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GF和CD47双修饰外泌体靶向递送治疗沙漠干热环境热射病急性肾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韩小博 邓鑫凯 +9 位作者 李红 刘超 高家威 李啸 柴雅豪 韩小丽 韩红伟 赵胤杰 杨曦 张雷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057-2068,共12页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外泌体高效递送的方式,将VEGF和CD47双修饰的外泌体递送到热射病引起的肾损伤,减轻并修复肾损伤。方法构建靶向肾损伤的融合表达VEGF和CD47的质粒,转染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外泌体高效递送的方式,将VEGF和CD47双修饰的外泌体递送到热射病引起的肾损伤,减轻并修复肾损伤。方法构建靶向肾损伤的融合表达VEGF和CD47的质粒,转染至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后分离提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及纳米颗粒跟踪分析、蛋白质印迹法等方法对外泌体进行鉴定。经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射200μg DiD标记的未修饰外泌体、VEGF修饰的外泌体和VEGF-CD47双修饰的外泌体,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仪检测并分析外泌体对肾脏的靶向作用。60只SD大鼠随机分6组每组10只,sham组为空白对照组(A组,n=10),其余各组均复制热射病肾损伤模型。模型复制成功后12、24、36 h,B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C组给予质粒空载体(Empty plasmids,Ep)组、D组给予Exos组、E组给予Exos^(VEGF)组、F组给予Exos^(VEGF-CD47)组。于3次给药治疗后第72小时取肾脏组织和血:从组织水平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进行损伤评分;检测血清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评价治疗效果;WB和qRT-PCR分析炎症介质TNF-α、NF-κB的表达水平;检测增殖调控信号分子Ki67、FGF2、pAMPK、pERK和纤维化调控分子FGF23,综合分析对增殖和抑制纤维化的作用。结果成功获取了BMMSCs和Exos^(VEGF-CD47)并进行鉴定,急性肾损伤模型动物均复制成功。Exos^(VEGF-CD47)在活体肾组织中比ExosCtrl组和Exos^(VEGF)组的荧光强度高(P<0.05)。治疗后72小时Exos^(VEGF-CD47)组,肌酐、尿素氮下降(P<0.0001);Exos^(VEGF-CD47)组Tubular casts score评分显著低于AKI+Exos组、AKI+Exos^(VEGF)组(P<0.0001);促炎因子TNF-α、NF-κB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001);而Ki67、FGF2显著上调(P<0.05),FGF23显著下调(P<0.0001)。结论VEGF和CD47可以高效靶向热射病急性肾损伤,有效减轻损伤并促进修复,其机制可能与外泌体传递抑制肾组织炎症反应、促进增殖和抑制纤维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VEGF CD47 急性肾损伤
下载PDF
徐瑞荣治疗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经验
2
作者 高畅 吕纯懿 +1 位作者 汤欣雨 徐瑞荣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9期82-87,共6页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类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的罕见病,多见于儿童。其特征在于克隆性病理组织细胞组成的肉芽肿病变。根据临床损害的数量,本病可分为孤立性皮肤和骨骼单系统病变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和风险性多系统...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类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多样的罕见病,多见于儿童。其特征在于克隆性病理组织细胞组成的肉芽肿病变。根据临床损害的数量,本病可分为孤立性皮肤和骨骼单系统病变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和风险性多系统病变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风险性多系统病变常常累及骨骼、皮肤、造血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以及一些高风险脏器,如肺、肝等。临床表现主要为骨损害、皮疹、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发热等。治疗以系统化疗为主,风险性多系统病变较孤立性皮肤和骨骼单系统病变化疗效果差,尤其是累及肝和造血功能的患者,病死率较高,且化疗期间易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影响治疗结局。中医认为本病可归为“流皮漏”“虚劳”“骨痹”等范畴。徐瑞荣教授认为本病多因肾阴亏虚、肝脾不调,气郁日久化热、生风生痰所致。他认为,治疗上以滋肾养阴清热、养血祛风化痰为原则,并应用中医膏方这一独特的剂型临证加减,灵活应用风药、动物药标本兼治、攻补兼施,有效改善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骨髓系统损害以及皮肤系统受累等症状,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介绍徐瑞荣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经验并附验案1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中医膏方 补肾益髓 滋阴清热
下载PDF
《神农本草经》与经方应用之地黄篇
3
作者 孔洋洋 苗苗 +1 位作者 冯奕鸣 袁红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05-310,共6页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记载“干地黄,味甘寒,主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以《本经》功效为纲,归类分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相关方证,探讨地黄的实际临床功效,拓展地黄的临...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记载“干地黄,味甘寒,主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以《本经》功效为纲,归类分析《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相关方证,探讨地黄的实际临床功效,拓展地黄的临床应用范围。炙甘草汤之地黄,续绝筋;大黄蛰虫丸之地黄,逐血痹;肾气丸之地黄,填骨髓;薯蓣丸之地黄,长肌肉;百合地黄汤之地黄,除寒热积聚。除《本经》所载功效外,张仲景及后世医家运用地黄还有新发展:《金匮要略》之黄土汤、《温病条辨》之清营汤、《伤寒总病论》之大黄散、《石室秘录》之两地丹、《圣惠方》之地黄酒、《金匮翼》之小蓟饮子皆可体现地黄滋阴凉血止血作用;《金匮要略》之防己地黄汤、时方之大定风珠皆可体现生地黄滋阴养血息风之义;增液汤、益胃汤、一贯煎、百合固金汤之生地黄养阴生津以速救脏腑内燥。从《本经》原文内容出发,推演经方的用药配伍,探讨地黄的实际临床功效,有利于拓展地黄的临床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经方 地黄 折跌绝筋 逐血痹 填骨髓 长肌肉 寒热积聚
下载PDF
影响鸡骨髓蛋白质变性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静 李兴民 +3 位作者 刘毅 戴瑞彤 常铮 李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3,76,共3页
主要研究了不同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盐含量、pH以及脂肪含量对鸡骨髓中蛋白质变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延长和盐含量的增加,鸡骨髓中蛋白质变性率不断增加,然后趋于平缓。当pH为7时,蛋白质的变性率最高达77.1... 主要研究了不同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盐含量、pH以及脂肪含量对鸡骨髓中蛋白质变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的延长和盐含量的增加,鸡骨髓中蛋白质变性率不断增加,然后趋于平缓。当pH为7时,蛋白质的变性率最高达77.10%;pH为7.86时,蛋白质的变性率最低为26.91%。脂肪的存在对蛋白质的变性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骨髓 热处理 蛋白质变性 变性率
下载PDF
任继学从伏邪与脑髓理论论治出血性中风经验探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马晶 王健 +4 位作者 兰天野 徐鹏 吕志国 张影 张冬梅 《吉林中医药》 2021年第12期1571-1574,共4页
根据伏邪的致病特点和脑髓的生理病理特征,探析任继学教授从伏邪脑髓论治出血性中风的学术经验。邪气隐匿于脑髓,久病化热、成痰、结瘀,遇其他诱因而导致出血性中风的发生或反复发作,因此,伏邪在出血性中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 根据伏邪的致病特点和脑髓的生理病理特征,探析任继学教授从伏邪脑髓论治出血性中风的学术经验。邪气隐匿于脑髓,久病化热、成痰、结瘀,遇其他诱因而导致出血性中风的发生或反复发作,因此,伏邪在出血性中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治疗上不仅要重视予伏邪以出路,更要兼顾脑髓的生理病理特点。急性期着重以“破血化瘀,泻热醒神,豁痰开窍”为法,方以三化汤加减化裁;恢复期以“补肾生脑,益气化瘀”为法,方以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中风 伏邪 脑髓理论 伏热(火) 伏痰 伏瘀 任继学
下载PDF
天柱穴穴性阐微 被引量:20
6
作者 曹大明 李建伟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9-19,23,共2页
天柱穴位于头气街,是经脉“入络脑”的关键部位,据古今典籍和文献资料记载,有着广泛的治疗作用,为了更好地辨证论治,扩大该穴的治疗范围,本文就该穴的穴性进行分析,以期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 天柱穴 通行气血 疏筋通络 补精填髓 清热疏风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行热敏灸对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8
7
作者 吴锦燕 吴薏婷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0期76-78,共3页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行热敏灸对其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围化疗期给予西药口服,观察组患者采用热敏灸,分析...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行热敏灸对其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在围化疗期给予西药口服,观察组患者采用热敏灸,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液指标(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等)检测结果,对其降低程度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对骨髓抑制的预防效果。结果化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及血红蛋白的检测结果均不在正常参考范围内,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下降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骨髓抑制预防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60.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采用热敏灸可以有效预防骨髓抑制,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化疗 热敏灸 骨髓抑制 预防
下载PDF
热休克预处理对化疗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活率的影响及机制
8
作者 李欣然 王清 +5 位作者 汪庆如 谢嘉欣 朱洪磊 周曼萍 肖苑玲 付霞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47-1152,共6页
目的:探索热休克预处理(heat shock pretreatment,HSP)对化疗微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探索HSP最佳条件,往热休克预处理BMSCs(heat shock pretreated bone marrow ... 目的:探索热休克预处理(heat shock pretreatment,HSP)对化疗微环境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探索HSP最佳条件,往热休克预处理BMSCs(heat shock pretreated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S-MSCs)培养基中加入顺铂,通过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Hoechst33342/PI测定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使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时间点HS-MSCs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Hsp90、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B的表达。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自噬小体数量。结果:加入顺铂后,热休克模型组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此外,热休克模型组增殖速率较模型组增加,而表达亮蓝色/暗红色荧光的比例则低于模型组。HS-MSCs内Hsp70和Hsp90的表达随时间推移逐渐上调,并在48 h后达峰值。同时,细胞内自噬小体减少、Beclin1表达降低、LC3BⅡ/LC3BⅠ比值下降。结论:HSP能够提高化疗微环境下BMSCs的存活与抗凋亡能力,其作用可能与HSP增强Hsp70及Hsp90的表达、减弱自噬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化疗 热休克蛋白 自噬
下载PDF
热休克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化疗性卵巢早衰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小莹 李欣然 +2 位作者 王清 汪庆如 付霞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3-408,共6页
目的探讨热休克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化疗性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BMSCs,42℃水浴处理BMSCs 1h。将125只Wistar雌性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BMSCs组、热休克BMSCs组,每组25只。除正... 目的探讨热休克预处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化疗性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大鼠BMSCs,42℃水浴处理BMSCs 1h。将125只Wistar雌性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假手术组、BMSCs组、热休克BMSCs组,每组25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4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化疗性卵巢早衰模型,建模结束后第1天,BMSCs组、热休克BMSCs组大鼠每侧卵巢各注射1×10~6个BMSCs、热休克预处理BMSCs,假手术组注射等体量生理盐水。各组均于移植后第1、15、30、45、60天分批处死5只大鼠,观察各组卵巢结构、卵泡数量、大鼠动情周期、血清雌二醇(E_2)和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动情周期无改变;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在实验中动情周期持续紊乱;细胞移植后16~30d,热休克BMSCs组与BMSCs组开始有大鼠恢复正常动情周期,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15d=1.0,P16-30d=0.358,P31-45d=0.325,P46-60d=0.5)。正常观察组激素水平基本平稳,始终高于其余4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E_2水平持续下降,FSH水平持续上升。细胞移植后15d,热休克BMSCs组与BMSCs组大鼠的E_2水平开始明显高于模型组与假手术组(P<0.05),而FSH明显低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P<0.05)。移植30d后,热休克BMSCs组E_2水平开始明显高于BMSCs组(P<0.05),而FSH水平则明显低于BMSCs组(P<0.05);细胞移植后第1天及第15天,模型组、假手术组、BMSCs组、热休克BMSCs组各级卵泡数均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各级卵泡持续减少,而移植后第45、60天,热休克BMSCs组、BMSCs组各级卵泡数均明显多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P<0.05),且热休克BMSCs组各级卵泡数明显多于BMSCs组(P<0.05)。细胞移植后第1天,模型组、假手术组、BMSCs组、热休克BMSCs组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移植第15、30、45、60天,BMSCs组和热休克BMSCs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凋亡指数均较细胞移植后第1天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模型组及假手术组(P<0.05),且与BMSCs组相比,热休克BMSCs组颗粒细胞凋亡更少(P<0.05)。结论热休克预处理BMSCs能更为有效地修复化疗损伤的卵巢结构及内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预处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早衰 化疗
下载PDF
融合热释放对低温冷冻人骨髓细胞的核酸与酶类活性的影响
10
作者 高玉民 梁丽华 +1 位作者 谢艳 马久才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33-336,共4页
本文用定性定量组织细胞化学方法,对冻前及不同降温条件冻存的人骨髓细胞的 DNA、碱性磷酸(ALP)、过氧化物酶(POX)活性进行测定。在程序降温过程中,没有消除融合热的骨髓细胞的 DNA、ALP、POX 活性均显著下降。消除融合热后,冻存骨髓细... 本文用定性定量组织细胞化学方法,对冻前及不同降温条件冻存的人骨髓细胞的 DNA、碱性磷酸(ALP)、过氧化物酶(POX)活性进行测定。在程序降温过程中,没有消除融合热的骨髓细胞的 DNA、ALP、POX 活性均显著下降。消除融合热后,冻存骨髓细胞 DNA 活性没有改变,ALP、POX 活性略有下降。因而,融合热的释放是骨髓细胞生物活性下降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合热 低温冷冻 骨髓细胞核 酸与酶活性
下载PDF
泼尼松联合滋阴清热方干预狼疮鼠骨髓细胞核蛋白质的初探
11
作者 吴玮 范瑞强 +3 位作者 余捷凯 张娴 国维 陈建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50-952,共3页
目的:探讨滋阴清热方和泼尼松对狼疮鼠骨髓细胞核蛋白质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的干预措施处理狼疮鼠,提取骨髓细胞核蛋白质,运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各处理组狼疮鼠骨髓细胞核蛋白质的表达差异。结果:在骨髓细胞的核蛋白质中发现,对照组... 目的:探讨滋阴清热方和泼尼松对狼疮鼠骨髓细胞核蛋白质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的干预措施处理狼疮鼠,提取骨髓细胞核蛋白质,运用SELDI-TOF-MS技术检测各处理组狼疮鼠骨髓细胞核蛋白质的表达差异。结果:在骨髓细胞的核蛋白质中发现,对照组出现一些加重自身免疫的蛋白质,而西药组出现一些抑制免疫反应的蛋白质;中西药和西药对骨髓细胞的核蛋白质影响的结果相似;单纯用中药和用生理盐水对疾病发展的相关免疫方面影响不大。结论:滋阴清热方中药和或泼尼松可能通过影响骨髓细胞的分化和蛋白质的表达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鼠 滋阴清热方 核蛋白质 骨髓细胞
下载PDF
热休克汗腺细胞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转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艾丽 翁立新 孙同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6期985-991,共7页
背景:未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和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直接共培养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改变无影响。目的:在体外建立热休克汗腺细胞模型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汗腺细胞间接共培养体系;分析共培养前... 背景:未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共培养和休克汗腺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直接共培养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改变无影响。目的:在体外建立热休克汗腺细胞模型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汗腺细胞间接共培养体系;分析共培养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形态学、细胞表型的变化情况,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汗腺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体外分别分离培养、扩增并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汗腺细胞,建立汗腺细胞体外热休克模型,继续孵育3-5d,收集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诱导,对比共培养5,10d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对比共培养10d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表型的改变。结果与结论: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CD29、CD44、CD105阳性,汗腺细胞表面标志CK7、CK8、CK18、CK19、CEA阳性。②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后细胞表型的改变:被诱导的细胞中CEA、CK7、CK8和CK19染色阳性,而对照组没有检测到CEA、CK7、CK8和CK19染色阳性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EA、CK7、CK8和CK19的阳性率分别是60.67%,53.34%,54.11%和58.62%。说明实验成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获得汗腺细胞表型;通过建立适当的体外汗腺诱导培养体系,中胚层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跨胚层分化途径转变为汗腺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骨髓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热休克 汗腺细胞 中胚层 共培养 表型转化 流式细胞仪 免疫组化 创伤修复 组织再生 省级基金 干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滋阴清热中药预防小鼠单倍体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伟 范海媚 +1 位作者 张青 王玲 《新中医》 CAS 2012年第6期162-164,共3页
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滋阴清热复方中药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小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大剂量中药组受鼠从诱导起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滋阴清热中药,阴性及阳性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诱导后第2、5、8... 目的:观察预防性应用滋阴清热复方中药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小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大剂量中药组受鼠从诱导起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滋阴清热中药,阴性及阳性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诱导后第2、5、8、12周,检查骨髓细胞中的Y染色体数量,进行嵌合体分析。诱导后每3天观察受鼠的体重、毛发变化并评分。诱导后100天断颈处死小鼠,观察皮肤、肝脏、回盲端小肠的病理变化并评分。结果:阳性对照组和不同剂量中药干预组均可形成较为稳定的供受者混合嵌合体,给予滋阴清热中药预防后,大剂量中药组、中剂量中药组cGVHD的发病率降低,小鼠毛发改变、体重变化和肝脏、皮肤、肠道病理改变评分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小剂量中药组上述指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剂量的滋阴清热中药可预防单倍体相合移植后cGVH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单倍体 滋阴清热 病理 动物实验 小鼠
下载PDF
热休克预处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化疗诱导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汪庆如 李欣然 +2 位作者 王清 谢嘉欣 付霞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3-369,共7页
目的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促进卵巢血管生成,改善化疗所致的卵巢功能不全,修复卵巢功能,而热休克预处理可降低干细胞的凋亡率,提高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文章拟研究热休克预处理对MSCs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热休克预处理的间充质干... 目的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促进卵巢血管生成,改善化疗所致的卵巢功能不全,修复卵巢功能,而热休克预处理可降低干细胞的凋亡率,提高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文章拟研究热休克预处理对MSCs的影响,进一步研究热休克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对化疗诱导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及鉴定大鼠骨髓MSCs,采用42℃水浴1 h预处理。向MSCs中加入顺铂(5 mg/L)模拟化疗局部微环境。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热休克对照组、模型组、热休克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为不予其他处理的MSCs,热休克对照组为热休克预处理后的MSCs,模型组为顺铂(5 mg/L)作用后的MSCs,热休克模型组为热休克预处理后再予顺铂(5 mg/L)作用的MSCs。通过CCK-8法、Hoechst33342/PI、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探究热休克预处理对MSCs的增殖、凋亡及存活率的影响。分离、培养大鼠卵巢颗粒细胞(GCs),建立顺铂(5 mg/L)诱导GCs损伤的体外模型。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MSCs模型组、HS-MSCs模型组。对照组为未经处理的GCs;模型组为经顺铂(5 mg/L)作用后的GCs;MSC模型组、HS-MSCs模型组为GCs加入顺铂(5 mg/L)诱导凋亡后24h分别与MSCs、HS-MSCs以1∶1比例加入Transwell培养板中实现GCs与MSCs的共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法、Hoechst33342/PI法,探究热休克预处理MSCs是否具有抑制化疗诱导的GCs凋亡的作用。结果在第3、4天热休克对照组MSCs增殖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MSCs凋亡率低于其他3组;与模型组相比,热休克模型组第3、4天细胞增殖水平显著增加(P<0.05),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凋亡率[(53.81±1.89)%]相比,对照组、MSCs模型组、HS-MSCs模型组[(31.13±2.81)%、(42.76±0.99)%、(36.72±0.96)%]显著下降(P<0.05);与MSCs模型组相比,HS-MSCs模型组凋亡率显著下降(P<0.05)。结论热休克预处理能提高MSCs的增殖水平及存活率,降低其凋亡率,热休克预处理的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抑制化疗诱导的卵巢颗粒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卵巢颗粒细胞 凋亡
下载PDF
猪骨髓源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巩栋梁 雍艳红 +4 位作者 韦美兰 石琳 李俊玉 陈进军 巨向红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43-446,共4页
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究DC功能及诱导其分化的方法,本研究采用硬膜外腔麻醉法麻醉受试猪,以骨髓采集针从髋骨处抽取骨髓,裂解红细胞后,差速贴壁法获得前体细胞后,... 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主要的抗原递呈细胞,在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究DC功能及诱导其分化的方法,本研究采用硬膜外腔麻醉法麻醉受试猪,以骨髓采集针从髋骨处抽取骨髓,裂解红细胞后,差速贴壁法获得前体细胞后,添加重组猪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重组猪白细胞介素4诱导其分化,以形态学方法和流式细胞术鉴定其特征。结果显示,骨髓前体细胞经诱导分化后具有典型的DC形态,其标记分子分化抗原簇1在第6 d和8 d阳性率分别达65.13%(p<0.01)和56.5%(p<0.01),标记分子二型猪白细胞抗原(SLA-IL-DR)在诱导后第6 d和8 d阳性率分别为86.87%(p<0.01)和84.60%(p<0.01)。本研究建立了活体猪骨髓源DC的体外分离培养和诱导分化方法,为基于DC的疾病防控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骨髓源树突状细胞 CD1 SLA-II-DR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0对苯致小鼠骨髓细胞毒作用的研究
16
作者 郭有锋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6年第2期20-23,共4页
目的分析热应激蛋白70(heat stress or stress prote ins 70,Hsp70)在苯对小鼠骨髓细胞毒性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Hsp70的生物学意义和苯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经过原代细胞培养后,细胞分组为:染毒组,以0、2、10、50mmol/L浓度的苯染... 目的分析热应激蛋白70(heat stress or stress prote ins 70,Hsp70)在苯对小鼠骨髓细胞毒性中的作用,为进一步阐明Hsp70的生物学意义和苯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经过原代细胞培养后,细胞分组为:染毒组,以0、2、10、50mmol/L浓度的苯染毒2 h;热应激染毒组,细胞经40℃受热1 h,37℃恢复1 h,再以0、2、10、50mmol/L浓度的苯染毒2 h。检测Hsp70表达时的光密度,使用流式细胞术观察Hsp70表达水平和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程度的关系。结果小鼠骨髓细胞受热应激30m in后,Hsp70轻度增加,而应激60,90m in后,Hsp70明显升高。热应激后Hsp70表达增加;热应激组细胞除0剂量染毒组外,其他剂量组细胞发生凋亡百分比均高于染毒组。热应激后Hsp70表达增加。结论Hsp70的增加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毒物耐受能力或细胞保护功能,热应激后细胞Hsp70的增加不能抑制2,10mmol/L浓度苯所致小鼠骨髓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70 热应激 骨髓细胞 细胞凋亡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热休克内皮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百川 曾高峰 +5 位作者 高云兵 邓贵营 岑忠喜 张传阳 郭彦德 宗少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3023-3028,共6页
背景:目前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研究,多采用细胞因子或2种细胞共培养的方法进行诱导,热休克处理的内皮细胞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热休克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 背景:目前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的研究,多采用细胞因子或2种细胞共培养的方法进行诱导,热休克处理的内皮细胞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热休克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的能力,并探究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成血管的能力。方法:将热休克处理后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非接触共培养,诱导14 d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CD144、CD31、VEGFR2、vWF表型的表达;将诱导14 d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未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到裸鼠皮下,14 d后取移植物做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体内血管形成能力;Matrigel成血管实验观察诱导14 d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未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血管生成能力。结果与结论:①共培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改变,呈类似铺路石状排列,流式细胞仪及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共培养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VEGFR2、CD31、CD144、vWF表达增加;②体内移植物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诱导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排列较对照组规律,有成血管倾向;③体外Matrigel成血管实验显示诱导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血管能力较对照组有所增加;④结果表明,与热休克处理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能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内皮细胞特异性表型转化较明显,具有一定血管形成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细胞 热休克 共培养 分化 血管生成
下载PDF
热休克处理骨髓Sca-1^+细胞移植治疗小鼠心肌梗死
18
作者 王丽辉 申亚晖 +2 位作者 郭艳青 臧宾宾 李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0期8149-8154,共6页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干细胞可以直接定向分化为成熟心肌细胞或促进其再生,为心肌梗死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但是细胞移植率低使其向心肌细胞分化和执行心肌修复能力下降。目的:探讨热休克Sca-1^+细胞在小鼠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作... 背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干细胞可以直接定向分化为成熟心肌细胞或促进其再生,为心肌梗死治疗提供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但是细胞移植率低使其向心肌细胞分化和执行心肌修复能力下降。目的:探讨热休克Sca-1^+细胞在小鼠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磁珠分选骨髓中Sca-1^+细胞,对Sca-1^+细胞进行热休克处理3 h。建立心肌梗死小鼠动物模型,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入1 mL热休克Sca-1^+细胞悬液、1 mL非热休克Sca-1^+细胞悬液。移植后检测细胞存活率、小鼠心脏功能恢复情况、心肌细胞凋亡数目、心肌纤维化程度以及左心室HSF、HSP70及miR-34a表达。结果与结论:1热休克Sca-1^+细胞移植组小鼠心脏sry基因表达显著高于非热休克Sca-1^+细胞移植组。2热休克Sca-1^+细胞移植组小鼠射血分数及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显著高于非热休克Sca-1^+细胞移植组,左心室的舒张末期内径以及收缩末期内径显著低于非热休克Sca-1^+细胞移植组。3热休克Sca-1^+细胞移植组小鼠的心脏纤维化程度及心肌细胞凋亡均显著低于非热休克Sca-1^+细胞移植组。4热休克Sca-1^+细胞移植组小鼠左心室HSF和HSP70表达明显高于非热休克Sca-1^+细胞移植组,miR-34a表达明显低于非热休克Sca-1^+细胞移植组。结果表明热休克Sca-1^+细胞移植能够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梗塞 骨髓细胞 热休克反应 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组织工程 干细胞 移植 热休克 SCA-1^+细胞 小鼠 心肌梗死
下载PDF
Hepal-6细胞热休克后裂解蛋白致敏的树突状细胞瘤苗对肝细胞癌瘤内CD25^+Foxp3^+Treg细胞的影响
19
作者 李日伦 周爽 +2 位作者 秦杰 梁春敏 罗国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081-2090,共10页
目的:观察注射Hepal-6细胞热休克后裂解蛋白致敏的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瘤苗对小鼠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瘤内CD25+叉头盒转录因子P3(forkhead box p3,Foxp3)+调节T淋巴细胞(... 目的:观察注射Hepal-6细胞热休克后裂解蛋白致敏的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s)瘤苗对小鼠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瘤内CD25+叉头盒转录因子P3(forkhead box p3,Foxp3)+调节T淋巴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浸润的影响.方法: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factor,GM-CSF)和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诱导下体外扩增BMDCs,使用Hepal-6细胞热休克后裂解蛋白体外致敏BMDCs制备瘤苗,荧光免疫化学染色和FACS检测致敏前后BMDCs CD11c、CCR7、CD80和CD86的表达变化.使用Hepal-6细胞皮下注射的方法制备小鼠(C57BL/6J)HCC模型,成瘤小鼠分组注射Hepal-6细胞热休克后裂解蛋白致敏的BMDCs瘤苗(足垫部和瘤内,每7 d注射1次,共2次),并另设对照(空白对照组、BMDCs组和Hepal-6细胞裂解蛋白组).在治疗结束后9 d获取组织标本,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和FACS检测瘤苗注射后肿瘤内CD8+T细胞和CD25+Foxp3+Tregs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光镜和扫描电镜显示:GM-CSF和IL-4在体外诱导扩增的BMDCs具有树突状细胞特征性的形态特征,且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该细胞表达CD11c,CCR7,CD80和CD86.使用Hepal-6细胞热休克后裂解蛋白致敏的BMDCs组,与对照组(BMDCs组和Hepal-6细胞裂解蛋白组)相比该组细胞CD11c(67.2±4.49 vs 52.4±5.20,58.4±4.43,P<0.01),CCR7(65.4±5.34 vs 45.9±5.04,57.0±3.46,P<0.01),CD80(62.9±4.69 vs 46.9±4.75,54.4±3.47,P<0.01)和CD86(73.3±3.58 vs 60.1±2.98,63.7±3.10,P<0.01)的表达均明显增高.使用Hepal-6细胞热休克后裂解蛋白致敏的BMDCs瘤苗为HCC荷瘤小鼠进行注射治疗,治疗后的检测结果显示:该组小鼠瘤内CD8+T细胞的浸润明显高于对照组(空白对照组、BMDCs组和Hepal-6细胞裂解蛋白组)(55.0±4.11 vs 38.2±3.34,44.6±4.29,45.6±4.92,P<0.01),而同时瘤内CD25+Foxp3+Tregs细胞的浸润则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0.37±0.028 vs 1.31±0.020,0.77±0.057,0.57±0.062,P<0.05).结论:使用Hepal-6细胞热休克后裂解蛋白致敏的BMDCs瘤苗进行治疗,可增强HCC小鼠瘤内CD8+T细胞的浸润,并同时减少CD25+Foxp3+Tregs细胞的浸润,该瘤苗具有抗肿瘤免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l-6细胞热休克后裂解蛋白 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 CD8+T细胞 CD25+Foxp3+Treg细胞 肝细胞癌
下载PDF
髓热内涵及相关理论源流考
20
作者 邢露露 何改丽 +2 位作者 张亚茹 张蒙蒙 翟文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第15期60-62,共3页
临证发现“髓”作为机体的重要部分与某些疾病关系密切,此类疾病又常因热邪发病或反复发作。“髓热”理论早在古医籍中即有论述。“髓热”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但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后世医家不断论述发展,逐渐形成完备的“髓热”... 临证发现“髓”作为机体的重要部分与某些疾病关系密切,此类疾病又常因热邪发病或反复发作。“髓热”理论早在古医籍中即有论述。“髓热”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但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后世医家不断论述发展,逐渐形成完备的“髓热”理论体系。文章通过梳理历代医家对“髓热”理论的论述,初步厘清“髓热”内涵及相关理论的历史沿革,为“髓热”理论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热 源流考证 《黄帝内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