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valence of Distolingual Roots in the Permanent Mandibular Molar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1
作者 Yongchun Gu Longxing Ni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77-181,共5页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ct the prevalence of distolingual(DL) roots in the permanent mandibular molar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by using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Methods : A total of ...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ct the prevalence of distolingual(DL) roots in the permanent mandibular molars in a Chinese population by using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Methods : A total of 500Chinese patients'CBCT images were examined.The incidences and bilateral concurrence rates of DL roots were determined for the permanent mandibular first,second and third molars.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exes and sides were tested by using Chi-square tests.The antimeric correlations for occurrence of the trait were analyzed with the Spearman's rank order correlation test.Results : The prevalence of 3-rooted mandibular first molars was 31.98%(134 / 419individuals) calculated by individuals,and 25.89%(217 / 838teeth) calculated by teeth.The bilateral concurrence rate was 61.94%.A significant right-side predilection was found in the female group(P=0.025) as well as for both sexes combined(P=0.009).The Spearman's correlations coefficient between antimeres was 0.77(P=0.000).The prevalence of DL roots in the mandibular second and third molars were 2.02%(8 / 396individuals) and 12.10%(19 / 157individuals),respectively.The corresponding bilateral concurrence rate was 12.50% and 35.83%,and the bilatera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22(P=0.000) and 0.50(P=0.000),respectively.Conclusion : Clinician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high prevalence of the DL root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Understanding the pattern of occurrence would be useful for dent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olingual root permanent mandibular molars CBCT
下载PDF
显微超声技术探查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根管和远中中根管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回顾分析
2
作者 郑桂婷 项坤 +3 位作者 李午丽 王璐 孙成 李颂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2024年第8期462-465,470,共5页
目的:评估牙科手术显微镜(DOM)结合超声根管治疗仪探查下颌第一恒磨牙额外根管即近中中根管(MMC)和远中中根管(MDC)的有效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21年06月至2024年06月进行根管治疗的166例患者175个下颌第一恒磨牙,均利用显微... 目的:评估牙科手术显微镜(DOM)结合超声根管治疗仪探查下颌第一恒磨牙额外根管即近中中根管(MMC)和远中中根管(MDC)的有效性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21年06月至2024年06月进行根管治疗的166例患者175个下颌第一恒磨牙,均利用显微镜观察结合超声清理,探查并疏通根管。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牙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额外根管(MMC/MDC)总的发现率为17.14%,其中25个患牙发现MMC(14.29%),5个患牙探查到MDC(2.86%),MMC发生率高于MDC(P<0.001)。各年龄组间MDC/MMC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MMC/MDC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同时左右两侧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OM和超声根管治疗仪的联合应用有助于牙科医生探查和疏通额外根管(MMC/MDC),有利于控制根管系统内感染,进一步提高治疗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恒磨牙 额外根管 近中中根管 远中中根管 根管显微镜 超声
下载PDF
锥形束CT观察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
3
作者 张哲 任起辉 张雪松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观察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珠江路康美口腔门诊部收治的2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均采取口腔颌面CBCT进行下颌第二恒磨牙进行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记录...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观察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珠江路康美口腔门诊部收治的26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均采取口腔颌面CBCT进行下颌第二恒磨牙进行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记录牙根、根管数目及牙根、根管形态,并进行分类描述.结果:对263例患者526颗下颌第二恒磨牙的口腔颌面CBCT检查结果显示,双根、C形融合根、锥形融合根、三根、单根的发生率分别为53.99%(284/526)、38.97%(205/526)、4.56%(24/526)、1.52%(8/526)、0.95%(5/26).双根及C形融合根是本组患者的主要的牙根形式.双根型的284个下颌第二恒磨牙中,Ⅳ型双根的发生率为78.52%(223/284),远高于其他类型根管;远中根Ⅰ型单根管发生率为92.25%(262/284),明显高于其他根管构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263例患者526颗下颌第二恒磨牙中,近中根双根管口发生率及双根尖孔发生率分别为88.73%(252/284)和79.23%(225/284),均显著高于远中根双根管口发生率及双根尖孔发生率的7.04%(20/284)和4.58%(13/2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患者205颗C形融合根下颌第二恒磨牙中,C3型根管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根管构型,C2型根管发生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BCT扫描观察患者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具有明显优势,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复杂多样,其中以双牙根及C形融合根居多,双牙根中近、远中根的牙根形态分布明显不同,C形融合根根管的发生以C3型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第二恒磨牙 牙髓腔 牙根 解剖形态特点
下载PDF
锥束CT评价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解剖形态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瑶 郑庆华 +2 位作者 段星宇 邓彦涵 黄定明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87-690,共4页
目的:用锥束CT扫描评估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解剖形态。方法:收集305例锥束CT影像,分别记录病人的性别、牙位、牙根和根管的数目和形态,采用Vertucci分类法对根管构型进行分类描述。结果:在受检样本中,47.21%的下颌第二恒磨牙为融合... 目的:用锥束CT扫描评估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解剖形态。方法:收集305例锥束CT影像,分别记录病人的性别、牙位、牙根和根管的数目和形态,采用Vertucci分类法对根管构型进行分类描述。结果:在受检样本中,47.21%的下颌第二恒磨牙为融合根,C形根和C型根管的检出率均为41.64%。在两个根的下颌第二恒磨牙中,66.03%近中根管是Ⅳ型,92.31%的远中根管是I型。左、右侧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牙根和C型根管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性和女性的C形牙根和C型根管的发生率也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国西部人群中,下颌第二恒磨牙通常为双根或融合根,C形牙根和C型根管的发生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下颌第二恒磨牙 牙根和根管解剖 C型根管
下载PDF
CBCT评价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增龄性变化 被引量:6
5
作者 邓婕 钟晓波 +1 位作者 万朝霞 何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测量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的增龄性变化。方法 收集本院645例患者的下颌第一恒磨牙CBCT资料,分为6~15岁、〉15~25岁、〉25~35岁、〉35~45岁、〉45~55岁、〉55~65岁、〉65~82岁7个年龄段,测量牙釉质、...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测量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硬组织厚度的增龄性变化。方法 收集本院645例患者的下颌第一恒磨牙CBCT资料,分为6~15岁、〉15~25岁、〉25~35岁、〉35~45岁、〉45~55岁、〉55~65岁、〉65~82岁7个年龄段,测量牙釉质、牙本质、髓腔高度、髓底、近中髓角上方牙冠硬组织、远中髓角上方牙冠硬组织的厚度。结果 各年龄段的远中髓角上方牙冠硬组织厚度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牙冠硬组织厚度的增龄性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硬组织的牙釉质厚度、牙本质厚度、髓腔高度、髓底厚度和近中髓角上方牙冠硬组织厚度存在明显的增龄性变化,在远中髓角上方牙冠硬组织厚度无明显的增龄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恒磨牙 牙釉质 牙本质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下颌第一恒磨牙Ⅰ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学鹏 张加理 +1 位作者 郑幼洋 顾锡荣 《口腔医学》 CAS 2005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 建立下颌第一恒磨牙Ⅰ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将制备Ⅰ类洞型的离体下颌第一恒磨牙经CT扫描及图像处理 ,通过特定的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建立了具有真实感的下颌第一恒磨牙Ⅰ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 目的 建立下颌第一恒磨牙Ⅰ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将制备Ⅰ类洞型的离体下颌第一恒磨牙经CT扫描及图像处理 ,通过特定的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 建立了具有真实感的下颌第一恒磨牙Ⅰ类洞型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 此建模方法切实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恒磨牙 Ⅰ类洞型 三维 有限元
下载PDF
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显微CT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涛 赵长铭 +6 位作者 柴治国 沈丽娟 焦凯 牛丽娜 顾永春 田敏 曾光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69-472,480,共5页
目的:观察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解剖特点。方法:采集中国汉族患者拔除的下颌第二恒磨牙75个,分为双根组(n=32)和C形根组(n=43)。显微CT扫描后用Mimics10.01软件三维重建。比较2组髓室底形态以及各型根管、侧副管的发生情况。... 目的:观察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系统的解剖特点。方法:采集中国汉族患者拔除的下颌第二恒磨牙75个,分为双根组(n=32)和C形根组(n=43)。显微CT扫描后用Mimics10.01软件三维重建。比较2组髓室底形态以及各型根管、侧副管的发生情况。结果:双根组近中根根管多为1-1型(31.3%)及2-1型(34.4%),远中根多为1-1型(87.5%);近中根存在侧副根管牙根的发生率(65.6%)高于远中根(25.0%)(P<0.05)。C形根组以Ⅰ、Ⅳ型髓室底最为多见(均为30.2%);C形根管以MeltonⅢ型最为常见(58.1%),其次为MeltonⅠ型(27.9%)及MeltonⅡ型(14.0%)。双根组和C形根组存在侧副根管牙根的发生率分别为75%和51.2%(P>0.05)。结论:双根下颌第二磨牙近中根的根管系统较远中根复杂;而C形根常常对应一个复杂的C形根管系统。根管峡区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带状牙本质融合会影响C形根管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恒磨牙 C形根管 根管系统 显微CT
下载PDF
下颌第2恒磨牙C型根管发生率及其一次性根管治疗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谭小兵 徐静舒 肖艳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8-1120,共3页
目的研究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患者下颌第2恒磨牙C型根管的发生率并比较其一次性或两次性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本院口腔内科就诊患者260例下颌第2恒磨牙,X线牙片和临床检查分析C型根管及各型发生率;C型根管患牙随机分为A、B 2组,分... 目的研究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患者下颌第2恒磨牙C型根管的发生率并比较其一次性或两次性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方法选取本院口腔内科就诊患者260例下颌第2恒磨牙,X线牙片和临床检查分析C型根管及各型发生率;C型根管患牙随机分为A、B 2组,分别进行一次性和两次性根管治疗,6个月后比较2组成功率。结果260例中有80例为C型根管,发生率为30.77%;术前X线检查发现2组患牙共有Ⅰ型25例(31.25%),Ⅱ型32例(40%),Ⅲ型23例(28.75%);改良Melton分类法发现C1型17例(21.25%)、C2型39例(48.75%)、C3a型13例(16.25%)、C3b型11例(13.75%),C4型0例;术后6个月A组成功率为78.94%(30/38),B组成功率为81.08%(30/37),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患者下颌第2恒磨牙C型根管较常见,一次性根管治疗可用于下颌第2恒磨牙C型根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2恒磨牙 C型根管 一次性根管治疗
下载PDF
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程倩 黄巍 王昊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284-286,共3页
目的使用锥形束CT扫描评估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解剖形态。方法收集354例患者双侧下颌第二恒磨牙的锥形束CT图像,统计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数目、根管数目和构型,以及C形根管的发生率。结果下颌第二恒磨牙以双根最多,发生率为57.34%,... 目的使用锥形束CT扫描评估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解剖形态。方法收集354例患者双侧下颌第二恒磨牙的锥形束CT图像,统计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数目、根管数目和构型,以及C形根管的发生率。结果下颌第二恒磨牙以双根最多,发生率为57.34%,C形根的发生率为38.28%;双根者近中根多为2-2型(80.54%),远中根多为1-1型(96.06%);C形根管的发生率为25.99%,左、右下颌的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颌第二恒磨牙牙根和根管解剖形态复杂多样,锥形束CT能为根管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第二恒磨牙 牙根和根管解剖
下载PDF
猪恒磨牙解剖学研究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蟪旭 李永凯 +2 位作者 侯海娟 王智 柳茜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年第1期125-126,129,共3页
为了更好地利用猪颌作为模型,研究离体猪第一恒磨牙根尖定位的解剖学特点是否能更好地指导实验教学,随机将49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实验组明确猪第一恒磨牙根尖定位的解剖学特点,进行实验分别记录实验时间以及专家盲法... 为了更好地利用猪颌作为模型,研究离体猪第一恒磨牙根尖定位的解剖学特点是否能更好地指导实验教学,随机将49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而实验组明确猪第一恒磨牙根尖定位的解剖学特点,进行实验分别记录实验时间以及专家盲法评价实验水平。共有46人满足纳入条件完成实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所用操作时间与实验评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离体猪第一恒磨牙根尖定位的解剖学特点能更好地指导实验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下颌第一恒磨牙 根尖外科手术实验 实验教学
下载PDF
双侧下颌第一恒磨牙融合根伴C形根管1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俊 刘青梅 程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3-264,共2页
下颌第一恒磨牙的牙根通常为2~3根伴2-4个根管,融合根伴C形根管较罕见。本文报道1例双侧均为融合根伴C型根管的下颌第一恒磨牙患者。
关键词 下颌第一恒磨牙 融合根 C形根管
下载PDF
下颌第一、二恒磨牙牙根变异的锥形束CT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玲 陈建国 顾永春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4-228,共5页
目的:揭示华东地区中国人下颌第一、二恒磨牙各型牙根变异的发生状况。方法:调取苏州口腔医院放射科接受锥形束CT扫描的患者的CT图像资料,共261例患者。观察下颌恒磨牙牙根变异的牙发生率、个体发生率及双侧分布状况。采用SPSS 13.0软... 目的:揭示华东地区中国人下颌第一、二恒磨牙各型牙根变异的发生状况。方法:调取苏州口腔医院放射科接受锥形束CT扫描的患者的CT图像资料,共261例患者。观察下颌恒磨牙牙根变异的牙发生率、个体发生率及双侧分布状况。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变异的牙发生率为24.7%(108/437牙),个体发生率为27.9%(56/201人),双侧共同发生率为66.1%(37/56),相关系数为0.738(P<0.01)。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的牙发生率43.3%(180/416牙),个体发生率为49.7%(96/193人),双侧共同发生率为79.2%(76/96),两侧相关系数为0.790(P<0.01);女性发生率均高于男性(P<0.05)。上述2种牙根变异之间未发现显著相关性(r=0.033,P>0.05)。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变异及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在华东地区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掌握其分布特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恒磨牙 锥形束CT 牙根变异
下载PDF
下颌第一恒磨牙牙体缺损不同桩核材料全冠修复的应力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田力丽 李凌旻 +1 位作者 谢秋菲 麦汉超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05年第6期331-333,336,F0004,共5页
目的:对根管治疗后下颌第一恒磨牙较大远中牙合面牙体缺损铸造镍铬合金桩核全冠及金合金桩核全冠修复进行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为临床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三维造型设计建立了下颌第一恒磨牙髓室... 目的:对根管治疗后下颌第一恒磨牙较大远中牙合面牙体缺损铸造镍铬合金桩核全冠及金合金桩核全冠修复进行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为临床修复材料的选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三维造型设计建立了下颌第一恒磨牙髓室壁未破坏和髓室壁部分破坏的最大远中牙合面牙体缺损铸造镍铬合金桩核全冠或金合金桩核全冠修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观察4种载荷下牙本质Mohr应力分布并比较牙本质最大Mohr值。结果:在最大、垂直、斜向载荷下,两种桩核全冠修复牙本质最大Mohr值均明显小于牙本质拉伸极限强度,镍铬合金桩核全冠修复的大于金合金桩核全冠修复,并且镍铬合金桩核全冠修复最大应力分布在最大载荷及水平载荷下更向根方分布。在水平载荷下牙本质最大Mohr值均有急剧增加,接近或超过牙本质拉伸极限强度。结论:金合金桩核全冠修复优于镍铬合金桩核全冠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恒磨牙 牙体缺损 镍铬合金 金合金 桩核 全冠 三维有限元
下载PDF
黑龙江省汉族人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发生率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辛洪哲 王健平 +1 位作者 王本材 唐海波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996-997,共2页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汉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舌根发生率。方法:采用锥形束CT扫描成像技术拍摄下颌第一恒磨牙113颗,对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选择不同方向的断层观察研究远舌根发生率。结果:在113颗下颌第一恒磨牙中,远舌根的发生率为4... 目的:研究黑龙江省汉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舌根发生率。方法:采用锥形束CT扫描成像技术拍摄下颌第一恒磨牙113颗,对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并选择不同方向的断层观察研究远舌根发生率。结果:在113颗下颌第一恒磨牙中,远舌根的发生率为42.5%(48/113),其中男性发生率为43.8%(28/64),女性发生率为40.8%(20/49);左侧发生率为38.6%(17/44),右侧发生率为44.9%(31/69),性别与部位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黑龙江省汉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形态变异较大,掌握其特点有助于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恒磨牙 远舌根 锥形束CT 汉族 黑龙江省
下载PDF
锥形束CT应用于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根的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英泽 蒋勇 +3 位作者 赵兵 李矛 高璐 汪磊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9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通过使用锥形束CT研究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根管口的位置。方法使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以下简称CBCT)观察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541名患者(男302名,女241名),年龄18-70岁,获得811颗下颌第一恒磨牙。其中获得具有远舌根的下颌第一恒... 目的通过使用锥形束CT研究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根管口的位置。方法使用锥形束CT(Cone-Beam CT以下简称CBCT)观察随机选取符合标准的541名患者(男302名,女241名),年龄18-70岁,获得811颗下颌第一恒磨牙。其中获得具有远舌根的下颌第一恒磨牙222颗。根据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A组),中年组(B组),老年组(C组)。其中青年组77颗,中年组74颗,老年组71颗。使用CBCT在髓室底观察、测量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根管口(distal lingual root canal orifice以下简称DLO)的位置,各组DLO的钙化情况。结果下颌第一磨牙远舌根总发生率为27.37%,A组发生率为26.92%,B组为28.35%,C组发生率为26.89%。近舌根根管口(mesiallingualrootcanalorifice以下简称MLO)和DLO的连线平均距离为3.47±0.58 mm,远颊根根管口(distal buccal root canal orfice以下简称DBO)根管口与DLO连线平均距离为3.60±0.65 mm,近颊根管口(mesial buccal root canal orifice以下简称MBO)与DLO连线平均距离为4.66±0.71 mm。MLO到DLO的连线与DLO到DBO连线形成交角为∠MLO-DLO-DBO,∠MLO-DLO-DBO平均角度为86.22°+10.09°。有4颗下颌第一恒磨牙DL根管口在髓室底水平出现继发性牙本质。结论 CBCT是一个有效的观察下颌磨牙远中舌根形态的工具,可以进一步了解DL根管口的位置,为根管治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恒磨牙 远中舌根 锥形束CT
下载PDF
牙髓血运重建对大鼠年轻恒牙影像及VEGF、NGF的影响
16
作者 刘迪 史滨伟 陶冠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1年第18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牙髓血运重建术在大鼠年轻恒牙中的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影响。方法大鼠20只中的随机10只大鼠为对照组;剩余大鼠建立大鼠年轻恒... 目的探讨牙髓血运重建术在大鼠年轻恒牙中的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影响。方法大鼠20只中的随机10只大鼠为对照组;剩余大鼠建立大鼠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的模型,设为观察组。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测定VEGF、NGF mRNA水平,分析牙髓血运重建术对年轻恒牙大鼠VEGF、NGF的影响。结果X线结果表明:观察组牙髓血运重建组大鼠下颌第一磨牙牙根尖部阴影膨大,管壁增厚,有新生高密度硬组织形成,牙根继续发育。实时荧光PCR法结果表明:观察组大鼠牙髓血运重建术干预后VEGF、NGF mRN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髓血运重建术用于年轻恒牙大鼠中效果理想,能提高VEGF、N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血运重建术 年轻恒牙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 实时荧光PCR法 下颌第一磨牙
下载PDF
猪第一恒磨牙根尖定位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唯 雷蕾 +3 位作者 谢蟪旭 柳茜 王思 王瑞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62-264,共3页
目的为更好地利用猪颌来训练口腔医学生掌握根尖外科手术的方法,研究猪第一恒磨牙根尖定位的解剖学特点,为实验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第一恒磨牙都已完全萌出、恒牙列完整的48个猪一侧下颌作为实验对象,用游标卡尺测量猪第一恒磨牙全长... 目的为更好地利用猪颌来训练口腔医学生掌握根尖外科手术的方法,研究猪第一恒磨牙根尖定位的解剖学特点,为实验教学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第一恒磨牙都已完全萌出、恒牙列完整的48个猪一侧下颌作为实验对象,用游标卡尺测量猪第一恒磨牙全长(根尖在术区骨面的投影位置至牙尖的距离)、根尖至术区侧的距离、近远中径、颊舌径和临床牙冠长度,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分析。结果猪第一恒磨牙全长平均值为27.98mm。根尖至术区侧的距离平均值为4.53mm。对同一颗牙的近远中径、颊舌径和全长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其回归方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同一颗牙的临床牙冠长度与全长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对同一颗牙的近远中径和颊舌径与根尖至术区侧的垂直距离进行直线回归分析,其方程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利用猪颌作为模型进行根尖外科手术实验中,可根据牙的近远中径和颊舌径,参考本研究计算出的猪第一恒磨牙全长的平均值,粗略估计根尖在术区骨面投影龈向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下颌第一恒磨牙 根尖外科手术实验 测量
下载PDF
三种固位方式烤瓷冠修复年轻下颌无髓磨牙残冠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萍 周威 +2 位作者 顾斌 刘娜 张磊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桩核固位的烤瓷冠、利用髓室固位的嵌体烤瓷冠及利用髓室和远中根管固位的嵌体烤瓷冠三种方式修复牙合龈距短的年轻患者下颌磨牙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第309医院口腔科门诊42例患者,年龄18-24岁,共65颗牙体大面... 目的:探讨利用桩核固位的烤瓷冠、利用髓室固位的嵌体烤瓷冠及利用髓室和远中根管固位的嵌体烤瓷冠三种方式修复牙合龈距短的年轻患者下颌磨牙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第309医院口腔科门诊42例患者,年龄18-24岁,共65颗牙体大面积龋损的下颌磨牙,其中第一磨牙61颗,第二磨牙4颗。经完善根管治疗后,根据修复方式分为三组,分别采用桩核固位的烤瓷冠修复、髓室固位的烤瓷嵌体冠修复及利用髓室和远中根管固位的烤瓷嵌体冠修复。在修复后的6个月、12个月、24个月进行临床追踪观察,根据评价标准做出临床修复效果评价。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评价不同方法的优缺点。结果:经2年的随访,结果显示桩核固位组出现崩瓷3例,修复体边缘不密合2例,继发龋5例和边缘性龈炎2例;髓室和远中根管固位组出现崩瓷1例,修复体边缘不密合2例,继发龋1例和边缘性龈炎2例。而髓室固位组则未出现上述情况。结论:年轻下颌牙合龈距较短的磨牙残冠宜采用髓室固位的嵌体烤瓷冠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冠 嵌体冠 年轻恒牙 下颌磨牙
下载PDF
离体下颌第二恒磨牙髓腔标本制作研究
19
作者 陆小慧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1期121-122,共2页
目的:通过制作离体下颌第二恒磨牙髓腔标本,为实验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具,加深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学水平。方法:搜集下颌第二磨牙205颗,进行消毒、筛选、分类、记录、包埋、片切、固定,将具有变异(C形根管)与没有变异特点的下颌第二磨牙... 目的:通过制作离体下颌第二恒磨牙髓腔标本,为实验教学提供直观的教具,加深学生学习效果,提升教学水平。方法:搜集下颌第二磨牙205颗,进行消毒、筛选、分类、记录、包埋、片切、固定,将具有变异(C形根管)与没有变异特点的下颌第二磨牙做成标本。结果:实验共制成124颗普通、52颗变异髓腔标本。C形根管发生率达29.5%,C1形最多。结论:髓腔标本制作有助于教学,但对断层切割精细程度、标本着色、固定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二恒磨牙 髓腔 C形根管 标本
下载PDF
锥形束CT应用于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根弯曲度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杨英泽 蒋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70-2173,共4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舌根弯曲度。方法:用CBCT观察513例患者选取所获的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根(共230例)进行三维重建,使用自导的NNT图像分析软件,采集牙齿在近远中向和颊舌向的图像。用Schneider法进行弯... 目的:采用锥形束CT(CBCT)研究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舌根弯曲度。方法:用CBCT观察513例患者选取所获的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根(共230例)进行三维重建,使用自导的NNT图像分析软件,采集牙齿在近远中向和颊舌向的图像。用Schneider法进行弯曲度测量。结果: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根的发生率为30.38%。用Schneider法测得远中舌根颊舌向弯曲度为(13.27±8.57)°,近远中向弯曲度为(30.96±11.63)°。远中舌根在颊舌向观上大多为直根管或中度弯曲,邻面观基本为重度弯曲。远中舌根弯曲位置最常见于根中1/3,其次为根尖1/3,最不常见于冠1/3。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根发生率高,形态弯曲,CBCT是有效观察下颌磨牙远中舌根形态的工具,为根管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CT 下颌第一磨牙 远中舌根 弯曲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