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七个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金振国
高利
+6 位作者
孙艳杰
石运强
邵勇
魏国才
南元涛
邵珊珊
史淑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1-7,共7页
通过对群体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关系分析,鉴定其育种利用潜力,筛选优良群体,拓宽与丰富我国种质遗传基础,为长期可持续的创造优良种质新材料奠定基础。本文以7个玉米群体为供试材料,利用自选骨干自交系绥系708、绥系709、四-144、四-287...
通过对群体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关系分析,鉴定其育种利用潜力,筛选优良群体,拓宽与丰富我国种质遗传基础,为长期可持续的创造优良种质新材料奠定基础。本文以7个玉米群体为供试材料,利用自选骨干自交系绥系708、绥系709、四-144、四-287为测验种,系统研究7个玉米群体在黑龙江省的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及农艺性状配合力综合表现较好的S6群可重点利用,中群21、S1群、S4群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但因存在易秃尖、空秆或不抗丝黑穗病等不利因素,有必要对其进一步改良,然后再进行利用,其它3个群体产量GCA为负值,不利于产量形成,但是在降低株高、穗位高、秃尖长度、丝黑穗病发病率等方面具有各自独特的潜力,因此可以在实践工作中,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择利用。根据生产实践,单株产量SCA高的组合不一定是高产组合,因此鉴定群体组配高产组合的潜力,必须GCA和SCA同时兼顾,两者都高的群体,才更易选育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自交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群体改良
杂种优势
gca
sca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和南斯拉夫异地育种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改良的效果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振江
张锦芬
Lazar Kojic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10,共5页
198 5~ 1997年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SYN1/9C0 进行半同胞轮回选择。 1998年在唐山对C1~C6和在贝尔格莱德对C4~C6等共计 10个轮回群体与 4个标准自交系进行半双列杂交研究。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群体产量和杂交组合产量以及杂种优势、...
198 5~ 1997年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SYN1/9C0 进行半同胞轮回选择。 1998年在唐山对C1~C6和在贝尔格莱德对C4~C6等共计 10个轮回群体与 4个标准自交系进行半双列杂交研究。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群体产量和杂交组合产量以及杂种优势、配合力和田间部分性状一般配合力均存在显著差异 ,南斯拉夫和唐山两地改良效果极具互补性。实验还表明 ,中国、南斯拉夫异地育种在提高南斯拉夫玉米群体自身产量、杂交组合产量的同时 ,能更为有效地提升群体杂种优势 ,使产量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同时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群体改良
南斯拉夫
互补
配合
异地育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南穿梭育种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改良的互补性研究
3
作者
谢振江
刘自华
+1 位作者
张锦芬
Lazar Kojic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9,共5页
198 5- 1997年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SYN1/ 9C0 进行半同胞轮回选择。 1998年通过把在唐山C1~C6和在贝尔格莱德进行C3~C6共计 10个轮回群体与 4个标准自交系进行半双列杂交研究 ,连续 2年试验 ,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对群体产量和测交...
198 5- 1997年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SYN1/ 9C0 进行半同胞轮回选择。 1998年通过把在唐山C1~C6和在贝尔格莱德进行C3~C6共计 10个轮回群体与 4个标准自交系进行半双列杂交研究 ,连续 2年试验 ,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对群体产量和测交组合产量以及产量杂种优势、配合力和田间部分性状一般配合力均存在显著差异 ,南斯拉夫和唐山两地改良效果极具互补性。实验表明 ,中南穿梭育种在提高南斯拉夫群体自身产量、测交组合产量的同时 ,能更为有效地提升群体杂种优势 ,使产量特殊配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群体改良
互补
配合力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个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金振国
高利
孙艳杰
石运强
邵勇
魏国才
南元涛
邵珊珊
史淑春
机构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出处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1-7,共7页
基金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级科研资助项目(2017XQ1)
文摘
通过对群体的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关系分析,鉴定其育种利用潜力,筛选优良群体,拓宽与丰富我国种质遗传基础,为长期可持续的创造优良种质新材料奠定基础。本文以7个玉米群体为供试材料,利用自选骨干自交系绥系708、绥系709、四-144、四-287为测验种,系统研究7个玉米群体在黑龙江省的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及农艺性状配合力综合表现较好的S6群可重点利用,中群21、S1群、S4群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但因存在易秃尖、空秆或不抗丝黑穗病等不利因素,有必要对其进一步改良,然后再进行利用,其它3个群体产量GCA为负值,不利于产量形成,但是在降低株高、穗位高、秃尖长度、丝黑穗病发病率等方面具有各自独特的潜力,因此可以在实践工作中,根据育种目标进行选择利用。根据生产实践,单株产量SCA高的组合不一定是高产组合,因此鉴定群体组配高产组合的潜力,必须GCA和SCA同时兼顾,两者都高的群体,才更易选育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自交系。
关键词
玉米
群体改良
杂种优势
gca
sca
Keywords
maize
population
improvement
heterosis
gca
sca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和南斯拉夫异地育种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改良的效果
被引量:
4
2
作者
谢振江
张锦芬
Lazar Kojic
机构
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泽蒙玉米研究所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10,共5页
基金
中南玉米育种国际合作项目 (992 40 0 1)
文摘
198 5~ 1997年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SYN1/9C0 进行半同胞轮回选择。 1998年在唐山对C1~C6和在贝尔格莱德对C4~C6等共计 10个轮回群体与 4个标准自交系进行半双列杂交研究。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群体产量和杂交组合产量以及杂种优势、配合力和田间部分性状一般配合力均存在显著差异 ,南斯拉夫和唐山两地改良效果极具互补性。实验还表明 ,中国、南斯拉夫异地育种在提高南斯拉夫玉米群体自身产量、杂交组合产量的同时 ,能更为有效地提升群体杂种优势 ,使产量特殊配合力、一般配合力同时提高。
关键词
玉米
群体改良
南斯拉夫
互补
配合
异地育种
Keywords
maize
pupulation
improvement
Yugoslavia
mutual complement
gca
sca
分类号
S513.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南穿梭育种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改良的互补性研究
3
作者
谢振江
刘自华
张锦芬
Lazar Kojic
机构
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泽蒙玉米研究所
出处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5-9,共5页
基金
中南玉米育种合作项目
文摘
198 5- 1997年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SYN1/ 9C0 进行半同胞轮回选择。 1998年通过把在唐山C1~C6和在贝尔格莱德进行C3~C6共计 10个轮回群体与 4个标准自交系进行半双列杂交研究 ,连续 2年试验 ,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对群体产量和测交组合产量以及产量杂种优势、配合力和田间部分性状一般配合力均存在显著差异 ,南斯拉夫和唐山两地改良效果极具互补性。实验表明 ,中南穿梭育种在提高南斯拉夫群体自身产量、测交组合产量的同时 ,能更为有效地提升群体杂种优势 ,使产量特殊配合力。
关键词
玉米群体改良
互补
配合力
Keywords
maize population improvement
,
mutual complement
,
gca
,
sca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七个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金振国
高利
孙艳杰
石运强
邵勇
魏国才
南元涛
邵珊珊
史淑春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国和南斯拉夫异地育种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改良的效果
谢振江
张锦芬
Lazar Kojic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南穿梭育种对南斯拉夫玉米群体改良的互补性研究
谢振江
刘自华
张锦芬
Lazar Kojic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