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f main body element of crustal strai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1
作者 陈兵 张晓亮 +3 位作者 王庆良 刘文义 王敏 薄万举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EI CSCD 2006年第1期54-61,共8页
In this paper, progress in strain study of blocks and faults by GPS data are discussed, and the concept that active structures between blocks are the main body of crustal strain is clarified. By energy transfer princi... In this paper, progress in strain study of blocks and faults by GPS data are discussed, and the concept that active structures between blocks are the main body of crustal strain is clarified. By energy transfer principle of elastic mechanics, the relation between strain around faults and tectonic force on fault surfaces is set up and main body element model of crustal strain is constructed. Finally, the relation between mechanical evolution of model and seismogenic process of Kunlun earthquake (Ms=8.1) is discussed by continuous GPS data of datum stations. The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relatively relaxed change under background of strong compressing and shearing may help to trigger moderate-strong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n body element of crustal strain tectonic force on fault surface energy transfer GPS benchmark site postseismic relative relaxation
下载PDF
A study on relation between acoustic emission and characteristic displacement field on the sample with multi en echelon structures——The theoretic and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s of strain gap
2
作者 陈顺云 许昭永 +5 位作者 杨润海 赵晋明 郝锦琦 王赟赟 熊秉衡 王正荣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2年第6期656-666,共11页
Based on the phenomena that the deformation gap was observed before the great Tangshang earthquak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in gap according to test and theory. The (strain) patterns were recorded photographicall... Based on the phenomena that the deformation gap was observed before the great Tangshang earthquak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in gap according to test and theory. The (strain) patterns were recorded photographically by real-time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ry and shadow optical method of caustics, as soon as the loading process started. In the meantime, the AE (acoustic emission) signals were recorded by a micro crack information storage-analysis sys-tem. According to damage theory and location of micro fracture, we have studied the stain gap and gained: a) It is necessary that strain gap appear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inear elasticity theory, and its situation is relatively stable, corresponding to stress concentration. b) Micro fractures, which appear initially at area of high stress, occur rarely at the strain gap, and their locations are finally in the zone between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 area and the strain gap, which indicate the clusters or groups. However, the major macro fracture (final rupture) started from the shadow areas, and then grew quickly towards the strain gaps, which resulted in failure of s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in gap main fracture micro fracture damage theory
下载PDF
含油率影响下油页岩力学性质与破坏断裂特征研究
3
作者 甘泽 杨曦 +1 位作者 李富平 甘德清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69,共8页
油页岩的含油率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含油率的变化会引起其力学性质与破坏断裂特征的差异。选取含油率为6.5%、6%、5%和3%的垂直层理油页岩试样,对其开展单轴压缩实验、场应变与声发射监测。研究发现:含油率的提升会降低油页岩抗压强度,并... 油页岩的含油率存在巨大差异,这种含油率的变化会引起其力学性质与破坏断裂特征的差异。选取含油率为6.5%、6%、5%和3%的垂直层理油页岩试样,对其开展单轴压缩实验、场应变与声发射监测。研究发现:含油率的提升会降低油页岩抗压强度,并使其由脆性向延性转变。高含油率油页岩易发生剪切—张拉破坏;低含油率油页岩破坏模式偏向于张拉破坏。加载过程中,油页岩试件主应变场由均匀分布向应变集中分布转变,垂直层理油页岩的应变场更容易形成多条平行应变集中条带,当含油率不断降低时,主应变场变化过程中的剪切现象减弱。高含油率的试样振铃计数表现为阶梯型增长,破坏后,依然出现了较高的振铃计数;低含油率油页岩只在破坏时出现较高的振铃计数。相同弹性能条件下,低含油率油页岩在储能阶段的变形更小。高含油率试样具有一定延性,在试样到达应力峰值点后,弹性能并没有完全释放,仍保留一部分弹性能。低含油率试样的抗变形能力较强,所以,在相同应变条件下,其耗散的能量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含油率 应力—应变曲线 破坏模式 主应变场 声发射 能量演化
下载PDF
主余震序列作用下面板堆石坝应变能及易损性分析
4
作者 徐世界 郑晓东 +3 位作者 钟金盛 纵向群 白志辉 张晓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124,共5页
为研究主余震序列作用下面板堆石坝的抗震性能,定量分析主余震序列对坝体结构破坏的影响,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分别以总应变能及弹性应变能与总应变能的最大比值作为结构性能指标,得到该坝体在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应变能时程曲线和易... 为研究主余震序列作用下面板堆石坝的抗震性能,定量分析主余震序列对坝体结构破坏的影响,基于增量动力分析(IDA),分别以总应变能及弹性应变能与总应变能的最大比值作为结构性能指标,得到该坝体在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应变能时程曲线和易损性曲线,研究主余震序列对该坝体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应变能时程曲线位于单一主震上方,表明主余震序列会加剧该坝体的破坏程度,特别是坝体在自振周期下的谱加速度Sa(T1)值较大时,所引起的坝体破坏程度更加显著;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易损性曲线位于单一主震上方,表明主余震序列作用下该坝体的破坏概率大于单一主震破坏概率,且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破坏概率与主震强度有关,主震强度越高,主余震序列作用下的破坏概率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余震序列 面板堆石坝 应变能 IDA 易损性
下载PDF
基于线性强化结构应变法的低周疲劳分析
5
作者 邱广宇 史少聪 +2 位作者 梁广源 李向伟 裴宪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9-768,共10页
焊接结构的低周疲劳分析对于轨道车辆尤为重要。为了有效评估焊接结构的低周疲劳,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强化本构的结构应变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经典板壳理论和弹塑性力学。通过考虑材料的应变硬化行为,将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关系简化为... 焊接结构的低周疲劳分析对于轨道车辆尤为重要。为了有效评估焊接结构的低周疲劳,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强化本构的结构应变数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经典板壳理论和弹塑性力学。通过考虑材料的应变硬化行为,将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关系简化为线性强化本构关系。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和Fe-safe计算焊接结构焊趾位置的结构应力,给出基于径向回退算法的线性强化本构塑性修正模型。利用MATLAB编写结构应变数值计算程序对结构应力进行塑性修正,并计算结构应变。基于该结构应变,给出了考虑板厚效应和载荷模式的等效结构应变范围计算公式,利用主应变-寿命曲线分析低周疲劳数据,建立了广泛用于轨道车辆的Q450高强度耐候钢材料制成的3种焊接接头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结构应力法的主应力-寿命曲线和结构应变数值计算方法的主应变-寿命曲线对试验获得的疲劳数据进行分析,并对比2种方法计算的等效结构应变范围。结果表明,各焊接接头的试验数据均分布在主应变-寿命曲线的线性窄带内,验证了结构应变数值计算法的可行性;与结构应力法相比,结构应变数值计算方法能更好地反映低周疲劳过程中材料的应变硬化现象,更适用于焊接结构的低周疲劳评估。该方法对轨道车辆焊接板结构的低周疲劳评估具有研究价值。与传统的通过提取节点力的方式计算结构应力和结构应变参数的方法相比,利用MATLAB编写结构应变数值计算程序极大地提高了结构应变参数计算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接头 低周疲劳 结构应变 线性强化本构 主应变-寿命曲线
下载PDF
大跨度曲线预应力梁精准快速施工技术研究
6
作者 于荣俊 张育诚 +3 位作者 徐广贤 朱文良 张浩 周蕴凡 《江苏建筑》 2024年第3期59-62,共4页
传统大跨曲线预应力梁施工难点较多,文章以苏州市某三层体育场馆项目为案例,通过动画指导专业班组施工,提前解决疑难点;还重点介绍了大跨度预应力梁钢筋BIM碰撞优化、主筋定位、应力应变控制及二次压浆等技术的应用;结论表明采用特制双... 传统大跨曲线预应力梁施工难点较多,文章以苏州市某三层体育场馆项目为案例,通过动画指导专业班组施工,提前解决疑难点;还重点介绍了大跨度预应力梁钢筋BIM碰撞优化、主筋定位、应力应变控制及二次压浆等技术的应用;结论表明采用特制双向耙式可调辅架进行梁钢筋定位,可确保钢筋骨架的精准定位及安装;此外,三阶段张拉及二次压浆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张拉和压浆施工工艺能有效节约人工成本和材料成本,同时还能提升预应力构件体系的牢固度和使用寿命。文章所述技术可广泛应用在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梁施工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 体育场馆 BIM 主筋定位 应力应变 多次压浆
下载PDF
连作花生田主要微生物类群与土壤酶活性变化及其交互作用 被引量:149
7
作者 孙秀山 封海胜 +1 位作者 万书波 左学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617-621,共5页
通过连续 5年盆栽试验 ,研究了花生不同连作年限对植株生育、土壤及根际微生物主要类群和主要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花生连作 ,主茎变矮 ,单株结果数减少 ,荚果变小 ,总生物产量和荚果产量降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 ... 通过连续 5年盆栽试验 ,研究了花生不同连作年限对植株生育、土壤及根际微生物主要类群和主要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花生连作 ,主茎变矮 ,单株结果数减少 ,荚果变小 ,总生物产量和荚果产量降低。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 ,土壤和根际的真菌数量显著增加 ,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减少。土壤中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逐年降低。土壤及花针期根际真菌显著抑制碱性磷酸酶活性 ;土壤细菌、土壤放线菌及成熟期根际细菌显著促进碱性磷酸酶活性 ;花针期根际真菌显著抑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 ,土壤细菌显著促进蔗糖酶活性 ,土壤细菌、成熟期根际放线菌显著促进脲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作 花生 微生物类群 土壤酶 酶活性 交互作用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天然地震探测与岩石圈深部特征 被引量:17
8
作者 薛光琦 钱辉 +5 位作者 姜枚 宿和平 董英君 Gerard Wittlinger Jerome Vergne Georges Poupinet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块体构造变形的深部驱动机制 ,笔者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天然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地震层析反演 ,并结合同一剖面的接收函数及各向异性结果进行讨论。介绍了ACH方法的基本原理 ,论述了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强大的持...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块体构造变形的深部驱动机制 ,笔者对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天然地震观测数据进行地震层析反演 ,并结合同一剖面的接收函数及各向异性结果进行讨论。介绍了ACH方法的基本原理 ,论述了由于印度板块向北俯冲的强大的持续作用力 ,造就了NE向俯冲到柴达木盆地之下的昆仑造山带 ,并发现在巴颜喀拉地体下方壳幔内的仰冲活动。壳幔内的低速体十分显著地出现在阿尼玛卿缝合线以北 ,深度可达 30 0km。推断该低速体可能与昆仑断裂在深层的剪切作用有关。深部资料显示该区莫霍界面由北向南逐渐加深 ,这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岩石圈减薄现象一致 ,而且与印度板块向北运动的远程效应有关。另外 ,地震层析结果及各向异性分析也支持青藏高原东北部主应力方向转为NE向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岩石圈 印度板块 应力 地震层析 深部驱动机制 各向异性
下载PDF
导水断裂带发育高度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3
9
作者 武雄 汪小刚 +3 位作者 段庆伟 于青春 杨健 孙燕冬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9-612,共4页
结合工程实例,采用ANSYS-2D,FLAC-2D和FLAC-3D程序对导水断裂带发育规律进行了大量计算和分析,认为:ANSYS-2D宜采用主应变指标来确定;FLAC-2D宜采用塑性区范围来确定;FLAC-3D宜采用应变增量(曲率)指标来确定.
关键词 导水断裂带 数值模拟 塑性区 主应变 应变增量
下载PDF
飞机主起落架载荷谱实测的台架标定 被引量:17
10
作者 刘克格 阎楚良 张书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25-1028,共4页
针对某战斗类飞机的主起落架自身结构和其受力特点,确定了测量其载荷时应变片粘贴位置及其组桥方式。根据航向载荷作用点的不同并考虑压缩行程的影响,提出了压缩行程影响因子,并把其引入标定方程,同时运用多元回归及优化方法建立标定载... 针对某战斗类飞机的主起落架自身结构和其受力特点,确定了测量其载荷时应变片粘贴位置及其组桥方式。根据航向载荷作用点的不同并考虑压缩行程的影响,提出了压缩行程影响因子,并把其引入标定方程,同时运用多元回归及优化方法建立标定载荷方程,由此得出实测载荷谱,为起落架的定寿延寿及可靠性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 飞机 主起落架 应变片 载荷谱 标定方程
下载PDF
利用GPS资料求解中国大陆应变场的新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段维波 吴云 陈慧杰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6期72-76,共5页
探讨利用边长变化方法解算区域应变场,并用该方法对1999—2001年中国大陆及周边区域网GPS测站边长变化量进行分析,给出了该期间的中国大陆应变率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对大范围、密集的GPS测站的边长变化量进行连续变形分析,既能揭示中... 探讨利用边长变化方法解算区域应变场,并用该方法对1999—2001年中国大陆及周边区域网GPS测站边长变化量进行分析,给出了该期间的中国大陆应变率场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对大范围、密集的GPS测站的边长变化量进行连续变形分析,既能揭示中国大陆地壳应变的总体分布,又能显示局部地区的构造获得。总体上,中国大陆构造的水平变形强度在南北地震带产生突变,呈现出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的态势。而昆仑山地块中部、鲜水河断裂带和云南中部地区,其应变速率最大。天山东部具有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应变 应变率 主应变 区域网 GPS
下载PDF
中国主栽品种对7个白叶枯病菌菌株的抗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袁筱萍 魏兴华 +3 位作者 徐群 王一平 余汉勇 王彩红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69-173,183,共6页
用7个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测试198份籼稻和123份粳稻主栽品种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致病力最强的菌株为浙173,致病力最弱的菌株为JS49-6。321份试验材料中对7个菌株表现为全抗的籼稻品种有9份,粳稻品种16份;对7个菌株表现为全... 用7个水稻白叶枯病菌菌株测试198份籼稻和123份粳稻主栽品种的抗性反应。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中致病力最强的菌株为浙173,致病力最弱的菌株为JS49-6。321份试验材料中对7个菌株表现为全抗的籼稻品种有9份,粳稻品种16份;对7个菌株表现为全感的籼稻品种有6份,未有粳稻品种对7个菌株表现为全感病,这一结论表明粳稻品种对白叶枯病菌的抗性明显优于籼稻品种。且早、中、晚稻抗性水平分布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主栽品种 白叶枯病 菌株 抗性
下载PDF
TATB基PBX的单轴主特征破坏参数识别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唐维 颜熹琳 +3 位作者 李明 温茂萍 刘彤 章定国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66-770,共5页
高聚物粘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的主特征破坏参数识别是强度准则建立和结构强度评估的基础。以TATB基PBX为研究对象,基于单轴拉伸和单轴压缩两种加载方式,考虑20℃、35℃及50℃三个温度点,设计了系列的直接破坏和不同初... 高聚物粘结炸药(Polymer Bonded Explosive,PBX)的主特征破坏参数识别是强度准则建立和结构强度评估的基础。以TATB基PBX为研究对象,基于单轴拉伸和单轴压缩两种加载方式,考虑20℃、35℃及50℃三个温度点,设计了系列的直接破坏和不同初始应力水平的蠕变后破坏试验。依据获得的破坏参数数据,对比分析了环境温度、初始应力水平对破坏应力/破坏应变这两个典型破坏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直接破坏还是蠕变后破坏,破坏应力随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破坏应变体现为拉伸时的增大和压缩时的减小;相同的环境温度下,初始应力水平的增加会导致破坏应力的降低和破坏应变的增大。进一步分析表明,破坏应力受环境温度、初始应力水平的影响较大,且无临界值,不宜作为主特征破坏参数;破坏应变作为主特征破坏参数则较为简便,可认为当一点应变达到临界应变时破坏,而不论该应变是载荷直接引起的还是时温诱发蠕变引起的,直接破坏的破坏应变可作为该温度点的临界破坏应变,20℃、35℃及50℃单轴拉伸临界破坏应变分别为0.1330%、0.1452%和0.1675%,单轴压缩时临界破坏应变分别为-1.4206%、-1.4159%和-1.17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粘结炸药 破坏应力 破坏应变 主特征破坏参数
下载PDF
含多组雁列构造试样的特征位移场与声发射的关系——应变空区的实验与理论探讨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顺云 许昭永 +5 位作者 杨润海 赵晋明 郝锦绮 王赟赟 熊秉衡 王正荣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27-637,共11页
针对唐山等大地震前出现的“形变空区”现象,依据实验和理论对应变空区进行了探讨. 实验过程中采用焦散线法、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方法(激光)图像摄影记录,同时进行微破裂(声发射)记录.依据固体损伤理论,结合微破裂定位对应变空区进行研究... 针对唐山等大地震前出现的“形变空区”现象,依据实验和理论对应变空区进行了探讨. 实验过程中采用焦散线法、实时全息干涉计量方法(激光)图像摄影记录,同时进行微破裂(声发射)记录.依据固体损伤理论,结合微破裂定位对应变空区进行研究,得出两点结论:①应变空区在线弹性情况下出现是一种必然现象,且应变空区的位置相对稳定,与裂纹端部的应力集中相对应;②应变空区内几乎不发生微破裂.微破裂总是从高应力区产生,且几乎就发生在应力集中区与应变空区相联的条带内,最终表现为微破裂(声发射)的带状或成丛分布.主破裂总是从应变核(焦散阴影区)开始,然后向应变空区急剧发展,形成主大破裂,最终导致试样崩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 应变空区 主破裂 微破裂 损伤理论 地震前兆
下载PDF
锚固结构爆破振动规律与损伤的模型试验 被引量:8
15
作者 周纪军 汪小刚 +4 位作者 贾志欣 孔祥松 夏宇 耿慧辉 刘立鹏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7-1263,共7页
选用水泥砂浆和玻璃钢分别模拟岩石和锚杆,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锚固结构不同部位在掏槽爆破作用下的振动规律与损伤,并结合小波包分析,对动应变信号进行深层次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在爆破作用下,对于邻近工作面... 选用水泥砂浆和玻璃钢分别模拟岩石和锚杆,进行物理模型试验,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践,研究锚固结构不同部位在掏槽爆破作用下的振动规律与损伤,并结合小波包分析,对动应变信号进行深层次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在爆破作用下,对于邻近工作面的一排锚杆,其锚固段和自由段的振动规律在频率、幅值、持续时间和波形方面明显不同,此排锚杆的振动能量大,但频带较宽,能量分散;随着离工作面距离的增加,锚固段和自由段测点的振动应变波幅值和频带迅速衰减,振动能量集中在窄的频带内,且持续时间有所增长。结合试验结果、现有的理论和实践,分析锚固结构在爆破作用下的振动损伤或失效,基于锚固结构的不同形式的损伤,从控制振动的幅值、主频段、持续时间和提高结构的抗动载性能方面,提出预防锚固结构损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锚固结构 振动 应变波 主频段 损伤
下载PDF
履带自张紧式主臂可变构型机器人机构原理与越障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刘少刚 郭云龙 +2 位作者 贾鹤鸣 林珊颖 赵丹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289-2297,共9页
研究一种主臂可变构型履带自张紧式救援机器人,针对履带张紧问题,应用椭圆形成原理,能够从理论上保证机器人构型变化时履带的形变量为0 mm,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履带张紧效果;通过引入摆臂三角轮机构丰富了构型变化,提高机器人的越障性能... 研究一种主臂可变构型履带自张紧式救援机器人,针对履带张紧问题,应用椭圆形成原理,能够从理论上保证机器人构型变化时履带的形变量为0 mm,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履带张紧效果;通过引入摆臂三角轮机构丰富了构型变化,提高机器人的越障性能。对机器人攀爬台阶、斜坡及爬越沟道的运动机理进行分析,建立运动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机器人的实际越障性能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具备良好的越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救援机器人 主臂可变构型 履带自张紧 越障 椭圆形成原理
下载PDF
柴油机滑动主轴承磨损的应变法监测 被引量:8
17
作者 余永华 杨建国 +1 位作者 严新平 周轶尘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2-256,共5页
以 4 12 0 SG型柴油机为例 ,计算了在不同轴承间隙下轴承的负荷、主轴颈轴心轨迹和纵向油膜力。通过模拟试验实测了第 4档主轴承在不同轴承间隙状态下的纵向应变 ,对比了纵向应变与纵向油膜力 ,分析了纵向应变时域和频域特征 ,确定了应... 以 4 12 0 SG型柴油机为例 ,计算了在不同轴承间隙下轴承的负荷、主轴颈轴心轨迹和纵向油膜力。通过模拟试验实测了第 4档主轴承在不同轴承间隙状态下的纵向应变 ,对比了纵向应变与纵向油膜力 ,分析了纵向应变时域和频域特征 ,确定了应变信号与主轴承间隙之间的关系 ,从而证明了用应变法监测柴油机滑动主轴承磨损状态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滑动主轴承 磨损 应变法监测
下载PDF
应变法监测柴油机滑动主轴承磨损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余永华 杨建国 +2 位作者 王志华 周轶尘 严新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2-425,共4页
介绍了应变法监测柴油机滑动主轴承磨损状态的研究,计算了主轴承负荷、轴心轨迹和纵向 油膜力,实测了不同磨损状态主轴承的纵向应变,确定了主轴承磨损状态与纵向应变之间的关系 特征,为实现柴油机滑动主轴承磨损状态的在线监测奠定... 介绍了应变法监测柴油机滑动主轴承磨损状态的研究,计算了主轴承负荷、轴心轨迹和纵向 油膜力,实测了不同磨损状态主轴承的纵向应变,确定了主轴承磨损状态与纵向应变之间的关系 特征,为实现柴油机滑动主轴承磨损状态的在线监测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主轴承 状态监测 应变法 磨损
下载PDF
巴里·布赞与英国学派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德斌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8-42,共5页
巴里·布赞并不认为自己属于英国学派或其他什么学派,但却成了公认的英国学派新一代的领军人物。挑战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经历和建树使他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对多元方法论的遵从又使他能与英国学派的学统交融。他的视野和成... 巴里·布赞并不认为自己属于英国学派或其他什么学派,但却成了公认的英国学派新一代的领军人物。挑战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派的经历和建树使他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对多元方法论的遵从又使他能与英国学派的学统交融。他的视野和成就使他无论在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界还是在英国学派的理论家中都能独树一帜,同时也使他成为“重聚”英国学派的理想人选。他属于英国学派,但也是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体系中的一部分。他实际上早已经超越了一个学派的限制,并一直以这样一种方式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里·布赞 英国学派 美国主流国际关系理论
下载PDF
内燃机主轴承表面温度及应变测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秀栩 黄安健 +3 位作者 杜凡 李立彤 张东生 谭少伟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41-246,共6页
利用光纤传感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主轴承表面应变及温度测量系统的方案设计、光纤传感器的铺设及标定等关键问题,并以YC115四缸内燃机为例进行了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测量方法能够在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实现主轴承表面应... 利用光纤传感原理和方法,研究了主轴承表面应变及温度测量系统的方案设计、光纤传感器的铺设及标定等关键问题,并以YC115四缸内燃机为例进行了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光纤光栅传感测量方法能够在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实现主轴承表面应变及温度数据的同步采集,通过光纤传感器可以在内燃机工作过程中了解主轴承工作面上特定位置在不同时间点上的应变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主轴承 表面应变及温度测量 光纤光栅传感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