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opolymers of poly(m-xylylene adipamide) and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oligomers by melt copolycondensation 被引量:2
1
作者 Fenglei Bi Jianqiang Shao +2 位作者 Zhenhao Xi Ling Zhao Di Liu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290-1297,共8页
Poly(m-xylylene adipamide)/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MXD6/PET) copolymers are synthesized by melt copolycondensation with 1–5 wt% low molecular weight PET oligomers into the MXD6 oligomers at 260 ℃.FR-IR an... Poly(m-xylylene adipamide)/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MXD6/PET) copolymers are synthesized by melt copolycondensation with 1–5 wt% low molecular weight PET oligomers into the MXD6 oligomers at 260 ℃.FR-IR and1 H NMR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nterchange reaction has occurred between MXD6 oligomers and PET oligomers. The thermal behavior of copolymers shows that the melting temperature of MXD6/PET copolymers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ing of amount of PET oligomers, while the crystallization temperature accordingly increases. And the equilibrium temperature Tm0 is evaluated to be 251.8 ℃ for the copolymers with5 wt% PET oligomer adding, which is very close to that of neat MXD6. The tensile and impact strength of MXD6/PET copolymers a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that of pure MXD6 by mechanical properties test, and the microfibril structure in the impact fracture sample's surface reveals the feature of ductile fra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merization Poly(m-xylylene adipamid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Crystalliz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下载PDF
Non-phosgene synthesis of hexamethylene-1,6-diisocyanate from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hexamethylene-1,6-dicarbamate over Zn–Co bimetallic supported ZSM-5 catalyst 被引量:2
2
作者 Yan Cao Yafang Chi +3 位作者 Ammar Muhammad Peng He liguo Wang Huiquan 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3期549-555,共7页
A non-phosgene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hexamethylene-1,6-diisocyanate(HDI) was developed via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hexamethylene-1,6-dicarbamate(HDC) over Zn–Co bi-metallic supported ZSM-5 catalyst.The cataly... A non-phosgene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hexamethylene-1,6-diisocyanate(HDI) was developed via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hexamethylene-1,6-dicarbamate(HDC) over Zn–Co bi-metallic supported ZSM-5 catalyst.The catalyst was characterized by FTIR and XRD analyses. Three solvents dioctyl sebacate(DOS), dibutyl sebacate(DBS) and 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tetrafluoroborate(BMIMBF_4)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DOS gave better performance.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s for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HDC to HDI using DOS as solvent were then investigat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 i.e.,10 wt%concentration of HDC in DOS, 250 °C temperature, 60 min reaction time, 83.8% yield of HDI had been achieved over Zn–Co/ZSM-5. Decomposition of the intermediate hexamethylene-1-carbamate-6-isocyanate(HMI) over Zn–Co/ZSM-5 in DOS solvent was further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yield of HDI from HMI reached to 69.6%(98.6% HDI selectively) at 270 °C, which further increased the yield of the total HDI(HDI_(tol)) to as high as 95.0%. Recycling of catalyst showed that HDI and HMI yield slightly decreased, and by-product yield increased after the catalyst was reused for 4 times. At last possibl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N-PHOSGENE Thermal decomposition Hexamethylene-1 6-diisocyanate Hexamethylene-1 6-dicarbamate BIMETALLIC SUPPORTED ZSM-5 catalyst
下载PDF
Catalytic Synthesis of Methylene Diphenyl Dicarbamate in AcOH/H_2O Mixed Solvent
3
作者 PEI Yi-xia LI Hui-quan +2 位作者 LIU Hai-tao ZHANG Qin-hua ZHANG Y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4期550-553,共4页
In a mixed solvent of acetic acid(AcOH)/water, methylene diphenyl dicarbamate(MDC) was synthesized by the condensation of methyl phenyl carbamate(MPC) and formaldehyde in the presence of an inorganic acid cataly... In a mixed solvent of acetic acid(AcOH)/water, methylene diphenyl dicarbamate(MDC) was synthesized by the condensation of methyl phenyl carbamate(MPC) and formaldehyde in the presence of an inorganic acid catalyst. Based on the different solubilities to MPC and MDC, the mixed solvent showed higher catalytic performance than pure water. The mixed solvent not only promoted the condensation of MPC but aslo exhibited the advantage of the product separation with the reactants.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a H2SO4 mass fraction of 31%, a reaction temperature of 95 ℃ and reaction time of 3.5 h, the yield of MDC reached 74.3%. In addition, the recycle of the solvent was also investig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ed solvent Methylene diphenyl dicarbamate FORMALDEHYDE Liquid acid
下载PDF
An efficient green route for hexamethylene-1,6-diisocyanate synthesis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hexamethylene-1,6-dicarbamate over Co3O4/ZSM-5 catalyst: An indirect utilization of CO2 被引量:4
4
作者 Muhammad Ammar Yan Cao +3 位作者 Peng He Liguo Wang Jiaqiang Chen Huiquan 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760-1770,共11页
The utilization of CO2 as raw material for chemical synthesis has the potential for substantial economic and green benefits.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hexamethylene-1,6-dicarbamate (HDC)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i... The utilization of CO2 as raw material for chemical synthesis has the potential for substantial economic and green benefits.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hexamethylene-1,6-dicarbamate (HDC)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indirect utilization of CO2 to produce hexamethylene-1,6-diisocyanate (HDI). In this work, a green route was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HD1 by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HDC over Co3O4/ZSM-5 catalyst, using chlorobenzene as low boiling point solvent. Different metal oxide supported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incipient wetness impregnation (IWI), PEG-additive (PEG) and deposition precipitation with ammonia evaporation (DP) methods. 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s for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HDC were tested. The catalyst screening results showed that Co3O4/ZSM-525 catalysts prepared by different methods showed different performances in the order of Co3O4/ZSM-5 25(PEG) 〉 Co3O4/ZSM-525(IWI) 〉 Co3O4/ZSM-525(DP).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Co3O4/ZSM- 52s catalyst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D, FTIR, N2 adsorption-desorption measurements, NH3-TPD and XPS. The superior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o3O4/ZSM-52S(PEG) catalyst was attributed to its relative surface content of Co3 +, surface lattice oxygen content and total acidity. Under the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 6.5% HDC concentration in chlorobenzene, 1 wt% Co3O4/ZSM-525(PEG) catalyst, 250℃ temperature, 2.5 h time, 800 ml.min 1 nitrogen flow rate and 1.0 MPa pressure, the HDC conversion and HDI yield could reach 100% and 92.8% respectively. The Co3O4/ZSM-525(PEG) catalyst could be facilely separated from the reaction mixture, and reused without degradation in catalytic performance. Furthermore, a possible reaction mechanism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3O4/ZSM-5 25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xamethylene-1 6-dicarbamate (HDC)Hexamethylene-1 6-diisocyanate (HDI) Thermal decomposition Co3O4/ZSM-5 Heterogeneous catalyst
下载PDF
液相法合成三聚氰酸体系热力学分析
5
作者 晁惠雨 白振敏 +4 位作者 侯汉青 田立志 李洪 房晓权 石晓华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57-2165,共9页
以二元醇为循环剂液相法合成三聚氰酸是一个由醇解、消去和环加成反应构成的连串反应体系。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该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热力学数据以及各步反应的焓变、Gibbs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依据热力学计算结果并结合已有文献实验数据... 以二元醇为循环剂液相法合成三聚氰酸是一个由醇解、消去和环加成反应构成的连串反应体系。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该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热力学数据以及各步反应的焓变、Gibbs自由能变和平衡常数,依据热力学计算结果并结合已有文献实验数据分析反应路径的可行性及难易程度。结果表明:醇解和消去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有利于反应,但反应平衡常数小;环加成反应为放热反应且进行较为完全,适当强化条件下三步连串反应可顺利进行。计算及分析结果可为该体系的工业放大工艺过程开发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酸 尿素 双氨基甲酸酯 热解 热力学 基团贡献法
下载PDF
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的制备 被引量:10
6
作者 孙大雷 邓剑如 张名凯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6-480,共5页
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是绿色合成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的前体。利用碳酸二甲酯与己二胺反应生成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考察了在新型催化剂CH3COONa作用下反应的影响条件。得出了反应的较佳工艺:己二胺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 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是绿色合成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的前体。利用碳酸二甲酯与己二胺反应生成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考察了在新型催化剂CH3COONa作用下反应的影响条件。得出了反应的较佳工艺:己二胺和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碳酸二甲酯和己二胺的摩尔比为8,反应温度353 K,反应时间8 h。并对反应机理及合成工艺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己二胺 甲氧羰基化 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
下载PDF
用碳酸二甲酯代替光气合成甲苯二异氰酸酯Ⅱ.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的分解 被引量:12
7
作者 赵新强 王延吉 +2 位作者 李芳 王淑芳 丛津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15-617,共3页
在对于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 (TDC)分解反应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并安装了分解反应装置。实验结果表明 :TDC分解的最佳热载体为癸二酸二辛酯 ;最佳混合溶剂为“四氢呋喃 +硝基苯” ;适宜的反应条件是 2 5 0~ 2 70℃ ,2 .6 6 6kPa... 在对于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 (TDC)分解反应系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并安装了分解反应装置。实验结果表明 :TDC分解的最佳热载体为癸二酸二辛酯 ;最佳混合溶剂为“四氢呋喃 +硝基苯” ;适宜的反应条件是 2 5 0~ 2 70℃ ,2 .6 6 6kPa。热分解的甲苯二异氰酸酯 (TDI)最高产率为 85 5 % ,而催化分解的TDI最高产率为 92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二异氰酸酯 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 分解
下载PDF
硅钨酸催化合成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富强 陈彤 +2 位作者 马飞 姚洁 王公应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0-263,共4页
以硅钨酸为催化剂、二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对苯氨基甲酸甲酯(M PC)与甲醛缩合反应制备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进行了研究。考察了M PC与甲醛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硅钨酸用量对M PC转化率和MDC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反应条... 以硅钨酸为催化剂、二乙二醇二甲醚为溶剂,对苯氨基甲酸甲酯(M PC)与甲醛缩合反应制备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进行了研究。考察了M PC与甲醛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硅钨酸用量对M PC转化率和MDC收率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M PC与甲醛的摩尔比为8∶1,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5h,硅钨酸与M PC的摩尔比为2.1∶100。在此优化条件下反应,MDC的收率为62.8%。对硅钨酸催化M PC与甲醛缩合反应的历程进行了讨论,硅钨酸既有催化反应物种形成活性中间体的活性质子,又有对活性中间体具有稳定化作用的硅钨酸阴离子,从而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氨基甲酸甲酯 甲醛 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硅钨酸 固体酸 催化
下载PDF
碳酸酯胺解合成氨基甲酸酯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大雷 邓剑如 +2 位作者 张名凯 奚家国 单婷婷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2-105,共4页
通过监测反应体系的胺值变化,对Zn(OAc)2催化剂作用下,碳酸二甲酯胺解合成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级数对1,6-己二胺(HDA)为准一级;反应活化能为18.58 kJ/mol;反应速率常数在温度343 K,353 K,363 K,37... 通过监测反应体系的胺值变化,对Zn(OAc)2催化剂作用下,碳酸二甲酯胺解合成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级数对1,6-己二胺(HDA)为准一级;反应活化能为18.58 kJ/mol;反应速率常数在温度343 K,353 K,363 K,373 K时分别为1.995×10-1h-1,2.513×10-1h-1,3.044×10-1h-1,3.334×10-1h-1,并与催化剂浓度成正比.提出了可能的催化反应机理,导出的速率方程圆满地解释了实验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二甲酯 六亚甲基二氨基甲酸甲酯 反应速率常数 动力学方程
下载PDF
2,4-甲苯二氨基甲酸酯分解反应性能及机理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桂荣 崔雪霞 +2 位作者 贾晓强 赵新强 王延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82-1088,共7页
对不同种类的2,4-甲苯二氨基甲酸酯(TDC)分解制备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性能及Fe_2O_3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热重和差热扫描结果表明,不同2,4-甲苯二氨基甲酸酯的热分解温度由低到高次序为:2,4-甲苯二氨基甲酸苯酯(TDC(Ph))、2... 对不同种类的2,4-甲苯二氨基甲酸酯(TDC)分解制备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反应性能及Fe_2O_3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热重和差热扫描结果表明,不同2,4-甲苯二氨基甲酸酯的热分解温度由低到高次序为:2,4-甲苯二氨基甲酸苯酯(TDC(Ph))、2,4-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TDC(Me))、2,4-甲苯二氨基甲酸丙酯(TDC(Pr))、2,4-甲苯二氨基甲酸丁酯(TDC(Bu));热分解温度高低反映了热分解反应的难易。而Fe_2O_3催化分解实验表明,不同2,4-甲苯二氨基甲酸酯催化分解反应由易到难依次为TDC(Ph)、TDC(Bu)、TDC(Pr)、TDC(Me)。可能是催化剂Fe_2O_3的使用,使得不同2,4-甲苯二氨基甲酸酯催化分解的难易趋势与热分解的不同。借助FTIR表征,推测了Fe_2O_3催化TDC(Me)分解反应的机理,表明催化剂Fe_2O_3中的Fe^(3+)与TDC(Me)中的羰基氧发生配位作用是催化分解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二氨基甲酸酯 分解反应 甲苯二异氰酸酯 反应机理
下载PDF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乙酸锌催化合成2,4-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的反应机理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丹 王桂荣 +1 位作者 王延吉 赵新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31-335,共5页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无水乙酸锌催化2,4-二氨基甲苯与碳酸二甲酯反应生成2,4-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的甲氧基羰基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碳酸二甲酯羰基碳上的氧与无水乙酸锌中的Zn2+配位形成配合物,无水乙酸锌的结构由双齿型转变为单齿... 利用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无水乙酸锌催化2,4-二氨基甲苯与碳酸二甲酯反应生成2,4-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的甲氧基羰基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碳酸二甲酯羰基碳上的氧与无水乙酸锌中的Zn2+配位形成配合物,无水乙酸锌的结构由双齿型转变为单齿型,同时使DMC的羰基碳被活化。然后2,4-二氨基甲苯作为亲核试剂,其氨基进攻配合物中碳酸二甲酯上被活化的羰基碳原子,发生甲氧基羰基化反应,配合物中的Zn—O配位键断裂,生成2,4-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和甲醇,并使无水乙酸锌的结构重新回到双齿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 2 4-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 无水乙酸锌 碳酸二甲酯 机理
下载PDF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清洁合成过程研究Ⅱ.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催化合成及其分解 被引量:21
12
作者 赵新强 王延吉 +2 位作者 李芳 张文会 郝东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53-58,共6页
针对苯氨基甲酸甲酯 (MPC)和甲醛 (HCHO)缩合合成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MDC) ,然后分解制备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的反应 ,考察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反应工艺条件的影响。在 MPC缩合反应中 ,盐酸既作为催化剂又作为溶剂 ,且... 针对苯氨基甲酸甲酯 (MPC)和甲醛 (HCHO)缩合合成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MDC) ,然后分解制备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MDI)的反应 ,考察了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及反应工艺条件的影响。在 MPC缩合反应中 ,盐酸既作为催化剂又作为溶剂 ,且母液循环使用两次时 ,MDC的收率为 78.4 %;若以 Zn Cl2 为催化剂、硝基苯为溶剂时 ,MDC的收率为 87.4 %;若以笔者开发的固载化 Zn Cl2 /AC作为催化剂 ,其单位摩尔 Zn Cl2 的 MDC收率远高于液体 Zn Cl2 催化剂。以混合溶剂溶解 MDC后 ,进行液相分解得到 MDI,锌及其有机盐对该反应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当以锌粉为催化剂时 ,MDI收率为 87.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缩合反应 分解反应 清洁合成
下载PDF
氨基甲酸酯气相热分解制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大雷 谢顺吉 +1 位作者 邓剑如 晁自胜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在自行设计组装的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HDU)气相热分解制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的反应装置上,考察了溶剂的稳定性,HDU气相热分解制HDI的工艺条件以及催化剂对HDI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溶剂,碱性Al... 在自行设计组装的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HDU)气相热分解制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的反应装置上,考察了溶剂的稳定性,HDU气相热分解制HDI的工艺条件以及催化剂对HDI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为溶剂,碱性Al_2O_3为催化剂,在HDU 1.0 g,DOP50 mL,真空度0.09 MPa,氮气流速100 mL/min,进料速率68 mL/h,反应温度330℃和催化剂用量为HDU质量的30%的条件下,HDI的收率可达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亚甲基-1 6-二异氰酸酯 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 气相热分解
下载PDF
尿素法合成甲苯-2,4-二氨基甲酸正丙酯反应 被引量:6
14
作者 耿艳楼 方鸿刚 +3 位作者 安华良 王桂荣 赵新强 王延吉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4-500,共7页
以2,4-二氨基甲苯(TDA)、尿素和正丙醇(PrOH)为原料,非催化合成了甲苯-2,4-二氨基甲酸正丙酯(TDC-P),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该合成反应的影响,并基于反应产物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推测了可能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该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 以2,4-二氨基甲苯(TDA)、尿素和正丙醇(PrOH)为原料,非催化合成了甲苯-2,4-二氨基甲酸正丙酯(TDC-P),考察了反应条件对该合成反应的影响,并基于反应产物的液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推测了可能的反应路径。结果表明,该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n(TDA)/n(Urea)=1/3、n(TDA)/n(PrOH)=1/84、反应温度170℃、反应压力0.6MPa、反应时间4h。此时,TDA转化率95.3%,TDC-P产率66.1%、选择性69.4%。合成TDC-P可能的反应路径有3条,(1)经过氨基甲酸正丙酯和3-氨基-4-甲基苯氨基甲酸正丙酯或2-甲基-5-氨基苯氨基甲酸正丙酯生成TDC-P的反应路径;(2)以2,4-甲苯二脲为中间产物的反应路径;(3)以3-脲基-4-甲基苯氨基甲酸正丙酯或2-甲基-5-脲基苯氨基甲酸正丙酯为中间产物的反应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氨基甲苯 尿素 正丙醇 甲苯-2 4-二氨基甲酸正丙酯 反应路径
下载PDF
用碳酸二甲酯代替光气合成甲苯二异氰酸酯Ⅰ.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的催化合成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新强 王延吉 +2 位作者 李芳 王淑芳 丛津生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611-614,共4页
用碳酸二甲酯代替光气合成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 T D C) 。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甲醇钠、乙酸锌催化剂上合成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反应性能的影响,确定出适宜的操作条件;首次制备出合成 T D C 的负载型催化剂,并获得较高的 T ... 用碳酸二甲酯代替光气合成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 T D C) 。考察了不同反应条件对甲醇钠、乙酸锌催化剂上合成甲苯二氨基甲酸甲酯反应性能的影响,确定出适宜的操作条件;首次制备出合成 T D C 的负载型催化剂,并获得较高的 T D C 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苯二异氰酸酯 碳酸二甲酯 光气 催化 TDC
下载PDF
醋酸锌催化碳酸二甲酯胺解合成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大雷 谢顺吉 +1 位作者 邓剑如 晁自胜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3,共5页
在醋酸锌催化作用下,对碳酸二甲酯(DMC)胺解合成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催化机理进行了推测。结果表明,Zn(OAc)_2对DMC甲氧羰基化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n(DMC):n(HDA)=6、反应温度353 K、反应时间6 h、n(Zn(... 在醋酸锌催化作用下,对碳酸二甲酯(DMC)胺解合成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催化机理进行了推测。结果表明,Zn(OAc)_2对DMC甲氧羰基化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在n(DMC):n(HDA)=6、反应温度353 K、反应时间6 h、n(Zn(OAc)_2):n(HDA)=0.04的反应条件下,HDA转化率达92%,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收率达82%。其催化实质是过醋酸锌中Zn^(2+)与DMC中显电负性的羰基氧配位,并通过电子传递效应,籍此引发DMC中羰基碳的正离子化;然后1,6-己二胺中氮负离子再亲核进攻DMC中的羰基碳正离子,发生加成消去反应,进而得到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 碳酸二甲酯 1 6一己二胺 催化合成
下载PDF
混合酸催化合成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士斌 姚洁 +3 位作者 王越 王公应 李石新 薛授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3-36,共4页
以混合酸为催化剂,水作溶剂,对苯氨基甲酸甲酯(MPC)和甲醛溶液或三聚甲醛缩合制备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反应进行了考察,考察了混合酸浓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以甲醛为甲基化试剂的最佳反应... 以混合酸为催化剂,水作溶剂,对苯氨基甲酸甲酯(MPC)和甲醛溶液或三聚甲醛缩合制备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反应进行了考察,考察了混合酸浓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用量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以甲醛为甲基化试剂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混合酸浓度30%、反应时间2h、n(MPC)/n(HCHO)=1/1、反应温度100℃,MDC收率为89 47%;以三聚甲醛(STO)为甲基化试剂时,最佳反应条件为:混合酸浓度30%、反应时间5h、反应温度105℃、n(MPC)/n(STO)=15/4,MDC产率为75 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氨基甲酸甲酯 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甲醛 混合酸催化
下载PDF
尿素法合成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反应热力学分析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毅 王盟 +2 位作者 安华良 赵新强 王延吉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76,共6页
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是生产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重要中间体。针对尿素法合成MDC选择性低的问题,首先分别对氨基甲酸甲酯(MC)路径和4-氨基-4'-脲基二苯甲烷(AUM)路径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AUM路径相对较容易进行... 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是生产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的重要中间体。针对尿素法合成MDC选择性低的问题,首先分别对氨基甲酸甲酯(MC)路径和4-氨基-4'-脲基二苯甲烷(AUM)路径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AUM路径相对较容易进行。采用间歇排氨的操作方式,考察了反应条件对二苯甲烷二胺(MDA)、尿素和甲醇合成MDC反应的影响,确定出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80℃,反应初压1.2 MPa,n(MDA):n(尿素)∶n(甲醇)∶n(γ-Al_2O_3)=1∶5∶50∶0.1。在此条件下,MDA转化率为94.2%,MDC收率和选择性分别为41.2%和43.7%,MDC和4-氨基-4′-氨基甲酸甲酯二苯甲烷(MMC)的联合选择性为81.6%,比封闭体系分别高出12.5%、14.9%、11.5%和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尿素 二苯甲烷二胺
下载PDF
HDI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大雷 谢顺吉 +1 位作者 邓剑如 晁自胜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10年第3期271-277,共7页
论述了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合成工艺的现状及主要研究方向,并对各种生产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先由碳酸二甲酯(DMC)胺解法合成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HDU-1),再催化分解HDU-1制备HDI的绿色非光气合成工艺,并展望... 论述了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HDI)合成工艺的现状及主要研究方向,并对各种生产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着重介绍先由碳酸二甲酯(DMC)胺解法合成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HDU-1),再催化分解HDU-1制备HDI的绿色非光气合成工艺,并展望了HDI清洁生产工艺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亚甲基-1 6-二异氰酸酯 六亚甲基二氨基二甲酸甲酯 碳酸二甲酯 催化分解
下载PDF
合成甲苯-2,4-二氨基甲酸甲酯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桂荣 赵新强 王延吉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5年第1期8-13,共6页
由2,4 二氨基甲苯与碳酸二甲酯制备甲苯 2,4 二氨基甲酸甲酯为一复合反应体系。本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该反应体系的反应热、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对反应原料中甲醇的含量对甲苯 2,4 二氨基甲酸甲酯收率的影响进行了计... 由2,4 二氨基甲苯与碳酸二甲酯制备甲苯 2,4 二氨基甲酸甲酯为一复合反应体系。本文用基团贡献法计算了该反应体系的反应热、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对反应原料中甲醇的含量对甲苯 2,4 二氨基甲酸甲酯收率的影响进行了计算。计算数据与文献值及试验结果比较,表明计算结果可靠,对实验室研究及工业生产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氨基甲苯 甲苯-2 4-二氨基甲酸甲酯 平衡常数 热力学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