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8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TORC2/mTORC1抑制剂OSI-027诱导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 被引量:2
1
作者 岳青芳 刘新月 +1 位作者 张媛 曹菲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3-588,共6页
目的:研究mTORC2/mTORC1抑制剂OSI-027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myelodysplastic syndrome/acute myeloid leukemia,MDS/AML)细胞SKM-1增殖的影响,并从凋亡和自噬两方面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和OS... 目的:研究mTORC2/mTORC1抑制剂OSI-027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转化急性髓系白血病(myelodysplastic syndrome/acute myeloid leukemia,MDS/AML)细胞SKM-1增殖的影响,并从凋亡和自噬两方面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雷帕霉素和OSI-027分别处理SKM-1细胞后对细胞活性、周期及凋亡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内自噬泡及自噬小体;吖啶橙染色法检测酸性自噬泡数量;RT-q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B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结果:OSI-027比雷帕霉素更明显地抑制了SKM-1细胞的增殖;并能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_(0)/G_(1)期;但OSI-027不能有效地导致细胞凋亡,透射电镜观察到胞质内出现大量的自噬泡和自噬小体。阻断自噬后并不能提高细胞凋亡比例,但可部分解救OSI-027造成的抑制增殖作用;OSI-027干预后自噬相关基因Beclin-1和LC3B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上调。结论:mTORC2/mTORC1抑制剂OSI-027能有效地导致SKM-1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从而抑制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mtorc2/mtorc1抑制剂 自噬性死亡
下载PDF
EZH2抑制剂对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Th细胞分化及PD1/PD-L1表达的作用机制
2
作者 王钧 王轶楠 +1 位作者 肖建波 李海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8-892,共5页
目的探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抑制剂对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Th细胞分化及程序性死亡(PD)1/PD1配体(PD-L1)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恶性淋巴瘤放疗抵抗细胞株将其分为恶性淋巴瘤(A)组、多柔比星(B)组、EZH2抑制剂(C)... 目的探究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抑制剂对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Th细胞分化及程序性死亡(PD)1/PD1配体(PD-L1)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恶性淋巴瘤放疗抵抗细胞株将其分为恶性淋巴瘤(A)组、多柔比星(B)组、EZH2抑制剂(C)组、EZH2抑制剂联合PD1/PD-L1抑制剂(D)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流式细胞仪检测Th细胞分化相关因子,Western印迹检测PD1/PD-L1蛋白表达,Hoechst33258染色法、噻唑蓝(MTT)法及小室法检测恶性淋巴瘤细胞活性。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细胞凋亡率、干扰素(INF)-γ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增殖率、侵袭数量、白细胞介素(IL)-4水平、PD1、PD-L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且C组比B组变化更明显,D组比C组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EZH2抑制剂可显著抑制恶性淋巴瘤细胞放疗抵抗,有效调控Th细胞分化,并抑制PD1/PD-L1蛋白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抑制 恶性淋巴瘤细胞 放疗抵抗 TH细胞分化 程序性死亡(PD)1/PD1配体(PD-L1)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微小核糖核酸、骨形态发生蛋白-2、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鲁学良 熊明月 +2 位作者 刘世琼 吴飞翔 王亚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836-839,共4页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672-5p(miR-672-5p)、微小核糖核酸-29b(miR-29b)、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水平及其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 目的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672-5p(miR-672-5p)、微小核糖核酸-29b(miR-29b)、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水平及其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6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作为病例组,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会(ARCO)分期标准将其分为Ⅰ期组(41例)、Ⅱ期组(30例)和Ⅲ期组(45例),另选本院同期12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及不同ARCO分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miR-672-5p、miR-29b、BMP-2、PAI-1水平,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清miR-672-5p、miR-29b、PAI-1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BMP-2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组患者血清miR-672-5p、miR-29b、PAI-1水平高于Ⅱ期组和Ⅰ期组,Ⅱ期组高于Ⅰ期组(P<0.05);Ⅲ期组患者血清BMP-2水平低于Ⅱ期组和Ⅰ期组,Ⅱ期组低于Ⅰ期组(P<0.05)。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miR-672-5p、miR-29b、PAI-1水平与ARCO分期呈正相关,BMP-2与ARCO分期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672-5p、miR-29b、BMP-2、PAI-1预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AUC值均大于0.8(P<0.05),表明均具有较高的预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效能。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清miR-672-5p、miR-29b、PAI-1呈高表达,而血清BMP-2呈低表达,四者均具有较高的预测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微小核糖核酸-672-5p 微小核糖核酸-29b 骨形态发生蛋白-2 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 预测价值
下载PDF
HDAC3抑制剂RGFP966通过下调TGF-β1/SMAD3/STAT-1信号通路抑制AIM2炎症小体活化和EMT缓解子宫内膜纤维化
4
作者 卢建军 张新悦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11-216,共6页
目的探讨HDAC3抑制剂RGFP966缓解子宫内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8只6~8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IUA模型组(即宫内粘连大鼠模型组)、RGFP966治疗组(IUA模型组给予HDAC3抑制剂RGFP966治疗),每组6只。建立IUA大鼠模型。EL... 目的探讨HDAC3抑制剂RGFP966缓解子宫内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18只6~8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Control组、IUA模型组(即宫内粘连大鼠模型组)、RGFP966治疗组(IUA模型组给予HDAC3抑制剂RGFP966治疗),每组6只。建立IUA大鼠模型。ELISA测定大鼠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水平。qPCR法测定大鼠子宫内膜组织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α-SMA、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大鼠子宫内膜组织TGF-β1、SMAD3、p-STAT-1、STAT-1、AIM2、IL-18、cleaved-IL-1β、IL-1β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IUA模型组大鼠子宫角壁变薄,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升高(P<0.05);E-cadherin mRNA相对表达水平降低,N-cadherin、α-SMA、Vimentin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P<0.05);TGF-β1、SMAD3、p-STAT-1蛋白质表达水平增强(P<0.05);AIM2、IL-18、cleaved-IL-1β的表达水平增强(P<0.05)。与IUA模型组相比,RGFP966治疗组部分逆转(P<0.05)了上述指标。STAT-1和IL-1β的表达水平在上述3个分组中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DAC3的抑制剂RGFP966可通过下调TGF-β1/SMAD3/STAT-1信号通路抑制AIM2炎症小体和EMT,缓解子宫内膜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纤维化 宫内粘连 HDAC3抑制RGFP966 TGF-β1/SMAD3/STAT-1信号通路 AIM2炎症小体
下载PDF
SGLT-2抑制剂通过Nrf2/HO-1信号通路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动脉重构的干预作用
5
作者 庞雅平 韩梅 +1 位作者 董帅 姜兰叶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53-956,共4页
目的探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2抑制剂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HO)-1信号通路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基底动脉重构的干预作用。方法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 目的探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2抑制剂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HO)-1信号通路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基底动脉重构的干预作用。方法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高糖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试验组各15只,实验组采用1 mg/(kg·d)达格列净灌胃,模型组和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8 w后血糖仪检测各组血糖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基底动脉病理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基底动脉核增殖指数(Ki67)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点各组基底动脉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糖显著升高,基底动脉动脉血管壁厚管腔内径管腔外径和中膜面积均明显增加,Ki67表达显著增加,基底动脉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出现线粒体空泡化等现象,Nrf2及HO-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试验组血糖水平下降,基底动脉动脉血管壁厚管腔内径管腔外径和中膜面积均明显降低,Ki67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超微结构病理学结构有所好转,Nrf2及HO-1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结论SGLT-2抑制剂可以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大鼠基底动脉重构发挥干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rf2/HO-1信号通路的调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SGLT)-2抑制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血糖 基底动脉 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血红素氧合酶(HO)-1
下载PDF
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和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于利平 邢小燕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6期631-635,共5页
慢性肾脏病以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尿白蛋白增加为主要特点,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类型之一,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肾衰竭甚至死亡,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近年来有关糖尿病肾病的保护药物有了重要研究进展,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慢性肾脏病以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尿白蛋白增加为主要特点,糖尿病肾病是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类型之一,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肾衰竭甚至死亡,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近年来有关糖尿病肾病的保护药物有了重要研究进展,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sodium-glucose transporter 2 inhibitor,SGLT2i)、胰高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等药物表现优异,被国内外指南推荐应用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以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改善肾脏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糖尿病肾病 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 胰高糖素样肽-1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CY1215通过调控能量代谢酶保护脂多糖/D-氨基半乳糖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小鼠机制研究
7
作者 张小雅 石春霞 +4 位作者 郭金 王钰鲲 张丹眉 沈起艳 龚作炯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ACY1215对急性肝衰竭(ALF)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ACY1215处理组,采用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联合腹腔注射诱导小鼠ALF模型,常规行血生化和组织...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ACY1215对急性肝衰竭(ALF)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ACY1215处理组,采用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联合腹腔注射诱导小鼠ALF模型,常规行血生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苹果酸脱氢酶1(MDH1)、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和果糖-2,6-二磷酸酶2(PFKFB2)及白介素-1β(IL-1β)和IL-18分子蛋白的表达。结果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ALF模型制备成功,而ACY1215干预组肝组织病理学损害显著减轻;模型组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分别为(3743.5±655.9)U/L、(2539.4±488.1)U/L和(89.56±7.2)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4.5±7.6)U/L、(32.3±9.3)U/L和(6.2±2.4)μmol/L,P<0.05】,而ACY1215处理组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分别为(951.5±328.9)U/L、(475.3±131.24)U/L和(38.41±9.5)μmol/L,P<0.05】;模型组小鼠肝组织MDH1和IDH1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减弱,PFKFB2、IL-18和IL-1β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强,而ACY1215干预组肝组织MDH1和IDH1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增强,而PFKFB2、IL-18和IL-1β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弱。结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ACY1215可以通过对能量代谢酶的调节发挥保护ALF小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肝衰竭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 脂多糖和D-氨基半乳糖 苹果酸脱氢酶1 异柠檬酸脱氢酶1 果糖-2 6-二磷酸酶2 小鼠
下载PDF
DAPK2 promotes autophagy to accelerate the progression of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through the mTORC1 complex
8
作者 LEI SHI JIANSHI YIN +2 位作者 YU CHEN JIANGANG SHI JINHAO MIAO 《BIOCELL》 SCIE 2024年第9期1389-1400,共12页
Background: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is a prevalent condition in orthopedics.While 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2(DAPK2)is known to play roles in cellular apoptosis and autophagy,its ... Background: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is a prevalent condition in orthopedics.While death-associated protein kinase 2(DAPK2)is known to play roles in cellular apoptosis and autophagy,its specific contributions to the advancement of OPLL are not well understood.Methods:Ligament fibroblasts were harvested from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OPLL.Techniques such as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and Western blot analysis were employed to assess DAPK2 levels in both ligament tissues and cultured fibroblasts.The extent of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in these cells was evaluated using an alizarin red S(ARS)staining.Additionally,the expression of ossification markers and autophagy markers was quantified.The autophagic activity was further analyzed through LC3 immunofluorescenc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An in vivo heterotopic bone formation assay was conducted in mice to assess the role of DAPK2 in ossification.Results:Elevated DAPK2 expression was confirmed in both OPLL patient tissues and derived fibroblasts,in contrast to non-OPLL controls.Silencing of DAPK2 significantly curtailed osteogenic differentiation and autophagy in these fibroblasts,evidenced by decreased levels of LC3,and Beclin1,and reduced autophagosome formation.Additionally,DAPK2 was found to inhibit the mechanistic target of the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complex’s activity.In vivo studies demonstrated that DAPK2 facilitates ossification,and this effect could be counteracted by the mTORC1 inhibitor rapamycin.Conclusion:DAPK2 enhances autophagy and osteogenic processes in OPLL through modulation of the mTORC1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ssification of the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DAPK2 AUTOPHAGY mtorc1
下载PDF
新型降糖药物SGLT2抑制剂和GLP-1受体激动剂的心血管获益研究进展
9
作者 李兴红 金春娜 《心电与循环》 2024年第5期524-529,共6页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是两种新型降糖药物,其心血管获益已得到多项研究证实。《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管理指南》对这两类药物均给予最高级别的推荐,可用于...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是两种新型降糖药物,其心血管获益已得到多项研究证实。《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CVD)管理指南》对这两类药物均给予最高级别的推荐,可用于降低2型糖尿病(T2DM)合并CV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或心力衰竭住院风险。本文就新型降糖药物SGLT2i、GLP-1RA的心血管获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降糖药物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 2型糖尿病 心血管获益
下载PDF
5-苯基-1,2,4-噁二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作为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的生物活性
10
作者 王婕 袁家英 +3 位作者 杨奕 刘文雅 钱茹雨 黄统辉 《合成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451-456,共6页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是一种脂肪酸合成限速酶,是肿瘤治疗的热门靶点之一。本文以3-氯苯胺和亚甲基丁二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化、缩合和酰胺化等反应获得了一系列5-苯基-1,2,4-噁二唑类化合物(9a~9i),其中,化合物9a... 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ACC)是一种脂肪酸合成限速酶,是肿瘤治疗的热门靶点之一。本文以3-氯苯胺和亚甲基丁二酸为起始原料,经环化、缩合和酰胺化等反应获得了一系列5-苯基-1,2,4-噁二唑类化合物(9a~9i),其中,化合物9a、9b、9e~9h为全新结构,经^(1)H MNR、^(13)C MNR和MS(ESI)进行了表征。通过Molsoft软件计算目标化合物9a~9i的脂水分配系数和类药性分数,使用ADP-Glo^(TM)激酶检测试剂盒检测化合物ACC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9g在10μM浓度下对ACC抑制活性达到95.26%,与阳性对照药CP-640186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苯基-1 2 4-噁二唑衍生物 乙酰辅酶A羧化酶 抑制 抑制活性
下载PDF
SAE1与SAE2蛋白相互作用肽抑制剂的多种体外筛选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11
作者 胡晨阳 陆绍永 杨秀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7-575,共9页
目的·构建用于发现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的活化酶亚基1(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1,SAE1)与亚基2(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2,SAE2)相互作用的肽抑制剂的多种体外筛选体系,并对不... 目的·构建用于发现小泛素样修饰蛋白(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的活化酶亚基1(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1,SAE1)与亚基2(SUMO-activating enzyme subunit 2,SAE2)相互作用的肽抑制剂的多种体外筛选体系,并对不同筛选体系的优势与不足进行评价。方法·将编码SAE1和SAE2的目的基因分别插入pET-28a载体以构造原核蛋白表达质粒,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并纯化人源SAE1和SAE2蛋白;利用纯化的蛋白先后构建等温滴定量热检测(isothermal titration calorimetry,ITC)实验、荧光偏振(fluorescence polarization,FP)实验、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实验和基于SAE酶活的荧光实验等多种筛选体系。尝试利用不同的筛选体系检测候选多肽的抑制活性,基于检测结果,从灵敏度、稳定性、检测通量和检测成本等维度评价各筛选体系的优缺点与适用性。结果·经ITC测得SAE1和SAE2蛋白在体外相互作用的解离常数(K_(d))为0.96μmol/L,并将活性最好的多肽PEPT7改造为FP实验的示踪剂(tracer),但同SAE2的亲和力无法满足FP的要求;SPR测得SAE1和SAE2相互作用的K_(d)值为1.13μmol/L,与ITC数据接近;基于SAE酶活的荧光实验筛选得到抑制活性最强的多肽HP1B[半数抑制浓度(half-maximalinh 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达15.72μmol/L],SPR进一步确定其同SAE1的亲和力为34.4μmol/L。结论·尝试构建并比较了多种常见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抑制剂的筛选体系。其中,ITC的检测通量低,且难以准确评估结合热不显著的低亲和力多肽;FP体系的可行性高度依赖于示踪剂同靶点蛋白之间的强亲和力,同样无法用于低亲和力多肽的筛选与优化;SPR检测的灵敏度高,但检测成本较高;酶活实验兼具高灵敏度、稳健性、高通量和可接受的检测成本,是最适宜的筛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MO活化酶亚基1 SUMO活化酶亚基2 多肽抑制 药物筛选 等温滴定量热检测实验 荧光偏振实验 表面等离子共振实验 基于酶活的荧光实验
下载PDF
mTORC1抑制剂通过影响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生物学活性抑制KRAS基因突变型结肠癌的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庞菲 郑光敏 +2 位作者 蒋子龙 张旭升 梁钰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1-468,486,共9页
目的研究mTORC1抑制剂通过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生物学活性影响KRAS基因突变型结肠癌的进展。方法建立KRAS突变型结肠癌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KRAS突变组,mTORC1抑制剂组和KRAS突变+mTORC1抑制剂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 目的研究mTORC1抑制剂通过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生物学活性影响KRAS基因突变型结肠癌的进展。方法建立KRAS突变型结肠癌小鼠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KRAS突变组,mTORC1抑制剂组和KRAS突变+mTORC1抑制剂组;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中肿瘤浸润淋巴T细胞的数量;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2、IL-10、IFN-γ、TGF-β的表达情况;另外构建KRAS突变型结肠癌细胞系HT29,将细胞分为4组:HT-29组,KRAS突变组,mTORC1抑制剂组和KRAS突变+mTORC1抑制剂组;CCK-8法检测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53、Bcl-2、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KRAS突变组结肠癌小鼠相比较,KRAS突变+mTORC1抑制剂组小鼠肿瘤组织中CD4^(+)T细胞、CD8^(+)T细胞数量增加(P<0.01,P<0.001),Foxp3^(+)Treg细胞的数量减少(P<0.0001),小鼠血清中IL-2、IFN-γ的水平升高(P<0.0001,P<0.001),IL-10、TGF-β的水平降低(均P<0.001);另外,与KRAS突变型HT29组细胞相比,KRAS突变+mTORC1抑制剂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减弱(P<0.05),并且凋亡情况显著提高(P<0.0001),并且Bcl-2蛋白水平降低(P<0.001),Bax、cleaved caspase3、p53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P<0.001)。结论mTORC1抑制剂通过影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分布情况以及通过p53/caspase相关通路抑制KRAS基因突变型结肠癌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KRAS突变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mtorc1抑制
下载PDF
GLP-1受体激动剂和DPP-4抑制剂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的疗效及对血清抗氧化因子、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秦莉 张秋菊 +1 位作者 王金霞 郭丰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53-357,共5页
目的对比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其血清抗氧因子、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120例T2DM患... 目的对比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和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分别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对其血清抗氧因子、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纳入本次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GLP-1联合组(n=40)、DPP-4联合组(n=40)和对照组(n=40)。GLP-1联合组患者治疗方案为二甲双胍治疗+利拉鲁肽,DPP-4联合组患者治疗方案为二甲双胍+沙格列汀,对照组患者仅口服二甲双胍治疗。治疗为期6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2 h 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情况。结果GLP-1联合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2 hPPG、HbA1c和HOMA-IR分别为(5.05±0.69)mmol/L、(7.42±0.98)mmol/L、(6.11±0.70)%和(3.20±0.45),DPP-4联合组分别为(5.58±0.61)mmol/L、(8.09±1.04)mmol/L、(6.65±0.76)%和(3.78±0.50),对照组分别为(6.50±0.75)mmol/L、(10.14±1.22)mmol/L、(7.80±0.81)%和(4.61±0.59),GLP-1联合组与DPP-4联合组治疗后的上述血糖相关指标及HOMA-IR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且GLP-1联合组显著低于DPP-4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P-1联合组治疗后的SOD和6-Keto-PGF1α分别为(95.09±9.97)U/mL、(76.19±6.80)ng/L,DPP-4联合组分别为(85.17±10.18)U/mL、(67.32±6.39)ng/L,对照组分别为(76.89±9.06)U/mL、(60.46±6.02)ng/L,GLP-1联合组与DPP-4联合组治疗后的血清SOD、6-Keto-PGF1α均较对照组显著上升,且GLP-1联合组血清SOD、6-Keto-PGF1α均较DPP-4联合组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LP-1联合组TNF-α、IL-6和hs-CRP分别为(7.05±1.16)ng/L、(5.01±1.35)pg/mL、(4.04±0.51)mg/L,DPP-4联合组为(7.93±1.29)ng/L、(5.97±1.40)pg/mL、(4.99±0.59)mg/L,对照组为(10.34±1.58)ng/L、(7.58±1.49)pg/mL、(5.94±0.64)mg/L,GLP-1联合组与DPP-4联合组治疗后的上述血清炎症因子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且GLP-1联合组显著低于DPP-4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的降糖效果优于DPP-4受体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和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反应方面同样优于DPP-4受体抑制剂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P-1受体激动 DPP-4受体抑制 2型糖尿病 抗氧化因子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血清VEGF、MMP-2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航 殷俊 李燕舞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7期716-720,共5页
目的分析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ⅢB~Ⅳ... 目的分析安罗替尼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2年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联合治疗组(接受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治疗)和抗PD-1治疗组(接受PD-1抑制剂治疗),每组55例。两组均以21 d为一个治疗周期,每个治疗周期后停药7 d,共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血清VEGF、MMP-2水平,以及疗程结束时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接受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MMP-2水平均呈下降趋势(P<0.05),且在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联合治疗组水平均较抗PD-1治疗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均显著高于抗PD-1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5.45%vs 23.64%,90.91%vs 76.36%;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0.91%vs 78.18%;P>0.05)。结论安罗替尼联合PD-1抑制剂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能降低血清VEGF、MMP-2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伴肾损害结局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晶 范芳芳 +1 位作者 张彦 赵生俊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3期228-233,共6页
目的评价胰高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protein-2,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伴肾损害的疗效。方法以“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kidney i... 目的评价胰高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与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 protein-2,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伴肾损害的疗效。方法以“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kidney injury”“GLP-1 receptor agonist”“SGLT-2 inhibitor”“Randomized control”“糖尿病合并肾损伤”“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随机对照”等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维普、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分析,检索时限从建库到2022年1月间公开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146篇GLP-1受体激动剂与SGLT-2抑制剂的疗效和临床结局的文章,经筛选最终8篇纳入本次研究。与对照相比,GLP-1受体激动剂、SGLT-2抑制剂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更具有优势(MD=-0.36,95%CI:-0.52~-0.19,P<0.05);GLP-1受体激动剂与SGLT-2抑制剂能够更好地提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水平(MD=0.28,95%CI:0.08~0.48,P=0.005);GLP-1受体激动剂与SGLT-2抑制剂均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MD=-1.37,95%CI:-1.55~-1.20,P<0.05);GLP-1受体激动剂与SGLT-2抑制剂在治疗不同肾损害程度时,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LP-1受体激动剂与SGLT-2抑制剂在治疗糖尿病合并肾损害中均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肾损伤 GLP-1受体激动 SGLT-2抑制 META分析
下载PDF
髓细胞白血病1抑制剂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滕远 李莉娟 张连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58-861,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不可治愈的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方案包括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然而,目前药物在控制肿瘤进展和延长MM缓解时间方面作用有限,也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够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多结构域B细胞淋巴瘤2(Bcl-2)家族蛋白,特别...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不可治愈的B细胞恶性肿瘤,治疗方案包括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然而,目前药物在控制肿瘤进展和延长MM缓解时间方面作用有限,也并非所有患者都能够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多结构域B细胞淋巴瘤2(Bcl-2)家族蛋白,特别是髓细胞白血病1(MCL-1)的过度表达在MM的发病机制中起着关键作用。MCL-1过度表达与MM患者耐药和总体不良预后相关。因此,抑制MCL-1蛋白是杀死骨髓瘤细胞的一种治疗策略。在过去的十年中,选择性MCL-1抑制剂的开发取得了显著进展。现对MCL-1抑制剂在MM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髓细胞白血病1抑制 B细胞淋巴瘤2 耐药 自体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逍遥散对胃癌荷瘤共病抑郁小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治疗的增敏作用及机制探讨
17
作者 陈军 张兆星 +3 位作者 米婧 屈红艳 胡蓉 李静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89-195,共7页
目的 观察逍遥散对胃癌荷瘤共病抑郁小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治疗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移植胃癌细胞系——MCF细胞构建荷瘤小鼠共60只,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荷瘤共病抑... 目的 观察逍遥散对胃癌荷瘤共病抑郁小鼠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抑制剂治疗的增敏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皮下移植胃癌细胞系——MCF细胞构建荷瘤小鼠共60只,随机分为荷瘤对照组、荷瘤共病抑郁组、PD-1抑制剂组、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每组15只。荷瘤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共饲养56天;荷瘤共病抑郁组是在荷瘤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以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干预,每天行适量生理盐水灌胃,分别在第1天、15天、29天、43天小鼠尾静脉注射适量生理盐水;PD-1抑制剂组是在荷瘤共病抑郁组的基础上,将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改为PD-1抑制剂;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是在PD-1抑制剂组的基础上,将生理盐水灌胃改为逍遥散水提物灌胃。分组后第57天,荷瘤对照组、荷瘤共病抑郁组进行糖水偏好测试、陌生环境摄食实验,分析两组小鼠的行为学变化。计算荷瘤共病抑郁组、PD-1抑制剂组、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小鼠的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获取小鼠瘤体,并测量瘤体体积及重量,计算抑瘤率;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2,3-dioxygenase, IDO)、犬尿氨酸(kynurenine, Kyn)、芳香烃受体(aryl hydrocarbon receptor, AhR)的数值;对肿瘤组织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肿瘤组织叉头样转录因子3(forkhead box P3,Foxp3)表达情况。结果 (1)行为学改变:与荷瘤对照组比较,荷瘤共病抑郁组的糖水偏好率显著降低(P<0.01),摄食潜伏时间显著延长(P<0.01)。(2)生存率差异:荷瘤共病抑郁组小鼠生存率为20%,PD-1抑制剂组小鼠生存率为26.7%,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小鼠生存率为40%。(3)肿瘤增值差异: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瘤体体积小于PD-1抑制剂组(P<0.05),PD-1抑制剂组小于荷瘤共病抑郁组(P<0.05);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瘤体重量显著小于PD-1抑制剂组(P<0.01),PD-1抑制剂组显著小于荷瘤共病抑郁组(P<0.01);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的抑瘤率为35.4%优于PD-1抑制剂组的22.1%。(4)相关蛋白表达差异: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IDO的表达显著低于PD-1抑制剂组及荷瘤共病抑郁组(P<0.01);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Kyn的表达显著低于PD-1抑制剂组(P<0.01),PD-1抑制剂组小于荷瘤共病抑郁组(P<0.05);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AhR的表达显著低于PD-1抑制剂组及荷瘤共病抑郁组(P<0.01);(5)各组小鼠肿瘤组织Foxp3表达情况:与荷瘤共病抑郁组比较,PD-1抑制剂组、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PD-1抑制剂组比较,逍遥散联合PD-1抑制剂组肿瘤组织中Foxp3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 逍遥散对PD-1抑制剂的增敏作用可能与通过下调IDO、Kyn、AhR水平,进而有效降低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增值与分化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逍遥散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犬尿氨酸 叉头样转录因子3 芳香烃受体
下载PDF
白头翁汤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mTORC1-STAT3-COX-2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何琼姿 韦鹏 +5 位作者 刘欢欢 张俊芝 刘彤彤 石琨群 徐艺 刘史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0只C57BL/6雌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头翁汤给药组及雷帕霉素给药组。采用3.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构建小鼠UC模型。造模同时进行给药处理。白头翁汤组每日给予6.83 ...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0只C57BL/6雌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白头翁汤给药组及雷帕霉素给药组。采用3.5%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构建小鼠UC模型。造模同时进行给药处理。白头翁汤组每日给予6.83 g·kg^(-1)白头翁汤灌胃,雷帕霉素组每日用2 mg·kg^(-1)雷帕霉素药液进行腹腔注射,空白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记录小鼠每日体质量变化及粪便性状,7 d后处死小鼠。测量结肠长度并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血清炎症因子含量,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转录激活因子3(STAT3)、核糖体S6蛋白激酶(P70S6K)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磷酸化P70S6K的表达,qPCR检测结肠组织环氧化酶(COX-2)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减轻,结肠长度缩短、疾病活动指数(DAI)和组织病理学评分升高(P<0.001),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升高(P<0.001),结肠组织中COX-2 mRNA表达水平、p-mTOR/mTOR、p-P70S6K/P70S6K、p-STAT3/STAT3均升高(P<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白头翁汤组和雷帕霉素组小鼠上述表型症状均得到改善,血清中IL-6和TNF-α含量下降(P<0.01,P<0.001),结肠组织中p-mTOR/mTOR、p-P70S6K/P70S6K、p-STAT3/STAT3和COX-2 mRNA表达减少(P<0.05,P<0.01,P<0.001)。结论白头翁汤能有效预防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C1-STAT3-COX-2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白头翁汤 mtorc1-STAT3-COX-2信号通路 雷帕霉素
下载PDF
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效果及与SUA Smad1蛋白脂蛋白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郝丽美 宋薇 +3 位作者 王培 亢玉兰 陈亚平 师苹 《河北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772-776,共5页
目的:观察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T2DN)效果,分析T2DN与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Smad1蛋白、脂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72例T2DN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 目的:观察SGLT2抑制剂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T2DN)效果,分析T2DN与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Smad1蛋白、脂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72例T2DN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根据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统计早期糖尿病肾病(UAER 30-300mg/24h)、临床糖尿病肾病(UAER>300mg/24h)者例数,连续接受3个月的SGLT2抑制剂治疗(10mg/次,1d/次)后,评估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4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不同人群SUA、Smad1蛋白、脂蛋白的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上述因子与UAER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SUA、Smad1蛋白、脂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72例T2DN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7.50%(63/7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72%(7/72)。治疗后,T2DN患者SUA、Smad1蛋白、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经统计,早期糖尿病肾病组45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27例。治疗前,早期糖尿病肾病组SUA、Smad1蛋白及脂蛋白水平均低于临床糖尿病肾病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UA、Smad1蛋白、脂蛋白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其中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低于临床糖尿病肾病组(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SUA、Smad1蛋白、脂蛋白表达与UAER均呈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SUA、Smad1蛋白、脂蛋白在T2DN患者中呈高表达,经SGLT2抑制剂治疗可降低SUA、Smad1蛋白、脂蛋白的水平,不良反应低。临床通过检测SUA、Smad1蛋白、脂蛋白水平,可反映患者肾损伤程度,对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SGLT2抑制 血尿酸 Smad1蛋白 脂蛋白
下载PDF
高基线肿瘤负荷相关的巨噬细胞通过IGFBP2-STAT3-PD-L1通路促进免疫抑制微环境的形成从而降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 被引量:1
20
作者 温照伟 孙慧颖 +7 位作者 张志华 郑燕喃 郑思婷 宾建平 廖禹林 石敏 周锐 廖旺军 《癌症》 CAS 2023年第8期409-428,共20页
背景与目的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基线肿瘤负荷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疗效负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肿瘤负荷(high tumor burden,HTB)和低肿瘤负荷(low tumor burden,LTB)肿瘤对ICI治疗敏感性不同的具体机... 背景与目的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基线肿瘤负荷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的疗效负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肿瘤负荷(high tumor burden,HTB)和低肿瘤负荷(low tumor burden,LTB)肿瘤对ICI治疗敏感性不同的具体机制。方法为了进行体内实验,我们通过皮下成瘤的方式建立了多种小鼠模型,并利用转录组测序、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皮下瘤的免疫微环境。为了探讨潜在的分子机制,我们使用了细胞共培养、细胞因子抗体芯片、蛋白质印迹、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等方法进行体外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PD-1)治疗对HTB组的MC38或B16皮下瘤均无效。通过流式细胞术我们发现,与LTB组相比,HTB组的皮下瘤中的CD8+T细胞浸润数量显著减少,而M2型巨噬细胞数量增加。这种变化既不受注射肿瘤细胞的初始数量或肿瘤年龄的影响,也不能通过减瘤手术来逆转。在皮下瘤生长的不同时间点,我们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 receptor,CSF-1R)抑制剂,发现只有在肿瘤早期阶段给药,才能使长到高肿瘤负荷时的肿瘤对抗PD-1治疗有反应,这是因为早期阶段给药可以让生长中的肿瘤保持“热”的肿瘤微环境。在机制方面,我们发现HTB肿瘤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2,IGFBP2)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GFBP2通过激活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促进M2型巨噬细胞中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的表达,而PD-L1+M2型巨噬细胞通过依赖PD-L1的方式抑制了CD8+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从而发挥免疫抑制功能。结论本研究表明,ICI治疗在HTB肿瘤中疗效差的原因是HTB肿瘤通过IGFBP2-STAT3-PD-L1通路促进了PD-L1+M2型巨噬细胞的积聚,并对T细胞增殖和激活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8+T细胞 IGFBP2 免疫检查点抑制 巨噬细胞 PD-L1 STAT3 肿瘤负荷 肿瘤免疫微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