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ilateral Acute Idiopathic Maculopathy 被引量:1
1
作者 Guanting Qiu, Zhaoke Hu, Mei li, Shunying LiuZhongshan Ophthalmic Center, Sun Yat-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 Guangzhou 510060, China 《眼科学报》 1998年第3期182-186,共5页
Purpose: To discuss the fluorescein angiographic features and diagnosis as well as differential diagnosis.Methods : In our hospital, we have found three cases of UAIM, one of them has eccentric maculopathy, another ha... Purpose: To discuss the fluorescein angiographic features and diagnosis as well as differential diagnosis.Methods : In our hospital, we have found three cases of UAIM, one of them has eccentric maculopathy, another has papillitis, and the third associates with pregnancy. Each has characteristic clinical findings. We have made the diagnosis base on ophthalmoscopy and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A).Results: Three patients with UAIM have been experienced sudden unilateral decreased visual acuity.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on fundus ar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 thickening with neurosensory retinal detachment with in the macular area. FA showed early patchy hypofluorescence and hyperfluorescence at the level of the RPE.' Bull' s eye appearance may occur in the macular area after the acute stage of the disease. The clinical findings are similar to what the foreign report described. But there were no previous reports in China. Conclusion : We can establish the diagnosis on the base of clinical and fund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 眼色素上皮细胞 荧光素 血管造影术 uAIM
下载PDF
Combined hamartoma of the retina and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A case report
2
作者 Qing Ren Ning Han +2 位作者 Rui Zhang Ruo-Fan Chen Peng Y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8期1788-1793,共6页
BACKGROUND Combined hamartoma of the retina and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CHRRPE)is a rare congenital benign tumor which is commonly monocular.Typical CHRRPE comprises slightly raised lesions at the posterior pole,wi... BACKGROUND Combined hamartoma of the retina and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CHRRPE)is a rare congenital benign tumor which is commonly monocular.Typical CHRRPE comprises slightly raised lesions at the posterior pole,with proliferation membrane often leading to vascular distortion.In severe cases,macular edema,macular hole,retinal detachment or vitreous hemorrhage may occur.Patients with atypic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prone to misdiagnosis by inexperienced ophthalmologists.CASE SUMMARY A 33-year-old man reported onset of right eye blurred vision for one week prior.Anterior segment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were normal in both eyes.Left eye fundus photography was normal.Right eye ophthalmoscopy showed vitreous hemorrhage and off-white raised retinal lesions below the optic disc.Proliferative membranes on the lesion surfaces resulted in superficial retinal detachment and tortuosity and occlusion of peripheral blood vessels.A horseshoe-like tear in the temporal periphery was surrounded by retinal detachment.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revealed retinal thickening at the focal site with structural disturbance indicated by high reflectance.Right eye ultrasound showed retinal thickening at the lesion,stretching and uplifting of the proliferative membrane,with moderately patchy echo at the optic disc edge.Cytokines and antibodies were detected in vitreous fluids during the operation to rule out other diseases.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at postoperative follow-up led to final diagnosis of CHRRPE.CONCLUSION FFA is helpful in diagnosing retinal and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ombined hamartoma.In addition,other cytokine and etiological tests facilitate furthe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o rule out other suspected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ined hamartoma of the retina and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Ocular toxoplasmosis 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Vitreous hemorrhage retinal tears Case report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姚雪 李志 +3 位作者 汪瑞娟 梅军 王林丽 黄先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acut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tis,ARP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1/2014-01以来临床确诊为ARPE的36例40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58.3%),男女比例为1∶0.71。发病年龄17-60(平均4... 目的:观察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acut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tis,ARP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01/2014-01以来临床确诊为ARPE的36例40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58.3%),男女比例为1∶0.71。发病年龄17-60(平均40.92±7.13)岁。其中32例为单眼发病。BCVA 0.3-1.0,平均0.50±0.26。所有患者均行BCVA(矫正视力)、眼底彩照、FFA(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OCT(相干光断层扫描)检查。FFA表现为3种类型:Ⅰ型为多个"中黑外亮"或"葡萄簇样"的荧光斑;Ⅱ型为Ⅰ型病灶可见荧光渗漏;Ⅲ型病灶伴CNV形成。OCT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态:Ⅰ型多个RPE(色素上皮)层反射断续、增殖病灶。Ⅱ型色素上皮脱离伴局限性神经上皮脱离。Ⅲ型前2型伴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结果:眼底彩照表现为:所有40只患眼黄斑区或其附近均可见多个不连续的、暗灰色斑点伴周围淡晕环。FFA表现为Ⅰ型21眼;Ⅱ型17眼;Ⅲ型2眼,Ⅱ型、Ⅲ型与Ⅰ型间比较BCVA平均值下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同型间不同形态的病例及Ⅱ、Ⅲ型间BCVA平均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OCT主要表现为Ⅰ型21眼,Ⅱ型17眼,Ⅲ型2眼。Ⅰ与Ⅱ、Ⅲ型病例间BCVA平均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Ⅱ、Ⅲ型病例间BCVA平均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RPE眼底主要表现为后极部多个不连续暗灰色病灶,视力损害程度与有无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受破坏及病灶位置有关。FFA及OCT可表现为3种类型,典型的FFA表现为"中黑外亮"或"葡萄簇样"的荧光斑,是诊断的依据。OCT能清晰的显示病变各层的组织形态,对ARPE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相干光断层扫描
下载PDF
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FFA与频域OCT图像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童桂芳 周琼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35-73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requency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图像特征... 目的观察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requency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FD-OCT)图像特征,对比研究2种检查方法定位病灶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急性CSC患者(81眼)的FFA和FD-OCT图像资料,观察患眼FFA荧光素渗漏点与FD-OCT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异常改变的对应关系。结果 81眼急性CSC患眼中,FFA检查发现荧光素渗漏点86个,在FD-OCT图像上表现为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小隆起、粗糙紊乱等RPE层异常改变。此外尚有13眼(16.05%)在荧光素渗漏点以外区域存在着低荧光、荧光染色、透见荧光,在FDOCT上RPE亦表现为PED、小隆起、粗糙紊乱混合存在。还有6眼(7.41%)无任何异常荧光区域,在FD-OCT上RPE也显示有PED、小隆起、粗糙紊乱等改变。结论急性CSC的FFA渗漏点与FD-OCT中RPE异常改变部位基本对应,而FFA渗漏点以外区域FD-OCT亦有RPE层异常改变,在急性CSC诊治中FD-OCT不可完全替代F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渗漏点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视网膜色素上皮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发病机理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朱赛林 王煊 +2 位作者 王润生 俞江 李守延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5-386,395,共3页
目的 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C)始发病变在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还是在脉络膜毛细血管 (CC) ,以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对 81例 86只眼CSC患者应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ICGA)结合临床经过进行分... 目的 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CSC)始发病变在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还是在脉络膜毛细血管 (CC) ,以探讨其发病机理。方法 对 81例 86只眼CSC患者应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 (FFA)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 (ICGA)结合临床经过进行分析。结果 首次造影者RPE病变处与之相对应部位的CC均有病变 ,且范围较大 ;病变发展到一定时期 ,症状存在时CC病变依然存在 ,但RPE的病变部位已恢复正常。待症状消失时CC病变及RPE病变全部消失 ,ICGA、FFA均正常。结论 CC功能的变化与CSC转归相一致 ,RPE的病变在CSC的某一阶段出现 ,证明CSC的始发病变由CC功能紊乱所致 ,RPE病变是继发于CC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上皮 脉络膜毛细血管 眼底 眼色素层 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中药对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色素上皮荧光素渗漏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贾万程 侯俭 +2 位作者 刘敬 孔玲 董首丽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9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在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过程中对视网膜色素上皮荧光素渗漏的影响。方法:经临床检查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共66例(83只眼)分为中药治疗组36例(45只眼)... 目的:观察中药在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过程中对视网膜色素上皮荧光素渗漏的影响。方法:经临床检查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诊断为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共66例(83只眼)分为中药治疗组36例(45只眼)和对照组30例(38只眼)。并对治疗前后眼底改变、视力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资料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2368%,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治疗后中药组的视力明显提高;荧光素渗漏消失的眼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可以促进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浆 视网膜色素上皮 治疗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酒精中毒致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董应丽 尹卫靖 张晓玮 《眼科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177-178,共2页
目的 观察急慢性酒精中毒后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情况。 方法 对 9例 (18眼 )急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及视觉电生理 (ERG ,VEP)检查。 结果  2例 (4眼 )急性酒精中毒者经药物治疗后视力完全恢复 ,1例 (2眼 )... 目的 观察急慢性酒精中毒后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情况。 方法 对 9例 (18眼 )急慢性酒精中毒患者进行了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及视觉电生理 (ERG ,VEP)检查。 结果  2例 (4眼 )急性酒精中毒者经药物治疗后视力完全恢复 ,1例 (2眼 )FFA见双眼底视网膜色素上皮弥漫性损伤。慢性酒精中毒 6例 12眼经药物治疗后FFA为双眼底视网膜色素上皮炎性改变 ,ERG ,VEP无好转。 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引起的眼部改变大多可恢复 ,慢性酒精中毒则造成视网膜和黄斑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FFA ,ERG ,VEP检查可以客观地反映酒精中毒后对视网膜色素上皮损害的程度和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视网膜色素上皮 眼底荧光造影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FFA和FAF图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苏兰萍 彭锡嘉 王雅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图像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 应用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 目的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图像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 应用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对43例(48眼)CSC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FAF与FFA图像特点。结果 FFA检查:急性期CSC41眼FFA检查均有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荧光素渗漏,2眼伴RPE脱离;7眼慢性迁延性CSC的FFA表现为黄斑区斑驳样透见荧光,造影晚期可见荧光素缓慢渗漏。FAF特征:急性期CSC盘状脱离区呈单纯性的低自发荧光区、脱离区呈低自发荧光而其周围为斑点状强自发荧光环、脱离区呈强自发荧光池、脱离区呈点状强自发荧光等改变;RPE脱离表现为低自发荧光或轻度增强的自发荧光。渗漏点的改变:渗漏点处呈单纯低自发荧光、低自发荧光而其周围为局部强自发荧光、自发荧光无明显改变等。慢性迁延性CSC的FAF图像表现为斑点状强弱自发荧光相互交织。结论 CSC患者FAF与FFA图像相比较为复杂,FAF可用于检测RPE细胞的功能状态及CSC的辅助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眼底自发荧光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脂褐素 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
下载PDF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中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厚的FFA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丁衍 许预 徐晓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157-1159,共3页
目的:研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患者中双眼多灶性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厚(congenital hypertrophy of th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CHRPE)患者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angiogr... 目的:研究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P)患者中双眼多灶性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厚(congenital hypertrophy of th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CHRPE)患者的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的特点。方法:我们对22例有65处CHRPE病灶的FAP患者前瞻性进行FFA和眼底检查。结果:发现86%CHRPE病损面积>0.5个视盘直径,74%的CHRPE病变接近视网膜血管,视网膜血管有以下变化:46%CHRPE病变中出现毛细血管无灌注区,8%穿过病灶的视网膜血管部分阻塞,6%出现脉络膜视网膜吻合支,3%病变有毛细血管微血管瘤,5%可观察到脉络膜毛细血管,20%的脉络膜毛细血管出现在脱色素边缘晕环中。约10%的CHRPE病变眼底检查未发现,只能通过FFA观测到。结论:虽然通过眼底检查能诊断CHRPE,但有些病变仍需通过FFA确诊,其对此病变仍是非常有用的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厚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下载PDF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萎缩轨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娟娟 李燕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78-781,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萎缩轨迹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6例(51眼)慢性中浆患者的视力、眼底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 目的探讨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萎缩轨迹的临床特征及发生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36例(51眼)慢性中浆患者的视力、眼底表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特征;;观察RPE细胞萎缩轨迹的特点及其与视力的关系。结果慢性中浆患者的眼底主要表现为视盘颞侧黄斑区附近不同程度的RPE色素紊乱、RPE萎缩区域大小及形态不一;;可见明显的朝向下方的RPE萎缩带。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RPE细胞萎缩表现为视网膜下不同形态的强荧光区域;;为RPE细胞萎缩所致的透见荧光。RPE细胞的萎缩轨迹外观呈不同形态并呈重力依赖性。视力较差的患者黄斑中心凹均位于RPE萎缩区内;;反之;;视力较好的患者黄斑中心凹均未累及。结论对于渗出较多、黄斑区长期处于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状态、渗出病变吸收缓慢甚至吸收不明显的患者;;应该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防止病变进展过程中因渗出的浆液导致黄斑区RPE细胞不可逆性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细胞萎缩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下载PDF
急性多灶性缺血性脉络膜病变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沧霞 张承芬 +2 位作者 陈有信 郝玉华 杜虹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3年第5期346-34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多灶性缺血性脉络膜病变(AMIC)发病机制、诊断及其治疗。方法将8例AMIC患者的15只眼眼底彩照、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CGA)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予抗炎、抗病毒或抗结核及改善微循环等药... 目的探讨急性多灶性缺血性脉络膜病变(AMIC)发病机制、诊断及其治疗。方法将8例AMIC患者的15只眼眼底彩照、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CGA)和荧光素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予抗炎、抗病毒或抗结核及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抗炎选用非甾体类药物,未用糖皮质激素。结果ICGA:1只眼急性期病变呈斑片状充盈缺损;3只眼陈旧病灶色素遮蔽荧光。FFA:8例15眼中1眼急性病变病灶早期为弱荧光,之后着染荧光;3眼陈旧病灶为色素上皮脱色素的窗样缺损及色素沉着的遮蔽荧光。恢复期11眼兼有急性和陈旧性病变特征。急性期病例经3个月、恢复期病例经3~6周治疗后,视力、FFA及ICGA恢复。结论AMIC属脉络膜缺血性疾病,应查找病因积极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氰绿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色素上皮 脉络膜 视网膜疾病 诊断 非甾体类抗炎药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杜虹 戴荣平 董方田 《协和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图像特征。方法对临床上已确诊为CSC的34例(40只眼)患者进行SD-OCT和荧光...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的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图像特征。方法对临床上已确诊为CSC的34例(40只眼)患者进行SD-OCT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分析其图像特征并对二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40只眼的SD-OCT检查结果显示,37只眼(92.5%)有黄斑区局限性神经上皮脱离,3只眼(7.5%)仅有色素上皮脱离。神经上皮脱离的37只眼中,9只眼(24.3%)感光细胞内外节结合部信号增强、增厚,28只眼(75.7%)信号减弱或消失;伴有色素上皮脱离20只眼(54.1%),伴有色素上皮层增厚、不规则或隆起12只眼(32.4%),仅有神经上皮脱离5只眼(13.5%)。3只眼SD-OCT与FFA均表现为色素上皮脱离者,二者色素上皮脱离位置和大小相一致。28只眼FFA表现为荧光渗漏点者,SD-OCT在相应位置均有色素上皮增厚、不规则、隆起或脱离。SD-OCT较FFA能发现更多的色素上皮脱离和神经上皮脱离。结论 CSC患者的SD-OCT多数在神经上皮脱离区内存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增厚、不规则、隆起或脱离,感光细胞内外节结合部信号多数减弱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视网膜色素上皮
下载PDF
大泡状视网膜脱离误诊及分析
13
作者 沈伟 丁洁 +1 位作者 李龙标 王熹 《眼科研究》 CSCD 1999年第5期391-393,共3页
目的 探讨减少大泡状视网膜脱离误诊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 6例 10眼误诊病例 ,从误诊原因、病因、疾病特点 ,特别是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表现等方面进行讨论 ,并与类似疾病比较。结果 大泡状视网膜脱离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和FFA表现。
关键词 大泡状 视网膜脱离 诊断 误诊 FFA
下载PDF
不同病变阶段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的临床表现
14
作者 李娟娟 黎铧 《Eye Science》 CAS 2017年第3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不同病变阶段的眼底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患者眼部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 FA)检查,分析不同病变阶段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 目的:探讨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不同病变阶段的眼底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患者眼部检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 FA)检查,分析不同病变阶段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影像学特征,总结该病发展转归的临床规律。结果:I期:眼底彩色照相:黄斑区轻度色素紊乱,可累及或未累及中心凹。FFA示:中心凹附近高荧光,RPE和脉络膜毛细血管的萎缩面积及程度尚不足以透见下方粗大的脉络膜血管。II期:眼底可见一类圆形的低色素区域,荧光造影可见与眼底彩照对应的高荧光区,随造影过程延长可见萎缩区荧光素渗漏。III期:黄斑区萎缩灶外围边界模糊,其中可见一部分边界清晰、稳定的完全萎缩灶。FFA:萎缩灶内边界清晰的部分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及脉络膜完全萎缩,周边在造影晚期可见未完全萎缩的脉络膜毛细血管渗漏区域。IV期:黄斑区边界清晰的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灶,黄斑中心凹累及。FFA可见与眼底像相对应的脉络膜萎缩灶,其中可透见粗大的脉络膜血管。周围部分未见活动性荧光素渗漏,病变稳定。结论: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能反映的脉络膜萎缩程度是不同阶段病变阶段的主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晕轮状视网膜脉络膜萎缩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下载PDF
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渗漏点的OCT图像分析
15
作者 张俊娜 卢红 +2 位作者 郭东煜 柳孟云 杜持新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34-436,440,I0004,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所示渗漏处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的表现特征。方法收集46例已确诊的急性CSC患者的FFA和OCT影像资料,观察患眼FFA和OCT图像表现,... 目的分析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所示渗漏处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中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的表现特征。方法收集46例已确诊的急性CSC患者的FFA和OCT影像资料,观察患眼FFA和OCT图像表现,并选取其中一部分患者定量分析渗漏点和RPE层损害在OCT上的位置关系。结果患眼FFA渗漏处的RPE层在OCT上表现为脱离25眼(54.35%),RPE层小隆起17眼(36.96%),RPE层粗糙不规则3眼(6.52%),RPE层无明显异常1眼(2.17%)。OCT图像中脱离最高点与FFA图像中渗漏点距离为(211.63±75.67)μm;RPE层小隆起最高点与渗漏点的距离为(212.75±114.24)μm;而OCT上表现为粗糙不规则者,其RPE层病变中心点与渗漏点的距离为(226.67±111.73)μm。结论急性CSC行FFA所示渗漏处在OCT图像中RPE层病变可表现为脱离、小隆起、粗糙不规则,其中以脱离为最常见,渗漏点与RPE层病变位置不完全一致,但可根据OCT图像特征在一定范围内引导激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渗漏点 视网膜色素上皮
下载PDF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与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特征观察
16
作者 王琴 周杰 +1 位作者 颜学梅 陈青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57-859,862,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acut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itis,ARPE)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与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 目的观察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acute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itis,ARPE)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in fundus angiography,FFA)与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pectral-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的图像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3例临床确诊的ARPE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视力、眼底彩色照相、FFA以及SD-OCT检查。分析ARPE患者FFA与OCT特征,依据SD-OCT检查结果提出ARPE的三种分型。结果13例均单眼发病,眼底可见黄斑区灰白色斑点灶,周围环绕黄白色脱色素晕环。FFA特征:早期可见黄斑区斑点状透见荧光灶,呈"葡萄簇"样;晚期2眼黄斑中心凹旁环形弱荧光灶,周围环形荧光素染色,呈"中黑外亮"特征。SD-OCT特征:8眼表现为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连接(inner/outer segment of photoreceptor,IS/OS)与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层间帽状高反射,IS/OS层连续;3眼表现为IS/OS层与RPE层间帽状高反射,伴RPE内层与IS/OS层连续性中断;2眼表现为RPE内层不均匀渗出,伴RPE内层与IS/OS层连续性中断。连续观察8周后10眼SD-OCT示RPE内层帽状高反射消退,中断的RPE内层与IS/OS层反射带恢复,3眼中断的RPE内层未恢复,但IS/OS层反射带恢复,受损的视力也得到恢复。结论 SDOCT能特征性显示ARPE患者的RPE内层损害与IS/OS层损害,对应FFA则为环形透见荧光环,FFA黄斑中央弱荧光则为OCT显示的RPE内层与IS/OS层渗出形成的帽状高反射。ARPE急性期视力下降与暂时性IS/OS层与RPE内层反射带连续性中断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视网膜色素上皮炎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17
作者 苏九妹 张铁民 +1 位作者 乔志燕 周亮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06-107,共2页
报告70例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均表现出色素上皮的损害,即色素脱失之透见荧光或伴有斑点状色素遮蔽荧光。39例(78只眼)出现片状脉络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20例(38只眼)出现染料渗漏。
关键词 视网膜 色素变性 眼底 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的眼底自发荧光观察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才喜 刘立民 +1 位作者 毛爱玲 魏炜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89-1093,共5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FAF)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邢台市眼科医院检查并确诊为MEWDS的8例(8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例,女性5... 目的探讨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FAF)特征。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河北省邢台市眼科医院检查并确诊为MEWDS的8例(8只眼)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19~48岁,平均33岁。就诊至发病时间为2~12d,平均6.5d。采用共焦激光扫描仪同步眼底血管造影模式对所有患者进行彩色眼底照相、FAF、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氰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应用488nm、787nm两种波长的激光,同时获得脂褐素和黑色素相关的两种自发荧光,对比观察不同时期动态影像学表现,重点观察患眼眼底白色斑点在自发荧光照相中的改变特征。结果FAF。‰。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眼眼底的灰白色斑点状病灶均呈边界欠清楚的斑片状强自发荧光;FAF检查结果显示无明显异常改变。FAF4。图像与彩色眼底图像中的灰白色斑点、FFA中的强荧光灶及ICGA后期的弱荧光灶在分布上基本对应。病变痊愈后,FAF4。图像中的强自发荧光灶也能完全恢复。结论MEWDS眼底上的斑点状病灶在FAF4。中呈强白发荧光像,是其特征性自发荧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色素上皮 光感受器 血管造影术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50岁以上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眼底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孙祖华 文峰 +5 位作者 陈艳丽 吴德正 黄时洲 罗光伟 关天芹 刘彩娇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4-227,共4页
目的探讨50岁以上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的眼底改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0月至2004年8月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为PED的31例(34只眼)50岁以上连续性病例,眼底改变的特征,患者均进行眼底彩色照相、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 目的探讨50岁以上患者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的眼底改变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0月至2004年8月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为PED的31例(34只眼)50岁以上连续性病例,眼底改变的特征,患者均进行眼底彩色照相、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结果31例34只PED患眼中,FFA显示浆液性PED18只眼,占52.9%,血液性PED8只眼,占23.5%,浆液血液性PED8只眼,占23.5%。ICGA结果显示,12只眼(35.3%)伴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17只眼(50.0%)伴发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1只眼(2.9%)同时伴发CNV及PCV,4只眼(11.8%)不伴有脉络膜血管性病变。结论50岁以上患者PED可发生于CNV、PCV及无脉络膜血管性病变患眼,其中PCV患眼最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色素上皮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吲哚花青绿
原文传递
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风 王光璐 +5 位作者 李雪非 孟淑敏 彭晓燕 焦树玲 严伟 周辉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4-8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acuteposteriormultifocalplacoidpigmentepitheliopathy,APMPPE)的发病机制及病变的变化规律。方法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 目的探讨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acuteposteriormultifocalplacoidpigmentepitheliopathy,APMPPE)的发病机制及病变的变化规律。方法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in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indocyaninegreenangiography,ICGA)观察本病的改变,共6例(8只眼),其中1例观察160天。结果①FFA:3只眼急性病变病灶早期为弱荧光,以后着染荧光。5只眼陈旧病灶为色素上皮脱色素的窗样缺损及色素沉着的遮蔽荧光;②ICGA:3只眼急性期病变呈斑片状充盈缺损,4只眼陈旧病灶弱荧光斑未见恢复,1只眼无异常表现。结论本病变发病为脉络膜毛细血管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青绿 诊断 荧光素 血管造影 视网膜疾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