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HLA-DR表达率对高龄老年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评估及判断预后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书 张颖 +1 位作者 张杰 严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研究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mHLA)-DR的表达对高龄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高龄肺炎患者76例,给予正规治疗同时进行CURB-65评分,并分别在第0、3、7、14天查mHLA-DR表达率;根据14 d预后的不同,分为治愈组及未愈组,比较两... 目的研究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mHLA)-DR的表达对高龄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高龄肺炎患者76例,给予正规治疗同时进行CURB-65评分,并分别在第0、3、7、14天查mHLA-DR表达率;根据14 d预后的不同,分为治愈组及未愈组,比较两组不同时期mHLA-DR表达的不同,同时分析CURB-65评分与mHLA-DR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治愈组mHLA-DR表达率高于未治愈组,且在第7~14天,治愈组mHLA-DR增长明显快于未愈组(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mHLA-DR表达率可以作为判断高龄老年肺炎患者预后的指标;CURB-65评分与mHLA-DR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mHLA-DR的表达与老年肺炎预后相关,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肺炎 免疫功能 mhla-dr CURB-65评分
下载PDF
儿童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病原体感染情况及mHLA-DR、IL-10水平研究
2
作者 杨海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8期1491-1493,149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病原体感染情况及mHLA-DR、IL-10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儿童作为观察组,分析病原体感染情况,并根据血培养结果将观察组分为细菌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儿童重症...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病原体感染情况及mHLA-DR、IL-10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儿童作为观察组,分析病原体感染情况,并根据血培养结果将观察组分为细菌培养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感染发生的风险因素。同时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的IL-10、mHLA-DR表达水平。结果:病原检测阳性者63例,阳性率为63.00%,其中单纯病毒感染23例,2种以上病毒感染合计11例;单纯细菌感染合计17例,2种以上细菌感染合计5例,单纯肺炎支原体感染合计4例;混合感染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年龄、住院时间、发病季节、非单人间病房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与其发生重症肺炎感染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两组性别、贫血史与先天性心脏病史等情况比较,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岁、住院时间≥2 w、春夏季节、非单人间住房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均是导致儿童发生重症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对照组,观察组IL-10水平明显更高,而mHLA-DR水平显著更低(P<0.05)。结论:病毒感染是导致儿童重症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其次为细菌感染。此疾病在≤2岁的幼儿中较为多见,秋冬季节较为频发,且与住院时间、非单人间病人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等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同时患儿的免疫炎症机制紊乱,检测IL-10、mHLA-DR水平有利于防治儿童重症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重症肺炎 病原体感染 mhla-dr IL-10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肺癌合并脓毒症mHLA-DR、CD39^(+)Treg及IL-10表达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宁 周明明 +2 位作者 蒋正英 吴桂新 吕奇坤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 分析肺癌合并脓毒症患者中外周单核细胞HLA-DR、外周血CD39^(+)Tregs水平和IL-10表达水平对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合并脓毒症的患者68例,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8例,脓毒性休克... 目的 分析肺癌合并脓毒症患者中外周单核细胞HLA-DR、外周血CD39^(+)Tregs水平和IL-10表达水平对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合并脓毒症的患者68例,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8例,脓毒性休克组30例;同期36例未合并脓毒症的肺癌患者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者入院后外周单核细胞HLA-DR、外周血CD39^(+)Treg及IL-10的水平,分析三种指标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三种指标及联合检测对脓毒症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的能力。结果 (1)脓毒症组血清中的CD39^(+)Treg比例、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92±1.35 vs. 2.14±0.86%)、(37.08±5.32 vs. 9.22±1.75)pg/ml(P<0.01),mHLA-DR水平在感染前7 d均低于脓毒性休克组和对照组,P<0.01;在入院第7天脓毒症组中HLA-DR降至最低,与入院时水平差异有显著性(91.07±1.14 vs. 84.59±0.7%,P<0.01);(2)68例脓毒症肺癌患者中,死亡22例;与生存者相比,死亡者ΔHLA-DR7水平明显降低,CD39^(+)Treg比例、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1;(3)脓毒症组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ΔHLA-DR7(OR=2.195,P<0.001)、CD39^(+)Treg(OR=2.853,P=0.015)、IL-10(OR=1.868,P=0.002)与APACHEⅡ及SOFA评分是脓毒症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4)ΔHLA-DR7评价脓毒症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截断值为8.7%时,敏感度为89.28%,特异度为97.6%,大于CD39^(+)Treg和IL-10,P<0.01;三种指标联合的预后评估能力(曲线下面积为0.925,敏感度为96.61%,特异度为94.32%)明显高于三者的单一检测或两两联合检测。结论 ΔHLA-DR7是肺癌伴脓毒症严重程度和预后评估的一个良好指标,ΔHLA-DR7与CD39^(+)Treg和IL-10三者联合能够显著提高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la-dr CD39+Tregs 白细胞介素-10 支气管肺癌 脓毒症
原文传递
mHLA-DR%联合CD4+/CD8+比值对严重创伤患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伍伟光 蔡芳芳 +5 位作者 林幼萍 陈玉兰 谢果晋 蔡潮深 江东新 陈怿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763-767,共5页
目的:观察创伤患者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单核细胞HLA-DR%(mHLA-DR%)变化规律,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分析2010-01-2015-12期间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AIS-ISS评分≥16分且APACHEⅡ>15分),生存组3... 目的:观察创伤患者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及单核细胞HLA-DR%(mHLA-DR%)变化规律,探讨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及意义。方法:收集分析2010-01-2015-12期间东莞市第五人民医院救治的严重创伤患者(AIS-ISS评分≥16分且APACHEⅡ>15分),生存组31例,死亡组18例。分析两组入院时年龄、性别构成、AIS-ISS评分,APACHEⅡ评分、致伤因素(冲击伤、坠落伤、锐器伤、烧烫伤)、受伤部位(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四肢)、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浓度、CD4+/CD8+比值和mHLA-DR%,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第1、3和7天APACHEⅡ评分、CD4+/CD8+比值和mHLA-DR%的变化并分析两组间差异,使用Pearson系数评估CD4+/CD8+比值和mHLA-DR%与APACHEⅡ评分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及Cox回归分析评估联合CD4+/CD8+比值和mHLA-DR%对严重创伤患者临床结局的预判作用和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情况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mHLA-DR%和CD4+/CD8+比值分别与APACHEⅡ呈负相关性(P<0.05),且各组内APACHEⅡ和mHLA-DR%、CD4+/CD8+比值前后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存活组相比较,死亡组mHLA-DR%和CD4+/CD8+比值在第3天开始出现下降(P<0.05)。分别以第3天mHLA-DR%、CD4+/CD8+比值和二者联合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两项指标联合曲线总面积最大,可达0.801(95%CI:0.773~0.882)。Cox回归分析显mHLA-DR%联合CD4+/CD8+比值预测严重创伤患者死亡的OR值为7.742(95%CI:5.693~8.338)。结论:严重创伤后CD4+/CD8+比值与mHLA-DR%呈现动态变化,两项指标不仅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也是预测死亡的危险因素,对严重创伤患者结局预判具有重要作用,对指导创伤临床救治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创伤 单核细胞HLA-DR% CD4+/CD8+比值 预后
原文传递
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监测在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周曙俊 周军 王大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监测CD14+单核细胞人白血病抗原DR(monocyt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mHLA-DR)表达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挑选38例重症肺炎患者,以明确诊断后28天的预后作为标准分成生存组(22例)与死亡组(16例),另选择38... 目的:探讨监测CD14+单核细胞人白血病抗原DR(monocyte 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mHLA-DR)表达在评估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挑选38例重症肺炎患者,以明确诊断后28天的预后作为标准分成生存组(22例)与死亡组(16例),另选择38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在重症肺炎确诊后第1、3、5、7天,应用流式细胞术连续监测患者外周血mHLA-DR的表达;对照组在研究期间常规检测1次mHLA-DR表达。结果:重症肺炎患者确诊后第1天,生存组与死亡组mHLA-DR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存组mHLA-DR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到第7天生存组mHLA-DR表达已接近对照组水平,两者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死亡组mHLA-DR表达持续偏低,在各个时间点始终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时间点死亡组mHLA-DR表达均低于生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确诊第1天mHLA-DR表达<30%预测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81.8%。结论:重症肺炎患者确诊后第1天mHLA-DR表达<30%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不佳的指标,另外连续监测病程中不同时间点的mHLA-DR表达对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也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la-dr 重症肺炎 预后
下载PDF
CRRT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聂祥碧 卢院华 +4 位作者 郭经华 王曾庚 杨小刚 杨春丽 袁中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S1期299-300,共2页
目的:探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收住我科的重症脓毒症有CRRT治疗指征患者共25例,按随机方法分成CRRT治疗的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13例和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 目的:探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对重症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收住我科的重症脓毒症有CRRT治疗指征患者共25例,按随机方法分成CRRT治疗的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组13例和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VVHDF)组12例,在基础治疗不变情况下观察两组患者CRRT治疗24小时前后的总T淋巴细胞、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B细胞、静止T细胞、活化T细胞、活化B细胞,mHLA-DR的变化。结果:25例CRRT患者、CRRT中的13例CVVH模式及12例CVVHDF模式患者总T淋巴细胞、T辅助细胞、T抑制细胞、CD4/CD8比值、NK细胞、B细胞、静止T细胞、活化T细胞、活化B细胞,mHLA-DR治疗前后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CRRT治疗重症脓毒症患者24小时对患者的T细胞亚群及单核细胞HLA-DR无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感染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T细胞亚群 mhla-dr
下载PDF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中医虚实证与免疫变化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怡欣 吴思慧 +1 位作者 翁书和 植晓彤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1235-1240,共6页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虚实证患者免疫指标的变化,旨在探讨MODS虚实证型与免疫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39例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按中医八纲辨证分为实证组25例和虚证组14例,并随机选取25例非MODS患者作... 【目的】观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虚实证患者免疫指标的变化,旨在探讨MODS虚实证型与免疫指标变化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39例符合MODS诊断标准的患者,按中医八纲辨证分为实证组25例和虚证组14例,并随机选取25例非MODS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者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T淋巴细胞计数、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CD4^(+)/CD8^(+)比值及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m HLA-DR)水平情况,并分析虚实证与各免疫指标变化的关系。【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实证组和虚证组MODS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而实证组与虚证组MODS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对照组比较,实证组和虚证组MODS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及m HLA-DR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虚证组患者的mHLA-DR水平也明显低于实证组(P<0.05),mHLA-DR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对照组>实证组>虚证组;而实证组和虚证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CD4^(+)T细胞计数、CD8^(+)T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3组患者的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虚证组MODS患者的mHLA-DR异常率明显高于实证组(P<0.05),其特点为虚证组以mHLA-DR降低为主;而虚证组和实证组MODS患者的T淋巴细胞数、CD4^(+)和CD8^(+)T细胞计数异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ODS患者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变化,虚实证患者中的免疫指标存在差异,虚证患者的mHLA-DR降低更明显,提示m HLA-DR水平降低可作为区分虚实证的客观参考指标,可为存在免疫失衡的MODS患者中医遣方用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虚证 实证 免疫指标 T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mhla-dr)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免疫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28
8
作者 占林兵 谢波 +1 位作者 华锋 富明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45-2147,共3页
目的:研究免疫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m HLA-DR)表达率、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和Ig M指标的影响,探讨重症肺炎免疫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免疫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m HLA-DR)表达率、血清免疫球蛋白Ig G、Ig A和Ig M指标的影响,探讨重症肺炎免疫治疗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腺肽α1治疗,疗程为7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m HLA-DR表达以及Ig G、Ig A和Ig M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胸腺肽α1治疗后m HLA-DR表达率升高显著,同时血清Ig G、Ig A和Ig M含量均出现明显升高,治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采用胸腺肽α1免疫治疗可以预防免疫抑制,明显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免疫治疗 免疫球蛋白 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
下载PDF
免疫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魏莉 白洁 +1 位作者 王丽 和晓华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71-2873,共3页
目的研究免疫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mHLA-DR)表达、T细胞亚群等免疫功能指标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 目的研究免疫治疗对重症肺炎患者CD14+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mHLA-DR)表达、T细胞亚群等免疫功能指标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进行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重症监护病房(ICU)和呼吸科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胸腺肽α1共7d,进行免疫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HLA-DR表达、T细胞亚群以及TNF-α、IL-6水平的变化,同时对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等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mHLA-DR表达率上升,CD4+和CD4+/CD8+显著升高,CD8+、TNF-α和IL-6显著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7d后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治疗总有效率、病死率分别为(8.5±2.6)d、72.0%、12.0%,均优于对照组的(11.2±2.5)d、50.0%、3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胸腺肽α1进行免疫治疗后,能够提高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并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免疫治疗7d后mHLA-DR表达率≥40.0%,可作为预测免疫治疗有反应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患者 免疫治疗 CD14+ 单核细胞人白细胞抗原-DR
原文传递
评价脓毒症免疫抑制生物标志物的4个标准 被引量:1
10
作者 裴飞 吴健锋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2-996,共5页
免疫抑制是造成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关键环节。免疫状态评估是识别免疫抑制患者和明确免疫治疗时机的先决条件。探索脓毒症免疫状态评估的生物标志物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然而, 近年来大量生物标志物的出现却给临床医生造成选择的困扰... 免疫抑制是造成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关键环节。免疫状态评估是识别免疫抑制患者和明确免疫治疗时机的先决条件。探索脓毒症免疫状态评估的生物标志物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然而, 近年来大量生物标志物的出现却给临床医生造成选择的困扰。脓毒症免疫抑制理想生物标志物有4个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免疫监测 免疫抑制 单核细胞HLA-DR 淋巴细胞数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