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牙合)型全口义齿咀嚼功能的自体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丽丽 艾红军 +3 位作者 包扬 王旭 李波 吴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43-746,共4页
目的对舌侧集中[牙合]和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修复后的功能性进行评价。方法为10例牙槽嵴中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制作可置换舌侧集中[牙合]型和解剖式[牙合]型牙列的全口义齿,随机佩戴每副牙列义齿3个月后评价咀嚼效率、咬合力、肌电图... 目的对舌侧集中[牙合]和解剖式[牙合]全口义齿修复后的功能性进行评价。方法为10例牙槽嵴中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制作可置换舌侧集中[牙合]型和解剖式[牙合]型牙列的全口义齿,随机佩戴每副牙列义齿3个月后评价咀嚼效率、咬合力、肌电图、下颌运动轨迹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种[牙合]型的咀嚼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舌侧集中[牙合]的最大咬合力、肌电幅值小于解剖式[牙合],下颌运动的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大于解剖式[牙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种[牙合]型在咀嚼面包时的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舌侧集中[牙合]的咀嚼生胡萝卜满意度以及总体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牙槽嵴中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舌侧集中[牙合]全口义齿能较好地恢复其口颌系统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口义齿 舌侧集中[牙合] 咀嚼效率 咬合力 肌电图 下颌运动轨迹
下载PDF
人工干扰部位对下颌前伸运动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程蕙娟 陈玉琴 +1 位作者 耿屹 张富强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干扰部位对下颌前伸运动中下颌切点运动轨迹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Arcus 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检查下颌切点的运动轨迹随干扰部位变化而发生的改变。通过SAS9.0统计软件包分析干扰部位与下颌切点在矢... 目的:观察干扰部位对下颌前伸运动中下颌切点运动轨迹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Arcus 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检查下颌切点的运动轨迹随干扰部位变化而发生的改变。通过SAS9.0统计软件包分析干扰部位与下颌切点在矢状轴、垂直轴、水平轴上的运动轨迹的相关性,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果:随着干扰部位的后移,下颌切点在矢状轴的运动距离有增大趋势;在垂直轴的运动距离无显著规律,与干扰部位无明显相关性;在水平轴有向非干扰侧偏斜的趋势,并且在矢状轴上得到干扰部位与下颌切点运动距离直线回归的混合效应模型:■=4.9429+0.1336x1,δ=0.3144,P<0.001。结论:随干扰部位的后移,下颌前伸运动轨迹更向前、向干扰对侧偏斜,且在矢状轴方向的改变随着干扰部位的后移呈现一定的线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干扰 下颌运动 运动轨迹
下载PDF
人工干扰部位对下颌侧方运动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程蕙娟 陈玉琴 +1 位作者 耿屹 张富强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人工干扰部位对下颌侧方运动中下颌切点运动轨迹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Arcus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系统,检查下颌侧方运动中切点运动轨迹随人工干扰部位变化而发生的改变。采用SAS9.0软件包分析人工干扰部... 目的:观察人工干扰部位对下颌侧方运动中下颌切点运动轨迹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Arcus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系统,检查下颌侧方运动中切点运动轨迹随人工干扰部位变化而发生的改变。采用SAS9.0软件包分析人工干扰部位与下颌侧方运动中切点在矢状轴、垂直轴、水平轴上的运动轨迹的相关性,并试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果:随着人工干扰部位的后移,不论下颌向干扰侧或向非干扰侧运动,切点在矢状轴和垂直轴的运动距离均无显著规律,与人工干扰部位也无明显相关性;而在水平轴则都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并在水平轴上得到人工干扰部位与下颌切点运动距离的直线回归混合效应模型。向干扰侧运动时,y=8.2262+0.1082x1,δ=0.1786,P<0.001;向非干扰侧运动时,y=9.1098+0.07099x1-0.02650x2,δ=0.05989,P<0.001。配对t检验比较发现,下颌向干扰侧运动时,切点在水平轴的运动距离大于向非干扰侧运动时。结论:随人工干扰部位的后移,侧方运动中,下颌向外侧的可移动幅度增大,并呈现一定的线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合]干扰 下颌运动 运动轨迹
下载PDF
人工牙早接触部位对开闭口运动轨迹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程蕙娟 陈玉琴 +1 位作者 耿屹 张富强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观察早接触部位对下颌开闭口运动中下颌切点运动轨迹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Arcus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检查下颌切点的运动轨迹随早接触部位变化而发生的改变,分析早接触部位与下颌切点在矢状轴、垂直轴、水平轴... 目的:观察早接触部位对下颌开闭口运动中下颌切点运动轨迹的影响,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应用Arcus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检查下颌切点的运动轨迹随早接触部位变化而发生的改变,分析早接触部位与下颌切点在矢状轴、垂直轴、水平轴上的运动轨迹的相关性,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果:随着早接触部位后移,下颌切点在矢状轴的运动距离有增大趋势,在垂直轴的运动距离有减小趋势,在水平轴有向非干扰侧偏斜的趋势,并且在垂直轴上得到早接触部位与下颌切点运动距离直线回归的混合效应模型:y^=34.7095-0.1590x1,δ=0.5549,P<0.001。结论:随着早接触部位的后移,下颌开口运动轨迹向后、向早接触点对侧偏斜,同时开口度减小,且在垂直轴方向的改变随着早接触部位的后移,呈现一定的线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接触 下颌运动 运动轨迹
下载PDF
早接触对下颌开闭口运动时髁突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程蕙娟 陈玉琴 +1 位作者 耿屹 张富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360-1364,共5页
目的探讨下颌开闭口运动时,早接触发生部位对双侧髁突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Arcus 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系统,对下颌开闭口运动过程中髁突运动轨迹随早接触部位变化而发生的改变进行检测。SAS 9.0软件包分析早接触部位与下颌开... 目的探讨下颌开闭口运动时,早接触发生部位对双侧髁突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Arcus 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系统,对下颌开闭口运动过程中髁突运动轨迹随早接触部位变化而发生的改变进行检测。SAS 9.0软件包分析早接触部位与下颌开闭口运动中髁突在矢状轴、垂直轴、水平轴上的运动轨迹的相关性,尝试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果随着早接触部位后移,两侧髁突的运动距离在矢状轴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而在垂直轴有逐渐增大的趋势。早接触部位与髁突运动距离的直线回归混合效应模型:①矢状轴干扰侧:(?)=7.8090-0.04040x_1+0.03553x,δ=0.1167(P<0.001);②矢状轴非干扰侧:(?)=8.6140 -0.07670x_1,δ=0.08463(P<0.001);③垂直轴干扰侧:(?)=4.2182+0.07330x_1,δ=0.1816(P<0.001);④垂直轴非干扰侧:(?)=3.2498+0.08281x_1,δ=0.2638(P=0.001)。髁突运动中心电子位置分析(EPA)结果显示,下颌习惯性开闭口运动时,早接触组与无早接触组髁突在关节窝内的位置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早接触部位后移,两侧髁突在开口运动时混合运动部分减少,单纯转动发生渐早。下颌习惯性开闭运动到达的牙尖交错位稳定性高,可用于协助临床修复体的调(牙合)以及咬合重建时寻找最适颌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接触 下颌运动 运动轨迹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与AO治疗原则相结合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军 郭媛 +4 位作者 舒茂国 韩亮 苏欣 李杨 马艳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24-126,134,共4页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与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rbeitsge-meinschafts für osteosynthesesfragen/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AO/ASIF)治疗原则相结合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与国际内固定研究学会(Arbeitsge-meinschafts für osteosynthesesfragen/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internal fixation,AO/ASIF)治疗原则相结合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84例下颌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AO治疗原则的处理方式,研究组快速康复外科联合AO治疗原则处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及舒适度。结果:研究组患者下床时间、首次排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术后1周开口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1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结合AO治疗原则,能够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升康复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及舒适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AO治疗原则 下颌骨骨折 治疗
下载PDF
咬合高点对下颌前伸运动过程中髁突运动轨迹的影响
7
作者 程蕙娟 陈玉琴 +1 位作者 耿屹 张富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9-442,465,共5页
目的研究下颌前伸运动过程中,干扰发生部位对髁突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在50名志愿者的一侧下颌牙面制作人工咬合高点模拟干扰,利用Arcus 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系统记录下颌前伸运动过程中两侧髁突在矢状轴、垂直轴和水平轴... 目的研究下颌前伸运动过程中,干扰发生部位对髁突运动轨迹的影响。方法在50名志愿者的一侧下颌牙面制作人工咬合高点模拟干扰,利用Arcus DigMa三维下颌运动轨迹描记系统记录下颌前伸运动过程中两侧髁突在矢状轴、垂直轴和水平轴上的运动轨迹,分析咬合高点部位与两侧髁突运动轨迹的相关性,尝试建立直线回归方程。结果随着咬合高点部位的后移,干扰侧髁突在矢状轴和垂直轴上的运动距离无明显规律,而非干扰侧髁突在矢状轴和垂直轴的运动距离均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在水平轴上,双侧髁突均有向干扰侧偏斜的趋势。线性相关分析得到咬合高点部位与非干扰侧髁突在矢状轴上的运动距离的直线回归混合效应模型:y^=6.911 6+0.042 07x1-0.030 25x2(δ=0.085 19,P<0.001);在垂直轴上的直线回归混合效应模型:y^=4.205 0+0.046 07x1(δ=0.035 79,P<0.001)。结论前伸干扰影响髁突的运动轨迹,双侧髁突均向干扰侧偏斜,其中非干扰侧髁突的运动轨迹改变呈现线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干扰 下颌运动 运动轨迹
下载PDF
基于下颌运动轨迹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模拟调[牙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丽娅 巢家瑞 +2 位作者 刘飞 梅健菘 沈颉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目的 比较下颌运动轨迹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对下颌后牙单冠和三单位桥修复体的虚拟调[牙合]效果。方法选择22名受试者,获取其口腔扫描及下颌运动数据。在牙科设计软件中分别设计具有0.3 mm咬合高点与[牙合]干扰的4种修复体解剖蜡型:4... 目的 比较下颌运动轨迹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对下颌后牙单冠和三单位桥修复体的虚拟调[牙合]效果。方法选择22名受试者,获取其口腔扫描及下颌运动数据。在牙科设计软件中分别设计具有0.3 mm咬合高点与[牙合]干扰的4种修复体解剖蜡型:44、46牙单冠和44-46、45-47牙三单位桥,虚拟拔除对应牙位上的天然牙。分别使用下颌运动轨迹(下颌运动轨迹组)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虚拟[牙合]架组)对修复体进行虚拟调[牙合]。测量天然牙与调[牙合]后修复体[牙合]面间的三维偏差均方根,比较2组虚拟调(牙合)方法的差异。结果 在相同修复体下,下颌运动轨迹组的三维偏差均小于虚拟[牙合]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虚拟调[牙合]方法下,44牙单冠的三维偏差最小,46牙单冠的三维偏差最大,且只有44牙单冠与其他修复体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后牙单冠和三单位桥咬合设计时,使用下颌运动轨迹调[牙合]较基于虚拟[牙合]架运动参数的虚拟调[牙合]能更有效地去除修复体的咬合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运动分析系统 颌位关系 下颌运动轨迹 虚拟[牙合]架 咬合干扰
下载PDF
肯氏Ⅰ、Ⅱ类牙列缺损患者RPD修复前后下颌运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马曼拉 杨春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的为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疗效评价寻找一种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患者有无RPD修复史分为Ⅰ、Ⅱ2组,Ⅰ组患者从未行RPD修复.采用SAM下颌运动轨迹仪和肌电仪同步检测RPD修复前后患者下颌运动轨迹,双侧咬肌及颞肌前... 目的为可摘局部义齿(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RPD)疗效评价寻找一种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患者有无RPD修复史分为Ⅰ、Ⅱ2组,Ⅰ组患者从未行RPD修复.采用SAM下颌运动轨迹仪和肌电仪同步检测RPD修复前后患者下颌运动轨迹,双侧咬肌及颞肌前束表面肌电;分光光度计检测患者咀嚼效率.结果 RPD修复6月后:(1)患者咀嚼环形态规整,幅度增大,Ⅰ组冠状面咀嚼环宽度由(0.73±0.34)mm增至(2.58±1.01)mm(P<0.05);(2)下颌边缘运动时,轨迹规律性提高,Ⅱ组最大开口轨迹范围由(31.51±6.37)mm增至(61.95±12.42)mm,前伸运动由(4.22±2.85)mm增至(8.38±1.13)mm(P<0.05);(3)咀嚼肌肌电周期改善;(4)咀嚼效率提高(P<0.05).结论下颌运动轨迹和咀嚼肌EMG可作为RPD疗效评价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可摘局部义齿 下颌运动轨迹 咀嚼肌表面肌电 咀嚼效率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与AO治疗原则相结合在下颌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马莉 胡沛 +1 位作者 吴振清 宋晓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与Arbeitsgemeinschafts fur osteosynthesefragen(AO)治疗原则相结合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以2015-04~2016-06行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的对45例患者在AO指导原则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围手术...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与Arbeitsgemeinschafts fur osteosynthesefragen(AO)治疗原则相结合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以2015-04~2016-06行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的对45例患者在AO指导原则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围手术期采取常规处理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以2016-07~2017-07同样实行下颌骨骨折坚固内固定的对另外45例患者围手术期遵从FTS的指导原则进行处理(试验组),手术方法与对照组相同。比较2组病例手术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出院时开口度情况、术后4周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术后焦虑抑郁程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恶心呕吐、排尿困难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时间及开口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前焦虑抑郁程度、咬颌关系及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遵循AO治疗原则治疗下颌骨骨折的同时配合FTS,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住院期间舒适度,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下颌骨骨折 AO治疗原则 并发症
下载PDF
下颌康复机器人结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秀芳 张超 《机械传动》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5-98,共4页
随着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日益突显、口腔外创患者的日渐增多,下颌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制尤为重要。为达到不同患者在不同康复时期的训练要求,设计了一款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主要执行机构的开闭口下颌康复机器人。利用CREO的运动轨迹与设... 随着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日益突显、口腔外创患者的日渐增多,下颌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制尤为重要。为达到不同患者在不同康复时期的训练要求,设计了一款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主要执行机构的开闭口下颌康复机器人。利用CREO的运动轨迹与设计要求一致。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开闭口下颌康复机器人可以满足不同患者在不同康复时期的训练要求,为下颌康复机器人的设计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下颌康复机器人 运动轨迹 运动仿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