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locene palynological records and their responses to the controversies of climate system in the Shiyang River drainage basin 被引量:19
1
作者 LI Yu WANG NaiAng LI ZhuoLun ZHANG Hua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6期535-546,共12页
The Shiyang River drainage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Asian monsoon region. Previous studies reached different conclusions about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basin. Some studies suggested the ... The Shiyang River drainage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Asian monsoon region. Previous studies reached different conclusions about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basin. Some studies suggested the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s were mainly controlled by the Asian monsoon and that the climate was relatively humid during the early Holocene (11.6-7.1 cal ka BP). Other studies found the mid-Holocene Climatic Optimum (7.0-5.0 cal ka BP), and this climate condition was similar to the Holocene westerly wind pattern in arid Central Asia. The modern climate is affected by the Asian monsoon and westerly wind in the drainage basin, and the Holocene climatic records showed two different Holocene climatic patterns-a westerly wind pattern and monsoonal pattern. 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what caused the two different Holocene climatic patterns to co-exist in the region. The palynological records are the main evidence for the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s in the basin. This paper focuses on palynological records for different parts of the drainage basin. Among them, QTH02, QTL-03 and Sanjiaocheng records are located in the terminal lake, and the Hongshuihe record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basin. In the terminal lake, the palynological records of QTH02 and QTL-03 are similar, but the Sanjiaocheng record differs. The difference i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variable pollen assemblages in the different locations of the lake basin. From comparison and synthesis of the four palynological records, we concluded that the millennial-scale Holocene climatic changes were affected by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the Asian monsoon and westerly wind in the drainage basin, which show the complicated Holocene climatic pattern in the northwest margin of the Asian monso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全新世 流域盆地 孢粉记录 气候系统 石羊河流域 亚洲季风区 气候变化 反应
原文传递
Implications of stalagmite density for past climate change:An example from stalagmite growth during the last deglaciation from Wanxiang Cave,western Loess Plateau 被引量:7
2
作者 ZHANG DeZhong ZHANG PingZhong +6 位作者 SANG WenCui CHENG Hai WU XiuPing YUAN Ye BAI YiJun WANG JiangLin JIA JiHo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0年第34期3936-3943,共8页
The density of a stalagmite(WX42A)from Wanxiang Cave,Wudu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region,presents regular fluctuations in different deposition periods during the l... The density of a stalagmite(WX42A)from Wanxiang Cave,Wudu County,Gansu Province,China,in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region,presents regular fluctuations in different deposition periods during the last deglaciation.Over long timescales,high-precision 230Th dating and high-resolution stalagmite density data indicate that the density-time series between 17644 a BP and 12758 a BP is quite similar to the stalagmite δ18O record which reflects Asian monsoon intensity.Strengthening/weakening(lighter/heavier stalagmite δ18O values)of the Asian monsoon is accompanied by increase/decrease in stalagmite density.Over short timescales,decrease in stalagmite density correlates to monsoon-retreat events such as the Inter-AllerФd Cold Period(IACP),Older Dryas(OD)and Inter-BФlling Cold Period(IBCP).Generally,this kind of decrease in stalagmite density reflects precipitation decrease with weakening of the Asian monsoon,which in turn slows cave dripwater rate and decreases crystal nuclei,leading to enlargement of calcite crystals,weakened biological activity and decreased soil pCO2 which increases the abundance of impure detrital materials in stalagmites.However,during the period of large amplitude reduc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which resulted from extreme monsoon-retreat events,temperature variation would dominate fluctuation of stalagmite density.For example,stalagmite density increased suddenly when temperature dropped suddenly in the north Atlantic during Heinrich event 1(H-1).This may be caused by low seepage water temperature,more dissolved calcium carbonate,compact regular crystals forming under higher supersaturation,leading to the stalagmite increased density.Stalagmite density fluctuation sensitively recorded stalagmite growth history and environment,demonstrating that stalagmite density can be used as a proxy for paleoclimatic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笋记录 记录密度 黄土高原西部 末次冰消期 HEINRICH事件 气候变化 笋生长 方解石晶体
原文传递
猪野泽记录的季风边缘区全新世中期气候环境演化历史 被引量:45
3
作者 隆浩 王乃昂 +4 位作者 李育 马海州 赵强 程弘毅 黄银洲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71-381,共11页
通过季风边缘区石羊河古终端湖猪野泽QTL剖面年代学及沉积物粒度、碳酸盐、有机碳、碳氮比和有机质稳定同位素等多项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季风边缘区9~3cal.kaB.P.的古气候演化序列。结果表明,9cal.kaB.P.到7.8cal.kaB.P.期间... 通过季风边缘区石羊河古终端湖猪野泽QTL剖面年代学及沉积物粒度、碳酸盐、有机碳、碳氮比和有机质稳定同位素等多项气候代用指标的综合分析,建立了季风边缘区9~3cal.kaB.P.的古气候演化序列。结果表明,9cal.kaB.P.到7.8cal.kaB.P.期间,流域的水分条件和温度逐渐上升,植被状况好转,此时气候逐渐转暖湿;而在7.8~7.5cal.kaB.P.出现了显著的百年尺度的干旱事件,沉积物主要以砂质沉积为主,此时湖泊生产力显著下降;全新世期间最为暖湿的气候适宜期出现在7.5~5.0cal.kaB.P.;约5.0cal.kaB.P.以来,该区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干旱化趋势。另外,对猪野泽地区的白碱湖的湖泊地貌学和年代学研究表明该区域在7.5~5.0cal.kaB.P.出现了3次高湖面,并且湖岸堤时序变化指示了全新世后半期湖泊逐渐退缩的过程进而指示该区域出现了显著的干旱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野泽 季风边缘区 全新世适宜期 干旱化趋势
下载PDF
延安地区黄土堆积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最近13万年东亚夏季风气候的波动 被引量:36
4
作者 赵锦慧 王丹 +5 位作者 樊宝生 鹿化煜 张小曳 屈文军 汶玲娟 李东平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95-500,共6页
黄土地球化学残积系数、钠钙比和化学风化指数数值增大、退碱系数数值减小时,指示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当时具有较强的夏季风活动。延安地区延长剖面末次间冰期残积系数、钠钙比和化学风化指数的曲线具有三峰两谷,揭示... 黄土地球化学残积系数、钠钙比和化学风化指数数值增大、退碱系数数值减小时,指示化学风化作用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揭示出当时具有较强的夏季风活动。延安地区延长剖面末次间冰期残积系数、钠钙比和化学风化指数的曲线具有三峰两谷,揭示了一系列亚轨道时间尺度的夏季风波动变化,能分辨出多个次级气候旋回。因此,黄土的地球化学参数可以作为本区指示夏季风波动的敏感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元素 化学风化 黄土剖面 夏季风波动 气候旋回 延安地区
下载PDF
近年来中国典型季风海洋性冰川区气候、冰川、径流的变化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宗省 何元庆 +4 位作者 贾文雄 和献中 庞洪喜 张宁宁 刘巧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5,共5页
中国季风海洋性冰川区近百年来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升温明显加速.而降水量变化则相对比较复杂,20世纪初至80年代,降水量在波动中缓慢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区西部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东部降水量仍保持上升趋势.由此... 中国季风海洋性冰川区近百年来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后升温明显加速.而降水量变化则相对比较复杂,20世纪初至80年代,降水量在波动中缓慢增加,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区西部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东部降水量仍保持上升趋势.由此反映出季风海洋性冰川区西部向暖干方向发展,而东部则向暖湿方向发展.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冰川表现出以退缩和物质亏损为主要特征的阶段性变化.20世纪初至30年代,冰川处于稳定或前进状态,20世纪30~60年代处于后退,60~80年代初期则处于稳定或减速后退状态。80年代中期以来又转入后退.白水1号冰川区和海螺沟冰川区50年来累积物质亏损分别达18000 mm和11000 mm水当量.冰川表面形态也表现出显著变化,贡嘎山海螺沟流域和玉龙雪山漾弓江流域径流年际和季节变化表明,径流增加明显且主要是冰雪融水增加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 冰川 径流 季风海洋性冰川区
下载PDF
东亚季风边缘活动带研究综述 被引量:27
6
作者 徐袁 钱维宏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38-146,共9页
由于其同时具有的生态脆弱性和气候敏感性,东亚季风边缘研究有利于加深认识季风以及生态系统在过渡带上的特性,而且它对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南水北调工程都有重要的气候学指导意义。从天气学原理角度出发,分析指出青藏高原等地... 由于其同时具有的生态脆弱性和气候敏感性,东亚季风边缘研究有利于加深认识季风以及生态系统在过渡带上的特性,而且它对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南水北调工程都有重要的气候学指导意义。从天气学原理角度出发,分析指出青藏高原等地形以及海陆热力差异是对东亚季风边缘影响的重要因子,ENSO和全球变暖等因子对季风边缘活动也有影响。阐述了季风的年际变化,季风边缘,季风边缘进退等概念。通过对代用资料如湖相沉积,湖面大小变化,陆相沉积以及农牧交错带演变研究的综述,对古季风的演变做了分析,指出近几千年来干旱化趋势的存在。利用现有气象观测资料所作的东亚季风边缘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很少,这是一个可以深入研究的方面,已有的气候平均态的研究可以对此做一定的指导。同时,北方干旱化和东亚冬季风边缘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方面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季风边缘 气候敏感性 生态脆弱性 古季风 季风边缘进退 年际
下载PDF
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气温的气候变暖特征 被引量:25
7
作者 陈少勇 郭忠祥 +1 位作者 高蓉 韩通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8-485,共8页
利用我国东部季风区375个测站1961—2006年平均地面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REOF,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季风区冬季气温异常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气温增温明显,近46年增温率为0.39℃/10a,增温... 利用我国东部季风区375个测站1961—2006年平均地面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EOF,REOF,Mann-Kendall、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季风区冬季气温异常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季风区冬季气温增温明显,近46年增温率为0.39℃/10a,增温率从南向北增大,黄河南部气温的稳定性高于北部,增温不显著的区域主要在季风区的南部,川东和云南局部有显著的下降趋势。根据REOF分析将该区冬季气温异常细分为南、中、北部区3个分区,各区气温异常变化存在准5年和22年周期,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气温转为上升,普遍在1986—1987年发生了突变,在21世纪初气温开始回落。异常偏暖年大部分出现在1990年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季风区 冬季气温 气候变暖
下载PDF
河北坝上地区湖泊沉积物记录的中全新世干旱气候 被引量:27
8
作者 朱江玲 刘鸿雁 王红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0-384,共5页
根据位于典型草原带的河北坝上地区白诺尔及毗邻的内蒙古乌兰诺尔湖泊沉积物的K、Na、Ca、Mg等化学元素组成、总有机碳(TOC)与氧同位素(δ^18O)的分析,以(K+Na+ca+MS)/(Fe+Mn)值指示干旱度,δ^18O值指示夏季风的强弱,TO... 根据位于典型草原带的河北坝上地区白诺尔及毗邻的内蒙古乌兰诺尔湖泊沉积物的K、Na、Ca、Mg等化学元素组成、总有机碳(TOC)与氧同位素(δ^18O)的分析,以(K+Na+ca+MS)/(Fe+Mn)值指示干旱度,δ^18O值指示夏季风的强弱,TOC值指示湖区植被状况,探讨了该地区^14C测年9.8~5.3kaB.P.以来的气候变化与环境变迁。结果表明:两个剖面所记录的气候变化趋势相近,^14C测年7.0~5.7kaB.P.为偏于期。反映夏季风强弱的氧同位素指标与干旱程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说明夏季风引起的降水量变化不是气候干湿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温度升高导致的蒸发加强可能对气候干旱化的影响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气候 全新世 夏季风 坝上地区
下载PDF
南海西沙地区季风季节变化的气候特征 被引量:31
9
作者 吴尚森 梁建茵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71-778,共8页
利用位于南海中北部的西沙观测站1959~1988年30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1980~1988年9年探空资料,分析了西沙地区季风季节变化气候特征。3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平均结果表明,西沙地区5月中旬西南(或南)风建立,对... 利用位于南海中北部的西沙观测站1959~1988年30年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和1980~1988年9年探空资料,分析了西沙地区季风季节变化气候特征。30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平均结果表明,西沙地区5月中旬西南(或南)风建立,对流突然加强,云量陡增,6月上旬降水量剧增。利用本文定义的季风指数,可以将西沙夏季风季节变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东南夏季风阶段(4月初至5月初)、西南夏季风阶段(5月中至9月初)和夏季风结束阶段(9月中至10月初)。这种阶段的划分不但与广东省汛期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且与南海大气环流的季节演变也有很好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沙地区 季风 季节变化 气候特征 南海
下载PDF
内蒙古东南部季风气候尾闾区全新世降水量时空差异性的孢粉学证据(英文)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鸿雁 崔海亭 +1 位作者 田育红 徐丽宏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2年第7期864-871,共8页
内蒙古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原过渡带位于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尾闾区 ,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区域。这一地区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东南至西北 (SE_NW)梯度。在现代植被和表土花粉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过渡带孢粉_降水量... 内蒙古高原东南部森林草原过渡带位于中国东部季风气候尾闾区 ,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区域。这一地区降水量存在着明显的东南至西北 (SE_NW)梯度。在现代植被和表土花粉分析的基础上 ,建立了内蒙古高原东南缘森林草原过渡带孢粉_降水量转换函数。将研究区森林草原过渡带内 3个湖泊沉积剖面的孢粉分析结果代入转换函数 ,定量恢复了这一地区全新世降水量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3个剖面全新世以来降水量变化的过程存在明显的差异 ,北部的好鲁库剖面在 110 0aBP以前一直呈减弱的趋势 ,而南部的碌轴湾剖面和小牛场剖面降水量在分别在 780 0 - 6 2 0 0aBP和 72 0 0 - 5 0 0 0aBP出现降水量的峰值 ,作者推断这种时空差异性与西南季风的影响、地形条件的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南部 季风气候尾闾区 全新世 降水量 时空差异性 孢粉学证据 森林草原过渡带 孢粉-气候转换函数
下载PDF
季风区边缘近500年的降水变化特征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敬华 张平中 +2 位作者 孟彩红 张德忠 杨勋林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1-407,共7页
基于武都万象洞高分辨率石笋δ18O和高精度230Th定年数据,结合利用周边地区史料恢复的旱涝指数序列,重建季风区边缘近500 a以来降水变化。结果显示:在年际至百年时间尺度上,万象洞石笋δ18O变化指示亚洲季风带来的降水量信息。季风区边... 基于武都万象洞高分辨率石笋δ18O和高精度230Th定年数据,结合利用周边地区史料恢复的旱涝指数序列,重建季风区边缘近500 a以来降水变化。结果显示:在年际至百年时间尺度上,万象洞石笋δ18O变化指示亚洲季风带来的降水量信息。季风区边缘降水变化可分减弱期(1470~1700 A.D.)、平稳期(1701~1875 A.D.)和增强期(1876~2003 A.D.)三个气候段,其间季风降水的强弱变化响应史料记载的极端旱涝事件。在小冰期向20世纪暖期转换过程中,本区呈现阶梯式过渡降水模式,这是一种较大空间尺度上气候特征,在年代际至百年时间尺度上与北半球温度、中国温度变化具有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区边缘 石笋氧同位素 旱涝指数 阶梯式过渡降水
下载PDF
盆地内大面积砂体分布的一种成因机理——干旱气候下季节性河流沉积 被引量:21
12
作者 高志勇 周川闽 +3 位作者 冯佳睿 崔京钢 郭美丽 吴昊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7-438,共12页
我国西部新疆地区侏罗系—下白垩统大面积、厚层状砂岩油气勘探获得了重大发现,大面积厚层状砂体及泥岩红层沉积的成因机理受到长期关注。结合现今准噶尔南缘多条季节性河流的沉积体系、砂体展布特征分析,并对比郝家沟—头屯河剖面、玛... 我国西部新疆地区侏罗系—下白垩统大面积、厚层状砂岩油气勘探获得了重大发现,大面积厚层状砂体及泥岩红层沉积的成因机理受到长期关注。结合现今准噶尔南缘多条季节性河流的沉积体系、砂体展布特征分析,并对比郝家沟—头屯河剖面、玛纳斯河剖面上侏罗统齐古组、喀拉扎组的岩相组合、岩石颜色、砂泥岩沉积构造、沉积序列与古环境分析,认为干旱气候下头屯河组上部—喀拉扎组的季节性曲流河—季节性辫状河沉积是上侏罗统大面积厚层状砂砾岩体及厚层状泥岩红层沉积的重要成因机理,进而建立了季节性河流的砂体构型和成因模式。准噶尔盆地南缘季节性河流沉积砂体构型和成因模式的建立,对进一步认识我国古代季节性河流沉积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砂体 干旱气候 季节性河流 砂体构型 准噶尔南缘 中上侏罗统
下载PDF
从关中地区看中华文明起源的历史地理背景 被引量:8
13
作者 靳润成 李友东 马振兴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2期35-42,共8页
地理环境决定论不可取。但是自然条件在远古时期强烈地制约着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生产、生活方式 ,其作用不可低估。关中地区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环境 ,使得远古时期中华先民有可能依靠大协作的群体力量 ,既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 ,又大... 地理环境决定论不可取。但是自然条件在远古时期强烈地制约着人们选择什么样的生产、生活方式 ,其作用不可低估。关中地区气候、土壤、植被、水文等环境 ,使得远古时期中华先民有可能依靠大协作的群体力量 ,既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 ,又大力克服其带来的旱涝、土壤盐渍等灾害威胁 ,得以开发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新石器时代的定居农耕文明区域 ,同南方的新石器时代农耕文明一起 ,为中华文明此后数千年连续不断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也为中华文明生产生活方式中的大协作传统打上了最初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关中 雨热同季 定居农耕
下载PDF
Younger Dryas时期东亚季风气候和中国东部沙区沙漠变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惠忠 周杰 周卫健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01-204,共4页
位于沙漠/黄土过渡带的杨桃峁剖面,高分辨率地记录了YoungerDryas时期东亚季风气候和沙漠变化历史。在AMS14C测年基础上,磁化率、粒度和有机质含量等替代性气候指标的测试结果分析表明,YoungerDryas... 位于沙漠/黄土过渡带的杨桃峁剖面,高分辨率地记录了YoungerDryas时期东亚季风气候和沙漠变化历史。在AMS14C测年基础上,磁化率、粒度和有机质含量等替代性气候指标的测试结果分析表明,YoungerDryas时期东亚季风气候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总的表现为与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相同的干寒特征,即沙漠总的具有扩大的趋势;但又与南北半球大气相互作用,特别是赤道太平洋地区气压异常引起亚洲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有关,表现出降水变化特点,沙漠出现逆过程变化,存在短暂成壤固定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沙区 季风 气候 沙漠变化 气候回返事件
下载PDF
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陆面能量时空分布规律及其与气候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0
15
作者 曾剑 张强 王春玲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6-888,共13页
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既是气候敏感区,也是生态脆弱区和农牧交错带,其特殊陆面能量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变特征对理解该区域天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然而受限于陆面观测资料缺乏,对这部分陆面特征的认识仍非常有限。通过对34a陆面模拟集... 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既是气候敏感区,也是生态脆弱区和农牧交错带,其特殊陆面能量空间分布格局和演变特征对理解该区域天气和气候变化有重要意义。然而受限于陆面观测资料缺乏,对这部分陆面特征的认识仍非常有限。通过对34a陆面模拟集成产品的分析,发现夏季风边缘摆动区内潜热和感热通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由摆动区外的相对均衡状态进入到摆动区内的"突变转换";陆面能量平衡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能量平衡各分量在纬向和经向都表现出了"阶梯型"的变化。就演变而言,区域平均感热和潜热没有表现出规律性的递减或递增趋势,波动幅度在±20%以内,但在20世纪末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摆动相位转换:1997年之前夏季风边缘摆动区夏季风相对活跃,潜热通量总体高于其气候值而感热通量则低于其气候值,之后出现了相反的现象。此外,区内感热和潜热通量对气候环境干湿性质非常敏感,两者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夏季风边缘摆动区 陆面能量平衡 空间分布 气候特征
下载PDF
中国季风边缘带自然灾害的区域特征 被引量:24
16
作者 史正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6年第4期1-7,共7页
本文分析了季风边缘带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该区自然灾害类型多样,活动频繁,对工农业生产经常产生重大影响的灾害在16种以上,它包括大气圈灾害,岩石圈灾害和生物圈灾害。文中还从大气环流特征、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对自然... 本文分析了季风边缘带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该区自然灾害类型多样,活动频繁,对工农业生产经常产生重大影响的灾害在16种以上,它包括大气圈灾害,岩石圈灾害和生物圈灾害。文中还从大气环流特征、地质地貌、生态环境等方面对自然灾害形成的环境背景进行了剖析。最后探讨了自然灾害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边缘带 自然灾害 环境背景 发展趋势
下载PDF
近2ka来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颜色反射率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徐涛玉 石学法 +5 位作者 刘升发 乔淑卿 杨刚 王国庆 王昆山 王旭晨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9-158,共10页
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MZ01孔岩心的颜色反射率测试分析为基础,通过一阶导数、因子分析等方法提取了对气候变化具有指示意义的替代性指标,结合AMS14 C年龄测试数据,建立了我国东部近2ka以来高分辨率气候演化的时间序列。该序列显示,900AD... 以东海内陆架泥质区MZ01孔岩心的颜色反射率测试分析为基础,通过一阶导数、因子分析等方法提取了对气候变化具有指示意义的替代性指标,结合AMS14 C年龄测试数据,建立了我国东部近2ka以来高分辨率气候演化的时间序列。该序列显示,900AD是我国东部2ka以来气候演化的关键转折点,900AD之后,气候明显变冷,冷暖波动频率高,但幅度较小。近2ka以来,我国东部的气候演化大致经历了冷期(580AD以前)、暖期(580—900AD)、冷暖波动期(900—1460AD)、冷期(1460—1880AD)4个阶段,每一阶段内部都存在次一级区域性或全球性的冷暖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区 颜色反射率 东亚季风 气候 东海内陆架
下载PDF
新疆干旱区晚更新世以来的温湿对应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潘安定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CD 1993年第2期10-16,共7页
本文基于将今论古的历史比较法,根据多方面资料分析,论证了新疆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下,冷湿和暖干的对应是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迁的一般规律。文中探讨了大气环流的影响,认为季风气候是形成我国东部地区暖湿和冷干相结合的主要因素。典型的... 本文基于将今论古的历史比较法,根据多方面资料分析,论证了新疆在独特的地理环境下,冷湿和暖干的对应是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迁的一般规律。文中探讨了大气环流的影响,认为季风气候是形成我国东部地区暖湿和冷干相结合的主要因素。典型的大陆性气候使新疆的温湿组合状况与东部地区相反。东西两种状况的交界带应是季风气候影响范围的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干旱区 晚更新世 季风气候 空气湿度 古气候
下载PDF
末次冰消期东亚季风区西北缘气候快速变化事件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李森 强明瑞 +1 位作者 李保生 高尚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通过对中卫剖面和米浪沟湾剖面的年代学与高分辨率气候地层记录的研究,认为末次冰消期东亚季风区西北缘发生气候快速变化事件,它可分辨出古仙女木、波令、老仙女木、阿勒鲁德、IACP 和新仙女木等6个气候阶段,并可与格陵兰冰心(GISP2)检... 通过对中卫剖面和米浪沟湾剖面的年代学与高分辨率气候地层记录的研究,认为末次冰消期东亚季风区西北缘发生气候快速变化事件,它可分辨出古仙女木、波令、老仙女木、阿勒鲁德、IACP 和新仙女木等6个气候阶段,并可与格陵兰冰心(GISP2)检出的6个气候阶段相对比。气候快速变化事件以快速变化、不稳定、多波动为特征,表现为冷干—暖湿—冷干—凉湿—暖干—冷干—冷湿的交替变化。冰消期冬、夏季风有较为复杂的消长关系,冰阶时二者互为消长,间冰阶时并不完全互为消长。冬季风在波令和阿勒鲁德暖期较新仙女木冷期强盛,这是北半球高纬度海区海冰面积在暖期缩小、冷期扩大而影响亚洲大陆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暖期增强、冷期减弱的结果;夏季风则与格陵兰冰心δ^(18)O 的变化具有一致性,其强弱与北半球高纬地区有紧密联系,这种联系可能不是通过季风锋面降水带建立起来的,而可能是海冰面积变化导致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爆发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消期 季风区 气候快速变化 海冰 ENSO
下载PDF
降雨入渗条件下弃渣场稳定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8
20
作者 姜楠 朱天平 +1 位作者 赵继伟 张立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6-99,103,共5页
降雨入渗对弃渣场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具有普遍性,有关规范对连续降雨期弃渣场稳定计算的工况等未作具体规定,各设计、评估单位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尽一致,为此,对降雨入渗情况下弃渣场稳定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降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 降雨入渗对弃渣场稳定性的不利影响具有普遍性,有关规范对连续降雨期弃渣场稳定计算的工况等未作具体规定,各设计、评估单位采用的计算方法不尽一致,为此,对降雨入渗情况下弃渣场稳定计算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降雨特征进行分析,认为对季风气候区的弃渣场均应核算连续降雨期边坡的抗滑稳定性。在进行降雨入渗条件下的弃渣场稳定分析计算时,可首先基于水量平衡关系,采用水文分析法计算设计标准暴雨的降雨入渗量,然后将降雨入渗工况计算条件概化成弃渣场上层为连续降雨造成的饱和土、下部仍为自然状态,根据降雨入渗量计算饱和土层的厚度,最后按照地质勘察资料中的天然土、饱和土物理力学参数,采用摩根斯顿-普莱斯法计算降雨入渗条件下弃渣边坡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鹤壁段某弃渣场进行实例分析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可供类似工况条件下弃渣场稳定计算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气候区 降雨入渗 弃渣场 稳定计算 水土保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