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的黄河干流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4
1
作者 冯治远 侯易明 +3 位作者 阴琨 金小伟 韩谞 潘保柱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2-522,共11页
黄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多沙河流,全河段水沙异质性及其生态健康的空间差异明显。本文基于黄河干流全河段44个断面春秋两季(2019年)底栖动物的系统调查数据,构建黄河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该体系融入指示水沙过程变化的ASPT指数及EP... 黄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多沙河流,全河段水沙异质性及其生态健康的空间差异明显。本文基于黄河干流全河段44个断面春秋两季(2019年)底栖动物的系统调查数据,构建黄河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评价体系。该体系融入指示水沙过程变化的ASPT指数及EPT分类单元个体相对丰度,且参照点与受损点得分差异显著,适用于多沙河流生态健康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黄河干流亚健康及以上状态的断面占比为秋季(75.0%)高于春季(54.5%);自源区沿河而下,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值呈下降趋势;库区断面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低于临近自然河段。回归分析表明,黄河干流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与盐度、总氮、城镇及农田用地占比呈显著负相关,与林地及草地占比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河生态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 生物完整性 生态健康评价
下载PDF
预观察右上叶支气管开口解剖对右双腔支气管导管对位的临床意义
2
作者 朱广球 王晓霞 曹东航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以纤维支气管镜预观察右上叶支气管开口解剖方位,对插右双腔支气管导管(R-DLT)对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插R-DLT成年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实验组病例麻醉诱导后预先行支气管镜检查,主要测量右主支气管... 目的探讨以纤维支气管镜预观察右上叶支气管开口解剖方位,对插右双腔支气管导管(R-DLT)对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插R-DLT成年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实验组病例麻醉诱导后预先行支气管镜检查,主要测量右主支气管长度及右上叶支气管开口在右主支气管横切面的方位(以患者正前方12点钟位置为0度起点,按顺时针增大)。两组按常规方法将R-DLT插入右侧支气管,之后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调整导管位置。实验组按之前测定的支气管解剖调整导管深度并作适当的旋转,对照组只调整导管深度使蓝色的支气管套囊上缘在隆突之下见到。然后纤维支气管镜改从右管腔插入通过导管的侧孔查看右上叶支气管开口的对位情况,没有进一步调整就能够看到右上叶支气管开口即为初步对位成功。最后适当微调导管,直至能看清右上肺尖段、后段及前段3个开口。比较两组初步对位成功率以及插管失败率。结果实验组右主支气管长度(2.29±0.58)cm,其中短于1cm的有2例,占2.5%;右上叶支气管开口在右主支气管横切面方位(94.5±8.3)°,其中有4例(5.0%)明显偏前或偏后。实验组右上叶支气管开口初步对位成功实验组有77例(96.3%),而对照组为62例(77.5%),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各有1例插管失败,占1.25%,均为右上叶支气管开口与隆突距离较近(<1cm)。结论预先以纤维支气管镜查看右支气管解剖有助于提高插R-DLT初步对位的准确性,并利于插管前发现右上叶支气管开口变异而选择合适的导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 右双腔支气管导管 右上叶支气管开口 右主支气管 导管对位 解剖学
下载PDF
地县级新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的几个问题——以山西原平市为例
3
作者 张贵祥 贺亚涛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30-34,共5页
探讨地县级新城市市区总体规划主要涉及的5个问题及城区建设的10个重点,侧重论述了新城市(包括新设、新建、新区)的城区道路网和交通网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要考虑主轴交通(模式)的形成,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除了扩大绿地面积,还... 探讨地县级新城市市区总体规划主要涉及的5个问题及城区建设的10个重点,侧重论述了新城市(包括新设、新建、新区)的城区道路网和交通网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要考虑主轴交通(模式)的形成,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除了扩大绿地面积,还应扩大无污染水域的面积,并兼顾它们的分布。另外在目前市场经济形势下,新城市规划还要重视交易市场与商业中心、综合信息中心、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县级新城市 总体规划 城市主轴交通模式 生态环境
下载PDF
栽培种花生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主茎高和总分枝数QTL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成良强 唐梅 +7 位作者 任小平 黄莉 陈伟刚 李振动 周小静 陈玉宁 廖伯寿 姜慧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9-987,共9页
栽培种花生是异源四倍体,基因组大,构建花生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并对相关性状进行 QTL 定位研究的工作缓慢。本研究以遗传差异大的亲本组配杂交组合富川大花生×ICG6375构建 F2作图群体,采用公开发表的2653对SSR引物,构建了一张含有... 栽培种花生是异源四倍体,基因组大,构建花生的分子遗传连锁图谱并对相关性状进行 QTL 定位研究的工作缓慢。本研究以遗传差异大的亲本组配杂交组合富川大花生×ICG6375构建 F2作图群体,采用公开发表的2653对SSR引物,构建了一张含有234个SSR标记、分布于20个连锁群的栽培种花生遗传图谱。该图谱覆盖基因组的长度为1683.43 cM,各个连锁群长度在36.11∽131.48 cM之间,每个连锁群的标记数在6∽15个之间,标记间的平均距离为7.19 cM。结合F3在湖北武汉和阳逻环境下的主茎高和总分枝数鉴定结果,应用WinQTLCart 2.5软件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了QTL定位和遗传效应分析。共检测到17个与主茎高和总分枝数相关的QTL位点,贡献率在0.10%∽10.22%之间,分布于8个连锁群上。综合分析武汉和阳逻环境的鉴定结果,获得重复一致的与主茎高相关的6个 QTL,其中 qMHA061.1和 qMHA062.1位于连锁群 LG06上 TC1A2∽AHGS0153标记区间,贡献率为5.49%∽8.95%; qMHA061.2和 qMHA062.2位于 LG06上 AHGS1375∽PM377标记区间,贡献率为2.93%∽5.83%; qMHA092.2和 qMHA091.1位于连锁群 LG09上GM2839∽EM87标记区间,贡献率为0.53%∽9.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种花生 遗传图谱 主茎高 总分枝数 QTL
下载PDF
长江干流宜昌-安庆段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环境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马雅雪 姚维林 +2 位作者 袁赛波 刘学勤 王洪铸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4-642,共9页
为系统了解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现状,于2016年5—6月和10—12月对长江干流宜昌-安庆段进行2次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96种,水生昆虫种类数最多,占总数的49.0%。大部分物种(58.7%)的出现频率都较低(<1%),且各江... 为系统了解目前长江中下游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现状,于2016年5—6月和10—12月对长江干流宜昌-安庆段进行2次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96种,水生昆虫种类数最多,占总数的49.0%。大部分物种(58.7%)的出现频率都较低(<1%),且各江段种类组成差异较大。大型底栖动物密度为(213±58) ind./m^2,生物量为(0.202±0.066) g/m^2。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汛前汛后差异显著,汛后种类数和现存量均明显下降。与建坝前资料相比,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发生较大改变,种类数增加,现存量下降。环境分析表明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流速,底质和水质的影响不大。大型底栖动物现存量下降与建坝后干流冲刷加剧有关,针对底栖动物保护,建议开展水沙调节、营造缓流生境并加强洲滩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长江干流 流速 冲刷
下载PDF
长江中下游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模式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梦娜 高文娟 +5 位作者 张婷玉 赵永晶 吴兴华 李媛 王洪铸 崔永德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46-1555,共10页
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的基本群落现状及其沿中下游的变化趋势,于2019—2020年对长江中下游干流开展了3次野外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129属种,总密度和总生物量(无灰干重)平均值分别为174 ind./m2和0.645 g/m2。自中游到... 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的基本群落现状及其沿中下游的变化趋势,于2019—2020年对长江中下游干流开展了3次野外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129属种,总密度和总生物量(无灰干重)平均值分别为174 ind./m2和0.645 g/m2。自中游到下游干流,大型底栖动物总种类数呈下降趋势;水生昆虫密度下降,其他类群密度上升;直接收集者和刮食者密度呈下降趋势,捕食者和撕食者密度上升。相关分析显示水深和平均流速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总结了不同类群的分布模式:寡毛类与摇蚊类均喜深水缓流,两者适宜水深流速范围差异不大;腹足类喜水浅缓流,适宜水深与流速范围均较窄,而双壳类则相反。其他水生昆虫类、多毛类和钩虾类适宜水深范围较宽,流速范围相对较窄。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开展长江中下游干流大型底栖动物环境水流需求研究和水库生态调度等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干流 大型底栖动物 水深 平均流速 分布模式
下载PDF
黄河干流全河段浮游植物群落特征与水质生物评价 被引量:26
7
作者 丁一桐 潘保柱 +2 位作者 赵耿楠 韩谞 刘智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91-901,共11页
为明晰水利工程修建后的黄河干流生态完整性与多样性状况,于2019年春季及秋季对黄河干流自源区至河口全河段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8门130属350种,春季(229种)和秋季(307种)物种数分别占总物种数的65.43%和87.71%,硅藻... 为明晰水利工程修建后的黄河干流生态完整性与多样性状况,于2019年春季及秋季对黄河干流自源区至河口全河段浮游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8门130属350种,春季(229种)和秋季(307种)物种数分别占总物种数的65.43%和87.71%,硅藻门和绿藻门均为两季浮游植物优势门类;春秋两季所有断面浮游植物密度及生物量平均值分别为162.39×10^(4)cells/L、2.53mg/L和141.12×10^(4)cells/L、3.04mg/L;根据多样性指数进行水质生物评价,秋季整体水质优于春季水质.受水库影响断面的浮游植物密度与生物量均大于临近自然河道断面;多年调节水库和年调节水库浮游植物现存量为库首>库中>库尾,不完全年调节水库则与之相反,日调节水库库区内三个断面差异不大.水质生物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干流自源区至河口的污染程度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干流 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多样性指数 水质生物评价
下载PDF
2004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体高锰酸盐指数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兰静 吴云丽 +3 位作者 娄保锋 王瑞琳 陈杰 卓海华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2-1122,共11页
高锰酸盐指数是我国水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控制考核的重要指标,其浓度高低能反映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严重程度.2003年三峡水库投入运行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水文情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干流耗氧有机污染物的典型参数—... 高锰酸盐指数是我国水环境质量评价和污染控制考核的重要指标,其浓度高低能反映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严重程度.2003年三峡水库投入运行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水文情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此,研究了长江中下游干流耗氧有机污染物的典型参数——高锰酸盐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体:2004年以来,高锰酸盐指数总体趋降,且目前已处于较低水平并趋于稳定;不同江段和水期高锰酸盐指数变化趋势不一致;耗氧有机污染物以溶解态为主,且溶解态所占比例沿程趋于降低,南津关、汉口、吴淞口下23 km断面溶解态占比中位值分别为0.862、0.734和0.598;可沉降颗粒物对水体中高锰酸盐指数浓度影响较低,尤其在研究河段上游段,悬浮颗粒中所含耗氧物质占总量比例中位值分别为0.138、0.266和0.402;上游江段水体同一监测断面不同测线和测点间高锰酸盐指数测定值差异不显著;河口段则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表层和底层之间;沿江城市江段近岸水域水体中耗氧物质污染程度较低,其澄清样中高锰酸盐指数均值在1.91-3.45 mg/L之间,仅局部城市江段和水期出现值高于6.0 mg/L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干流 高锰酸盐指数 时空变化
下载PDF
留植下肺主支气管重建气管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华新民 刘建阳 +7 位作者 王启文 任宪卫 徐立 刘炀 肖震 高锐 卢卫平 陈纯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2-83,F002,共3页
目的探讨更具临床应用可行性的气管重建术。方法32条犬,全麻经左或右第四肋进胸,切除气管下段8~15个气管环长度。分别切除上肺(左侧)或中上肺(右侧)、中枢断端缝闭。保留并充分游离下肺及血管,在开口处切断下肺支气管。将主支... 目的探讨更具临床应用可行性的气管重建术。方法32条犬,全麻经左或右第四肋进胸,切除气管下段8~15个气管环长度。分别切除上肺(左侧)或中上肺(右侧)、中枢断端缝闭。保留并充分游离下肺及血管,在开口处切断下肺支气管。将主支气管翻转到上纵隔,并将其末梢端与气管上切端吻合,最后再将左或右下肺支气管断端分别与对侧主支气管内侧壁行端例吻合。结果死于手术并发症14条,存活18条,平均生存期685天(1~468天)。结论由于保留了术侧下肺,呼吸功能损失减少,生存质量提高,故本术式更具临床应用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重建术 倒置 主支气管留植 下肺
原文传递
长江干流宜昌-监利段洲滩湿生植物群落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强强 袁赛波 +1 位作者 申明华 刘学勤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28-937,共10页
为了解长江干流洲滩湿地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于2018年3~5月对干流宜昌-监利5个江段洲滩的湿生植物开展了调查。共采集湿生植物88种,隶属于26科73属,其中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蓼科(Polygonaceae)占优势,狗... 为了解长江干流洲滩湿地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于2018年3~5月对干流宜昌-监利5个江段洲滩的湿生植物开展了调查。共采集湿生植物88种,隶属于26科73属,其中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蓼科(Polygonaceae)占优势,狗牙根、薹草、牛鞭草、虉草为主要优势种。采集样方平均种类数为6种,平均密度为88.9 ind/m^2,平均生物量(地上部分干重)为55.8 g/m^2。采集洲滩湿生植物群落结构时空差异较大。枝城江段洲滩样方物种数、密度和生物量均为最大,荆州洲滩均最小。样方密度在3~5月间呈下降趋势,生物量则呈上升趋势。划分了薹草、狗牙根、牛鞭草-紫菀等10个稳定群落。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湿生植物群落组成主要受到黏粒比例、相对水面高程、土壤含水率以及土壤总有机质含量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黏粒比例。样方总生物量沿相对水面高程、总有机质、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趋势一致,即先增大后减小;而与黏粒含量的关系不明显。分析认为洲滩湿生植物分布格局是在水文过程影响下,由底质、水分及营养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干流 洲滩 湿生植物 群落结构 水文情势
原文传递
新水沙条件下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体总磷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卓海华 娄保锋 +3 位作者 吴云丽 王瑞琳 陈杰 兰静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371-5380,共10页
长江干流三峡及上游水库群陆续建成运行后,中下游干流水体已形成新的水沙条件,其对水体磷含量的影响备受关注.为此,研究了新水沙条件下中下游干流总磷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三峡蓄水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体TCP(澄清30min样品)... 长江干流三峡及上游水库群陆续建成运行后,中下游干流水体已形成新的水沙条件,其对水体磷含量的影响备受关注.为此,研究了新水沙条件下中下游干流总磷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①三峡蓄水后,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体TCP(澄清30min样品)浓度基本在0.10~0.15 mg·L^-1之间变动,在时间尺度上总体呈先上升后降低趋势,在空间尺度上沿程呈现升高趋势;水体中溶解态总磷(TDP)浓度随时间推移缓慢升高.②水体中可沉降固体对不同江段水体中磷含量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南津关、汉口和吴淞口下23 km这3个断面TCP/TP比值中位值分别为0.900、0.720和0.609,从上游到下游依次降低;水体中溶解态总磷(TDP)占总磷(TP)比例沿程呈下降趋势,而颗粒磷(TPP)占总磷(TP)比例沿程呈上升趋势,南津关、汉口、吴淞口下23 km等3个断面TPP/TP比值中位值分别为0.439、0.567和0.738.③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要求,以TCP浓度进行水质评价,评价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干流水质总体良好.但若考虑水体中可沉降固体影响,以水体总磷(TP)浓度进行评价,会得出相对较差的结果,尤其是在靠近河口段.④长江中下游干流主河道靠上游河段不同监测断面内部各测线、测点磷浓度差异较小,河口附近则差异明显.⑤长江中下游干流城市江段近岸水域水体中TCP浓度明显高于相应河段主河道常规监测结果,局部河段存在明显岸边污染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水沙条件 长江中下游 干流 总磷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