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process-induced residual stress in resin transfer molding process 被引量:1
1
作者 戴福洪 张博明 杜善义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ew Series)》 EI CAS 2008年第2期271-276,共6页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process-induced residual stress in resin transfer molding (RTM) process is presente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was employed to solve the coupled equations involved...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process-induced residual stress in resin transfer molding (RTM) process is presented.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was employed to solve the coupled equations involved in the transient heat transfer and the cure kinetics of the resin,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internal temperature and cure degree of the composite at any instant time were obtained. The self-consistent field micro-mechanics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cure-depend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composites. Thermal expansion and cure shrinkage were included in the analysis. The thermo-elastic mechanical governing equations were solved using the incremental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based FEM and the residual stress development was predicted. The present results were validated by the comparisons with the pertinent literature. The numerical example of a half cylinder was presen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arry out the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due to the complex distributions of temperatures, cure degrees and process-induced stress for thick parts, which can be predicted at any point within composite structures in the present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RE residual stress finite element method resin transfer molding (RTM)
下载PDF
Curing Mechanism of Condensed Polynuclear Aromatic Resin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Cured Resin 被引量:1
2
作者 Li Shibin Sun Qiqian +2 位作者 Wang Yuwei Wu Mingbo Zhang Zailong 《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SCIE CAS 2015年第2期9-16,共8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condensed polynuclear aromatic(COPNA) resin synthesized from vacuum residue, 1,4-benzenedimethanol was added to cure COPNA resin. The curing mechanism was investigated by p...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condensed polynuclear aromatic(COPNA) resin synthesized from vacuum residue, 1,4-benzenedimethanol was added to cure COPNA resin. The curing mechanism was investigated by proto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ry, solid carbon-13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metry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Microstructures of the uncured and the cured COPNA resins were studi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X-ray diffractometry.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COPNA resins before and after curing was tested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The element composition of the cured COPNA resin heat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as analyzed by an element analyz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ncured COPNA resin reacted with the cross-linking agent during the curing process, and the curing mechanism was confirmed to be the 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 reaction. Compared with the uncured COPNA resin, the cured COPNA resin had a smooth surface, well-ordered and streamlined sheet structure with more crystalline solids, better molecular arrangement and orientation. The weight loss process of the uncured and cured COPNA resins wa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Carbon residue of the cured COPNA resin was 41.65% at 600 ℃, which was much higher than 25.02% of the uncured COPNA resin,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cured COPNA resin had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ensed polynuclear aromatic resin SYNTHESIS vacuum residue CURING thermal stability
下载PDF
Development on the Technique of Total Recovery of Benzoic Acid Residue
3
作者 徐姣 何杰 +3 位作者 张卫江 杨焘 焦书军 胡雪东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4期608-612,共5页
Benzoic acid residue is solid waste produced from the production of benzoic acid by oxidizing toluene.Because it contained important chemical raw materials such as benzoic acid,benzyl benzoate and fluorenone,it is nec... Benzoic acid residue is solid waste produced from the production of benzoic acid by oxidizing toluene.Because it contained important chemical raw materials such as benzoic acid,benzyl benzoate and fluorenone,it is necessary to recover them from the residue.In this work the technique featured with high efficiency evaporation and vacuum distillation was developed to obtain total recovery and utilization of the benzoic acid residue.By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temperature at 260℃ and the pressure of 16kPa in the rising and falling film evaporators,heavy components separated efficiently from the residue can be polymerized and the light components consisting of 63% of the residue entered into a benzoic acid vacuum distillation column.Keeping the temperature of polymerization at(280±10)℃,coumarone resin was produced after adjusting the softening point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requirements.Vacuum distillation was operated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top temperature at 186℃,top pressure of 16kPa,bottom temperature at 240-250℃,reflux ratio being 3︰1.Benzoic acid of 98% purity was distilled out from the column as a side stream and the bottom product was crude benzyl benzoate.By the developed technique,the benzoic acid residue was splitted into three products,benzoic acid,crude benzyl benzoate and coumarone resin without any surplus was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zoic acid residue benzoic acid crude benzyl benzoate coumarone resin high-efficiency evaporation vacuum distillation
下载PDF
锌冶炼过程中提取镓的技术研究及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伟 李立清 +2 位作者 饶帅 吴才贵 宫晓丹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648,共12页
针对镓从锌冶炼过程中回收占比低的问题,总结分析了锌冶炼过程中镓回收技术研究进展.在鼓风炉炼锌(ISP)工艺中,镓主要富集在鼓风炉炉渣里,其质量分数通常在0.025%~0.031%,从鼓风炉炉渣中回收镓主要有还原蒸发法、高温氯化挥发法、硫酸... 针对镓从锌冶炼过程中回收占比低的问题,总结分析了锌冶炼过程中镓回收技术研究进展.在鼓风炉炼锌(ISP)工艺中,镓主要富集在鼓风炉炉渣里,其质量分数通常在0.025%~0.031%,从鼓风炉炉渣中回收镓主要有还原蒸发法、高温氯化挥发法、硫酸浸出法、碱熔–浸出法、还原熔炼–电解法和还原熔炼–熔融造渣法等方法,但这些工艺普遍流程长,回收率低,加工成本偏高,部分工艺环境污染大,难以工业化应用.传统的湿法炼锌工艺中,大于93.5%的镓富集在浸出渣中,浸出渣处理以火法还原挥发工艺为主,在回转窑挥发浸出渣工艺中90%的镓保留在窑渣中,导致镓的回收流程长且回收率低,湿法处理浸出渣存在镓和铁分离的难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氧压浸出炼锌工艺中,镓主要富集在锌粉置换渣里,锌粉置换渣采用酸性浸出和萃取工艺分离富集镓,最终制备金属镓,镓的综合回收率达到71%.通过对火法和湿法炼锌中镓回收工艺进行分析,对镓回收工艺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分离技术进行了总结,提出萃取分离、乳状液膜和树脂吸附有望成为锌冶炼过程中回收镓的绿色高效短流程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冶炼 浸出渣 置换渣 萃取 乳状液膜 树脂吸附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预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
5
作者 伍宝华 关留祥 方秀苇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125,143,共8页
剩余压缩强度(RCS)是评价复合材料受到冲击损伤后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采用声发射技术(AE)对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冲击载荷进行了在线监测,分析了振铃计数、峰值计数、信号强度和信号均方根值4种冲击载荷参数,采用人工神经元网... 剩余压缩强度(RCS)是评价复合材料受到冲击损伤后力学性能的重要指标。采用声发射技术(AE)对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冲击载荷进行了在线监测,分析了振铃计数、峰值计数、信号强度和信号均方根值4种冲击载荷参数,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ANN)和径向基网络(RBF)基于冲击载荷参数预测了试件RCS。结果表明,高冲击能量造成了试件分层、玻璃纤维断裂、环氧树脂基体开裂、纤维脱黏,当冲击能量为10、15、20和30 J时,冲击3 ms后冲击能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53、16.67、21.77和27.13 J,随后冲击能量不断下降。随着冲击能量的增加,试件冲击深度从0.18 mm增加到3.35 mm,RCS从56.87 MPa降低到20.45 MPa。最优ANN模型结构为4-48-1,预测和实验RCS的均方误差(MSE)最低为0.03 MPa,最优RBF模型结构为4-21-1,MSE最低为0.01。RBF模型的局部响应特性使得其对输入数据中的噪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预测与实验RCS数据的相关系数(R2)为0.9863,而ANN模型预测结果为0.95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网络 人工神经元网络 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声发射 剩余压缩强度
下载PDF
GC-MS/MS测定中药中13个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丹丹 杨铭 +3 位作者 昝珂 王莹 左甜甜 金红宇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4年第5期856-861,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经大孔树脂制备提取的中药中正己烷、苯、1,2-二氯乙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氯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1,2-二乙苯、二乙烯苯、萘13个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通用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经大孔树脂制备提取的中药中正己烷、苯、1,2-二氯乙烷、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氯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苯乙烯、1,2-二乙苯、二乙烯苯、萘13个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通用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供试品中13个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数据。结果:对1批三七总皂苷、2批蒺藜皂苷提取物、2批银杏叶提取物、2批到手香提取物、2批到手香糖足愈合膏、1批益心酮片,合计10批样品进行测定。其中检出部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指标合格,安全风险较低。结论:建立的方法便捷、准确度高、灵敏度强,可用于经大孔树脂提取制备的中药提取物或制剂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残留量的快速筛查和检测,可为中药质量安全监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多残留检测 大孔树脂 树脂残留
下载PDF
酱渣大豆异黄酮大孔树脂纯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唐银 陈婧司 +3 位作者 沈子绮 何贵萍 张佳琪 吕远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7,共7页
研究酱渣大豆异黄酮的纯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选用5种树脂(AB-8、HPD300、ADS-7、DM301、D101)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筛选吸附效果最好的树脂,再以动态吸附试验筛选最佳纯化工艺,最后研究纯化后酱渣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AB-... 研究酱渣大豆异黄酮的纯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选用5种树脂(AB-8、HPD300、ADS-7、DM301、D101)进行静态吸附试验,筛选吸附效果最好的树脂,再以动态吸附试验筛选最佳纯化工艺,最后研究纯化后酱渣大豆异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AB-8树脂的吸附效果最好,在流速1.5 mL/min、pH 3的条件下吸附0.6 mg/mL的样品溶液75 mL,再用100 mL 60%乙醇溶液解吸,样品纯度可由11.37%提升到55.84%;纯化后的酱渣大豆异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浓度为0.07 mg/mL时,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3.35%和98.67%。AB-8树脂可用于酱渣大豆异黄酮的分离纯化且效果较好,酱渣大豆异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渣 大豆异黄酮 大孔树脂 纯化 抗氧化
下载PDF
竹屑液化残渣改性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吴斌 冯涌 +2 位作者 漆丽萍 唐宏伟 房桂干 《生物质化学工程》 CAS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为验证竹屑液化残渣(BLR)作为纤维素来源用于制备改性高吸水树脂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微波辐照法,以过硫酸钾(KPS)为自由基引发剂,在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的作用下,将竹屑液化残渣(BLR)、丙烯酸(AA)、聚乙烯醇(PVA)、2-丙烯酰... 为验证竹屑液化残渣(BLR)作为纤维素来源用于制备改性高吸水树脂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微波辐照法,以过硫酸钾(KPS)为自由基引发剂,在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的作用下,将竹屑液化残渣(BLR)、丙烯酸(AA)、聚乙烯醇(PVA)、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进行四元共聚反应制备BLR改性高吸水树脂(BLR-P(AAAMPS)/PVA),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仪、热重分析(TG)仪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产物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研究结果表明:BLR的加入增加了BLR-P(AA-AMPS)/PVA树脂内部多孔结构,树脂的吸水性能明显改善。树脂的较佳制备工艺条件为BLR用量0.35 g,微波辐照功率500 W,微波辐照时间12 min,KPS用量0.6%,MBA用量0.1%,AA中和度85%,PVA用量1.5%,该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其吸蒸馏水倍率最高可达1526 g/g,吸0.9%(质量分数)氯化钠的倍率可达114 g/g,在5000 r/min时离心保水率达到60%,吸水过程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屑液化残渣 微波辐射法 高吸水树脂
下载PDF
热熔酚醛树脂/玻璃纤维层压板的固化特性及工艺优化
9
作者 陈栋梁 雷子萱 +3 位作者 徐力 陈双 刘育红 强军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88-295,共8页
酚醛树脂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固化后存在大量残余应力,导致材料力学性能下降。为了减少残余应力,提高改性酚醛树脂/玻璃纤维(MPF/GF)层压板的综合性能,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详细讨论传热-固化、流动-压实和应力-变形模... 酚醛树脂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但固化后存在大量残余应力,导致材料力学性能下降。为了减少残余应力,提高改性酚醛树脂/玻璃纤维(MPF/GF)层压板的综合性能,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详细讨论传热-固化、流动-压实和应力-变形模型,调整复合材料的固化制度,制备得到力学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采用n级动力学模型和自催化模型建立了MPF/GF预浸料的固化反应动力学方程,研究了MPF的比热、黏度、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热膨胀系数(CTE)和化学收缩系数(CCS)等物理参数与温度和固化程度(α)的关系。通过计算不同制度下MPF/GF复合材料的温度梯度和α,使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得到一个优化的固化制度。与传统的固化制度相比,基于优化后的固化制度获得的MPF/GF复合材料的残余应力从32.10 MPa降低到25.98 MPa,降低了19.07%;玻璃化转变温度从290.25℃升高到304.18℃;玻璃态储能模量从3.89 GPa增加到4.21 GPa,提升了8.22%;橡胶态的储能模量从32.36 MPa增加到51.57 MPa,提升了59.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 残余应力 有限元 固化制度 复合材料
下载PDF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到手香提取物11种溶剂残留量
10
作者 王丹丹 王莹 +3 位作者 姚令文 刘芫汐 金红宇 马双成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到手香提取物中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1,2-二氯乙烷、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氯苯、苯乙烯和二乙烯苯11种溶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供试品经顶空进样器85℃平衡45 min,分流比10∶... 目的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到手香提取物中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甲苯、1,2-二氯乙烷、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氯苯、苯乙烯和二乙烯苯11种溶剂残留的分析方法。方法供试品经顶空进样器85℃平衡45 min,分流比10∶1(V∶V),采用DB-WAX聚乙二醇为固定相的弹性石英毛细管柱(长30 m,内径0.32 mm,膜厚0.5μm),FID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分析。结果11种挥发性有机物分离效果较好,在0.22~23.86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方法定量限为0.0084μg·mL^(-1)≤LOQ≤0.5432μg·mL^(-1);低、中、高水平下各成分的平均回收率为84%~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0%(n=6),经方法学验证后该方法符合实验要求。3批样品中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及二乙烯基苯有检出,低于定量限,均未超标。结论该方法易于操作,结果可靠,可用于中药到手香提取物中的残留溶剂检测,亦为其他中药提取物中残留溶剂分析提供方法参考,确保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到手香 提取物 挥发性化合物 溶剂残留 顶空-气相色谱法 大孔树脂 质量控制 药物警戒
下载PDF
放射性废阳离子树脂原位Fe_(2)O_(3)催化裂解减容研究
11
作者 李林倚 肖霄 +1 位作者 廖学品 石碧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91-1799,共9页
催化裂解能够有效减小放射性废树脂的体积,但温度过高有可能导致裂解过程中核素挥发。为降低裂解温度,本文采用原位Fe_(2)O_(3)对放射性废阳离子树脂进行催化裂解。结果表明,通过离子交换法将Fe^(3+)负载至阳离子树脂上,在裂解过程中原... 催化裂解能够有效减小放射性废树脂的体积,但温度过高有可能导致裂解过程中核素挥发。为降低裂解温度,本文采用原位Fe_(2)O_(3)对放射性废阳离子树脂进行催化裂解。结果表明,通过离子交换法将Fe^(3+)负载至阳离子树脂上,在裂解过程中原位生成Fe_(2)O_(3),能够使树脂的裂解温度降至650℃左右,比直接热裂解低130~150℃,且残渣率降低至15%(650℃)。对裂解残渣进行FT-IR、XRD、XPS和元素分析,结果发现Fe^(3+)原位生成的Fe_(2)O_(3)有效促进了磺酸基(-SO_(3)H)的转化及硫键(-S-)的断裂,树脂中83.1%的硫元素转化为SO_(2),16.9%的硫元素以硫酸盐的形式进入残渣中。上述实验结果表明,原位生成的Fe_(2)O_(3)能显著降低阳离子树脂的裂解温度和残渣率,能够实现放射性废树脂的有效减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树脂 原位Fe_(2)O_(3) 催化裂解 减容 残渣率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博 舒泉湧 +1 位作者 李宗霖 翟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159-162,共4页
[目的]开发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静态吸附试验比较D101B、AB-8、DM-130这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最优树脂。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动态吸附过程中样液浓度、上样速度、... [目的]开发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以静态吸附试验比较D101B、AB-8、DM-130这3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吸附量和解吸率,筛选最优树脂。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动态吸附过程中样液浓度、上样速度、上样体积、20%乙醇洗脱体积、洗脱剂浓度、洗脱剂体积。[结果]AB-8大孔树脂用于分离纯化甘草废渣中总黄酮效果最佳,样液浓度为2.345~3.126 mg/mL,上样速度为1.0~1.5 mL/min,上样体积为64 mL,20%乙醇洗脱体积为5 BV,80%乙醇洗脱体积为4 BV。经过该纯化工艺总黄酮浓度从15.63%提升至65.68%。[结论]该方法适用于甘草废渣中总黄酮的初步分离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 分离纯化 甘草废渣 总黄酮 工艺
下载PDF
1,4-苯二甲醇交联改性石油树脂的制备
13
作者 余涛 侯文杰 +1 位作者 施云海 李天余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共5页
针对C9石油树脂用作包覆材料时存在软化温度与残炭率低的问题,选用甲基磺酸(MSA)为质子酸催化剂,1,4-苯二甲醇(PXG)为交联剂,对石油树脂进行交联改性。考察了反应温度、PXG用量(PXG占石油树脂的质量分数)、MSA用量(MSA占石油树脂的质量... 针对C9石油树脂用作包覆材料时存在软化温度与残炭率低的问题,选用甲基磺酸(MSA)为质子酸催化剂,1,4-苯二甲醇(PXG)为交联剂,对石油树脂进行交联改性。考察了反应温度、PXG用量(PXG占石油树脂的质量分数)、MSA用量(MSA占石油树脂的质量分数)对改性石油树脂软化温度与残炭率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凝胶渗透色谱、热重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改性树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20℃,PXG用量9%(w),MSA用量7%(w)。在此工艺条件下,改性石油树脂软化温度可提升到115.9℃,残炭率达19.84%(w),与改性前相比,改性石油树脂重均分子量、热稳定性均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树脂 交联改性 1 4-苯二甲醇 甲基磺酸 软化温度 残炭率
下载PDF
果蔬产品中多组分有机磷农药残留测定新方法研究与应用
14
作者 张艳丽 刘宏伟 +3 位作者 刘小丽 王丽娟 张斌 宋保军 《分析仪器》 CAS 2024年第3期51-55,共5页
建立了QuEChERS-气相色谱仪测定蔬菜水果中2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净化包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代替PSA、GCB,在色谱柱前面加2米保护柱,2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线性范围均为10~400g·L-1,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方法的检出... 建立了QuEChERS-气相色谱仪测定蔬菜水果中2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净化包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代替PSA、GCB,在色谱柱前面加2米保护柱,20种有机磷农药残留的线性范围均为10~400g·L-1,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8,方法的检出限为0.01mg·kg-1。在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70.0%~120%,RSD为1.2%~10%。该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对蔬菜水果中多农药残留进行快速筛查。成本由一个样品50元降为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仪 QUECHERS 阳离子交换树脂 蔬菜水果 农药残留
下载PDF
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与直接法树脂填充修复治疗磨牙残冠的疗效比较
15
作者 杨红 刘俊兰 卢翼悦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8期95-98,共4页
目的 分析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与直接法树脂填充修复治疗磨牙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磨牙残冠修复治疗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直接法树脂填充修复,观察组40... 目的 分析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与直接法树脂填充修复治疗磨牙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平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0例磨牙残冠修复治疗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直接法树脂填充修复,观察组40例患者实施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比较两组患者地修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磨牙残冠采取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可以提升修复美观度,且并发症少,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法树脂高嵌体修复 直接法树脂填充修复 磨牙残冠 美观度 并发症
下载PDF
不同固化剂体系对糠酮树脂残炭率的影响
16
作者 王晶晶 胡勃 +4 位作者 邢如鹏 王旭鹏 李承嗣 官旭 闵明 《纤维复合材料》 CAS 2024年第2期26-30,共5页
糠酮树脂作为炭/炭复合材料液相浸渍-固化/炭化增密的重要原材料,其残炭率对炭/炭复合材料的增密至关重要。针对不同固化剂对糠酮树脂残炭率不同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对甲苯磺酸、草酸及二氯乙酸三种常用固化剂对糠酮树脂残炭率及炭/炭复... 糠酮树脂作为炭/炭复合材料液相浸渍-固化/炭化增密的重要原材料,其残炭率对炭/炭复合材料的增密至关重要。针对不同固化剂对糠酮树脂残炭率不同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对甲苯磺酸、草酸及二氯乙酸三种常用固化剂对糠酮树脂残炭率及炭/炭复合材料增密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对甲苯磺酸做固化剂的糠酮树脂的残炭率最大,约61%,同时在CVI密度为0.85 g/cm^(3)时,其单周期增密效率最高,为0.28 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剂 残炭率 糠酮树脂 炭/炭复合材料
下载PDF
锂电回收行业Tulsimer树脂在萃镍余液中的镍回收和净化萃取剂的技术研究
17
作者 肖鹏涛 白江飞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6期163-166,共4页
简要介绍了锂电三元材料回收的必要性和主流工艺,结合某电池新材料回收企业在湿法萃取结晶工艺中萃镍余液含萃取剂的问题进行实验和具体分析。处理前,该企业萃镍余液中的镍离子含量为0.285g/l,锂离子含量为2.65g/l,萃取剂含量为134mg/l... 简要介绍了锂电三元材料回收的必要性和主流工艺,结合某电池新材料回收企业在湿法萃取结晶工艺中萃镍余液含萃取剂的问题进行实验和具体分析。处理前,该企业萃镍余液中的镍离子含量为0.285g/l,锂离子含量为2.65g/l,萃取剂含量为134mg/l,采用树脂工艺处理后的含量为镍离子未检出,锂离子2.453g/l,萃取剂含量为0.3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回收 三元材料 萃镍余液 树脂除油 镍离子的回收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葛根和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中大孔树脂有机残留物
18
作者 郭韵妍 郝娟 +4 位作者 招嘉文 任宾 周莹乐 胡时先 王菩彦 《品牌与标准化》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建立葛根和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中大孔吸附树脂7种有机残留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DB-1毛细管柱(柱长为60 m,内径为0.25 mm,膜厚度为1.0μm),柱温为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40℃,再以4℃/min升温至175℃,保持12 min,用... 目的:建立葛根和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中大孔吸附树脂7种有机残留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DB-1毛细管柱(柱长为60 m,内径为0.25 mm,膜厚度为1.0μm),柱温为程序升温,起始温度为40℃,再以4℃/min升温至175℃,保持12 min,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检测器温度250℃,进样口温度200℃;载气为氮气,流速为0.8 mL/min,分流比为20∶1,顶空进样,顶空瓶平衡温度为90℃,平衡时间为50 min。结果:7种有机溶剂残留物的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正己烷、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二乙烯苯、1,2-二乙基苯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90%、87%、85%、84%、76%、79%。结论:该方法测定准确度高、精密度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和淫羊藿总黄酮提取物 大孔树脂有机残留物 气相色谱法 顶空进样
下载PDF
软硬结合板PP偏位问题研究及改善
19
作者 黄大维 姚勇敢 《印制电路信息》 2024年第S02期147-155,共9页
对于工控类软硬结合板产品,板厚及层间介质层厚度通常都厚于消费类软硬结合板产品。由于介质层厚度较厚,软板层间通常选择多张2116PP。为实现软硬结合板产品的制作,软板层间的PP通常采用PP开窗或开缝的做法。对于单元内有多软板区设计... 对于工控类软硬结合板产品,板厚及层间介质层厚度通常都厚于消费类软硬结合板产品。由于介质层厚度较厚,软板层间通常选择多张2116PP。为实现软硬结合板产品的制作,软板层间的PP通常采用PP开窗或开缝的做法。对于单元内有多软板区设计的软硬结合板,PP开窗/开缝的位置多,导致在压板过程中,PP玻纤随着流动的树脂偏移,从而导致PP偏位问题。而当工控类软硬结合板产品同时叠加多软板区产品设计时,该现象愈加明显,进一步导致了软板流胶及揭盖玻纤残留问题的产生。本文主要对PP偏位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调整产品叠构、组合胶带等方案尝试解决PP偏位带来的软板流胶及玻纤残留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硬结合板 多软板区设计 组合胶带 玻纤偏位 软板流胶 玻纤残留
下载PDF
中药用D-101型大孔树脂苯系列残留物分析研究 被引量:43
20
作者 凌宁生 刘志青 +1 位作者 李林 刘光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考察 D- 10 1型大孔树脂正常使用中苯系列残留物的情况。方法 用气相色谱法检测从动静两种状态处理树脂苯系列残留物。结果 动态处理树脂较合理 ,药物提取物中未见有苯系列残留物。结论 正常使用 D-10
关键词 大孔树脂 残留物 苯系列 气相色谱法 中药 D-101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