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洱海螺蛳(Margarya)历史演替及保护现状研究
1
作者 奚满松 杨四坤 +1 位作者 吴俊燕 崔永德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5期147-150,共4页
螺蛳是中国特有种,曾经是云南高原湖泊的优势种群,由于人类活动、湖泊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原因,目前仅在滇池、洱海、海西海、泸沽湖等湖泊分布。目前有三个属:螺蛳属(Margarya)、玺螺蛳属(Tchangmargarya)和环螺蛳属(Anularya)。文章详细... 螺蛳是中国特有种,曾经是云南高原湖泊的优势种群,由于人类活动、湖泊污染和过度捕捞等原因,目前仅在滇池、洱海、海西海、泸沽湖等湖泊分布。目前有三个属:螺蛳属(Margarya)、玺螺蛳属(Tchangmargarya)和环螺蛳属(Anularya)。文章详细介绍了螺蛳的分类、生活习性、食性、繁殖方式等基本生物特性,深入探讨了螺蛳在洱海的历史演替、增殖放流情况、保护现状及濒危原因,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性的保育措施,包括建立高原湖泊软体动物人工繁育基地,进行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计划,以及恢复野外种群,旨在为洱海本土螺蛳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螺蛳及其他本土特有珍稀软体动物的保护和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海 螺蛳 保护现状 保育措施
下载PDF
滇池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分布和底泥营养元素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沈兰 范彪 +3 位作者 田明 张璐 方福康 陈元晓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6-31,共6页
研究了滇池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分布和底泥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2013年在滇池87个采样点采集螺蛳和底泥样本,图示分析所有采样点的活的螺蛳数量,确定活螺在滇池中的分布位点及分布密度;选择8个采样点的底泥样本,进行16项营养元素... 研究了滇池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分布和底泥营养成分之间的关系。2013年在滇池87个采样点采集螺蛳和底泥样本,图示分析所有采样点的活的螺蛳数量,确定活螺在滇池中的分布位点及分布密度;选择8个采样点的底泥样本,进行16项营养元素(有机质、磷、氮、锌、铁、锰、镁、钙、铜、钠、钾、砷、汞、铅、镉、铬)含量测定,分析这些样本营养元素的差异。根据这8个采样点中有无螺蛳生长,将8个底泥样本分为两组,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比较的t检验,结果两组样本间仅铜的含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可能是由于滇池螺蛳的生长有效富集了重金属铜元素,使有螺区域比无螺区域底泥中铜的含量明显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螺蛳生长与底泥的关系,可为滇池污染防治及螺蛳种群保护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 分布 底泥 滇池
下载PDF
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生物扰动对海菜花湿地底质的影响
3
作者 叶碧碧 李国宏 +1 位作者 靳明 储昭升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3期257-263,共7页
为探讨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生物扰动对海菜花湿地底质的影响,通过湿地模拟装置,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为7 d和42 d条件下投放螺蛳对海菜花湿地底质理化性质、营养盐浓度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螺蛳对湿地表层0~3 cm底质生... 为探讨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生物扰动对海菜花湿地底质的影响,通过湿地模拟装置,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为7 d和42 d条件下投放螺蛳对海菜花湿地底质理化性质、营养盐浓度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螺蛳对湿地表层0~3 cm底质生物扰动明显。HRT为7 d和42 d的湿地投放螺蛳均显著降低湿地表层0~3 cm底质的pH,同时使湿地表层0~7 cm底质ORP显著增加。在HRT为7 d条件下,投放螺蛳组湿地表层0~1 cm底质中有机质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较对照组降低了8.7%。在HRT为7 d和42 d条件下投放螺蛳组湿地表层0~1 cm底质中TN和TP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TN浓度分别降低了11.0%和3.9%;TP浓度分别降低了5.8%和3.2%。投放螺蛳明显增加了湿地表层底质中微生物数量,HRT为7 d和42 d的湿地细菌数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32倍和5倍;放线菌数量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7倍和1倍。海菜花湿地中投放螺蛳可以改变湿地表层底质的pH和ORP,增加其中微生物的数量,同时对湿地底质中营养盐的去除发挥一定的正效益;HRT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湿地表层底质的ORP及降低TP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蛳 海菜花 湿地 底质 生物扰动
下载PDF
Molecular phylogenetic evidence that the Chinese viviparid genus Margarya(Gastropoda:Viviparidae) is polyphyletic 被引量:3
4
作者 DU LiNa YANG JunXing +2 位作者 RINTELEN Thomas von CHEN XiaoYong ALDRIDGE David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17期2154-2162,共9页
We investigated the phylogeny of the viviparid genus Margarya,endemic to Yunnan,China,using two mitochondrial gene fragments(COI and 16S rRNA).The molecular phylogeny based on the combined dataset indicates that Marga... We investigated the phylogeny of the viviparid genus Margarya,endemic to Yunnan,China,using two mitochondrial gene fragments(COI and 16S rRNA).The molecular phylogeny based on the combined dataset indicates that Margarya is polyphyletic,as two of the three well-supported clades containing species of Margarya also comprise species from other viviparid genera.In one clade,sequences of four species of Margarya even cluster indiscriminately with those of two species of Cipangopaludina,indicating that the current state of Asian viviparid taxonomy needs to be revised.Additionally,these data suggest that shell evolution in viviparids is complex,as even the large and strongly sculptured shells of Margarya,which are outstanding among Asian viviparids,can apparently be easily converted to simple smooth shells.The molecular data also indicate that the species status of the six extant species of Margarya should be re-asse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进化 田螺 中国 腹足纲 分子系统发育 证据 基因片段 rRNA
原文传递
野生及人工饲养牟氏螺蛳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健 杨锁柱 +2 位作者 周艳萍 向泓铨 赵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72-75,共4页
通过3代测序技术调查并比较野生和人工饲养的牟氏螺蛳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差异,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是野生和人工饲养牟氏螺蛳肠道微生物的主要门水平组成。人工饲养和野... 通过3代测序技术调查并比较野生和人工饲养的牟氏螺蛳肠道菌群组成和多样性差异,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Proteobacteria、Firmicutes和Bacteroidetes是野生和人工饲养牟氏螺蛳肠道微生物的主要门水平组成。人工饲养和野生牟氏螺蛳的肠道微生物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差异是由于在人工饲养驯化过程中低丰度物种的丢失造成的。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牟氏螺蛳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在人工饲养过程中肠道微生物群落构建机制的差异,为牟氏螺蛳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氏螺蛳 肠道菌群 多样性 实时单分子测序
下载PDF
海菜花-螺蛳经济湿地对农田低污染水的净化 被引量:10
6
作者 储昭升 靳明 +3 位作者 叶碧碧 侯泽英 王海燕 杨琦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75-980,共6页
为研究海菜花水培经济湿地对农田低污染水的净化效能及投放螺蛳对水体净化的影响,在进水ρ(TN)、ρ(NO3--N)、ρ(TP)分别为(5.08±0.14)、(4.71±0.15)、(0.10±0.03)mgL条件下,构建了无螺组(海菜花湿地)、有螺组(海菜花... 为研究海菜花水培经济湿地对农田低污染水的净化效能及投放螺蛳对水体净化的影响,在进水ρ(TN)、ρ(NO3--N)、ρ(TP)分别为(5.08±0.14)、(4.71±0.15)、(0.10±0.03)mgL条件下,构建了无螺组(海菜花湿地)、有螺组(海菜花-螺蛳经济湿地)和空白组(无海菜花和螺蛳湿地)3种湿地,对比不同HRT(水力停留时间)对水质处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其经济效益.结果表明:1HRT为7 d时,无螺组对TN、NO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55.6%±5.8%、62.6%±5.8%和76.3%±4.8%,有螺组分别为50.8%±5.5%、61.2%±6.3%和75.5%±3.9%;HRT为42 d时的污染物去除率与HRT为28 d时相当,并且有螺组和无螺组也相当,对TN、NO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在76.8%、92.4%和84.8%以上.2HRT为7和42 d时,投放螺蛳对N、P的去除均表现为抑制作用;HRT为7 d时有螺组浊度显著降低(P<0.05).3HRT为7 d时,有螺组和无螺组对TN、TP的处理量均在800和228 kg(hm2·a)以上,显著高于HRT为42 d〔141、46 kg(hm2·a)〕时.4HRT为7 d的有螺组经济效益最高,为20.3×104元(hm2·a),其中海菜花收益为15.4×104元(hm2·a),投加螺蛳增加经济效益为4.9×104元(hm2·a).综合考虑对农田低污染水的净化效能和经济效益,优选HRT为7 d的海菜花-螺蛳经济湿地处理农田低污染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菜花 螺蛳 水培经济湿地 农田低污染水
下载PDF
阳宗海螺蛳和螺蛳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元晓 张迺光 +1 位作者 张闻 李京昆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6年第1期94-96,共3页
阳宗海螺蛳和螺蛳的核型研究关键词核型,阳宗海螺蛳,螺蛳,田螺科THEKARYOTYPESTUDYOFMargaryayoungtsunghaiensisANDM.melanioides(VIVIPARIDAE)¥Ch... 阳宗海螺蛳和螺蛳的核型研究关键词核型,阳宗海螺蛳,螺蛳,田螺科THEKARYOTYPESTUDYOFMargaryayoungtsunghaiensisANDM.melanioides(VIVIPARIDAE)¥ChenYuanxiao;Zhang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宗海螺蛳 螺蛳 田螺科 染色体组型
下载PDF
螺蛳分子系统发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田明 范彪 +3 位作者 杨瑜玲 方福康 王文林 陈元晓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4-8,33,共6页
目的建立田螺科已有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探讨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的分类地位.方法测定采自云南高原湖泊中的螺蛳、方形环棱螺和中华圆田螺的线粒体COI、16S r RNA基因序列,并结合Gen Bank中田螺科已有物种序列,计算螺蛳和其他主... 目的建立田螺科已有种类的系统发育关系,探讨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的分类地位.方法测定采自云南高原湖泊中的螺蛳、方形环棱螺和中华圆田螺的线粒体COI、16S r RNA基因序列,并结合Gen Bank中田螺科已有物种序列,计算螺蛳和其他主要类群的遗传距离,用最大简约法(MP)、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包含螺蛳的田螺科部分物种系统发育树.结果 COI基因第三位密码子转换已达到饱和.在COI基因片段数据集、COI第1,2位密码子数据子集、16S基因片段数据集中,螺蛳与圆田螺属的遗传距离最小.在MP法、ML法、BI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螺蛳和中华圆田螺聚为一支,我国的环棱螺属种类和非洲该属未聚在一起.结论螺蛳与中华圆田螺的亲缘关系较近,线粒体COI联合16S基因片段可以弥补形态学在研究田螺科物种系统发育关系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蛳 田螺科 分子系统发育 16S COI
下载PDF
螺蛳属牟氏螺蛳的壳形及核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魏根 王丽珍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2-624,共3页
对牟氏螺蛳Margarya monodi的壳形和核型进行了研究。牟氏螺蛳雌性个体一般大于雄性个体,贝壳各参数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雄性核型可以表示为2n=10m+6sm+XY。
关键词 牟氏螺蛳 壳形 核型
下载PDF
山坑螺和田螺作为指示生物监测茶园环境农药残留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桑松 王培丹 +1 位作者 曹宇科 钟国华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8-62,共5页
【目的】明确山坑螺Margarya melanioides Nevill和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对茶叶种植常用农药的敏感性,探究其作为指示生物监测茶园环境农药残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测定6种茶园常用农药对山坑螺和田... 【目的】明确山坑螺Margarya melanioides Nevill和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Gray对茶叶种植常用农药的敏感性,探究其作为指示生物监测茶园环境农药残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静水生物毒性试验法测定6种茶园常用农药对山坑螺和田螺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析比较山坑螺和田螺对供试农药的敏感程度.【结果和结论】敌敌畏、甲氰菊酯、阿维菌素、毒死蜱、草铵膦以及噻虫嗪对山坑螺48 h的LC50值分别为0.031 6、0.005 2、0.104 0、0.048 6、14.417 1、54.635 9 mg·kg-1,对田螺48 h的LC50值分别为1.711 2、0.013 2、0.917 1、1.501 6、108.755 3、119.021 1 mg·kg-1,山坑螺对该6种农药的敏感程度分别是田螺的54.15、2.54、8.82、30.90、7.54和2.18倍.山坑螺比田螺对6种供试农药尤其是有机磷类农药(敌敌畏和毒死蜱)更加敏感,山坑螺对甲氰菊酯、敌敌畏和毒死蜱48 h的LC50值远低于我国以及欧盟规定的茶叶中最大残留限量值,具有作为茶园环境中有机磷类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监测指示生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坑螺 田螺 农药残留 生物监测 指示生物
下载PDF
5种螺蛳属动物和中国圆田螺COI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黄晓燕 王丽珍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108,共3页
以腹足纲,田螺科,螺蛳属(Margarya)的5种动物和中国圆田螺(对照)为研究对象,提取肝脏组织DNA,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纯化后测序,并用DNAStar软件包对序列进行编辑,MEGA软件绘制基因N-J树和UPGMA系统树。结果表明:COI... 以腹足纲,田螺科,螺蛳属(Margarya)的5种动物和中国圆田螺(对照)为研究对象,提取肝脏组织DNA,PCR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纯化后测序,并用DNAStar软件包对序列进行编辑,MEGA软件绘制基因N-J树和UPGMA系统树。结果表明:COI基因大小为636bp,系统树显示,螺蛳、滇池螺蛳、牟氏螺蛳、乳顶螺蛳共同组成一个大支,阳宗海螺蛳与上述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远,成为螺蛳属中单独进化的类群;中国圆田螺与螺蛳属动物的遗传距离达0.404%~0.518%,亲缘关系很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蛳属 细胞色素C氧化酶I 亲缘关系
下载PDF
螺蛳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慧慧 卢建媚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9年第8期115-119,共5页
以新鲜螺蛳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螺蛳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萃取和鉴定,并运用相对气味活度法(ROVA)评价挥发性风味成分对总体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新鲜螺蛳中共鉴定出40挥发性风味成... 以新鲜螺蛳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螺蛳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萃取和鉴定,并运用相对气味活度法(ROVA)评价挥发性风味成分对总体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从新鲜螺蛳中共鉴定出40挥发性风味成分,包括醛类、酮类、醇类、硫醚类、呋喃类、吡嗪类、噻唑类等。其中,螺蛳的关键风味成分物质有以下6种(ROAV≥1):二甲基三硫醚、1-辛烯-3-醇、异戊醛、反-2-壬烯醛、己醛、苯甲醛。另外,庚醛、2,3-丁二酮、反-2-辛烯醛、正庚醇、2-戊基呋喃、3-辛酮、正戊醛、柠檬烯、二甲基二硫醚对总体风味也具有重要贡献(0.1=ROAV<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鲜螺蛳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关键风味成分 相对气味活度法
下载PDF
洪泽湖螺蚬资源调查报告 被引量:15
13
作者 袁永浒 王兴元 +1 位作者 陈安来 程雪峰 《水产养殖》 CAS 1994年第6期15-16,共2页
本文报道洪泽湖螺蚬资源的调查结果。洪泽湖现存的螺蚬资源量约为24.3万吨,螺类主要分布在西部湖区,而蚬类为全湖性分布。
关键词 洪泽湖 资源量 螺蚬资源
下载PDF
漂浮植物与底栖动物重建对采煤塌陷水域修复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国晶 田功太 +4 位作者 李壮 巩俊霞 杜兴华 张金路 朱永安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通过室内水箱实验,研究了漂浮植物水鳖(Hydrocharis dubia)与底栖动物田螺(Margarya melanioides)对采煤塌陷水域水体以及底泥间隙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鳖和田螺组合对采煤塌陷养殖水体及底泥氮磷等营养盐的去除效果优于田... 通过室内水箱实验,研究了漂浮植物水鳖(Hydrocharis dubia)与底栖动物田螺(Margarya melanioides)对采煤塌陷水域水体以及底泥间隙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水鳖和田螺组合对采煤塌陷养殖水体及底泥氮磷等营养盐的去除效果优于田螺单独作用的;覆盖面积10%的水鳖和田螺组合对水体中TN、TP、NH_4^+-N、NO_3^--N以及NO_2^--N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5.56%、77.50%、65.12%、46.43%、66.67%;同时该组合对底泥间隙水中的TN、TP也有一定的去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鳖 田螺 采煤塌陷水域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浮叶植物与底栖动物协同修复采煤塌陷水域的效果
15
作者 许国晶 田功太 +5 位作者 李壮 张金路 杜兴华 巩俊霞 张明磊 陈秀丽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34,共6页
2017年7月6日至7月29日,在90cm×75cm×60cm、容积280L的塑料水箱中注入采煤塌陷水域改造的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养殖池塘水和10cm厚的底泥,第I、II组放入浮叶植物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分别为0.1kg和0.2kg)和底... 2017年7月6日至7月29日,在90cm×75cm×60cm、容积280L的塑料水箱中注入采煤塌陷水域改造的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养殖池塘水和10cm厚的底泥,第I、II组放入浮叶植物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分别为0.1kg和0.2kg)和底栖动物螺蛳Margarya melanioides(密度为250g·m^(-2)),覆盖面积分别为10%和20%,第III组只放螺蛳不放置荇菜,第IV组为二者均不放的空白对照组,研究浮叶植物荇菜与底栖动物协同修复体系对采煤塌陷区养殖水域水质以及底泥间隙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荇菜和螺蛳组合的协同修复体系去除采煤塌陷水域水质和底泥间隙水中的营养盐优于螺蛳单独作用;覆盖率20%的荇菜+螺蛳组合对水质中总氮(TN)、总磷(TP)、NH_4^+-N、NO_3^--N以及NO_2^--N去除率分别为48.61%、82.5%、49.42%、46.43%和87.78%;10%的荇菜+螺蛳组合对水质中TN、TP、NH_4^+-N、NO_3^--N以及NO_2^--N去除率分别为27.78%、75%、28.49%、32.14%和62.22%;两者对底泥TN、TP均有一定的去除作用。结果表明,采用浮叶植物荇菜与底栖动物螺蛳协同修复体系能够有效净化采煤塌陷水域水质以及底泥间隙水营养盐,荇菜覆盖率为20%的修复效果好于覆盖率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荇菜 螺蛳 采煤塌陷区 协同修复
下载PDF
微囊藻毒素在滇池螺蛳各组织中的积累及动态分布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君倩 谢志才 +3 位作者 王智 宋立荣 李林 甘南琴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9-184,共6页
螺蛳是我国的一种特有腹足类,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高原湖泊中,是重要的经济螺类。为了探讨微囊藻毒素(MC)在螺蛳各组织中的分布及季节动态规律,于2008年1月及5~10月间按月采集滇池螺蛳样品,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 螺蛳是我国的一种特有腹足类,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高原湖泊中,是重要的经济螺类。为了探讨微囊藻毒素(MC)在螺蛳各组织中的分布及季节动态规律,于2008年1月及5~10月间按月采集滇池螺蛳样品,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了肝脏、消化道、性腺及肌肉中MC含量。结果表明,MC在螺蛳的肝胰腺、消化道、性腺及肌肉中MC的含量均值分别为3.38±1.90、2.72±1.63、1.23±0.97和0.35±0.43μg/g DW;统计分析表明肝胰腺和消化道中MC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两者显著高于性腺,性腺显著高于肌肉。MC在各组织中含量最高月份出现在7月,含量最低月份出现在5月。相关性分析表明,性腺和肌肉组织中MC含量与周围环境水体中总MC含量之间显著正相关。按照WHO推荐的人体每日可允许摄入量TDI(≤0.04μg/kg人体重)标准进行推算发现,食用螺蛳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囊藻毒素 螺蛳 生物积累 滇池
原文传递
云南特有螺类光肋螺蛳主要生物学特征研究
17
作者 刘开润 朱挺兵 +2 位作者 夏黎亮 梁用本 王春勇 《生物资源》 CAS 2021年第6期568-574,共7页
光肋螺蛳(Margarya mansugi)是仅分布于云南省的特有螺类。受过度捕捞、栖息环境破坏等人为因素影响,光肋螺蛳自然种群急剧萎缩,目前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由于光肋螺蛳的研究资料匮乏,其生物学特征尚未被完全掌握,制约了... 光肋螺蛳(Margarya mansugi)是仅分布于云南省的特有螺类。受过度捕捞、栖息环境破坏等人为因素影响,光肋螺蛳自然种群急剧萎缩,目前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由于光肋螺蛳的研究资料匮乏,其生物学特征尚未被完全掌握,制约了光肋螺蛳保护对策的制定。为此,通过室内人工驯养观察,记述了光肋螺蛳的形态、活动习性、食性、生长和繁殖等主要生物学特征。光肋螺蛳壳质厚且坚硬,呈长圆锥形,褐色,角质厣,螺壳一般有5~6个螺层,体螺层有4条环肋,雌螺体型一般比同龄雄螺大;喜栖息在水体底层,夜晚活动频率明显高于白天;主要以藻类为食,成螺经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仔螺、幼螺和成螺的生长速度顺次降低;性成熟时间需要两年以上,卵胎生,终年生产,一般在白天交配,交配时间7~10 h,分批产仔,每次产仔1~2只,观察到的一只雌螺分9批产仔,共产仔螺14只。从受精到仔螺产出需85 d以上。本研究可为光肋螺蛳基础生物学研究积累资料,同时也可为高原湖泊特有螺类的人工驯养繁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有螺类 光肋螺蛳 生物学特征 人工驯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