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intelligent automatic correlation method of oilbearing strata based on pattern constraints:An example of accretionary stratigraphy of Shishen 100 block in Shinan Oilfield of Bohai Bay Basin,East China
1
作者 WU Degang WU Shenghe +1 位作者 LIU Lei SUN Yide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SCIE 2024年第1期180-192,共13页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data-driven automatic correlation method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automatic correlation of oil-bearing strata with large changes in lateral sedimentary facies and strata thic... Aiming at the problem that the data-driven automatic correlation methods which are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automatic correlation of oil-bearing strata with large changes in lateral sedimentary facies and strata thickness,an intelligent automatic correlation method of oil-bearing strata based on pattern constraints is formed.We propose to introduce knowledge-driven in automatic correlation of oil-bearing strata,constraining the correlation process by stratigraphic sedimentary patterns and improving the similarity measuring machine and conditional constraint dynamic time warping algorithm to automate the correlation of marker layers and the interfaces of each stratum.The application in Shishen 100 block in the Shinan Oilfield of the Bohai Bay Basin shows that the coincidence rate of the marker layers identified by this method is over 95.00%,and the average coincidence rate of identified oil-bearing strata reaches 90.02% compared to artificial correlation results,which is about 17 percentage point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xisting automatic correlation methods.The accuracy of the automatic correlation of oil-bearing strata has been effectively im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il-bearing strata automatic correlation contrastive learning stratigraphic sedimentary pattern marker layer similarity measuring machine conditional constraint dynamic time warping algorithm
下载PDF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inrush from coal seam floors and main roof weighting 被引量:4
2
作者 Sun Jian Hu Yang Zhao Guangm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7年第5期873-881,共9页
A water-resistant key strata model of a goaf floor prior to main roof weighting was develop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inrush from the floor and main roof weighting. The stress distribution,broken cha... A water-resistant key strata model of a goaf floor prior to main roof weighting was develop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inrush from the floor and main roof weighting. The stress distribution,broken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isk area for water inrush of the water-resistant key strata were analysed using elastic thin plate theory. The formula of the maximum water pressure tolerated by the waterresistant key strata was deduced. The effects of the caved load of the goaf, the goaf size prior to main roof weighting, the advancing distance of the workface or weighting step,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waterresistant key strata on the breaking and instability of the water-resistant key strata were analys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ater inrush from the floor can be predicted and prevented by controlling the initial or periodic weighting step with measures such as artificial forced caving, thus achieving safe mining conditions above confined aquifers. The findings provid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termining water inrush from the floor when mining above confined aquif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OR WATER inrush main ROOF weighting Water-resistant key strata FORCED CAVING
下载PDF
胡家河煤矿综放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预测及主控因素研究
3
作者 席国军 余智秘 +4 位作者 李亮 李小菲 丁自伟 刘江 张超凡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8-146,共9页
现有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预测方法中,基于数值模拟与统计回归的方法无法实现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实时精准预测,深度学习方法存在超参数较多且难以设置、模型训练速度慢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胡家河煤矿402102回采工作面采动过程中... 现有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预测方法中,基于数值模拟与统计回归的方法无法实现对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实时精准预测,深度学习方法存在超参数较多且难以设置、模型训练速度慢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胡家河煤矿402102回采工作面采动过程中监测到的煤体内部应力变化时序数据为基础,将基于粒子群优化的门控循环单元(PSO-GRU)应用到回采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预测中。采用PSO算法对GRU进行优化,构建PSO-GRU模型,实现对超参数的自动寻优,从而提高GRU的训练速度和预测精度。以预测结果为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402102回采工作面矿压主控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将顶板条件、回采工艺、煤层赋存、地质构造确定为影响工作面矿压的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分出具有代表性的14个二级指标。测试结果表明:(1)与未经优化的GRU模型相比,PSO-GRU模型的均方误差(MSE)降低了83.9%,均方根误差(RMSE)降低了59.8%,平均绝对误差(MAE)降低了59.0%,决定系数R2提升了28.9%。(2)PSO-GRU模型对矿压数据预测的拟合度达0.980以上,具有良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泛化能力。(3)地质条件中的煤层赋存因素对回采工作面矿压的影响最大,权重为0.47;可人为干预的影响因素中工作面推进速度对矿压的影响最大,权重为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矿压显现规律预测 PSO-GRU模型 层次分析法 主控因素 评价指标体系 时间序列数据
下载PDF
上覆硬厚岩层破断运动及断顶控制 被引量:28
4
作者 蒋金泉 代进 +1 位作者 王普 张林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264-270,共7页
硬厚覆岩的破断与结构将发生显著的变化。针对汝箕沟煤矿二2煤层上覆厚层石英砂岩条件,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硬厚覆岩裂隙发育特征、破断运动、矿压显现特征及断顶控制技术,为硬厚覆岩工作面灾害防... 硬厚覆岩的破断与结构将发生显著的变化。针对汝箕沟煤矿二2煤层上覆厚层石英砂岩条件,采用现场实测、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及现场试验等方法,研究了硬厚覆岩裂隙发育特征、破断运动、矿压显现特征及断顶控制技术,为硬厚覆岩工作面灾害防治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硬厚石英砂岩的微观结构致密完整,呈现大面积悬空、大步距破断运动,引起强烈的支架动载,甚至导致工作面风流逆转、沟通上部采空区隐形火区;硬厚岩层破断运移后产生明显的离层空间,并在开切眼上部和工作面上部及采空区中部形成覆岩主裂隙带,且发育高度大于经验计算数值,甚至与上方采空区沟通诱发灾害;实施开切眼深孔断顶爆破及降低工作面采高,有效缩短了硬厚岩层的初次破断步距,降低了支架动载及主裂隙带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厚岩层 破断运动 矿压显现 破断主裂隙带 开切眼断顶
下载PDF
金属矿山岩移与工程稳定性研究及动态预测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巨伟 高谦 王福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102,共5页
针对金川矿区控制性工程所潜在的安全隐患,首先明确了影响矿区控制性工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采动影响,提出了开展岩移规律与动态预测研究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国内外岩移规律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该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关... 针对金川矿区控制性工程所潜在的安全隐患,首先明确了影响矿区控制性工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采动影响,提出了开展岩移规律与动态预测研究的必要性;然后,论述了国内外岩移规律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该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关键技术;最后阐述了课题研究应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层移动 控制性工程 稳定性研究 动态预测
下载PDF
超长综放工作面覆岩关键层破断特征及对采场矿压的影响 被引量:63
6
作者 缪协兴 钱鸣高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7,共3页
从模拟试验和现场实测发现:随着综放工作面长度的增加,采场覆岩关键层的破裂块度将相应减小,因而采场来压均匀,便于顶煤破碎和放出,但会发生主关键层来压现象,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将其加以有效控制。
关键词 采矿工程 超长综放工作面 采场矿压 关键层
下载PDF
层状吸收介质地震反射参数的计算 被引量:6
7
作者 袁子龙 张学娟 李婷婷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9,119,共4页
根据大庆长垣北地区的地震参数建立了视等厚层状吸收介质模型,并计算了地层层速度和地层吸收衰减因子.选择主频为200Hz的雷克子波为激发地震子波,由浅至深(0.5~3.0s)计算地震反射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地层的吸收衰减和球面扩散导致地震... 根据大庆长垣北地区的地震参数建立了视等厚层状吸收介质模型,并计算了地层层速度和地层吸收衰减因子.选择主频为200Hz的雷克子波为激发地震子波,由浅至深(0.5~3.0s)计算地震反射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地层的吸收衰减和球面扩散导致地震反射波振幅差异大,随深度增加振幅迅速衰减,振幅衰减主要发生在1.5s前的中浅地层;地层的高频吸收衰减效应导致深层地震反射波主频率降低、频带变窄;随深度增加地震层速度明显增大,根据主频率和层速度计算得到的地震垂向分辨率明显降低.该结果对实际地震工作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介质 地层吸收 振幅衰减 主频率 频带 分辨率
下载PDF
济阳坳陷油气主运移通道及成藏规律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姜慧超 罗佳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20,共3页
济阳坳陷的油气勘探领域可划分为上第三系河流型、下第三系湖泊型和前第三系潜山型三类层系,其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为断层、骨架砂体和不整合面。其中,断层是油气垂向远距离运移和控制上第三系河流型勘探层中"下生上储"式油气... 济阳坳陷的油气勘探领域可划分为上第三系河流型、下第三系湖泊型和前第三系潜山型三类层系,其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为断层、骨架砂体和不整合面。其中,断层是油气垂向远距离运移和控制上第三系河流型勘探层中"下生上储"式油气藏形成的主运移通道;骨架砂体、断层一骨架砂体是油气发生阶梯状运移并控制下第三系湖泊型勘探层中"自生自储"式油气藏形成的主运移通道;不整合面和断层一不整合面是油气发生横向远距离运移和控制前第三系潜山型勘探层中"新生古储"式油气藏形成的主运移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通道 油气藏形成 上第三系 不整合面 济阳坳陷 砂体 前第三系 潜山 成藏规律 勘探
下载PDF
高位主关键层破断失稳及微震活动分析 被引量:26
9
作者 蒋金泉 张培鹏 +1 位作者 秦广鹏 许斌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67-3575,共9页
基于板壳理论建立了两邻边固支、两邻边简支条件下高位主关键层的力学模型,利用瑞利-里兹法,推导出高位主关键层弯曲挠度函数的近似解析式和应力分布表达式,求解出高位主关键层破断跨度的计算式,并分析了该条件下的破断规律。根据现场... 基于板壳理论建立了两邻边固支、两邻边简支条件下高位主关键层的力学模型,利用瑞利-里兹法,推导出高位主关键层弯曲挠度函数的近似解析式和应力分布表达式,求解出高位主关键层破断跨度的计算式,并分析了该条件下的破断规律。根据现场微震监测,研究了高位主关键层破断运移与微震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边界条件下主关键层破断前的最大挠度点靠近两简支边侧;主关键层破断失稳过程中,当破断前悬跨系数大于1时,主关键层沿倾向固支边上表面首先发生破断,当悬跨系数小于1时,主关键层沿走向固支边上表面首先发生破断,且主关键层破断跨度a与倾向悬露长度b的关系曲线呈W型。高位主关键层破断运移时诱发大能量微震事件,其破断步距和形式的分析结果与强微震活动规律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主关键层 两邻边固支两邻边简支 弹性板 破断步距 微震活动
下载PDF
断层侧向封闭形成的主控因素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文学 张志坚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103,130,共4页
根据断层侧向封闭机理,研究了形成断层侧向封闭的主控因素. 结果表明:断移地层岩性控制着地层两盘砂泥对接的可能性,断裂带填充物岩性及泥岩涂抹层空间分布的连续性是形成砂泥对接、泥质填充和泥岩涂抹断层侧向封闭的主控因素;SiO2 和Ca... 根据断层侧向封闭机理,研究了形成断层侧向封闭的主控因素. 结果表明:断移地层岩性控制着地层两盘砂泥对接的可能性,断裂带填充物岩性及泥岩涂抹层空间分布的连续性是形成砂泥对接、泥质填充和泥岩涂抹断层侧向封闭的主控因素;SiO2 和CaCO3 沉淀是砂质填充断裂后期形成成岩断层侧向封闭的主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侧向封闭性 主控因素 断移地层岩性 SIO2 CACO3
下载PDF
中国东北44Ma/42Ma火山事件的出现及其地质找矿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凯红 贾海明 +1 位作者 张俊影 彭玉鲸 《地质与资源》 CAS 2008年第3期161-165,180,共6页
中国东北地区古近纪玄武岩浆喷发火山事件从48Ma~32Ma,每1Ma内至少有一处或数处,以K-Ar测年数据记录了其活动的存在.唯44Ma/42Ma间,火山事件间隔时间超过1Ma,即全区该时段近60个测年数据,未发现有43Ma±的测年记录.此时,正是太平... 中国东北地区古近纪玄武岩浆喷发火山事件从48Ma~32Ma,每1Ma内至少有一处或数处,以K-Ar测年数据记录了其活动的存在.唯44Ma/42Ma间,火山事件间隔时间超过1Ma,即全区该时段近60个测年数据,未发现有43Ma±的测年记录.此时,正是太平洋板块由NNW向运动转向NW—NWW向运动,也是太平洋天皇海岭-夏威夷海山火山链活动从NNW向转向NW—NWW向活动的转折时间.东北大陆边缘从拉分-张裂的区域应力场转换为NW向的拉伸(或伸展)应力场.陆缘裂谷或叠加于早期的拉分-张裂盆地之上,或出现新的裂谷盆地,形成了晚始新世石油、油页岩、煤等含矿岩系,并成为古近纪沉积盆地该类资源的主含矿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4Ma 42Ma 火山事件 主含矿层 找矿 中国东北
下载PDF
综放开采矿震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5
12
作者 蒋金泉 张开智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276-3282,共7页
通过综放开采的矿震灾害实例分析,研究综放开采矿震危害的成因与机制,初步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综放工作面开采厚度大,高位厚硬岩层会成为主关键层,其运动幅度大、冲击能量高,发生矿震的可能性与危害性加大。综放开采的矿震是由上位主... 通过综放开采的矿震灾害实例分析,研究综放开采矿震危害的成因与机制,初步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综放工作面开采厚度大,高位厚硬岩层会成为主关键层,其运动幅度大、冲击能量高,发生矿震的可能性与危害性加大。综放开采的矿震是由上位主关键层与大结构、台阶形采空区边界覆岩的非充分沉降、区段煤柱、断层活化、煤柱应力集中与长时强度降低等因素形成的。主关键层大面积破断运动导致大结构失稳、释放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和冲击气浪的能量叠加转化为冲击动能,对采空区围岩做功发生矿震。应在合理开采部署的基础上,开展合理泄风、构筑嵌入式高强缓冲密闭或巷道“┬”形密闭、主关键层下位离层注浆减沉、采空区“O”形空间注浆充填等防治技术的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综采放顶煤 矿震 成因 机制 主关键层 离层注浆 "O"型空间注浆
下载PDF
断裂带老顶的判别准则及在浅埋煤层中的应用 被引量:50
13
作者 侯忠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2,共5页
从 2 0世纪 5 0年代的铰接岩块假说到砌体梁理论的建立 ,都把断裂带老顶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讨论有关断裂带老顶结构假说和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老顶初次断裂拱式平衡和周期断裂砌体梁平衡条件 ,考虑到岩块间铰点挤压接触面的实际高... 从 2 0世纪 5 0年代的铰接岩块假说到砌体梁理论的建立 ,都把断裂带老顶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在讨论有关断裂带老顶结构假说和理论的基础上 ,根据老顶初次断裂拱式平衡和周期断裂砌体梁平衡条件 ,考虑到岩块间铰点挤压接触面的实际高度 ,推导出了断裂带老顶判别的理论公式 ,即老顶分层厚度大于其下自由空间高度 1 5倍时该分层进入断裂带 .通过与实际观测值及所建立的经验公式比较 ,证明理论公式的计算值与实际一致 ,从而使长期悬而未解的断裂带老顶层位问题在理论上得以解决 .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浅埋煤层组合关键层覆岩全厚切落的必然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 断裂带 老顶 理论判别准则 顶板 覆岩
下载PDF
双河油田提高非主力层动用挖潜技术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建伟 郭恩常 +3 位作者 王中华 翟明群 曹雪佳 张秀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87-88,114,共3页
相对主力油层而言,非主力层因其含油面积小、厚度薄、叠合程度低等客观原因,在历次井网调整中都不是重点调整对象。但随着老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对象由主力层逐渐向非主力层转移,非主力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以双河油... 相对主力油层而言,非主力层因其含油面积小、厚度薄、叠合程度低等客观原因,在历次井网调整中都不是重点调整对象。但随着老油田进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开发对象由主力层逐渐向非主力层转移,非主力层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以双河油田非主力层为研究对象,在分类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对不同类型的非主力层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实践表明:只要对非主力层地质特征认识到位、措施针对性强,也能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河油田 主力层 非主力层 分类评价 挖潜对策
下载PDF
综放面顶板覆岩走向长钻孔卸压抽放瓦斯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姚金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4-17,共4页
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际考察分析了煤炭开采顶板覆岩垮落变形动态变化规律 ,分析了覆岩关键层的层位及岩体特性对煤层回采后顶板岩层的垮落区、裂隙区的扩展影响特征 ;结合现场工程实际 ,提出了针对低渗透性煤层提高煤层瓦斯抽放率的一... 通过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际考察分析了煤炭开采顶板覆岩垮落变形动态变化规律 ,分析了覆岩关键层的层位及岩体特性对煤层回采后顶板岩层的垮落区、裂隙区的扩展影响特征 ;结合现场工程实际 ,提出了针对低渗透性煤层提高煤层瓦斯抽放率的一种新的顶板覆岩卸压抽放技术 ,分析影响瓦斯抽放量的因素 ,给出了顶板卸压钻孔的合理布置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板覆岩 主关键层 卸压抽放 裂隙分布特征 瓦斯
下载PDF
金川矿区岩移与工程稳定性研究及动态预测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永博 高谦 +1 位作者 张周平 肖卫国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7年第10期42-44,共3页
针对金川矿区控制性工程所潜在的安全隐患,首先明确了影响矿区控制性工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采动影响,提出了开展岩移规律与动态预测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国内外岩移规律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关键技术,最... 针对金川矿区控制性工程所潜在的安全隐患,首先明确了影响矿区控制性工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采动影响,提出了开展岩移规律与动态预测研究的必要性,论述了国内外岩移规律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关键技术,最后阐述了课题研究应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层移动 控制性工程 稳定性研究 动态预测
下载PDF
跨采运输大巷动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庆华 茅献彪 +1 位作者 冯梅梅 马占国 《煤炭科技》 2010年第2期71-73,共3页
随着矿井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和煤矿井田开采深度的日益增加,动压影响加剧,巷道围岩表现出明显的软岩特性,底鼓严重,围岩难以控制。针对徐州矿区垞城煤矿复杂的地质条件、工作面分布及施工状况,制定了-750 m轨道运输大巷动压显现观测方案... 随着矿井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和煤矿井田开采深度的日益增加,动压影响加剧,巷道围岩表现出明显的软岩特性,底鼓严重,围岩难以控制。针对徐州矿区垞城煤矿复杂的地质条件、工作面分布及施工状况,制定了-750 m轨道运输大巷动压显现观测方案,并对其进行了矿压监测,分析22107综放面开采对运输大巷变形破坏的影响,总结出该动压大巷的矿压显现规律,进而综合评价巷道支护现状,改善支护参数,为后期的巷道的修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压显现 运输大巷 矿压监测 锚杆锚索锚固力
下载PDF
对水力压裂裂缝延伸方向平行于断层的认识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新宝 杨全疆 +2 位作者 刘玉民 宋建虎 杜艳敏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3年第1期152-153,159,共3页
油田开发研究与实践认为 ,水力压裂裂缝延伸方向总是平行于地层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或垂直于断层走向。濮城油田沙三段油藏 2 0 0 1年压裂裂缝监测资料显示 ,一半以上压裂井的裂缝延伸方向平行或近似平行于主断层或次级断层 ,重新认识研... 油田开发研究与实践认为 ,水力压裂裂缝延伸方向总是平行于地层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或垂直于断层走向。濮城油田沙三段油藏 2 0 0 1年压裂裂缝监测资料显示 ,一半以上压裂井的裂缝延伸方向平行或近似平行于主断层或次级断层 ,重新认识研究后认为这种情况确实存在 ,深入研究其内在原因并提出准确预测压裂裂缝延伸方向的解决办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裂缝延伸方向 油田开发 平行断层 地层最大水平主应力 裂缝监测
下载PDF
中国东北始新世火山事件的一次重要间断及其后之成矿信息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俊影 彭玉鲸 刘杰 《吉林地质》 2007年第4期1-7,共7页
在中国东北地区始新世48~32Ma期间,每1Ma内至少发生一处或数处玄武岩浆喷发火山事件。K—Ar测年数据记录了其活动的存在。唯44~42Ma间,火山事件间隔时间超过1Ma,在全区该时段近60个测年数据未发现有43Ma±测年记录。此时,正... 在中国东北地区始新世48~32Ma期间,每1Ma内至少发生一处或数处玄武岩浆喷发火山事件。K—Ar测年数据记录了其活动的存在。唯44~42Ma间,火山事件间隔时间超过1Ma,在全区该时段近60个测年数据未发现有43Ma±测年记录。此时,正是太平洋板块由48~43MaNNW向运动(7.1cm/a)到43~37Ma转向NW—NWW向运动(5.8cm/a)的转折时间,也是全球大洋板块第三增生时段(97~85Ma)新的增生构造全部停止活动的时间(50~45Ma)。东北大陆边缘从拉分一张裂的区域应力场转换为NW向的拉伸(或伸展)应力场。陆缘裂谷或叠加于其早期的拉分一张裂盆地之上,或出现新的裂谷盆地。形成了晚始新世石油、油页岩、煤等含矿岩系,并成为古近纪沉积盆地该类资源的主含矿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4Ma 42Ma 火山事件 石油 油页岩 主含矿层
下载PDF
工作面来压步距对上山煤柱尺寸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代进 司荣军 谭云亮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13-16,共4页
上山附近终采线上方老顶岩层的位态影响着煤柱支承压力的大小和上山维护的难易程度。因此,工作面终采线的位置,应尽可能确定在老顶岩层周期来压完成之后。在采区范围内首采工作面的长度控制着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由于首... 上山附近终采线上方老顶岩层的位态影响着煤柱支承压力的大小和上山维护的难易程度。因此,工作面终采线的位置,应尽可能确定在老顶岩层周期来压完成之后。在采区范围内首采工作面的长度控制着老顶的初次来压步距和周期来压步距。由于首采工作面老顶断裂对相邻工作面老顶岩层的损伤,使得相邻工作面老顶来压步距受到初采工作面老顶来压的控制。当采区走向长度确定之后,可以通过改变首采工作面的长度来控制工作面终采线的位置,实现采区上山煤柱尺寸最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山煤柱 老顶岩层 终采线 首采工作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