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49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loci for Decapterus maruadsi using SLAF-seq, and cross-amplifi cation to related species 被引量:2
1
作者 NIU Sufang ZHAI Yun +4 位作者 WU Renxie ZHANG Haoran TIAN Letian DENG Jiaxin XIAO Yao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245-255,共11页
Decapterus maruadsi is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species in China, but has been heavily exploited in some areas. There is a growing need to develop microsatellites promoting its genetic research for the adequate manage... Decapterus maruadsi is a commercially important species in China, but has been heavily exploited in some areas. There is a growing need to develop microsatellites promoting its genetic research for the adequate management of this ?shery resources. The recently developed speci?c-locus ampli?ed fragment sequencing(SLAF-seq) is an effcient and high-resolution method for genome-wide microsatellite markers discovery. In this study, 28 905 microsatellites(mono-to hexa-nucleotide repeats) were identi?ed using SLAF-seq technology, of which di-nucleotide was the most frequent(13 590, 47.02%), followed by mono-nucleotide(8 138, 28.15%), tri-nucleotide(5 727, 19.81%), tetra-nucleotide(1 104, 3.82%), pentanucleotide(234, 0.81%), and hexa-nucleotide(112, 0.39%). One hundred and thirty-two microsatellite loci(di-and tri-nucleotid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ampli?cation and polymorphism, of which 49 were highly polymorphic and well-resolved. The average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was 13.63, ranging from 4 to 25, and allele sizes varied between 110 bp and 309 bp. The observed heterozygosity( Ho) and expected heterozygosity( He) ranged from 0.233 to 1.000 and from 0.374 to 0.959, with mean values of 0.738 and0.836, respectively. The 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 ranged from 0.341 to 0.941(mean=0.806).However, 12 loci deviated from Hardy-Weinberg equilibrium. Furthermore, transferability tests were also successful in validating the utility of the developed markers in ?ve phylogenetically related species of family Carangidae. A total of 48 microsatellite markers were successfully cross-ampli?ed in Decapterus macarellus, Decapterus macrosoma, Decapterus kurroides, Trachurus japonicus, and Selaroides leptolepis.The present microsatellites provided the ?rst known set of microsatellite DNA markers for D. maruadsi,D. macarellus, D. kurroides, and D. macrosoma, and would be useful for further population genetic and molecular phylogeny studies as well as help with the ?sheries management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derstudied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apterus maruadsi SLAF-seq microsatellite markers CROSS-AMPLIFICATION
下载PDF
A preliminary study on stocks of round scad Decapterus maruadsi from Minnan-Taiwan Bank Fishing Ground
2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1997年第3期419-428,共10页
ApreliminarystudyonstocksofroundscadDecapterusmaruadsifromMinnan-TaiwanBankFishingGroundINTRODUCTIONRoundsca... ApreliminarystudyonstocksofroundscadDecapterusmaruadsifromMinnan-TaiwanBankFishingGroundINTRODUCTIONRoundscad,Decapterusmaru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capterus FISHING GROUND Minnan-Taiwan maruadsi PRELIMINARY ROUND SCAD
下载PDF
蓝圆鲹分离蛋白酶解产物的制备及其抗大米淀粉老化特性
3
作者 孙乐常 孙小舒 +4 位作者 林端权 陈玉磊 翁凌 缪松 曹敏杰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6-380,共15页
为了进一步拓展海洋鱼类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以蓝圆鲹分离蛋白为原料,利用酶解改性得到溶解性良好的蓝圆鲹分离蛋白酶解物(BPIH),并研究其对大米淀粉(RS)短期老化的抑制作用。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解改性工艺制备BPIH,并分别按RS的3%、6%... 为了进一步拓展海洋鱼类蛋白在食品中的应用,以蓝圆鲹分离蛋白为原料,利用酶解改性得到溶解性良好的蓝圆鲹分离蛋白酶解物(BPIH),并研究其对大米淀粉(RS)短期老化的抑制作用。通过响应面法优化酶解改性工艺制备BPIH,并分别按RS的3%、6%、9%(质量百分比)进行添加。通过测定RS的凝沉性、动态黏弹性、热学特性以及微观结构分析评价BPIH的抗淀粉老化活性。结果显示,响应面法确定的最佳条件:酶底比5000;1(U/g)、酶解时间3 h、料液比1.00;3.81、酶解温度46.36℃、酶解pH 6.30,氮溶指数(NSI)实际值为85.41%±0.82%,与预测值86.37%接近。该酶解条件下BPIH水解度达到21.62%。BPIH中小于1000 u的肽占79.94%,主要为小分子低聚寡肽。加入BPIH可以减弱RS的凝沉现象,降低RS在4℃保存过程中的储能模量(G'),显著降低老化后RS的峰值温度(T_(p))和焓值(ΔHr);加入BPIH的大米淀粉,老化后微观结构有较大孔洞,提升了淀粉糊化后保留内部水分的能力。研究表明,BPIH能够抑制RS在4℃保存期间凝胶网络和微晶结构的形成,同时可能限制了淀粉分子间的聚集,抑制或延缓RS的短期老化。本研究为蓝圆鲹分离蛋白酶解物在食品蛋白配料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分离蛋白 酶解 淀粉短期老化
下载PDF
葡萄糖糖基化对蓝圆鲹分离蛋白限制性酶解产物结构及功能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吴雨虹 林端权 +4 位作者 刘康 陈玉磊 张凌晶 何文雄 孙乐常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63,共12页
为拓展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分离蛋白的应用范围,促进其高值化利用,以蓝圆鲹分离蛋白限制性酶解产物(Brown-striped mackerel scad protein isolate limited enzymatic hydrolysate,BPILH)为原料,采用葡萄糖对其进行糖基化反应,... 为拓展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分离蛋白的应用范围,促进其高值化利用,以蓝圆鲹分离蛋白限制性酶解产物(Brown-striped mackerel scad protein isolate limited enzymatic hydrolysate,BPILH)为原料,采用葡萄糖对其进行糖基化反应,考察不同反应时间对BPILH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与BPILH的糖基化反应程度与反应时间和色度呈正相关。结构表征结果显示,糖基化反应使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减少,并降低糖基化产物的内源荧光强度。此外,长时间的高温使蛋白质分子内部的疏水基团暴露,使其表面疏水性增加。溶解度在酸性、碱性条件下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第8小时糖基化产物的溶解度在pH 10时达到最高值(90.49±0.01)%。乳化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第0小时相比,第12小时糖基化产物的乳化性提升了24.28%,乳化稳定性和持油性均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第1小时乳化稳定性达到最高值(17.51±0.13)min,在第2小时持油性达到最高值(2.19±0.21)g·g^(-1)。因此,反应时间过长会对功能特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蓝圆鲹分离蛋白在食品配料蛋白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分离蛋白 限制性酶解 糖基化 结构特性 功能特性
下载PDF
蓝圆鲹热风干制工艺的优化及品质变化分析
5
作者 黄茂坤 陈晓婷 +1 位作者 潘南 吴靖娜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4-32,共9页
为探究蓝圆鲹热风干制工艺及不同热风干制条件对蓝圆鲹品质变化的影响,开展了蓝圆鲹热风干燥工作条件筛选试验,分析了不同热风干制条件对蓝圆鲹水分含量变化、感官评价变化、硬度指标变化、咀嚼性指标变化的影响,使用电子鼻对制品的气... 为探究蓝圆鲹热风干制工艺及不同热风干制条件对蓝圆鲹品质变化的影响,开展了蓝圆鲹热风干燥工作条件筛选试验,分析了不同热风干制条件对蓝圆鲹水分含量变化、感官评价变化、硬度指标变化、咀嚼性指标变化的影响,使用电子鼻对制品的气味成分变化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确定出最优的蓝圆鲹热风干制工艺。结果表明,热风干燥温度、热风干燥时间、蓝圆鲹原料个体质量规格的变化对产品品质变化均有影响。正交优化试验得出了最优热风干制工艺参数(干燥时间为13.5 h、干燥温度为80℃、蓝圆鲹原料个体质量规格为49.5~50.5 g),此条件制得产品的水分含量为(35.44±0.57)%,感官评分为87.21±1.23,主要食品安全品质指标检测结果符合国家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优化得到的产品制作工艺具有一定可行性,为蓝圆鲹资源的规模化加工利用做了较好的前期技术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热风干制 电子鼻 硬度 咀嚼性 感官评价
下载PDF
蓝圆鲹鱼头酶解工艺及其酶解产物抗氧化活性
6
作者 黄茂坤 林志杰 《武夷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1-6,33,共7页
利用木瓜蛋白酶水解蓝圆鲹鱼头,以蓝圆鲹鱼头中蛋白质水解度为指标,固定水解时间为4 h,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优化出最优水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18%、液料比28∶1、水解pH值为6.1、水解温度为54.6℃。采用此工艺,蓝圆鲹鱼头中蛋... 利用木瓜蛋白酶水解蓝圆鲹鱼头,以蓝圆鲹鱼头中蛋白质水解度为指标,固定水解时间为4 h,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优化出最优水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3.18%、液料比28∶1、水解pH值为6.1、水解温度为54.6℃。采用此工艺,蓝圆鲹鱼头中蛋白质水解度可达(32.68±0.21)%。进一步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探索不同水解时间条件下蓝圆鲹鱼头水解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处理时间为3 h的水解液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强,可达(42.19±0.22)%。经初步探索发现,蓝圆鲹鱼头酶解产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可进一步利用生物酶解技术对蓝圆鲹鱼头进行处理,开发抗氧化活性肽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鱼头 木瓜蛋白酶 水解度 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优化试验
下载PDF
基于Tweedie-GAM探究浙江南部近海蓝圆鲹资源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稳 秦松 +3 位作者 高春霞 唐未 马金 赵静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2,共11页
本研究根据2015―2020年浙江南部近海水域渔业资源数据,利用Tweedie-GAM研究了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蓝圆鲹在不同季节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在春季... 本研究根据2015―2020年浙江南部近海水域渔业资源数据,利用Tweedie-GAM研究了春季、夏季、秋季3个季节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蓝圆鲹在不同季节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在春季主要集中在沿岸水域,在夏季主要集中在浙江南部近海的南、北两侧,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秋季主要集中在研究海域的向海一侧水域。蓝圆鲹在不同季节的关键环境因子存在一定差异。春季,在19.5~25.0℃范围内,资源密度随海水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22.7℃达到峰值。夏季,分别在海水温度28.0℃和30.3℃取得高峰值和低值,同时,盐度为32.3时资源密度达到最大值。秋季,资源密度随着盐度的增加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在盐度29.8处取得最小值;资源密度和水深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总体呈先增加后基本稳定的趋势。本研究揭示了蓝圆鲹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为浙江南部近海蓝圆鲹的养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Tweedie-GAM 资源分布 环境因子 浙江南部近海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蓝圆鲹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何露雪 付东洋 +4 位作者 李忠炉 王焕 孙琰 刘贝 余果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4,共11页
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是中国东南近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本研究根据2012—2018年南海西北部捕捞产量数据和海洋环境遥感数据,分析了该海域蓝圆鲹季节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的时空分布特征,并... 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是中国东南近海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本研究根据2012—2018年南海西北部捕捞产量数据和海洋环境遥感数据,分析了该海域蓝圆鲹季节平均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运用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探究了CPUE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蓝圆鲹的CPUE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最高,CPUE达0.848 kg/(kW·d);冬季最低,CPUE为0.087 kg/(kW·d)。2016年CPUE的异常增加可能是受到2015—2016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GAM分析显示,该海域蓝圆鲹CPUE与经度、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叶绿素a (chlorophyll a, Chl-a)浓度、海水深度、海表盐度(sea surface salinity, SSS)、涌浪波向、风浪波向及其周期显著相关。相对较高CPUE海域范围为110.5°~114°E,SST为26~30℃,Chl-a为0.2~1.0 mg/m^(3),海水深度<120 m,SSS为33.4~33.8,涌浪波向为75°~120°、150°~175°,风浪波向为50°~75°、120°~135°、175°~190°,风浪周期为3.0~4.5 s;其中,风浪波向对CPUE贡献最高,涌浪波向其次,然后是SST。南海西北部蓝圆鲹的资源丰度变化和其洄游特性与季风变化等引起的环境因子的变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西北部 蓝圆鲹 广义可加模型 CPUE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对蓝圆鲹在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迪莎 丁怡萱 +5 位作者 廖月琴 贾俊琦 董儒仪 苏浩恩 张宾 林慧敏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266-273,共8页
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cold plasma,ACP)对蓝圆鲹在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方法以蓝圆鲹为研究对象,采用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设备对其进行处理(处理组),新鲜蓝圆鲹为对照组,4℃±1℃的条件下分别贮藏0、2、4、... 目的研究低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cold plasma,ACP)对蓝圆鲹在冷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方法以蓝圆鲹为研究对象,采用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设备对其进行处理(处理组),新鲜蓝圆鲹为对照组,4℃±1℃的条件下分别贮藏0、2、4、6、8、10 d,通过样品pH、持水力(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s,TBARS)、组胺含量、感官评价等指标来分析蓝圆鲹在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两组样品pH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菌落总数由初始值2.97 lg CFU/g和3.00 lg CFU/g分别上升到6.10 lg CFU/g和6.72 lg CFU/g,处理组菌落总数上升速度较缓;TVB-N值和组胺含量均呈上升的趋势,且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对照组比处理组上升速度更为明显;WHC和感官评分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明显下降;TBARS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处理组的TBARS值始终高于对照组。结论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能够有效地保持蓝圆鲹的鲜度,尤其是在抑制微生物的增殖方面有较大优势,能够延长蓝圆鲹的货架期至少2 d。本研究为延长蓝圆鲹的货架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蓝圆鲹 品质 冷藏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蓝圆产卵场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国宝 李永振 陈丕茂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2-28,共7页
根据1997年12月到1999年6月在南海北部陆架区进行1a的4个季度共9个航次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南海北部陆架区蓝圆Decapterusmaruadsi性腺成熟度的组成及分布、季节变化和水深变化。结果表明,南海北部... 根据1997年12月到1999年6月在南海北部陆架区进行1a的4个季度共9个航次的底拖网渔业资源调查的资料,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南海北部陆架区蓝圆Decapterusmaruadsi性腺成熟度的组成及分布、季节变化和水深变化。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陆架区海域蓝圆的产卵场位于海南岛东部近岸海区和北部湾湾口海区;产卵期主要集中在春季,和历史资料相比产卵期有明显缩短;产卵水深增加,有外移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卵场 性成熟度 蓝圆鲹Decapterusmaruadsi 陆架区海域 南海北部
下载PDF
酶解蓝圆鲹蛋白制备降血压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舒冰 孙建华 +2 位作者 伍善广 赵钟兴 廖丹葵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49,共5页
以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鱼肉蛋白为原料,选用6种蛋白酶在各自适宜的条件下酶解制备降血压肽,通过检测酶解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体外抑制活性,筛选出木瓜蛋白酶为制备蓝圆鲹降血压肽的最佳用酶。考察了不同水解度的酶解... 以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鱼肉蛋白为原料,选用6种蛋白酶在各自适宜的条件下酶解制备降血压肽,通过检测酶解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体外抑制活性,筛选出木瓜蛋白酶为制备蓝圆鲹降血压肽的最佳用酶。考察了不同水解度的酶解产物对ACE抑制效果,当水解度为13.7%时,产物对ACE的最高抑制活性可达67.4%。在此基础上,分别了考察酶解时间、初始酶用量、初始底物浓度、酶解温度和pH值对酶解工艺的影响,得到制备蓝圆鲹降血压肽的适宜酶解工艺为:初始酶用量为7000 U/g,初始底物浓度为25 g/L,酶解温度为45℃,pH为7.0,酶解240 min。采用超滤技术对酶解产物活性组分进行分离富集,发现产物中高活性部分均可富集于10 kDa和5kDa渗透液中,且高活性组分分子量主要集中在5 kDa以下,该组分对ACE的活性抑制率为88.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 蛋白 降血压肽
下载PDF
东海蓝圆鲹的摄食习性 被引量:42
12
作者 蒋日进 徐汉祥 +2 位作者 金海卫 周永东 贺舟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6-227,共12页
以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东海灯光围网采集到的叉长范围为52~276 mm的444尾蓝圆鲹为对象,对其胃含物进行分析,应用K-W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季节和发育阶段条件下蓝圆鲹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圆鲹的摄食... 以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东海灯光围网采集到的叉长范围为52~276 mm的444尾蓝圆鲹为对象,对其胃含物进行分析,应用K-W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季节和发育阶段条件下蓝圆鲹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圆鲹的摄食种类有80余种,浮游甲壳类(主要包括浮游甲壳类幼体、磷虾和桡足类等)和小型鱼类为其主要食物类群。若按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排序,优势饵料种类最高的是七星底灯鱼(IRI%为40.44%),其次是口虾蛄Alima幼体(IRI%为14.24%)、太平洋磷虾(IRI%为11.26%)等。统计分析检验表明,蓝圆鲹的空胃率和平均胃饱满系数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叉长变化(P<0.01),摄食强度春季最高,秋季和夏季相对较高,而冬季最低;叉长50~99 mm和200~299mm的蓝圆鲹的摄食强度较高,其余叉长的强度相对较低。食物组成也随季节和发育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春季主要以七星底灯鱼和口虾蛄Alima幼体为食,夏季主要以甲壳类幼体为食,秋季主要以七星底灯鱼和太平洋磷虾为主食,冬季食物匮乏,小型桡足类丽隆剑水蚤和糠虾类占其食物组成的很大比例。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蓝圆鲹叉长200 mm是其摄食取向的拐点,小于这个叉长的蓝圆鲹以浮游甲壳类为主,大于这个叉长的以捕食小型鱼类为主,随着叉长的增大,蓝圆鲹更多的以游泳动物为食。根据蓝圆鲹摄食饵料的类群变化,东海蓝圆鲹的营养级为3.55,属于浮游动物和游泳动物混合食性的肉食性鱼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食性 营养级 东海
下载PDF
蓝园鲹抗氧化肽抗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赵谋明 何婷 +1 位作者 赵强忠 崔春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8-130,共3页
以蓝园鲹抗氧化肽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变化为指标,研究了温度、pH值、食品原料、防腐剂、金属离子以及不同的干燥方式对蓝园鲹抗氧化肽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园鲹抗氧化肽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在酸性环境中活性保持较好,在碱性... 以蓝园鲹抗氧化肽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变化为指标,研究了温度、pH值、食品原料、防腐剂、金属离子以及不同的干燥方式对蓝园鲹抗氧化肽抗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蓝园鲹抗氧化肽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在酸性环境中活性保持较好,在碱性环境中活性很快丧失;蔗糖、NaCl等食品原料对蓝园鲹抗氧化肽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而葡萄糖、苯甲酸钠则会降低其活性;K^+、Ca^(2+)、Mg^(2+)、Zn^(2+)、Cu^(2+)等金属离子对蓝园鲹酶解物抗氧化的稳定性均有影响,其影响大小依次为Cu^(2+)>Zn^(2+)>Ca^(2+)>K^+>Mg^(2+);喷雾和冷冻两种干燥方式中,冷冻干燥更有利于保持蓝园鲹抗氧化肽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稳定性 蓝园鲹
下载PDF
蓝圆鲹肌肉中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21
14
作者 陈晓婷 吴靖娜 +2 位作者 路海霞 刘智禹 陈艺晖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6-61,共6页
为了测定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系统的分析及合理的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方法检测蓝圆鲹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结果显示,蓝圆鲹肌肉中水分... 为了测定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系统的分析及合理的评价,采用国家标准生化测定方法检测蓝圆鲹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氨基酸、脂肪酸及矿物质。结果显示,蓝圆鲹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5.00%,粗蛋白质、粗脂肪及粗灰分的干重含量分别为79.52%、9.88%和4.16%;共检出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5.24%(干重),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30.08%,谷氨酸含量最高(11.40%),主要的限制氨基酸是色氨酸和缬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83.32;共检出17种脂肪酸,棕榈酸含量最高(2.60%),EPA+DHA含量为2.20%;富含磷(P)、钾(K)、钙(Ca)、钠(Na)、镁(Mg)等矿物质元素,常量元素中磷的含量最高(2 193.99 mg/kg),微量元素中铁的含量最高(22.25 mg/kg)。研究表明,蓝圆鲹是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均较高的优质海洋经济鱼类,具有较好的综合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肌肉 营养成分 评价
下载PDF
蓝圆鲹蛋白酶解物的螯合矿物离子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伊然 胡晓 +6 位作者 杨贤庆 李来好 陈胜军 吴燕燕 林婉玲 黄卉 马海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8-93,共6页
以蓝圆鲹为原料,采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研究酶解产物与钙、亚铁、锌离子的螯合活性。结果表明:蓝圆鲹经胰蛋白酶水解,水解度为23.14%时其产物具有较高螯合铁、锌离子的活性,其螯合率分别高达96.63%和94.28%... 以蓝圆鲹为原料,采用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对其进行水解,研究酶解产物与钙、亚铁、锌离子的螯合活性。结果表明:蓝圆鲹经胰蛋白酶水解,水解度为23.14%时其产物具有较高螯合铁、锌离子的活性,其螯合率分别高达96.63%和94.28%;蓝圆鲹经木瓜蛋白酶水解,水解度为22.00%时,其产物具有较高螯合钙离子的活性,其螯合率高达96.78%;同时研究表明上述两种酶解物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半抑制浓度值分别为3.74 mg/m L和3.64 mg/m L。此外,氨基酸分析表明蓝圆鲹高螯合矿物离子活性的酶解物中天冬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酶解物 螯合活性 矿物离子 抗氧化
下载PDF
蓝园鲹酶解物的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董玉莲 闻克威 +3 位作者 李宝才 高旋 盛国英 傅家谟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78-180,共3页
关键词 蓝园鲹 酶解产物 营养成分 氨基酸 平均肽链长度 无机元素
下载PDF
2种LED灯光诱蓝圆鲹和竹筴鱼的渔获比较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清香 熊正烨 +3 位作者 谭中明 师文庆 彭景云 李永强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0-84,共5页
为了探索节能减排的海洋捕捞作业方式,在中国沿海海域做了白光(偏绿光)发射二极管(LED)水下灯和蓝紫光LED水下灯集鱼试验。对比2种等光能LED集鱼灯周围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和竹筴鱼(Trachurusjaponicus)的渔获,对渔获数据进行t... 为了探索节能减排的海洋捕捞作业方式,在中国沿海海域做了白光(偏绿光)发射二极管(LED)水下灯和蓝紫光LED水下灯集鱼试验。对比2种等光能LED集鱼灯周围蓝圆鲹(Decapterus maruadsi)和竹筴鱼(Trachurusjaponicus)的渔获,对渔获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表明,白光LED灯对蓝圆鲹的光诱效果显著优于蓝紫光LED灯;白光LED灯对竹筴鱼的光诱效果极显著优于蓝紫光LED灯。海上试验结果证实,在实验室水槽中所得的光诱鱼试验结果对海洋捕捞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竹筴鱼 光诱捕鱼 光发射二极管(LED)
下载PDF
蓝圆鲹鱼油微胶囊的结构表征与体外消化特性 被引量:22
18
作者 杨小斌 周爱梅 +2 位作者 王爽 黄炜超 王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7-122,共6页
蓝圆鲹鱼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但极易被氧化而失去营养价值,目前微胶囊化包埋已成为防止鱼油氧化的稳态化技术之一。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蓝圆鲹鱼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但极易被氧化而失去营养价值,目前微胶囊化包埋已成为防止鱼油氧化的稳态化技术之一。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及其二阶导数拟合和pH-stat法对喷雾干燥法制备的以阿拉伯树胶、明胶和海藻糖为壁材的蓝圆鲹鱼油微胶囊的形态结构、结构形成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与体外模拟消化特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蓝圆鲹鱼油微胶囊颗粒圆整,表面光滑、致密;LSCM观察发现蓝圆鲹鱼油微胶囊呈现单核的腔体结构,壁材中明胶蛋白均匀分布在微胶囊的囊壁上,而鱼油被包裹在囊壁中。FTIR分析显示,壁材及芯材的特征吸收峰均出现在蓝圆鲹鱼油微胶囊的FTIR图谱中,证实了包埋结构的形成。经喷雾干燥后,蓝圆鲹鱼油微胶囊壁材中明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含量减少,说明蛋白分子间发生氢键缔合反应,增强了微胶囊结构的稳定性。体外模拟消化实验表明,鱼油微胶囊在消化过程中其游离脂肪酸释放率由快变慢,120 min时累积释放量为72.62%;LSCM观察发现,在消化过程中,鱼油微胶囊的芯材呈现出由中心向壁材表面迁移扩散并逐步释放的特征。本研究为微胶囊产品开发、应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鱼油 微胶囊 结构表征 体外消化
下载PDF
福建近海蓝圆鲹种群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丽艳 苏永全 +3 位作者 丁少雄 牛素芳 刘东腾 王军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0-687,共8页
以往研究表明,福建近海的蓝圆鲹分属2个地理种群,即东海西部种群和闽南—粤东近海地方种群。为研究这两个群系的遗传结构,对蓝圆鲹闽东(30尾)和闽南(32尾)种群进行了AFLP分析,8对选择性引物在2个种群62个个体中,共扩增出563个位点,其中... 以往研究表明,福建近海的蓝圆鲹分属2个地理种群,即东海西部种群和闽南—粤东近海地方种群。为研究这两个群系的遗传结构,对蓝圆鲹闽东(30尾)和闽南(32尾)种群进行了AFLP分析,8对选择性引物在2个种群62个个体中,共扩增出563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64个。闽东和闽南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Nei遗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62.70%、58.97%,0.1875、0.1809和0.2878、0.2763。与其他鱼类对比显示,福建近海蓝圆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高,说明种群遗传结构尚未遭到明显破坏;基因分化系数GST、Shannon遗传多样性指数和AMOVA分析均显示蓝圆鲹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而种群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Nm显示2个种群间基因交流频繁。种群的显性基因型频率分布和位点差异数分布显示2个种群有基本相同的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蓝圆鲹闽东和闽南种群间无明显的遗传差异,因此可将福建海域的蓝圆鲹划归同一个管理保护单元。较强的扩散能力及海洋环流可能是造成福建近海蓝圆鲹种群间遗传同质性较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遗传多样性 扩增酶切片段多态性
下载PDF
蓝圆鲹在不同腌制条件下三甲胺和二甲胺含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胜军 杨贤庆 +5 位作者 樊丽琴 李来好 吴燕燕 戚勃 岑剑伟 马海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58-61,共4页
目的:研究蓝圆鲹在不同腌制条件下三甲胺和二甲胺产生的规律。方法:以蓝圆鲹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三甲胺(TMA)和二甲胺(DMA)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温度、盐和鱼质量比、食盐种类和腌制时间对TMA和DMA含量的影响。结果:25℃腌制时,随着腌制时... 目的:研究蓝圆鲹在不同腌制条件下三甲胺和二甲胺产生的规律。方法:以蓝圆鲹腌制过程中产生的三甲胺(TMA)和二甲胺(DMA)为考察指标,分别考察温度、盐和鱼质量比、食盐种类和腌制时间对TMA和DMA含量的影响。结果:25℃腌制时,随着腌制时间的延长,TMA和DMA的含量不断增加,盐和鱼质量比越低,TMA和DMA的含量越高;4℃腌制时,盐和鱼质量比为1:3组产品中TMA和DMA的含量最低,盐和鱼质量比1:5次之,盐和鱼质量比1:8最高;粗盐腌制的咸鱼中TMA含量较精盐腌制高,DMA含量较精盐腌制低。结论:综合分析盐的种类、腌制时间、温度、盐和鱼质量比对蓝圆鲹在腌制过程中TMA和DMA的变化规律,结合人的口感对盐的接受度及对市售咸鱼中含盐量的调查,确定采用精盐在4℃,盐和鱼质量比为1:5的条件进行腌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圆鲹 三甲胺 二甲胺 腌制工艺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