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0篇文章
< 1 2 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loring the Efficiency of Experimental Construction of Sorting Ginned Cotton Seed Machine 被引量:3
1
作者 Avazbek Оbidov Muhiddin Vokhidov Jahongir Abdurahmonov 《Engineering(科研)》 2021年第1期18-29,共12页
In this paper,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to increase the quantity of fiber produced in the enterprise by creating a sorting device for spun seeds, dividing them into fractions by geometric dimensions, and by re-ginn... In this paper, research has been conducted to increase the quantity of fiber produced in the enterprise by creating a sorting device for spun seeds, dividing them into fractions by geometric dimensions, and by re-ginning, separating those with long fibers. A new model was developed for geometric sorting of cotton seeds in the harvest, and experiments determined its effectiveness and the optimal value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iciency us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graphs of the influence of factors on device performance and on device efficiency were constru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tton Seeds cotton Fiber FRACTIONS Sorting Machine Short Fiber Air Flow Vibration Machine Vibration Frequency
下载PDF
Effects of planting patterns on yield, quality, and defoliation in machine-harvested cotton 被引量:17
2
作者 WANG Fang-yong HAN Huan-yong +6 位作者 LIN Hai CHEN Bing KONG Xian-hui NING Xin-zhu WANG Xu-wen YU Yu LIU Jing-d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9期2019-2028,共10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achine-harvested cotton-planting patterns on defoliation,yield,and fiber quality in cotton and to provide support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achine-h...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lucid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achine-harvested cotton-planting patterns on defoliation,yield,and fiber quality in cotton and to provide support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achine-harvested cotton.In the 2015 and 2016 growing seasons,the Xinluzao 45(XLZ45)and Xinluzao 62(XLZ62)cultivars,which are primarily cultivated in northern Xinjiang,were used as study materials.Conventional wide-narrow row(WNR),wide and ultra-narrow row(UNR),wide-row spacing with high density(HWR),and wide-row spacing with low density(LWR)planting pattern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planting patterns on defoliation,yield,and fiber quality.Compared with WNR,the seed cotton yield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2.06–5.48%for UNR and by 2.50–6.99%for LWR,respectively.The main cause of reduced yield was a reduction in bolls per unit area.The variation in HWR yield was–1.07–1.07%with reduced bolls per unit area and increased boll weight,thus demonstrating stable production.In terms of fiber quality indicators,the planting patterns only showe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micronaire value,with wide-row spacing patterns showing an increase in the micronaire values.The defoliation and boll-open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leaves and dried leaves in HWR was the lowest among the four planting patterns.Prior to the application of defoliating agent and before machine-harvesting,the numbers of leaves per individual plant in HWR were decreased by 14.45 and 25.00%on average,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WNR,while the number of leaves per unit area was decreased by 27.44 and 36.21%on average,respectively.The rates of boll-opening and defoliation in HWR were the highest.Specifically,the boll-opening rate before defoliation and machine-harvesting in HWR was 44.54 and 5.94%higher on average than in WNR,while the defoliation rate prior to machine-harvesting was 3.45%higher on average than in WNR.The numbers of ineffective defoliated leaves and leaf trash in HWR were the lowest,decreased by 33.40 and 32.43%,respectively,compared with WNR.In conclusion,the HWR planting pattern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and stable yield,does not affect fiber quality,promotes early maturation,and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amount of leaf trash in machine-picked seed cotton,and thus its use is abl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chine-harvested cott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chine-harvested cotton PLANTING PATTERNS DEFOLIATION YIELD QUALITY
下载PDF
Fiber damage of machine-harvested cotton before ginning and after lint cleaning 被引量:4
3
作者 TIAN Jing-shan ZHANG Xu-yi +8 位作者 ZHANG Wang-feng LI Jian-feng YANG Yan-long DONG Heng-yi JIU Xing-li YU Yong-chuan ZHAO Zhan XU Shou-zhen ZUO Wen-qi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1120-1127,共8页
Machine harvesting increases the foreign matter content of seed cotton. Excessive cleaning causes fiber damage and economic loss. Most trading companies in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have indicated re... Machine harvesting increases the foreign matter content of seed cotton. Excessive cleaning causes fiber damage and economic loss. Most trading companies in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China have indicated reluctance to use machine-harvested cotton. The first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how the fiber quality was affected by the ginning and lint cleaning and how the fiber damage during levels of lint cleaning changed. The second objective was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number of lint cleaners for machine-harvested cotton based on fiber damage. Cotton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3 fields and processed in seven ginneries between 2013 and 2015.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ginning and lint cleaning didn't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on fiber strength and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oth fiber length and short fiber index. Fiber length was reduced by more than 1.00 mm from six of 13 fields after lint cleaning, then the damage rate on short fiber index from 11 of 13 fields was more than 20%. The third lint cleaning caused great fiber damage, reducing fiber length by 0.35 mm and increasing short fiber index by 0.65%. So, the lint should be cleaned by one lint cleaner in the Xinjiang, however, the stage of lint cleaning was sometimes omitted when the foreign matter content of lint was litt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injiang machine-harvested cotton lint cleaning foreign matter
下载PDF
基于YOLOv3算法的智能采茶机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志艳 李辉 杨光友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9-204,236,共7页
在复杂背景下精确识别茶叶嫩芽,是实现高端茶叶智能化采摘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实现高端茶叶机械化精准采摘,设计一台基于视觉的采茶样机,根据蛛式机械手采摘茶叶的路径规划,将机械手末端的移动坐标问题转换成静平台3个电机转角问题。针对... 在复杂背景下精确识别茶叶嫩芽,是实现高端茶叶智能化采摘的关键技术之一。为实现高端茶叶机械化精准采摘,设计一台基于视觉的采茶样机,根据蛛式机械手采摘茶叶的路径规划,将机械手末端的移动坐标问题转换成静平台3个电机转角问题。针对YOLOv3算法进行改进,采用EfficientNet网络替代DarkNet-53网络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目标函数GIOU优化损失函数。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3算法在茶叶嫩芽识别方面,其准确率达到86.53%,单张图像平均识别时间为53 ms,相比传统的YOLOv3算法,性能实现明显的提升,可以达到预期目标,满足机器采摘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采茶 YOLOv3算法 蛛式机械手 机器学习 图像识别
下载PDF
FA006 Type Compound Cotton Holding Machine
5
《China's Foreign Trade》 1999年第7期38-38,共1页
TheFA006TypeCompoundCottonHoldingMachinemadebytheZhengzhouTextileMachineryFactoryinHenanProvinceishighlyautomatic,andcanholdsmallamountsofcottonevenlyandwithoutdamage.Theoutputreached1000kg/h,withtheindexreachingthewo... TheFA006TypeCompoundCottonHoldingMachinemadebytheZhengzhouTextileMachineryFactoryinHenanProvinceishighlyautomatic,andcanholdsmallamountsofcottonevenlyandwithoutdamage.Theoutputreached1000kg/h,withtheindexreachingtheworldleveloftheearly1990s.FA006 Ty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006 Type Compound cotton Holding Machine
下载PDF
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的地震同相轴自动识别
6
作者 黄建平 张若枫 +5 位作者 高睿语 李亚林 段文胜 陈飞旭 郭廷超 潘成磊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56,共13页
在常规地震同相轴识别方法基础上,通过引入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智能化策略,并结合地震数据相邻道相似性特征,发展一种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的地震同相轴自动识别技术方法。在编程实现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简单层状模型和复杂Marmous... 在常规地震同相轴识别方法基础上,通过引入极端梯度提升算法(XGBoost)智能化策略,并结合地震数据相邻道相似性特征,发展一种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的地震同相轴自动识别技术方法。在编程实现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简单层状模型和复杂Marmousi模型模拟的记录进行测试,验证方法的正确性。对含噪音数据和实际资料中的同相轴进行识别测试,同时进行单道对比定量分析以及不同信噪比情况下算法预测结果精度对比。结果表明:新方法对含噪数据和实际资料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低信噪比(-6.98 dB)情况下,同相轴的查准率仍可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相轴拾取 机器学习 特征拾取 极端梯度提升算法
下载PDF
基于YOLOv5的茶叶嫩芽图像识别算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志艳 李辉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现有的机器采茶都需要人工辅助进行采茶,且存在老叶、嫩芽一刀切的情况,会损害一部分茶叶,只适用于低端茶叶的采摘。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精准高效的茶叶嫩芽识别方法。针对茶叶嫩芽图像背景复杂的问题,在YOLOv5算法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 现有的机器采茶都需要人工辅助进行采茶,且存在老叶、嫩芽一刀切的情况,会损害一部分茶叶,只适用于低端茶叶的采摘。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精准高效的茶叶嫩芽识别方法。针对茶叶嫩芽图像背景复杂的问题,在YOLOv5算法的基础上,对算法进行多角度的改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模型的mAP提升了4.1%,Recall提升了4.0%,且改进方法减少了漏检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采摘 YOLOv5算法 机器学习 嫩芽识别
下载PDF
基于多路神经网络的黄花菜关节点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延军 赵建鑫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8-234,共7页
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仅能得到目标框,无法确定黄花菜的生长姿态。针对这一问题,在现有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优化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结构,由检测框预测改为关节点的预测。首先,按照锚点匹配的方式确定黄花菜的生长方向及长度,统计... 传统的目标检测算法仅能得到目标框,无法确定黄花菜的生长姿态。针对这一问题,在现有目标检测算法的基础上优化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结构,由检测框预测改为关节点的预测。首先,按照锚点匹配的方式确定黄花菜的生长方向及长度,统计黄花菜目标生长角度和长度,按照统计结果设置多个锚点,实际生长角度和长度与锚点进行比较,获得目标的相对长度和角度,并将其作为模型预测值进行训练;其次,在模型中加入热力图预测分支,对4个关节点进行预测;最后,利用目标长度和角度信息连接关节点得到黄花菜目标的生长姿态。设计针对线段拟合特点的评估模型方法,在计算精度的过程中引入部分亲和度字段。并据此改进非极大值抑制算法(Non-Maximum Suppression)。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热力图校准后的模型对采摘目标识别精度达91.02%,定位精度达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采摘机器人 神经网络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目标检测
下载PDF
基于Gazebo虚拟世界的草莓采摘机器人仿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裴双成 钟波 《南方农机》 2024年第5期57-61,共5页
【目的】提高草莓采摘的自动化水平,解放劳动力并降低采摘成本。【方法】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基于曲柄连杆机构的三爪同步夹持式采摘机器人,分析了其主要部件Kinect深度相机、六轴机械臂以及三爪夹持式采摘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并在Gezebo... 【目的】提高草莓采摘的自动化水平,解放劳动力并降低采摘成本。【方法】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基于曲柄连杆机构的三爪同步夹持式采摘机器人,分析了其主要部件Kinect深度相机、六轴机械臂以及三爪夹持式采摘机械手的结构设计,并在Gezebo虚拟世界中构建了采摘机器人的模型,生成了草莓采摘机器人的末端运动轨迹,完成了该草莓采摘机器人的前期开发试验和算法验证。【结果】该草莓采摘机器人可精准地夹持草莓,减小了采摘过程中对草莓表皮的损伤,同时机械臂末端运动半径最大可达770 mm,完全满足小型辅助采摘设备的基本需求。【结论】Gazebo能真实地还原草莓采摘的自然环境,充分验证了该草莓采摘机器人的可行性,同时还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拟不同的任务场景,可为六轴机械臂或其他多轴运动机械的运行轨迹设计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并为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采摘机械 Gazebo虚拟仿真
下载PDF
芒果采收车机械臂运动特性分析及试验
10
作者 刘世豪 王菲 +2 位作者 林茂 刘俊孝 姚克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7,共10页
为提高芒果采收车机械化采摘的适应性,该研究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方法对其机械臂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首先,结合芒果生长和农艺特征及采摘机械臂几何构型与向量特性,运用D-H法建立了机械臂运动学模型以探索其运动特性,并进行末端执行器... 为提高芒果采收车机械化采摘的适应性,该研究采用多体动力学理论方法对其机械臂的运动特性进行分析。首先,结合芒果生长和农艺特征及采摘机械臂几何构型与向量特性,运用D-H法建立了机械臂运动学模型以探索其运动特性,并进行末端执行器运动轨迹规划。轨迹规划结果表明末端执行器运动平稳,满足芒果采摘运动要求。进一步地,利用拉格朗日法构建了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对其进行了正逆动力学仿真验证,以深入了解机械臂的关节运动特性。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恒力矩工况下,伸缩装置和摆动装置的运动呈现一定的周期性,摆动装置、旋转装置角加速度和伸缩装置加速度均约在1.25、2.30、4.15 s达到阶段峰值;在仅做摆动周期运动的情况下,旋转装置、摆动装置所受驱动力矩均近似呈周期性变化,峰值分别为72.5与52 N·mm,且在一个运动周期内,均有两个极大值点。对机械臂结构进行仿真模态计算和模态试验,结果表明前六阶固有频率误差在5%以内,验证了芒果采收车机械臂多体动力学仿真建模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可为保证有效实现机械臂的采摘效果及提高其可靠性与稳定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模型 芒果采收 采摘 机械臂 动力学建模 运动学特性
下载PDF
棉花育苗钵体制钵机设计与实验
11
作者 常青青 刘兴国 黄才贵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94,共6页
针对市场上缺乏适用于个户棉农的小型、实用、经济的棉花钵体制钵农具,对现有制钵机器进行改进设计。在分析制钵机工作原理基础上,结合棉花钵体的物理参数和制钵工序,确定了关键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参数、整机的动力参数及传动机构的传动比... 针对市场上缺乏适用于个户棉农的小型、实用、经济的棉花钵体制钵农具,对现有制钵机器进行改进设计。在分析制钵机工作原理基础上,结合棉花钵体的物理参数和制钵工序,确定了关键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参数、整机的动力参数及传动机构的传动比,并利用UG的运动分析模块对制钵机进行运动仿真与分析,研究了冲压机构和钵盘运动机构的运动规律。最后,对制钵机的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制钵机运动平稳,结构参数设计合理,效率高,制钵完好率达95.54%。研究结果可为棉花育苗钵体制钵机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钵体 制钵机 运动仿真 UG
下载PDF
基于VMD和GA-SVM的矿井地震自适应噪声压制方法
12
作者 王勃 申思洪任 +2 位作者 蔚立元 刘盛东 曾林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30-1538,共9页
煤矿井下地震信号往往呈现出复杂的波场特性且伴随着大量噪音干扰,导致地震信号的初至拾取精度降低,从而影响地震数据的反演与解释。针对复杂干扰环境下采集的低信噪比地震信号,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GA... 煤矿井下地震信号往往呈现出复杂的波场特性且伴随着大量噪音干扰,导致地震信号的初至拾取精度降低,从而影响地震数据的反演与解释。针对复杂干扰环境下采集的低信噪比地震信号,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GA-SVM)的地震噪声压制与初至提取方法,以提高煤矿井下复杂噪声条件下的地震信号质量。采用变分模态分解对含噪地震信号进行自适应分解,得到数个的变分模态分量(IMF);对VMD分解得到的IMF分量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所得的信号特征作为信号有效性判别的依据;利用遗传算法对支持向量机模型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惩罚因子c与核函数参数g;利用优化后的支持向量机模型对IMF分量进行有效性判别并将有效分量重构成高信噪比信号;通过对人工加噪的地震信号应用噪声压制算法,煤矿井下常见的不同类型噪声被有效地压制,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对矿井巷道实采的地震记录进行噪声压制处理,有效地压制了数据中的干扰噪声,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地震记录的信噪比,使初至拾取得更加准确。结果表明,基于VMD和GA-SVM的地震噪声压制方法可以很好地提取含噪地震记录中的有效信号,提高初至拾取精度,在矿井复杂干扰条件下具有显著的应用潜力,对解决矿井复杂干扰条件下的地震勘探问题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地震勘探 噪声压制 初至拾取 变分模态分解 遗传算法优化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角三维点云融合的采棉机器人视觉感知方法
13
作者 刘坤 王晓 朱一帆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81,共8页
针对传统采棉机器人因单一视角和二维图像信息带来的视觉感知局限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视角三维点云配准方法,以增强采棉机器人实时三维视觉感知能力。采用4台固定位姿的Realsense D435型深度相机,从不同视角获取棉花点云数据。通过Apr... 针对传统采棉机器人因单一视角和二维图像信息带来的视觉感知局限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多视角三维点云配准方法,以增强采棉机器人实时三维视觉感知能力。采用4台固定位姿的Realsense D435型深度相机,从不同视角获取棉花点云数据。通过AprilTags算法标定出深度相机RGB成像模块与Tag标签的相对位姿,并基于深度相机中RGB成像模块与立体成像模块坐标系间的转换关系,解算出各个相机间点云坐标的对应变换,进而实现点云间的融合配准。结果表明,本文配准方法的全局配准平均距离误差为0.93 cm,平均配准时间为0.025 s,表现出较高的配准精度和效率。同时,为满足采棉机器人感知的实时性要求,本文对算法中点云获取、背景滤波和融合配准等步骤进行了效率分析及优化,最终整体算法运行速度达到29.85 f/s,满足采棉机器人感知系统实时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棉机器人 视觉感知 三维点云 融合 AprilTags算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实数遗传算法的桑叶采摘机结构参数优化
14
作者 王吉权 宋丽 +2 位作者 宋豪豪 张攀利 王福林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53,共8页
针对遗传算法在求解桑叶采摘机结构优化问题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求解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实数遗传算法。首先是给出一种基于序的组合适应度函数的轮盘赌选择算子,该算子在轮盘赌的基础上,通过一个自适应变化的参数在两种适应度... 针对遗传算法在求解桑叶采摘机结构优化问题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和求解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实数遗传算法。首先是给出一种基于序的组合适应度函数的轮盘赌选择算子,该算子在轮盘赌的基础上,通过一个自适应变化的参数在两种适应度函数中选择一个,再去计算适应度值;然后设计一种基于方向的改进启发式交叉算子,该算子既保留两个父代个体中较优个体对子代个体的影响,又增加种群中最优个体对子代个体的影响,提高交叉产生有潜力子代的可能性。接着将改进算法应用于摇杆式桑叶采摘机的优化参数设计中,通过与其他算法作仿真对比试验验证算法的优越性,获得采摘机最优参数组合:行走结构速度为24 mm/s、拨动结构角速度为1.2 rad/s、采摘结构速度为440 mm/s,并由运行结果可知整机性能与优化前相比提高13%。最后用优化得到的参数组合进行实地试验,结果显示桑叶采摘机性能提升10.9%,误差较小为2.1%。可见,所提改进实数遗传算法是优化采摘机参数的一种有效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采摘机 结构优化 实数遗传算法 轮盘赌选择 启发式交叉算子
下载PDF
适宜机采优质绿茶新品种中茶503选育报告
15
作者 章志芳 曾建明 +4 位作者 杨亚军 王新超 王璐 郝心愿 李小恋 《中国茶叶》 2024年第5期48-53,共6页
中茶503是从中茶108种子后代采用单株选择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宜机采的茶树新品种。经系统品系比较试验、机采适宜性鉴定试验表明,中茶503属特早生种,产量中等。制烘青绿茶,干茶细紧卷曲、显毫、绿翠鲜活,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高鲜、栗香显... 中茶503是从中茶108种子后代采用单株选择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适宜机采的茶树新品种。经系统品系比较试验、机采适宜性鉴定试验表明,中茶503属特早生种,产量中等。制烘青绿茶,干茶细紧卷曲、显毫、绿翠鲜活,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高鲜、栗香显,滋味甘醇鲜爽,叶底嫩匀显芽、明亮。内含物质丰富,春季一芽二叶3年平均水浸出物含量达46.4%,茶多酚含量13.7%,氨基酸含量5.2%,咖啡碱含量2.7%。抗寒抗旱性强,茶炭疽病抗性表现为感(S)、茶小绿叶蝉抗性表现为高感(HS)。新梢、最下节节间长,机采后优质芽叶一芽二三叶占比、新梢完整率高。中茶503于2022年10月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编号:GPD茶树(2022) 3300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茶503 新品种 机采
下载PDF
南疆阿拉尔垦区密植棉花株高模拟研究
16
作者 范振岐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0-327,共8页
【目的】探讨新疆阿拉尔垦区密植条件下不同模型对棉花株高的预测效果。【方法】以株型差异较大的新陆中81号和塔河2号为试验材料,在阿拉尔垦区16000株·hm^(-2)密植条件下开展大田试验,用Python语言建立株高生长的逻辑斯谛(logist... 【目的】探讨新疆阿拉尔垦区密植条件下不同模型对棉花株高的预测效果。【方法】以株型差异较大的新陆中81号和塔河2号为试验材料,在阿拉尔垦区16000株·hm^(-2)密植条件下开展大田试验,用Python语言建立株高生长的逻辑斯谛(logistic)、冈珀茨(Gompertz)、理查德(Richards)方程和决策树机器学习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Gompertz和Richards模型中,新陆中81号株高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分别为8.38%、7.49%和7.52%,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分别为6.80%、5.79%和5.82%;塔河2号株高的RMSE分别为6.09%、4.77%和4.85%,MAE分别为4.52%、3.34%和3.36%。决策树机器学习方法中,新陆中81号与塔河2号株高的RMSE分别为6.91%和3.27%,MAE分别为5.04%和2.16%。Logistic、Gompertz和Richards生长方程以及决策树机器学习方法均能较好地预测密植条件下棉花株高的生长,但在预测精度上决策树机器学习方法总体上优于生长方程。【结论】基于决策树的机器学习方法不需要用数理统计知识解释模型,训练模型需要的数据量也较少,模拟精度更高,在模拟棉花株高方面有一定优势,是对传统生长方程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株高 生长方程 决策树 机器学习
下载PDF
海岛棉种质资源机采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幸磊 王为然 +7 位作者 王萌 朱家辉 林峰 秦国礼 杨静 阿里甫·艾尔西 吴全忠 孔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分析海岛棉种质资源机采农艺性状,为机采海岛棉亲本选配和品种培育储备候选材料。【方法】选取125份零式果枝海岛棉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机采海岛棉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125... 【目的】分析海岛棉种质资源机采农艺性状,为机采海岛棉亲本选配和品种培育储备候选材料。【方法】选取125份零式果枝海岛棉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对机采海岛棉农艺性状进行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125份海岛棉种质资源间差异大,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12个性状变异系数在3.54%~23.85%,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96~2.10,株高与始果枝高度、始果枝节位、铃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始果枝高度与始果枝节位、铃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中部果枝长度与中部果枝夹角、下部果枝长度、下部果枝夹角,呈极显著正相关;12个机采海岛棉农艺性状转化为6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8.59%,分别为始果枝高度因子、果枝因子、茎粗因子、衣分因子、铃数因子和铃重因子;125份海岛棉种质资源分为五个类群,其中第Ⅴ类群机采性状表现良好,代表品种为新海43号、新海55号、石河子V7-4、K426、新78、16DJC01、新库K2442、新库198-1。【结论】125份海岛棉种质资源多样性丰富,第Ⅴ类群机采性好,获得了21份机采性好的海岛棉育种材料,可以作为创制机采棉的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种质资源 机采 多样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苹果自动采摘分拣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志勃 孙慧然 孙静波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6-332,共7页
为提升苹果自动化采摘、分拣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苹果自动采摘分拣系统。为设计该系统,首先基于对采摘机器人机械手和末端执行器结构、机械手避障的分析,提出采摘机器人的苹果采摘流程;然后,搭建了基于实时数据处理的苹果自... 为提升苹果自动化采摘、分拣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苹果自动采摘分拣系统。为设计该系统,首先基于对采摘机器人机械手和末端执行器结构、机械手避障的分析,提出采摘机器人的苹果采摘流程;然后,搭建了基于实时数据处理的苹果自动分拣平台,该平台由两类传送带、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个人计算机和带有机器视觉、称重传感器和控制面板单元的封闭舱等组成。为验证所构建苹果自动分拣系统的有效性,对来自3个不同苹果品种的183个苹果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苹果自动采摘分拣系统对苹果按照颜色、尺寸分拣的准确率分别达到96.17%和92.77%,按重量分拣时对苹果重量的估算误差只有5.44克,同时还可对结痂、污点、腐烂等缺陷区域进行100%准确检测。所设计的苹果自动采摘分拣系统具备较高采摘分拣效率,从而对促进苹果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采摘 自动分拣 机器视觉 苹果 机器人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多光谱的棉花多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反演 被引量:3
19
作者 石浩磊 曹红霞 +3 位作者 张伟杰 朱珊 何子建 张泽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95,共16页
【目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表征作物长势、光合、蒸腾的重要指标。论文旨在研究不同生育期、多生育期无人机多光谱数据棉花LAI估测模型,明确不同生育期间棉花LAI估测模型变化规律,为实时掌握棉花长势并因地制宜进行田... 【目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表征作物长势、光合、蒸腾的重要指标。论文旨在研究不同生育期、多生育期无人机多光谱数据棉花LAI估测模型,明确不同生育期间棉花LAI估测模型变化规律,为实时掌握棉花长势并因地制宜进行田间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大疆精灵4多光谱无人机获取棉花现蕾期、初花期、结铃期、吐絮期多光谱图像和RGB图像。选用归一化差植被指数(NDVI)、绿度归一化差植被指数(GNDVI)、归一化差红边指数(NDRE)、叶片叶绿素指数(LCI)、优化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5种多光谱指数和修正红绿植被指数(MGRVI)、红绿植被指数(GRVI)、绿叶指数(GLA)、超红指数(EXR)、大气阻抗植被指数(VARI)5种颜色指数分别建立棉花各生育期及棉花生长多生育期数据集合,结合打孔法获取地面LAI实测数据,使用机器学习算法中偏最小二乘(PLSR)、岭回归(RR)、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神经网络(BP)构建棉花LAI预测模型。【结果】覆膜棉花LAI随着生育期的变化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现蕾期、初花期、结铃期内侧棉花叶面积指数均值均显著大于外侧(P<0.05);选择的指数在各时期彼此间均呈显著相关(P<0.05),总体而言,多光谱指数与颜色指数间的相关性随着生育期的进行而呈现下降趋势,选择的指数在各时期均与棉花LAI相关性显著(P<0.05),多光谱指数相关系数介于0.35—0.85,颜色指数相关系数介于0.49—0.71,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大的指数多为多光谱指数,颜色指数与棉花LAI的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小;估测模型性能结果显示棉花各生育期模型中多光谱指数优于颜色指数,且各指数模型预测性能随着生育期的变化呈现一定规律性,NDVI是预测棉花LAI的最优指数。从模型结果上看,RF模型和BP模型在各生育期下获得了较高的估计精度。初花期LAI反演模型精度最高,最优模型验证集R2为0.809,MAE为0.288,NRMSE为0.120。多生育期最优模型验证集R2为0.386,MAE为0.700,NRMSE为0.198。【结论】棉花内外侧LAI在现蕾期、初花期、结铃期存在显著差异。在各生育期中,RF和BP模型是预测棉花LAI较优模型。NDVI在各指数中表现最好,是预测棉花LAI的最优指数。多生育期模型效果较单生育期明显下降,最优指数为GNDVI,最优模型为BP。本研究中预测棉花LAI的最优窗口期是初花期。研究结果可为无人机遥感监测棉花LAI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叶面积指数 多光谱指数 颜色指数 无人机多光谱 机器学习
下载PDF
榛子捡拾收获机分选装置拓扑优化设计与模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德志 于浩林 +5 位作者 张任 李佳奇 赵英博 刘凤波 张金辉 王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5,共7页
榛子收获机分选装置是榛子捡拾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榛子分选效果和机体的使用寿命。为提高榛子捡拾分选结构稳定性,对装置整机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及模态分析。首先,阐述了榛子收获机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并建立榛子捡拾收... 榛子收获机分选装置是榛子捡拾收获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了榛子分选效果和机体的使用寿命。为提高榛子捡拾分选结构稳定性,对装置整机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及模态分析。首先,阐述了榛子收获机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并建立榛子捡拾收获机的三维实体模型;然后,通过有限单元法对榛子捡拾收获机进行静力学分析,并通过变密度法对底部车架结构进行拓扑设计,建立优化后的分选装置模型,底部车架在满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质量降低了49.9%;最后,对优化后的整机模型进行了模态和谐响应分析。模态结果显示优化后前6阶固有频率分别为11.18、17.34、22.04、23.85、36.68、39.61Hz,谐响应结果显示分选装置在11.0Hz和17.5 Hz频率时易产生共振现象。其中,最大谐峰值出现在第1阶、2阶处。对成型装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分选装置能满足各项作业要求,且工作稳定,可为榛子捡拾收获机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捡拾收获机 拓扑优化 模态分析 谐响应 榛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