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ew permeability calculation method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logging based on pore sizes: A case study of bioclastic limestone reservoirs in the A oilfield of the Mid-East
1
作者 HAN Yujiao ZHOU Cancan +3 位作者 FAN Yiren LI Chaoliu YUAN Chao CONG Yunhai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18年第1期183-192,共10页
It is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obtain the permeability of complex lithologic reservoirs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because they have diverse pore structures and complex seepage mechanisms.Based on in-depth analysis of ... It is difficult to accurately obtain the permeability of complex lithologic reservoirs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because they have diverse pore structures and complex seepage mechanisms.Based o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limitation of classical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permeability calculation models,and the understanding that the pore structure and porosity ar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permeability,this study provides a new permeability calculation method involving classifying pore sizes by using NMR T_2 spectrum first and then calculating permeability of different sizes of pores.Based on this idea,taking the bioclastic limestone reservoir in the A oilfield of Mid-East as an example,the classification criterion of four kinds of pore sizes:coarse,medium,fine and micro throat,was established and transformed into NMR T_2 standard based on shapes and turning points of mercury intrusion capillary pressure curves.Then the proportions of the four kinds of pore sizes were obtained precisely based on the NMR logging data.A new NMR permeability calculation model of multicomponent pores combinations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contributions of pores in different sizes.The new method has been used in different block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ethod is more accurate than the traditional 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servoir PORE structur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PERMEABILITY bioclastic LIMESTONE well logging
下载PDF
Templates for Quantifying Clay Type and Clay Content from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Standard Borehole Geophysical Measurements
2
作者 David K. Potter Arfan Ali Salem Abdalah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2019年第7期824-834,共11页
This paper proposes a rapid means of identifying clay type and quantifying clay content from new template crossplots that compa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ments with standard borehole well log data. The template... This paper proposes a rapid means of identifying clay type and quantifying clay content from new template crossplots that compa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ments with standard borehole well log data. The templates are similar in format to standard industry charts, but have a number of advantages over the commonly used charts.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n core samples and drill cuttings have recently shown strong correlations with key petrophysical parameters, particularly clay content and fluid permeability [1] [2]. A new template crossplot betwee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borehole spectral gamma ray log data can firstly help to quickly identify the types of clay present in the formation. Additional new template crossplots betwee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borehole bulk density data allow the mineral contents and porosities of binary mixtures of clay minerals and matrix minerals (such as illite clay + quartz) to be rapidly quantified. The templates can use ambient (room temperatu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ata from measurements on core samples or drill cuttings in the laboratory or at the wellsite. Furthermore, the paper shows how the templates can potentially be extended to utilize borehol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data for in situ estimations of the type and content of clay. This requires accounting for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paramagnetic minerals (such as illite clay), which varies with depth in a borehole. Whilst borehol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ments are rarely part of standard well logging operations, they could be a potentially useful tool for in situ clay type and content quantification, which in turn can help predict fluid perme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Clay Spectral Gamma RAY Bulk Density BOREHOLE logS Temperature Dependence Core DRILL CUTTINGS
下载PDF
Calculation of Constitutive Parameters from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s in an Anisotropic Medium with a Triaxial Instrument
3
作者 Ertan Peks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 2013年第1期58-68,共11页
A hypothetical electric and magnetic induction tensor is considered in an anisotropic medium. The sources are magnetic dipoles. In such a medium, constitute parameters can be calculated by combining electric and magne... A hypothetical electric and magnetic induction tensor is considered in an anisotropic medium. The sources are magnetic dipoles. In such a medium, constitute parameters can be calculated by combining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 measurements. Constitutive parameters are not a scalar in this case. They are tensors, so parameters have at least bo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mponents in a uniaxial medium. These calculated parameters from the field measurement are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onductivity, permittivity, and magnetic permeability. Operating frequency range is also quite large. It is up to 4 GHz. A hypothetical instrument should measure gradient fields both electric and magnetic types as we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ical Anisotropy Triaxial Measurement Electric and magnetic Dipoles Induction Well logging
下载PDF
基于孔隙结构和核磁测井建立火山岩储层分类标准——以松南断陷查干花气田为例
4
作者 王敏 曹玥 +3 位作者 李万才 赵文琦 王文庸 宋玉莹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6-223,236,共9页
以松南断陷查干花气田火石岭组火山岩为例,平均孔隙度、渗透率分别为4.5%和0.08×10^(-3)μm^(2),储层致密且非均质性强,需要大套储层一起试气才能达标,储层分类标准难以确定。利用物性数据、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进行火山岩储... 以松南断陷查干花气田火石岭组火山岩为例,平均孔隙度、渗透率分别为4.5%和0.08×10^(-3)μm^(2),储层致密且非均质性强,需要大套储层一起试气才能达标,储层分类标准难以确定。利用物性数据、高压压汞、核磁共振等实验进行火山岩储层微观结构分析,通过多参数对比建立了微观分类标准,采用核磁测井作为衔接,从微观参数推导到宏观参数,综合建立了火山岩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其中包括微观结构的孔喉半径、排驱压力、退汞饱和度等,以及核磁测井和实验的T2谱分布、离心饱和度,还有宏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声波时差、岩性密度、电阻率,将储层由好到坏划分为A、B和C类,该方法可操作性强,为新钻井的测试方案以及勘探、开发水平井的“甜点”层优选提供了可靠依据。研究方法与认识对开展火山岩储层的分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南断陷 查干花气田 储层分类评价 核磁测井 微观结构
下载PDF
基于小样本数据的储层渗透率预测方法
5
作者 李鹏飞 李鹏举 +1 位作者 张强 王辉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24年第7期199-206,共8页
针对Timur/Coates和SDR公式计算储层渗透率处理步骤繁琐的缺点,设计了一个实现非线性回归的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single hidden 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LFNN),该网络包含一个具有非线性激活函数的隐含层、两个线性全连接层... 针对Timur/Coates和SDR公式计算储层渗透率处理步骤繁琐的缺点,设计了一个实现非线性回归的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single hidden 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LFNN),该网络包含一个具有非线性激活函数的隐含层、两个线性全连接层和一个dropout层。为了防止学习过程中陷于局部最优和小样本数据集造成的过拟合,使用了Adam优化器、ReLU激活函数、何恺明均匀分布权重初始化方法和余弦退火热重启学习率调整算法。以某油田A~D四口生产井不同层位上的测井和岩心构成的小样本数据作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采用5折交叉验证方法,确定了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初始学习率和dropout层神经元失活概率。最后以同区块E井数据作为测试集,使用4种模型(SLFNN、随机森林回归、支持向量回归和极端梯度提升回归)分别对渗透率进行了预测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测试集下SLFNN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决定系数(R 2)均比其他3种模型的优,说明SLFNN模型对储层渗透率的预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储层渗透率 何恺明权重初始化 模型评价 相关性系数
下载PDF
大庆油田X7地区低孔渗储层核磁共振测井可变T_(2)截止值确定方法
6
作者 李鹏举 陈冲航 +3 位作者 徐若谷 刘硕 沈忠山 付艳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355-362,共8页
T_(2)截止值是计算核磁共振测井束缚水孔隙度、可动流体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键参数。在岩心压汞资料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连续计算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孔渗)储层核磁共振测井T_(2)截止值的方法。用岩心对应深度的核磁共振测井... T_(2)截止值是计算核磁共振测井束缚水孔隙度、可动流体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关键参数。在岩心压汞资料与核磁共振测井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连续计算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低孔渗)储层核磁共振测井T_(2)截止值的方法。用岩心对应深度的核磁共振测井T_(2)谱代替核磁共振实验T_(2)谱,用岩心压汞资料中的渗透率贡献确定束缚水所对应的进汞饱和度,此时剩余汞饱和度即为束缚水饱和度,结合T_(2)谱,通过插值算法得出岩心的T_(2)截止值;分析多块岩心T_(2)截止值在T_(2)谱上的分布规律,从而建立根据T_(2)谱形态连续计算可变T_(2)截止值的方法。在X7地区应用此方法实现核磁共振测井连续T_(2)截止值的计算,用计算出的T_(2)截止值进行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储层参数计算,明显提升了储层参数计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可变T_(2)截止值 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 束缚水孔隙度 大庆油田
下载PDF
富油煤焦油产率测井评价方法研究
7
作者 田瀚 李宁 +4 位作者 王双明 武宏亮 冯周 王克文 王贵文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7-107,共11页
【目的】富油煤作为一种集煤、油、气属性为一体的煤基油气资源,对于保障我国油气资源供应、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富油煤的识别主要依靠格金干馏试验测量的焦油产率来判断,而利用地球物理手段准确识别与评价富油煤的... 【目的】富油煤作为一种集煤、油、气属性为一体的煤基油气资源,对于保障我国油气资源供应、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富油煤的识别主要依靠格金干馏试验测量的焦油产率来判断,而利用地球物理手段准确识别与评价富油煤的研究则相对薄弱。【方法】以新疆三塘湖盆地侏罗系西山窑组和八道湾组煤层为研究对象,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在明确富油煤典型测井响应特征基础上,创新建立了一种煤焦油产率测井定量评价方法。【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相比含油煤,富油煤具有富氢结构物质含量高、孔隙结构差的特点,这造成富油煤具有“低密度、高中子和高电阻率”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2)通过多状态二维核磁共振实验测量分析,明确了富油煤具有“二维核磁T1谱双峰,T_(2)<1、T_(1)/T_(2)>10区域信号强”的核磁测井响应特征,而含油煤相应区域信号不明显,这与富油煤中富氢结构物质含量高有关;(3)基于富油煤典型测井响应特征,提出利用电阻率和中子2个参数构建富油煤指示因子Z,Z越大,表明煤焦油产率越高。在煤焦油产率刻度基础上,建立了煤焦油产率与指示因子间的线性关系,实现了煤焦油产率的准确方便计算,可操作性强。上述认识为基于地球物理测井手段识别和评价富油煤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焦油产率 测井响应 核磁共振测井 评价方法 三塘湖盆地
下载PDF
核磁共振测井在古龙页岩油评价中的应用
8
作者 陈龙川 张兆谦 +4 位作者 郑建东 王春燕 朱建华 王文娟 高吉峰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古龙页岩油储层黏土含量高,孔隙结构较为复杂,微米-纳米孔喉及微裂缝发育,利用常规方法评价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含油性具有较大难度。针对以上难题,在岩石物理实验基础上,提出了核磁共振变T_(2)谱截止值有效孔隙度计算方法和考虑小孔... 古龙页岩油储层黏土含量高,孔隙结构较为复杂,微米-纳米孔喉及微裂缝发育,利用常规方法评价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含油性具有较大难度。针对以上难题,在岩石物理实验基础上,提出了核磁共振变T_(2)谱截止值有效孔隙度计算方法和考虑小孔隙含油的二维核磁共振含油饱和度计算模型,并通过核磁共振区间孔隙度分析,厘清了古龙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利用该方法计算的有效孔隙度平均相对误差为7.3%,含油饱和度平均绝对误差为4.0%,这不仅提高了计算储量关键参数的解释精度,还为后续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该技术流程和方法对于类似页岩油的有效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的评价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核磁共振测井 孔隙度 含油饱和度 二维核磁共振
下载PDF
基于元素俘获谱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的碳酸盐岩储层硅化作用类型判别
9
作者 王士新 杨志国 +3 位作者 刘晓亮 赵德丽 李怀彪 刘厚武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94-100,共7页
硅化作用在巴西桑托斯盆地A油田广泛发育,对储层物性有很大影响。在前人对该区硅化作用研究的基础上,以常规测井、元素俘获谱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综合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储层物性数据、X衍射数据和薄片等资料,将硅化作用成因类型进行了... 硅化作用在巴西桑托斯盆地A油田广泛发育,对储层物性有很大影响。在前人对该区硅化作用研究的基础上,以常规测井、元素俘获谱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综合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储层物性数据、X衍射数据和薄片等资料,将硅化作用成因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分析了不同硅化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总结出不同硅化作用的典型测井响应特征和判别方法。研究表明,不同硅化类型对储层物性影响不同,早成岩a型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小,早成岩b型和后热液b型储层物性随硅质含量的增加而变差,后热液a型储层物性变得极差,非该区域有效储层。在元素俘获谱测井定量计算地层硅质含量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常规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曲线特征可以判别出碳酸盐岩储层硅化作用类型,该研究对其他相似地区进行硅化作用类型判别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化作用 核磁共振测井 元素俘获谱测井 储层物性 桑托斯盆地
下载PDF
电磁波传播测井地层介电常数测量应用分析
10
作者 李郴 邓少贵 +2 位作者 李智强 陆保印 翟宇文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6,共11页
受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复杂油气储层电性特征复杂,采用电阻率测量方法难以对复杂储层流体进行准确评价与识别;但介电常数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小,并且水的介电常数远大于油气介电常数,通过电磁波传播测井仪测量地层介电常数可有效准确区... 受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复杂油气储层电性特征复杂,采用电阻率测量方法难以对复杂储层流体进行准确评价与识别;但介电常数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小,并且水的介电常数远大于油气介电常数,通过电磁波传播测井仪测量地层介电常数可有效准确区分油气储层与水层,且其地层响应转换图版的精准性对复杂储层流体的准确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等效磁偶极子模型推导了层状介质中1 GHz电磁波传播计算公式,提出了将测量探头几何工程参数融入有限元的精确仿真方法,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1∶1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探头几何工程参数对地层转换图版的影响。搭建实验系统验证了理论仿真的准确性,测量结果显示基于精确仿真方法得到介电常数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约为1%。研制出电磁波传播测井仪,并在某油田开展了非常规页岩油气测井应用,为油田复杂油气储层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传播测井 磁偶极子 有限元方法 地层转换图版 薄层
下载PDF
低渗透率储层核磁共振测井环境分析与T_(2)谱油层识别方法
11
作者 曹志锋 令狐松 +3 位作者 孟鑫 白鹏 孙正龙 张凯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370-379,共10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发育低渗透率砾岩储层,不同地层的核磁共振T_(2)谱对这些储层流体的识别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地质、钻井、测井、试油等资料,开展了此类地层测井环境、核磁共振实验和测井响应特征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钻井...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发育低渗透率砾岩储层,不同地层的核磁共振T_(2)谱对这些储层流体的识别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地质、钻井、测井、试油等资料,开展了此类地层测井环境、核磁共振实验和测井响应特征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钻井改善了近井筒储层孔隙结构,从近井筒到原状地层依次发育破碎带、微细裂缝带、原状地层;在负压钻井环境下发生油气侵出,油气侵出特性径向上可分为油气富集带(油环)、油气侵出带、原状地层,厘清了核磁共振测井响应特征机理;利用模块式地层动态测试仪(Modular Formation Dynamics Tester,MDT)验证了井壁油环的存在。基于岩心饱水、饱油及饱水离心的核磁共振T_(2)谱体积弛豫谱与地层原油的核磁共振T_(2)谱长弛豫时间峰一致,确定了核磁共振T_(2)谱100 ms识别油层和水层的标准。该方法在储层流体识别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研究结果为利用核磁共振T_(2)谱识别复杂储层流体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率砾岩储层 核磁共振测井 油气侵出特性 岩石物理实验 流体识别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
下载PDF
基于常规岩心物性资料预测T2谱的方法
12
作者 许傲 何宗斌 +1 位作者 叶才骏 叶宇晗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70,共6页
核磁共振测井对于地层流体的综合评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储层开采以及解释疑难井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决井下核磁共振测井作业的参数选取问题,提高并增强井下作业的速度和效率,考虑到岩石孔隙内各流体的不同弛豫机理,开发一种预测核磁... 核磁共振测井对于地层流体的综合评价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也是储层开采以及解释疑难井的重要手段。为了解决井下核磁共振测井作业的参数选取问题,提高并增强井下作业的速度和效率,考虑到岩石孔隙内各流体的不同弛豫机理,开发一种预测核磁共振T_(2)谱的测前设计软件。测前设计软件由T_(2)谱构造、回波生成加噪、反演生成以及参数建议4个模块构成,能够预测地层的T_(2)谱形态,对提前认识待测量地层有重要的意义。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软件操作简单、结果精确,可为核磁共振测井测前设计优化以及正反演等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测井 T_(2)谱 弛豫信号 回波串 反演生成模块 测前设计
下载PDF
二维核磁共振组分定义方法在复杂岩性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13
作者 高树芳 张晓秋 +5 位作者 李贵梅 陈文安 梁晓宇 郭亚男 李庆波 魏国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215-220,共6页
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狮北斜坡区岩心、实验资料表明E_(3)^(2)地层具有岩性复杂、纵向变化快的特点,其测井响应特征与常规油藏存在较大的差异。该类油藏具有油水同出特点,准确识别流体性质是目前测井评价亟需解决的问题。受岩性、物性、孔... 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狮北斜坡区岩心、实验资料表明E_(3)^(2)地层具有岩性复杂、纵向变化快的特点,其测井响应特征与常规油藏存在较大的差异。该类油藏具有油水同出特点,准确识别流体性质是目前测井评价亟需解决的问题。受岩性、物性、孔隙结构的影响,声波时差-深感应电阻率交会图法等常规流体识别方法对此类储层流体性质判别存在局限性。采用二维核磁共振与常规测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组分的流体类型,即通过绘制深感应电阻率与总水孔隙体积交会图确定大孔隙中流体组分类型。应用该方法确定了柴达木盆地七个泉-狮北斜坡区新钻井W_(2)井储层流体性质,并优选射孔井段进行试油,试油日产油13 m^(3),证实了该方法适用于该类储层。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原二维核磁共振组分定义方法在流体识别方面的不足,提高了其对复杂岩性储层流体性质识别的精度,同时该方法对于其他类型储层二维核磁共振组分定义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复杂储层 页岩油藏 流体识别 核磁共振测井 T_(1)-T_(2)谱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基于状态变换的测井车永磁同步电机梯度下降法控制
14
作者 李炳林 蔡军陈 +2 位作者 张志伟 杨双业 樊勇利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57,129,共8页
测井车在石油勘探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永磁同步电机是控制测井设备的关键部件。提出一种针对测井车中永磁同步电机的鲁棒控制策略,这种策略基于状态变换技术,通过采用正切函数变换,将永磁同步电机的输出有效地限制在所需... 测井车在石油勘探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的永磁同步电机是控制测井设备的关键部件。提出一种针对测井车中永磁同步电机的鲁棒控制策略,这种策略基于状态变换技术,通过采用正切函数变换,将永磁同步电机的输出有效地限制在所需的范围内。基于此变换,构建了全新的永磁同步电机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模糊集理论处理系统中的参数不确定性。为进一步提高系统性能,采用求解Riccati方程的方式设计控制器,并成功地实现了对永磁同步电机的精确位置控制。在整个控制策略中,引入代价函数,并在其中加入一个正则化项。对代价函数进行优化,采用梯度下降法来调整控制参数,以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并降低控制成本。试验结果表明,与目前最常用的控制策略相比,本研究方法在实现高性能、稳定性、可靠性的同时,降低了控制成本,可应用于电驱动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车 永磁同步电机 鲁棒控制 代价函数 模糊集理论 RICCATI方程
下载PDF
核磁共振在石油测井与地层油气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15
作者 伏荣超 周鑫 《石化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310-312,共3页
石油测井是我国石油开发前的主要工序,为了提高石油测井的有效性,提高其质量,要注意对先进技术的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在当前我国的石油测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核磁共振的作用原理等进行了分析,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石油测井是我国石油开发前的主要工序,为了提高石油测井的有效性,提高其质量,要注意对先进技术的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在当前我国的石油测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对核磁共振的作用原理等进行了分析,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希望能够充分发挥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测井与地层油气中的作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石油测井 地层油气
下载PDF
长江漫滩区预制桩桩长检测方法研究
16
作者 吴坤 《江苏建筑》 2024年第2期126-128,共3页
预制桩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其长度是保证预制桩承载性能、稳定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多节预制桩由于桩长较长,往往难以开挖验证桩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文章以南京长江漫滩区某工程为例,以静载试验与低应变法检测数据为基础,联合... 预制桩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其长度是保证预制桩承载性能、稳定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多节预制桩由于桩长较长,往往难以开挖验证桩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文章以南京长江漫滩区某工程为例,以静载试验与低应变法检测数据为基础,联合磁测井法和孔内摄像法对多节预制桩长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联合磁测井法和孔内摄像法探测多节预制桩长度是可靠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预制桩 磁测井法 孔内摄像法 桩长检测
下载PDF
渗透率测井评价:现状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宁 王克文 +3 位作者 武宏亮 冯周 刘鹏 李雨生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4期432-444,共13页
渗透率是十分重要而又难以准确计算的储层参数之一。目前渗透率测井评价主要依据4类方法,即:基于孔渗关系的渗透率评价、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渗透率评价、基于斯通利波测量的渗透率评价以及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渗透率评价。通过对上... 渗透率是十分重要而又难以准确计算的储层参数之一。目前渗透率测井评价主要依据4类方法,即:基于孔渗关系的渗透率评价、基于核磁共振测井的渗透率评价、基于斯通利波测量的渗透率评价以及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渗透率评价。通过对上述方法适用性的分析发现,井筒斯通利波与储层孔隙空间流体的流动性密切相关,在储层渗透率评价中具有明显优势。但目前渗透率测井评价面临艰巨挑战,其原因包括3个方面,即:确定渗透率参数本身的理论、实验难度,评价对象复杂性的日益增大和尚未形成能用于井下连续测量渗透率的装备。本文指出,推进斯通利波渗透率评价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构建新的以斯通利波测量为核心的渗透率评价技术体系是新一代测井技术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孔隙度 斯通利波 核磁共振测井 大数据
下载PDF
超深油气井核磁共振测井影响分析及谱形态校正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国军 张啸 +3 位作者 高明 张帆 张进 范小秦 《测井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457-461,共5页
准噶尔盆地超深井使用油基钻井液钻井,但侵入地层的油基钻井液影响了核磁共振测井的物理响应特征,使其无法真实地反映地层的孔隙结构。通过高温岩心核磁共振实验,发现油基钻井液侵入后束缚峰降低、可动峰增大,钻井液侵入前、后总孔隙度... 准噶尔盆地超深井使用油基钻井液钻井,但侵入地层的油基钻井液影响了核磁共振测井的物理响应特征,使其无法真实地反映地层的孔隙结构。通过高温岩心核磁共振实验,发现油基钻井液侵入后束缚峰降低、可动峰增大,钻井液侵入前、后总孔隙度变化不大。通过实验参数分析,将储层分为3类建立校正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校正后的T_(2)谱能更真实地反映孔隙结构特征,计算前可动孔隙度与计算后可动孔隙度相比,其平均相对误差从25%下降到7%,有效提高可动孔隙度的解释精度。该研究为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勘探部署提供测井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评价 油基钻井液 核磁共振测井 响应机理 谱形态校正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延安地区陆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香增 张建锋 郝世彦 《非常规油气》 2023年第1期1-10,共10页
陆相页岩气是我国页岩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针对陆相页岩气面临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开展了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研究结果表明:1)陆相页岩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为Ⅱ_(2)型、Ⅲ型干酪根,生气能力强,低成熟条件... 陆相页岩气是我国页岩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针对陆相页岩气面临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开展了理论研究与关键技术攻关。研究结果表明:1)陆相页岩有机碳含量高,有机质类型为Ⅱ_(2)型、Ⅲ型干酪根,生气能力强,低成熟条件下仍然能够大量生气,具有“源储保”三元富集特征;2)通过核磁测井、等温吸附-声波联测和岩石力学实验等方法,建立了陆相页岩储集性、含气性及可压性等“三品质”测井综合评价技术,气层判识率达到94%;3)研发了页岩气水平井全井筒防塌、防漏钻井技术,以及适合于陆相页岩的水基钻井液技术、一次上返固井技术等,形成了页岩气高效低成本钻完井技术,钻井成本降低24.3%;4)针对陆相页岩塑性强、水力压裂效果差的问题,创建了CO_(2)混合压裂技术,云页平5井试气产量达到6×10^(4)m^(3)/d;5)构建了陆相页岩气表观渗透率计算方法和产能预测模型,符合率达到85%以上。关键技术应用后,共部署实施页岩气水平井5口,平均单井产量是原来的3倍,取得了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页岩气 非均质性 核磁测井 钻完井技术 CO_(2)混合压裂技术
下载PDF
基于孔隙结构自动拾取含水饱和度模型参数的新方法
20
作者 司兆伟 徐风 +2 位作者 赵文君 彭洪立 刘堂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60,共9页
对于强非均质性储层,计算其含水饱和度时往往需假设岩石电性参数为常数,这会影响其计算精度。文中基于核磁岩心实验数据、含油饱和后的水驱替岩石导电实验数据、实际核磁测井数据及球管模型优化反演数据,建立储层孔隙结构与岩石导电模... 对于强非均质性储层,计算其含水饱和度时往往需假设岩石电性参数为常数,这会影响其计算精度。文中基于核磁岩心实验数据、含油饱和后的水驱替岩石导电实验数据、实际核磁测井数据及球管模型优化反演数据,建立储层孔隙结构与岩石导电模型参数之间的适配关系。测井数据处理过程中,依据这种关系实现逐点自动拾取饱和度模型参数,达到提高复杂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精度的效果。该方法应用于冀东南堡油田实测岩心数据和核磁测井数据的处理,有效提高了非均质性储层含水饱和度的计算精度。实际数据应用结果表明,基于孔隙结构的含水饱和度模型参数自动拾取算法稳定、可靠,且计算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解释 核磁共振 含水饱和度 岩石导电性 模型参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