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雄蚕茧茧质和丝质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虞晓华 刘毅飞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38,共3页
以家蚕荧光茧色判性蚕品种“荧苏×荧晓”F1为材料,分析了雌雄蚕茧茧质、丝质方面的差异性,为批量生产优质雄蚕丝、雌蚕丝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桑蚕 雌雄 茧丝 差异
下载PDF
烘煮茧工艺及雌雄性别对茧丝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虞晓华 王崇龙 +1 位作者 蒋继超 贾仲伟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5,共4页
蚕品种茧丝纤度、伸长率性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改变烘煮茧工艺条件对其性能影响不显著,雄蚕茧纤度明显比雌蚕茧细;降低等速干燥温度有利于提高茧丝强力;延长减速干燥时间可显著提高出丝率,雄蚕茧的出丝率显著高于雌蚕茧。
关键词 茧丝质 出丝率 雄蚕茧 种茧 蚕品种 性状 雄性 煮茧工艺 强力 茧丝纤度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漫透射光谱信息的蚕茧雌雄检测 被引量:6
3
作者 代芬 吴玲 +3 位作者 叶观艳 钟杨生 洪添胜 黄晓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80-284,共5页
采用Maya2000pro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以3个品种共491粒蚕茧为实验对象,进行了450~1 050 nm波段内的漫反射和漫透射光谱采集和比较。随后对漫透射光谱数据进行了均值中心和一阶求导预处理,并分别对3个品种以及全部样本通过偏最小二乘判... 采用Maya2000pro型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以3个品种共491粒蚕茧为实验对象,进行了450~1 050 nm波段内的漫反射和漫透射光谱采集和比较。随后对漫透射光谱数据进行了均值中心和一阶求导预处理,并分别对3个品种以及全部样本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LSDA)进行了判性预测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漫反射光谱,漫透射光谱更能反映出雌雄蚕蛹组分特性的不同;基于漫透射光谱的PLSDA预测结果显示,分别针对3个品种的鉴别结果(试东A·华3x C·7532判性真雌性率、真雄性率和精确度分别为89.796%、92.424%和90.854%;化中2·华3x C·7532判性真雌性率、真雄性率和精确度分别为96.250%、94.253%和95.210%;9·芙x7·湘判性真雌性率、真雄性率和精确度分别为97.260%、91.954%和94.375%)和全部样本混在一起的雌雄鉴别结果(真雌性率、真雄性率和精确度分别为94.024%、92.917%和93.483%)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 雌雄检测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法 漫反射 漫透射
下载PDF
全龄人工饲料育蚕茧丝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冠峰 徐斌 +2 位作者 汪珂 陈建国 徐俊良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7期15-17,共3页
本文应用1粒、8粒缫以及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全龄人工饲料育蚕茧的茧丝性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全龄人工饲料育蚕茧具有茧丝纤度细、茧丝纤度偏差小的特征;其生丝强力低于普通桑蚕茧,但伸度好、初始模量小;雌雄茧相比较,雄茧的... 本文应用1粒、8粒缫以及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全龄人工饲料育蚕茧的茧丝性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全龄人工饲料育蚕茧具有茧丝纤度细、茧丝纤度偏差小的特征;其生丝强力低于普通桑蚕茧,但伸度好、初始模量小;雌雄茧相比较,雄茧的茧层缫丝率和出丝率显著高于雌茧。多项测定表明:在微观结构方面,全龄人工饲料育蚕的茧丝和普通桑蚕茧丝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茧 雌茧 茧丝性状 人工饲料 育蚕
下载PDF
雄蚕品种的几个茧质性状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何克荣 祝新荣 柳新菊 《蚕桑通报》 2002年第3期17-19,共3页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 ,对雄蚕品种的结茧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等5个茧质性状作了配合力分析 ,得出了这些性状的遗传方差分析、一般及特殊配合力方差、广义及狭义遗传力和供试品种的配合力效应 ,可供雄蚕品种选育和...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 ,对雄蚕品种的结茧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万蚕产茧量等5个茧质性状作了配合力分析 ,得出了这些性状的遗传方差分析、一般及特殊配合力方差、广义及狭义遗传力和供试品种的配合力效应 ,可供雄蚕品种选育和杂交组合选配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蚕 品种 茧质性状 遗传效应 不完全双列杂交
下载PDF
不同烘茧工艺对雄蚕品种蚕茧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小龙 李树森 朱良均 《蚕桑通报》 2012年第2期25-27,共3页
通过不同的烘茧工艺对雄蚕品种蚕茧茧质影响的对比试验,提出有益保全雄蚕品种蚕茧茧质的烘茧工艺:采用二次干燥法,铺茧量4.8kg/㎡-5.5kg/㎡;头冲烘茧温度以100℃为适,头冲出灶时间以定时为主(2h),辅以蛹体干燥程度检验来确定。二冲采用... 通过不同的烘茧工艺对雄蚕品种蚕茧茧质影响的对比试验,提出有益保全雄蚕品种蚕茧茧质的烘茧工艺:采用二次干燥法,铺茧量4.8kg/㎡-5.5kg/㎡;头冲烘茧温度以100℃为适,头冲出灶时间以定时为主(2h),辅以蛹体干燥程度检验来确定。二冲采用变温法,出灶时间以蛹体干燥程度检验为主,以计时作参考(3h),同时注意控制好排湿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蚕 烘茧工艺 茧质 影响
下载PDF
雄蚕品种的茧质性状研究及其对雄蚕产业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小龙 《蚕桑通报》 2011年第2期14-18,共5页
对现行推广的雄蚕品种与3个常规品种茧进行了茧质性状差异比较,结果表明:雄蚕茧具有茧层率高、干壳量高、茧幅整齐度高、全茧量低、含胶率低等特点,雄蚕蛹的鲜量、干量及含水量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品种。绘出了雄蚕茧的恒温干燥曲线图,... 对现行推广的雄蚕品种与3个常规品种茧进行了茧质性状差异比较,结果表明:雄蚕茧具有茧层率高、干壳量高、茧幅整齐度高、全茧量低、含胶率低等特点,雄蚕蛹的鲜量、干量及含水量均明显低于常规对照品种。绘出了雄蚕茧的恒温干燥曲线图,确认雄蚕茧的干燥规律与常规品种相似,但干燥速度快于常规品种。分析了雄蚕茧的茧质性状对雄蚕产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蚕品种 茧质性状 蚕桑产业 影响
下载PDF
基于LX1970的蚕茧雌雄检测系统设计
8
作者 蔡永娟 李永新 姬盼盼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5-127,130,共4页
针对荧光示性蚕茧,改进设计蚕茧雌雄检测系统。由可见光传感器LX1970采集蚕茧的荧光信息,利用比较器LM339设计信号电压鉴别电路,提升系统性能的稳定性与应用方便性。给出了荧光激发与采集装置的结构与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进行了蚕茧荧... 针对荧光示性蚕茧,改进设计蚕茧雌雄检测系统。由可见光传感器LX1970采集蚕茧的荧光信息,利用比较器LM339设计信号电压鉴别电路,提升系统性能的稳定性与应用方便性。给出了荧光激发与采集装置的结构与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进行了蚕茧荧光电压测试实验,得出雌雄蚕茧荧光电压的均值,并对实验结果做了适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茧雌雄检测 LX1970 比较器
下载PDF
现行烘茧工艺与雄蚕茧丝质量的相关研究
9
作者 章朝凯 姜新来 +3 位作者 童裳峰 方盛平 洪华群 余荣峰 《蚕桑通报》 2016年第3期29-32,共4页
雄蚕茧丝具有缫折低、洁净好、纤度均匀等优点,所缫的高档生丝倍受用户青睐。本研究针对雄蚕茧蛹体小、茧层较厚且纤度相对较细均匀的特点,探讨了雄蚕茧的烘茧工艺。结果表明,烘茧温度、鲜茧堆放时间、铺茧量、半干茧干燥程度等与烘茧... 雄蚕茧丝具有缫折低、洁净好、纤度均匀等优点,所缫的高档生丝倍受用户青睐。本研究针对雄蚕茧蛹体小、茧层较厚且纤度相对较细均匀的特点,探讨了雄蚕茧的烘茧工艺。结果表明,烘茧温度、鲜茧堆放时间、铺茧量、半干茧干燥程度等与烘茧质量有一定影响,并提出了头冲烘茧温度以105℃、鲜茧堆放时间不超过12 h、鲜茧铺茧量以4.5 kg/0.76 m^2、半干成数6.5成为更适当的烘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蚕茧 烘茧工艺 茧丝质量
下载PDF
雄蚕茧与普通蚕茧一粒缫成绩的比较
10
作者 谢启凡 叶禄彪 +1 位作者 张海萍 朱良均 《蚕桑通报》 2013年第1期28-29,49,共3页
以家蚕雄蚕茧"限7×平48、秋华×平30"和普通蚕茧"白玉×秋丰"为材料,通过一粒缫试验,分析了雄蚕茧与普通蚕茧的质量性状差异。结果表明,雄蚕茧的解舒、茧丝纤度等性状优于普通蚕茧。
关键词 雄蚕茧 普通蚕茧 一粒缫 质量性状
下载PDF
柞蚕全茧量雌雄开差率的主-微位点组遗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亮 吴艳 +4 位作者 戚俐 孟宪民 宿桂梅 焦阳 车明秋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40-444,共5页
为探索柞蚕全茧量雌雄开差率的遗传特点,选择全茧量雌雄开差率有显著差异的5个柞蚕品种为亲本,按Griffing方法Ⅱ设计组配成15个双列杂交组合(10个杂交组合和5个亲本)进行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应用数量性状主-微位点组分析法解析发现5个柞... 为探索柞蚕全茧量雌雄开差率的遗传特点,选择全茧量雌雄开差率有显著差异的5个柞蚕品种为亲本,按Griffing方法Ⅱ设计组配成15个双列杂交组合(10个杂交组合和5个亲本)进行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应用数量性状主-微位点组分析法解析发现5个柞蚕亲本间的全茧量雌雄开差率由1个主位点组与微位点组控制,主位点组与微位点组的遗传率分别为37.18%和16.01%,主位点组的加性效应为-2.55%,显性效应为-3.43%。其中,亲本品种582的全茧量雌雄开差率最小,含有1个可以使全茧量雌雄开差率缩小的纯合加性(++)主位点组,杂交组合582×抗大的全茧量雌雄开差率最小,含有1个可以使全茧量雌雄开差率缩小的杂合显性(+-)主位点组。杂交组合全茧量雌雄开差率的遗传构成包括主位点组杂合显性效应或主位点组纯合加性效应、微位点组杂合显性效应和微位点组纯合加性效应,不同杂交组合上述3种效应所占的比率不同。亲本间全茧量雌雄开差率的主、微位点组及其遗传构成的解析,阐明了其杂交组合全茧量雌雄开差率的遗传特点,可作为柞蚕优良品种选育及杂交组合选配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全茧量 雌雄开差率 主-微位点组 加性效应 显性效应
下载PDF
雄蚕杂交种的饲养标准技术研究 2.稚蚕期不同饲育密度与用桑量对产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俭勋 谢德松 《蚕桑通报》 2002年第1期13-16,共4页
雄蚕杂交种夏华×平8用三种蚕座密度和用桑量饲养 ,调查其发育情况、龄期经过、眠蚕体重、蚕茧产质量及其经济效益 ,结果不同饲育密度和不同用桑量对其生长发育和龄期经过无影响 ;从蚕茧产、质量及综合经济效益看 。
关键词 稚蚕期 雄蚕杂交种 饲育密度 用桑量 产茧量 饲养标准
下载PDF
雄蚕丝纤维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鑫玲 马明波 周文龙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19,共6页
以普通白色家蚕的雌雄蚕茧为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文章研究了雄蚕茧的茧质特点;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雄蚕丝纤维的形态结构与二级结构、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与雄蚕丝纤维在三种不同类型活性染料下的染色... 以普通白色家蚕的雌雄蚕茧为材料进行对比分析,文章研究了雄蚕茧的茧质特点;应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研究了雄蚕丝纤维的形态结构与二级结构、结构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与雄蚕丝纤维在三种不同类型活性染料下的染色性能。实验结果显示:雄蚕茧的茧幅、含胶率及茧丝纤度较小,晶格条纹较清晰;雄蚕丝纤维的β折叠含量较高,干态下的断裂强度比雌蚕丝纤维高约6.87%,初始模量高约6.24%,断裂伸长率低约5.83%;雌蚕丝纤维在活性染料下的上染率及染色后的表观深度较小。结果表明雄蚕丝纤维的利用能进一步提升生丝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雄蚕丝纤维 茧质分析 纤维结构 力学性能 染色性能
下载PDF
雄蚕茧不同烘茧方法的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肖舟 陈小龙 《蚕桑通报》 1999年第3期26-27,共2页
对于雄蚕茧,常规的烘茧工艺可以达到烘茧的要求。影响解舒率的最主要因子。
关键词 雄蚕茧 烘茧 解舒率
下载PDF
雄蚕杂交种秋华×平_(30)饲养试验与示范推广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秀康 沈根生 陈国勋 《蚕桑通报》 2003年第4期27-30,共4页
对雄蚕杂交种秋华×平30进行3年4期大批量的试验饲养与示范推广,结果表明,秋华×平30与现行推广优质、高抗家蚕良种秋丰×白玉相比,具有强健好养,茧层率、出丝率高,清洁、净度优等优点,是一个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雄蚕杂交组... 对雄蚕杂交种秋华×平30进行3年4期大批量的试验饲养与示范推广,结果表明,秋华×平30与现行推广优质、高抗家蚕良种秋丰×白玉相比,具有强健好养,茧层率、出丝率高,清洁、净度优等优点,是一个值得大力推广的优良雄蚕杂交组合,该品种深受蚕农和丝绸的企业欢迎。文章同时指出,雄蚕杂交种的推广必须要实行优质优价评茧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蚕 杂交种 秋华×平30 饲养试验 茧层率 出丝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