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与食物安全 被引量:228
1
作者 屈冬玉 谢开云 +3 位作者 金黎平 庞万福 卞春松 段绍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58-362,共5页
在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缺乏以及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食物安全存在着潜在的危机。马铃薯作为一种兼用型农作物,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率和较长的产业链,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可利用冬闲... 在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缺乏以及水稻、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下降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食物安全存在着潜在的危机。马铃薯作为一种兼用型农作物,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率和较长的产业链,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可利用冬闲田进一步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与三大粮食作物相比,其单产还有较大的增加潜力。马铃薯产业的不断发展,将对缓解中国食物安全压力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马铃薯产业 种植面积 增加 食物安全 发展 耕地面积 粮食作物 兼用型 水分利用率
下载PDF
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曲兴罡 张应良 +1 位作者 伏小明 白世雄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5期66-69,共4页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应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吉林省玉米、水稻、大豆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在1997-2005年间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三种作物中,玉米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大豆次之,水稻则处于劣势,但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应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对吉林省玉米、水稻、大豆三种主要粮食作物在1997-2005年间的比较优势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结果表明:三种作物中,玉米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大豆次之,水稻则处于劣势,但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主要粮食作物 比较优势
下载PDF
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虚拟耕地复合系统利用评价及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婷 毛德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40-49,56,共11页
粮食生产离不开水土资源的支撑,农业水土资源的协调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前提。基于虚拟水、虚拟耕地视角,构建了虚拟水-虚拟耕地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函数,结合时间序列和空... 粮食生产离不开水土资源的支撑,农业水土资源的协调发展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持续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前提。基于虚拟水、虚拟耕地视角,构建了虚拟水-虚拟耕地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函数,结合时间序列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测算了1998、2005、2010和2017年中国31个省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和子系统综合发展评价值,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省域虚拟水-虚拟耕地复合系统发展状况进行时空分析。结果表明:省域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系统与虚拟耕地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趋势趋于一致,均呈现先下降后回升再下降的过程;空间分布格局呈现出东部和中部高、西部低的特征,空间分异有所增强;耦合协调方面,在时序演变上,省域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虚拟耕地复合系统耦合度高,彼此相互作用及影响,形成耦合共生系统,但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远低于耦合度,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等级分布结构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纺锤型分布,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但大多数省域的空间集聚类型处于不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粮食作物 虚拟水 虚拟耕地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粮食作物种植视角下东北粮食主产区耕地利用的时空分化特征 被引量:15
4
作者 宋戈 张文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8,共8页
作物种植是耕地最直接的利用方式。基于粮食作物种植视角研究耕地利用问题,是耕地利用领域研究的进一步细化,也是粮食安全的基础。该研究以东北粮食主产区典型地域为研究区,基于主要粮食作物大豆、玉米和水稻的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以乡镇... 作物种植是耕地最直接的利用方式。基于粮食作物种植视角研究耕地利用问题,是耕地利用领域研究的进一步细化,也是粮食安全的基础。该研究以东北粮食主产区典型地域为研究区,基于主要粮食作物大豆、玉米和水稻的不同耕地利用方式,以乡镇为单元,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重心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阐明2016—2019年研究区粮食作物的耕地利用空间分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主要粮食作物的耕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大豆与玉米的耕地种植面积出现明显"剪刀差"变化特征,水稻的耕地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2)研究区主要粮食作物的耕地利用空间分布呈现"西北-东南"动态格局,种植大豆和玉米的耕地利用重心位于研究区的中东部地区,分别向东偏南和西偏南方向迁移。3)研究区种植主要粮食作物的耕地利用结构具有较强的正负空间关联性,正相关类型聚集性较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一致性;负相关类型无明显聚集区域,面积较小,且零星分布。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实施阶段研究区种植主要粮食作物的耕地区域空间布局分化和耕地种植结构的空间关系,为区域种植结构调整及保障粮食结构性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遥感 耕地 粮食安全 作物种植 时空分化 东北粮食主产区
下载PDF
基于生态视角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估算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玉波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68-171,181,共5页
为了更加有效地衡量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支付的成本,改变现行的与过去农业税计税面积挂钩的各项经济补偿方法提供帮助,采取从生态视角入手的方法,在虚拟水补偿、碳吸收补偿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补偿三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了粮食主... 为了更加有效地衡量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支付的成本,改变现行的与过去农业税计税面积挂钩的各项经济补偿方法提供帮助,采取从生态视角入手的方法,在虚拟水补偿、碳吸收补偿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补偿三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了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估算模型。利用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省份黑龙江省2011年的数据,带入估算模型得到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的单位重量补偿金额,进而换算成单位面积补偿金额,对估算数据进行了简要说明,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视角 粮食主产区 利益补偿 农作物固碳
下载PDF
我国不同区域在新阶段粮食连增中的贡献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于智媛 梁书民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5-150,168,共7页
[目的]通过将我国三大粮食功能区粮食生产变化量的贡献因素分解为粮食单产贡献、耕地面积贡献、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值的贡献以及复种指数贡献四种,试图探讨各因素对粮食生产变化量的贡献及时空差异化原因。[方法]利用第... [目的]通过将我国三大粮食功能区粮食生产变化量的贡献因素分解为粮食单产贡献、耕地面积贡献、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值的贡献以及复种指数贡献四种,试图探讨各因素对粮食生产变化量的贡献及时空差异化原因。[方法]利用第二次国土资源普查数据对耕地面积进行调整,采用LMDI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模型对我国31个省域粮食生产总量变化的贡献因素进行分解,并对不同区域粮食生产变化量贡献因素的时空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3年间粮食三大功能产区粮食生产变化量出现显著的空间分异,粮食生产分布向主产区集中,其对全国粮食连增的贡献率达到88%。在影响粮食生产变化量的贡献因素中,粮食单产因素对粮食十连增的贡献率达到60%,成为三大粮食产区尤其是主销区粮食生产的主要贡献因素,播种面积因素(包括耕地面积贡献、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值贡献以及复种指数贡献)对粮食十连增的贡献率为40%。[结论]新阶段我国粮食连增主要由粮食主产区引领,粮食单产贡献是不同区域粮食生产变化量的主要贡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增产 粮食单产 粮食作物比重 粮食主产区LMDI模型
下载PDF
产粮大县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效应分析与改进措施 被引量:4
7
作者 彭爌 孟俊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4-638,共5页
以滑县作为典型案例,调查产粮大县农作物良种补贴的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剖析良种补贴对农民增收和粮食生产的影响效果和路径.结果表明,当前良种补贴政策虽有一定增收效应,但效果并不显著;对粮食增产效果比较显著,但作用并没有完全得到发... 以滑县作为典型案例,调查产粮大县农作物良种补贴的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剖析良种补贴对农民增收和粮食生产的影响效果和路径.结果表明,当前良种补贴政策虽有一定增收效应,但效果并不显著;对粮食增产效果比较显著,但作用并没有完全得到发挥.产量大县良种补贴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补贴标准偏低、补贴方式不合理、配套工作经费缺乏、项目下达时间晚等.最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改进完善产粮大县良种补贴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种补贴 政策效应 产粮大县 滑县
下载PDF
虚拟水视角下我国主粮贸易对水资源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赵一丹 陈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4期69-73,78,共6页
对2009—2019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生产消耗虚拟水量进行测算,量化分析伴随主粮贸易虚拟水的流动状况和趋势,在此基础上评估主粮贸易对我国水资源压力的影响方向以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09—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和虚拟水消耗量呈... 对2009—2019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和生产消耗虚拟水量进行测算,量化分析伴随主粮贸易虚拟水的流动状况和趋势,在此基础上评估主粮贸易对我国水资源压力的影响方向以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2009—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和虚拟水消耗量呈上升趋势,同时虚拟水贸易规模也明显扩大,对我国水资源压力有缓解作用,其中大豆的虚拟水贸易影响程度最大。因此,建议根据粮食作物单位质量含水量不同,合理规划粮食作物种植结构,并充分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后确定进出口规模和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主粮贸易 水资源压力 可持续性评价 作物生产
下载PDF
陇东主要粮油作物品种资源调查与整理研究现状初报
9
作者 卢启科 刘自成 +2 位作者 杨虓 张成 赵建萍 《陇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8-60,共3页
本文通过对陇东主要粮油作物品种资源的调查与整理,摸清了陇东主要粮油作物品种资源状况,搜集整理了冬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糜子、高粱、胡麻、油菜等8种作物2081份种质资源材料的形态、性状数据信息4万多条,编辑完成了《陇东主要... 本文通过对陇东主要粮油作物品种资源的调查与整理,摸清了陇东主要粮油作物品种资源状况,搜集整理了冬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糜子、高粱、胡麻、油菜等8种作物2081份种质资源材料的形态、性状数据信息4万多条,编辑完成了《陇东主要粮油作物品种资源目录》,并对主要粮油作物的株高和千粒重高低大小进行了顺序排列,拍摄制作了冬小麦穗部和籽粒图片340多帧.为育种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物质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粮油作物 品种资源 调查 整理
下载PDF
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主要作物品种种植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向东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年第2期12-14,共3页
介绍了黑龙江省四大粮食作物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的主产区分布及 2003 年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并分析了我省粮食作物主栽品种的发展趋势。大豆,继续扩大高油品种面积,适度发展高蛋白品种;水稻,在稳定目前播种面积的基础上提高食味品质;... 介绍了黑龙江省四大粮食作物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的主产区分布及 2003 年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并分析了我省粮食作物主栽品种的发展趋势。大豆,继续扩大高油品种面积,适度发展高蛋白品种;水稻,在稳定目前播种面积的基础上提高食味品质;玉米,扩大工业用高淀粉、高油品种播种面积;小麦,发展优质强筋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油品种 主栽品种 作物品种 小麦 玉米 水稻 种植情况 粮食主产区 播种面积 黑龙江
下载PDF
生产要素视角下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以东北粮食主产区为例
11
作者 王越 孔令宇 +1 位作者 高丹桂 董生忠 《中国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35,共19页
为保障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农民的经济收益,函须构建省际横向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本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为例,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确定粮食省际流通格局,基于生产要素视角核算粮食生产要素消耗量,通过改进功能价值法测... 为保障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能力和农民的经济收益,函须构建省际横向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本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为例,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确定粮食省际流通格局,基于生产要素视角核算粮食生产要素消耗量,通过改进功能价值法测算生产要素的利益补偿额度,以明确利益补偿标准,进而多维度构建省际横向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广东、浙江、山东、北京、上海、贵州、天津、江苏、海南、福建和广西是东北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受益省份,需要向东北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第二,2000一2020年东北粮食主产区生产要素消耗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耕地资源消耗量和水资源消耗量增长近1倍,农业碳收支量和粮食运输损耗量均增长了近2倍。第三,仅从生产要素消耗角度考虑,2020年东北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种植的利益补偿标准为580.37亿元。因此,粮食主产区在粮食生产过程中隐含着巨大的生产要素消耗,有必要将粮食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要素消耗等投入成本纳入主产区利益补偿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利益补偿机制 东北粮食主产区 区生产要素米 粮食作物
原文传递
农业保险促进保护性耕作了吗?——以三大粮食主产区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齐甜 畅倩 +2 位作者 姚柳杨 赵敏娟 Hsiaoping Chien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83,共9页
农业保险不仅可以保障农户收入,还能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文中基于黑龙江、湖南、河南3个省9个市1173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农业保险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效果及其作用机理,进一步探究,在不同收入结构和风险态度下,农业... 农业保险不仅可以保障农户收入,还能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文中基于黑龙江、湖南、河南3个省9个市1173户农户调查数据,实证检验农业保险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效果及其作用机理,进一步探究,在不同收入结构和风险态度下,农业保险对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纳行为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1)购买农业保险显著促进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尤其更倾向于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组合。2)种植规模在农业保险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发挥中介作用。3)农业保险对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激励效应受到收入结构和风险态度的影响。建议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农地流转市场体系,拓宽农业保险的保障范围,丰富保险条款,制定差异性保险保障水平,分散农户技术采纳风险,促进农户采纳保护性耕作技术,助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保护性耕作技术 中介效应 粮食主产区
原文传递
低碳农业与农作物碳足迹核算研究述评 被引量:35
13
作者 张丹 张卫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95-1405,共11页
持续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土壤生产力、降低环境污染的低碳农业是21世纪发展的主旋律,碳足迹评价方法是支撑低碳农业技术转型、碳交易、碳标签等管理措施的基础。本研究收集了水稻、小麦、玉米3种作物的22个研究结果,发现碳足迹仍有很大... 持续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土壤生产力、降低环境污染的低碳农业是21世纪发展的主旋律,碳足迹评价方法是支撑低碳农业技术转型、碳交易、碳标签等管理措施的基础。本研究收集了水稻、小麦、玉米3种作物的22个研究结果,发现碳足迹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外尚没有建立统一的碳足迹核算方法体系,导致同一作物碳足迹相差达十几倍,例如水稻碳足迹从1895 kgce/hm^2(ce:CO_2equal,即二氧化碳等当量),到11 811kgce/hm^2,而小麦和玉米的净排放却出现相反的两个结果,即固碳(净碳排放为负值)和排放(净碳排放为正值)。分析表明,主要问题在于模型边界、温室气体种类、数据获取途径、量化单位等方面不一致,因此需要重构作物生产碳足迹研究方法。本文提出了用生命周期方法量化农作物生产碳足迹的理论模型,提出以农业投入品上游排放、农田生产排放、以及土壤固碳为边界的生命循环为边界,量化全生命链条中的CO_2、CH_4、N_2O等直接排放因子以及NH_3和NO_3^-等间接排放因子,通过大样本数据建立关键排放因子的量化模型,实现区域性碳足迹的定量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农业 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可持续发展 碳足迹 生命周期评价法
原文传递
农作物产量损失风险水平实证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的探讨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杨汭华 王丽红 鲜祖德 《保险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2-108,共7页
本文采用非参数估计的信息扩散模型测算了我国粮食主产区水稻、玉米、小麦和棉花产量损失风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粮食单产平均损失风险大于30%的概率很小,故单产水平一般保持在趋势产量70%以上的水平上,并且不同区域同一作物和不同作... 本文采用非参数估计的信息扩散模型测算了我国粮食主产区水稻、玉米、小麦和棉花产量损失风险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粮食单产平均损失风险大于30%的概率很小,故单产水平一般保持在趋势产量70%以上的水平上,并且不同区域同一作物和不同作物之间的风险损失概率存在差异。由此认为我国农作物生产具有风险可保性,这是我国开展农业保险的客观依据。同时,认为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是重要的风险管理措施,运用农业普查资料分析了农田水利条件、农业机械化水平、保护性农业水平及土地经营规模等因素的基本变化对农作物产量损失风险的影响。基于此,提出了制定有差别费率的区域保险计划、创造种植业保险顺利开展条件的有关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产量 粮食主产区 风险损失概率 第二次农业普查 农业保险
原文传递
2002—2015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过量施肥程度的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被引量:30
15
作者 潘丹 郭巧苓 孔凡斌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7-201,共15页
为使全国范围内化肥减量工作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本研究采用C-D生产函数测算2002—2015年水稻、小麦、玉米3种粮食作物主产区的过量施肥程度,并运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和冷热点分析方法,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过量施肥程度的空间关联格局进行... 为使全国范围内化肥减量工作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本研究采用C-D生产函数测算2002—2015年水稻、小麦、玉米3种粮食作物主产区的过量施肥程度,并运用空间自相关理论和冷热点分析方法,对中国主要粮食作物过量施肥程度的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水稻主产区过量施肥程度的高值区域在黄淮海地区、华南地区呈团块状分布,小麦主产区过量施肥程度的高值区域在北部高原地区、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连片分布,玉米主产区过量施肥程度的高值区域在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东北地区呈团块状分布,集聚特征显著。2)水稻、小麦和玉米过量施肥程度均呈现出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小麦集聚程度最强,水稻居中,玉米最弱。3)水稻过量施肥程度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冷点区域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原地区和东北地区;小麦过量施肥程度的冷热点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中间热周围冷",热点区域集中在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冷点区域集中在西北地区;玉米过量施肥程度的冷热点格局由"南热北冷"转变为"东热西冷",热点区域集中在西南地区、华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冷点区域集中在西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 过量施肥程度 空间自相关 冷热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