货运比趋于下降,已由运行首年的1 083 m^3/万t降至2015年的765 m^3/万t... 构建疏浚货运比、疏浚单方经济效益2个相对指标,同时结合疏浚土的综合利用,评价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运行初期的疏浚效益。结果表明:2011—2015年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货运比趋于下降,已由运行首年的1 083 m^3/万t降至2015年的765 m^3/万t,降幅近30%。近5年来,深水航道疏浚单方经济效益增加明显,2015年已达到142元/m^3,远高于目前国内疏浚费用单价。同时,用于滩涂围垦的航道疏浚土数量相当可观,有利于控制疏浚和造地成本,实现提高长江口疏浚土利用率和增加上海市土地资源战略储备量的双赢局面。当前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已进入全面发挥效益的稳定运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效益评价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 疏浚货运比 疏浚单方经济效益 疏浚土综合利用
下载PDF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建设期动态管理实践 被引量:3
8
作者 寇军 《水道港口》 2019年第3期299-303,357,共6页
在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全面、科学地实行动态管理,包括优化航道和整治建筑物平面布置、调整施工方案等,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取得了预期的航道整治效果。结合2个典型案例,全面总结动态管理在工程的应... 在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全面、科学地实行动态管理,包括优化航道和整治建筑物平面布置、调整施工方案等,保证了工程顺利实施,取得了预期的航道整治效果。结合2个典型案例,全面总结动态管理在工程的应用和取得的成果,对于类似航道整治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管理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工程 航道整治工程
下载PDF
长江南京以下沿江港口对12.5m深水航道的效益响应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德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4,共7页
将长江南京以下9个规模以上沿江港口作为12.5m深水航道的受益对象,利用2009—2017年港口吞吐量资料分析评价12.5m深水航道开通对长江南京以下沿线港口的影响及实际效益。结果表明,12.5m深水航道开通以来沿江港口货物总吞吐量整体呈平稳... 将长江南京以下9个规模以上沿江港口作为12.5m深水航道的受益对象,利用2009—2017年港口吞吐量资料分析评价12.5m深水航道开通对长江南京以下沿线港口的影响及实际效益。结果表明,12.5m深水航道开通以来沿江港口货物总吞吐量整体呈平稳增长态势,2016年初通至南京后,货物总吞吐量年增长率达到8%;2017年南京以下主要港口完成的货物总吞吐量(24.25亿t)是2009年深水航道开通前的1.8倍;深水航道开通后集装箱吞吐量涨幅最明显,散杂货吞吐量占比则较开通前略有下降;12.5m深水航道开通8年来,南京以下沿江港口经济效益整体呈平稳增长态势,2017年产生的港口经济效益(13.4亿元)比2010年增长近60%。未来随着航道、船舶以及沿江港口码头等条件的持续改善,12.5m深水航道的综合效益还将进一步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南京以下 沿江港口 12.5m深水航道 效益响应 货物吞吐量
下载PDF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仪征水道整治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寇军 《中国港湾建设》 2019年第6期41-47,共7页
为达成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的目标,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在仪征水道实施航道整治工程,采用潜堤和丁坝的形式,守护世业洲洲头及右缘低滩,限制左汊进一步发展,增大右汊中上段航槽水流动力,改善航道条件。工程实施以后,整治... 为达成深水航道上延至南京的目标,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在仪征水道实施航道整治工程,采用潜堤和丁坝的形式,守护世业洲洲头及右缘低滩,限制左汊进一步发展,增大右汊中上段航槽水流动力,改善航道条件。工程实施以后,整治建筑物掩护区内滩面淤积,左汊分流比减小2%~3%,右汊进口段航道浅段流速增加0.2 m/s左右,航道水深由10.5 m提升至12.5 m,水深条件明显改善,航道维护量较小。工程达到了航道整治目标,工程治理方案正确,航道整治效果显著,可为长江下游潮汐分汊河段航道整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 仪征水道 航道整治 整治效果
下载PDF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半圆形构件混合堤深化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佟德胜 刘志远 +1 位作者 王海龙 侯树强 《中国港湾建设》 2015年第4期39-43,共5页
阐述了半圆形构件不同方向、不同开孔率的系列试验研究,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探索了波浪对半圆形构件混合堤的影响及波浪力的变化规律,为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和后续建设项目期间辅助性试验验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指导。
关键词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 开孔率 半圆型构件
下载PDF
长江12.5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整治建筑物堤身新型构件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佟德胜 毕琳 +1 位作者 侯树强 王海龙 《中国港湾建设》 2014年第9期40-44,共5页
文章阐述了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建设工程一期工程(太仓—南通段)整治建筑物堤身结构新型构件的一系列试验研究。研究成果为设计方案的优化和结构计算提供了依据,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
关键词 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 整治建筑物 堤身结构 新型构件
下载PDF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运行5年沪苏两地的效益响应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德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1-136,共6页
选择上海市及江苏省2个地区作为长江口深水航道受益对象,从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个层面分析评价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运行5年沪苏两地的效益响应。结果表明,沪苏两地沿江港口的疏浚吞吐比整体有所下降,近5年降幅分别近15%和25%,2015... 选择上海市及江苏省2个地区作为长江口深水航道受益对象,从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个层面分析评价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运行5年沪苏两地的效益响应。结果表明,沪苏两地沿江港口的疏浚吞吐比整体有所下降,近5年降幅分别近15%和25%,2015年已分别减小至949 m^3/万t和327 m^3/万t。2011—2015年,沪苏两地因12.5 m航道产生的疏浚单方GDP增长量分别为目前国内疏浚成本单价的15~20倍和40~60倍,疏浚净效益相当可观。随着12.5 m深水航道江苏段的投入运行和沿江港口码头的改造升级,长江口深水航道的疏浚效益还将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 沪苏两地 效益响应 疏浚呑吐比 疏浚单方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下载PDF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回淤特征 被引量:24
14
作者 刘杰 程海峰 赵德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58-365,共8页
针对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的回淤问题,收集整理了2010—2012年的航道回淤资料和水文测验资料,研究了航道回淤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径流、潮流和含沙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航道回淤呈洪季大、枯季小的年内变化特征,大风骤淤明显;航道回淤... 针对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的回淤问题,收集整理了2010—2012年的航道回淤资料和水文测验资料,研究了航道回淤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径流、潮流和含沙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航道回淤呈洪季大、枯季小的年内变化特征,大风骤淤明显;航道回淤沿程主要集中在南港—圆圆沙段和北槽中下段,其回淤量占全航道的80%以上。南港—圆圆沙段回淤的泥沙颗粒以细砂为主,回淤强度与径流的关系不密切,与潮流的关系表现为大潮大、小潮小。北槽航道回淤泥沙颗粒以粉砂为主,回淤部位随径、潮流变化而变化,表现为径流增大,回淤部位下移;潮动力减弱,回淤部位上提。长江口拦门沙水域泥沙的再悬浮,可能是航道淤积最主要的泥沙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北槽 12.5 m深水航道 回淤
下载PDF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运行状况及特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桂兰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5,共5页
基于海事部门船舶运输管理系统(VTS)资料及交通运输部长江干线货运量统计资料,对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运行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当前深水航道通航压力的缓解对策及建议。研究表明:长江口航道货物通过量快速增长,重进轻出态势进一... 基于海事部门船舶运输管理系统(VTS)资料及交通运输部长江干线货运量统计资料,对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运行状况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探讨当前深水航道通航压力的缓解对策及建议。研究表明:长江口航道货物通过量快速增长,重进轻出态势进一步发展;通航船舶运营组织方式发生一定变化,船舶朝大型化方向发展,尤其船宽超过45 m以上大型船舶数量增加明显,长江口12.5 m主航道的双向通航能力尚显不足。为缓解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江口深水航道通航压力,宜加快长江口航道体系建设的实施步伐,并适时加强长江口主航道拓宽可能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12.5 m航道 运行状况 通航特点
下载PDF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悬沙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杰 程海峰 +1 位作者 赵德招 王珍珍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49-54,共6页
利用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洪、枯季水文测验资料,分析深水航道悬沙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港圆圆沙段含沙量小,垂线分布相对均匀;北槽中段含沙量大,垂向分布不均匀。细颗粒泥沙絮凝、盐淡水分层与河口滞流点是北槽中段形成高含沙... 利用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洪、枯季水文测验资料,分析深水航道悬沙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港圆圆沙段含沙量小,垂线分布相对均匀;北槽中段含沙量大,垂向分布不均匀。细颗粒泥沙絮凝、盐淡水分层与河口滞流点是北槽中段形成高含沙量且垂向分布不均匀的主要原因。北槽中段含沙量的时空分布特征,与12.5 m深水航道的回淤变化特征具有一致性,表明北槽中段的航道回淤可能以悬沙淤积为主;而南港圆圆沙段含沙量低,且垂向相对均匀,表明该区段航道回淤受悬沙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12 5m深水航道 悬沙 时空分布
下载PDF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大风浪后浮泥变化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杰 程海峰 +1 位作者 王元叶 李为华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55-60,82,共7页
利用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三次大风浪后的浮泥观测资料,对浮泥的发育、输移及消散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大风浪后浮泥发育明显,厚度最大可达3.5~3.8 m,体积达2700万m3左右;浮泥的发育规模与大风浪的持续时... 利用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三次大风浪后的浮泥观测资料,对浮泥的发育、输移及消散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大风浪后浮泥发育明显,厚度最大可达3.5~3.8 m,体积达2700万m3左右;浮泥的发育规模与大风浪的持续时间和大风浪期间的潮汐有关;浮泥主要发育航槽内,并在涨落潮流的作用下上、下运移,移动幅度达13~18 km;大潮期形成的浮泥,在之后的中小潮期会整体向上运移;浮泥的消散主要与潮动力的增强有关,存续时间5~10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12 5m深水航道 大风浪 浮泥
下载PDF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落成洲河段整治效果 被引量:7
18
作者 曲红玲 张冉 马洪亮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0-155,共6页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在落成洲河段采用潜堤、丁坝和护底带等航道整治工程,以防止右汊进一步冲刷发展,增强左汊浅段动力,改善航道条件。为论证落成洲河段整治工程实施后的整治效果,基于实测地形、水文资料,系统对比落成洲...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在落成洲河段采用潜堤、丁坝和护底带等航道整治工程,以防止右汊进一步冲刷发展,增强左汊浅段动力,改善航道条件。为论证落成洲河段整治工程实施后的整治效果,基于实测地形、水文资料,系统对比落成洲河段整治工程实施前后滩槽演变、汊道分流分沙比调整、固滩效果、航道条件改善等。结果表明,工程实施后,落成洲洲头及丁坝掩护区淤积明显,洲头冲刷后退的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左汊分流比增加约4%,丁坝挑流区流速增加0.2m/s左右,航道水深由10.5m提升至12.5m,整治建筑物总体实现整治意图,但须关注三益桥边滩淤长对深水航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 整治效果 滩槽演变 通航条件
下载PDF
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整治物模试验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高峰 贾晓 +1 位作者 吴华林 郭文华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8,共8页
针对太仓至南通河段两个重点碍航河段——通州沙水道和白茆沙水道的碍航特点,实施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目标是使12.5 m深水航道从目前的太仓港上延至南通港。通过动床物理模型试验对该一期工程平面方案进行研究。研究结... 针对太仓至南通河段两个重点碍航河段——通州沙水道和白茆沙水道的碍航特点,实施长江南京以下12.5 m深水航道一期工程,目标是使12.5 m深水航道从目前的太仓港上延至南通港。通过动床物理模型试验对该一期工程平面方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期工程能起到较明显的沙体守护效果,通州沙顺堤和齿坝能遏制通州沙及狼山沙沙体左缘的冲刷后退,并能遏制狼山沙窜沟的冲刷发展,且狼山沙东水道碍航浅段水深条件有所改善。一期工程亦能起到较明显的白茆沙沙体守护效果,能遏制沙头冲刷后退的趋势,该工程对白茆沙头部南侧的小沙包有较明显冲刷作用,白茆沙南水道进口段有一定程度冲刷,航行条件改善。因此预计一期工程可以达到工程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以下12 5 m深水航道 一期工程 通白河段 航道整治
下载PDF
长江口北槽12.5 m深水航道回淤的物理过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应铭 季岚 周海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77-85,共9页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于2010年3月贯通,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但航道回淤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航道回淤总量大、时空集中分布于洪季北槽中段最大浑浊带区段的特点,利用北槽洪季沿程大小潮水文测验资料,分析了水沙盐场的时空分布特征... 长江口12.5 m深水航道于2010年3月贯通,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但航道回淤问题十分突出。针对航道回淤总量大、时空集中分布于洪季北槽中段最大浑浊带区段的特点,利用北槽洪季沿程大小潮水文测验资料,分析了水沙盐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和输移规律,揭示了洪季航道回淤集中在北槽中段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涨落潮周期内航道回淤水沙运动的物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 北槽 回淤物理过程 最大浑浊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