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2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valuation of collapse resistance of RC frame structures for Chinese schools in seismic design categories B and C 被引量:8
1
作者 Tang Baoxin Lu Xinzheng +1 位作者 Ye Lieping Shi Wei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 SCIE EI CSCD 2011年第3期369-377,共9页
According to the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GB50011-2001), ten typical reinforced concrete (RC) frame structures, used as school classroom buildings, are designed with different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 According to the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 (GB50011-2001), ten typical reinforced concrete (RC) frame structures, used as school classroom buildings, are designed with different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ies (SFIs) (SFI=6 to 8.5) and different seismic design categories (SDCs) (SDC=B and C). The collapse resistance of the frames with SDC=B and C in terms of collapse fragility curves are quantitatively evaluated and compared via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ID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llapse resistance of structures should be evaluated based on both the absolute seismic resistance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sign seismic intensity. For the frames with SFI from 6 to 7.5, because they have relatively low absolute seismic resistance, their collapse resistance is insufficient even when their corresponding SDCs are upgraded from B to C. Thus, further measures are needed to enhance these structures,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 frame structures collapse resistance fragility curves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 mega-earthquake
下载PDF
Nonlinear damage model for seismic damage assessment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members and structures 被引量:1
2
作者 Shuijing Xiao Longhe Xu Xiao Lu 《Acta Mechanica Sinica》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5期949-962,共14页
A nonlinear damage model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deformation and hysteretic energy and its validation with experiments are presented.Also,a combination parameter is defined to consider the mutual effect of deforma... A nonlinear damage model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deformation and hysteretic energy and its validation with experiments are presented.Also,a combination parameter is defined to consider the mutual effect of deformation and hysteretic energy for different types of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loading stages.Four reinforced concrete (RC) columns are simulated and analyzed using the nonlinear damage model.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amage evolution evaluated by the model agrees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phenomenon.Furthermore,the seismic damage evolution of a six-story RC frame was analyzed,revealing four typical failure modes according to the interstory drift distribution of the structure;the damage values calculated using the nonlinear damage model agree well with the four typical failure mo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 frame structure NONLINEAR DAMAGE model DAMAGE evolution COMBINATION PARAMETER Hysteretic energy
下载PDF
New Factor to Characterize Mechanism of “Strong Column-Weak Beam” of RC Frame Structures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心霞 公茂盛 +1 位作者 韩庆华 谢礼立 《Transactions of Tianjin University》 EI CAS 2015年第6期484-491,共8页
Most reinforced concrete(RC)frame structures did not achieve the "strong column-weak beam" failure mode in recent big earthquakes, 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significant property loss. To ... Most reinforced concrete(RC)frame structures did not achieve the "strong column-weak beam" failure mode in recent big earthquakes, 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significant property loss. To deal with this serious problem, a new column-beam relative factor was proposed to characterize the relative yield situation of column ends and beam ends. By limiting the column-beam relative factor, RC frame structures could achieve the "strong column-weak beam" failure mode under the excitation of strong ground motions. The limit values of column-beam relative factor were calculated, analyzed and verified by using structural simulation models for corner columns in the bottom story of structures, which are destroyed most seriously in earthquak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imit values should be analyzed under bi-directional ground motion and with different axial compression ratios of columns.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of ground motions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limit values, while the type of strong ground motion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limit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线 服务 迁移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Aleatory Randomness by S_(a)(T_(1))-Based Intensity Measures in Fragility Analysis of Reinforced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s
4
作者 Yantai Zhang Yongan Shi +1 位作者 Baoyin Sun ZhengWang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22年第1期73-96,共24页
Based on the multiple stripes analysis method,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stimation of aleatory randomness by S_(a)(T_(1))-based intensity measures(IMs)in the fragility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for two typical low-and med... Based on the multiple stripes analysis method,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stimation of aleatory randomness by S_(a)(T_(1))-based intensity measures(IMs)in the fragility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for two typical low-and mediumrise reinforced concrete(RC)frame structures with 4 and 8 stories,respectively.The sensitivity of the aleatory randomness estimated in fragility curves to various S_(a)(T_(1))-based IMs is analyzed at three damage limit states,i.e.,immediate occupancy,life safety,and collapse prevention.In addition,the effect of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of bidirectional ground motion intensity on the record-to-record variability is investigated.It is found that the damage limit state of the structure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ground motion IM.The S_(a)(T_(1))-based IMs,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softened period,can maintain lower record-to-record variability in the three limit states,and the S_(a)(T_(1))-based IMs,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higher modes,do not show their advantage over S_(a)(T_(1)).Furthermore,the optimal multiplier C and exponentαin the dual-parameter ground motion IM are proposed to obtain a lower record-to-record variability in the fragility analysis of different damage limit state.Finally,the improved dual-parameter ground motion IM is applied in the risk assessment of the 8-story frame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 frame structure intensity measure fragility analysis record-to-record variability softened period risk assessment
下载PDF
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评估
5
作者 张皓 阮鹏飞 +1 位作者 李宏男 侯世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2-179,210,共9页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开展抗震韧性能力评估。结合FEMA P-58以及我国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将主要受损构件的修复费用、修复... 为研究黏滞阻尼器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影响,基于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附设黏滞阻尼器的RC框架结构开展抗震韧性能力评估。结合FEMA P-58以及我国抗震韧性评价标准,将主要受损构件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曲线以及易损性信息按实际情况进行相应修正,并对无控结构和有控结构的修复费用、修复时间和人员伤亡等主要抗震韧性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明确了黏滞阻尼器对RC框架结构抗震韧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RC框架结构中适当设置黏滞阻尼器不仅能够减小结构地震响应、降低结构破坏概率,还能有效提升结构抗震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 黏滞阻尼器 增量动力时程分析 抗震韧性
下载PDF
考虑填充墙的RC框架结构性能指标限值确定方法
6
作者 张令心 张明远 谢贤鑫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9-120,共12页
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而我国规范中给出的此类结构性能指标限值并未充分考虑填充墙对整体结构破坏状态的影响。遵循我国规范中对结构破坏状态的定义原则,提出基于构件破坏率的填充墙RC框架结... 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而我国规范中给出的此类结构性能指标限值并未充分考虑填充墙对整体结构破坏状态的影响。遵循我国规范中对结构破坏状态的定义原则,提出基于构件破坏率的填充墙RC框架结构性能指标限值确定方法,为此类结构破坏状态与工程需求参数对应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以典型结构为例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采用该文方法计算考虑填充墙的RC框架结构性能指标限值,并与不考虑填充墙的“纯框架”限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相较于“纯框架指标”,该文指标完好、轻微破坏、中等破坏和严重破坏四个破坏状态的层间位移角上限值均更小,其中,完好状态的上限值为1/832,远小于规范中规定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1/550,说明判定填充墙RC框架结构的破坏状态时,直接应用规范限值会低估结构的破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rc框架 数值分析 结构破坏状态 构件破坏率 性能指标限值
下载PDF
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阳 钟沛杰 +3 位作者 门进杰 陈云 刘小娟 黄玉佳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21-135,共15页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以其结合了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及钢材优异的抗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可恢复功能结构以其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也成为地震工程界研究的新热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可以在弯矩较大...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以其结合了混凝土优异的抗压性能及钢材优异的抗弯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而可恢复功能结构以其震后快速恢复使用功能的能力,也成为地震工程界研究的新热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可以在弯矩较大的梁端和柱脚部位设置可更换构件,实现结构的功能可恢复能力。文中简述了近年来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各类型功能可恢复钢梁、功能可恢复摇摆柱脚的构造研究,介绍了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性能分析研究进展。最后,对功能可恢复RCS混合框架结构仍需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结构 可恢复功能 防震结构 钢板阻尼器 柱脚 梁柱节点
下载PDF
近海大气环境下RC框架结构时变地震易损性分析
8
作者 郑山锁 徐玉海 +2 位作者 杨松 明铭 可亮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11,共15页
由于近海大气环境中存在的氯离子会侵蚀RC框架结构,造成材料性能不断劣化,最终降低了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为研究近海大气环境下RC框架结构地震损伤风险变化规律,基于钢筋均匀锈蚀模型及混凝土开裂前后钢筋锈蚀速率的变化规律,提出了... 由于近海大气环境中存在的氯离子会侵蚀RC框架结构,造成材料性能不断劣化,最终降低了RC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为研究近海大气环境下RC框架结构地震损伤风险变化规律,基于钢筋均匀锈蚀模型及混凝土开裂前后钢筋锈蚀速率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钢筋锈蚀率概率模型,并构建材料性能劣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解析易损性分析理论,建立考虑氯离子侵蚀的近海大气环境RC框架结构时变易损性分析方法,并构建典型结构,分析不同损伤状态下的时变易损性曲线,评估其时变易损性与损伤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当地震动强度指标取值相同时,各损伤状态结构在服役龄期内的地震易损性呈现出非线性增大趋势,抗震性能不断退化;以易损性指数作为结构损伤指标时,按照我国规范设计的RC框架结构,在30 a服役龄期内能够满足我国三性能抗震设防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海大气环境 劣化模型 地震易损性 抗震性能 rc框架结构
下载PDF
柔性连接填充墙RC框架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9
作者 张永兵 覃智阳 李勇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125,110,共10页
为了研究橡胶作为新型柔性连接材料对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在7榀1/2缩尺填充墙RC框架结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IANA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的连接方式、砌块材料、柔性连接材料以及砂浆强... 为了研究橡胶作为新型柔性连接材料对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在7榀1/2缩尺填充墙RC框架结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基础上,采用DIANA有限元软件分析了填充墙与框架之间的连接方式、砌块材料、柔性连接材料以及砂浆强度对填充墙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刚性连接相比,以橡胶作为新型柔性连接材料,能减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退化,极大降低结构的破坏程度,显著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高弹性橡胶和高阻尼橡胶作为柔性连接材料均表现出优异的抗震性能,而聚苯板(EPS)作为柔性连接材料的抗震性能要比橡胶差;刚性连接方式下不同砌块材料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很大,当使用强度较高的砌块材料时建议采用柔性连接方式以减弱墙-框相互作用;合理降低砂浆的强度等级,可以改变填充墙的破坏模式,对抗震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rc框架结构 柔性连接 刚性连接 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基于XGBoost模型集成学习的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法
10
作者 赵煜东 许卫晓 +3 位作者 李静 杨伟松 赵继幸 姜冠宇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76-83,132,共9页
为实现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快速预测,提出了基于集成学习的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法。设计低层、多层和小高层共3个RC框架结构作为研究算例,根据条件均值谱(CMS)选取地震动记录,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搭建样本数据库,以地... 为实现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快速预测,提出了基于集成学习的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法。设计低层、多层和小高层共3个RC框架结构作为研究算例,根据条件均值谱(CMS)选取地震动记录,通过弹塑性时程分析搭建样本数据库,以地震动强度信息和结构信息为输入预测结构响应,同时对模型进行特征重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XGBoost模型相比梯度提升回归树(GBRT)模型具有更好的泛化性能,特征参数中平均谱加速度(AvgS_(a))的相对重要性最大,提出的方法为快速预测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提供了借鉴,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集成学习 地震响应 特征重要性分析
下载PDF
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
11
作者 杨柯 王博 +2 位作者 祝超 刘伯权 李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6-45,共10页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 长周期地震动因含有丰富的低频成分易使(超)高层建筑等长周期结构发生严重震害。SRC(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框架-RC(reinforced concrete)核心筒混合结构作为广泛应用于高烈度区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体系,确保其强震下的协同工作是实现多道抗震防线,形成合理破坏模式的关键。该文通过与普通地震动对比,阐明了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对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规律,并基于谐振激励下的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及经验模态分解初步揭示了其内在机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受低频特性影响,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框架剪力分担率与底层倾覆力矩占比明显大于普通地震动,最大框架剪力分担率所在楼层与普通地震动相比出现下移,且当峰值加速度增至400 gal时,SRC框架中下部楼层剪力分担率超过40%,底部倾覆力矩占比超过70%,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SRC框架将难以保证远场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结构的抗震安全;激励频率对于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协同工作的影响与振型参与方式有关,低频激励(周期为0.5倍~2.0倍结构基本周期)下结构响应主要受低阶振型主导;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卓越分量是导致框架剪力分担率增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 Src框架-rc核心筒混合结构 协同工作 剪力分配 希尔伯特-黄变换
下载PDF
考虑填充墙平面刚度分布的RC框架结构抗地震倒塌能力研究
12
作者 祝岳 杨伟松 +1 位作者 张纪刚 王向英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18,35,共10页
为研究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汶川地震中发生倒塌的漩口中学教学楼A为原型,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结构底层各柱的剪力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填充墙的布置使得结构平面刚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震剪力在各榀框架之间分... 为研究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以汶川地震中发生倒塌的漩口中学教学楼A为原型,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结构底层各柱的剪力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填充墙的布置使得结构平面刚度分布不均,造成地震剪力在各榀框架之间分布不均匀。为了定量地考虑平面各轴线刚度分布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个沿轴线各榀填充墙框架不同刚度分布的结构模型,通过IDA(增量动力分析)分析对比评估4个模型的抗地震倒塌能力。结果表明:平面刚度均匀分布的结构模型倒塌概率最低,具有良好的地震韧性;当某轴线的刚度高于平面各轴线平均刚度的30%时,结构的倒塌概率大幅提高,抗倒塌安全储备不足,建议在设计中平面各轴线的刚度不应超过此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rc框架结构 刚度效应 IDA分析 平面布置 抗地震倒塌
下载PDF
RCS混合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比研究
13
作者 陶宇宸 肖志斌 赵唯坚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5,共13页
为研究适用性强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对近年来的RCS节点剪切破坏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将试验结果与中国规程方法、Nishiyama方法、Parra方法和ASCE指南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各方法的参数适用性进... 为研究适用性强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节点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对近年来的RCS节点剪切破坏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将试验结果与中国规程方法、Nishiyama方法、Parra方法和ASCE指南方法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各方法的参数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对比结果表明:4种方法均具有工程实用价值,其中Parra方法结果离散性最小,中国规程方法计算最为简便。参数分析表明:4种方法对不同配箍率和不同位置节点均有较好适用性,但对小轴压比节点(轴压比0~0.2)与柱贯通节点预测均偏于保守;中国规程方法对于混凝土强度高于60 MPa的节点预测结果偏于危险,同时对有直交梁节点承载力预测偏于保守。建议在公式中引入混凝土强度系数和直交梁约束系数,用以考虑两者对承载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S框架结构 混合节点 抗剪承载力 高强混凝土 直交梁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法
14
作者 赵煜东 许卫晓 +3 位作者 于德湖 邱玲玲 陈阵隆 邱玉胜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34,共12页
为了实现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快速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法,设计低层、多层和小高层共3个典型RC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四川雅安地区为目标场地,基于条件均值... 为了实现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的快速预测,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预测方法,设计低层、多层和小高层共3个典型RC框架结构作为研究对象,以四川雅安地区为目标场地,基于条件均值谱选取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所得样本数据用于训练人工神经网络。以地震动强度信息和结构信息为输入预测结构响应,同时对模型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性能,平均谱加速度具有最高的平均影响值,提出的方法为快速预测RC框架结构地震响应提供了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人工神经网络 地震响应 参数敏感性分析
下载PDF
填充墙分布对RC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的影响
15
作者 刘翠云 黄远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5期547-556,共10页
为研究填充墙分布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的影响,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RC填充墙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的整体式有限元模型,并与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和本构关系选取的合理性... 为研究填充墙分布对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的影响,基于ABAQUS软件建立了RC填充墙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的整体式有限元模型,并与已有的试验研究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建模方法和本构关系选取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不同填充墙数量及分布形式下RC框架结构抗连续倒塌的全过程荷载-位移关系、节点水平位移与中柱竖向位移关系、塑性铰分布和峰值承载力。结果表明:位于失效柱跨的填充墙可显著提高框架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承载力;填充墙分布会改变框架结构塑性铰的位置,塑性铰分布越不均匀,结构的抗倒塌性能越弱;建筑设计中应避免填充墙水平不对称分布及填充墙仅在楼层两端分布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充墙分布 数值模拟 rc框架结构 连续倒塌 峰值承载力
下载PDF
RC框架填充墙抗震性能提升方法综述
16
作者 吕高臣 宁宁 +2 位作者 周文瑞 丁月 王瑞萍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4期96-100,共5页
填充墙在地震作用下平面内外均发生严重的破坏,同时,填充墙与周边框架的相互作用使结构发生非延性破坏形态,不符合延性设计理念。文中分析了实际震害中填充墙的破坏形态,利用已有文献,归纳了改善填充墙抗震性能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 填充墙在地震作用下平面内外均发生严重的破坏,同时,填充墙与周边框架的相互作用使结构发生非延性破坏形态,不符合延性设计理念。文中分析了实际震害中填充墙的破坏形态,利用已有文献,归纳了改善填充墙抗震性能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特点,着重对摇摆砌体填充墙进行阐述,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摇摆砌体填充墙
下载PDF
RC框架填充墙加固平面外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17
作者 周文瑞 宁宁 +1 位作者 吕高臣 丁月 《低温建筑技术》 2024年第4期113-116,共4页
填充墙作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维护构件,通过拉结筋与主体结构连接。填充墙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增大作用、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设计时并未考虑,也逐步受到重视。现有对填充墙加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面内的抗震性能,而震害调查表... 填充墙作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的维护构件,通过拉结筋与主体结构连接。填充墙对主体结构刚度的增大作用、填充墙与主体结构的相互作用设计时并未考虑,也逐步受到重视。现有对填充墙加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平面内的抗震性能,而震害调查表明,填充墙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平面外倒塌,产生安全隐患,所以对填充墙进行抗震加固,并对加固后结构平面外抗震性能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文中从加固材料、端部锚固、填充墙与RC框架连接方式以及填充墙的平面面内损伤对面外的影响四个部分,介绍了填充墙加固后的抗震性能,对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填充墙平面外性能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填充墙加固 平面外倒塌
下载PDF
基于特征向量信息支持向量机的RC框架易损性曲线预测
18
作者 周宇 骆欢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9-368,共10页
易损性曲线将结构破坏等级与地震动强度相关联,能够直观地反映结构破坏的概率,但在建立易损性曲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因而计算效率不高。机器学习方法已被证明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当训练数据的规模较大时,... 易损性曲线将结构破坏等级与地震动强度相关联,能够直观地反映结构破坏的概率,但在建立易损性曲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结构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因而计算效率不高。机器学习方法已被证明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当训练数据的规模较大时,由于训练过程涉及求解大规模逆矩阵致使计算效率依然低下。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特征向量信息支持向量机(EILS-SVM)的新方法克服此类方法的不足。在大规模数据集下,EILS-SVM能够筛选小规模子样本建立低秩核矩阵。这使得其训练过程只需求解小规模低秩矩阵的逆矩阵,进而极大提高计算效率。为了验证EILS-SVM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基于16500个钢筋混凝土(RC)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数据,分别与支持向量机(LS-SVM)、随机森林、神经网络、线性判别分析(LDA)、贝叶斯作对比。结果表明,EILS-SVM能准确预测RC框架的易损性曲线,其计算效率最高能提升近2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框架 易损性曲线 特征向量 支持向量机 机器学习
下载PDF
RC框架结构地震倒塌及其废墟影响范围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金龙 张健 +1 位作者 林均岐 陈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2-270,共9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一种通用结构形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土木建筑行业,随着框架结构的应用和发展,对其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也非常深入和全面.然而,目前对于框架结构地震倒塌及其倒塌后对周边造成影响范围的研究依然是难点之一,且...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一种通用结构形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的土木建筑行业,随着框架结构的应用和发展,对其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也非常深入和全面.然而,目前对于框架结构地震倒塌及其倒塌后对周边造成影响范围的研究依然是难点之一,且对该方面的研究还非常少.针对Abaqus软件本身材料模型在倒塌阶段适用性差的问题,本文基于Vumat子程序开发了与应变率相关的混凝土、钢筋材料大应变本构关系模型,并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所开发材料模型的准确性.利用开发的本构关系模型,建立了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于单元删除法模拟了框架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倒塌全过程,对结构的倒塌机理及其倒塌后的影响范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底层轴压比较大的框架柱会率先破坏,水平地震动的破坏作用主要体现在柱脚部位而竖向地震动则主要体现在框架柱的中上部位;竖向地震动对结构倒塌时的侧移及梁、板、柱的破坏状态及废墟分布有很大影响;不同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倒塌影响范围高度比一般在0.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地震 倒塌过程 废墟 影响范围
下载PDF
掉层RC框架结构的横坡向扭转规律分析
20
作者 沈程 李英民 +2 位作者 岳翎 姜宝龙 唐洋洋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63,共8页
对掉层RC框架结构的弹性扭转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掉层RC框架结构的扭转特征提出将相对偏心距作为反映其扭转程度的参量,根据“等代柱”思想提出了简化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结构在横坡向单向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及弹塑性扭转反应规律,以及相对... 对掉层RC框架结构的弹性扭转特征进行分析,并基于掉层RC框架结构的扭转特征提出将相对偏心距作为反映其扭转程度的参量,根据“等代柱”思想提出了简化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结构在横坡向单向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及弹塑性扭转反应规律,以及相对偏心距与结构扭转程度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横坡向地震作用时,掉层RC框架结构在掉层侧和上接地侧变形差异较大,结构扭转反应明显;掉层部分跨数的改变对掉层部分和上接地层的扭转反应影响程度更大些;弹塑性阶段,结构上接地侧柱破坏相对掉层侧严重,且相对偏心距>0.65时,上接地侧柱端破坏大于OP状态的比例显著增大;本文提出的简化方法得到的相对偏心距在弹性和弹塑性阶段均能较好地反映结构的扭转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掉层rc框架结构 扭转反应 相对偏心距 横坡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