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树林污损动物群落生态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何斌源 《广西科学》 CAS 2002年第2期133-137,共5页
为了探索红树林区污损动物的附着季节和群落发展规律 ,于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月在广西英罗港红树林保护区进行污损动物挂板实验。试板悬挂在向海林带紧靠外缘的潮间带光滩上 ,下层离滩面 10 cm,上层离滩面 110 cm,分为月板、季... 为了探索红树林区污损动物的附着季节和群落发展规律 ,于 1999年 12月至 2 0 0 1年 1月在广西英罗港红树林保护区进行污损动物挂板实验。试板悬挂在向海林带紧靠外缘的潮间带光滩上 ,下层离滩面 10 cm,上层离滩面 110 cm,分为月板、季板和年板 ;每类试板重复 4块。同时调查周边 1~ 17龄桐花树 (Aegicerascorniculatum)上污损动物群落 ,每龄选取 5株 ,测定与底层试板挂放高度相当的 0~ 2 0 cm树层上污损动物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结果在桐花树和试板上共发现 2 7种污损动物 ,优势种为潮间藤壶 (Balanus.littoralis)、白条地藤壶 (Euraphiawithersi)、黑荞麦蛤 (X enostrobus atratus)和团聚牡蛎 (Ostrea glomerata)。全年 3~ 12月有污损动物附着 ,春秋季各有 1个附着高峰。附着盛期为 10月和 11月。潮间藤壶的附着期为 3~ 12月 ,白条地藤壶的为 9~ 12月。附着密度以秋季板最大 ,达 2 5 493个 /米 2 ;生物量以春季最大 ,达 2 92 1.13g/ m2。年板的最大密度和生物量达 15 0 6 3个 /米 2和 86 6 3.2 6 g/ m2。桐花树底层多年污损动物群落主要优势种从潮间藤壶到白条地藤壶到黑荞麦蛤变化 ,密度和生物量在 2年后减少并在较低水平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污损动物 群落生态 挂板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