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创建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及其基本途径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孙东川
林福永
孙凯
《管理学报》
2006年第2期127-131,142,共6页
创建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是我国管理科学工作者的一项历史使命,是一项系统工程。创建的基本途径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综合集成。
关键词
现代管理科学
中国学派
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
近为今用
综合集成
系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被引量:
2
2
作者
蔡辉
顾寿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79-381,共3页
中医学是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于一体的医药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原 ,是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作者认为 ,从中国文化、中国科学的角度认识其优势与特色十分必要。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应当避...
中医学是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于一体的医药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原 ,是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作者认为 ,从中国文化、中国科学的角度认识其优势与特色十分必要。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应当避免在追求中医现代化的同时 ,忽视对中医学传统的继承。无数成果反复证明 ,古老的中医的确能重放异彩。“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是在中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中医学具有科学精神 ,但中医实现科学精神的方法主要是人文方法 ,中医学的现代化并不等同于中医科学化 ,它不仅应当强调中医学能够科学化部分的现代化 ,而且也应当包括有关人文内容部分的现代化。博采众长 ,迎接挑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古今对比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然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8,共7页
古代中国的民族交融和自强不息,现代中国的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关键都在于文化认同,即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多元一体,上下贯通"是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整体框架,其中"古为今用"处于...
古代中国的民族交融和自强不息,现代中国的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关键都在于文化认同,即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多元一体,上下贯通"是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整体框架,其中"古为今用"处于首要地位。虽然古今时代不同,文化资源的内容不同,价值目标具有差异,但是基本理念、结构、形式和方法存在许多相通之处。通过古今共有精神家园的系列对比,我们认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构的基本路径是一体化、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有精神家园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多元一体
上下贯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
4
作者
王一夫
李欣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90-93,共4页
确立"文学经典"是建构文学体系和选择文学话语方式的必然途径。二十世纪后半叶,当代中国针对"文学经典"问题有过多次论争,并屡次尝试以全新的标准确立新的"文学经典"体系。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通过"古...
确立"文学经典"是建构文学体系和选择文学话语方式的必然途径。二十世纪后半叶,当代中国针对"文学经典"问题有过多次论争,并屡次尝试以全新的标准确立新的"文学经典"体系。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通过"古为今用"重评古代"文学经典",一方面通过"洋为中用"评价外国文学经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当代文学"新经典"的建构。这种政治实用主义视野下的"文学经典"体系建构,对当代中国文学和文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经典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当代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现代性阐释
5
作者
王文华
《河北学刊》
2003年第3期117-121,共5页
进行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建构 ,必然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这一号召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及文化政策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体现出了开明和远见 ,促进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 ,简单的移植...
进行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建构 ,必然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这一号召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及文化政策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体现出了开明和远见 ,促进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 ,简单的移植和片面的曲解使这一理论的阐释效力逐渐降低。本文希图从历史语境和思维模式转换的角度切入 ,重新审视和阐释这一范式的深邃内涵 ,提出应以当代文艺实践为立足点 ,实现在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历史语境
思维模式
当代文艺实践
多元对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课花十八法”看古代植物景观营造技法
6
作者
巫木旺
陈波
+2 位作者
麻欣瑶
卢山
李秋明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534-544,共11页
《花镜》中"课花十八法"虽然包括了18种植物景观营造技法,但是以往研究没有根据技法间的关联性作系统分析。首先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与总结"课花十八法"的内容要点,探讨各种技法之间的关联性,然后按照现代植物景观...
《花镜》中"课花十八法"虽然包括了18种植物景观营造技法,但是以往研究没有根据技法间的关联性作系统分析。首先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与总结"课花十八法"的内容要点,探讨各种技法之间的关联性,然后按照现代植物景观营造流程对其重新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每种技法的详细内容,探讨古人如何运用"课花十八法"进行植物景观营造,将其与现代植物景观营造技法作比较,并从直接使用、改良使用与替代使用三方面探讨其在现代植物景观营造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镜》
“课花十八法”
植物景观营造
古为今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笔下的中国及中国观
7
作者
尼扎吉·喀迪尔
布阿衣夏木·阿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7期65-68,共4页
11世纪新疆喀什人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在《突厥语大词典》中记录了与中国(“桃花石”、“秦”)相关的记载。据他的记载,当时在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视野中的中国是由三部分所组成的统一整体,即“三位一体”,“三位一体”才是完整...
11世纪新疆喀什人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在《突厥语大词典》中记录了与中国(“桃花石”、“秦”)相关的记载。据他的记载,当时在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视野中的中国是由三部分所组成的统一整体,即“三位一体”,“三位一体”才是完整的、多元一体的中国,缺一不可。作者当时所持的这种“中国观”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及宣传教育价值。作者通过对其祖先记忆的追溯,揭示了西域(新疆)与历代中央王朝之间悠久的历史渊源关系。挖掘古籍,进一步发挥史学“古为今用”的社会功能,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
中国
中国观
古为今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真剖析古机械 努力学习古人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被引量:
2
8
作者
邹慧君
梁庆华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19,共3页
中华古机械面大量广,不少古机械具有很高的水平,同时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复原古机械可以古为今用,通过复原古机械可以学习古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可以学习古人的创新思维,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复原古机械可以发扬光大中华自主创...
中华古机械面大量广,不少古机械具有很高的水平,同时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复原古机械可以古为今用,通过复原古机械可以学习古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可以学习古人的创新思维,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复原古机械可以发扬光大中华自主创新思想体系,弘扬求新精神、务实精神和寻优精神。复原古机械可以学习中华古代科学家的爱国主义崇高思想,克服自卑、树立自信,重新站立到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古机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
创新方法
古为今用
原文传递
营造健康文艺氛围 在发展创新中弘扬文艺的中国精神
被引量:
3
9
作者
李艳丰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共8页
习近平在一系列讲话中强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提倡学术、艺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表现出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对社会主义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的自觉追求;对古...
习近平在一系列讲话中强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提倡学术、艺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表现出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对社会主义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的自觉追求;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的强调,反映出习近平对人类文化与文艺和而不同精神的肯定,对文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精神的坚守。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应始终把"双百""双用"方针作为理论与实践指南,加强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充分吸收不同民族的优秀养分,用中国话语表现中国精神,形成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文艺氛围,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中国精神
原文传递
从“古为今用”到“丝路精神”:吴文俊数学史观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
1
10
作者
田春芝
纪志刚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2,共8页
吴文俊的数学史观,来自他对中国数学史的独创性研究。在"古为今用"思想的引领下,开辟了数学机械化的新领域,让中国古代数学为世界数学作出新贡献;"古证复原"原则的确立,开启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时代;"两种数...
吴文俊的数学史观,来自他对中国数学史的独创性研究。在"古为今用"思想的引领下,开辟了数学机械化的新领域,让中国古代数学为世界数学作出新贡献;"古证复原"原则的确立,开启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时代;"两种数学主流"思想的提出,确立了中国传统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2002年,吴文俊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价值是"知识交流与文化融合"。因此,"古为今用""古证复原""两种主流"和"丝路精神"构成了吴文俊数学史观的核心要素,是指引新时代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伟大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文俊
古为今用
古证复原
两种主流
丝路精神
原文传递
题名
创建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及其基本途径研究
被引量:
17
1
作者
孙东川
林福永
孙凯
机构
暨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澳门科技大学
出处
《管理学报》
2006年第2期127-131,14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440011)
文摘
创建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是我国管理科学工作者的一项历史使命,是一项系统工程。创建的基本途径是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近为今用、综合集成。
关键词
现代管理科学
中国学派
洋为中用
古为今用
近为今用
综合集成
系统工程
Keywords
modern management science
Chinese school
make
foreign
things
serve
China
make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make
the
latter days
serve
the
present
meta-syn
the
sis
systems engineering
分类号
C93 [经济管理—管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被引量:
2
2
作者
蔡辉
顾寿年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中医科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5期379-381,共3页
文摘
中医学是融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于一体的医药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她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原 ,是中华民族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作者认为 ,从中国文化、中国科学的角度认识其优势与特色十分必要。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应当避免在追求中医现代化的同时 ,忽视对中医学传统的继承。无数成果反复证明 ,古老的中医的确能重放异彩。“古为今用”与“洋为中用”是在中医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方法论。中医学具有科学精神 ,但中医实现科学精神的方法主要是人文方法 ,中医学的现代化并不等同于中医科学化 ,它不仅应当强调中医学能够科学化部分的现代化 ,而且也应当包括有关人文内容部分的现代化。博采众长 ,迎接挑战 。
关键词
中医现代化
科学主义
人文主义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Keywords
Modernization of TCM
Scientism
Literae humaniores
make
s
the
past seve
the
present
make
s foreign
things
serve
China
分类号
R24 [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古今对比
被引量:
3
3
作者
刘然
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48,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创新发展的文化环境研究"(17BKS065)
文摘
古代中国的民族交融和自强不息,现代中国的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关键都在于文化认同,即共有精神家园的建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多元一体,上下贯通"是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整体框架,其中"古为今用"处于首要地位。虽然古今时代不同,文化资源的内容不同,价值目标具有差异,但是基本理念、结构、形式和方法存在许多相通之处。通过古今共有精神家园的系列对比,我们认为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构的基本路径是一体化、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关键词
共有精神家园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多元一体
上下贯通
Keywords
common spiritual homeland
make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adapt foreign
things
to Chinese needs
diversity in unity
achieve mastery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subject
分类号
G03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
4
作者
王一夫
李欣然
机构
黑龙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90-93,共4页
文摘
确立"文学经典"是建构文学体系和选择文学话语方式的必然途径。二十世纪后半叶,当代中国针对"文学经典"问题有过多次论争,并屡次尝试以全新的标准确立新的"文学经典"体系。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通过"古为今用"重评古代"文学经典",一方面通过"洋为中用"评价外国文学经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当代文学"新经典"的建构。这种政治实用主义视野下的"文学经典"体系建构,对当代中国文学和文论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键词
文学经典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当代文学
Keywords
literary classics
making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making foreign
things
serve
China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现代性阐释
5
作者
王文华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北学刊》
2003年第3期117-121,共5页
文摘
进行中国文艺理论的现代性建构 ,必然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这一号召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及文化政策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体现出了开明和远见 ,促进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但长期以来 ,简单的移植和片面的曲解使这一理论的阐释效力逐渐降低。本文希图从历史语境和思维模式转换的角度切入 ,重新审视和阐释这一范式的深邃内涵 ,提出应以当代文艺实践为立足点 ,实现在传统。
关键词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历史语境
思维模式
当代文艺实践
多元对话
Keywords
to
make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 to
make
foreign
things
serve
China'
historic context
thought mode
the
literature practice of
the
present
age
polydialogue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课花十八法”看古代植物景观营造技法
6
作者
巫木旺
陈波
麻欣瑶
卢山
李秋明
机构
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534-544,共11页
基金
诚邦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科研项目(17050068-J)
文摘
《花镜》中"课花十八法"虽然包括了18种植物景观营造技法,但是以往研究没有根据技法间的关联性作系统分析。首先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与总结"课花十八法"的内容要点,探讨各种技法之间的关联性,然后按照现代植物景观营造流程对其重新分类。在此基础上,分析每种技法的详细内容,探讨古人如何运用"课花十八法"进行植物景观营造,将其与现代植物景观营造技法作比较,并从直接使用、改良使用与替代使用三方面探讨其在现代植物景观营造的应用。
关键词
《花镜》
“课花十八法”
植物景观营造
古为今用
Keywords
Flower Mirror
Eighteen Methods of Constructing Flower Landscape
plant landscape construction
make ancient things serve the present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笔下的中国及中国观
7
作者
尼扎吉·喀迪尔
布阿衣夏木·阿吉
机构
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喀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7期65-68,共4页
基金
喀什大学课程思政教研教改项目(21KCSZY-001)。
文摘
11世纪新疆喀什人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在《突厥语大词典》中记录了与中国(“桃花石”、“秦”)相关的记载。据他的记载,当时在麻赫穆德·喀什噶里视野中的中国是由三部分所组成的统一整体,即“三位一体”,“三位一体”才是完整的、多元一体的中国,缺一不可。作者当时所持的这种“中国观”至今仍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及宣传教育价值。作者通过对其祖先记忆的追溯,揭示了西域(新疆)与历代中央王朝之间悠久的历史渊源关系。挖掘古籍,进一步发挥史学“古为今用”的社会功能,有利于进一步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关键词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
中国
中国观
古为今用
Keywords
Mahmud Kashgari
China
concept of China
making
the
ancient
serve
the
present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真剖析古机械 努力学习古人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被引量:
2
8
作者
邹慧君
梁庆华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7-119,共3页
文摘
中华古机械面大量广,不少古机械具有很高的水平,同时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复原古机械可以古为今用,通过复原古机械可以学习古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可以学习古人的创新思维,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复原古机械可以发扬光大中华自主创新思想体系,弘扬求新精神、务实精神和寻优精神。复原古机械可以学习中华古代科学家的爱国主义崇高思想,克服自卑、树立自信,重新站立到世界先进行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
中华古机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创新精神
创新意识
创新方法
古为今用
Keywords
chinese
ancient
mechanisms
the
great national rejurenation of China
creative spirit
creationconsciousness
creation methods
make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分类号
N91 [自然科学总论]
原文传递
题名
营造健康文艺氛围 在发展创新中弘扬文艺的中国精神
被引量:
3
9
作者
李艳丰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17ZDA26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习近平在一系列讲话中强调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原则。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提倡学术、艺术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表现出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传承与发展,对社会主义学术民主、艺术民主的自觉追求;对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原则的强调,反映出习近平对人类文化与文艺和而不同精神的肯定,对文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精神的坚守。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应始终把"双百""双用"方针作为理论与实践指南,加强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充分吸收不同民族的优秀养分,用中国话语表现中国精神,形成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文艺氛围,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关键词
习近平
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
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中国精神
Keywords
Xi Jinping
a hundred flowers bloom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
making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making foreign
things
serve
China
Chinese spirit
分类号
I200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古为今用”到“丝路精神”:吴文俊数学史观的形成与演变
被引量:
1
10
作者
田春芝
纪志刚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出处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汉译《几何原本》的文化史研究”(项目编号:13AZS022)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发展支持计划项目“古代东方文明的数学思想史”(项目编号:2019ZDPY03)。
文摘
吴文俊的数学史观,来自他对中国数学史的独创性研究。在"古为今用"思想的引领下,开辟了数学机械化的新领域,让中国古代数学为世界数学作出新贡献;"古证复原"原则的确立,开启了中国数学史研究的新时代;"两种数学主流"思想的提出,确立了中国传统数学在世界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更为重要的是,2002年,吴文俊指出"丝路精神"的核心价值是"知识交流与文化融合"。因此,"古为今用""古证复原""两种主流"和"丝路精神"构成了吴文俊数学史观的核心要素,是指引新时代中国数学史研究的伟大旗帜。
关键词
吴文俊
古为今用
古证复原
两种主流
丝路精神
Keywords
Wen-tsun Wu
Making
the
past
serve
the
present
Restoring
ancient
evidence
Two mainstreams
the
spirit of silk road
分类号
N09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O119 [理学—基础数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创建现代管理科学的中国学派及其基本途径研究
孙东川
林福永
孙凯
《管理学报》
2006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越是民族的也就越是世界的
蔡辉
顾寿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古今对比
刘然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当代的“文学经典”问题
王一夫
李欣然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现代性阐释
王文华
《河北学刊》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课花十八法”看古代植物景观营造技法
巫木旺
陈波
麻欣瑶
卢山
李秋明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笔下的中国及中国观
尼扎吉·喀迪尔
布阿衣夏木·阿吉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认真剖析古机械 努力学习古人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邹慧君
梁庆华
《机械设计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
2
原文传递
9
营造健康文艺氛围 在发展创新中弘扬文艺的中国精神
李艳丰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原文传递
10
从“古为今用”到“丝路精神”:吴文俊数学史观的形成与演变
田春芝
纪志刚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